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和铁氧体载体、以及电子照相显影剂.pdf

  • 上传人:1****2
  • 文档编号:4680874
  • 上传时间:2018-10-27
  • 格式:PDF
  • 页数:19
  • 大小:1.57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08034.2

    申请日:

    2014.03.21

    公开号:

    CN104062864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3G 9/10申请日:20140321|||公开

    IPC分类号:

    G03G9/10

    主分类号:

    G03G9/10

    申请人:

    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泽本裕树; 杉浦隆男

    地址:

    日本千叶县

    优先权:

    2013.03.21 JP 2013-05877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高龙鑫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保持了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的优点,同时通过赋予高的载体强度来提高了耐久性、且在印刷时带电特性稳定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包覆铁氧体载体芯材和铁氧体载体,以及采用该铁氧体载体电子照相显影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由平均压缩强度为100mN以上、压缩强度的变动系数为50%以下的多孔铁氧体粒子构成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和铁氧体载体,以及采用该铁氧体载体的电子照相显影剂。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其特征在于,该铁氧体载体芯材由平均压缩强度为100mN以上、压缩强度的变动系数为50%以下的多孔铁氧体粒子构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铁氧体粒子是细孔容积为0.04~0.10ml/g、细孔径峰值为0.3~1.5μm,且在细孔径分布上,由下述式(1)表示的细孔径的偏差dv为1.5以下的多孔铁氧体粒子,
    dv=︱d84-d16︱/2 …(1)
    其中,d16为将高压区的总压汞量设为100%,从而根据压汞量达到16%时的对汞施加的外加压力所计算出的细孔径,
    d84为将高压区的总压汞量设为100%,从而根据压汞量达到84%时的对汞施加的外加压力所计算出的细孔径。

    3.  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其特征在于,该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是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氧体载体芯材的空隙中填充树脂而成,且相对于该铁氧体载体芯材100重量份,填充树脂3~20重量份。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其特征在于,该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的表面被树脂包覆。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其特征在于,该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0~50μm,饱和磁化强度为30~80Am2/kg,表观密度为1.0~2.2g/cm3。

    6.  电子照相显影剂,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照相显影剂由如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和墨粉构成。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照相显影剂可作为补充用显影剂来使用。

    说明书

    说明书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和铁氧体载体、以及电子照相显影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复印机或打印机等的、因真密度小及具有高的载体强度而使耐久性变优异、且在印刷时不产生带电变动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和铁氧体载体,以及采用该铁氧体载体的电子照相显影剂。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显影方法是将显影剂中的墨粉粒子附着在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上,从而进行显影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所使用的显影剂分为由墨粉粒子与载体粒子构成的双组分型显影剂、及仅使用墨粉粒子的单组分型显影剂。
    在这些显影剂中,作为使用由墨粉粒子与载体粒子构成的双组分型显影剂的显影方法,以往所采用的是级联显影法等,但是现在则以使用磁辊的磁刷显影法为主流。
    在双组分型显影剂中,载体粒子是载体物质,其作用为,在填充有显影剂的显影盒内,通过与墨粉粒子一起被搅拌,将所需电荷赋予给墨粉粒子,进而将这种带有电荷的墨粉粒子输送到感光体的表面,从而在感光体上形成墨粉像。而残留在仍保持有磁性的显影辊上的载体粒子从该显影辊再次返回到显影盒内,与新的墨粉粒子进行混合、搅拌,在一定时间内被反复使用。
    双组分型显影剂与单组分型显影剂不同,载体粒子具有与墨粉粒子混合、搅拌后使墨粉粒子带电,进而输送墨粉粒子的功能,且设计显影剂时的可控性良好。因此,双组分型显影剂适合用于对图像质量要求高的全彩显影装置、及进行对图像维护的可靠性、耐久性有所要求的高速印刷的装置等。
    对于在以上用途中使用的双组分型显影剂,要求图像浓度、雾度、白斑、色调、分辨率等图像特性从初始阶段就表现为预定值,并且要求这些特性在保质印刷期间内不产生变动,能够稳定地维持。为了稳定地维持这些特性,双组 分型显影剂中所含有的载体粒子的特性必须稳定。
    作为形成双组分型显影剂的载体粒子,以往使用的是各种铁粉载体、铁氧体载体、树脂包覆铁氧体载体、磁粉分散型树脂载体等。
    近来,办公室的网络化得以推进,从单功能的复印机时代向复合机的时代进化,售后服务体制也从诸如通过签约服务人员进行定期维护来更换显影剂等的体制转变为了免维护体制的时代,而市场对显影剂进一步长寿命化的要求变得更高。
    以此为背景,以实现载体粒子轻量化、延长显影剂寿命为目的,诸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40367号公报)等中提出了将微细的磁性微粒分散在树脂中而得到的磁粉分散型载体。
    这种磁粉分散型载体可通过减少磁性微粒的量来减小真密度,及减低搅拌所带来的压力,因此可防止被膜的剥落或剥离,得到长期稳定的图像特性。
    但是,磁粉分散型载体是用粘合剂树脂固定磁性微粒而成,会产生磁性微粒因搅拌压力或显影机内的冲击而脱离的问题,或者因为与以往使用的铁粉载体或铁氧体载体相比,在机械强度方面差而产生载体粒子自身破裂的问题。另外,也存在脱离的磁性微粒或破裂的载体粒子附着在感光体,从而导致图像缺陷的问题。
    再者,磁粉分散型载体由于使用微细的磁性微粒,因此磁性残留和保磁力变高,从而存在显影剂的流动性变差的缺点。尤其,当在磁辊上形成了磁刷时,由于磁性残留和保磁力高,磁刷的刷头变硬,难以获得高画质。并且,即使撤掉磁辊,载体的磁絮凝也不散开,不会迅速地与补充的墨粉混合,因此带电量的上升性差,并产生诸如墨粉飞散或灰雾等的图像缺陷的问题。
    除了这种磁粉分散型载体以外,以载体粒子的轻量化为目的,也提出了在载体芯材粒子的内部形成了空孔的中空载体。例如,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310104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芯粒子,以剖面面积为基准时,该芯粒子至少具有一个在20%以上、65%以下的空孔,且以剖面面积为基准的总空孔率为20%以上、70%以下。并且,在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44572号公报)中描述了以载体芯材的外径为d1、在芯材内部存在的中空部的外径为d2时,优选0.1<d2/d1<0.9的情况。
    以上所述的载体确实能够实现轻量化,但由于均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空孔, 因此与以往的不存在中空的铁氧体载体相比,机械强度还是弱。因此,当经受印刷时的搅拌压力或显影机内的冲击时,容易产生诸如载体粒子破碎,破碎的粒子附着在感光体上等的问题,从而构成引起图像缺陷的原因。因此,不是特别能满足最近对于长寿命化的要求。
    再者,作为替代这种磁粉分散型载体或中空载体的产品,提出了在使用多孔铁氧体粒子的铁氧体载体芯材的空隙中填充树脂而成的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
    在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337579号公报)中提出了在空隙率为10~60%的铁氧体载体芯材中填充树脂而成的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在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57943号公报)中提出了具有立体层合结构的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再者,在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9-175666号公报)和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9-244837号公报)中也提出了对由填充了树脂的多孔铁氧体粒子构成的铁氧体载体芯材的细孔容积、细孔径和细孔分布特性进行了规定,各自的击穿电压高、且提高了载体粒子的破碎强度的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或者带电上升性快、不产生带电变动的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
    作为这些文献所记载的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通过将树脂填充到多孔铁氧体粒子内部而形成了立体层合结构。尤其是,在专利文献6和7中提到了以下问题,即,由于对细孔分布特性进行了更为精确的控制,因此降低了树脂的填充程度的偏差,且进一步优选在填充树脂表面实施树脂包覆。其结果,确实实现了载体粒子的轻量化,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载体强度,但在载体强度方面还不能说是很充分。因此,不是特别能满足对于长寿命化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7-271663号公报)中记载了压缩破坏强度在150MPa以上、压缩变化率在15.0%以上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铁氧体载体,将其作为显影剂使用时,对于压力导致的破坏的耐受强度优异。
    但是,由于在该专利文献8中采用的铁氧体载体(铁氧体粒子)不是多孔性的,且不是使用多孔铁氧体粒子的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因此无法获得诸如轻量化等的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的优点。
    由此,针对高耐久性的要求,希望有既能达到轻量化,又能实现载体强度的提高,且在印刷时的带电特性稳定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403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31010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4457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33757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5794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9-175666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9-244837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7-2716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保持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的优点,且能够赋予高的载体强度,从而提高了耐久性,且在印刷时的带电特性稳定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包覆铁氧体载体芯材及铁氧体载体,以及采用该铁氧体载体的电子照相显影剂。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进行了潜心研究,其结果发现,在制造铁氧体载体芯材(多孔铁氧体粒子)时,通过严格控制预煅烧条件、粉碎条件及煅烧条件,能够得到具有高的压缩强度、以及具有一定值以下的压缩强度的变动系数的多孔铁氧体粒子,并且,还发现通过在该多孔铁氧体粒子中填充树脂,能够得到高强度的铁氧体载体并提高耐久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其特征在于,该铁氧体载体芯材由平均压缩强度为100mN以上、压缩强度的变动系数为50%以下的多孔铁氧体粒子构成。
    并且,作为本发明的上述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铁氧体粒子优选细孔容积为0.04~0.10ml/g,细孔径峰值为0.3~1.5μm,且在细孔径分布上,由下述式(1)表示的细孔径的偏差dv为1.5以下的多孔铁氧体粒子。
    dv=︱d84-d16︱/2 …(1)
    其中,d16为将高压区的总压汞量设为100%,从而根据压汞量达到16%时的对汞施加的外加压力所计算出的细孔径,
    d84为将高压区的总压汞量设为100%,从而根据压汞量达到84%时的对汞施加的外加压力所计算出的细孔径。
    并且,本发明提供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其特征在于,该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是在上述铁氧体载体芯材的空隙中填充树脂而成,且相对于该铁氧体载体芯材100重量份,填充树脂3~20重量份。
    作为本发明的上述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优选该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的表面被树脂包覆。
    作为本发明的上述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优选该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0~50μm,饱和磁化强度为30~80Am2/kg,表观密度为1.0~2.2g/cm3。
    并且,本发明提供由上述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和墨粉构成的电子照相显影剂。
    作为本发明的上述电子照相显影剂,也可作为补充用显影剂来使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中,作为在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中填充树脂而成的铁氧体载体,由于实现了低比重和轻量化,因此耐久性优异,且能够实现长寿命化。此外,与磁粉分散型载体相比强度高,且不会因热或冲击而导致破裂、变形、熔融。并且,由于具有高的载体强度,因此耐久性得以提高,在印刷时具有稳定的带电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的方式。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及铁氧体载体>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由多孔铁氧体粒子构成,其平均压缩强度为100mN以上,优选为100~250mN,更优选为120~250mN。如果平均压缩强度不足100mN,则填充树脂后作为铁氧体载体使用时,无法获得高的载体强度,耐久性差。只要不做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提到的 多孔铁氧体粒子是指各个多孔铁氧体粒子的集合体,并且,仅称为粒子时是指各个多孔铁氧体粒子。
    作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多孔铁氧体粒子的压缩强度的变动系数为50%以下,优选40%以下,更优选35%以下。如果压缩强度的变动系数超过50%,则压缩强度的偏差变得过大,此时即使平均压缩强度在所要求的范围内,弱粒子的存在几率也会增大,从而无法获得高载体强度,耐久性差。
    [平均压缩强度及压缩强度的变动系数]
    测定时使用了Elionix株式会社制造的超微压痕硬度试验机ENT-1100a。将分散在玻璃板上的多孔铁氧体粒子放置在试验机中,在25℃的环境下进行了测定。在试验中使用直径为50μmφ的平压头,以49mN/s的载荷速度加载至490mN。
    在粒子的选择上使用了如下的粒子,即,在超微压痕硬度试验机的测定画面(横130μm×纵100μm)中仅以1粒子的形式存在的多孔铁氧体粒子,且形成球形,用ENT-1100a附带的软件检测到的长径和短径的平均值是载体体积平均粒径的±2μm的粒子。将载荷-变位曲线的倾斜度接近0时作为粒子的破碎,将拐点的载荷作为压缩强度。测定100个粒子的压缩强度,采用分别去掉10个最大值和10个最小值后的80个数据,从而求出了平均压缩强度。
    算出上述80个数据的标准偏差,根据下述式(2)求出压缩强度的变动系数。
    压缩强度的变动系数(%)=(标准偏差/平均压缩强度)×100---(2)
    作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即多孔铁氧体粒子,优选其细孔容积为0.04~0.10ml/g,细孔径峰值为0.3~1.5μm。
    如果多孔铁氧体粒子的细孔容积不足0.04ml/g,则由于无法填充足够量的树脂,无法实现轻量化。并且,如果多孔铁氧体粒子的细孔容积超过0.10ml/g,则即使填充树脂也无法确保载体的强度。进而,多孔铁氧体粒子的细孔容积的优选范围为0.05~0.10ml/g,更优选为0.06~0.08ml/g。
    如果多孔铁氧体粒子的细孔径峰值为0.3μm以上,则由于芯材表面的凹凸的大小是适度的大小的缘故,墨粉的接触面积增加,并可有效地进行与墨粉的摩擦带电,进而在维持低比重的同时,带电的上升性特性也变得良好。如果多 孔铁氧体粒子的细孔径峰值不足0.3μm,则无法获得上述的效果,且由于填充后的载体表面平滑的缘故,就低比重的载体而言,无法得到与墨粉的充分的压力,带电的上升性变差。另外,如果多孔铁氧体粒子的细孔径峰值超过1.5μm,则由于树脂存在的面积相对于粒子的表面积变大的缘故,填充树脂时容易发生粒子间的凝集,且填充树脂后的载体粒子中存在大量的凝集粒子或变形粒子。因此,在印刷的压力下,凝集粒子分散开,从而成为引起带电变动的原因。再者,细孔径峰值超过1.5μm的多孔铁氧体粒子显示出粒子表面凹凸大的情况,这是表示粒子自身形状差的情况。并且,由于强度也会变差,因此由于印刷中的压力的原因,会产生载体粒子自身的破裂的问题,从而引起带电变动。并且,作为多孔铁氧体粒子的细孔径峰值,更优选的范围为0.4~1.2μm,最优选为0.4~0.8μm。
    由此,通过将细孔容积和细孔径峰值控制在上述范围,能够解决上述的各种问题,并得到适度轻量化的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
    [多孔铁氧体粒子的细孔径及细孔容积]
    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该多孔铁氧体粒子的细孔径以及细孔容积的测定。即,使用压汞测孔计Pascal140和Pascal240(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制造)进行了测定。膨胀计使用CD3P(粉体用),并将样本放入到开有多个孔的市售的明胶制胶囊中,随后放入到膨胀计内。用Pascal140脱气后,填充汞并在低压区(0~400Kpa)进行测定,从而作为第1轮测试。接着,再次进行脱气和低压区(0~400Kpa)的测定,从而作为第2轮测试。第2轮测试结束后,测定膨胀计、汞、胶囊和样本的总重量。然后,用Pascal240在高压区(0.1Mpa~200Mpa)进行了测定。利用在该高压区测定所得的压汞量来求出多孔铁氧体粒子的细孔容积、细孔径分布及细孔径峰值。并且,在求算细孔径时,通过将汞的表面张力设为480dyn/cm、接触角设为141.3°来进行计算。
    在该多孔铁氧体粒子的细孔径分布方面,细孔径的偏差dv优选为1.5以下。此处,将高压区的总压汞量设为100%时,则根据压入量达到84%时的汞受到的外加压力所计算出的细孔径为d84,及根据压入量达到16%时的汞受到的外加压力所计算出的细孔径为d16。并且,对于dv值,根据下述式(1)进行计算。
    dv=︱d84-d16︱/2 …(1)
    如果多孔铁氧体粒子的细孔径的偏差dv超过1.5,则意味着粒子间的凹凸和芯材形状的偏差变大。因此,如果dv值超过所要求的范围,则在带电的上升性或带电变动、及在易受到粒子的形状或填充影响的凝集方面,在粒子间容易产生偏差。
    在该多孔铁氧体粒子的组成中,优选含有从Mn、Mg、Li、Ca、Sr、Cu、Zn中选出的至少一种。考虑到近年来的以废弃物管制为代表的减轻环境负担的潮流,则优选不含有超过不可避免的杂质(伴随的杂质)范围的重金属Cu、Zn、Ni。
    作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是通过在由上述的多孔铁氧体粒子构成的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的空隙中填充树脂来得到。相对于铁氧体载体芯材100重量份,树脂的填充量优选为3~20重量份,更优选为4~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5~12重量份。如果树脂的填充量不足3重量份,则形成填充不充分的铁氧体载体,从而难以通过树脂包覆来进行带电量的控制。并且,如果树脂的填充量超过20重量份,则填充时容易产生凝集粒子,从而成为带电变动的原因。
    对于填充的树脂没有特别的制限,可根据搭配的墨粉、使用的环境等来适当选择。例如,可举出氟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醇酸树脂、酚醛树脂、含氟丙烯酸树脂、丙烯酸-苯乙烯树脂、硅树脂,或者通过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醇酸树脂、聚氨酯树脂、氟树脂等各种树脂改性而成的改性硅树脂等。如果考虑到因使用中的机械压力导致的树脂脱离的问题,则优选使用热固性树脂。作为具体的热固性树脂,可举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硅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醇酸树脂及含有它们的树脂。
    以控制载体的电阻、带电量、带电速度为目的,可以在填充树脂中添加导电剂。由于导电剂本身持有的电阻低,因此如果添加量过多,则容易引起剧烈的电荷泄露现象。因此,作为添加量,相对于填充树脂的固体成分为0.25~20.0重量%,优选为0.5~15.0重量%,特别优选为1.0~10.0重量%。作为导电剂,可举出导电碳、或氧化钛、氧化锡等的氧化物,或各种有机类导电剂。
    另外,在填充树脂中可含有带电控制剂。作为带电控制剂的例子,可举出 在墨粉中通常使用的各种带电控制剂、或各种硅烷偶联剂。这是由于,虽然在填充了大量的树脂时会有带电赋予能力降低的情况,但添加各种带电控制剂或硅烷偶联剂时可以对之进行控制的缘故。对于能够使用的带电控制剂或偶联剂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优选苯胺黑类染料、季铵盐、有机金属络合物、含金属单偶氮染料等的带电控制剂、氨基硅烷偶联剂或氟类硅烷偶联剂等。
    作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优选采用包覆树脂进行表面包覆。载体特性、尤其是以带电特性为代表的电特性多会受到载体表面存在的材料或性状的影响。因此,通过用适当的树脂进行表面包覆,能够以良好的精度调整所要求的载体特性。
    对于包覆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举出氟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醇酸树脂、酚醛树脂、含氟丙烯酸树脂、丙烯酸-苯乙烯树脂、硅树脂,或者通过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醇酸树脂、聚氨酯树脂、氟树脂等各树脂改性而成的改性硅树脂等。如果考虑到因使用中的机械应力导致的树脂脱离的问题,则优选使用热固性树脂。作为具体的热固性树脂,可举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硅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醇酸树脂及含有它们的树脂等。相对于填充型载体(树脂包覆前)100重量份,树脂的包覆量优选为0.5~5.0重量份。
    在这些包覆树脂中,出于与上述相同的目的,也可以含有导电剂或带电控制剂。作为导电剂或带电控制剂的种类或添加量,和上述填充树脂的情况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其体积平均粒径(D50)优选为20~50μm,在该范围能够防止载体附着,且能够获得良好的画质。如果平均粒径不足20μm,则会导致载体附着,因此不优选。另外,如果平均粒径超过50μm,则会因带电赋予能力的降低而导致画质变差,因此不优选。
    [体积平均粒径(Microtrack粒径分析)]
    该平均粒径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测定。即,采用日机装株式会社制造的Microtrack粒径分析仪(Model9320-X100)进行测定。分散剂采用水。将试样10g和水80ml加入到100ml的烧杯中,添加2~3滴的分散剂(六偏磷酸钠)。 然后,采用超声波均质器(SMT.Co.LTD.制造的UH-150型),设定成输出级别4,进行了20秒的分散。随后,去除烧杯表面产生的气泡后,将试样投入到装置中。
    作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其饱和磁化强度优选30~80Am2/kg。如果饱和磁化强度不足30Am2/kg,则会导致载体附着,因此不优选。如果饱和磁化强度超过80Am2/kg,则磁刷的刷头变硬,从而难以获得良好的画质。
    [饱和磁化强度]
    此处,使用积分型B-H示踪BHU-60型(理研电子株式会社制造)来进行磁化强度的测定。在电磁铁间放入磁场测定用H线圈及磁化强度测定用4πI线圈。此时,将试样放入到4πI线圈中。对改变电磁铁的电流及改变磁场H后得到的H线圈及4πI线圈的输出分别进行积分,以H输出为X轴、4πI线圈的输出为Y轴,在记录纸上描绘出磁滞回线。此处,在下述测定条件进行了测定,即,试样填充量为约1g,试样填充室内径为7mmφ±0.02mm、高度为10mm±0.1mm,4πI线圈的匝数为30。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的强度优选为3%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如果载体的强度超过3%,则由于载体强度弱,随着时间推移会产生因冲击导致的破裂,从而助长随时间推移的带电变动。
    [载体强度]
    将铁氧体载体20g放入到50cc的玻璃瓶中,用油漆搅拌器对该玻璃瓶进行30小时的搅拌。如果由于搅拌的压力而使粒子产生破裂、剥落或生成微粒,则搅拌后的铁氧体载体的平均粒径变小。强度弱的铁氧体载体容易产生剥落或生成微粒后,平均粒径会变小,因此将搅拌前后的平均粒径的变化率作为了载体强度的指标。作为平均粒径,采用通过前述的日机装株式会社制造的Microtrack粒径分析仪(Model9320-X100)测定的体积平均粒径。粒径的变化率及强度的判定标准如下。
    载体强度(粒径变化率)(%)=[(D0-D1)/D0]×100
    其中,D0为搅拌前的载体的体积平均粒径,
    D1为搅拌后的载体的体积平均粒径。
    作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其带电量变化率 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85%以上。如果带电量变化率不足80%,则随着时间推移会产生带电变动,从而助长诸如墨粉飞散、雾度或载体附着等的图像缺陷,无法稳定地维持良好的图像品质。
    [带电量变化率]
    作为带电量,是利用吸引式带电量测定装置(Epping q/m-meter,PES-Laboratoriumu公司制造)并通过测定载体和墨粉的混合物来求出。墨粉采用在全彩打印机中使用的市售的负极性墨粉(蓝色墨粉,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的DocuPrintC3530用,平均粒径为约5.8μm),并按显影剂量为10g、墨粉浓度为10重量%的方式进行配制。将配制的显影剂加入到50cc的玻璃瓶中,并将该玻璃瓶收纳并固定在直径为130mm、高度为200mm的圆柱形的支持架上,用Shinmaru Enterprises株式会社制造的Turbula混合器搅拌30分钟后,用635M的筛网进行了带电量测定。
    使用和上述墨粉相同的市售的负极性墨粉(蓝色墨粉,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的DocuPrintC3530用,平均粒径为约5.8μm),并按显影剂量为20g、墨粉浓度为10重量%的方式进行配制后加入到50cc的玻璃瓶中,利用浅田铁工株式会社制造的油漆搅拌器在该玻璃瓶中搅拌30小时。搅拌结束后,取出显影剂,用635M的筛网吸引住墨粉,从而只取出载体。对于所得到的载体,通过上述带电量的测定方法测定带电量,从而作为强制搅拌后的带电量。
    随后,通过下述式算出带电量变化率。

    作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其表观密度优选为1.0~2.2g/cm3。如果表观密度不足1.0g/cm3,则载体过轻,带电赋予能力容易降低。如果表观密度超过2.2g/cm3,则载体的轻量化不充分,耐久性差。
    [表观密度]
    该表观密度的测定依据JIS-Z2504(金属粉的表观密度试验法)来进行。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和铁氧体载体的制造方法>
    以下,对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和铁氧体载体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制造作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而使用的多孔铁氧体粒子时,首先,在适量称量原材料后,用球磨机或振动研磨机等进行0.5小时以上的粉碎混合,优选进行1~20小时的粉碎混合。此时,对于原料没有特别的限定。
    用加压成型机等对以上得到的粉碎物进行微粒化后,在700~1200℃的温度进行预煅烧。
    预煅烧后,在进一步用球磨机或振动研磨机等进行粉碎后,加水并用球珠研磨机等进行微粉碎。然后,根据需要添加分散剂、粘合剂等,调整粘度后用喷雾干燥器加以粒状化,从而进行造粒。在预煅烧后进行粉碎时,加水后,可用湿式球磨机或湿式振动研磨机等进行粉碎。
    对于上述的球磨机、振动研磨机、球珠研磨机等粉碎机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为了有效且均一地分散原料,作为所使用的介质,优选使用具有1mm以下的粒径的微粒状的研磨珠。另外,可以通过调整所使用的研磨珠的直径、组成、粉碎时间来控制粉碎程度。
    其次,将得到的造粒产物在400~800℃进行加热,从而去除诸如所添加的分散剂、粘合剂等的有机成分。如果在残留分散剂或粘合剂的情况下进行煅烧,则由于有机成分的分解、氧化,煅烧装置内的氧浓度容易产生变动,对磁力特性会带来大的影响,从而难以稳定地进行制造。并且,这些有机成分是使多孔性的控制、即铁氧体的结晶成长产生变动的原因。
    随后,将得到的造粒产物在氧浓度得到控制的环境、800~1500℃的温度保持1~24小时,从而进行煅烧。此时,可以使用旋转式电炉、分批式电炉或连续式电炉等,作为煅烧时的环境,可以注入氮气等的惰性气体、或氢气或一氧化碳等的还原性气体,从而进行氧浓度的控制。
    对由此得到的煅烧物进行粉碎、分选。作为分选方法,采用已知的风力分选、筛网过滤法、沉降法等,从而将粒度调整至所要求的粒径。
    之后,可以根据需要对表面进行低温加热来实施氧化膜处理,从而进行电阻调整。进行氧化被膜处理时,例如,可以使用一般的旋转式电炉、分批式电炉等在300~700℃进行热处理。通过该处理而形成的氧化被膜的厚度优选为0.1nm~5μm。如果不足0.1nm,则氧化被膜层的效果小,而如果超过5μm,则磁化强度降低或电阻变得过高,从而难以得到所要求的特性,因此不优选。 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在氧化被膜处理前进行还原。由此,配制出平均压缩强度在一定程度以上,压缩强度的变动系数在一定程度以下的多孔铁氧体粒子(铁氧体载体芯材)。
    为了将多孔铁氧体粒子的平均压缩强度控制在一定程度以上,压缩强度的变动系数控制在一定程度以下,必须严格控制预煅烧条件、粉碎条件及煅烧条件。具体而言,预煅烧温度优选高的温度。通过在预煅烧的阶段提高原料的铁氧体化程度,能够减少在煅烧阶段粒子内产生的应变。作为粉碎条件,优选长的粉碎时间。通过使浆料的粒径变小,能够使多孔铁氧体粒子内承受的外来压力均一地分散。作为煅烧条件,优选长的煅烧时间。如果煅烧时间短,则煅烧物不均匀,容易导致包扩压缩强度在内的各种物性不均一的问题。
    在由以上获得的多孔粒子构成的铁氧体载体芯材的空隙中填充树脂。作为填充方法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作为该方法,例如,可举出干式法、借助流化床的喷雾干燥方式、回转干燥方式、借助万能搅拌机等的浸液干燥法等。这里所用的树脂如上所述。
    在填充上述树脂的工序中,优选在减压条件下对多孔铁氧体粒子和填充树脂进行混合搅拌,同时在多孔铁氧体粒子的空孔中填充树脂。通过这种在减压条件下填充树脂的方式,能够高效地在空孔部分填充树脂。作为减压的程度,优选10~700mmHg。如果超过700mmHg,则没有减压效果,如果不足10mmHg,则在填充工序中树脂溶液容易沸腾,从而无法高效地进行填充。
    优选分成几次进行上述树脂填充工序。也可用一次填充工序填充树脂,因此并不是非要分成几次。但是,当一次填充大量的树脂时,根据树脂种类会发生粒子凝集的情况。如果发生凝集,则当作为载体在显影机内使用时,会受到显影器的搅拌压力而发生凝集分散开的情况。凝集的粒子的界面由于带电特性差别大,随着时间推移容易发生带电变动,因此不优选。这种情况下,通过分为几次进行填充,能够防止凝集并恰当地进行填充。
    填充树脂后,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加热,从而使填充的树脂紧密粘合在芯材上。作为加热方式,可以是外部加热方式或内部加热方式中的任一种,例如可以用固定式或流动式电炉、旋转式电炉、燃烧炉进行烧制,也可以用微波进行烧制。温度虽然根据填充树脂而不同,但必须是融点或玻璃化转移点以上的温度,如果是热固性树脂或缩合交联型树脂等,则可以通过升温至 可充分固化的温度来得到抗冲击性强的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
    如上所述,在多孔铁氧体粒子中填充树脂后,优选用树脂包覆表面。载体特性、尤其是以带电特性为代表的电特性通常会受到载体表面存在的材料或性状的影响。因此,通过用适当的树脂进行表面包覆,能够高精度地调整所要求的载体特性。作为包覆方法,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例如采用刷涂法、干式法、借助流化床的喷雾干燥方式、回转干燥方式、借助万能搅拌机的浸液干燥法等进行包覆。为了提高包覆率,优选采用借助流化床的方法。树脂包覆后,进行烧制时,可以是外部加热方式或内部加热方式中的任一种,例如,可以采用固定式或流动式电炉、旋转式电炉、燃烧炉进行烧制,也可以用微波进行烧制。当使用UV固化树脂时,使用UV加热器。烧制的温度虽然根据使用的树脂而不同,但必须是融点或玻璃化转移点以上的温度,如果是热固性树脂或缩合交联型树脂等,则必须升温至可充分固化的温度。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
    其次,对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是由上述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和墨粉所构成。
    作为构成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的墨粉粒子,可列举通过粉碎法制造的粉碎墨粉粒子、通过聚合法制造的聚合墨粉粒子。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由任意一种方法所得到的墨粉粒子。
    作为粉碎墨粉粒子,例如,可以通过将粘结树脂、电荷控制剂、着色剂用亨舍尔混合机等的混合器充分地进行混合,随后,用双螺杆挤压机等进行溶融混炼,冷却后进行粉碎、分选,在加入添加剂后通过混合机等进行混合来得到。
    对于构成粉碎墨粉粒子的粘结树脂虽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可举出聚苯乙烯、氯代聚苯乙烯、苯乙烯-氯代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乃至松香改性顺丁烯二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及聚氨酯树脂等。这些可单独或者混合使用。
    可以使用任何一种电荷控制剂。例如,作为正电性墨粉用的电荷控制剂,可举出苯胺黑类染料及季铵盐等,并且,作为负电性墨粉用的电荷控制剂,可举出含金属单偶氮染料等。
    作为着色剂(调色剂),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染料、颜料。例如,可以使 用碳黑、酞菁蓝、永久红、铬黄、酞菁绿等。此外,可以根据墨粉粒子来添加用于提高墨粉的流动性和耐凝集性的诸如硅粉、二氧化钛等的添加剂。
    聚合墨粉粒子是通过悬浮聚合法、乳化聚合法、乳化凝集法、酯链延伸聚合法、相转移乳化聚合法等的公知方法制造的墨粉粒子。作为这类聚合墨粉粒子,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得到。即,将使用表面活性剂使着色剂分散在水中后得到的着色分散液、聚合性单体、表面活性剂及聚合引发剂在水性介质中进行混合搅拌,从而使聚合性单体乳化并分散在水性介质中,进行搅拌、混合并使其聚合后,添加盐析剂使聚合物粒子盐析。随后,对由盐析得到的粒子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从而得到聚合墨粉粒子。随后,可以根据需要在干燥后的墨粉粒子中加入添加剂。
    再者,制造该聚合墨粉粒子时,除了聚合性单体、表面活性剂、聚合引发剂、着色剂以外,可进一步掺混固定性改良剂、带电控制剂,从而通过这些添加物可以控制和改善所得到的聚合墨粉粒子的诸多特性。并且,为了改善聚合性单体在水性介质中的分散性,同时调整所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使用链转移剂。
    对于用于制造上述聚合墨粉粒子的聚合性单体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举出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乙烯、丙烯等的乙烯不饱和单烯烃类、氯乙烯等的卤化乙烯类、醋酸乙烯酯等的乙烯基酯类、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及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等的α-亚甲基脂肪族单羧酸酯类等。
    作为配制上述聚合墨粉粒子时使用的着色剂(调色剂),可使用现有公知的染料、颜料。例如,可使用碳黑、酞菁蓝、永久红、铬黄及酞菁绿等。并且,作为这些着色剂,可以用硅烷偶联剂或钛偶联剂等来对其表面进行改性。
    作为制造上述聚合墨粉粒子时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此处,作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举出油酸钠、蓖麻油等的脂肪酸盐、月桂基硫酸钠、月桂基硫酸铵等的烷基硫酸酯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的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烷基磷酸酯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烷基硫酸酯盐等。并且,作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举出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烷基胺、 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等。再者,作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举出月桂胺醋酸盐等的烷基胺盐、月桂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等的季铵盐等。并且,作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举出氨基羧酸盐、烷基氨基酸等。
    相对于聚合性单体,如上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通常能以0.01~10重量%范围内的量来进行使用。这类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量不但影响单体的分散稳定性,而且还影响所得到的聚合墨粉粒子的环境依赖性,因此以确保单体的分散稳定性、且不过度影响聚合墨粉粒子的环境依赖性为目的,优选以上述范围内的量进行使用。
    在聚合墨粉粒子的制造中通常使用聚合引发剂。作为聚合引发剂,有水溶性聚合引发剂和油溶性聚合引发剂,而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任何一种。作为可以在本发明使用的水溶性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举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等的过硫酸盐,水溶性过氧化合物,并且,作为油溶性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举出例如偶氮二异丁腈等的偶氮类化合物,油溶性过氧化合物。
    并且,当在本发明中使用链转移剂时,作为该链转移剂,例如,可举出辛硫醇、十二硫醇、叔十二硫醇等的硫醇类,四溴甲烷等。
    再者,本发明所使用的聚合墨粉粒子包含固定性改良剂时,作为该固定性改良剂,可使用加洛巴蜡等的天然蜡,聚丙烯、聚乙烯等的烯烃类蜡等。
    并且,当本发明使用的聚合墨粉粒子含有带电控制剂时,对于所使用的带电控制剂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苯胺黑类染料、季铵盐、有机金属络合物、含金属单偶氮染料等。
    并且,作为用于提高聚合墨粉粒子的流动性的添加剂,可举出二氧化硅、氧化钛、钛酸钡、氟树脂微粒、丙烯酸树脂微粒等,且这些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再者,作为用于从水性介质中分离聚合粒子的盐析剂,可举出硫酸镁、硫酸铝、氯化钡、氯化镁、氯化钙、氯化纳等的金属盐。
    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制造的墨粉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15μm,优选为在3~10μm的范围内,而与粉碎墨粉粒子相比,聚合墨粉粒子的粒子均一性更高。如果墨粉粒子小于2μm,则带电能力降低,容易导致灰雾或墨粉飞散,如果超过15μm,则会导致图像质量变差。
    将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制造的载体与墨粉混合后,即可得到电子照相显影 剂。作为载体与墨粉的混合比,即墨粉浓度,优选设定为3~15重量%。当不足3重量%时,难以得到所要求的图像浓度,如果超过15重量%,则容易导致墨粉飞散或灰雾。
    将采用上述方法制造的载体和墨粉混合后得到显影剂,该显影剂还可以作为补充用显影剂来使用。此时,作为载体和墨粉的混合比,相对于载体1重量份,以墨粉为2~50重量份的比率进行混合。
    作为由如上所述的方式配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能够用于采用了在施加偏置电场的同时,通过具有墨粉及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的磁刷将形成在具有有机光电导体层的潜像保持物上的静电潜像进行反转显影的显影方式的、数字式的复印机、打印机、FAX、印刷机等中。并且,还可适用于由磁刷向静电潜像侧施加显影偏压时采用在直流偏压上重叠交流偏压的方法、即交变电场的全彩印刷机等中。
    以下,根据实施例等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
    实施例1
    称取原料,并使得MnO为38mol%、MgO为11mol%、Fe2O3为50.3mol%及SrO为0.7mol%,用干式的介质磨机(振动研磨机、1/8英寸径的不锈钢研磨珠)粉碎4.5小时,用辊式压实机将得到的粉碎物加工成约1mm见方的微粒。作为MnO原料,使用四氧化三锰,作为MgO原料,使用氢氧化镁,作为SrO原料,使用碳酸锶。用网目尺寸为3mm的振动筛去除该微粒中的粗粉,然后用网目尺寸为0.5mm的振动筛去除微粉后,通过用旋转式电炉在1080℃加热3小时来进行预煅烧。
    然后,用干式的介质磨机(振动研磨机、1/8英寸径的不锈钢研磨珠)进行粉碎,使得平均粒径达到约4μm后,加入水,进而用湿式的介质磨机(立式珠磨机、1/16英寸径的不锈钢研磨珠)粉碎10小时。用Microtrack粒径分析仪测定该浆料的粒径(粉碎的一次粒子径),其结果D50为1.5μm。在该浆料中适当添加分散剂,为了获得适当的细孔容积,相对于固体成分添加PVA(20%溶液)0.2重量%作为粘合剂,然后用喷雾干燥器进行造粒、干燥,从而对得到的粒子(造粒物)进行粒度调整,随后,用旋转式电炉在700℃加热2小时,除去诸如分散剂或粘合剂等的有机成分。
    随后,用隧道式电炉在煅烧温度为1071℃、氧气浓度为1.1容量%环境下保持5小时。此时,升温速度为150℃/小时,降温速度为110℃/小时。随后,进行破碎,且进一步通过分选来进行粒度调整,通过磁力选矿分出低磁性产品,从而获得由多孔铁氧体粒子构成的铁氧体载体芯材。
    在甲基硅树脂溶液25重量份(由于树脂溶液浓度为20%,因此作为固体成分为5重量份)中,相对于树脂固体成分添加双(乙酰乙酸乙酯)钛酸二异丙酯25重量%(换算为Ti原子时为3重量%)作为催化剂后,相对于树脂固体成分添加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5重量%作为氨基硅烷偶联剂,从而获得填充树脂溶液。
    将该树脂溶液和100重量份的上述多孔铁氧体粒子在60℃、6.7kPa(约50mmHg)的减压条件下混合搅拌,使甲苯挥发,同时使树脂浸透并充填到多孔铁氧体粒子的空隙中。使容器内恢复常压,在常压下继续搅拌,几乎完全去除甲苯后,将其从填充装置内取出并放入到容器中,随后放入到热风加热式的烘箱中,在220℃进行1.5小时的加热处理。
    随后,冷却至室温,取出树脂固化后的铁氧体粒子,用200M网目尺寸的振动筛解开粒子的凝集,用磁力选矿机去除非磁性物。随后,再用振动筛去除粗大粒子,从而得到填充了树脂的铁氧体粒子。
    然后,准备固体形态的丙烯酸树脂(产品名BR-73,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制造),将上述丙烯酸树脂20重量份和甲苯80重量份混合,使丙烯酸树脂溶解在甲苯中,从而配制树脂溶液。在该树脂溶液中,相对于丙烯酸树脂进一步添加碳黑(产品名Mogul L,Cabot公司制造)3重量%作为导电性控制剂,从而得到了包覆树脂溶液。
    将填充了所得到的树脂的铁氧体粒子加入到万能混合搅拌器中,添加上述的丙烯酸树脂溶液,通过浸液干燥法进行树脂包覆。此时,相对于填充了树脂的铁氧体粒子的重量,丙烯酸树脂为2重量%。包覆后,在145℃加热2小时后,用200M网目尺寸的振动筛解开粒子的凝集,用磁力选矿机去除非磁性物。之后,再用振动筛去除粗大粒子,从而得到在表面实施了树脂包覆的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
    实施例2
    除了作为煅烧条件使煅烧温度为1056℃、氧浓度为1.0容量%以外,通过 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了多孔铁氧体粒子(铁氧体载体芯材)。
    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在该多孔铁氧体粒子中填充硅树脂,并包覆丙烯酸树脂,从而获得了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
    实施例3
    除了作为煅烧条件使煅烧温度为1090℃、氧浓度为2.0容量%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了多孔铁氧体粒子(铁氧体载体芯材)。
    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在该多孔铁氧体粒子中填充硅树脂,并包覆丙烯酸树脂,从而获得了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
    实施例4
    除了作为煅烧条件使氧浓度为1.4容量%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了多孔铁氧体粒子(铁氧体载体芯材)。
    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在该多孔铁氧体粒子中填充硅树脂,并包覆丙烯酸树脂,从而获得了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
    实施例5
    除了作为煅烧条件使煅烧温度为1085℃、氧浓度为0容量%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了多孔铁氧体粒子(铁氧体载体芯材)。
    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在该多孔铁氧体粒子中填充硅树脂,并包覆丙烯酸树脂,从而获得了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
    实施例6
    除了作为煅烧条件使煅烧温度为1048℃、氧浓度为0.9容量%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了多孔铁氧体粒子(铁氧体载体芯材)。
    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在该多孔铁氧体粒子中填充硅树脂,并包覆丙烯酸树脂,从而获得了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
    比较例1
    除了湿式粉碎为5小时、浆料粒径为2.1μm、作为煅烧条件使煅烧温度为1065℃、氧浓度为1.7容量%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了多孔铁氧体粒子(铁氧体载体芯材)。
    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在该多孔铁氧体粒子中填充硅树脂,并包覆丙烯酸树脂,从而获得了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
    比较例2
    除了预煅烧温度为1000℃、作为煅烧条件使煅烧温度为1150℃、氧浓度为0容量%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了多孔铁氧体粒子(铁氧体载体芯材)。
    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在该多孔铁氧体粒子中填充硅树脂,并包覆丙烯酸树脂,从而获得了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
    比较例3
    除了作为煅烧条件使氧浓度为1.1容量%、且作为煅烧条件使煅烧温度为1090℃、煅烧时间为3小时、升温速度为300℃/小时、降温速度为200℃/小时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了多孔铁氧体粒子(铁氧体载体芯材)。
    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在该多孔铁氧体粒子中填充硅树脂,并包覆丙烯酸树脂,从而获得了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
    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在该多孔铁氧体粒子中填充硅树脂,并包覆丙烯酸树脂,从而获得了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但是,相对于多孔铁氧体粒子,硅树脂的填充量为1重量%。
    将作为实施例1~6及比较例1~3的制造条件的湿式破碎、浆料粒径、煅烧条件(温度、氧浓度、降温条件)及树脂填充量示于表1。并且,将获得的铁氧体载体芯材的特性等(细孔容积、细孔径峰值、细孔径分布、平均压缩强度及压缩强度变动系数)和铁氧体载体的特性等(平均粒径、饱和磁化强度、载体强度、带电量变化率及表观密度)分别示于表2。
    表1


    根据表2所示的结果可知,实施例1~6所示的铁氧体载体芯材的平均压缩强度、压缩强度变动系数在所期望的范围内。
    相对于此,比较例1及比较例2的铁氧体载体芯材的平均压缩强度差。而作为比较例3的铁氧体载体芯材,平均压缩强度在所期望的范围内,但压缩强度变动系数显示了大的值。
    并且,如表2所示,实施例1~5所示的铁氧体载体的平均粒径、饱和磁化强度、载体强度、带电量变化率及表观密度均在所期望的范围内。
    相对于此,与实施例1~6相比,比较例1~3的载体强度都显示了高的值,而带电量变化率都显示了低的值。
    工业实用性
    在本发明中,作为在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中填充了树脂而成的铁氧体载体,由于是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因此能够实现低比重和轻量化,且耐久性优异,能够实现长寿命化。并且,与磁粉分散型载体相比显示了高强度,且不会因为热和冲击导致破裂、变形、熔融。并且,由于具有高的载体强度,因此耐久性得以进一步提高,且在印刷时具有稳定的带电特性。因此,作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和铁氧体载体,能够广泛应用于对高画质有所要求的全彩印刷机、以及对图像维护的可靠性及耐久性有所要求的高速印刷机等的领域中。

    关 键  词:
    电子 照相 显影剂 树脂 填充 铁氧体 载体 以及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子照相显影剂用树脂填充型铁氧体载体芯材和铁氧体载体、以及电子照相显影剂.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68087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