《用于交通工具的具有自发电功能的缓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交通工具的具有自发电功能的缓速器.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5856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9 CN 103158562 A *CN103158562A* (21)申请号 201210183573.3 (22)申请日 2012.06.05 201110424065.5 2011.12.13 CN B60L 7/28(2006.01) H02K 49/04(2006.01) (71)申请人 泰乐玛汽车制动系统 (上海) 有限公 司 地址 201300 上海市南汇区园中路 533 号 9 号工厂 (72)发明人 刘增岗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31273 代理人 刘民选 (54)。
2、 发明名称 用于交通工具的具有自发电功能的缓速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缓速器, 包 括 : 一缓速器定子总成, 该缓速器定子总成包括 偶数个磁极, 该磁极均固定于一定子盘上 ; 一缓 速器转子, 该缓速器转子相对于该缓速器定子总 成旋转, 用以产生一制动力矩 ; 第一发电机和第 二发电机 ; 该第一第二发电机均固定于该缓速器 定子总成的定子盘上, 该第一第二发电机的转子 均通过一皮带与一转子皮带轮连接, 该转子皮带 轮与该缓速器转子固定。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
3、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58562 A CN 103158562 A *CN103158562A* 1/1 页 2 1. 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具有自发电功能的缓速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一缓速器定子总成, 所述缓速器定子总成包括偶数个磁极, 所述磁极均固定于一定子 盘上 ; 一缓速器转子, 所述缓速器转子相对于所述缓速器定子总成旋转, 用以产生一制动力 矩 ; 第一发电机和第二发电机 ; 所述第一第二发电机均固定于所述缓速器定子总成的定子盘上, 所述第一第二发电机 的转子均通过一皮带与一转子皮带轮连接, 所述转子皮带。
4、轮与所述缓速器转子固定。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缓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电机和第二发电机通过一支 架固定于所述定子盘上。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缓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电机和第二发电机紧邻。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缓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为一 “工” 字形架, 所述支架与所 述定子盘通过铆钉或螺栓螺母联接。 5.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缓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电机和第二发电机呈对角线 分布。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缓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为一 “L” 字形架, 所述支架与所 述定子盘通过铆钉或螺栓螺母联接。 7. 如权利要求。
5、 1 所述的缓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发电机的转子上还包括一 发电机皮带轮, 所述第一第二发电机的发电机皮带轮均通过所述皮带与所述转子皮带轮连 接, 所述发电机皮带轮与所述转子皮带轮上均设置若干防滑 V 型槽。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缓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皮带轮固定于一法兰上, 所述法 兰与所述缓速器转子固定。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缓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通工具的传动轴与所述法兰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缓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皮带轮及法兰与所述缓速器转 子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58562 A 2 1/。
6、4 页 3 用于交通工具的具有自发电功能的缓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电涡流缓速器。 背景技术 0002 电涡流缓速器是一种汽车辅助制动装置。该装置安装在汽车驱动桥与变速箱之 间, 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无接触制动。电涡流缓速器能够在一个相当宽的转速范围内提 供强劲的制动力矩, 进而产生避免车辆跑偏、 传统刹车失灵和爆胎等安全隐患, 同时减少刹 车片磨损, 延长刹车片寿命, 为客户带来经济效益, 因此被广泛运用于机动车, 特别是大型 机动车上。 0003 如图 1 中所示, 图 1 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较为典型的电涡流缓速器。该电涡流缓速 器由。
7、转子 1、 定子总成 2、 转子调整垫片 3 以及支撑架 4 组成。定子总成 2 包括通常由偶数 个磁极按一定位置关系排列而成。每个磁极均由线圈绕制在铁芯上制成。转子 1 通过转子 调整垫片 3 与传动轴 ( 图中未示出 ) 相连接。支撑架 4 用于固定定子总成 2, 并将该电涡流 缓速器与汽车内部其他部件相固定。 0004 在汽车正常行驶时, 转子 1 随传动轴旋转, 由于此时线圈不通电, 铁芯没有磁场, 故不产生制动力矩, 若线圈通激磁电流, 数个铁芯便产生数个磁场, 通过转子形成电磁回 路, 从而使转子 1 中产生电涡流, 载流的转子 1 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其作用方向与转子 1 的。
8、旋转方向相反, 阻碍转子 1 的转动, 从而使电涡流缓速器产生制动力矩。电涡流缓速器 所产生的制动力矩, 可由激磁电流控制装置来调节。通过线圈的激磁电流越大, 磁场越强, 制动力矩就越大。因此电涡流缓速器需要大功率供电以实现强大的制动力矩。 0005 现有技术中的电涡流缓速器利用电瓶或发电机供电, 现有的货车配置的发电机, 其输出电流通常低于 100 安培, 需要借助于电瓶的电能来补充, 由于电瓶容量的限制, 通过 线圈激磁电流往往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制动力矩, 同时对电瓶使用寿命带来影响。 。 因此现有 技术中的电涡流缓速器受到激磁电流不足的限制, 影响了电涡流缓速器在大型、 重型机动 车上的应。
9、用。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发电功能的缓速器。 0007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缓速器, 包括 : 一缓速器 定子总成, 该缓速器定子总成包括偶数个磁极, 该磁极均固定于一定子盘上 ; 一缓速器转 子, 该缓速器转子相对于该缓速器定子总成旋转, 用以产生一制动力矩 ; 第一发电机和第二 发电机 ; 该第一第二发电机均固定于该缓速器定子总成的定子盘上, 该第一第二发电机的 转子均通过一皮带与一转子皮带轮连接, 该转子皮带轮与该缓速器转子固定。 0008 更进一步地, 该第一发电机和第二发电机通过一支架与定子盘固定。该。
10、第一发电 机和第二发电机紧邻, 且通过一 “工” 字形架固定于该定子盘上,“工” 字形架与定子盘通过 铆钉或螺栓螺母联接。 说 明 书 CN 103158562 A 3 2/4 页 4 0009 更进一步地, 该第一发电机和第二发电机呈对角线分布, 该第一第二发电机通过 一 “L” 型架通过铆钉或螺栓螺母联接固定于该定子盘上。 0010 更进一步地, 该第一第二发电机的转子上还包括一发电机皮带轮, 该第一第二发 电机的发电机皮带轮均通过一皮带与该转子皮带轮连接, 该发电机皮带轮与该转子皮带轮 上均设置若干防滑槽。 0011 更进一步地, 该转子皮带轮固定于一法兰上, 该法兰与该缓速器转子固定,。
11、 该交通 工具的传动轴与该法兰连接。转子皮带轮及法兰与该缓速器转子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0012 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发明所提供的缓速器具有自发电功能, 将传动轴的转动力矩 通过发电机转换为缓速器的激励电流, 并将该激励电流转换为制动力矩, 避免了现有技术 中的电涡流缓速器受到激磁电流不足的限制, 影响了电涡流缓速器在大型、 重型机动车上 的应用。 同时该实施方式中利用一个转子皮带轮和一个皮带同时带动两个发电机的转子连 接, 使两个发电机可以同步同频率工作, 使两个发电机输入的电流同步稳定。 由于两个发电 机均安装于定子盘内, 因此不需要增加额外空间。 附图说明 0013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
12、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 解。 0014 图 1 是现有技术中较为典型的电涡流缓速器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2 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缓速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 0016 图 3 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缓速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 0017 图 4 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缓速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0018 主要图示说明 0019 1- 转子 2- 定子总成 0020 3- 转子调整垫片 4- 支撑架 0021 100- 缓速器定子 101- 缓速器转子 0022 102- 法兰 106- 传动轴安装位置 0023 103- 传动带 104- 转子皮带轮 0024 10。
13、5- 定子盘 0025 200- 发电机 201- 发电机转子 0026 202- 发电机定子 203- 发电机皮带轮 0027 204- 发电机固定架 205- 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具有自发电功能的汽车缓速 器。 然而, 应当将本发明理解成并不局限于以下描述的这种实施方式, 并且本发明的技术理 念可以与其他公知技术或功能与那些公知技术相同的其他技术组合实施。 0029 在以下描述中, 为了清楚展示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方式, 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 进行描述, 但是应当将 “前” 、“后” 、“左” 、“右” 、“外” 、“内” 、“向外” 、。
14、“向内” 、“轴向” 、“向” 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 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此外, 在以下描述中所使用的 “内侧” 说 明 书 CN 103158562 A 4 3/4 页 5 一词主要指靠近传动轴的一侧 ;“外侧” 一词主要指远离传动轴的一侧。 0030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发电功能的汽车缓速器, 该汽车缓速器内置两个发电机, 两个发电机用于提供缓速器工作时所需要的巨大电流。该缓速器包括一缓速器定子总成, 所述缓速器定子总成包括偶数个磁极, 所述磁极均固定于一定子盘上 ; 一缓速器转子, 所述 缓速器转子相对于所述缓速器定子总成旋转, 用以产生一制动力矩 ; 第一发电机和第二发 电机。
15、 ; 所述第一第二发电机均固定于所述缓速器定子总成的定子盘上, 所述第一第二发电 机的转子均通过一皮带与一转子皮带轮连接, 所述转子皮带轮与所述缓速器转子固定。汽 车运动时, 传动轴带动缓速器转子和转子皮带轮运动, 一方面第一第二发电机的转子转动, 需要发电时, 控制线路给发电机励磁线圈供电, 发电机发电输出电流, 电流提供给该缓速器 的磁极, 线圈的激磁电流越大, 磁场越强, 制动力矩就越大 ; 另一方面, 当制动力矩大于交通 工具的运行时车辆惯性力矩时, 交通工具逐渐减速, 发电机所产生的电流减少, 制动力矩也 相应减弱。 0031 图 2 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缓速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如。
16、图 2 中所示, 该缓速 器包括缓速器定子 100 和转子 10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转子 101 通过螺栓螺母与法兰 102 固定。法兰 102 通过螺栓螺母与车辆的传动轴相固定。如图 2 中所示, 车辆传动轴的安装 位置为法兰的中心位置处106。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该类型的缓速器的定子100安装于车辆 变速箱上 ( 图中未示出 )。该电涡流缓速器定子与变速箱固定或后桥固定。当传动轴旋转 时, 与该传动轴相固定的法兰 102 旋转, 同样地, 与法兰 102 相固定的缓速器转子 101 旋转。 0032 在该缓速器上设置有两个发电机。 如图3中所示, 图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缓速器的 第一实。
17、施方式的主视图。两个发电机 200 相邻放置, 两个发电机的结构和大小均一致。发 电机 200 与缓速器定子 100 一起固定于定子盘 105 之上。发电机 200 包括发电机定子 202 和发电机转子 201。发电机转子 201 上包括一发电机皮带轮 203。该缓速器法兰 102 的外 侧包括一转子皮带轮 104。转子皮带轮 104 与发电机皮带轮 203 之间通过一皮带 205 连接。 当法兰 106 带动转子皮带轮 104 旋转时, 两个发电机的发电机皮带轮 203 也随之旋转, 从而 带动发电机转子 201 旋转。为了增强皮带 205 的摩擦力, 防止高速转动时打滑, 转子皮带轮 10。
18、4 与发电机皮带轮 203 上都设置若干 V 型凹槽以防滑。该第一发电机和第二发电机通过 一发电机固定架 204 与定子盘 105 固定。如图 3 中可见, 该发电机固定架 204 呈一 “工” 字 型。发电机固定架 204 与定子盘 105 之间通过铆钉或螺栓螺母联接。与现有技术相此较, 本发明所提供的缓速器具有自发电功能, 将传动轴的转动力矩通过发电机转换为缓速器的 激励电流, 并将该激励电流转换为制动力矩, 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涡流缓速器受到激磁 电流不足的限制, 影响了电涡流缓速器在大型、 重型机动车上的应用。 同时该实施方式中利 用一个转子皮带轮和一个皮带同时带动两个发电机的转子连接。
19、, 使两个发电机可以同步同 频率工作, 使两个发电机输入的电流稳定。 由于两个发电机均安装于定子盘内, 因此不需要 增加额外空间。 0033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以下将提供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 4 所示, 图 4 是本发明 所涉及的缓速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 两个发电机并排紧邻, 在 该实施过程中, 由于皮带 205 与两个发电机的皮带轮的接触面积小于 90 度, 虽然在皮带轮 203 上设置若干防滑 V 型凹槽, 但是一旦传动轴 106 高速运转, 还是会出现皮带 205 打滑的 情况。针对此问题, 本发明提供第二种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 两个发电机 200。
20、 呈对角 说 明 书 CN 103158562 A 5 4/4 页 6 线放置, 皮带 205 两两平行。如图 4 中可见, 该发电机固定架 204 呈一 “L” 字型。发电机固 定架 204 与定子盘 105 之间通过铆钉或螺栓螺母联接。在该实施方式中, 缓速器转子 101 既可以通过法兰 102 与传动轴 106 连接, 也可以通过滚动轴承的方式与传动轴 106 连接。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较, 发电机皮带轮 203 与皮带 205 的有效接触面积大大增加, 大于 150 度, 有效地防止了皮带 205 打滑的情况发生。 0034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通过逻辑分析、 推理 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 皆应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158562 A 6 1/2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58562 A 7 2/2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58562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