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093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15 CN 103100938 A *CN103100938A* (21)申请号 201210450315.7 (22)申请日 2012.11.04 B23Q 39/00(2006.01) (71)申请人 宁波瑞铭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31517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集士港工 业园区 (72)发明人 冯光松 (54) 发明名称 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 床, 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它解决了现有上轴需要分 开在多台机床上进行加工, 效率低、 成品率低、 人 工成本。
2、高的问题。本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包 括机架, 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四组工作单元, 所述 的四个工作单元呈 L 型排列在机架上, 每组工作 单元均包括电机、 主轴箱、 立柱、 主轴和固连在主 轴下端上的刀具, 所述的立柱均与机架固连, 所述 的机架上设有能在机架上纵向和横向移动的行走 装置, 并在所述的行走装置上设有用于夹持上轴 的夹持机构。本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具有精 度高、 效率高、 成品率高的优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3、 CN 103100938 A CN 103100938 A *CN103100938A* 1/1 页 2 1. 一种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 包括机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四组工 作单元, 所述的四个工作单元呈 L 型排列在机架上, 每组工作单元均包括电机、 主轴箱、 立 柱、 主轴和固连在主轴下端上的刀具, 所述的立柱均与机架固连, 所述的机架上设有能在机 架上纵向和横向移动的行走装置, 并在所述的行走装置上设有用于夹持上轴的夹持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行走装置包 括横向托板和纵向托板, 所述的机架上沿横向方向设置有。
4、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 所述 的横向托板设置在第一导轨上并可在第一导轨上横向移动, 所述的横向托板上设有两根纵 向设置且平行设置的第二导轨, 所述的纵向托板设置在第二导轨上并可在第二导轨上纵向 移动, 所述的横向托板和纵向托板均由推进气缸控制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 括三个安装在纵向托板上且横向平行设置的夹持组件, 所述的夹持组件均包括顶出气缸、 顶杆、 支撑座和夹持座, 所述的支撑座、 夹持座和顶出气缸缸体均垂直固定在纵向托板上, 所述的顶出气缸活塞杆与顶杆一端固连, 顶杆另一端抵靠在夹持座侧壁上, 所述的顶杆铰 接连接。
5、在支撑座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夹持座上靠 近支撑座处沿垂直方向开设有呈 “I” 形的缺口, 所述的缺口上端部处固连有两对称设置的 夹头, 所述的两夹头相对面均为光滑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夹持座侧 壁上部具有斜面一, 所述的顶杆端面上具有与斜面一相匹配的斜面二, 所述的斜面二抵靠 在斜面一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横向 托板两侧设有可伸缩的挡尘布, 所述的挡尘布一端固定在横向托板上, 另一端固定在机架 上。 权 利 要 。
6、求 书 CN 103100938 A 2 1/3 页 3 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机床, 特别是一种用于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 的机床。 背景技术 0002 上轴是缝纫机上的一个重要组件, 上轴的具体结构如图 1 所示, 为一长条状的轴, 在上轴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平面槽和孔, 其中平面槽和孔沿轴心线排列成一直线。在上轴 成品前需要进行钻孔、 镗孔、 铣平面三道工序的加工, 现有的加工方法是将这三道工序分开 加工, 即分别在不同的机床上进行钻孔、 镗孔、 铣平面的加工, 由于是分开加工, 这样在加工 过程中, 工人无法保证在分开加工情况下使上轴加。
7、工出来的平面槽和孔沿轴心线排列成一 直线, 特别是在完成一道工序后将上轴转移至另一机床上进行下一道工序加工时, 无法保 证在将上轴装到该机床上时, 一旦出现偏差就会造成上轴加工出来的平面槽和孔排列不在 同一直线上, 使得加工出来的上轴无法使用, 直接报废掉, 失误率高、 成品率低, 而且频繁的 选用不用机床进行加工, 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 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 精度高、 高 效率的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种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 包括 机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
8、四组工作单元, 所述的四个工作单元呈 L 型排列在 机架上, 每组工作单元均包括电机、 主轴箱、 立柱、 主轴和固连在主轴下端上的刀具, 所述的 立柱均与机架固连, 所述的机架上设有能在机架上纵向和横向移动的行走装置, 并在所述 的行走装置上设有用于夹持上轴的夹持机构。 0005 本机床中的每组工作单元所采用的刀具均不同, 依据实际加工需要分别为小孔径 钻刀、 大孔径钻刀、 铣刀、 镗刀四种刀具, 具体的说, 横向排列成一直线的刀具依次为铣刀、 小孔径钻刀、 大孔径钻刀, 纵向排列成一直线的刀具依次为镗刀和大孔径铣刀。 这四种刀具 满足了上轴钻孔、 铣平面、 镗孔加工的需求, 一次性完成对上轴。
9、的加工, 无需另外装卸上轴, 精度高、 工作效率高。 0006 在上述的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中, 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横向托板和纵向托 板, 所述的机架上沿横向方向设置有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 所述的横向托板设置在第 一导轨上并可在第一导轨上横向移动, 所述的横向托板上设有两根纵向设置且平行设置的 第二导轨, 所述的纵向托板设置在第二导轨上并可在第二导轨上纵向移动, 所述的横向托 板和纵向托板均由推进气缸控制移动。 0007 在上述的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中,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三个安装在纵向托板 上且横向平行设置的夹持组件, 所述的夹持组件均包括顶出气缸、 顶杆、 支撑座和夹持座, 所述的。
10、支撑座、 夹持座和顶出气缸缸体均垂直固定在纵向托板上, 所述的顶出气缸活塞杆 说 明 书 CN 103100938 A 3 2/3 页 4 与顶杆一端固连, 顶杆另一端抵靠在夹持座侧壁上, 所述的顶杆铰接连接在支撑座上。 0008 在上述的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中, 所述的夹持座上靠近支撑座处沿垂直方向 开设有呈 “I” 形的缺口, 所述的缺口上端部处固连有两对称设置的夹头, 所述的两夹头相对 面均为光滑弧面。 0009 在上述的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中, 所述的夹持座侧壁上部具有斜面一, 所述 的顶杆端面上具有与斜面一相匹配的斜面二, 所述的斜面二抵靠在斜面一上。 0010 在上述的上轴钻孔。
11、镗孔铣平面机床中, 所述的横向托板两侧设有可伸缩的挡尘 布, 所述的挡尘布一端固定在横向托板上, 另一端固定在机架上。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在机架上安装有四个呈 L 型排列的工作单元, 每个工作 单元所采用刀具均不同, 分别为小孔径钻刀、 大孔径钻刀、 铣刀、 镗刀四种刀具, 在整个加工 过程中, 上轴从装配到夹持座上进行第一道铣平面加工开始, 到镗孔结束为止, 上轴至始至 终都夹紧在夹持座上不移动, 从而保证在上轴上所加工出来的平面槽和孔沿轴心线排列成 一直线, 精度高、 工作效率高、 成品率高。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是上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2 是本发明的结。
12、构示意图。 0014 图 3 是本发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4 是本发明中工作单元分布示意图。 0016 图 5 是本发明中夹持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1、 机架 ; 2、 工作单元 ; 2a、 电机 ; 2b、 主轴箱 ; 2c、 立柱 ; 2d、 主轴 ; 2e、 刀具 ; 3、 横向托板 ; 4、 纵向托板 ; 5、 第一导轨 ; 6、 第二导轨 ; 7、 顶出气缸 ; 8、 顶杆 ; 8a、 斜面二 ; 9、 夹 持座 ; 9a、 缺口 ; 9b、 斜面一 ; 10、 支撑座 ; 11、 夹头 ; 11a、 弧面 ; 12、 挡尘布 ; 13、 上轴。 具体。
13、实施方式 0018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9 如图 2 至图 5 所示, 本上轴钻孔镗孔铣平面机床包括机架 1, 在机架 1 上设置有四 组工作单元 2, 四个工作单元 2 呈 L 型排列在机架 1 上, 每组工作单元 2 均包括电机 2a、 主 轴 2d 箱 2b、 立柱 2c、 主轴 2d 和固连在主轴 2d 下端上的刀具 2e, 立柱 2c 均与机架 1 固连。 每组工作单元 2 所采用的刀具 2e 均不同, 分别为小孔径钻刀、 大孔径钻刀、 铣刀、 镗刀四种 刀具 2e, 具体的说, 横向排列成一直。
14、线的刀具 2e 依次为铣刀、 小孔径钻刀、 大孔径钻刀, 纵 向排列成一直线的刀具 2e 依次为镗刀和大孔径铣刀。这四种刀具 2e 满足了上轴 13 钻孔、 铣平面、 镗孔加工的需求, 一次性完成对上轴 13 的加工, 无需另外装卸上轴 13, 精度高、 工 作效率高。 0020 机架1上设有能在机架1上纵向和横向移动的行走装置, 行走装置包括横向托板3 和纵向托板 4, 在机架 1 上沿横向方向设置有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 5, 横向托板 3 设置 在第一导轨 5 上并可在第一导轨 5 上横向移动, 在横向托板 3 上设有两根纵向设置且平行 设置的第二导轨 6, 纵向托板 4 设置在第二导轨。
15、 6 上并可在第二导轨 6 上纵向移动, 横向托 说 明 书 CN 103100938 A 4 3/3 页 5 板 3 和纵向托板 4 均由推进气缸控制移动, 横向托板 3 和纵向托板 4 在各自的推进气缸带 动下分别沿着第一导轨 5 和第二导轨 6 移动, 从而快速灵活的将夹持有上轴 13 的夹持机构 移动至各工作单元 2 下方。 0021 在行走装置上设有用于夹持上轴13的夹持机构, 由于上轴13较长, 为了方便讲上 轴 13 稳定夹持住, 夹持机构包括三个安装在纵向托板 4 上且横向平行设置的夹持组件, 夹 持组件均包括顶出气缸 7、 顶杆 8、 支撑座 10 和夹持座 9, 其中支撑座。
16、 10、 夹持座 9 和顶出气 缸 7 缸体均垂直固定在纵向托板 4 上。顶出气缸 7 活塞杆与顶杆 8 一端固连, 顶杆 8 另一 端抵靠在夹持座 9 侧壁上, 顶杆 8 铰接连接在支撑座 10 上。 0022 在夹持座 9 上靠近支撑座 10 处开设有呈 “I” 形的缺口 9a, 该缺口 9a 将夹持座 9 分成左半部和右半部, 其中左半部为靠近支撑座10的部位, 左半部占整个支撑座10大小的 1/4, 这样保证当顶杆 8 在挤压夹持座 9 左半部上端时, 夹持座 9 左半部能向前倾斜从而将 放置在夹持座 9 上的上轴 13 夹紧。在缺口 9a 上端部处固连有两对称设置的夹头 11, 即两。
17、 夹头 11 分别固定在夹持座 9 左半部上端和右半部上端, 两夹头 11 相对面均为弧面 11a, 两 弧面 11a 之间的最大间距略大于上轴 13 的外径, 这样保证在将上轴 13 安装到夹持座 9 上 时能顺利的穿过两夹头 11, 同时弧面 11a 设计可以保证夹头 11 在夹紧上轴 13 时不会对上 轴 13 表面造成划痕。在夹持座 9 侧壁上部具有斜面一 9b, 即斜面一 9b 位于夹持座 9 左半 部侧壁上部处, 在顶杆8端面上具有与斜面一9b相匹配的斜面二8a, 斜面二8a抵靠在斜面 一 9b 上。 0023 在横向托板 3 两侧设有可伸缩的挡尘布 12, 挡尘布 12 一端固定。
18、在横向托板 3 上, 另一端固定在机架 1 上, 通过挡尘布 12 可以使加工上轴 13 时所产生的废屑不会掉落到机 架 1 导轨上, 而是直接落入到挡尘布 12 上, 方便清理。 0024 使用本机床时, 先将需要加工的上轴13穿插到夹持座9两夹头11之间, 上轴13被 三个夹持座 9 上夹头 11 所夹持的部位为非加工部位 ; 接着顶出气缸 7 开始工作并将顶杆 8 端部 ( 即与气缸活塞杆相连接的端部 ) 向上顶起, 与此同时, 利用撬杆原理, 顶杆 8 另一端 部处的斜面二 8a 紧紧抵靠在夹持座 9 斜面一 9b 上并对夹持座 9 斜面一 9b 处施加一个斜 向下的力, 从而使夹头1。
19、1合拢并将上周夹紧 ; 然后在横向托板3和纵向托板4的配合下, 上 轴 13 被移动至装配有铣刀的工作单元 2 下方, 先由铣刀对上轴 13 进行铣平面加工, 待铣刀 在上轴 13 表面上加工出三个平面后, 再转移至装配有小孔径钻刀的工作单元 2 下方, 由小 孔径钻刀对上轴 13 表面三个位置处进行钻孔加工, 然后转移至装配有大孔径钻刀的工作 单元 2 下方, 由大孔径钻刀对上轴 13 表面进行钻孔加工, 最后转移至装配有镗刀的工作单 元 2 下方, 由镗刀对上轴 13 加工好的大孔进行镗孔加工处理。在整个加工过程中, 上轴 13 从装配到夹持座 9 上进行第一道铣平面加工开始, 到镗孔结束。
20、为止, 上轴 13 至始至终都夹 紧在夹持座9上不移动, 从而保证在上轴13上所加工出来的平面槽和孔沿轴心线排列成一 直线。 0025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100938 A 5 1/5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00938 A 6 2/5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00938 A 7 3/5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00938 A 8 4/5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00938 A 9 5/5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00938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