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及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及生产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4722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11 CN 104347223 A (21)申请号 201310334738.7 (22)申请日 2013.08.05 H01F 7/00(2006.01) H01F 41/02(2006.01) (71)申请人 宁波市鄞州捷欣磁性材料厂 地址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葑 水港村 (72)发明人 李存华 (54) 发明名称 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及生产方 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 磁铁及生产方法, 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 磁铁, 包括磁体, 所述磁体。
2、为圆柱状, 磁体内部存 在空洞 ; 所述磁体的一端存在端面 ; 所述端面上 开有凹槽 ; 所述磁体与空洞之间存在台面。本发 明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及生产方 法, 可以大大提高磁环的表面强度, 同规格同性能 的情况下, 改发明的工艺生产出的产品运用到无 刷电机转子中, 可以提高电机的功率, 减少电的损 耗。与相同性功能的粘接钕铁硼磁钢比产品价格 便宜 300 -400, 大大节省了电机的成品。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
3、N 104347223 A CN 104347223 A 1/1 页 2 1. 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 包括磁体,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磁体为圆柱状, 磁 体内部存在空洞 ; 所述磁体的一端存在端面 ; 所述端面上开有凹槽 ; 所述磁体与空洞之间存在台面。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磁体 的轴心线与空洞的轴心线为同一直线。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端面 为 “C” 型。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磁体 的直径为。
4、 45-50mm。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空洞 的直径为 25-35mm。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 还包括其生产方法, 其 特征在于 : 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一 : 对原料磁粉进行检查, 并剔除不合格的磁粉 ; 步骤二 : 对磁粉进行球磨 ; 步骤三 : 对球磨后的磁粉进行低温烧结 ; 步骤四 : 对烧结后的磁块进行粉粹 ; 步骤五 : 再一次对粉碎后的磁块进行检查, 并剔除不合格的磁粉 ; 步骤六 : 检查后的磁粉进行径向成型, 并进行检查 ; 步骤七 : 对径向成型的磁粉进行高温烧结形成。
5、毛坯, 并对毛坯进行检查 ; 步骤八 : 对毛坯的表面进行研磨加工 ; 步骤九 : 对研磨加工后的毛坯进行充磁。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八的加工顺序包括毛坯的外经进行粗磨、 毛坯的外经进行精磨、 对毛坯的端面进 行研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47223 A 2 1/3 页 3 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多极磁铁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铁氧体相对磁导率可高达几千, 电阻率是金属的 1011 倍, 涡流损耗小, 适合于制 作高。
6、频电磁器件。铁氧体有硬磁、 软磁、 矩磁、 旋磁和压磁五类。旧称铁淦氧磁物或铁淦氧, 其生产过程和外观类似陶瓷, 因而也称为磁性瓷。铁氧体是铁和其他一种或多种适当的金 属元素的复合氧化物。 性质属于半导体, 通常作为磁性介质应用, 铁氧体磁性材料与金属或 合金磁性材料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导电性。通常前者的电阻率为 102 108 cm, 而后 者只有 10-6 10-4cm 0003 目前, 公知的径向多极磁铁的生产工艺, 配料, 磁粉球磨、 压制成型、 烧结、 厚道工 序加工、 径向充磁而成。 这种生产工艺不能够完全达到产品本身的性能要求, 生产出的径向 磁铁, 表面磁强强度低, 同种尺寸同。
7、样的材料, 普通的生产工艺与干压异性径向取向工艺相 比, 表面磁强强度相差 60 80。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对产品本身性能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 提供了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 极磁铁及生产方法, 解决了径向多极充磁表面磁强强度低的不足, 可以大大提高磁环的表 面磁强强度。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 0006 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 包括磁体, 所述磁体为圆柱状, 磁体内部存在 空洞 ; 所述磁体的一端存在端面 ; 所述端面上开有凹槽 ; 所述磁体与空洞之间存在台面。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磁体。
8、的轴心线与空洞的轴心线为同一直线。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端面为 “C” 型。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磁体的直径为 45-50mm。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空洞的直径为 25-35mm。 0011 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还包括其生产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12 步骤一 : 对原料磁粉进行检查, 并剔除不合格的磁粉 ; 0013 步骤二 : 对磁粉进行球磨 ; 0014 步骤三 : 对球磨后的磁粉进行低温烧结 ; 0015 步骤四 : 对烧结后的磁块进行粉粹 ; 0016 步骤五 : 再一次对粉碎后的磁块进行检查, 并剔除不合格的磁粉 ; 0017 步骤六 : 检查后的。
9、磁粉进行径向成型, 并进行检查 ; 0018 步骤七 : 对径向成型的磁粉进行高温烧结形成毛坯, 并对毛坯进行检查 ; 0019 步骤八 : 对毛坯的表面进行研磨加工 ; 0020 步骤九 : 对研磨加工后的毛坯进行充磁。 说 明 书 CN 104347223 A 3 2/3 页 4 0021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八的加工顺序包括毛坯的外经进行粗磨、 毛坯的外经进行精 磨、 对毛坯的端面进行研磨。 0022 本发明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及生产方法, 可以大大提高磁环的表 面强度, 同规格同性能的情况下, 改发明的工艺生产出的产品运用到无刷电机转子中, 可 以提高电机的功率, 减少电的损。
10、耗。与相同性功能的粘接钕铁硼磁钢比产品价格便宜 300 -400, 大大节省了电机的成品。 附图说明 0023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本发明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 0024 图 1 是本发明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 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6 如图 1 所示的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 包括磁体 1, 所述磁体 1 为圆柱 状, 磁体 1 内部存在空。
11、洞 3 ; 所述磁体 1 的一端存在端面 2 ; 所述端面 2 上开有凹槽 5 ; 所述 磁体 1 与空洞 3 之间存在台面 4 ; 所述磁体 1 的轴心线与空洞 3 的轴心线为同一直线 ; 所述 端面 2 为 “C” 型 ; 所述磁体 1 的直径为 45-50mm ; 所述空洞 3 的直径为 25-35mm。 0027 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还包括其生产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28 步骤一 : 对原料磁粉进行检查, 并剔除不合格的磁粉 ; 0029 步骤二 : 对磁粉进行球磨 ; 0030 步骤三 : 对球磨后的磁粉进行低温烧结 ; 0031 步骤四 : 对烧结后的磁块进行粉粹。
12、 ; 0032 步骤五 : 再一次对粉碎后的磁块进行检查, 并剔除不合格的磁粉 ; 0033 步骤六 : 检查后的磁粉进行径向成型, 并进行检查 ; 0034 步骤七 : 对径向成型的磁粉进行高温烧结形成毛坯, 并对毛坯进行检查 ; 0035 步骤八 : 对毛坯的表面进行研磨加工 ; 0036 步骤九 : 对研磨加工后的毛坯进行充磁。 0037 所述步骤八的加工顺序包括毛坯的外经进行粗磨、 毛坯的外经进行精磨、 对毛坯 的端面进行研磨。 0038 在磁环毛坯压制成型中, 給毛坯一个强磁的外力, 使干压试的磁粉一个多极的定 向。使磁环在毛坯状态就形成了多极的方向。( 简称多极径向定向 ), 例如。
13、 : 生产径向极磁 环, 就是在模具压制中, 給它一个径向极的强磁力, 磁磁粉在成型的时候就形成了径向极的 状态, 然后再进行高温烧结。 0039 本发明一种干压异性铁氧体径向多极磁铁及生产方法, 可以大大提高磁环的表 面强度, 同规格同性能的情况下, 改发明的工艺生产出的产品运用到无刷电机转子中, 可 以提高电机的功率, 减少电的损耗。与相同性功能的粘接钕铁硼磁钢比产品价格便宜 300 -400, 大大节省了电机的成品。 说 明 书 CN 104347223 A 4 3/3 页 5 0040 最后应说明的是 :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4347223 A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47223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