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自切边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频自切边模.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1216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22 CN 103112162 A *CN103112162A* (21)申请号 201310036842.8 (22)申请日 2013.01.31 B29C 65/04(2006.01) B29C 37/04(2006.01) (71)申请人 姚兴伟 地址 312400 浙江省嵊州市金庭镇山坑村 57 号 (72)发明人 姚兴伟 (54) 发明名称 一种高频自切边模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塑料模具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 种高频自切边模。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频自切边 模, 包括上模、 下模和设于二者之间的型。
2、模, 所述 下模上设有与型模配合的刀模。本发明将产品粘 接成型和切边工序一次完成, 由模槽向型模提供 压力使产品边缘结合后, 通过高频加热使结合部 融合完成粘接, 然后增加压力使型模继续下沉通 过切口刀片切断, 处理后的产品边缘光滑平整, 外 形美观大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12162 A CN 103112162 A *CN103112162A* 1/1 页 2 1. 一种高频自切边模, 包括上模 (1)、。
3、 下模 (2) 和设于二者之间的型模 (3),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下模 (2) 上设有与型模 (3) 配合的刀模 (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自切边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刀模(4)包括固定板(41), 固定板 (41) 上开有通孔, 通孔内设有与型模 (3) 配合的切边刀 (43)。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高频自切边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切边刀 (43) 的尺寸大于型 模 (3) 的尺寸。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频自切边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模 (1) 的底面设有上压 板(11), 下模(2)的顶面上设有下压板(21), 下压板(21)上开有模槽(。
4、22), 模槽(22)内设 有弹力机构 (23), 弹力机构 (23) 向型模 (3) 提供向上的支撑力。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高频自切边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弹力机构 (23) 为若干均匀 分布的压伸弹簧, 且弹力机构 (23) 的上应力起点在下压板 (21) 顶面的上方 ; 模槽 (22) 尺 寸小于切边刀 (43) 的尺寸。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高频自切边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模 (1) 和上压板 (11) 上 对应开有若干通孔 (12), 通孔 (12) 形状与型模 (3) 相同, 通孔 (12) 形状尺寸小于型模 (3) 的内口尺寸。 7. 根据权利要求。
5、 2 和 4 所述的高频自切边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板 (41) 和下压板 (21) 上均设有若干相通的固定孔 (42), 固定板 (41) 通过固定孔 (42) 与下模 (2) 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12162 A 2 1/2 页 3 一种高频自切边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塑料模具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高频自切边模。 背景技术 0002 高频加热设备是采用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原理, 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 当磁 场内磁力线通过金属材质时, 使金属模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 然后再加热物质, 能在短时间 内达到令人满意的温度, 因此在塑料制品加工领域应用非常。
6、广泛。 0003 目前的塑料加工行业中, 产品在模具中只能进行单一的融合焊接, 成型脱模后对 产品的边缘进行修剪去头工作, 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工, 增加了生产成本 ; 并且手工修剪后的 产品存在大小形状不一、 边缘毛躁不光滑等问题, 对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紧凑、 操作方便的 高频自切边模。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0006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频自切边模, 包括上模、 下模和设于二者之间的型模,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下模上设有与型模配合的刀模。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刀模包括固定板,。
7、 固定板上开有通孔, 通孔内设有与型模配合的切 边刀。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切边刀的尺寸大于型模的尺寸。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上模的底面设有上压板, 下模的顶面上设有下压板, 下压板上开有 模槽, 模槽内设有弹力机构, 弹力机构向型模提供向上的支撑力。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弹力机构为若干均匀分布的压伸弹簧, 且弹力机构的上应力起点 在下压板顶面的上方 ; 模槽尺寸小于切边刀的尺寸。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上模和上压板上对应开有若干通孔, 通孔形状与型模相同, 通孔形 状尺寸小于型模的内口尺寸。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固定板和下压板上均设有若干相通的固定孔, 固定板通过。
8、固定孔 与下模连接。 0013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 本发明将产品粘接成型和切边工序一次完成, 由模槽向型模 提供压力使产品边缘结合后, 通过高频加热使结合部融合完成粘接, 然后增加压力使型模 继续下沉通过切口刀片切断, 处理后的产品边缘光滑平整, 外形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 : 0016 1、 上模 ; 2、 下模 ; 3、 型模 ; 4、 刀模 ; 说 明 书 CN 103112162 A 3 2/2 页 4 0017 11、 上压板 ; 12、 压腔 ; 21、 下压板 ; 22、 模槽 ; 0018 23、 弹力机构 ; 41。
9、、 固定板 ; 42、 固定孔 ; 43、 切边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频自切边模, 包括上模1、 下模2和设于二者之间的型模3, 所 述下模 2 上设有与型模 3 配合的刀模 4 ; 上模 1 与高频加热设备连接, 上模 1 可垂直下模 2 进行上下移动 ; 下模 2 水平设置于基准平台上。 0021 上述上模 1 的底面设有上压板 11, 上压板 11 水平设置且与型模 3 上表面配合压 制, 且上模 1 和上压板 11 上对应开有若干通孔 12, 通孔 12 形状与型模 3 一致, 通孔 12 形状 尺寸小于型模 3。
10、 的内口尺寸。 0022 上述下模 2 的顶面上水平设有下压板 21, 下压板 21 上设有若干模槽 22, 模槽 22 的设置可根据压制的产品形状大小进行调整 ; 模槽 22 内设有弹力机构 23, 模槽 22 通过弹 力机构 23 与型模 3 的底面配合连接, 弹力机构 23 向型模 3 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和向下的缓 冲位移空间。 0023 本发明优选型模 3 上套设有刀模 4, 刀模 4 包括固定板 41, 固定板 41 上开有与型 模3配合的通孔, 通孔内设有环形切边刀43, 切边刀43的内圈尺寸大于型模3的外缘尺寸, 固定板 41 连同切边刀 43 套设于型模 3 上。 0024 上述。
11、固定板41和下压板21上均设有若干相通的固定孔42, 固定板41通过固定孔 42 与下模 2 连接 ; 本发明优选的型模 3 放置于切边刀 43 圈内时, 型模 3 底面与弹力机构 23 抵触, 此时的切边刀 43 的上口低于型模 3 顶面。 0025 所述弹力机构 23 为若干沿模槽 22 均匀分布的压伸弹簧, 上模 1 做下压工作时, 上 压板 11 向下运动将型模 3 上口的原料片连同型模 3 下压, 模槽 3 上的若干压伸弹簧向型模 3 提供反作用力使型模 3 与上压板 11 配合夹紧原料片, 同时高频头对型模 3 加热使原料夹 紧部熔合 ; 上模 1 继续下压, 压伸弹簧收缩后型模 3 上口低于切边刀 43 的上口, 切边刀 43 与上压板 11 配合切断产品外缘, 上模 11 向上收回即取出外缘光洁的产品。 002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 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112162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12162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