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 上传人:000****221
  • 文档编号:4703973
  • 上传时间:2018-10-28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1.15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25856.8

    申请日:

    2014.11.07

    公开号:

    CN104376409A

    公开日:

    2015.02.2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6Q 10/0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兴二道6号武汉大学深圳产学研大楼B815房(入驻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兴二道6号武汉大学深圳产学研大楼B815房(入驻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5082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Q 10/06申请日:20141107|||公开

    IPC分类号:

    G06Q10/06(2012.01)I; G06Q50/22(2012.01)I

    主分类号:

    G06Q10/06

    申请人: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贯京; 陈兴明; 葛新科; 王海荣; 张少鹏; 方静芳; 程金兢; 梁艳妮; 周荣; 徐之艳; 周亮; 徐菊红; 付石柱; 梁昊原; 王家永; 毛侃琅; 蒋兴菊; 杨青蓝; 刘义; 肖应芬; 何晓霞; 吴彬霞; 郑慧华; 唐小浪; 张世导; 李潇云; 侯云超; 赵学明; 赵雪竹; 刘国勇; 付大楚; 季雪剑; 曾晨朵

    地址:

    518063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兴二道6号武汉大学深圳产学研大楼B815房(入驻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81

    代理人:

    任葵; 彭家恩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接收客户端采集的患者的身体状况信息及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挂号请求;网络挂号分诊平台基于循证医学模型及医疗数据库建立病症评估模型,从所述身体状况信息中提取异常疾病关键词,根据所述异常疾病关键词形成评估结果;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根据所述评估结果进行分诊挂号。本申请公开了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系统。本申请分诊精准,可充分利用社康医疗资源,避免因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选择权限过大,而导致的小病去大医院、小病看名专家等现象。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接收客户端采集的患者的身体状况信息及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挂号请求;
    网络挂号分诊平台基于循证医学模型及医疗数据库建立病症评估模型,从所述身体状况信息中提取异常疾病关键词,根据所述异常疾病关键词形成评估结果;
    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根据所述评估结果进行分诊挂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结果包括常见多发病、疑难重症和急危重症,所述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根据所述评估结果进行分诊挂号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评估结果为常见多发病,则所述网络挂号分诊平台向社康中心转发所述挂号请求;
    若所述评估结果为疑难重症,则所述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查询各综合医院就医饱和度,并向符合就医饱和度要求的综合医院转发所述挂号请求;
    若所述评估结果为急危重症,则所述网络挂号分诊平台向综合医院急诊科发出急诊就医请求,并及时与患者取得联系。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接收客户端采集的患者的身体状况信息后,还包括:存储所述身体状况信息。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状况信息包括患者生理数据和自述的当前症状。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根据所述评估结果进行分诊挂号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网络挂号分诊平台将所述分诊挂号的结果反馈至患者。

    6.  一种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所述网络挂号分诊平台包括疾病评估模型模块和网络挂号分诊模块;
    所述客户端,用于采集患者的身体状况信息,并发出挂号请求; 
    所述疾病评估模型模块,用于基于循证医学模型及医疗数据库建立病症评估模型,从所述身体状况信息中提取异常疾病关键词,根据所述异常疾病关键词形成评估结果;
    所述网络挂号分诊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评估结果进行分诊挂号。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结果包括常见多发病、疑难重症和急危重症;
    所述网络挂号分诊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评估结果为常见多发病时,所述网络挂号分诊模块向社康中心转发所述挂号请求;
    当所述评估结果为疑难重症,所述网络挂号分诊模块查询各综合医院饱和度,并向符合饱和度要求的医院转发所述挂号请求;
    当所述评估结果为急危重症,所述网络挂号分诊模块向急救中心发出急诊就医请求,并及时与患者取得联系。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身体状况信息。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状况信息包括患者生理数据和自述的当前症状。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挂号分诊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分诊挂号的结果反馈至患者。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优势医疗资源主要分布在三甲医院,社康中心因设备简陋、医疗服务能力低,未能被充分利用起来,从而导致三甲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出现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矛盾等一系列问题。
    社区居民平时极少进行疾病筛查,只有出现不适时才前往医疗机构就医。当居民患病,居民根据自己的经验可自由选择前往不同医院挂号就诊,挂号方式包括电话预约、网络挂号(挂号平台)、现场挂号等方式实现。当通过电话预约和现场挂号方式就医时,挂号员根据患者简单自诉进行分诊,选择不同科室;当通过网络挂号时,患者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科室和医生就诊。
    这种疾病筛查挂号分诊模式存在以下缺点: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选择权限过大,导致小病去大医院、小病看名专家等现象,出现优质医疗资源浪费,而社康医疗资源闲置。同时,患者挂号时,挂号员对患者病情不了解,仅凭患者自述或患者经验,导致分诊不精准。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接收客户端采集的患者的身体状况信息及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挂号请求;
    网络挂号分诊平台基于循证医学模型及医疗数据库建立病症评估模型,从所述身体状况信息中提取异常疾病关键词,根据所述异常疾病关键词形成评估结果;
    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根据所述评估结果进行分诊挂号。
    上述方法中,所述评估结果包括常见多发病、疑难重症和急危重症,所述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根据所述评估结果进行分诊挂号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评估结果为常见多发病,则所述网络挂号分诊平台向社康中心转发所述挂号请求;
    若所述评估结果为疑难重症,则所述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查询各综合医院就医饱和度,并向符合就医饱和度要求的综合医院转发所述挂号请求;
    若所述评估结果为急危重症,则所述网络挂号分诊平台向综合医院急诊科发出急诊就医请求,并及时与患者取得联系。 
    上述方法中,所述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接收客户端采集的患者的身体状况信息后,还包括:存储所述身体状况信息。
    上述方法中,所述身体状况信息包括患者生理数据和自述的当前症状。
    上述方法中,所述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根据所述评估结果进行分诊挂号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网络挂号分诊平台将所述分诊挂号的结果反馈至患者。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客户端、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所述网络挂号分诊平台包括疾病评估模型模块和网络挂号分诊模块;
    所述客户端,用于采集患者的身体状况信息,并发出挂号请求; 
    所述疾病评估模型模块,用于基于循证医学模型及医疗数据库建立病症评估模型,从所述身体状况信息中提取异常疾病关键词,根据所述异常疾病关键词形成评估结果;
    所述网络挂号分诊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评估结果进行分诊挂号。
    上述系统中,所述评估结果包括常见多发病、疑难重症和急危重症;
    所述网络挂号分诊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评估结果为常见多发病时,所述网络挂号分诊模块向社康中心转发所述挂号请求;
    当所述评估结果为疑难重症,所述网络挂号分诊模块查询各综合医院饱和度,并向符合饱和度要求的医院转发所述挂号请求;
    当所述评估结果为急危重症,所述网络挂号分诊模块向急救中心发出急诊就医请求,并及时与患者取得联系。
    上述系统中,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身体状况信息。
    上述系统中,所述身体状况信息包括患者生理数据和自述的当前症状。
    上述系统中,所述网络挂号分诊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分诊挂号的结果反馈至患者。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本申请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客户端采集患者的身体状况信息,再基于评估模型模块,从身体状况信息数据中提取异常疾病关键词,对病症进行评估,并根据分类后的病症种类进行分诊挂号,本申请分诊精准,可充分利用社康医疗资源,避免因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选择权限过大,而导致的小病去大医院、小病看名专家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方法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的系统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系统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系统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社康中心服务平台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分诊挂号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方法,其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接收客户端采集的患者的身体状况信息及客户端发送的挂号请求。
    步骤104:网络挂号分诊平台基于循证医学模型及医疗数据库建立病症评估模型,从身体状况信息中提取异常疾病关键词,根据异常疾病关键词形成评估结果;其中,评估结果可包括常见多发病、疑难重症和急危重症。
    步骤106: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诊挂号。
    步骤102中,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接收客户端采集的患者的身体状况信息后,还可以包括存储身体状况信息的步骤。身体状况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患者生理数据和自述的当前症状。
    步骤104,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若评估结果为常见多发病,则网络挂号分诊平台向社康中心转发挂号请求;
    若评估结果为疑难重症,则网络挂号分诊平台查询各综合医院就医饱和度,并向符合就医饱和度要求的综合医院转发挂号请求;
    若评估结果为急危重症,则网络挂号分诊平台向综合医院急诊科发出急诊就医请求,并及时与患者取得联系。 
    步骤106,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分诊挂号的结果反馈至患者。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申请的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系统,其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客户端和网络挂号分诊平台,网络挂号分诊平台包括疾病评估模型模块和网络挂号分诊模块。客户端,用于采集患者的身体状况信息,并向网络挂号分诊平台发出挂号请求。病症评估模块,用于从身体状况信息中提取异常疾病关键词,根据异常疾病关键词形成评估结果。网络挂号分诊模块,用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诊挂号。
    评估结果可以包括常见多发病、疑难重症和急危重症。网络挂号分诊模块还用于,当评估结果为常见多发病时,网络挂号分诊模块向社康中心转发挂号请求;当评估结果为疑难重症,网络挂号分诊模块查询各综合医院饱和度,并向符合饱和度要求的医院转发挂号请求;当评估结果为急危重症,网络挂号分诊模块向急救中心发出急诊就医请求,并及时与患者取得联系。
    本申请的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客户端采集的身体状况信息。身体状况信息身体状况信息可以包括患者生理数据和自述的当前症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网络挂号分诊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分诊挂号的结果反馈至患者。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为本申请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系统的一种具体应用例。如图3至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客户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模块、病症评估模块和网络挂号分诊模块。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模块详细记录了客户端采集的社区居民的电子健康信息,电子健康信息可以包括居民的动态健康信息、家族史、手术史、既往病史、婚育史、用药史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动态健康信息包括身体状况信息。这些信息可方便医生详细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状况,有助于医生在第一时间对患者的疾病做出初步诊断,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分诊。同时,该模块接收通过居家客户端实时采集和上传的居民体征信息,实现对社区居民身体状况实时监测,方便社区医生实时监护居民的身体状况,做出疾病预警;针对患病居民,方便社区医生实时了解患者病情,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为患者在第一时间分诊挂号提供依据。
    病症评估模块,用于基于循证医学模型及医疗数据库建立病症评估模型,可对各种常见多发病进行分析,疾病分析结果为疾病预警及分诊挂号的基础。同时,在病症评估模块中,大多数疾病及其严重程度被分为为三类,即常见多发病、疑难重症、急危重症。基本流程:根据患者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从当前体征数据以及患者主述中选出异常疾病关键词(疾病症状、异常体征数据等)在医疗数据库中进行匹配检索,初步推断患者可能患疾病及疾病严重程度(初步确定疾病种类和严重程度);并根据疾病种类及其严重程度,将疾病进行分类(常见多发病、疑难重症、急危重症)。网络挂号分诊模块,根据疾病及其严重程度分类结果进行分诊挂号,若患者所患疾病为常见多发病,系统(根据患者挂号时的要求)会自动帮助患者挂社康中心相关科室(门诊或住院)号;若患者所患疾病为急症,立即启动转诊绿色通道,并与患者取得及时联系,做好救护准备,安排救护车辆(含有便携式体征检测仪器及救治仪器,如体温、心电监护、氧气吸入、超声等),在医护人员全程监护下前往大医院就医;若患者所患疾病为疑难重症,系统调用网络挂号分诊平台的“门诊信息实时查询系统”,查询各综合医院门诊/住院饱和度,选择科室医疗水平符合且住院或门诊压力较小的医院,挂医院相应科室门诊或住院号,从而提高社区医生的服务质量,节约居民的救治时间。
    本申请的实施过程如下:
    当患者感觉身体不适,可利用社康中心APP一键挂号功能进行挂号申请,在本实施方式中,社康中心APP即为客户端,并通过语音或文字描述症状;同时,客户利用可穿戴设备采集患者当前体征参数,并用网络挂号分诊平台体征数据自动获取及上传功能,上传当前体征参数;系统收到患者挂号申请,自动调用网络挂号分诊平台疾病评估模型进行基于患者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当前体征数据以及患者自述等信息的实时分析,初步推断患者可能患疾病及疾病严重程度;并根据疾病病类及其严重程度,将疾病进行分类(常见多发病、疑难重症、急危重症)。系统自动根据疾病及其严重程度分类结果进行分诊挂号。若患者所患疾病为常见多发病,系统(根据患者挂号时的要求)会自动帮助患者挂社康中心相关科室(门诊或住院)号;若患者所患疾病为急症,立即启动转诊绿色通道,并与患者取得及时联系,做好救护准备,安排救护车辆(含有便携式体征检测仪器及救治仪器,如体温、心电监护、氧气吸入、超声等),在医护人员全程监护下前往大医院就医;若患者所患疾病为疑难重症,系统调用网络挂号分诊平台“门诊信息实时查询系统”,查询各综合医院门诊/住院饱和度,选择科室医疗水平符合且住院或门诊压力较小的医院,挂医院相应科室门诊或住院号。最终,所有挂号结果均以短信形式发送至客户。
    本申请的疾病筛查、预警流程如下: 
    社康居民定期通过体征数据实时采集设备居家采集体征参数,并通过社康中心APP上传体征数据至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模块接收到居民新的体征数据,系统会自动调用疾病评估模型,进行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的实时评估。当评估结果出现异常,系统会自动提示社康中心医生,并以短信形式通知患者本人。
    本申请可实现居家疾病实时监测及评估:
    居民可以利用可穿戴健康终端,实时采集体征数据(如血压、血糖、心电、体温、体重等),上传至社康医院电子档案系统,系统自带的疾病评估模型会实时对社区居民的身体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评估、预警等,方便社区医生及居民实时了解居民的身体状况。
    本申请可实现挂号分诊的智能化:
    利用本系统,居民可通过智能手机APP进行远程挂号申请,社康中心疾病评估模型根据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病情自述、当前的体征参数对居民病情进行评估。系统选择就医压力较小、且医疗水平相符的医院进行挂号分诊,并将分诊挂号结果以短信形式告知居民。节约患者就医等待时间、提高医院系统挂号分诊效率。
    本申请针对重症患者所采取的避免加重病情措施(基层医院转诊前在人力、设备准备和预处理及与上级医院的沟通联系等);社区患者出现急危症状,社区医生立即启动转诊绿色通道,并与患者取得及时联系,做好救护准备,安排救护车辆(含有便携式体征检测仪器及救治仪器,如体温、心电监护、氧气袋、超声等),在医护人员全程监护下前往大医院就医。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关 键  词:
    一种 基于 网络 医院 数据处理 方法 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基于网络医院的分诊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70397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