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负荷承受蒙皮壳和具有主负荷承受蒙皮壳的结构性部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负荷承受蒙皮壳和具有主负荷承受蒙皮壳的结构性部件.pdf(3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189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22 CN 103118939 A *CN103118939A* (21)申请号 201180045258.8 (22)申请日 2011.07.20 102010027696.0 2010.07.20 DE 102010027695.2 2010.07.20 DE 102010031688.1 2010.07.20 DE 102010031690.3 2010.07.20 DE 61/365,863 2010.07.20 US 61/365,873 2010.07.20 US 61/365,882 2010.。
2、07.20 US 61/365,857 2010.07.20 US B64C 1/12(2006.01) B64C 3/26(2006.01) B32B 3/08(2006.01) (71)申请人 空中客车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德国汉堡 (72)发明人 伊赫瓦尼祖阿迪 皮埃尔扎赫伦 阿克塞尔齐格弗里德赫曼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31239 代理人 丁国芳 (54) 发明名称 主负荷承受蒙皮壳和具有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的结构性部件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动体的结构性部件 (1) , 包括至少一个承载主负荷的蒙皮壳 (B) , 加衬壳 具有。
3、吸收剪切负荷的芯层 (33) , 所述芯层包括多 个沿泡沫层的纵向延伸互相邻近设置的芯层部 (33a) , 其中所述芯层区在互相抵靠的侧边通过芯 层加固区域 (37) 互相连接, 所述加固区域垂直于 所述芯层 (33) 的纵向延伸方向延伸穿过所述芯 层。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03.20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P2011/003641 2011.07.20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010304 DE 2012.01.26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26 页 附图 9 页 (19)中华人民共。
4、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26页 附图9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18939 A CN 103118939 A *CN103118939A* 1/2 页 2 1. 一种流动体的结构性部件 (1) 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中所述蒙皮壳 (B) 被构造 成夹层, 并包括内蒙皮部 (11, 31, 51) 、 外蒙皮部 (12, 32, 52) 和位于所述内外蒙皮部之间的 剪切力吸收芯层 (33) , 所述剪切力吸收芯层 (33) 将所述内外蒙皮部 (11, 31, 51 ; 12, 32, 52) 二维地互连, 其特征在于, 在蒙皮壳 (。
5、B)的芯层中, 结合有多个加固装置 (10 ; 10a, 10b, 10c, 10d ; 10e, 10f) , 所述加固装置在剪切力吸收芯层的厚度方向上穿入所述剪切力吸收芯层 (13) 的 至少 85%, 以改善蒙皮壳 (B) 的耐裂性和 / 或改善对存在的或者正在发生的损坏的抑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在各加固部件的纵向方向和 此位置处的蒙皮壳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是在 45 度和 10 度之间的范围内。 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一项权利要求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内蒙皮部 (11, 31, 51 ; 12) 和。
6、 / 或外蒙皮部 (12, 32, 52) 包括多个蒙皮层。 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一项权利要求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至少 部分加固装置 (10 ; 10a, 10b, 10c, 10d ; 10e, 10f) 是以这种方式设置, 使得它们的端部 (F1) 穿入内蒙皮部 (11, 31, 51) 和 / 或外蒙皮部 (12, 32, 52) 的至少部分。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在蒙 皮壳 (B) 中的加固部件 (10 ; 10a, 10b, 10c, 10d ; 10e, 10f) 以多个加固部件组的形成。
7、设置为 加固装置 (10) , 这些组位于蒙皮壳 (B) 的体积部件 (V) 中, 其中所述体积部件 (V) 沿着纵向 方向 (L-V) 前后设置, 其中, 每组体积部件 (V) 包括至少两个加固部件 (10a, 10b, 10c, 10d ; 10e, 10f) 的组合, 所述至少两个加固部件 (10a, 10b, 10c, 10d ; 10e, 10f)的朝向与蒙皮壳 (B) 的厚度方向 (D-B) 偏离最大 30 度, 并以规则或者不规则的方式绕体积部件 (V) 的中心 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加固装置 (10) 包括 多对加固部。
8、件 (10 ; 10a, 10b, 10c, 10d ; 10e, 10f) , 当从蒙皮壳 (B) 的外边缘部 (60) 的纵向延 伸方向上看时, 成对的加固部件包括 X 形的定向。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多个具有一组加固部件 (10 ; 10a, 10b, 10c, 10d ; 10e, 10f) 的体积部件 (V) 沿着外边缘部 (60) 的至少一个区域前后设置。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加固部件 (10a, 10b, 10c, 10d ; 10e, 10f) 至少部分为销形设计。。
9、 9. 根据权利要求 8 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部件的一端包括足 状的加宽部分。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9 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加固部件 (10a, 10b, 10c, 10d ; 10e, 10f) 为针状设计。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10 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加固装置 (10) 的加固部件 (10a, 10b, 10c, 10d ; 10e, 10f) 至少部分为板状设计。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
10、固装置 (10) 的板状 加固部件设置为相互接合。 1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芯层的端部区域 (56) 内的剪切力吸收芯层 (53) 包括泡沫体。 1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剪切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18939 A 2 2/2 页 3 力吸收芯层 (33) 包括在泡沫层的纵向延伸上并排设置的多个芯层部 (33a) , 所述芯层部 (33a) 在接触侧由芯层加固区域 (37) 互连, 所述芯层加固区域延伸横穿所述芯层 (33) 的纵 向方向穿过所述芯层 (3。
11、3) , 其中所述加固区域 (37) 包括一种材料, 该材料的硬度是剪切力 吸收芯层 (33) 的硬度的至少两倍。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层加固区域 (37) 包 括树脂。 16. 根据权利要求 14 或 15 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多个加固部件 (10 ; 10a, 10b, 10c, 10d ; 10e, 10f) 至少部分地穿入所述加固区域 (37) 。 17. 根据权利要求 18 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加固部件 (10 ; 10a, 10b, 10c, 10d ; 10e, 10f) 的。
12、一端已插在所述加固区域 (37) 中, 而余下的部分在剪切力吸收芯层 (33) 中延伸。 18. 根据权利要求 14 至 17 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在蒙皮壳 (B) 的剪切力吸收芯层 (33) 中沿着多个芯层加固区域 (37) 的周围区域 (Z) 结合 有加固装置 (10) 。 19. 根据权利要求 14 至 18 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用于将所述加固装置 (10) 设置在芯层加固区域 (37) 的两侧的周围区域 (Z) 延伸的最大距 离为所述芯层加固区域 (37) 相应位置处的蒙皮壳 (B) 的厚度的十倍。 2。
13、0. 根据权利要求 14 至 19 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 其特征在于, 多行加固部件在沿着至少一个芯层加固区域 (37) 的周围区域 (Z) 的纵向方向上前后设置, 其中所述多行加固部件是以这种方式设置, 使得当从蒙皮壳 (B) 的外边缘部 (60) 的纵向延 伸方向来看时, 它们的加固部件成网状。 21. 一种流动体的结构性部件 (1) , 其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20 任意一项权 利要求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和用于附接所述蒙皮壳 (B) 的支撑结构 (T) 。 22. 根据权利要求 21 的结构性部件 (1) , 其特征在于, 支撑结构 (T) 。
14、包括至少两个支撑 部件 (5, 6) 和至少一个翼肋结构 (R) , 每个支撑部件 (5, 6) 沿着所述结构性部件 (1) 的纵向 方向 (L-S) 延伸, 所述至少一个翼肋结构 (R) 在所述支撑部件 (5, 6) 之间且横跨所述支撑部 件 (5, 6) 延伸, 并且沿着纵向方向 (L-R) 连接到所述蒙皮壳 (B) , 用于二维地将蒙皮壳 (B) 支 撑在支撑结构 (T) 上。 23. 一种具有结构性部件和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的流动体, 所述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B) 至少在一些区域内包封所述结构性部件, 其中所述蒙皮壳 (B) 是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21 任意一项权利要求设计的。。
1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18939 A 3 1/26 页 4 主负荷承受蒙皮壳和具有主负荷承受蒙皮壳的结构性部件 0001 这 篇 专 利 申 请 主 张 德 国 专 利 申 请 DE102010027696.0、 DE102010027695.2、 DE102010031688.1和DE102010031690.3以及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365,857、 61/365,882、 61/365,873 和 61/365,863 的申请日, 它们都是于 2010 年 7 月 20 日提交的。通过上述的引 用, 这些专利申请披露的内容被包括在本专利申请中。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
16、涉及一种主负荷承受蒙皮壳和带有主负荷承受蒙皮壳的结构性部件以及 用于附接所述主负荷承受蒙皮壳的支撑部件。 背景技术 0003 从 US6,291,049 可知一种夹层构造的蒙皮板, 销形加固部件插入其中用于稳定所 述蒙皮板。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它是以一种改进的方式设计成耐破 坏, 并且它可以被用作结构性部件或者流动体的耐破坏部件。 0005 此外,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主负荷承受蒙皮壳的结构性部件和用于附接 被设计成耐破坏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的支撑部件。 0006 这些目的是由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满足的。 进一步的实施例在相关的附属权利 要求中陈。
17、述。 0007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 尤其是达到了对有可能出现或者有可能存在或者有 可能产生的破坏的限制。设计根据本发明的蒙皮壳的不同实施例, 使得可能出现在所述蒙 皮壳的破坏被限定在一个局部界定的区域内。根据本发明, 这可以通过所述芯层的加固区 域、 优选的是通过芯层的多个加固区域来实现, 所述多个芯层加固区域是以适当的方式构 造来限定与加固区分开的蒙皮壳区, 使得所述芯层区被设置在所述加固区域之间。 尤其是, 多个加固区域可以以环绕的方式设置, 使得这些加固区域在每种情况下围绕一个芯层区。 作为一种替换方式或者另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加固部件可以插在蒙皮壳内。可以设 置这些加固部。
18、件, 使得这些加固部件形成加固部件行或者加固部件序列, 其路线可以被提 供作为加固部件的路线, 所述路线是根据本发明形成。 0008 根据本发明, 提供一种结构性部件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该蒙皮壳被设计成夹层 部件, 包括内蒙皮部、 外蒙皮部和位于前述内外蒙皮部之间的剪切力吸收芯层, 该蒙皮部将 所述内外蒙皮部二维地互连起来。 根据本发明, 为了影响所述芯层的剪切应力, 所述蒙皮壳 可以包括多个加固部件和 / 或加固装置。加固装置包括加固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所述加固部件在剪切力吸收芯层的厚度方向穿入所述芯层的至少 85%, 以改善其外边缘区 中的所述蒙皮壳的耐裂性。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
19、实施例中, 所述加固装置在每种情况下被 设置成放置在连续体积部件中的至少两个加固部件, 其中所述体积部件沿着中间区域的纵 说 明 书 CN 103118939 A 4 2/26 页 5 向方向前后设置。在至少两个加固部件的组合的每种情况下, 在几个体积部件中的一个体 积部件中, 所述加固部件和 / 或加固装置可以被设置成多组。此外, 加固装置的加固部件可 以设置在所述蒙皮壳的虚拟体积部件中, 所述虚拟体积部件是所述蒙皮壳内相接的空间部 分。在有所述加固部分的组合的情况下, 在最大 30 度偏离之内,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是 10 度偏离之内, 所述加固部件在每种情况下相对于所述蒙皮壳的厚度方向具。
20、有相同的定向。 所述加固部件相对于所述蒙皮壳的进一步的坐标方向的朝向 (alignment) 是轮转地设置。 0009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在这些实施例中, 提供加固部件, 主要可以提供的是, 所述蒙皮壳中的加固部件或者部分加固部件在每种情况下被设置成加固装置组, 这些组位 于所述蒙皮壳的体积部件内, 其中所述体积部件沿着基准纵向方向或者沿着所述翼肋的纵 向方向前后设置, 其中每组体积部件在每种情况下包括至少两个加固部件的组合, 它们的 朝向在每种情况下与所述蒙皮壳的厚度方向的最大偏离为 30 度, 并且它们在所述体积部 件的中心轴周围以规则或者不规则的方式设置。 所述体积部件是所述蒙皮。
21、壳的假想的体积 部件, 选择来说明所述加固部件的布局, 所述体积部件在蒙皮壳的整个厚度上延伸, 尤其是 以长方体的形状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 尤其是, 所述体积部件的中心轴可以是中心轴或者对 称轴, 在所述蒙皮壳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并连接所述长方体的横截面面积重心。 0010 一般而言, 在这篇文献中,“蒙皮壳” 一词指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被设计成夹层壳并 可以是弯曲的或者不弯曲的壳部件。 0011 有鉴于此, 尤其可以以这种方式提供所述加固部件的朝向, 使得各加固部件的纵 向方向和在这个位置的蒙皮部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在 45 度和 10 度之间的范围内。 001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以这种。
22、方式设置至少一些加固部件 / 加固装置, 使得 在每种情况下, 它们的端部至少部分穿入所述内蒙皮部和 / 或外蒙皮部。 0013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 可以提供的是, 所述蒙皮部的内蒙皮部和 / 或外蒙 皮部包括多个层。在这个布局中, 可以提供的是, 至少有部分加固部件穿透一些层、 尤其不 是所有的层。 0014 根据一个实施例, 提供的是, 所述加固装置, 在基准纵向方向上前后设置。鉴于这 一点, 所述加固装置的结构可以被放置在一个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加固区域内, 该区域在 其纵向方向上沿着基准纵向方向延伸, 尤其是在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上延伸, 或者沿着连 接区域延伸, 该连接区域用来固。
23、定翼肋结构或者载体部件, 其中所述加固区域的宽度的最 大值为这个区域的蒙皮壳的厚度的十倍。 0015 在所述蒙皮壳内, 几行加固部件可以在所述基准纵向方向上前后设置, 其中设置 同样的加固部件的行, 使得它们在所述蒙皮壳的基准纵向延伸上彼此接合。 0016 根据一个实施例, 所述加固装置在每种情况下可以包括加固部件的结构, 其中当 从所述蒙皮壳的纵向延伸方向看时, 每对加固部件的加固部件, 彼此以这种方式定向, 使得 所述加固部件形成 X 形状的加固装置。 0017 可以设计所述加固部件使其至少在一端至少部分是销形和 / 或针形。作为一种替 换方式或者另外, 加固部件可以包括板状设计。 在这个。
24、布局中, 可以设置加固装置的板状加 固部件, 使得在它们每种情况下可以包括足状的加宽部分。 在这个布局中, 可以设置加固装 置的片状加固部件使它们彼此接合。 0018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 所述剪切力吸收芯层包括多个芯层区, 它们在所述 说 明 书 CN 103118939 A 5 3/26 页 6 泡沫层的纵向延伸上一个设置在另一个的旁边, 在所述接触侧的芯层区在每种情况下由穿 过所述芯层、 延伸横穿所述芯层的纵向方向的芯层加固区域互连, 其中所述芯层加固区域 制成其中一种材料的硬度至少是所述剪切力吸收芯层的硬度的两倍。在这个布局中, 可以 提供的是, 所述剪切力吸收芯层包括板状的芯层。
25、区, 并且所述加固区域在所述芯层区之间 延伸, 连接所述芯层区。所述芯层加固区域尤其是可以包括树脂。 0019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 可以提供的是, 在每种情况下, 几个加固部件穿入所 述芯层加固区域。 0020 在这个布局中, 尤其可以提供的是, 加固部件已经插在所述加固区域内, 而它们余 下的区域延伸入所述剪切力吸收芯层内。 0021 可以进一步提供的是, 沿着所述芯层加固区域的周围区域, 将多个加固装置结合 在所述蒙皮壳的剪切力吸收芯层中。 将加固装置设置在所述芯层加固区域两侧的周围区域 可以延伸的最大距离是所述芯层加固区域的各位置的蒙皮壳的厚度的十倍, 优选的是达到 最大两倍。 。
26、002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可以提供的是, 多行加固部件沿着至少一个芯层加固区域 的周围区域前后设置, 其中以这种方式设置加固部件行, 使得当从所述蒙皮壳的外边缘部 分的延伸部的纵向方向上看时, 所述加固部件行相对于彼此而成网或者联锁。 0023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 提供具有至少一个主负荷承受或者主承受蒙皮壳和用 于附接所述蒙皮壳的支撑结构的结构性部件。 将所述蒙皮壳设计成夹层, 包括内蒙皮部、 外 蒙皮部和位于前述内外蒙皮部之间的剪切力吸收芯层, 所述芯层特别是将所述内皮区和所 述外皮区以层状的方式互连。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支撑部件和至少一个翼肋结构, 所述至少两个支撑部件每个。
27、沿着所述结构性部件的纵向方向延伸, 所述至少一个翼肋结构 在所述支撑部件之间延伸并横跨它们, 并沿着它们的纵向方向连接到所述蒙皮壳, 用于二 维地将所述蒙皮壳支撑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所述翼肋结构包括 : 翼肋, 从所述蒙皮壳的横向 方向伸出, 和凸缘部件, 跟随翼肋, 沿着所述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的所述凸缘部件是二维地 连接至所述蒙皮壳。 根据本发明, 在所述蒙皮壳中, 沿着延伸横跨所述翼肋结构纵向方向的 蒙皮部, 设置加固型材, 加固型材或者加固装置使得凸缘部件的外侧与外蒙皮部互连以在 外蒙皮部损坏时使其稳定。 尤其提供的是, 当从所述蒙皮壳的厚度方向上看时, 将所述蒙皮 壳支撑在所述支撑结构。
28、上的连接部件位于所述蒙皮壳的外部并以层状的方式靠在所述内 蒙皮部上, 并固定在所述蒙皮部上。在这个布局中, 尤其提供的是, 当从所述蒙皮壳的二维 延伸的俯视图来看时, 所述至少一个型材支撑件设置在所述连接区域内。 此外, 在所述翼肋 结构的纵向方向上、 沿着所述蒙皮部的横向端延伸的两个中间区域或者加固区域上, 结合 加固装置。 这些尤其是设计成穿透所述芯层的加固部分, 其中, 所述加固装置至少在一些区 是沿着所述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设置, 即在所述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上前后设置。 0024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 以这种方式将所述连接部件附接在所述蒙皮壳上使得所 述连接部件位于所述蒙皮壳的外部并且。
29、二维地靠在所述内蒙皮部上, 提供的优点是, 所述 内蒙皮部和外蒙皮部仍保持完好。 这使得制造具有连续的内蒙皮部和外蒙皮部的蒙皮壳成 为可能, 这反过来使得用树脂熔融工艺或者湿式工艺 (复合材料液体成型工艺) 制造所述蒙 皮壳成为可能。 0025 在这个布局中, 用于将前述连接到所述蒙皮壳的连接部件可以是二维地粘在所述 说 明 书 CN 103118939 A 6 4/26 页 7 内蒙皮部, 使得因为有所述粘结剂二维地提供的粘接力, 所述连接部件被贴在所述蒙皮壳 上。 另外, 或者作为这个的替换方式, 与所述蒙皮壳一起的连接部件通过多个紧固件连接在 所述内蒙皮部, 所述紧固件比如尤其是铆钉 (。
30、盲孔铆钉 (blind rivet) 、 锁定螺栓等等) , 尤 其是可以将它们固定成至少成两行有规则地间隔开, 所述至少两行延伸以便沿着彼此平行 或者彼此平行。 0026 在所述连接区域, 尤其可以提供的是, 所述连接部件所靠着的所述内蒙皮部包括 比所述连接区域横向的内蒙皮部厚的材料。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 在二维范围内这个加 厚可以是在一个偏离所述连接区域的边缘轮廓最大为所述蒙皮壳厚度的十倍的区域内。 这 个在厚度上的增加可以通过在所述芯层和 / 或在所述内蒙皮部朝着所述蒙皮壳外部的表 面上的这个在二维上延伸的区域中设置进一步的层来实现。 0027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性部件的一个实施例, 提。
31、供的是, 在沿着所述基准纵向方向的 板状连接部件的连接区域内, 结合多个加固部件。 0028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性部件的一个实施例, 提供的是, 至少有一些加固部件以这种 方式设置在所述芯层, 使得在每种情况下, 它们的端部至少部分地穿入所述内蒙皮部和 / 或外蒙皮部, 其中尤其是在每种情况下, 所述内蒙皮部和所述外蒙皮部包括几个层, 所述加 固部件至少有一部分穿透至少第一层。 0029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方面, 提供具有至少一个主负荷承受蒙皮壳和用于附接所述蒙 皮壳的支撑结构的结构性部件, 其中所述蒙皮壳是形成为夹层, 包括内蒙皮部、 外蒙皮部和 位于所述内蒙皮部和外蒙皮部之间的剪切力吸收芯层,。
32、 所述芯层将所述内外蒙皮层二维地 连接互连, 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板状的连接部件, 所述连接部件在所述支撑结 构之间延伸并横跨所述支撑结构, 并沿着基准纵向方向连接到所述蒙皮壳, 用于将所述蒙 皮壳支撑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的连接部件位于所述支撑结构的外部, 并且二维地抵靠在所述 内蒙皮部上, 被固定在所述蒙皮部上。在这个布局中, 在所述板状连接部件的连接区域内, 沿着所述基准纵向方向结合有多个加固部件。另外, 以这种方式将至少一些加固部件设置 在所述芯层内, 使得在每种情况下, 它们的端部至少部分穿入所述内蒙皮部和 / 或穿入所 述外蒙皮部。 0030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 将所述连接部。
33、件以这种方式附接到所述蒙皮壳, 使得所 述连接部件位于所述蒙皮壳的外部并且二维地抵靠在所述内蒙皮部上, 提供的优点是, 所 述内蒙皮部和外蒙皮部保持完好。 这使得制造有连续内蒙皮部和外蒙皮部的蒙皮壳成为可 能。这反过来使得用树脂熔融工艺或者湿式工艺 (复合材料液体成型工艺) 成为可能。 0031 在这个布局中, 将所述连接部件附接到所述蒙皮壳的连接部件可以是二维地粘在 所述内蒙皮部。 除了这个, 或者作为一种替换方式, 与所述蒙皮壳连接的连接部件可以通过 多个紧固件, 所述紧固件比如尤其是铆钉, 尤其是可以将它们固定成至少成两行有规则地 间隔开, 所述至少两行延伸以便沿着彼此平行或者彼此平行。。
34、 0032 在所述连接区域, 尤其可以提供的是, 所述连接部件抵靠于其上的内蒙皮部的材 料厚度大于所述连接区域横向上的内蒙皮部的材料厚度。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 在二维 范围内这个加厚可以是在一个偏离所述连接区域的边缘轮廓最大为所述蒙皮壳厚度的十 倍的区域内。这个在厚度上的增加可以通过在所述芯层和 / 或在所述内蒙皮部朝着所述蒙 皮壳外部的表面上的这个在二维上延伸的区域中设置进一步的层来实现。 说 明 书 CN 103118939 A 7 5/26 页 8 0033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性部件的一个实施例, 提供的是, 在每种情况下, 所述内蒙皮部 和外蒙皮部包括多个层, 其中所述加固部件穿透所述。
35、内蒙皮部和所述外蒙皮部中的至少一 个第一层。 0034 根据本发明结构性部件的一个实施例, 提供的是, 在所述蒙皮壳中, 设置至少一个 沿着所述基准纵向方向延伸的型材载体, 以在所述板状连接部件的连接区域内形成加固 区, 所述型材载体连接在所述内蒙皮部和所述外蒙皮部, 在所述蒙皮壳受到破坏的情况下 稳定所述蒙皮壳, 因此提供来自外部的共同支撑。 0035 在根据本发明提供加固部件的实施例中, 原则上可以提供的是, 在每种情况下将 所述蒙皮壳内的加固部件或者部分加固部件作为加固部件, 设置成加固部件组, 其中所述 体积部件沿着基准纵向方向或者沿着所述翼肋的纵向方向前后设置, 其中每组体积部件在 。
36、每种情况下包括至少两个加固部件的组合, 所述至少两个加固部件的朝向在每种情况下与 所述蒙皮壳的厚度方向的最大偏离为 30 度, 所述加固部件绕所述体积部件的中心轴以规 则或者不规则的方式设置。所述体积部件是所述蒙皮壳的虚拟体积部件, 被选择来说明所 述加固部件的设置, 所述体积部件在前述蒙皮壳的整个厚度上延伸, 尤其是以长方体的形 状延伸。 0036 根据一个实施例, 为了影响所述芯层内的剪切应力, 所述蒙皮壳可以包括设置在 所述中间区域内的多个加固装置, 它们在每种情况下由设置在所述蒙皮壳内的连续空间部 分上的至少两个加固部件的组合形成。 在这个布局中, 在所述中间区域的纵向方向上, 前后 。
37、设置所述加固装置。在有加固部件的组合的情况下, 在最大 10 度的偏移内, 所述加固装置 在每种情况下相对于所述蒙皮壳的厚度方向具有相同的定向。 所述加固部件相对于所述蒙 皮壳的进一步的坐标方向的朝向是成轮转状地设置的。 0037 此外, 鉴于这一点, 尤其可以提供的是, 所述加固部件的定向是在 45 度和 10 度之 间的角度范围内, 其中, 这些角的量由各加固部件的纵向方向和在这个位置处的蒙皮壳的 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的大小来定义。当从所述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上看时, 所述加固装置 可以前后设置, 并且在每种情况下, 可以由一对加固部件形成加固装置, 其中, 每对加固部 件的加固部件以这种方式。
38、彼此定向, 使得当从所述蒙皮壳的纵向延伸上看时, 所述加固部 件相对于彼此形成 X 形。所述加固部件可以有销形设计。此外, 可以提供的是, 应用加固部 件作为加固装置, 这些加固部件至少局部具有板状设计, 并在每种情况下在翼肋结构的纵 向方向上延伸。在这个布局中, 尤其可以提供的是, 在每种情况下, 设置至少两个板状加固 部件以彼此啮合, 当从所述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上看时它们呈 X 形。 0038 所述剪切力吸收芯层可以包括芯层加固区域, 该芯层加固区域在横穿所述剪切力 吸收芯层的纵向延伸的方向上的一些区段中, 延伸穿过所述芯层, 其中, 所述加固区域包括 一种材料, 该材料的硬度是所述剪切力。
39、吸收芯层硬度的至少两倍。芯层加固区域尤其可以 包括树脂, 例如环氧树脂。所述结构性部件可以以这种方式设计, 使得在每种情况下, 几个 加固部件穿入所述芯层加固区域。 0039 根据本发明, 提供具有结构性部件的流动体, 其中所述结构性部件是根据上面提 到的任意一个实施例设计的主负荷承受结构性部件。 0040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 提供流动体的结构性部件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其中 所述蒙皮壳被构造成夹层, 并包括内蒙皮部、 外蒙皮部和位于前述蒙皮部之间的剪切力吸 说 明 书 CN 103118939 A 8 6/26 页 9 收芯层, 其中所述剪切力吸收芯层将所述内外蒙皮部以层状的方式互连,。
40、 其中所述剪切力 吸收芯层包括多个芯层区, 这些芯层区在所述泡沫层的纵向延伸上一个设置在另一个旁 边, 在接触侧上, 所述芯层区在每种情况下由穿过所述芯层、 延伸横穿所述芯层的纵向方向 的芯层加固区域互连。在这个布局中, 所述芯层加固区域可以包括树脂。 0041 根据进一步的实施例, 提供的是, 沿着所述芯层加固区域的周围区域, 将多个芯层 加固区域结合在所述蒙皮壳加固装置的剪切力吸收芯层内。在这个布局中, 将加固装置设 置在所述芯层加固区域两侧的周围区域可以延伸的最大距离是所述芯层加固区域各位置 蒙皮壳厚度的双倍。 0042 在这个布局中, 尤其可以提供的是, 在所述芯层加固区域的纵向方向上。
41、的加固装 置前后设置, 并且在每种情况下由至少两个加固部件的组合形成, 具有最大 10 度偏离的所 述至少两个加固部件在每种情况下相对于所述蒙皮壳的厚度方向具有相同的定向, 所述加 固部件相对于所述蒙皮壳的进一步的坐标方向的朝向是成轮转状地提供的。此外, 鉴于这 一点, 尤其可以提供的是, 所述加固部件的定向是在45度和10度之间的角度范围内, 其中, 这些角的量由各加固部件的纵向方向和在这个位置处的蒙皮壳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的 大小来定义。 0043 所述加固部件和 / 或加固装置可以尤其是在所述芯层加固区域的纵向方向被前 后设置, 每个包括一对加固部件, 其中每对加固部件的加固部件以这种方。
42、式相对于彼此定 向, 使得当从蒙皮壳的纵向方向延伸线上看时, 相对于彼此的所述加固部件形成 X 形加固 装置。所述加固装置可以至少部分包括销形设计。此外, 可以提供的是, 在每种情况下, 几 个加固部件穿入所述加固区域。 0044 根据本发明前面提到的方面的流动体的结构性部件, 具有至少一个主负荷承受蒙 皮壳以及用于附接所述蒙皮壳和由芯层区形成所述蒙皮壳的支撑结构, 可以尤其是结合翼 肋结构的使用来提供的, 在毗邻侧的所述芯层区在每种情况下是由芯层加固区域互连, 在 所述翼肋结构中, 沿着延伸横穿所述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的蒙皮壳区, 设置加固型材。 在这 个布局中, 所述加固型材的布局和设计可以。
43、根据上面提到的任意一个示例实施例来设计。 0045 根据本发明, 另外, 可以提供具有结构性部件的流动体, 其中, 根据上文提到的任 何一个示例实施例, 将所述结构性部件设计成主承受结构部件。 0046 根据本发明, 另外提供带有上文描述的流动主体的结构性部件, 其具有至少一个 这样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和用于附接所述蒙皮壳的支撑结构。在这样的结构性部件中, 可 以提供的是,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支撑部件和至少一个翼肋结构, 每个支撑部件沿 着所述结构性部件的纵向方向延伸, 所述至少一个翼肋结构在所述支持部件之间延伸并横 跨它们, 并且沿着它们的纵向方向连接到所述蒙皮部, 用于二维地将所述蒙皮。
44、壳支撑在所 述支撑结构上, 尤其是, 在这个背景下, 所述支撑结构可以包括这里提到的特征。 0047 根据本发明, 还可以提供带有结构性部件的流动体, 所述结构性部件是主负荷承 受结构性部件, 并且是根据上面提到的一个或几个特征设计的。 0048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 提供结构性部件的主负荷承受蒙皮壳, 所述蒙皮壳在 其二维延伸的内部区域内被构造成夹层部件, 包括内蒙皮部、 外蒙皮部和位于前述内外蒙 皮部之间的剪切力吸收芯层, 所述内部区域二维地将所述内蒙皮部和外蒙皮部互连起来, 其中, 为了将所述蒙皮壳附在支撑部件上, 所述蒙皮壳包括带有外边缘的外边缘区, 包括 : 说 明 书 CN 1。
45、03118939 A 9 7/26 页 10 不包括芯层的连接区域, 所述连接区域与所述内蒙皮部、 所述外蒙皮部和整块中间层沿着 所述边缘延伸。在沿着所述蒙皮壳的外边缘区的芯层的端部区域中, 结合根据本发明的穿 入所述剪切力吸收芯层的加固装置。 0049 在这个布局中, 尤其可以提供的是, 当从所述内部区域看时, 在不包括芯层的连接 区域前面, 提供中间区域, 在该中间区域中, 所述剪切力吸收芯层的厚度在前述的边缘方向 逐渐减小, 而至少在所述剪切力吸收芯层朝向所述外蒙皮部的那侧和所述外蒙皮部之间或 者在所述剪切力吸收芯层朝向所述内蒙皮部那侧和所述内蒙皮部之间形成所述整块中间 层的区段, 当从。
46、横截面上看时, 它是楔形。 0050 根据本发明, 可以进一步提供的是, 所述加固部件是沿着所述蒙皮壳的外边缘部 分结合在所述芯层端部区域内, 所述加固部件加固所述芯层。 在这个布局中, 所述加固部件 和 / 或加固装置的加固部件可以部分地穿入所述整体中间层的两个楔形区。根据本发明的 一个示例实施例, 用于设置所述加固部件和 / 或加固装置的芯层的端部区域可以从所述芯 层端部的边缘延伸的距离最大为所述芯层端部边缘处的蒙皮壳厚度的四倍。 0051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 在这个布局中可以提供的是, 当从所述结构性部件的纵向 方向上看时, 所述加固装置前后设置, 并且所述加固装置在每种情况下由至少两。
47、个加固部 分的组合形成, 所述至少两个加固部分设置在所述蒙皮壳内的一个连续的空间部分中, 其 中, 在所述中间区域或者要加固的区域的纵向方向, 所述加固部件被前后设置, 并且其中, 在有所述加固部分的组合的情况下, 在最大 10 度的偏移内, 所述加固装置在每种情况下相 对于所述蒙皮壳的厚度方向具有相同的定向, 所述加固部件相对于所述蒙皮壳的进一步的 坐标方向的朝向是轮转状地提供的。鉴于这一点, 所述加固部件的朝向通常是以这种方式 提供, 使得各加固部件纵向方向和所述蒙皮壳在这个位置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是在 70 度和 0 度之间的范围内。对于根据本发明的应用情景, 尤其可以提供的是, 所述加。
48、固部件的 纵向朝向是在 45 度和 10 度之间的夹角范围内。所述进一步的坐标方向是在所述蒙皮壳的 平面纵向延伸上延伸的两个坐标方向, 换句话说, 是所述蒙皮壳的纵向方向和所述蒙皮壳 的横向方向。 在这个布局中, 另外, 至少一个进一步的加固部件还可以被设置在所述体积部 件内, 所述进一步的加固部件被对准以平行于所述体积部件内的另一加固部件。作为一种 替换方式或者另外, 一般而言, 进一步的加固部件还可以被设置在所述体积元件内。 所述加 固部件尤其可以被前后设置在所述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上, 每个包括加固部件对, 当从所 述蒙皮壳的纵向延伸方向上看时, 每对加固部件彼此以这种方式定向, 使得所述。
49、加固部件 形成 X 形的加固装置。尤其可以设计所述加固部件, 使其至少部分是销形。 0052 此外, 一般而言, 在后继的体积部件中, 可以提供设置在所述蒙皮壳的各连续体积 部件中的各种数目和形状的销形加固部件, 例如在第一体积部件中, 两个加固部件, 在后继 的第二体积部件中, 四个加固部件, 在后继的第三体积部件中, 三个加固部件。所述体积部 件是虚拟区域, 它们的边界是以这种方式限定, 使得在所述区域, 设置或者包含各加固部件 布局。尤其可以限定所述体积部件, 使其是长方体形状, 或者是立方体的形状。在各纵向方 向上前后设置的一系列体积部件的各种体积部件可以具有各种尺寸的体积部件。 当体积部 件的加固部件与各相邻的另一个体积部件的内部接合时, 当从所述纵向方向上看时, 所述 体积部件还可以重叠。尤其是以这种方式提供所述体积部件的朝向, 使得各体积部件的中 心轴或者对称轴与所述蒙皮壳的纵向轴的定向具有相同的定向, 所述纵向轴在每种情况下 说 明 书 CN 103118939 A 10 8/26 页 11 与所述加固部件的布局相关。换句话说, 在与所述加固部件的设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