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印刷板多头模具冲压控制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自动印刷板多头模具冲压控制系统.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107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15 CN 103101071 A *CN103101071A* (21)申请号 201310035641.6 (22)申请日 2013.01.30 B26D 5/00(2006.01) B65G 47/90(2006.01) (71)申请人 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64114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街 道办事处邹格庄村丽鹏路 1 号 (72)发明人 刘久平 王德泰 仉明亮 曲德堂 张春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7225 代理人 矫智兰 (54) 发明名称 全。
2、自动印刷板多头模具冲压控制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印刷板多头模具冲 压控制系统, 包括底座, 底座上安有印刷板提升支 架、 定位传送支架、 压力机、 自动控制柜。 本发明将 各个环节整合在一个系统中进行控制, 实现印刷 板冲压全自动生产模式, PLC 的脉冲输出频率更 高, 具有插补功能的多路输出, 与传统的单片机控 制系统相比, 具有开发周期短, 开发出的软件控制 系统稳定可靠, 功能更改方面等优势 ; 提高了生 产效率, 冲压精度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
3、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1071 A CN 103101071 A *CN103101071A* 1/1 页 2 1. 全自动印刷板多头模具冲压控制系统, 包括底座 (1) , 其特征是底座 (1) 上安有印刷 板提升支架 (2) 、 定位传送支架 (13) 、 压力机 (17) 、 自动控制柜 (44)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全自动印刷板多头模具冲压控制系统, 其特征是所述提升 机支架 (2) 上安有提升电机 (40) 、 涂油电机 (32) 、 传送电机 (5) 、 真空气缸 (38) 、 平推气缸 (36) 、 提升感应器 (3。
4、9) , 真空气缸 (38) 上安有真空吸盘 (37) , 提升电机 (40) 通过链条与印 刷板托盘 (3) 相连, 涂油电机 (32) 通过皮带与涂油辊 (35) 相连, 传送电机 (5) 与主动轮 (6) 相连, 主动轮 (6) 通过平行带 (9) 与从动轮 (14) 相连, 平行带 (9) 上设有双张检测器 (11)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全自动印刷板多头模具冲压控制系统, 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 传送支架 (13) 上设有上送料架 (27) 、 下送架 (19) 和印刷板托板 (24) , 印刷板托板 (24) 上 设有到位感应器 (20) 和定位机构 (21) , 上送料架。
5、 (27) 上安有上伺服电机 (34) , 上伺服电机 (34) 通过上联轴器 (31) 与上丝杠 (26) 相连, 上丝杠 (26) 通过上连接板 (29) 与上送料夹 (25) 相连, 上送料架 (27) 前后两端分别安有上前极限感应器 (28) 和上后极限感应器 (33) , 下送料架 (19) 上安有下伺服电机 (8) , 下伺服电机 (8) 通过下联轴器 (10) 与下丝杠 (16) 相 连, 下丝杠 (16) 通过下连接板 (15) 与下送料夹 (30) 相连, 下送料架 (19) 前后两端分别安 有下前极限感应器 (18) 和下后极限感应器 (12) 。 4. 根据权利要求 1 。
6、所述的全自动印刷板多头模具冲压控制系统, 其特征是所述的压力 机 (17) 上安有剔除机 (23) 、 成品传送机 (22) 。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全自动印刷板多头模具冲压控制系统, 其特征是所述的自 动控制柜 (44)上安有触摸屏 (43) 、 PLC(42) 、 PLC 模块 (45) 、 电磁阀 (46)及伺服驱动器 (41)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01071 A 2 1/2 页 3 全自动印刷板多头模具冲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印刷板多头模具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国内包装行业中, 印刷板的冲。
7、压生产过程包括人工手工上印刷板和手工定位印 刷板, 然后由单片机数控系统输送印刷板, 进行单头或双头模具冲压, 整个过程属于半自动 化生产, 生产效率低, 冲压精度差, 安全系数小, 严重制约了包装行业印刷板冲压制品产能 的发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印刷板多头模具冲压控制系统, 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半 自动生产带来的生产效率低、 冲压精度差、 安全系数小的缺点。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 全自动印刷板多头模具冲压控制系统, 包括底 座, 底座上安有印刷板提升支架、 定位传送支架、 压力机、 自动控制柜 ; 所述提升机支架上安有提升电机、 涂油电机、 传送。
8、电机、 真空气缸、 平推气缸、 提升感应 器, 真空气缸上安有真空吸盘, 提升电机通过链条与印刷板托盘相连, 涂油电机通过皮带与 涂油辊相连, 传送电机与主动轮相连, 主动轮通过平行带与从动轮相连, 平行带上设有双张 检测器 ; 所述的定位传送支架上设有上送料架、 下送架和印刷板托板, 印刷板托板上设有到位 感应器和定位机构, 上送料架上安有上伺服电机, 上伺服电机通过上联轴器与上丝杠相连, 上丝杠通过上连接板与上送料夹相连, 上送料架前后两端分别安有上前极限感应器和上后 极限感应器, 下送料架上安有下伺服电机, 下伺服电机通过下联轴器与下丝杠相连, 下丝杠 通过下连接板与下送料夹相连, 下送。
9、料架前后两端分别安有下前极限感应器和下后极限感 应器 ; 所述的压力机上安有剔除机、 成品传送机 ; 所述的自动控制柜上安有触摸屏、 PLC、 PLC 模块、 电磁阀及伺服驱动器。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全自动印刷板多头模具冲压控制系统将各个环节 整合在一个系统中进行控制, 实现印刷板冲压全自动生产模式, 采用触摸屏、 可编程序控制 器 (PLC) 、 伺服系统、 传感器和可执行元件组成的硬件自动控制系统, PLC 的脉冲输出频率 更高, 具有插补功能的多路输出, 与传统的单片机控制系统相比, 具有开发周期短, 开发出 的软件控制系统稳定可靠, 功能更改方面等优势 ; 采用上。
10、下两送料架接力模式, 减少输送时 间, 提高了生产效率, 冲压精度高。 附图说明 0006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7 零件说明 : 1、 底座, 2、 提升机支架, 3、 印刷板托盘, 4、 印刷板, 5、 传送电机, 6、 主动 说 明 书 CN 103101071 A 3 2/2 页 4 轮, 7、 印刷板感应器, 8、 下伺服电机, 9、 平行带, 10、 下联轴器, 11、 双张检测器, 12、 下后极限 感应器, 13、 定位传送支架, 14、 从动轮, 15、 下连接板, 16、 下丝杠, 17、 压力机, 18、 下前极限 感应器, 19、 下送料架, 20、 到。
11、位感应器, 21、 定位机构, 22、 成品传送机, 23、 剔除机, 24、 印刷 板托板, 25、 上送料夹, 26、 上丝杠, 27、 上送料夹, 28、 上前极限感应器, 29、 上连接板, 30、 下 送料夹, 31、 上联轴器, 32、 涂油电机, 33、 上后极限感应器, 34、 上伺服电机, 35、 涂油辊, 36、 平推气缸, 37、 真空吸盘, 38、 真空气缸, 39、 提升感应器, 40、 提升电机, 41、 伺服驱动器, 42、 PLC, 43、 触摸屏, 44、 自动控制柜, 45、 PLC 模块, 46、 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
12、一步描述 : 全自动印刷板多头模具冲压控制系统, 包 括底座 1, 其底座 1 上安有印刷板提升支架 2、 定位传送支架 13、 压力机 17、 自动控制柜 44, 提升机支架 2 上安有提升电机 40、 涂油电机 32、 传送电机 5、 真空气缸 38、 平推气缸 36、 提 升感应器 39, 真空气缸 38 上安有真空吸盘 37, 提升电机 40 通过链条与印刷板托盘 3 相连, 涂油电机 32通过皮带与涂油辊35相连, 传送电机5与主动轮6相连, 主动轮6通过平行带 9 与从动轮 14 相连, 平行带 9 上设有双张检测器 11, 定位传送支架 13 上设有上送料架 27、 下送架 19。
13、 和印刷板托板 24, 印刷板托板 24 上设有到位感应器 20 和定位机构 21, 上送料架 27 上安有上伺服电机 34, 上伺服电机 34 通过上联轴器 31 与上丝杠 26 相连, 上丝杠 26 通 过上连接板 29 与上送料夹 25 相连, 上送料架 27 前后两端分别安有上前极限感应器 28 和 上后极限感应器 33, 下送料架 19 上安有下伺服电机 8, 下伺服电机 8 通过下联轴器 10 与下 丝杠 16 相连, 下丝杠 16 通过下连接板 15 与下送料夹 30 相连, 下送料架 19 前后两端分别 安有下前极限感应器18和下后极限感应器12, 压力机17上安有剔除机23、。
14、 成品传送机22, 自动控制柜 44 上安有触摸屏 43、 PLC42、 PLC 模块 45、 电磁阀 46 及伺服驱动器 41。 0009 系统启动后, 在设定程序的控制下, 上送料夹 25、 下送料夹 30 自动回到预设机械 原点, 等待平行带9上的印刷板到位, 同时, 在印刷板提升感应器39控制下, 将托着印刷板4 的印刷板托盘3上升到真空吸盘37 2cm处停止, 真空气缸38带动真空吸盘37向下对印刷 板 4 进行吸附, 吸附后平推气缸 36 将带动真空气缸 38 平移, 将印刷板 4 送入运动的涂油辊 35中, 滚动的涂油辊35将平推气缸36推入的印刷板4均匀涂油后送到平行带9上方,。
15、 印刷 板感应器 7 感应到有印刷板 4 后将信号传送给控制系统, 在系统程序控制下, 将印刷板 4 送 入到自动定位区域, 在到位感应器感 20 感应到印刷板 4 信号时传送给控制系统, 在系统程 序控制下进行快速准确定位, 然后由下送料夹 30 将印刷板 4 送入到压力机 17 模具下, 在系 统程序控制下进行连续自动冲压, 冲压过程中, 上送料夹25接替下送料夹30继续按程序进 行连续自动冲压, 下送料夹 30 返回机械原点, 进行对下张定位印刷板的传送, 冲压结束后, 印刷板边角料由剔除机23剔除堆放, 冲压产品由成品传送机22传送入指定位置, 整个印刷 板自动冲压过程运行完毕, 重复上述动作完成连续自动生产。 说 明 书 CN 103101071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01071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