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转矩检测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pdf

  • 上传人:111****112
  • 文档编号:4728843
  • 上传时间:2018-11-02
  • 格式:PDF
  • 页数:17
  • 大小:3.40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41319.9

    申请日:

    2012.11.07

    公开号:

    CN103085874A

    公开日:

    2013.05.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D 6/10申请日:20121107|||公开

    IPC分类号:

    B62D6/10; B62D5/04

    主分类号:

    B62D6/10

    申请人: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发明人:

    青木要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11.11.08 JP 2011-24458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王轶;李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转矩检测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该转矩检测装置(17)包含:扭杆(16),其将第一轴(14)及第二轴(15)连结;磁铁(25),其固定于第一轴(14);以及磁轭(26),其固定于第二轴(15)并在轴向上对置配置。各磁轭(26)包含:轭环(40);多个齿(41),其在轭环(40)沿周向排列。轭环(40)包括:延伸部(40A),其从齿(41)的根部(41A)向径向外侧延伸;折弯部(40B),其从延伸部(40A)的径向外侧端部向轴向折弯。在轴向X1,一对磁轭(26)的外围尺寸Q大于等于磁铁(25)的长度G。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转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矩检测装置包含:
    弹性构件,其将第一轴及第二轴连结成能够相对旋转,并根据扭转转矩被输入到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之间而扭转;
    磁铁,其为相对于所述第一轴呈同轴状固定的环状,且在周向被交替磁化为N极和S极;
    一对磁轭,该一对磁轭形成为相对于所述第二轴呈同轴状固定并且非接触地包围所述磁铁的环状,该一对磁轭在轴向被对置配置;
    一对集磁环,该一对集磁环为分别包围所述一对磁轭的环状,且对产生于所述一对磁轭的磁通进行引导收集;以及
    磁传感器,其配置在所述一对集磁环之间,且对由所述集磁环收集的磁通的密度进行检测,
    所述一对磁轭分别包含:环状的轭环;多个爪,该多个爪从所述轭环向轴向延伸并在周向以等间隔排列,
    所述轭环包括:延伸部,其从所述爪的根部向径向外侧延伸;折弯部,其从所述延伸部的径向外侧端部向轴向折弯,
    在所述一对磁轭中,彼此的爪的顶端部分在周向交替配置,且在轴向上,所述一对磁轭的外围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磁铁的长度。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弯部向所述爪突出的方向折弯。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弯部向与所述爪突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弯。
    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包含:
    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矩检测装置,其检测方向盘的转向操纵转矩;
    电动机,其产生用于辅助方向盘的转向操纵力的驱动力;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所述转矩检测装置检测得出的转向操纵转矩控制所述电动机。

    说明书

    说明书转矩检测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方向盘的转向操纵转矩进行检测的转矩检测装置及包含该转矩检测装置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US2006/0137474所公开的转矩传感器由以下构成:在同一轴上连结有输入轴与输出轴的扭杆;安装于输入轴的端部的环状的磁铁;安装于输出轴的端部的一组环状的磁轭;以接近于一组磁轭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的一组集磁环;以及磁传感器等。在各磁轭上在整周以等间隔设置有与磁铁的N极和S极相同数量的爪。一组集磁环对磁轭从磁铁所感应到的磁通进行收集。磁传感器插入到一组集磁环之间,且对由集磁环所收集的磁通产生的磁通密度进行检测。
    当通过对方向盘进行转向操纵而在输入轴和与输出轴之间输入转矩(转向操纵转矩)时,通过扭杆被扭转,使得磁铁与磁轭的周向上的相对位置产生偏移。转矩传感器能够通过根据该相对位置的偏移而在磁轭上产生变化的磁通密度,对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被输入的转向操纵转矩进行检测。
    在US2006/0137474所公开的转矩传感器中,在各磁轭设置有爪的部分形成为当从磁轭的周向观察时在向磁轭的径向内侧延伸之后呈大致直角弯曲并沿磁轭的轴向延伸的L字状(参照US2006/0137474的图5)。并且,在一组磁轭中,彼此的爪的顶端部分在周向交替配置。在转矩传感器中,虽然希望将磁通所流经的爪沿轴向延伸并增大爪,以便提高转矩的检测能力及检测精度,但是若轴向上的爪的尺寸(以下,在该说明书中有时称为“有效长度”)过大,则爪的顶端过于接近对方侧的磁轭。这样,一组磁轭在彼此接近的部分可能干涉。另外,由于在该部分磁通从磁轭容易不经意地泄露,因此磁传感器不易对磁轭的磁通密度(集磁环所收集的磁通密度)进行高精度地检测。也就是说,转矩传感器不易对转矩进行高精度地检测。
    另外,总是期望转矩传感器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一对磁轭的干涉且实现转矩检测能力及检测精度的提高的转矩检测装置及包含该转矩检测装置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另外,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转矩检测装置及包含该转矩检测装置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特点,轭环包括:延伸部,其从爪的根部向径向外侧延伸;折弯部,其从延伸部的径向外侧端部向轴向折弯,在一对磁轭中,彼此的爪的顶端部分在周向交替配置,且在轴向上,一对磁轭的外围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磁铁的长度。
    在各磁轭中,将爪的有效长度增加了折弯部的量。这样,在转矩检测装置中,能够使转矩的检测能力及检测精度提高。并且,在轴向上,一对磁轭的外围尺寸大于等于磁铁的长度,因此能够将磁铁减小到一对磁轭的外围尺寸(全长)以下,从而能够相应地实现转矩检测装置的小型化。
    结合附图,基于以下对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其中,使用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矩检测装置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简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转矩检测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转矩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从径向外侧观察一对磁轭的侧视图。
    图5是磁轭单元的立体图。
    图6A是示出转矩检测装置的扭杆16从转向操纵中立状态沿一个方向被扭转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B是示出转向操纵中立状态的示意图。
    图6C是示出转矩检测装置的扭杆16从转向操纵中立状态沿与图6A相反的方向被扭转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A是一个磁轭的轴向剖视图。
    图7B是现有技术的磁轭的剖视图。
    图8A是在现有技术的转矩检测装置中从径向外侧观察磁铁及一对磁轭的示意性的图。
    图8B是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转矩检测装置中从径向外侧观察磁铁及一对磁轭的示意性的图。
    图9是使本发明所涉及的转矩检测装置的爪与现有技术的转矩检测装置的爪重合而示出的图。
    图10是用于对在转矩检测装置中根据扭杆被扭转而爪和磁铁的一极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变化的情况进行说明的曲线图。
    图11是从通过磁轭的圆心位置且沿轴向的平坦面的位置观察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轭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矩检测装置17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的简要结构的示意图。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具有:与方向盘2连结的转向轴3;经由万向接头4与转向轴3连结的中间轴5;经由万向接头6与该中间轴5连结的小齿轮轴7;以及形成有与设置于小齿轮轴7的顶端部的小齿轮8啮合的齿条9且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的齿条轴10。
    齿条轴10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筒状的罩壳11。在齿条轴10的两端部分别连结有拉杆12,且各拉杆12经由对应的转向节臂(未图示)与对应的转向轮13连结。当方向盘2被转向操纵进而转向轴3被旋转时,该旋转经由中间轴5等被传递到小齿轮8,进而通过小齿轮8以及齿条9转换为沿车辆的左右方向的齿条轴10的直线运动。这样,达成转向轮13的转向。
    转向轴3具有:与方向盘2连接的作为第一轴的第一转向操纵轴14;以及与万向接头4连接的作为第二轴的第二转向操纵轴15。这些第一以及第二转向操纵轴14、15经由作为弹性构件的扭杆16在同轴上被互相连结。第一以及第二转向操纵轴14、15能够互相传递转矩,且在规定范围内形成为能够相对旋转。并且,当通过对方向盘2进行转向操纵,而与方向盘2的转向操纵转矩相应的扭转转矩被输入到第一以及第二转向操纵轴14、15之间时,扭杆16被扭转,此时,第一以及第二转向操纵轴14、15相对旋转。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具备:对方向盘2上所负载的转向操纵转矩进行检测的转矩检测装置17;对车速进行检测的车速传感器18;转向操纵辅助用的电动机19;以及包含微型计算机的作为控制部的ECU20,所述微型计算机根据检测得出的车速和转向操纵转矩而对电动机19进行驱动控制。
    在矩检测装置17中,根据基于由扭杆16的扭转引起的第一转向操纵轴14与第二转向操纵轴15的相对旋转位移量的磁通密度的变化,对传递到第一以及第二转向操纵轴14、15的转向操纵转矩进行检测。当ECU20对转向操纵辅助用的电动机19进行驱动时,电动机19的输出旋转(驱动力)由涡轮机构等减速机构21减速进而传递到第二转向操纵轴15。进而,传递到第二转向操纵轴15的动力经由中间轴5等传递到包含小齿轮轴7、齿条轴10、拉杆12以及转向节臂等的转向机构22,由此通过电动机19的驱动力来辅助驾驶员的转向操纵力。
    图2是转矩检测装置17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转矩检测装置17的剖视图。如图2及图3所示,扭杆16的一端16A使用销等(未图示)来与第一转向操纵轴14结合,扭杆16的另一端16B使用销等(未图示)来与第二转向操纵轴15结合。
    转矩检测装置17具备:所述的扭杆16;磁铁25;软磁体制的一对磁轭26;对来自磁轭26的磁通进行感应的一对集磁环28;以及作为磁传感器的一对霍耳集成电路30。这里,当表示一对磁轭26、一对集磁环28以及一对霍耳集成电路30的各自的一方时,在符号的末尾标注“A”,且当表示另一方时,在符号的末尾标注“B”。在图2中,用磁轭26A表示上侧的磁轭26且用磁轭26B表示下侧的磁轭26来加以区分。另外,将用集磁环28A表示上侧的集磁环28且用集磁环28B表示下侧的集磁环28来加以区分。另外,用霍耳集成电路30A表示左侧的霍耳集成电路30且用霍耳集成电路30B表示右侧的霍耳集成电路30来加以区分。而且,在图2及图3中,上下的方向一致。
    磁铁25为相对于第一转向操纵轴14的一端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的环状(具体而言,圆管状),且在多个周向位置被交替磁化为N极和S极。作为磁铁25例如能够采用铁氧体磁铁。由于磁铁25相对于第一转向操纵轴14呈同轴状固定,因此磁铁25的轴线与第一转向操纵轴14的轴线互相一致。
    一对磁轭26,以能够绕磁铁25旋转的状态固定于第二转向操纵轴15的一端。一对磁轭26分别形成为环状。具体而言,一对磁轭26分别一体地具有:互相分隔并对置的环状的轭环40;以及一个一个设置于轭环40的内周缘的多个周向位置的多个爪41。
    轭环40一体地包含:从爪41的根部41A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矩形薄板状的延伸部40A;以及从构成轭环40的外部轮廓的环状的折弯部40B。一个一个延伸部40A在轭环40的轴向较薄。整个延伸部40A在周向以等间隔排列,相应地,多个爪41从延伸部40A沿该轴向突出(延伸设置)并在周向以等间隔排列。一个一个爪41为在轭环40的径向较薄的板状。另外,在折弯部40B中,虽然在轴向具有一定程度的宽度,但是径向上的壁厚较薄。在折弯部40B的轴向上的一端缘(在磁轭26A的情况下为上端缘,在磁轭26B的情况下为下端缘)连接有延伸部40A。
    参照图3,当从周向观察上侧的磁轭26A的轭环40(图3的左侧部分)时,爪41呈向下方突出的状态,折弯部40B从延伸部40A的径向外侧端部向轴向(该爪41突出的向下的方向)折弯,其中,该延伸部40A从该爪41的根部41A向径向外侧端部延伸。另外,当从周向观察下侧的磁轭26B的轭环40(图3的右侧部分)时,爪41呈向上方突出的状态,折弯部40B从延伸部40A的径向外侧端部向轴向(该爪41突出的向上的方向)折弯,其中,该延伸部40A从该爪41的根部41A向径向外侧端部延伸。因此,在磁轭26A设置有爪41的部分,具有J字形状(在轴向折弯部40B比爪41还短的情况)或U字形状(在轴向折弯部40B与爪41长度相同的情况)的截面。
    图4是从径向外侧观察一对磁轭26的侧视图。参照图4,从磁轭26的径向外侧观察,在各磁轭26的爪41中,一个一个爪41具有尺寸相等的相同形状。具体而言,在一个爪41中,当将位于离根部41A最远的端部即在宽度方向(磁轭26的周向)位于中央的部分设为顶端41B时,各爪41从该径向观察具有宽度朝向顶端41B侧变窄且被倒圆角的曲线轮廓R。
    在图4中,轮廓R形成为抛物线(圆锥曲线),即形成为大致U字形状。如果爪41具有抛物线轮廓R,则由于轮廓R容易再现,因此能够比较简单地形成。取而代之,轮廓R可以通过使曲率半径不同的多条曲线连续而构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由多条曲线构成爪41的轮廓R,从而能够形成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复杂的曲线形状的轮廓R的爪41。
    图5是磁轭单元33的立体图。与一对磁轭26相关联,在转矩检测装置17设置有图5所示的圆管状的合成树脂部件32。一对磁轭26以在轴向隔开规定间隙地呈同轴状对置配置,并且各爪41的顶端部分(顶端41B侧的部分)在周向交替配置的方式定位的状态(也参照图4),被铸模于合成树脂部件32。在一对磁轭26中,爪41的各自的内周面在与合成树脂部件32的内周面32A大致共面的状态下,从该内周面32A露出。在一对磁轭26中,轭环40的折弯部40B的外周面在与合成树脂部件32的外周面32B大致共面的状态下,从该外周面32B露出。
    以下,将一对磁轭26与保持一对磁轭26的合成树脂部件32的组合称为磁轭单元33。磁轭单元33形成为圆管状。如图3所示,在完成组装的转矩检测装置17中,磁轭单元33(换言之,一对磁轭26)相对于第二转向操纵轴15呈同轴状固定,并且与第一转向操纵轴14也形成为同轴状,且从径向外侧非接触地包围磁铁25。因此,磁轭单元33与磁铁25形成为同轴状。而且,在这种状态下的磁轭26(磁轭单元33)、第一转向操纵轴14、第二转向操纵轴15以及磁铁25的各自的轴向一致,将该轴向统称为“轴向X1”。
    并且,在定位于磁轭单元33的一对磁轭26中,在轴向X1,一对磁轭26的外围尺寸Q即、将彼此的延伸部40A的厚度T与彼此的轭环40的延伸部40A的间隔K相加的值Q(=K+T+T)大于等于磁铁的长度G。因此,在轴向X1,磁铁25位于一对磁轭26的内侧。
    参照图2,一对集磁环28为采用软磁体而形成的环状的部件,且从径向外侧包围一对磁轭26,并以能够绕一对磁轭26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且分别相对于一对磁轭26磁耦合。具体而言,上侧的集磁环28A相对于上侧的磁轭26A的折弯部40B沿整周从径向外侧非接触地对置,下侧的集磁环28B相对于下侧的磁轭26B的折弯部40B沿整周从径向外侧非接触地对置(参照图3)。此时,一对磁轭26与一对集磁环28形成为同轴状。
    一对集磁环28在周向上的一处具有在轴向X1分隔地对置的平板状的集磁板35、36。一对集磁环28能够将产生于一对磁轭26的磁通引导至集磁板35、36,进而收集到集磁板35、36之间。霍耳集成电路30被插入到形成在集磁板35、36之间的气隙37内(也参照图3)。关于霍耳集成电路30的功能以后进行说明。
    这种转矩检测装置17构成为:随着转向操纵方向盘2而扭杆16被扭转,进而磁铁25以及一对磁轭26相对旋转从而一对磁轭26之间的磁通密度产生变化。
    从图6A至图6C是用于对转矩检测装置17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6A示出扭杆16从转向操纵中立状态沿一个方向被扭转的状态,图6B是示出转向操纵中立状态,图6C示出扭杆16从转向操纵中立状态沿与图6A相反的方向被扭转的状态。
    图6B是示出方向盘2不被转向操纵的状态(转向操纵中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在第一以及第二转向操纵轴14、15施加转向操纵转矩。在一对磁轭26中,各爪41的顶端41B配置为:其指向磁铁25的N极(在图6的磁铁25中用点涂满的部分)及S极(在图6的磁铁25中不带点的部分)的边界。在这种状态下,在各磁轭26的爪41中,由于从磁铁25的N极及S极输入输出相同数量的磁力线,因此在磁轭26A以及磁轭26B的各自的内部磁力线闭合。因此,在磁轭26A以及磁轭26B之间磁通未泄露,而是磁轭26A和磁轭26B之间的磁通密度保持为零而未产生变化。
    另一方面,当通过对方向盘2进行转向操纵而扭转转矩被输入到第一转向操纵轴14和第二转向操纵轴15之间进而扭杆16(参照图3)被扭转时,固定于第一转向操纵轴14的磁铁25与固定于第二转向操纵轴15的一对磁轭26的相对位置在周向产生变化。这样,如图6A及图6C所示,由于各磁轭26的爪41的顶端41B变得与磁铁25的N极以及S极的边界不一致,因此在各磁轭26中具有N或S的极性的磁力线增加。此时,在磁轭26A以及磁轭26B中,由于具有极性互相相反的极性的磁力线增加,因此在磁轭26A和磁轭26B之间产生磁通密度(磁通密度的变化)。该磁通密度大致与扭杆16的扭转量成比例,且根据扭杆16的扭转方向而极性颠倒。
    参照图3,这样,当磁轭26A和磁轭26B之间产生磁通密度时,一对集磁环28将产生于一对磁轭26的磁通引导至集磁板35、36,进而收集到集磁板35、36之间。因此,即使在形成于集磁板35、36之间的气隙37内也与磁轭26A和磁轭26B之间相同产生磁通密度。插入到气隙37内的霍耳集成电路30能够对由通过一对集磁环28收集到气隙37内的磁通(原本产生于一对磁轭26的磁通)产生的磁通密度进行检测,进而作为电信号取出。
    ECU20(参照图1)基于来自霍耳集成电路30的电信号计算扭杆16的扭转量换言之计算输入到转向轴3的转向操纵转矩。
    图7A是从通过一个磁轭26的圆心位置沿轴向的平坦面的位置观察该磁轭26的侧视图,并由剖面示出一部分,图7B是现有技术的磁轭26的剖视图。
    参照图7A,在本发明中,在一对磁轭26的各个磁轭中,将爪41的有效长度Y(轴向X1的最大长度)增加了折弯部40B的量。具体而言,一对磁轭26的各个磁轭上的设置爪41的部分,一旦在折弯部40B从对方侧的磁轭26(应该位于图7A中示出的磁轭26的上方的磁轭26)离开后,便经由延伸部40A而后在爪41朝向对方侧的磁轭26延伸。因此,与图7B所示的现有技术那样未设置折弯部40B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爪41的有效长度Y增大折弯部40B的量。这样,由于在各爪41取出较多磁通,因此在转矩检测装置17中能够提高转矩的检测能力以及检测精度。
    另外,参照图3,在具有折弯部40B的情况下,在磁轭26中与集磁环28在径向对置的部分构成折弯部40B,从而能够确保磁轭26与集磁环28的对置面积较大,因此,磁通有效地从磁轭26被交接到集磁环28。这样,能够提高转矩检测装置17的转矩检测能力及检测精度。
    这里,在有效长度Y(参照图7A)增大的爪41中,由于经由延伸部40A与折弯部40B连结的根部侧(根部41A侧)增大,因此并非顶端41B侧的部分向对方侧的磁轭26接近。因此,一对磁轭26不会互相干涉,进而磁通也不易从一对磁轭26之间泄露。
    如上所述,能够防止一对磁轭26的干涉,且实现检测能力及检测精度的提高。并且,由于在轴向X1,一对磁轭26的外围尺寸Q大于等于磁铁25的长度G,因此能够将磁铁25减小到一对磁轭26的外围尺寸Q(全长)以下。能够相应地实现转矩检测装置17的小型化。
    图8A是针对现有技术的转矩检测装置17,从径向外侧观察磁铁25及一对磁轭26的周向上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的图,图8B是针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转矩检测装置17从径向外侧观察磁铁25及一对磁轭26的周向上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的图。图9是使本发明所涉及的转矩检测装置17的爪41、与现有技术的转矩检测装置17的爪41重合而示出的图。
    将现有技术的头端细的等边梯形状的爪41(参照图8A)、与本发明的爪41(参照图8B)进行比较。在这些爪41中,轴向X1的长度相等,且根部41A的周向(磁轭26的周向)的最大宽度W也相等(参照图9)。
    在本发明中,由于磁轭26的爪41从磁轭26的径向观察具有朝向顶端侧宽度变窄且被倒圆角的曲线轮廓R,因此形成为朝向顶端41B侧凸出且弯曲的形状。因此,在本发明的爪41中没有存在于现有技术的梯形状的爪41的顶端41B侧的两个角C。这样,在本发明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将爪41的顶端41B侧与对方侧的磁轭26的轭环40的间隙S(用虚线包围的部分)确保增大两个角C的量。
    由于在本发明的呈凸出且弯曲的形状的爪41中没有尖角,因此磁轭26的磁通不易泄露。进而,由于在呈凸出且弯曲的形状的爪41中爪41的顶端41B侧与对方侧的磁轭26的轭环40的间隙S比较大,这样,即使在该爪41与对方侧的磁轭26之间磁通也不易泄露。因此,在霍耳集成电路30(参照图3)中,经由集磁环28能够对磁轭26的磁通进行高精度地检测。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转矩检测装置17的转矩检测能力及检测精度。
    图10是用于对在转矩检测装置17中根据扭杆16的扭转情况而爪41和磁铁25的一极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变化的情况进行说明的曲线图。另外,在形成为这种凸出且弯曲的形状的本发明的爪41的情况下,当在所述的转向操纵中立状态下(参照图6B及图8B)扭杆16被扭转时,参照图10,磁铁25的N极或S极与爪41(从径向观察)重合的面积根据扭杆16的扭转量(换言之,磁铁25与磁轭26的相对旋转量)而变化。
    这里,由于本发明的爪41形成为凸出且弯曲的形状,因此,在从根部41A至顶端41B前方的区域(参照图9中带有剖面线的部分)与现有技术的爪41相比宽度变大。因此,本发明的爪41的情况下的N极或S极与爪41重合的面积以比现有技术的爪41的情况大的状态变化。另外,与现有技术的爪41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爪41的情况的该面积的变化更呈直线状,且变化的斜率更大(尤其,图线的拐点处的开始上升附近与上升结束附近的区域)。因此,在采用本发明的爪41的转矩检测装置17中,磁通(换言之转矩)的检测效率也被提高。
    另外,参照图4,在各磁轭26中,优选一个爪41的根部41A的周向上的最大宽度W为在周向相邻的爪41彼此间的间距P的一半值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一对磁轭26中在周向交替配置的彼此的爪41中的相邻的爪41之间能够确保足够的间隙,因此能够防止磁通从相邻的爪41之间泄露,由此,能够实现转矩检测能力及检测精度的进一步的提高。
    另外,参照图3,在该转矩检测装置17中,由于霍耳集成电路30在由集磁环28将在一对磁轭26中产生的磁通的密度平均化后的状态下对该磁通进行检测,因此能够不偏移地对磁轭26的磁通密度进行检测。其结果是,能够实现转矩检测能力及检测精度的进一步的提高。并且,由于这样实现转矩检测装置17的方向盘2的转向操纵转矩的检测能力及检测精度的提高,因此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中,能够高精度地实现由电动机19对方向盘2的转向操纵转矩进行的辅助。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磁传感器采用了两个霍耳集成电路30(参照图2),但是也可以采用一个霍耳集成电路30。另外,作为磁传感器可以采用磁阻元件(MR元件)来代替霍耳集成电路30。另外,磁铁25的极数能够任意地设定为:12极、16极、18极、24极…。
    图11是从通过磁轭26的圆心位置且沿轴向的平坦面的位置观察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轭26的侧视图。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各磁轭26的轭环40中,虽然折弯部40B沿轴向X1从延伸部40A的径向外侧端部向爪41突出的方向折弯(参照图7),但是如图11所示,也可以向与爪41突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弯。在这种情况下,在各磁轭26中设置有爪41的部分从周向观察呈曲柄形状。
    而且,参照图3,具有下列情况:一对集磁环38在轴向X1的间隔形成为定值,且这些集磁环38构成相对位置已定的集磁环组件50。在这种情况下,在轴向X1上,如果一对磁轭26的延伸部40A的间隔K比集磁环组件50的最大长度P还大,那么将折弯部40B向爪41突出的方向折弯,从而能够使折弯部40B相对于对应的集磁环38从径向内侧对置。另一方面,如果该间隔K比集磁环组件50的最大长度P还小,那么将折弯部40B向与爪41突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弯(参照图11),从而能够使折弯部40B相对于对应的集磁环38从径向内侧对置。这样,通过改变折弯部40B的折弯方向,而能够使用共用的集磁环组件50。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包含集磁环的转矩检测装置适用于汽车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转矩检测装置也能够适用于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以外的其它的装置或机器。

    关 键  词:
    转矩 检测 装置 电动 动力 转向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转矩检测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72884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