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5

骑乘型车辆.pdf

  • 上传人:1520****312
  • 文档编号:4730847
  • 上传时间:2018-11-02
  • 格式:PDF
  • 页数:25
  • 大小:8.19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30019.0

    申请日:

    2012.10.31

    公开号:

    CN103183082A

    公开日:

    2013.07.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J 17/02申请日:20121031|||公开

    IPC分类号:

    B62J17/02; B62J17/06; B62J6/02

    主分类号:

    B62J17/02

    申请人: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U·空那空

    地址:

    日本静冈县

    优先权:

    2011.12.28 JP 2011-28830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代理人:

    龙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骑乘型车辆,其包括头管和前罩组合件。前罩组合件包括多个罩构件并且覆盖头管。前罩组合件包括用于将独立罩附装于前罩组合件的多个固定部,所述独立罩与前罩组合件分离地形成。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罩构件的边界被布置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骑乘型车辆,包括:
    头管;和
    用于覆盖所述头管的前罩组合件,所述前罩组合件包括多个罩构件;其中
    所述前罩组合件包括用于将独立罩附装于所述前罩组合件的多个固定部,所述独立罩与所述前罩组合件分离地形成;并且
    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罩构件的边界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其中所述罩构件包括第一罩和附装于所述第一罩的第二罩;
    所述第一固定部将所述独立罩和所述第一罩固定在一起;并且
    所述第二固定部将所述独立罩和所述第二罩固定在一起。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其中所述前罩组合件包括头灯,
    所述罩构件包括:
    用于至少覆盖所述头管的前方的第一罩构件,所述头灯被附装于所述第一罩构件,和
    附装于所述第一罩构件的第二罩构件;并且
    所述独立罩覆盖所述第一罩构件和所述第二罩构件的所述边界的至少一部分。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其中所述第一罩构件和所述第二罩构件的所述边界在车辆的侧视图中可被看到。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其中所述独立罩具有弯曲形状,使得所述独立罩的前端和/或后端被布置成在车宽方向上比所述边界更靠近车辆的中心线。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其中所述罩构件的所述边界包括布置在沿车宽方向向外的最远位置的最外部,并且
    所述独立罩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成在车宽方向上比所述边界的所述最外部更靠内。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其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形成在所述前罩组合件中的通孔,
    所述独立罩包括在面对所述前罩组合件的通孔的位置形成的通孔,并且
    将固定构件插入所述前罩组合件的通孔和所述独立罩的通孔,由此将所述独立罩附装于所述前罩组合件。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其中从所述独立罩的通孔朝向所述前罩组合件的通孔插入所述固定构件。

    9.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其中所述前罩组合件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凸部。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其中所述固定部中的至少一些形成在所述凸部的顶部。

    11.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其中在所述独立罩和所述前罩组合件之间形成有空气所穿过的空气通路。

    12.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其中所述前罩组合件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凸部,并且
    在所述独立罩和所述多个凸部间的凹部之间形成有空气通路。

    13.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其中所述第一罩构件包括向前突出的突出部,并且
    所述头灯被附装于所述突出部。

    1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其中所述第一罩构件包括连接至所述突出部的肋。

    1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型车辆,还包括:
    示宽灯,和
    示宽灯罩,所述示宽灯被附装于所述示宽灯罩;
    所述示宽灯罩与所述前罩组合件分离,并且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罩构件的前方。

    说明书

    说明书骑乘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骑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上,骑乘型车辆包括这样的车辆:在该车辆中,用于覆盖头管的前罩组合件由多个独立罩构件构成。例如,日本特开2006‑96233号公报中公开的摩托车包括前罩、左右主管侧罩和左右护腿板。左右主管侧罩附装于前罩。左右护腿板附装于前罩和左右主管侧罩。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前罩组合件由多个独立罩构件构成的情况下,当在下雨和/或洗车期间罩构件的接缝直接接触水时,就存在水通过接缝渗入前罩组合件的内部的可能性。在例如日本特开2006‑96233号公报的摩托车中,就存在水通过前罩和主管侧罩之间的接缝渗入罩的内部的可能性。或者存在水通过主管侧罩和左右护腿板之间的接缝渗入罩的内部的可能性。由于有时在罩内部布置有电部件,所以优选地应避免水渗入罩内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骑乘型车辆,其能够抑制水通过罩构件中的接缝渗入。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骑乘型车辆包括头管和前罩组合件。前罩组合件包括多个罩构件并且覆盖头管。前罩组合件包括用于将独立罩附装于前罩组合件的多个固定部,独立罩与前罩组合件分离地形成。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罩构件的边界布置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短语“罩构件的边界布置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是指在车辆的侧视图中,边界与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线交叉。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骑乘型车辆是第一方面的骑乘型车辆,其中罩构件包括第一罩和第二罩。第二罩被附装于第一罩。第一固定部将独立罩和第一罩固定在一起。第二固定部将独立罩和第二罩固定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骑乘型车辆是这样的骑乘型车辆,其中前罩组合件包括头灯。罩构件包括第一罩构件和第二罩构件。第一罩构件被附装于头灯。第一罩构件至少覆盖头管的前方。第二罩构件被附装于第一罩构件。独立罩覆盖第一罩构件和第二罩构件的边界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骑乘型车辆是这样的骑乘型车辆,其中第一罩构件和第二罩构件的边界在车辆的侧视图中可被看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骑乘型车辆是这样的骑乘型车辆,其中独立罩具有弯曲形状,使得独立罩的前端和/或后端被布置成在车宽方向上比边界更靠近车辆的中心线。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骑乘型车辆是这样的骑乘型车辆,其中罩构件的边界包括布置在沿车宽方向向外的最远位置的最外部。独立罩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成在车宽方向上比边界的最外部更靠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骑乘型车辆是这样的骑乘型车辆,其中固定部包括形成在前罩组合件中的通孔。独立罩包括在面对前罩组合件的通孔的位置形成的通孔。将固定构件插入前罩组合件的通孔和独立罩的通孔,由此将独立罩附装于前罩组合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骑乘型车辆是这样的骑乘型车辆,其中从独立罩的通孔朝向前罩组合件的通孔插入固定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骑乘型车辆是这样的骑乘型车辆,其中前罩组合件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凸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骑乘型车辆是这样的骑乘型车辆,其中固定部中的至少一些形成在凸部的顶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的骑乘型车辆是这样的骑乘型车辆,其中在独立罩和前罩组合件之间形成有空气所穿过的空气通路。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的骑乘型车辆是这样的骑乘型车辆,其中前罩组合件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凸部。在独立罩和多个凸部间的凹部之间形成有空气通路。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的骑乘型车辆是这样的骑乘型车辆,其中第一罩构件包括向前突出的突出部。头灯被附装于突出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的骑乘型车辆是这样的骑乘型车辆,其中第一罩构件包括连接至突出部的肋。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的骑乘型车辆是这样的骑乘型车辆,其还包括示宽灯和示宽灯罩。示宽灯被附装于示宽灯罩。示宽灯罩与前罩组合件分离,并且被布置在第一罩构件的前方。
    发明的有利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中,罩构件的边界布置在用于将独立罩附装于前罩组合件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因此,罩构件的边界由独立罩覆盖。因此,能够抑制水直接落到罩构件的边界上。由此能够抑制水通过罩构件中的接缝渗入。与固定部被布置成偏向罩构件的边界的一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更稳固地固定独立罩。由此能够防止由于独立罩的无意振动而引起的异常噪声的出现。也能够将独立罩制作得更薄更轻。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中,由于独立罩被附装于两个或更多个罩,所以能够将独立罩更稳固地固定至前罩组合件。由此能够防止由于独立罩的无意振动而引起的异常噪音的出现。也能够将独立罩制作得更薄更轻。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中,第二罩构件和头灯所附装于的第一罩构件的边界的至少一部分由独立罩覆盖。由此能够抑制水到达头灯的内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中,第一罩构件和第二罩构件的边界被布置在车辆的侧视图中可看到该边界的位置。由于布置在该位置的边界的至少一部分由独立罩覆盖,所以能够抑制流过前罩组合件的侧面的空气在边界从前罩组合件的表面剥离。由此可以抑制气阻的增大和风噪声的发生。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中,独立罩的前端和/或后端被布置在与边界离开一定距离的位置。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通过边界渗入。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中,独立罩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成在车宽方向上比边界的最外部更靠内。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水从相对于边界倾斜的方向渗入。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中,能够通过将固定构件插入独立罩的通孔和前罩组合件的通孔,来容易地将独立罩附装于前罩组合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中,能够从独立罩的外侧将固定构件插入独立罩的通孔和前罩组合件的通孔。因此,能够容易地附装和拆除独立罩。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中,能够通过多个凸部来提高前罩组合件的刚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中,固定部中的至少一些形成在凸部的顶部。因此,能够提高独立罩的附装强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中,能够将独立罩和前罩组合件之间的空间用作空气通路。由于空气在独立罩和前罩组合件之间穿过,所以能够通过行进的空气流把已经进入独立罩和前罩组合件之间的间隙的灰尘等排出至外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中,能够通过凸部提高前罩组合件的刚性。能够将独立罩和凸部间的凹部之间的空间用作空气通路。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中,由于将头灯附装于突出部,所以能够增大从边界至头灯的距离。由此即使水已经通过边界渗入前罩组合件的内部,也能够抑制水到达头灯。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中,能够通过肋来提高突出部的刚性。特别地,能够提高借以将头灯支承在突出部的刚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中,示宽灯罩与前罩组合件分离、并且布置在第一罩构件的前方。因此,能够增大从边界到示宽灯的距离。由此即使水已经通过边界渗入前罩组合件的内部,也能够抑制水到达示宽灯。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骑乘型车辆的透视图;
    图2是未附装独立罩的骑乘型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3是未附装独立罩的骑乘型车辆的正视图;
    图4是未附装独立罩的骑乘型车辆的俯视图;
    图5是第二罩构件的后视图;
    图6是未附装独立罩的前罩组合件的左侧正视图;
    图7是附装有独立罩的骑乘型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8是附装有独立罩的骑乘型车辆的正视图;
    图9是附装有独立罩的前罩组合件的左侧视图;
    图10是沿图9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11是沿图9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视图;并且
    图12是沿图9中的线C‑C截取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骑乘型车辆。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骑乘型车辆1的透视图。骑乘型车辆1是踏板型摩托车。如图1中所示,独立罩40被可拆除地附装于骑乘型车辆1。图2是未附装独立罩40的骑乘型车辆1的左侧视图。图3是未附装独立罩40的骑乘型车辆1的正视图。图4是未附装独立罩40的骑乘型车辆1的俯视图。如图2中所示,骑乘型车辆1包括车体框架2、转向轴3、前叉4、前轮5、车座6、发动机单元7、后轮8和车体罩9。下文的说明中使用的前后方向指的是坐在车座6上的骑乘者看到的车体前后方向。左右方向指的是坐在车座6上的骑乘者看到的车体左右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短语“沿车宽方向向外”是指远离通过车宽方向的中心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车辆中心线(参见图4中的C1)的方向。短语“沿车宽方向向内”是指朝向通过车宽方向的中心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车辆中心线的方向。
    车体框架2由例如铁管形成。车体框架2包括头管部21、下车架部22、底车架部23和后车架部24。车体框架2可以通过弯曲或其他加工形式而一体成型,或者车体框架2可以通过利用焊接等手段使多个构件一体化而构成。头管部21布置在车宽方向的车辆中央。转向轴3可旋转地插入头管部21。车把部12被连接至转向轴3的顶部。如图3中所示,闪光灯10a和10b以及用于显示车辆速度的速度计单元11被附装于车把部12。前叉4被连接至转向轴3的底部。
    下车架部22被连接至头管部21。下车架部22从头管部21向下延伸。底车架部23被连接至下车架部22的底端部。底车架部23从下车架部22向后延伸。后车架部24被连接至底车架部23的后端。后车架部24从底车架部23的后端部向后且向上延伸。车座6布置在后车架部24的上方。车座6布置在头管部21的后方。车座6被支承在车体框架2上。具体地,车座6被附装于后车架部24。
    发动机单元7通过支架(未示出)可摆动地附装于车体框架2。发动机单元7包括输出轴(未示出)。后轮8被可旋转地支承在该输出轴上。
    前叉4可旋转地支承前轮5。如图3中所示,前叉4包括第一支承构件13、第二支承构件14和支架15(参见图2)。第一支承构件13和第二支承构件14在车宽方向上排列布置。支架15支承第一支承构件13和第二支承构件14。支架15被连接至转向轴3。具体地,转向轴3的底端被连接至支架15。第一支承构件13的顶端和第二支承构件14的顶端被连接至支架15。转向轴3从支架15向上延伸。
    如图2中所示,车体罩9包括前罩组合件30、侧罩36和底罩33。车体罩9由树脂形成。前罩组合件30覆盖头管部21的前侧、后侧和两侧。
    侧罩36布置在车座6的下方。侧罩36覆盖布置在车座6下方的后车架部24的前侧和两侧。底罩33在前后方向上布置在前罩组合件30和侧罩36之间。底罩33连接前罩组合件30和侧罩36。底罩33包括顶面构件331和底面构件332。底罩33包括脚踏板33a。具体地,顶面构件331包括脚踏板33a。脚踏板33a在前后方向上布置在前轮5和车座6之间。脚踏板33a布置在车座6的下方。脚踏板33a是坐在车座6上的骑乘者在行驶期间搁置其脚部的表面。脚踏板33a布置在底车架部23的上方。脚踏板33a在前后方向上布置在下车架部22和后车架部24之间。脚踏板33a被形成为在车宽方向上平坦。在本文中,短语“脚踏板33a为…平坦”是指其足够平坦,使得骑乘者能够将其脚部搁置在搁脚板的任何部分上。具体地,可以在脚踏板33a中形成例如用于防滑等目的的凸起。顶面构件331包括中央突出部333。中央突出部333在车宽方向上布置在顶面构件331的前部的中央。中央突出部333从脚踏板33a向上突出。底面构件332布置在顶面构件331的下方。
    前罩组合件30包括多个罩构件。具体地,前罩组合件30包括第一罩构件31和第二罩构件32。第一罩构件31至少覆盖头管部21的前方。具体地,第一罩构件31从前方覆盖头管部21和下车架部22。第一罩构件31包括从车辆侧面观察时向后凹进的凹部310。如图3中所示,内部挡泥板34布置在凹部310。前轮5布置在内部挡泥板34的前方。前挡泥板37布置在前轮5的上方。前挡泥板37的后部布置在凹部310。
    第一罩构件31包括向前突出的突出部311。如图3和4中所示,突出部311在车宽方向上布置在第一罩构件31的中央。第一罩构件31包括连接至突出部311的多个肋312a、313a、312b和313b。具体地,第一罩构件31包括第一左肋312a、第二左肋313a、第一右肋312b和第二右肋313b。如图3中所示,第一左肋312a和第二左肋313a都在车宽方向上从突出部311向外且向上倾斜延伸。具体地,第一左肋312a和第二左肋313a都从突出部311向左且向上倾斜延伸。第一右肋312b和第二右肋313b都在车宽方向上从突出部311向外且向上倾斜延伸。具体地,第一右肋312b和第二右肋313b都从突出部311向右且向上倾斜延伸。如图2中所示,第一左肋312a和第二左肋313a都从突出部311向后且向上倾斜延伸。第一右肋312b与第一左肋312a左右对称地布置。第二右肋313b与第二左肋313a左右对称地布置。因此,第一右肋312b和第二右肋313b都从突出部311向后且向上倾斜延伸。第二左肋313a布置在第一左肋312a的下方。第二右肋313b布置在第一右肋312b的下方。
    前罩组合件30包括头灯35。头灯35被附装于第一罩构件31。具体地,头灯35被附装于突出部311。如图3中所示,在突出部311的前表面中形成有开口316。开口316为圆形。头灯35布置在突出311的开口316的内部。当从正面观察时,示宽灯38和示宽灯罩39布置在头灯35的上方。示宽灯38和示宽灯罩39布置在突出部311的上方。示宽灯38在车宽方向上布置在第一罩构件31的中央。示宽灯38附装于示宽灯罩39。示宽灯罩39是与前罩组合件30分离的独立构件。示宽灯罩39附装于第一罩构件31。示宽灯罩39布置在第一罩构件31的前方。
    第二罩构件32从后方至少覆盖头管部21。具体地,第二罩构件32从后方覆盖头管部21和下车架部22。第二罩构件32附装于第一罩构件31。图5是第二罩构件32的后视图。图5示出仅将后述的左独立罩40a附装于前罩组合件30的状态。如图5中所示,第二罩构件32包括多个凸部321a‑325a和321b‑325b。凸部321a‑325a和321b‑325b彼此间隔开。具体地,第二罩构件32包括多个左上凸部321a和322a、以及多个右上凸部321b和322b。更具体地,第二罩构件32包括两个左上凸部321a和322a以及两个右上凸部321b和322b。左上凸部321a和右上凸部321b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左上凸部322a和右上凸部322b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左上凸部321a和322a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右上凸部321b和322b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第二罩构件32包括中央顶部328。中央顶部328在车宽方向上布置在左上凸部321a和右上凸部321b之间,并且也布置在左上凸部322a和右上凸部322b之间。中央顶部328比左上凸部321a和322a以及右上凸部321b和322b向后突出更远。如图2中所示,中央顶部328布置在上述头管部21的后方。
    如图5中所示,第二罩构件32包括多个左下凸部323a‑325a以及多个右下凸部323b‑325b。具体地,第二罩构件32包括三个左下凸部323a‑325a以及三个右下凸部323b‑325b。左下凸部323a‑325a和右下凸部323b‑325b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左下凸部323a‑325a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右下凸部323b‑325b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第二罩构件32包括中央底部329。中央底部329在车宽方向上布置在左下凸部323a‑325a和右下凸部323b‑325b之间。中央底部329比左下凸部323a‑325a和右下凸部323b‑325b向后突出更远。中央底部329布置在上述下车架部22的后方。
    图6是未附装独立罩40的前罩组合件30的左侧视图。在如图6中所示未附装独立罩40的状态下,在侧视图中可看到第一罩构件31和第二罩构件32之间的边界50。在图6中,强调了边界50以便使其更易辨别。在侧视图中,边界50具有弯曲形状。边界50包括第一边界部51、第二边界部52和第三边界部53。第一边界部51的顶端达到前罩组合件30的顶面30a。第一边界部51向前且向下倾斜。第一边界部51布置在左上凸部321a和322a的前方。第一边界部51的底端布置在第一罩构件31的前端部314的上方。第二边界部52的顶端延续到第一边界部51的底端。第二边界部52向后且向下倾斜。第二边界部52布置在左下凸部323a‑325a的前方。第二边界部52的底端布置在第一罩构件31的前端部314的下方。第二边界部52的底端布置在凹部310的后方。第三边界部53的顶端延续到第二边界部52的底端。第三边界部53向前且向下倾斜。
    如图1中所示,独立罩40可以附装于前罩组合件30并从前罩组合件30拆除。独立罩40是与前罩组合件30分离地形成的构件。图7是附装有独立罩40的骑乘型车辆的左侧视图。图8是附装有独立罩40的骑乘型车辆的正视图。图9是附装有独立罩40的前罩组合件30的左侧视图。如图9中所示,独立罩40至少覆盖第一罩构件31和第二罩构件32之间的边界50的一部分。具体地,独立罩40从侧面覆盖第一边界部51和第二边界部52。如图1和8中所示,独立罩40包括左独立罩40a和右独立罩40b。当被附装于前罩组合件30时,左独立罩40a和右独立罩40b在车宽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图10是沿图9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视图。如图10中所示,左独立罩40a具有这样的形状:左独立罩40a的前端和后端弯曲,从而被布置成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上比边界50更靠近中心线C1。空气所穿过的空气通路P1形成在左独立罩40a和前罩组合件30之间。空气通路P1形成在左下凸部323a‑325a间的凹部与左独立罩40a之间。第一罩构件31和第二罩构件32之间的边界50包括最外部50a。最外部50a是处于沿车宽方向向外的最远位置的部分。左独立罩40a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成在车宽方向上比边界50的最外部50a更靠内。具体地,在截面视图中,左独立罩40a的前端401a被布置成在车宽方向上比边界50的最外部50a更靠前且靠内。在截面视图中,左独立罩40a的后端402a被布置成在车宽方向上比边界50的最外部50a更靠后且靠内。
    如图9中所示,左独立罩40a包括罩顶部41a、罩底部42a和台阶部43a。罩顶部41a具有在侧视图中以向下且向前的倾斜度延伸的形状。罩顶部41a的顶端达到前罩组合件30的顶面30a。罩顶部41a的前端覆盖前罩组合件30的前端部314(参见图6)的左侧。罩顶部41a从侧面覆盖第一边界部51。罩顶部41a从侧面覆盖左上凸部321a和322a的前部。罩顶部41a的后缘部410a以向下且向前的倾斜度倾斜。罩顶部41a的前表面411a以向下且向前的倾斜度倾斜。如图8中所示,罩顶部41a的前表面411a的内缘部包括凹部412a、上内缘部413a和下内缘部414a。凹部412a布置在上内缘部413a和下内缘部414a之间。在正视图中,罩顶部41a的外侧面415a在车宽方向上向下且向内倾斜。
    如图9中所示,罩底部42a布置在罩顶部41a的下方。罩底部42a从侧面覆盖第二边界部52。罩底部42a从侧面覆盖左下凸部323a‑325a。如图8中所示,在正视图中,罩底部42a的外侧面421a在车宽方向上向下且向内倾斜。台阶部43a布置在罩顶部41a和罩底部42a之间。台阶部43a在车宽方向上从罩顶部41a的底端向外突出。如图9中所示,台阶部43a向后且向上倾斜。
    如图8中所示,右独立罩40b包括罩顶部41b、罩底部42b以及台阶部43b。右独立罩40b的罩顶部41b与左独立罩40a的罩顶部41a左右对称布置。右独立罩40b的罩底部42b与左独立罩40a的罩底部42a左右对称布置。右独立罩40b的台阶部43b与左独立罩40a的台阶部43a左右对称布置。除了与左独立罩40a左右对称布置以外,右独立罩40b的结构与左独立罩40a的结构相同,因此将不再详细描述右独立罩40b的结构。
    上述突出部311被布置成通过由左独立罩40a的凹部412a、右独立罩40b的凹部412b以及示宽灯罩39的下缘部390围出的开口向前突出。左独立罩40a的上内缘部413a沿示宽灯罩39的左侧缘部391a布置。右独立罩40b的上内缘部413b沿示宽灯罩39的右侧缘部391b布置。左独立罩40a的下内缘部414a和右独立罩40b的下内缘部414b在车宽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第一罩构件31的前端部314的中央被布置在左独立罩40a的下内缘部414a和右独立罩40b的下内缘部414b之间。
    前罩组合件30包括用于将独立罩40附装于前罩组合件30的多个固定部。固定部是形成在前罩组合件30中的通孔。具体地,如图6中所示,前罩组合件30包括第一左固定部61a和第二左固定部62a。第一左固定部61a设置于第一罩构件31。第二左固定部62a设置于第二罩构件32。因此,第一罩构件31和第二罩构件32之间的边界50布置在第一左固定部61a和第二左固定部62a之间。具体地,第一左固定部61a和第二左固定部62a被设置于边界50两侧的独立构件。前罩组合件30包括第三左固定部63a和第四左固定部64a。第三左固定部63a设置于第一罩构件31。第四左固定部64a设置于第二罩构件32。因此,边界50被布置在第三左固定部63a和第四左固定部64a之间。具体地,第三左固定部63a和第四左固定部64a被设置于边界50两侧的独立构件。第一左固定部61a和第三左固定部63a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第一左固定部61a和第三左固定部63a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第二左固定部62a和第四左固定部64a分别形成在左下凸部323a和325a的顶部。如图9中所示,在左独立罩40a中形成有通孔71a‑74a。左独立罩40a的通孔71a‑74a分别布置在面对前罩组合件30的左固定部61a‑64a(参见图6)的位置。通过左独立罩40a的通孔71a和前罩组合件30的第一左固定部61a的通孔插入固定构件81a。通过左独立罩40a的通孔72a和前罩组合件30的第二左固定部62a的通孔插入固定构件82a。通过左独立罩40a的通孔73a和前罩组合件30的第三左固定部63a的通孔插入固定构件83a。通过左独立罩40a的通孔74a和前罩组合件30的第四左固定部64a的通孔插入固定构件84a。左独立罩40a由此被附装于前罩组合件30。固定构件81a‑84a为例如螺钉。固定构件81a‑84a分别从左独立罩40a的通孔71a‑74a朝向前罩组合件30的左固定部61a‑64a的通孔插入。
    如图6中所示,前罩组合件30包括左前固定部65a。左前固定部65a形成在第一罩构件31的前端部314的左侧部。左前固定部65a被布置在第一左固定部61a和第二左固定部62a的前方。左前固定部65a被布置在第三左固定部63a和第四左固定部64a的前方。图11是沿图9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视图。如图11中所示,左独立罩40a包括通孔75a。左独立罩40a的通孔75a布置在面对左前固定部65a的位置。通过左独立罩40a的通孔75a和左前固定部65a的通孔插入螺钉等固定构件85a,由此将左独立罩40a附装于前罩组合件30。固定构件85a从左独立罩40a的通孔75a朝向左前固定部65a的通孔插入。此外,如图6中所示,前罩组合件30包括左下固定部66a。左下固定部66a形成在第二罩构件32的底部。左下固定部66a布置在第一左固定部61a和第二左固定部62a的下方。左下固定部66a布置在第三左固定部63a和第四左固定部64a的下方。图12是沿图9中的线C‑C截取的截面视图。如图12中所示,左独立罩40a包括突起76a。左独立罩40a的突起76a布置在面对左下固定部66a的位置。左独立罩40a的突起76a在车宽方向上从左独立罩40a的内表面向内突出。通过弹性构件86a将左独立罩40a的突起76a插入左下固定部66a的通孔,由此将左独立罩40a附装于前罩组合件30。
    如图3中所示,前罩组合件30包括第一右固定部61b。第一右固定部61b设置于第一罩构件31。第一右固定部61b与第一左固定部61a左右对称布置。前罩组合件30也包括第三右固定部63b。第三右固定部63b设置于第一罩构件31。第三右固定部63b与第三左固定部63a左右对称布置。如图5中所示,前罩组合件30包括第二右固定部62b。第二右固定部62b设置于第二罩构件32。第二右固定部62b与第二左固定部62a左右对称布置。前罩组合件30也包括第四右固定部64b。第四右固定部64b设置于第二罩构件32。第四右固定部64b与第四左固定部64a左右对称布置。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前罩组合件30也包括与左前固定部65a左右对称布置的右前固定部。前罩组合件30也包括与左下固定部66a左右对称布置的右下固定部。除了与第一至第四左固定部61a‑64a、左前固定部65a和左下固定部66a左右对称布置以外,第一至第四右固定部61b‑64b、右前固定部和右下固定部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不再描述。
    根据本实施例的骑乘型车辆1具有以下特征。
    骑乘型车辆1的骑乘者能够容易地将独立罩40附装于骑乘型车辆1。骑乘者也能容易地从骑乘型车辆1拆除独立罩40。因此,骑乘者能够在已附装有独立罩40的骑乘型车辆1和已拆除独立罩40的骑乘型车辆1之间做出期望的选择来行驶。当使用未附装有独立罩40的骑乘型车辆1时,优选地把由螺钉或弹性材料构成的封闭构件附装在上述固定部的通孔中。
    第一罩构件31和第二罩构件32之间的边界50布置在第一左固定部61a和第二左固定部62a之间。具体地,第一左固定部61a和第二左固定部62a被设置于边界50两侧的独立构件。因此,在前罩组合件30的左侧表面中出现的边界50由左独立罩40a覆盖。因此,能够抑制水直接落到边界50上。由此能够抑制水通过第一罩构件31和第二罩构件32之间的接缝而渗入。头灯35附装于第一罩构件31,但是能够抑制水到达头灯35的内部。此外,由于将头灯35附装于突出部311,所以能够增大从边界50至头灯35的距离。由此即使水已经通过边界50渗入前罩组合件30,也可以抑制水到达头灯35。示宽灯39是与前罩组合件30分离的独立构件并且布置在前罩构件31的前方。因此,能够增大从边界50到示宽灯38的距离。由此即使水已经通过边界50渗入前罩组合件30,也能抑制水到达示宽灯38。
    由于分别将左右独立罩40a和40b固定至第一罩构件31和第二罩构件32,所以与仅将左右独立罩40a和40b固定至一个罩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够更稳固地固定独立罩40a和40b。由此能够防止由独立罩40a和40b的无意振动引起的异常噪声。也能够将独立罩40a和40b制作得更薄更轻。
    第一罩构件31和第二罩构件32之间的边界50布置在这样的位置:当从侧面观察车辆时可看到该边界50。由于布置在该位置的边界50的至少一部分由独立罩40覆盖,所以能够抑制流过前罩组合件30的侧面的空气在边界50从前罩组合件30的表面剥离。由此可以抑制气阻的增大和风噪声的发生。
    通过形成在左独立罩40a中的通孔71a‑74a和形成在前罩组合件30中的左固定部61a‑64a的通孔插入固定构件81a‑84a。在该情况下,能够从左独立罩40a的外侧通过通孔插入固定构件81a‑84a。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左独立罩40a附装于前罩组合件30。右独立罩40b也能够以与左独立罩40a相同的方式容易地附装于前罩组合件30。
    通过在第二罩构件32上形成凸部321a‑325a,能够提高第二罩构件32的刚性。左固定部62a‑64a分别形成在左下凸部323a‑325a的顶部。因此,能够提高独立罩40的附装强度。此外,能够将独立罩40与左下凸部323a‑325a间的凹部之间的空间用作空气通路P1。
    独立罩40的前端401a和后端402a布置在离开边界50一定距离的位置。独立罩40的前端401a和后端402a还被布置成在车宽方向上比边界50更靠内。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通过边界50渗入。独立罩40的前端401a和后端402a还被布置成在车宽方向上比边界50的最外部50a更靠内。因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水在前罩组合件30的侧面从相对于边界50倾斜的方向渗入前罩组合件30。
    与上述边界50类似的边界出现在前罩组合件30的右侧表面中。右侧表面中的该边界由右独立罩40b覆盖、并且由此以与边界50相同的方式得到保护。
    由于在第一罩构件31中形成肋312a、313a、312b和313b,所以能够提高突出部311的刚性。特别地,能够提高突出部311借以支承头灯35的刚性。
    尽管上文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范围内可以做出各种改型。
    骑乘型车辆不限于摩托车,并且包括三轮车辆、全地形车辆和雪地机动车。摩托车也不限于踏板车,并且包括机动脚踏两用车和运动型摩托车。
    在上述实施例中,独立罩40覆盖第一罩构件31和第二罩构件32之间的边界50,其中前罩组合件30被从前到后分成第一罩构件31和第二罩构件32。然而,独立罩40可以覆盖其他罩构件之间的边界。例如,独立罩40可以覆盖这样的罩构件之间的边界:前罩组合件30被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分成几个所述罩构件。罩构件的边界并不限于仅在侧视图中可见,而是也可以在正视图或俯视图中可见。
    在上述实施例中,独立罩40包括左右独立罩40a和40b。具体地,独立罩40包括多个独立构件。然而,独立罩40可以是一体形成的单个构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独立罩40的前端401a和后端402a都布置成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上比边界50更靠近中心线。然而,也可以有另一种选择,即仅独立罩40的前端或仅独立罩40的后端被布置成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上比边界50更靠近中心线。又一种选择是,独立罩40的前端和后端都不布置成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上比边界50更靠近中心线。为了防止水直接落入边界50中,优选地将独立罩40的前端和后端都布置成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上比边界50更靠近中心线,如上述实施例中那样。
    固定部不限于通孔,并且可以被构造为并不完全贯通的孔、或者被构造为突起等其他形式。固定部的数目和布置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数目和布置。固定部不限于在凸部中形成,并且可以在其他部分中形成。另一种选择是,凸部不形成在前罩组合件30上。然而,优选地形成凸部以便提高罩构件的刚性。
    可以省略头灯35所附装于的突出部311。可替换地,可以省略连接至突出部311的肋312a、313a、312b和313b。然而,优选地设置突出部311以便确保从边界50至头灯35的距离较大。也优选地形成肋312a、313a、312b和313b以便提高突出部311的刚性。
    示宽灯罩39可以与前罩组合件30一体地形成。然而,示宽灯罩39优选地与前罩组合件30分离、并且优选地布置在第一罩构件31的前方以便阻止水通过边界50到达前罩构件30内部的示宽灯38。

    关 键  词:
    骑乘 车辆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骑乘型车辆.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73084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