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pdf

  • 上传人:54
  • 文档编号:4735774
  • 上传时间:2018-11-03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2.28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16649.8

    申请日:

    2013.01.17

    公开号:

    CN103121581A

    公开日:

    2013.05.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G 43/06申请日:20130117|||公开

    IPC分类号:

    B65G43/06

    主分类号:

    B65G43/06

    申请人:

    山东科技大学

    发明人:

    于岩; 包继华; 姜雪; 李金良; 谷明霞; 王德堂; 邹元阳

    地址: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代理人:

    王连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包括机架、抓捕机构以及触发机构,所述抓捕机构包括上输送带抓捕部和下输送带抓捕部,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与下输送带抓捕部均包括抓捕动分部与抓捕静分部,所述抓捕动分部可摆向并靠近抓捕静分部,并与抓捕静分部配合形成能抓捕带式输送机断带的夹持间隙;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用于对抓捕动分部进行锁紧的卡接部以及带动所述卡接部旋转的连杆组件,所述卡接部位于上输送带抓捕部的左、右两端外侧且位于下输送带抓捕部的左、右两端内侧。本发明中抓捕机构的触发方式是纯机械式的,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而且本发明中触发机构的高度可根据输送带的高度进行适应性调节,从而保证了触发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包括机架、抓捕机构以及触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抓捕机构包括上输送带抓捕部和下输送带抓捕部,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与下输送带抓捕部均包括抓捕动分部与抓捕静分部,所述抓捕动分部可摆向并靠近抓捕静分部,并与抓捕静分部配合形成能抓捕带式输送机断带的夹持间隙;
    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用于对抓捕动分部进行锁紧的卡接部以及带动所述卡接部旋转的连杆组件,所述卡接部位于上输送带抓捕部的左、右两端外侧且位于下输送带抓捕部的左、右两端内侧;所述卡接部包括左侧卡接部和右侧卡接部,所述左侧、右侧卡接部均包括上方卡接部和下方卡接部,所述左侧卡接部和右侧卡接部的结构相同,并成左右对称布置;所述上方卡接部和下方卡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套设在第一耳板内,所述第一耳板的底端固连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机架固连;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间固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垂直设置有第三连杆;所述左侧卡接部对应的第三连杆与右侧卡接部对应的第三连杆之间设置有联动杆,联动杆的设置实现了左侧卡接部和右侧卡接部的同步动作;上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联动杆构成上述的连杆组件;
    所述机架包括左侧机架和右侧机架,所述抓捕机构和触发机构均位于左、右侧机架之间且位于应用中的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的下方。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还包括配重臂,所述配重臂的末端装设有配重块;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的抓捕动分部为上抓捕架,所述上抓捕架通过第一转轴与机架相铰接;所述配重臂的前端与上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的抓捕静分部为上方横梁,所述上方横梁位于上抓捕架的上方;所述上抓捕架上设置有与上述卡接部相适配的一号卡槽;所述下输送带抓捕部的抓捕动分部为下抓捕架,所述下抓捕架通过第二转轴与机架相铰接;所述下输送带抓捕部的抓捕静分部位下方横梁,所述下方横梁位于下抓捕架的下方;所述下抓捕架上设置有与上述卡接部相适配的二号卡槽;所述一号卡槽包括左侧一号卡槽和右侧一号卡槽,所述二号卡槽包括左侧二号卡槽和右侧二号卡槽。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卡接部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上侧并与上述一号卡槽相卡接,所述下方卡接部设置在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的下侧并与上述二号卡槽相卡接;所述上、下方卡接部均包括卡柱和联动板,所述联动板的底端与上述第一连杆固连,联动杆的顶端两侧分别固设有第二耳板,所述第二耳板上开设有卡柱安装孔,所述卡柱的两端设置有定位螺杆。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套设有抽动杆,所述抽动杆的截面呈L形;所述抽动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定位通孔,所述第二、第三连杆靠近抽动杆的一端均开设有多个定位通孔;所述第二、第三连杆通过穿设在其自身的定位通孔和对应抽动杆端的定位通孔内的销轴实现定位。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抓捕架位于所述左侧机架和右侧机架之间,上抓捕架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上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左、右侧机架的对应部位相铰接。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臂包括左侧配重臂和右侧配重臂,所述左、右侧配重臂的前端分别从对应侧的机架的外侧与上述第一转轴的突出段相固连;所述左侧配重臂和右侧配重臂的末端均装设有上述配重块,所述左、右侧配重臂的结构相同,并成左右对称布置。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抓捕架位于上述左侧机架和右侧机架之间,下抓捕架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上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左、右侧机架的对应部位相铰接。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抓捕架、上方横梁、下抓捕架及下方横梁的抓捕边缘端的截面均呈圆弧形,从而减小了抓捕时对输送带两侧边缘的剪切应力。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抓捕架的长度大于所述下抓捕架的长度,所述上抓捕架的长度与应用中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相当。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机架与右侧机架之间的宽度大于应用中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

    说明书

    说明书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适用于矿山、冶金、化工、轻工、煤炭、港口的物料运输的带式输送机的上、下层输送带的断带保护。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化工、轻工、煤炭、港口等诸多领域,随着输送距离的加长、输送带传动带来的磨损以及检修的失误,带式输送机在作业过程中发会生断带事故,为克服发生断带事故造成的损失,一般在带式输送机上安装断带抓捕装置。目前,常用的断带抓捕装置按照动力源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摩擦驱动式和电液式,前者是利用带断或逆止器失效后沿倾斜方向下滑产生的摩擦力为驱动源带动闸块摆动,对输送带沿线任何随机性的断带都能有效地把上、下空段输送带抓捕住;后者利用断带检测传感器检测断带信号,通过电液装置驱动闸块动作实施抓捕。这些常用的断带抓捕装置均存在以下一种或几种缺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抓捕装置与带式输送机共用一个机架,其强度较低;二是传动部件较多,尘土和物料很容易阻滞活动部件的运动,无形中降低了抓捕装置的可靠性;三是抓捕点小,很容易造成输送带撕裂,对输送带造成二次损伤。 
    中国专利CN 201713083U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断带抓捕器,包括上胶带抓捕部和下胶带抓捕部;上胶带抓捕部包括在重力作用下能向上摆动的上抓捕动分部与固定在机架上部的上抓捕静分部,上抓捕动分部摆向并靠近位于其上方的上抓捕静分部,并与上方抓捕静分部配合形成能抓捕上层断带的上方夹持隙;下胶带抓捕部包括在重力作用下能向下摆动的下抓捕动分部与固定在机架下部的下抓捕静分部,下抓捕动分部摆向并靠近位于其下方的下抓捕静分部,并与下方抓捕静分部配合形成能抓捕下层断带的下方夹持隙。该专利中的断带抓捕器在正常情况下作托辊使用,当发生断带时,输送带张力骤降,依靠部件的重力作用触发上、下胶带抓捕部从而对断带实施抓捕。该专利中的断带抓捕器虽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装维修方便,但其易磨损、工作可靠性不稳定,断带抓捕的灵敏性不高。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不仅能可靠地识别断带故障,而且可以进行输送带断带时的同步快速抓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包括机架、抓捕机构以及触发机构,所述抓捕机构包括上 输送带抓捕部和下输送带抓捕部,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与下输送带抓捕部均包括抓捕动分部与抓捕静分部,所述抓捕动分部可摆向并靠近抓捕静分部,并与抓捕静分部配合形成能抓捕带式输送机断带的夹持间隙;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用于对抓捕动分部进行锁紧的卡接部以及带动所述卡接部旋转的连杆组件,所述卡接部位于上输送带抓捕部的左、右两端外侧且位于下输送带抓捕部的左、右两端内侧;所述卡接部包括左侧卡接部和右侧卡接部,所述左侧、右侧卡接部均包括上方卡接部和下方卡接部,所述左侧卡接部和右侧卡接部的结构相同,并成左右对称布置;所述上方卡接部和下方卡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套设在第一耳板内,所述第一耳板的底端固连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机架固连;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间固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垂直设置有第三连杆;所述左侧卡接部对应的第三连杆与右侧卡接部对应的第三连杆之间设置有联动杆,联动杆的设置实现了左侧卡接部和右侧卡接部的同步动作;上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联动杆构成上述的连杆组件;所述机架包括左侧机架和右侧机架,所述抓捕机构和触发机构均位于左、右侧机架之间且位于应用中的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的下方。 
    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还包括配重臂,所述配重臂的末端装设有配重块;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的抓捕动分部为上抓捕架,所述上抓捕架通过第一转轴与机架相铰接;所述配重臂的前端与上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的抓捕静分部为上方横梁,所述上方横梁位于上抓捕架的上方;所述上抓捕架上设置有与上述卡接部相适配的一号卡槽;所述下输送带抓捕部的抓捕动分部为下抓捕架,所述下抓捕架通过第二转轴与机架相铰接;所述下输送带抓捕部的抓捕静分部位下方横梁,所述下方横梁位于下抓捕架的下方;所述下抓捕架上设置有与上述卡接部相适配的二号卡槽;所述一号卡槽包括左侧一号卡槽和右侧一号卡槽,所述二号卡槽包括左侧二号卡槽和右侧二号卡槽。 
    所述上方卡接部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上侧并与上述一号卡槽相卡接,所述下方卡接部设置在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的下侧并与上述二号卡槽相卡接;所述上、下方卡接部均包括卡柱和联动板,所述联动板的底端与上述第一连杆固连,联动杆的顶端两侧分别固设有第二耳板,所述第二耳板上开设有卡柱安装孔,所述卡柱的两端设置有定位螺杆。 
    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套设有抽动杆,所述抽动杆的截面呈L形;所述抽动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定位通孔,所述第二、第三连杆靠近抽动杆的一端均开设有多个定位通孔;所述第二、第三连杆通过穿设在其自身的定位通孔和对应抽动杆端的定位通孔内的销轴实现定位。 
    所述上抓捕架位于所述左侧机架和右侧机架之间,上抓捕架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上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左、右侧机架的对应部位相铰接。 
    所述配重臂包括左侧配重臂和右侧配重臂,所述左、右侧配重臂的前端分别从对应侧的机架的外侧与上述第一转轴的突出段相固连;所述左侧配重臂和右侧配重臂的末端均装设有上述配重块,所述左、右侧配重臂的结构相同,并成左右对称布置。 
    所述下抓捕架位于上述左侧机架和右侧机架之间,下抓捕架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上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左、右侧机架的对应部位相铰接。 
    所述上抓捕架、上方横梁、下抓捕架及下方横梁的抓捕边缘端的截面均呈圆弧形,从而减小了抓捕时对输送带两侧边缘的剪切应力。 
    所述上抓捕架的长度大于所述下抓捕架的长度,所述上抓捕架的长度与应用中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相当。 
    所述左侧机架与右侧机架之间的宽度大于应用中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的抓捕机构在正常情况下作承运板用,当发生断带时,输送带瞬间落至触发机构的联动杆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本发明中的连杆组件带动卡接部反转从而松开对抓捕架的锁紧,上抓捕架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向上翻转,卸掉输送带上的物料,这个动作不仅能使上抓捕架快速的沿整个带宽方向对断带实施抓捕,而且能确保抓捕带面无物料,提高抓捕的可靠性;下抓捕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翻转,对断带实施快速抓捕;连杆组件的应用,保证了抓捕动作的同步性。 
    2、本发明中抓捕机构的触发方式是纯机械式的,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而且本发明中触发机构的高度可根据输送带的高度进行适应性调节,从而保证了触发的灵敏性和准确性;本发明中抓捕机构依靠重力作用触发,所以输送机正常停车制动时如出现短暂逆转也不会发生误动作。 
    3、本发明中的机架独立于带式输送机的机架设置,从而避免了在制动时对输送机机架造成损害。 
    4、本发明中抓捕机构的抓捕边缘端的截面均呈圆弧形,从而保证了抓捕时抓捕机构与断带之间的面接触,减小了抓捕时对输送带两侧边缘的剪切应力,对输送带的损伤较小。 
    5、本发明中的配重臂及其配重块均置于输送机机架的外侧,不会对输送带上物料的运行造成任何影响,不会堵料和溢流。 
    6、本发明中的抓捕机构和触发机构结构简单,活动部件少,无需液压或电液部件,可靠性高,不容易出现因尘土杂物卡滞造成的抓捕失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图。 
    其中, 
    1、第一连杆  2、第一耳板  3、定位板  4、左侧机架  5、右侧机架  6、第二连杆  7、第三连杆  8、联动杆  9、左侧配重臂  10、右侧配重臂  11、配重块  12、上抓捕架  13、下抓捕架  14、上方横梁  15、下方横梁  16、第一转轴  17、第二转轴  18、左侧一号卡槽  19、右侧一号卡槽  20、左侧二号卡槽  21、右侧二号卡槽  22、卡柱  23、联动板  24、抽动杆  25、定位通孔  26、第二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包括机架、抓捕机构以及触发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左侧机架4和右侧机架5,所述抓捕机构和触发机构均位于左、右侧机架之间且位于应用中的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的下方。 
    所述抓捕机构包括上输送带抓捕部和下输送带抓捕部,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与下输送带抓捕部均包括抓捕动分部与抓捕静分部,所述抓捕动分部可摆向并靠近抓捕静分部,并与抓捕静分部配合形成能抓捕带式输送机断带的夹持间隙;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的抓捕动分部为上抓捕架12,所述上抓捕架12位于所述左侧机架4和右侧机架5之间,所述上抓捕架12通过第一转轴16与机架相铰接;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还包括配重臂,所述配重臂包括左侧配重臂9和右侧配重臂10,所述左、右侧配重臂的前端分别从对应侧的机架的外侧与上述第一转轴16的突出段相固连;所述左侧配重臂9和右侧配重臂10的末端均装设有配重块11,所述左、右侧配重臂的结构相同,并成左右对称布置;所述上输送带抓捕部的抓捕静分部为上方横梁14,所述上方横梁14位于上抓捕架12的上方;所述上抓捕架12上设置有与上述卡接部相适配的一号卡槽;所述下输送带抓捕部的抓捕动分部为下抓捕架13,所述下抓捕架13位于上述左侧机架4和右侧机架5之间,所述下抓捕架13通过第二转轴17与机架相铰接;所述下输送带抓捕部的抓捕静分部位下方横梁15,所述下方横梁15位于下抓捕架13的下方;所述下抓捕架13上设置有与上述卡接部相适配的二号卡槽;所述一号卡槽包括左侧一号卡槽18和右侧一号卡槽19,所述二号卡槽包括左侧二号卡槽20和右侧二号卡槽21。 
    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用于对抓捕动分部进行锁紧的卡接部以及带动所述卡接部旋转的连杆组件,所述卡接部位于上输送带抓捕部的左、右两端外侧且位于下输送带抓捕部的左、右两端内侧;所述卡接部包括左侧卡接部和右侧卡接部,所述左侧、右侧卡接部均包括上方卡接 部和下方卡接部,所述左侧卡接部和右侧卡接部的结构相同,并成左右对称布置;所述上方卡接部和下方卡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1,所述第一连杆1套设在第一耳板2内,所述第一耳板2的底端固连有定位板3,所述定位板3与机架固连;所述第一连杆1的中间固设有第二连杆6,所述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6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二连杆6的末端垂直设置有第三连杆7;所述左侧卡接部对应的第三连杆7与右侧卡接部对应的第三连杆7之间设置有联动杆8,联动杆8的设置实现了左侧卡接部和右侧卡接部的同步动作;上述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6、第三连杆7及联动杆8构成上述的连杆组件;所述上方卡接部设置在第一连接杆1的一端上侧并与上述一号卡槽相卡接,所述下方卡接部设置在第一连杆1的另一端的下侧并与上述二号卡槽相卡接;所述上、下方卡接部均包括卡柱22和联动板23,所述联动板23的底端与上述第一连杆1固连,联动杆23的顶端两侧分别固设有第二耳板26,所述第二耳板26上开设有卡柱安装孔,所述卡柱22的两端设置有定位螺杆;所述第二连杆6与第三连杆7之间套设有抽动杆24,所述抽动杆24的截面呈L形;所述抽动杆24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定位通孔25,所述第二、第三连杆靠近抽动杆24的一端均开设有多个定位通孔25;所述第二、第三连杆通过穿设在其自身的定位通孔和对应抽动杆端的定位通孔内的销轴实现定位。抽动杆24的设置可保证触发机构的高度可根据输送带的高度进行适应性调节,从而保证了触发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本发明中的抓捕机构在正常情况下作承运板用,当发生断带时,输送带瞬间落至触发机构的联动杆8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本发明中的连杆组件带动卡接部反转从而松开对抓捕架的锁紧,上抓捕架12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向上翻转,卸掉输送带上的物料,这个动作不仅能使上抓捕架12快速的沿整个带宽方向对断带实施抓捕,而且能确保抓捕带面无物料,提高抓捕的可靠性;下抓捕架1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翻转,对断带实施快速抓捕;连杆组件的应用,保证了抓捕动作的同步性。 
    所述上抓捕架12的长度大于所述下抓捕架13的长度;所述上抓捕架12的长度与应用中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相当,该相当是指诸如前者与后者相同、前者略大于后者或前者略小于后者等情形。 
    优选地,所述上抓捕架12、上方横梁14、下抓捕架13及下方横梁15的抓捕边缘端的截面均呈圆弧形,从而保证了抓捕时抓捕机构与断带之间的面接触,减小了抓捕时对输送带两侧边缘的剪切应力,对输送带的损伤较小。 
    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取一侧配重以取代两侧同时配重的方式,以及采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联想到的其他配重技术方式,只要能够实现上抓捕架在带式输送机发生断带时能够瞬间快速向上摆动即可。 
    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抓捕架作为抓捕动分部、横梁作为抓捕静分部的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技术方式,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联想到的其他配合技术方式,只要保证相配合的一对抓捕动分部与抓捕静分部能够夹持住断带即可。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关 键  词:
    输送 机用断带 抓捕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73577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