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小孔异形件的压制成型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细小孔异形件的压制成型模具.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071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15 CN 103100710 A *CN103100710A* (21)申请号 201310033016.8 (22)申请日 2013.01.28 B22F 3/03(2006.01) (71)申请人 广州新莱福磁电有限公司 地址 511356 广东省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永和经济区沧海四路 4 号 (72)发明人 石冬怀 王学钊 袁郭江 周兴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方振昌 (54) 发明名称 一种细小孔异形件的压制成型模具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
2、种细小孔异形件的压制成型模 具, 包括母模、 上冲、 下冲和芯棒, 母模设有上下相 通的模孔, 上冲由上至下穿入模孔且相对母模具 有上下升降的行程, 下冲由下朝上穿入模孔, 上冲 设有上冲内孔, 下冲与上冲内孔相对的位置设有 下冲内孔, 芯棒由下冲内孔穿入上冲内孔且与母 模相对固定, 上冲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外界和上冲 内孔的排粉切口。本发明在上冲的侧壁上开设连 通外界和上冲内孔的排粉切口, 上冲和下冲对粉 末压制成型时, 粉末可以从排粉切口中脱离模具, 减轻了芯棒与粉末之间摩擦引起的磨损, 防止上 冲内孔的堵塞, 避免芯棒断裂, 延长了模具的使用 寿命, 从而大大减低更换模具的频率, 提高了生产。
3、 效率。本发明适用于细小孔异形件的压制成型。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0710 A CN 103100710 A *CN103100710A* 1/1 页 2 1. 一种细小孔异形件的压制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母模 (1)、 上冲 (2)、 下冲 (3) 和芯棒 (4), 所述母模 (1) 设有上下相通的模孔, 所述上冲 (2) 由上至下穿入模孔且相对母 模 (1) 具有上下升降的行程, 所述下冲 (3。
4、) 由下朝上穿入模孔, 所述上冲 (2) 设有上冲内孔 (21), 所述下冲 (3) 与上冲内孔 (21) 相对的位置设有下冲内孔 (31), 所述芯棒 (4) 由下冲 内孔 (31) 穿入上冲内孔 (21) 且与母模 (1) 相对固定, 所述上冲 (2) 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外 界和上冲内孔 (21) 的排粉切口 (22)。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细小孔异形件的压制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排粉切口 (22) 开设在上冲 (2) 中部靠下的位置, 所述排粉切口 (22) 沿上下方向的长度不小于 10m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细小孔异形件的压制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 。
5、所述上冲 (2) 设有包覆且固接上冲 (2) 外壁的上冲模座 (23), 所述排粉切口 (22) 在上冲模座 (23) 的下 方。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细小孔异形件的压制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下冲 (3) 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外界和下冲内孔 (31) 的粉末排出口 (32)。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细小孔异形件的压制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粉末排出 口 (32) 开设在下冲 (3) 中部靠上的位置, 所述粉末排出口 (32) 沿上下方向的长度不小于 10mm。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细小孔异形件的压制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 。
6、所述下冲 (3)设有包覆且固接下冲(3)外壁的下冲模座(33), 所述粉末排出口(32)在下冲模座(33) 的上方。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细小孔异形件的压制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下冲 (3) 相对母模 (1) 具有上下升降的行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00710 A 2 1/3 页 3 一种细小孔异形件的压制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粉末压制成型的模具, 特别是一种细小孔异形件的压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压制成形是利用压力将置于模具内的粉料压紧至结构紧密, 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 尺寸的坯体的成形方法。 0003 对于具有。
7、细小孔 (1mm 以下的孔) 的异形件产品成型一般都是以如下的方式实现 : 在上冲和下冲相对应的位置开设出贯穿上冲棒上下端的上冲内孔和贯穿下冲棒上下端的 下冲内孔, 与细小孔孔径相等的芯棒从下冲内孔下端由下至上穿入上冲内孔中, 并与母模 相对固定, 冶金粉末或磁性粉末在上冲棒与下冲棒对冲的过程中于母模内成型。 0004 在上述工作的过程中多余的粉末主要是从上冲内孔的上端和下冲内孔的下端排 出, 但是由于粉末不断的填充在上冲内孔、 下冲内孔和芯棒之间, 第一会造成芯棒的磨损 ; 第二是粉末逐渐增加以后会造成上冲内孔的堵塞, 直接造成芯棒断裂, 芯棒断裂的同时会 造成上冲棒和下冲棒模具断面的破损,。
8、 影响模具的寿命, 更换模具的同时间接造成了了模 具成本的增加, 而且维修和更换模具的时间无形中也会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寿命长、 利于提高生产 效率的细小孔异形件的压制成型模具。 0006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细小孔异形件的压制成型模具, 包括母模、 上冲、 下冲和芯棒, 所述母模设有上下 相通的模孔, 所述上冲由上至下穿入模孔且相对母模具有上下升降的行程, 所述下冲由下 朝上穿入模孔, 所述上冲设有上冲内孔, 所述下冲与上冲内孔相对的位置设有下冲内孔, 所 述芯棒由下冲内孔穿入上冲内孔且与母模相对固定, 所述上。
9、冲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外界和上 冲内孔的排粉切口。 000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排粉切口开设在上冲中部靠下的位置, 所述排粉 切口沿上下方向的长度不小于 10mm。 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上冲设有包覆且固接上冲外壁的上冲模座, 所述 排粉切口在上冲模座的下方。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下冲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外界和下冲内孔的粉末排 出口。 00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粉末排出口开设在下冲中部靠上的位置, 所述粉 末排出口沿上下方向的长度不小于 10mm。 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下冲设有包覆且固接下冲外壁的下冲模座, 所述 粉末。
10、排出口在下冲模座的上方。 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下冲相对母模具有上下升降的行程。 说 明 书 CN 103100710 A 3 2/3 页 4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在上冲的侧壁上开设连通外界和上冲内孔的排粉切 口, 上冲和下冲对粉末压制成型时, 粉末可以从排粉切口中脱离模具, 减轻了芯棒与粉末之 间摩擦引起的磨损, 防止上冲内孔的堵塞, 避免芯棒因为上冲内孔堵塞而断裂, 延长了模具 的使用寿命, 从而大大减低更换模具的频率, 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11、 是上冲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是下冲的结构示意图 ; 图 4 是图 1 中 A 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图 1- 图 4 所示, 一种细小孔异形件的压制成型模具, 包括母模 1、 上冲 2、 下冲 3 和芯棒 4。母模 1 为固定不动, 其上设有上下相通的模孔。上冲 2 由上至下穿入模孔, 并且 相对母模 1 具有上下升降的行程, 下冲 3 由下朝上穿入模孔。 0017 上冲 2 设有上冲内孔 21, 下冲 3 与上冲内孔 21 相对的位置设有下冲内孔 31, 芯棒 4 由下冲内孔 31 穿入上冲内孔 21 且与母模 1 相对固定。上冲 2 在由上往下冲压时, 由上冲。
12、 2 的底端、 模孔、 芯棒 4 和下冲 3 的顶端围成型腔 4, 冶金粉末或磁性粉末就在该型腔 4 内被 压制成型。上冲 2 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外界和上冲内孔 21 的排粉切口 22。在冲压的过程中, 型腔 4 内的产品成型后多余粉末中的一部分通过上冲内孔 21 与芯棒 4 间的缝隙往上排出, 该部分粉末通过了芯棒4外周的缝隙这一小段距离后即能从排粉切口22处脱离模具, 而无 需填充满整个上冲内孔 21 才从上冲 2 的顶端排出。如此一来, 减轻了上冲内孔 21、 多余粉 末和芯棒 4 间相互摩擦造成的芯棒 4 磨损, 同时也防止上冲内孔 21 被多余粉末堵塞, 避免 了芯棒 4 因为上冲内孔。
13、 21 堵塞引起的断裂, 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从而大大减低更换模 具的频率, 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8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 排粉切口 22 开设在上冲 2 中部靠下的位置, 在保证 上冲2工作过程中排粉切口22外露于母模1的前提下, 排粉切口22越靠近型腔4, 多余粉末 即越能快速有效的脱离模具。多余的粉末从排粉切口 22 排出前, 其排列也是比较紧密的, 若排粉切口 22 太短, 则粉末有可能未来得及排出即进入上冲内孔 21 在排粉切口 22 上方部 分, 因此排粉切口 22 沿上下方向的长度不小于 10mm。该长度与细小孔的孔径也有关系, 当 细小孔孔径在 1mm 内递增时,。
14、 该长度也相应递增。 0019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冲2设有包覆且固接上冲2外壁的上冲模座23, 排 粉切口 22 在上冲模座 23 的下方, 露出于上冲模座 23。 0020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 下冲3相对母模1也具有上下升降的行程, 模具压制 产品的过程是上冲 2 和下冲 3 上下对冲的过程。 0021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 下冲3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外界和下冲内孔31的粉末 排出口 32。产品成型后, 多余的粉末中除了一部分从上冲内孔 21 排出外, 另一部分从下冲 内孔 31 向下排出, 在开设了粉末排出口 32 后, 这部分的粉末就无需经过整个下冲内孔 31 说 。
15、明 书 CN 103100710 A 4 3/3 页 5 从下冲 3 底端排出, 而是直接在粉末排出口 32 脱离模具, 极大的减小了芯棒 4、 下冲内孔 31 和粉末之间的摩擦, 减轻了芯棒 4 的磨损, 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0022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 粉末排出口 32 开设在下冲 3 中部靠上的位置, 在粉 末排出口32大部分结构外露于母模1的前提下, 越靠近型腔4, 则排粉效果越好。 粉末排出 口 32 沿上下方向的长度不小于 10mm。 0023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 下冲3设有包覆且固接下冲3外壁的下冲模座33, 粉 末排出口 32 在下冲模座 33 的上方。 0024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其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说 明 书 CN 103100710 A 5 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00710 A 6 2/3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00710 A 7 3/3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00710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