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科学种植水稻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科学种植水稻技术.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57718.0 (22)申请日 2014.10.20 A01G 16/00(2006.01) C05G 3/00(2006.01) (71)申请人 郎溪县十字镇林华粮食种植家庭农 场 地址 242100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十字镇天 子门村 (72)发明人 林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娄尔玉 (54) 发明名称 一种科学种植水稻技术 (57) 摘要 一种科学种植水稻技术, 涉及农作物种植技 术,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第一次打农药、 曝晒、 旋 耕土地、 施肥、 水肥保持和定期施肥。本发。
2、明的优 点在于 : 无公害有机肥料, 生态环保, 同时本方法 减少病虫害, 优质高产, 大幅提高水稻的产量, 本 方法所产的水稻颗粒饱满, 营养丰富, 适于推广。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7229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1 CN 104472290 A 1/1 页 2 1.一种科学种植水稻技术, 其特征在于 :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第一次打农药 : 将农田内残留的害虫、 草类作物杀死, 为水稻的生长奠定基础 ; 曝晒 : 利用阳光暴晒农田 3 天, 。
3、以充分的杀死被施过农药的害虫、 草类作物 ; 旋耕土地 : 利用旋耕机将暴晒好的农田旋耕, 保证土质, 并将农田分垄 ; 施肥 : 通过人工对农田施加一定量的肥料, 为水稻前期生长提供营养保障 ; 所述的肥 料由水分 50 -60的秸秆 70-80、 豆饼 6 -8、 尿素 5 -7、 磷酸钙 2 -5、 有机 质 15-20、 和益生菌液 12 -15组成 , 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播种 : 利用人工或者机器播种, 将水稻均匀的播种在农田上 ; 水分保持 : 夏秋干旱季节, 空气温度高于 35-38, 土壤田间持水量低于 50 -60 时, 向田间灌溉水, 灌溉的水中含有肥料 3 -5。
4、, 肥料由干鸭粪 8 -10、 无机肥 15-20、 草木灰13-17、 水稻增产剂12-15、 硫酸钾5-8、 甲胺磷2-5、 磷肥 2 -5、 硝酸钾 2 -5、 有机复合肥 12 -15、 重钙 2 -5组成 , 所述的百分 比为重量百分比 ; 空气温度高于 38以上, 土壤田间持水量低于 40 -50时, 向田间灌溉水, 灌溉的水 中含有肥料 5 -7, 肥料由干鸭粪 10 -15、 无机肥 15 -20、 草木灰 14 -27、 玉 米增产剂 15 -28、 硫酸钾 5 -8、 甲胺磷 2 -5、 磷肥 1 -3、 硝酸钾 1 -3、 有机复合肥 1 -3、 重钙 2 -5组成 , 。
5、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 定期病虫害防治 : 亩用 25g 赤霉素加 10蚜虱速克 10g 混合兑水 15kg 喷雾 ; 定期施肥 : 人工对农田内的水稻进行施肥, 为水稻在后期生长过程中提供营养保障。 2.根据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一种科学种植水稻技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农药由丁醚 脲、 灭多威、 哒螨灵、 麦宝素和水构成、 氧乐果、 粉锈宁、 赤霉素、 麦宝素含量在510, 比重 为 1 : 1 : 1 : 1。 3.根据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一种科学种植水稻技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定期施肥步 骤中的肥由尿素、 磷酸一铵、 氯化钾及有机质组成 , 其各成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
6、 , 尿素 40-50 , 磷酸一铵 25-30 , 氯化钾 5-10 , 有机质 10-2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72290 A 2 1/2 页 3 一种科学种植水稻技术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 具体涉及一种科学种植水稻技术。 发明内容 : 0002 本发明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科学种植水稻技术。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4 一种科学种植水稻技术, 其特征在于 :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0005 第一次打农药 : 将农田内残留的害虫、 草类作物杀死, 为水稻的生长奠定基础 ; 0006 曝。
7、晒 : 利用阳光暴晒农田 3 天, 以充分的杀死被施过农药的害虫、 草类作物 ; 0007 旋耕土地 : 利用旋耕机将暴晒好的农田旋耕, 保证土质, 并将农田分垄 ; 0008 施肥 : 通过人工对农田施加一定量的肥料, 为水稻前期生长提供营养保障 ; 所述 的肥料由水分 50 -60的秸秆 70-80、 豆饼 6 -8、 尿素 5 -7、 磷酸钙 2 -5、 有机质 15-20、 和益生菌液 12 -15组成 , 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0009 播种 : 利用人工或者机器播种, 将水稻均匀的播种在农田上 ; 0010 水分保持 : 夏秋干旱季节, 空气温度高于 35-38, 土壤田间持。
8、水量低于 50 -60时, 向田间灌溉水, 灌溉的水中含有肥料 3 -5, 肥料由干鸭粪 8 -10、 无机肥 15 -20、 草木灰 13 -17、 水稻增产剂 12 -15、 硫酸钾 5 -8、 甲胺磷 2 -5、 磷肥 2 -5、 硝酸钾 2 -5、 有机复合肥 12 -15、 重钙 2 -5组成 , 所 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 0011 空气温度高于 38以上, 土壤田间持水量低于 40 -50时, 向田间灌溉水, 灌溉的水中含有肥料 5 -7, 肥料由干鸭粪 10 -15、 无机肥 15 -20、 草木灰 14-27、 玉米增产剂15-28、 硫酸钾5-8、 甲胺磷2-5、 磷肥。
9、1-3、 硝酸 钾 1 -3、 有机复合肥 1 -3、 重钙 2 -5组成 , 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 0012 定期病虫害防治 : 亩用 25g 赤霉素加 10蚜虱速克 10g 混合兑水 15kg 喷雾 ; 0013 定期施肥 : 人工对农田内的水稻进行施肥, 为水稻在后期生长过程中提供营养保 障。 0014 所述的农药由丁醚脲、 灭多威、 哒螨灵、 麦宝素和水构成、 氧乐果、 粉锈宁、 赤霉素、 麦宝素含量在 510, 比重为 1 : 1 : 1 : 1。 0015 所述的定期施肥步骤中的肥由尿素、 磷酸一铵、 氯化钾及有机质组成 , 其各成分 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尿素40-50,磷。
10、酸一铵25-30,氯化钾5-10,有机质10-20。 0016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无公害有机肥料, 生态环保, 同时本方法减少病虫害, 优质高 产, 大幅提高水稻的产量, 本方法所产的水稻颗粒饱满, 营养丰富, 适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 0017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说 明 书 CN 104472290 A 3 2/2 页 4 0018 一种科学种植水稻技术, 其特征在于 :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0019 第一次打农药 : 将农田内残留的害虫、 草类作物杀死, 为水稻的生长奠定基础 ; 0。
11、020 曝晒 : 利用阳光暴晒农田 3 天, 以充分的杀死被施过农药的害虫、 草类作物 ; 0021 旋耕土地 : 利用旋耕机将暴晒好的农田旋耕, 保证土质, 并将农田分垄 ; 0022 施肥 : 通过人工对农田施加一定量的肥料, 为水稻前期生长提供营养保障 ; 所述 的肥料由水分 50的秸秆 80、 豆饼 8、 尿素 7、 磷酸钙 5、 有机质 20、 和益生菌液 15组成 , 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0023 播种 : 利用人工或者机器播种, 将水稻均匀的播种在农田上 ; 0024 水分保持 : 夏秋干旱季节, 空气温度高于 35-38, 土壤田间持水量低于 50 -60时, 向田间灌。
12、溉水, 灌溉的水中含有肥料 5, 肥料由干鸭粪 10、 无机肥 20、 草木灰 17、 水稻增产剂 15、 硫酸钾 5、 甲胺磷 3、 磷肥 5、 硝酸钾 5、 有机复合肥 15、 重钙 5组成 , 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 0025 空气温度高于 38以上, 土壤田间持水量低于 40 -50时, 向田间灌溉水, 灌溉 的水中含有肥料7, 肥料由干鸭粪10、 无机肥20、 草木灰27、 玉米增产剂23、 硫酸 钾 5、 甲胺磷 5、 磷肥 3、 硝酸钾 1、 有机复合肥 1、 重钙 5组成 , 所述的百分比为 重量百分比 ; 0026 定期病虫害防治 : 亩用 25g 赤霉素加 10蚜虱速。
13、克 10g 混合兑水 15kg 喷雾 ; 0027 定期施肥 : 人工对农田内的水稻进行施肥, 为水稻在后期生长过程中提供营养保 障。 0028 所述的农药由丁醚脲、 灭多威、 哒螨灵、 麦宝素和水构成、 氧乐果、 粉锈宁、 赤霉素、 麦宝素含量在 5, 比重为 1 : 1 : 1 : 1。 0029 所述的定期施肥步骤中的肥由尿素、 磷酸一铵、 氯化钾及有机质组成 , 其各成分 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 , 尿素 40 , 磷酸一铵 30 , 氯化钾 10 , 有机质 20。 003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CN 104472290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