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试验机机架平衡调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击试验机机架平衡调整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05330.0 (22)申请日 2014.12.01 G01M 7/08(2006.01) (71)申请人 太仓市高泰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15427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璜泾镇荣 文村 (72)发明人 王韬宏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贺翔 (54) 发明名称 冲击试验机机架平衡调整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试验机机架平衡调整装 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该平衡调整装置包括 固件、 主动螺丝机构和从动螺丝机构, 所述主动螺 丝机构包括主动螺柱和主动齿轮, 所述从动螺丝 机构。
2、包括从动螺柱和从动齿轮, 所述固件与主动 螺丝机构通过主动螺柱连接, 所述固件与从动螺 丝机构通过从动螺柱连接, 所述主动螺丝机构与 从动螺丝机构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互相咬合 连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固件设置为更为贴合 的 L 型, 并通过主动螺丝机构驱动, 从动螺丝机构 受力从动, 以主动螺丝机构同步带动从动螺丝机 构稳步上升。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5818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58184 A 1/1 页 2 1.。
3、 一种冲击试验机机架平衡调整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平衡调整装置包括固件 (1) 、 主动螺丝机构 (2) 和从动螺丝机构 (3) , 所述主动螺丝机构 (2) 包括主动螺柱 (22) 和主动 齿轮 (24) , 所述从动螺丝机构 (3) 包括从动螺柱 (32) 和从动齿轮 (34) , 所述固件 (1) 与主 动螺丝机构 (2) 通过主动螺柱 (22) 连接, 所述固件 (1) 与从动螺丝机构 (3) 通过从动螺柱 (32) 连接, 所述主动螺丝机构 (2) 与从动螺丝机构 (3) 通过主动齿轮 (24) 与从动齿轮 (34) 互相咬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试验机机架平衡调。
4、整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件 (1) 为 L 型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冲击试验机机架平衡调整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动螺丝 机构 (2) 还包括右螺纹 (21) 、 主动连接柱 (25) 、 主动轴承 (26) 和主动脚撑 (27) , 由上及下的 连接关系为主动螺柱 (22) 、 右螺纹 (21) 、 主动齿轮 (24) 、 主动连接柱 (25) 、 主动轴承 (26) 和 主动脚撑 (27) , 所述主动螺柱 (22) 上设置有主动螺纹 (23) 。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冲击试验机机架平衡调整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从动螺丝 机构 (3) 还包括左。
5、螺纹 (31) 、 从动连接柱 (35) 、 从动轴承 (36) 和从动脚撑 (37) , 由上及下 的连接关系为从动螺柱 (32) 、 左螺纹 (31) 、 从动齿轮 (34) 、 从动连接柱 (35) 、 从动轴承 (36) 和从动脚撑 (37) , 所述从动螺柱 (32) 上设置有从动螺纹 (33) , 所述固件 (1) 上设置有空腔 (4) , 所述空腔 (4) 包覆从动螺柱 (32)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58184 A 2 1/3 页 3 冲击试验机机架平衡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试验机机架平衡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每一种大型机器均。
6、需要其所在平面相对水平, 而车间的水泥地一般都无法做到地 面平整水平, 因此需要一些另外的机械装置用于撑起机器的机身机架, 四脚调整水平高度 从而调整机架的水平, 然而, 在普通的水平调整装置都是依靠人力在机架底部插入插垫, 经 过捶打后来调整, 但是这样的水平调整有个问题就是无法做到各处高度均匀上升, 甚至会 出现一侧坍塌的现象发生, 因此, 寻求一种更为新型的平衡调整装置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固件设置为更为贴合的 L 型, 并通过主动螺丝机构驱动, 从 动螺丝机构受力从动, 以主动螺丝机构同步带动从动螺丝机构稳步上升的冲击试验机机架 平衡调整装置。 0004 为。
7、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冲击试验机机架平衡调整装置, 所述平衡调整装置包括固件、 主动螺丝机构和从 动螺丝机构, 所述主动螺丝机构包括主动螺柱和主动齿轮, 所述从动螺丝机构包括从动螺 柱和从动齿轮, 所述固件与主动螺丝机构通过主动螺柱连接, 所述固件与从动螺丝机构通 过从动螺柱连接, 所述主动螺丝机构与从动螺丝机构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互相咬合连 接。 0005 进一步的, 所述固件为 L 型结构。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主动螺丝机构还包括右螺纹、 主动连接柱、 主动轴承和主动脚撑, 由上及下的连接关系为主动螺柱、 右螺纹、 主动齿轮、 主动连接柱、 主动轴承和主动。
8、脚撑, 所 述主动螺柱上设置有主动螺纹。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从动螺丝机构还包括左螺纹、 从动连接柱、 从动轴承和从动脚撑, 由上及下的连接关系为从动螺柱、 左螺纹、 从动齿轮、 从动连接柱、 从动轴承和从动脚撑, 所 述从动螺柱上设置有从动螺纹, 所述固件上设置有空腔, 所述空腔包覆从动螺柱。 0008 固件结构为 L 型结构, 其带有缺口的坎可以插入机器机架的底部, 而主动螺丝机 构和从动螺丝机构分别带有主动脚撑和从动脚撑, 两个脚撑可以最大化地保持机器底部的 稳定性, 在拧动主动螺丝机构的主动螺柱时, 因主动螺柱带有主动螺纹, 主动螺纹与咬合的 右螺纹作相对运动, 使得主动螺柱向下。
9、运动, 同时带动主动齿轮的转动, 而设置在底部的主 动连接柱因与主动轴承连接, 因此主动螺柱的转动并不会带动主动脚撑的转动, 主动脚撑 仅会稳固地接触地面。 0009 因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咬合, 转动中的主动齿轮会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 使得 从动螺柱随其转动, 而设置在底部的从动连接柱因与从动轴承连接, 因此转动的从动螺柱 不会带动从动脚撑进行转动, 而转动的从动螺柱因上面设置有从动螺纹, 而与从动螺纹咬 说 明 书 CN 104458184 A 3 2/3 页 4 合的左螺纹作相对运动, 推动固件往上提升, 而设置在固件中的空腔为从动螺柱提供了必 要的运动空间。 0010 采用上述结构后,。
10、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 1、 结构合理, 利用主动螺丝机构的运动, 从而带动从动螺丝机构的运动, 使得同步稳步 提升, 结构合理 ; 2、 使用方便, 仅需拧动主动螺丝机构, 便可以带动从动螺丝机构进行运动, 方便易行。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是本发明冲击试验机机架平衡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附图标记说明 : 1、 固件 ; 2、 主动螺丝机构 ; 21、 右螺纹 ; 22、 主动螺柱 ; 23、 主动螺纹 ; 24、 主动齿轮 ; 25、 主动连接柱 ; 26、 主动轴承 ; 27、 主动脚撑 ; 3、 从动螺丝机构 ; 31、 左螺纹 ; 32、 从动螺柱 ; 33、 从动螺纹 ;。
11、 34、 从动齿轮 ; 35、 从动连接柱 ; 36、 从动轴承 ; 37、 从动脚撑 ; 4、 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 如图 1 所示, 一种冲击试验机机架平衡调整装置, 该平衡调整装置包括固件 1、 主 动螺丝机构 2 和从动螺丝机构 3。 0014 主动螺丝机构2包括主动螺柱22和主动齿轮24, 从动螺丝机构3包括从动螺柱32 和从动齿轮 34, 固件 1 与主动螺丝机构 2 通过主动螺柱 22 连接, 固件 1 与从动螺丝机构 3 通过从动螺柱 32 连接, 主动螺丝机构 2 与从动螺丝机构 3 通过主动齿轮 24 与从动齿轮 3。
12、4 互相咬合连接。 0015 固件 1 为 L 型结构, 固件 1 上设置有空腔 4, 所述空腔 4 包覆从动螺柱 32。 0016 主动螺丝机构 2 还包括右螺纹 21、 主动连接柱 25、 主动轴承 26 和主动脚撑 27, 由 上及下的连接关系为主动螺柱 22、 右螺纹 21、 主动齿轮 24、 主动连接柱 25、 主动轴承 26 和 主动脚撑 27, 主动螺柱 22 上设置有主动螺纹 23。 0017 从动螺丝机构 3 还包括左螺纹 31、 从动连接柱 35、 从动轴承 36 和从动脚撑 37, 由 上及下的连接关系为从动螺柱 32、 左螺纹 31、 从动齿轮 34、 从动连接柱 35。
13、、 从动轴承 36 和 从动脚撑 37, 从动螺柱 32 上设置有从动螺纹 33。 0018 固件1结构为L型结构, 其带有缺口的坎可以插入机器机架的底部, 而主动螺丝机 构 2 和从动螺丝机构 3 分别带有主动脚撑 27 和从动脚撑 37, 两个脚撑可以最大化地保持 机器底部的稳定性, 在拧动主动螺丝机构 2 的主动螺柱 22 时, 因主动螺柱 22 带有主动螺纹 23, 主动螺纹 23 与咬合的右螺纹 21 作相对运动, 使得主动螺柱 22 向下运动, 同时带动主动 齿轮 24 的转动, 而设置在底部的主动连接柱 25 因与主动轴承 26 连接, 因此主动螺柱 22 的 转动并不会带动主动。
14、脚撑 27 的转动, 主动脚撑 27 仅会稳固地接触地面。 0019 因从动齿轮 34 与主动齿轮 24 咬合, 转动中的主动齿轮 24 会带动从动齿轮 34 进 行转动, 使得从动螺柱 32 随其转动, 而设置在底部的从动连接柱 35 因与从动轴承 36 连接, 因此转动的从动螺柱 32 不会带动从动脚撑 37 进行转动, 而转动的从动螺柱 32 因上面设置 有从动螺纹 33, 而与从动螺纹 33 咬合的左螺纹 31 作相对运动, 推动固件 1 往上提升, 而设 说 明 书 CN 104458184 A 4 3/3 页 5 置在固件 1 中的空腔 4 为从动螺柱 32 提供了必要的运动空间。 说 明 书 CN 104458184 A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58184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