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pdf

  • 上传人:111****112
  • 文档编号:4681150
  • 上传时间:2018-10-27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814.6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05117.1

    申请日:

    2013.03.28

    公开号:

    CN104076046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N 23/00申请日:20130328|||公开

    IPC分类号:

    G01N23/00; G06T7/00

    主分类号:

    G01N23/0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发明人:

    王军; 侯健; 曲岩涛; 宫法明; 李奋; 邱茂鑫; 孟小海; 张言辉; 陈霆; 杜庆军; 刘丽; 于波; 李桂梅; 周康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代理人:

    崔晓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剩余油分布图像;将该剩余油分布图像进行预处理及分割;将该分割后的剩余油分布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统计剩余油信息;以及计算剩余油特征参数。该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实现了不同驱替时刻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的采集及定量表征,在此基础上可对岩心中剩余油的微观分布状态进行定量化描述,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1,采集剩余油分布图像;
    步骤2,将该剩余油分布图像进行预处理及分割;
    步骤3,将该分割后的剩余油分布图像进行三维重建;
    步骤4,统计剩余油信息;以及
    步骤5,计算剩余油特征参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基于层析扫描技术获得不同驱替时刻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层析扫描图像。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
    (1)将岩心模型抽真空饱和水并用模拟油驱替水,至岩心处于束缚水状态时进行扫描并记录出水量;
    (2)以恒定的注入流速向饱和油的该岩心模型中注入模拟水,分别在水驱至不同注入倍数时刻对该岩心模型进行扫描并记录出油量;
    (3)每个驱替时刻等间距地选取几个位置对岩心进行扫描;以及 
    (4)利用X射线探测器获取X射线衰减信号,将该信号转换为图像信息,对图像进行压缩存储,得到该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层析扫描图像。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截取该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层析扫描图像中间的矩形区域进行处理分析,对该截取图像进行亮度、对比度调整及锐化处理,使扫描图像更为清晰;选定合适的阈值,利用指示克里金法对预处理后的该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层析扫描图像进行分割,得到剩余油在孔隙空间中的分布图像。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将二维的该分割后的剩余油在孔隙中的分布图像沿驱替方向叠加得到储存剩余油信息的三维数据体,在此基础上利用移动立方体算法实现孔隙结构和剩余油的三维可视化。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根据三维空间内体素的相互连通关系将研究区域内所有的剩余油划分为单块连通的剩余油并编号,统计每个驱替时刻剩余油的块数、单块剩余油的体积、剩余油的表面积及与岩石的接触面积信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计算剩余油平均体积、剩余油体积大小频度分布、剩余油接触面积比和剩余油形状因子,输出统计图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剩余油平均体积为
                                                     
    式中,为剩余油体积,单位为μm3;N为研究区域内剩余油的块数;下标i代表第i块剩余油。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剩余油接触面积为
     
    式中,为剩余油与岩石的接触面积,单位为μm2;为剩余油的表面积,单位为μm2。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剩余油形状因子为
     
    式中,为剩余油体积,单位为μm3;为剩余油的表面积,单位为μm2。

    说明书

    说明书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孔隙结构、岩石润湿性、注入方式等条件的差异,油田开发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原油滞留在储集层孔隙中及颗粒表面而形成剩余油。剩余油的微观分布状态的研究对与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规律的研究方法包括玻璃刻蚀模型(GMM)、岩心微观模型(SMM)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NMR)等。
    玻璃刻蚀模型能够较为真实反映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而且通过显微镜可以直接对剩余油的微观分布状态进观察和描述,但该模型的岩石表面性质和孔隙几何特征等同真实岩心仍有较大差距;岩心微观模型利用实际的岩心薄片制作诚微观可视化模型,该模型的成像清晰度较差;以上两种方法都是基于二维微观模型对某一渗流截面的剩余油进行研究,不能反映剩余油在三维空间的真实分布状态。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成熟的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在三维空间上对油气储集层内的流体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定量描述。其关键是对观察到的图像进行采集,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确定剩余油形态,进行定量表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层析扫描技术的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用于认识剩余油在不同驱替时刻下的微观分布规律。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剩余油分布图像;步骤2,将该剩余油分布图像进行预处理及分割;步骤3,将该分割后的剩余油分布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步骤4,统计剩余油信息;以及步骤5,计算剩余油 特征参数。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基于层析扫描技术获得不同驱替时刻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分布图像。
    步骤1包括:
    (1)将岩心模型抽真空饱和水并用模拟油驱替水,至岩心处于束缚水状态时进行扫描并记录出水量;
    (2)以恒定的注入流速向饱和油的该岩心模型中注入模拟水,分别在水驱至不同注入倍数时刻对该岩心模型进行扫描并记录出油量;
    (3)每个驱替时刻等间距地选取几个位置对岩心进行扫描;以及
    (4)利用X射线探测器获取X射线衰减信号,将该信号转换为图像信息,对图像进行压缩存储,得到该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层析扫描图像。
    在步骤2中,截取该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层析扫描图像中间的矩形区域进行处理分析,对该截取图像进行亮度、对比度调整及锐化处理,使扫描图像更为清晰;选定合适的阈值,利用指示克里金法对预处理后的该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层析扫描图像进行分割,得到剩余油在孔隙空间中的分布图像。
    在步骤3中,将二维的该分割后的剩余油在孔隙中的分布图像沿驱替方向叠加得到储存剩余油信息的三维数据体,在此基础上利用移动立方体算法实现孔隙结构和剩余油的三维可视化。
    在步骤4中,根据三维空间内体素的相互连通关系将研究区域内所有的剩余油划分为单块连通的剩余油并编号,统计每个驱替时刻剩余油的块数、单块剩余油的体积、剩余油的表面积及与岩石的接触面积信息。
    在步骤5中,计算剩余油平均体积、剩余油大小频度分布、剩余油接触面积比和剩余油形状因子,输出统计图表。
    该剩余油平均体积为
    V‾=Σi=1NViN]]>
    式中,V为剩余油体积,μm3;N为研究区域内剩余油的块数;下标i代表第i块剩余油。
    该剩余油接触面积为
    ROR=ScorS]]>
    式中,Scor为剩余油与岩石的接触面积,μm2;S为剩余油的表面积,μm2。
    该剩余油形状因子为
    G=6πV/S1.5]]>
    式中,V为剩余油体积,μm3;S为剩余油的表面积,μm2。
    本发明中的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利用层析扫描技术对油水驱替过程中的岩心模型进行扫描,获得不同驱替时刻多孔介质中油水分布信息的图像,对图像进行亮度、对比度调整及锐化处理后,应用指示克里金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得到剩余油分布信息,将二维的分割图像沿驱替方向叠加得到储存剩余油信息的三维数据体,根据连通关系识别剩余油个体,计算剩余油分布形态的特征参数。本发明实现了不同驱替时刻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的采集及定量表征,在此基础上可对岩心中剩余油的微观分布状态进行定量化描述,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层析扫描图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选取的层析扫描图像研究区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预处理后的层析扫描图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图像分割后岩心模型孔隙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图像分割后剩余油分布状况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岩心模型孔隙结构三维重建结果的示意 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剩余油微观分布三维重建结果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剩余油划分编号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不同驱替时刻剩余油块数统计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不同驱替时刻剩余油平均体积统计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不同驱替时刻剩余油接触面积比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在步骤101,采集剩余油分布图像。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层析扫描技术获得不同驱替时刻多孔介质中油水分布信息图像,该步骤具体包括:
    (1)将岩心模型抽真空饱和水并用模拟油驱替水,至岩心处于束缚水状态时进行扫描并记录出水量;
    (2)以恒定的注入流速向饱和油的岩心模型中注入模拟水,分别在水驱至不同注入倍数时刻对岩心模型进行扫描并记录出油量;
    (3)每个驱替时刻等间距地选取几个位置对岩心进行扫描;
    (4)利用X射线探测器获取X射线衰减信号,将该信号转换为图像信息,对图像进行压缩存储,得到该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层析扫描图像。
    流程进入到步骤102。
    在步骤102,将剩余油分布图像进行预处理及分割。具体说来,截取层析扫描图像中间的矩形区域进行处理分析,对图像进行亮度、对比度调整及锐化处理,使扫描图像更为清晰;选定合适的阈值,利用指示克里金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得到剩余油在孔隙空间中的分布图像。流程进入到步骤103。
    在步骤103,将分割后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将二维的分割图像沿驱替方向叠加得到储存剩余油信息的三维数据体,在此基础上利用移动立方体算 法实现孔隙结构和剩余油的三维可视化。流程进入到步骤104。
    在步骤104,统计剩余油信息。根据三维空间内体素的相互连通关系将研究区域内所有的剩余油划分为单块连通的剩余油并编号,统计每个驱替时刻剩余油的块数、单块剩余油的体积、表面积及与岩石的接触面积信息。流程进入到步骤105。
    在步骤105,计算剩余油特征参数。计算剩余油平均体积、剩余油大小频度分布、接触面积比和形状因子有关特征参数,输出统计图表:
    ①剩余油平均体积
    剩余油平均体积为
    V‾=Σi=1NViN]]>
    式中,V为剩余油体积,μm3;N为研究区域内剩余油的块数;下标i代表第i块剩余油。
    ②剩余油接触面积
    剩余油接触面积为某一块剩余油与岩石基质的接触面积占其表面积的比例,该参数反映了剩余油与孔隙表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即
    ROR=ScorS]]>
    式中,Scor为剩余油与岩石的接触面积,μm2;S为剩余油的表面积,μm2。
    ③剩余油形状因子
    剩余油形状因子反映了剩余油结构的复杂程度,为剩余油体积与表面积1.5次方的比值,即
    G=6πV/S1.5]]>
    式中,V为剩余油体积,μm3;S为剩余油的表面积,μm2。流程结束。
    总之,本发明基于层析扫描技术获得不同驱替时刻多孔介质中油水分布信息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应用指示克里金法分割图像得到剩余油微观分布信息,将二维分割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得到剩余油信息三维数据体,根据连通关系将研究区域内的全部剩余油进行划分为单块剩余油,计算剩余油分布 形态的特征参数。
    在应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包括如下步骤:
    1.剩余油分布图像采集将岩心模型饱和油后对其进行扫描并记录出水量,设定注入流速为0.01mL/min对岩心模型进行驱替,分别在注水0.5PV(注入倍数)时刻、1.0PV时刻、2.0PV时刻、5.0PV时刻、10.0PV时刻及驱替至残余油时刻对岩心模型进行扫描并记录出油量。其中,每个驱替时刻在岩心模型上等间距地选取400个位置对岩心进行扫描,扫描间隔为11μm,扫描长度为4.4mm。将生成的扫描图像进行压缩存储,如图2所示的剩余油微观分布层析扫描图像的示意图。
    2.图像预处理及分割
    选取层析扫描图像中间256×256像素的矩形区域进行处理分析,如图3所示的选取的层析扫描图像研究区域的示意图。对图像进行亮度、对比度调整及锐化处理,使扫描图像更为清晰,如图4所示预处理后的层析扫描图像的示意图。利用指示克里金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得到如图5所示的图像分割后岩心模型孔隙结构的示意图和图6所示的图像分割后剩余油分布状况的示意图。
    3.分割图像的三维重建
    沿驱替方向选取256张分割图像进行叠加得到储存岩心模型信息的三维数据体(256×256×256像素),利用移动立方体算法实现图7所示的岩心模型孔隙结构三维重建结果和图8所示的剩余油微观分布三维重建结果的三维可视化。
    4.统计剩余油信息
    根据26邻域连通关系将研究区域内所有的剩余油划分为单块连通的剩余油并编号,如图9所示。统计不同驱替时刻剩余油的体积、表面积及与岩石的接触面积信息。
    5.计算剩余油特征参数
    计算不同驱替时刻剩余油块数(图10)、平均体积(图11)和接触面积比(图12)等参数,图10所示为不同驱替时刻剩余油块数统计图;图11所示为不同驱替时刻剩余油平均体积统计图;图12所示为不同驱替时刻剩余油接触面积比统计图。
    本发明实现了不同驱替时刻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的采集,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将剩余油从层析扫描图像中分割出来,将二维分割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得到剩余油信息三维数据体,根据连通关系识别剩余油个体,定量计算剩余油分布形态的特征参数,有助于认识不同驱替时刻剩余油的微观分布特征。

    关 键  词:
    多孔 介质 剩余 微观 分布 图像 采集 定量 表征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与定量表征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68115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