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温度的智能振动棒及智能振动棒温度控制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控制温度的智能振动棒及智能振动棒温度控制系统.pdf(1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2080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03 CN 104020803 A (21)申请号 201410088984.3 (22)申请日 2014.03.11 G05D 23/30(2006.01) G08C 17/02(2006.01) H04L 29/06(2006.01) A61H 19/00(2006.01) (71)申请人 深圳市无碍互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中二 道 5 号生产力大楼 A 单元六层 603 (72)发明人 吕学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
2、44314 代理人 张约宗 张秋红 (54) 发明名称 一种可控制温度的智能振动棒及智能振动棒 温度控制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制温度的智能振动棒 及智能振动棒温度控制系统, 该智能振动棒温度 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振动棒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智能 振动棒表面温度的智能终端, 所述智能振动棒与 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无线通信连接。 实施本发明, 可 根据智能振动棒上的温度传感器感测振动棒表面 温度, 通过与智能振动棒无线通信连接的智能终 端产生控制用于控制温度控制单元调节所述智能 振动棒表面温度的第一控制指令, 在给用户提供 良好界面的同时, 可根据用户需求调节感觉舒适 的温度, 更好地实现用。
3、户的体验与参与。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20803 A CN 104020803 A 1/2 页 2 1. 一种智能振动棒温度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智能振动棒 (1) 以及用于控制所 述智能振动棒 (1) 表面温度的智能终端 (2) , 所述智能振动棒 (1) 与所述智能终端 (2) 通过 无线通信连接 ; 所述智能振动棒 (1) 包括用于采集智能振动棒 (1) 表面温度数据的温度传感器 (103) 、。
4、 用于向所述智能终端 (2) 发送温度数据并接收第一控制指令的第一射频单元 (102) 、 分别 与所述温度传感器 (103) 和所述第一射频单元 (102) 相连的第一主控单元 (101) 、 以及与所 述第一主控单元 (101) 相连的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指令调节所述智能振动棒 (1) 表面温度的 温度控制单元 (104) ; 所述智能终端 (2)包括用于接收温度数据并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的第二射频单元 (202) , 以及与所述第二射频单元 (202) 相连用于将接收到温度数据处理成用于控制所述智 能振动棒 (1) 表面温度的第一控制指令的第二主控单元 (20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
5、振动棒温度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智能振动棒 (1) 还 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单元 (101) 相连的用于给所述智能振动棒 (1) 提供电源的电源单 元 (105) 和用于控制所述智能振动棒 (1) 振动的电机单元 (106) 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智能振 动棒 (1) 工作状态的开关单元 (107) ; 所述电源单元 (105) 与所述电机单元 (106) 相连并为 其供电。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智能振动棒温度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电源单元 (105) 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单元 (101) 相连的用于给所述智能振动棒 (1) 充电的充电单元 (1051) 、 用于检测。
6、所述智能振动棒 (1) 电路电压的检测单元 (1052) 以及用于给所述智能振 动棒 (1) 供电的供电单元 (1053) ; 所述充电单元 (1051) 通过所述检测单元 (1052) 与所述 第一主控单元 (101) 相连, 所述供电单元 (1053) 与所述温度传感器 (103) 相连并为其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振动棒温度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开关单元 (107) 包 括用于进行模式选择的模式开关 (1071) 和用于控制所述智能振动棒 (1) 振动强弱的增减 开关 (1072)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振动棒温度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智能振动棒 (。
7、1) 包 括棒体首部 (120) 、 便于握持的棒体握持部 (121) 以及靠近所述棒体握持部 (121) 侧边延伸 出的棒体延伸部 (122) ; 所述电机单元 (106) 包括第一电机 (1061) 和第二电机 (1062) , 所述 第一电机 (1061) 和所述第二电机 (1062) 分别设置在所述棒体首部 (120) 和所述棒体延伸 部 (122) 。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振动棒温度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智能振动棒 (1) 还 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单元 (101) 相连的用于存储温度数据的存储单元 (108) 、 用于提 供时钟信号的时钟单元 (109) 、 上电复。
8、位单元 (110) 以及 LED 灯 (111)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振动棒温度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智能终端 (2) 还包 括用于显示所述智能振动棒 (1) 的当前电量及温度数据的显示单元 (203) 、 用于根据当前 电量产生报警信息的报警单元 (204) 以及用于输入温度数据以及振动强度数据以实现自动 调节的数据输入单元 (205) ; 所述显示单元 (203) 、 报警单元 (204) 以及数据输入单元 (205) 分别与所述第二主控单元 (201) 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智能振动棒温度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智能终端 (2) 还包 括与所述第二主控。
9、单元 (201) 相连的用于采集所述智能终端的加速度信息的加速度传感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20803 A 2 2/2 页 3 (206) , 所述第二主控单元 (201) 将加速度传感器 (206) 采集的加速度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用 于控制所述智能振动棒 (1) 振动的第二控制指令。 9. 根据权利要求 1 8 任一项所述智能振动棒温度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 射频单元 (102) 及所述第二射频单元 (202) 通过蓝牙、 Wi-Fi、 UWB、 TD-SCDMA、 ZigBee、 DAB、 DMB、 WiMax 的任一种或多种无线传输方式相连。 10. 一种可控制。
10、温度的智能振动棒, 所述智能振动棒 (1) 与智能终端 (2) 通过无线通信 连接,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智能振动棒 (1) 包括用于采集智能振动棒 (1) 表面温度数据的温度 传感器 (103) 、 用于向所述智能终端 (2) 发送温度数据并接收来自智能终端 (2) 的第一控制 指令的第一射频单元 (102) 、 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 (103) 和所述第一射频单元 (102) 相连 的第一主控单元 (101) 、 以及与所述第一主控单元 (101) 相连的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指令调 节所述智能振动棒 (1) 表面温度的温度控制单元 (104)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20803 。
11、A 3 1/6 页 4 一种可控制温度的智能振动棒及智能振动棒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性用品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温度的智能振动棒及智能振动棒温 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性的观念逐渐解放, 对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振 动棒是用于满足性要求的用品。 现有的振动棒通过振动棒上的几个按钮控制电机振动模式 及振动强度, 其控制模式固定, 功能单一, 没有显示界面, 无法显示具体的工作模式, 用户只 有使用时才能知道选择的模式, 而且只有一个模式切换键循环切换模式, 选择单一, 使用户 难以直接进入用户喜欢的模式。而且现有振动棒表面温度无。
12、法人为控制, 在使用时不能很 好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可控制温度的智 能振动棒及智能振动棒温度控制系统。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智能振动棒温度控制系统, 包 括智能振动棒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智能振动棒表面温度的智能终端, 所述智能振动棒与所述 智能终端通过无线通信连接 ; 0005 所述智能振动棒包括用于采集智能振动棒表面温度数据的温度传感器、 用于向所 述智能终端发送温度数据并接收第一控制指令的第一射频单元、 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 所述第一射频单元相连的第一主控单元、 以及与所述第一主。
13、控单元相连的用于根据第一控 制指令调节所述智能振动棒表面温度的温度控制单元 ; 0006 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用于接收温度数据并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的第二射频单元, 以及 与所述第二射频单元相连用于将接收到温度数据处理成用于控制所述智能振动棒表面温 度的第一控制指令的第二主控单元。 0007 优选地, 所述智能振动棒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单元相连的用于给所述智能 振动棒提供电源的电源单元和用于控制所述智能振动棒振动的电机单元以及用于控制所 述智能振动棒工作状态的开关单元 ; 所述电源单元与所述电机单元相连并为其供电。 0008 优选地, 所述电源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单元相连的用于给所述智能振动。
14、 棒充电的充电单元、 用于检测所述智能振动棒电路电压的检测单元以及用于给所述智能振 动棒供电的供电单元 ; 所述充电单元通过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一主控单元相连, 所述供 电单元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连并为其供电。 0009 优选地, 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用于进行模式选择的模式开关和用于控制所述智能振 动棒振动强弱的增减开关。 0010 优选地, 所述智能振动棒包括棒体首部、 便于握持的棒体握持部以及靠近所述棒 体握持部侧边延伸出的棒体延伸部 ; 所述电机单元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所述第一电 说 明 书 CN 104020803 A 4 2/6 页 5 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设置在所述棒体首部和所述棒。
15、体延伸部。 0011 优选地, 所述智能振动棒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单元相连的用于存储温度数 据的存储单元、 用于提供时钟信号的时钟单元、 上电复位单元以及 LED 灯。 0012 优选地, 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用于显示所述智能振动棒的当前电量及温度数据的 显示单元、 用于根据当前电量产生报警信息的报警单元以及用于输入温度数据以及振动强 度数据以实现自动调节的数据输入单元 ; 所述显示单元、 报警单元以及数据输入单元分别 与所述第二主控单元相连。 0013 优选地, 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主控单元相连的用于采集所述智能终端 的加速度信息的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第二主控单元将加速度传感器采集。
16、的加速度信息进行 处理形成用于控制所述智能振动棒振动的第二控制指令。 0014 优选地, 所述第一射频单元及所述第二射频单元通过蓝牙、 Wi-Fi、 UWB、 TD-SCDMA、 ZigBee、 DAB、 DMB、 WiMax 的任一种或多种无线传输方式相连。 001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控制温度的智能振动棒, 所述智能振动棒与智能终端通过无 线通信连接, 所述智能振动棒包括用于采集智能振动棒表面温度数据的温度传感器、 用于 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温度数据并接收来自智能终端的第一控制指令的第一射频单元、 分别 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射频单元相连的第一主控单元、 以及与所述第一主控单元相 连的用。
17、于根据第一控制指令调节所述智能振动棒表面温度的温度控制单元。 001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 实施本发明, 可根据智能振动棒上的温度 传感器感测振动棒表面温度, 通过与智能振动棒无线通信连接的智能终端产生用于控制温 度控制单元调节所述智能振动棒表面温度的第一控制指令, 在给用户提供良好界面的同 时, 可根据用户需求调节感觉舒适的温度, 更好地实现用户的体验与参与。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中 : 0018 图 1 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振动棒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0019 图 2 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主控单元的电路图。 002。
18、0 图 3 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及温度控制单元的电路图。 0021 图 4 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射频单元的电路图。 0022 图 5 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充电单元的电路图。 0023 图 6 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检测单元的电路图。 0024 图 7 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供电单元的电路图。 0025 图 8 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机单元的电路图。 0026 图 9 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开关单元的电路图。 0027 图 10 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存储单元的电路图。 0028 图 11 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时钟单元的电路图。 0029 图 12 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电复位单元的电路图。 0030 图 1。
19、3 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振动棒的结构示意图。 0031 1、 智能振动棒 ; 101、 第一主控单元 ; 102、 第一射频单元 ; 103、 温度传感器 ; 104、 温 度控制单元 ; 105、 电源单元 ; 1051、 充电单元 ; 1052、 检测单元 ; 1053、 供电单元 ; 106、 电机 说 明 书 CN 104020803 A 5 3/6 页 6 单元 ; 1061、 第一电机 ; 1062、 第二电机 ; 107、 开关单元 ; 1071、 模式开关 ; 1072、 增减开关 ; 108、 存储单元 ; 109、 时钟单元 ; 110、 上电复位单元 ; 111、 LE。
20、D 灯 ; 120、 棒体首部 ; 121、 棒体 握持部 ; 122、 棒体延伸部 ; 2、 智能终端 ; 201、 第二主控单元 ; 202、 第二射频单元 ; 203、 显示 单元 ; 204、 报警单元 ; 205、 数据输入单元 ; 206、 加速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 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图 1 示出本实施智能振动棒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该智能振动棒温度控制系 统包括智能振动棒1以及用于控制智能振动棒1表面温度的智能终端2, 智能振动棒1与智 能终端 2 通过无线通信连接。 00。
21、34 具体地, 智能振动棒 1 包括用于采集智能振动棒 1 表面温度数据的温度传感器 103、 用于向智能终端 2 发送温度数据并接收第一控制指令的第一射频单元 102、 分别与温 度传感器 103 和第一射频单元 102 相连的第一主控单元 101、 以及与第一主控单元 101 相 连的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指令调节智能振动棒 1 表面温度的温度控制单元 104。智能终端 2 包括与用于接收温度数据并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的第二射频单元 202 以及与第二射频单元 202 相连的用于将接收到温度数据处理成用于控制智能振动棒 1 表面温度的第一控制指令 的第二主控单元 201。具体地, 智能振动棒 1 表。
22、面的温度传感器 103 采集智能振动棒 1 表 面温度并经第一主控单元 101 处理后, 通过第一射频单元 102 发送至智能终端 2, 智能终端 2 的第二主控单元 201 将该温度数据处理成用于控制智能振动表面温度的第一控制指令并 通过第二射频单元202发送至智能振动棒1, 第一主控单元101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 控制温度控制单元 104 调节智能振动棒 1 表面的温度。 0035 可以理解地, 第一射频单元 102 及第二射频单元 202 可以通过蓝牙、 Wi-Fi、 UWB、 TD-SCDMA、 ZigBee、 DAB、 DMB、 WiMax 的任一种或多种无线传输方式相连。 00。
23、36 图 2 是本实施例中第一主控单元 101 的电路图。第一主控单元 101 包括第一主控 芯片 U1, 第一主控芯片 U1 上设有若干用于与其他单元相连的接口。图 3 是本实施例中温 度传感器 103 及温度控制单元 104 的电路图。温度传感器 103 包括与第一主控芯片相连的 PTC 热敏电阻 R27、 电阻 R26, PTC 热敏电阻 R27 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 R26 的另一端与供电单 元 1053 输出的 VCC3V3 相连。温度控制单元 104 包括与顺序相连的电阻 R8、 三极管 Q4、 电 阻丝 JP5 和电阻 R3 ; 电阻 R8 的另一端与第一主控芯片 U1 相连, 。
24、电阻 R3 的另一端与供电单 元 1053 的相连 ; 当第一主控芯片 U1 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 温度控制单元 104 的三极管 Q4 导通, 控制电阻丝 JP5 进行加热, 以达到调节智能振动棒 1 表面温度的目的。 0037 图 4 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射频单元 102 的电路图。第一射频单元 102 包括 Wi-Fi 射 频电路和蓝牙射频电路, Wi-Fi 射频电路包括与第一主控芯片 U1 的 Wi-Fi 天线引脚相连的 电感 L4 和 Wi-Fi 天线, 电感 L4 两端分别通过电容 C14、 C16 接地, 以达到稳压的目的。蓝牙 射频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电容 C11、 电感 L2、 电。
25、感 L1、 电容 C12、 电感 L3 和蓝牙天线, 第一主 控芯片 U1 的电源输出端 (VDD-PA) 连接于电容 C11 和电感 L2 之间, 第一主控芯片 U1 的天 线接口 (ANT1、 ANT2) 分别连接在电感 L1 的两端, 电感 L3 两端分别通过电容 C13、 C15 接地, 以达到稳压的目的。 说 明 书 CN 104020803 A 6 4/6 页 7 0038 温度传感器103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传输给第一主控芯片U1, 第一主控芯片U1将 该温度数据通过Wi-Fi射频电路或蓝牙射频电路传输至智能终端2, 并通过Wi-Fi射频电路 和蓝牙射频电路接收智能终端2反馈的第一。
26、控制指令, 第一主控芯片U1将第一控制指令输 送至温度控制单元 104, 以调节智能振动棒 1 表面温度。可以理解地, 在智能振动棒 1 棒内 若干电阻丝JP5, 温度控制单元104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后, 控制电阻丝JP调节智能振动棒 1 表面。 0039 智能振动棒 1 还包括分别与第一主控单元 101 相连的用于给智能振动棒 1 提供电 源的电源单元105。 具体地, 电源单元105包括分别与第一主控单元101相连的用于给所述 智能振动棒1充电的充电单元1051、 用于检测智能振动棒1电路电压的检测单元1052以及 用于给智能振动棒 1 供电的供电单元 1053 ; 充电单元 1051 通。
27、过检测单元 1052 与第一主控 单元 101 相连, 供电单元 1053 与所述温度传感器 103 相连并为其供电。 0040 图 5 是本实施例中充电单元 1051 的电路图。充电单元 1051 包括充电芯片 U6, 充 电芯片 U6 与外接电源接口 JP3 和内置电池接口 JP4 相连, 充电芯片 U6 与第一主控芯片 U1 相连。充电单元 1051 还包括用于实现稳压的电容 C6、 电阻 R9 ; 外接电源接口 JP3 的一端与 充电芯片U6相连, 另一端接地 ; 充电芯片U6与外接电源接口JP3之间还设有用于输出或输 入 5V 电压的端口 VCC5V, 充电芯片 U6 与内置电池接口。
28、 JP4 之间还设有输出端 VBAT。 0041 图 6 是本实施例中检测单元 1052 的电路图。检测单元 1052 包括一端与第一主控 芯片 U1 的 CHAGDET 接口相连, 另一端与 3.3V 输出电压相连的电阻 R24, 用于对输出的 3.3V 电压进行检测。还包括与第一主控芯片 U1 的 USB_DET 接口相连, 另一端与 5V 输出电压相 连的电阻R22, 第一主控芯片U1与电阻R22之间还连接有接地的电阻R23, 用于对输出的5V 电压进行检测。还包括与第一主控芯片 U1 的 BAT_DET 接口相连, 另一端与 VBAT 接口相连 的电阻 R19, 第一主控芯片 U1 与。
29、电阻 R19 之间还连接有接地的电阻 R20, 用于对通过 VBAT 端口接入的电路进行检测。 0042 图 7 是本实施例中供电单元 1053 的电路图。供电单元 1053 包括供电芯片 U5, 供 电芯片 U5 的输入端 VIN 与其他电路的 VBAT 接口相连, 输出端 VOUT 与其他电路的 VCC3V3 接口相连, 用于将 VBAT 接口输入的电压转换成 3.3V 电压输出。供电芯片 U5 的使能端 EN 与二极管 D4 的负极相连, 二极管 D4 的正极可接入与其他电路相连的电阻 R10、 接地的电阻 R18 或串联接入开关 SW1、 电阻 R11。供电芯片 U5 的使能端 EN 。
30、还可与串联的电阻 R25、 二极 管 D3 相连, 电阻 R25 的另一端可与其他电路的 VCC9V 接口相连。供电芯片 U5 的使能端 EN 还可与其他电路通过二极管 D5 相连。可以理解地, 供电单元 1053 还包括用于实现稳压目 的的电容 C28、 C19、 C5、 C25, 电阻 R21、 R32。 0043 该智能振动棒1还包括用于控制智能振动棒1振动的电机单元106。 具体地, 如图 13 所示智能振动棒 1 包括包括棒体首部 120、 便于握持的棒体握持部 121 以及靠近棒体握 持部121侧边延伸出的棒体延伸部122 ; 电机单元106包括第一电机1061和第二电机1062,。
31、 第一电机 1061 和第二电机 1062 分别设置在棒体首部 120 和棒体延伸部 122。 0044 图 8 示出本实施例中电机单元 106 的电路图。电机单元 106 包括与第一主控芯片 U1 相连的用于控制第一电机 1061 工作的第一电机电路和用于控制第二电机 1062 工作的 第二电机电路。第一电机电路包括与第一主控芯片 U1 的 PWM0 管脚顺序相连的电阻 R4、 三 极管 Q1、 电机 JP1 和电阻 R1, 在第一主控芯片 U1 的控制下, 控制电机 JP1 工作 ; 第一电机电 说 明 书 CN 104020803 A 7 5/6 页 8 路还包括用于实现稳压的电容 C1。
32、7、 电容 C2 与二极管 D1。第二电机电路包括与第一主控芯 片U1的PWM1管脚顺序相连的电阻R5、 三极管Q2、 电机JP2和电阻R2, 在第一主控芯片的控 制下, 控制电机 JP2 工作 ; 第二电机电路还包括用于实现稳压的电容 C18、 电容 C3 与二极管 D2。 0045 该智能振动棒 1 还包括用于控制智能振动棒 1 工作状态的开关单元 107。开关 单元 107 包括用于进行模式选择的模式开关 1071 和用于控制智能振动棒 1 振动强弱的增 减开关 1072。图 9 示出本实施例中开关单元 107 的电路图。开关 SW2 与第一主控芯片 U1 相连, 以控制智能振动棒进行模。
33、式的选择, 在开关 SW2 与第一主控芯片 U1 之间还连接有与 VCC3V3 端口相连的电阻 R16。开关 SW3 与第一主控芯片 U1 相连, 以控制振动强弱的增减, 在开关 SW3 与第一主控芯片 U1 之间还连接有与 VCC3V3 端口相连的电阻 R17。 0046 智能振动棒1还包括分别与第一主控单元101相连的用于存储温度数据的存储单 元 108、 用于提供时钟信号的时钟单元 109、 上电复位单元 110 以及 LED 灯 111。图 10 示出 本实施例中存储单元 108 的电路图。存储单元 108 包括存储芯片 U2, 存储芯片通过数据线 SDA 和时钟信号线 SCL 与第一。
34、主控芯片 U1 相连, 其电源端 VCC 与充电单元 1051 的输出端 相连。图 11 示出本实施例中时钟单元 109 的电路图。时钟单元 109 包括与第一主控芯片 U1 相连的晶振 X1, 用以稳压的电容 C21 和电容 C22。图 12 示出本实施例中上电复位单元 110 的电路图。上电复位单元 110 包括三极管 Q3, 三极管 Q3 的基极通过电容 C23 与充电单 元 1051 的 VCC9V 的输入端相连, 发射极接地, 集电极与第一主控芯片 U1 相连, 在基极与电 容 C23 之间连接有接地的电阻 R12。 0047 智能终端 2 包括分别与第二主控单元 201 相连的用于。
35、显示所述智能振动棒 1 的 当前电量及温度数据的显示单元 203 以及用于根据当前电量产生报警信息的报警单元 204 和用于输入温度数据以及振动强度数据以实现自动调节的数据输入单元 205。该显示单元 203 可实时查看当前手机的模式并通过数据输入单元 205 进行选择, 使用户直接进入喜欢 的模式, 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可以理解地, 智能终端 2 可以是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等设 备。 0048 智能终端2还包括与第二主控单元201相连的用于采集所述智能终端的加速度信 息的加速度传感器206, 第二主控单元201将加速度传感器206采集的加速度信息进行处理 形成用于控制所述智能振动棒 1 振。
36、动的第二控制指令。具体地, 第二主控单元 201 对加速 度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相应的频率, 通过第二控制指令使智能振动棒 1 按该频率调节其振动 强弱, 更好地实现用户体验与参与。 0049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控制温度的智能振动棒, 智能振动棒 1 与智能终端 2 通过无 线通信连接。具体地, 智能振动棒 1 包括用于采集智能振动棒表面温度数据的温度传感器 103、 用于向智能终端2发送温度数据并接收来自智能终端2的第一控制指令的第一射频单 元 102、 分别与温度传感器 103 和所述第一射频单元 102 相连的第一主控单元 101、 以及与 第一主控单元101相连的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指令调节智。
37、能振动棒1表面温度的温度控制单 元 104。具体地, 智能振动棒 1 表面的温度传感器 103 采集智能振动棒 1 表面温度并经第一 主控单元 101 处理后, 通过第一射频单元 102 发送至智能终端 2, 智能终端 2 将该温度数据 处理成用于控制智能振动表面温度的第一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智能振动棒 1, 第一主控单元 101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温度控制单元 104 调节智能振动棒 1 表面的温度。 说 明 书 CN 104020803 A 8 6/6 页 9 0050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振动棒1温度控制系统, 在联网的情况下, 即智能振动棒1与智 能终端 2 通过无线通信连接时, 用。
38、户可通过智能终端 2 实时查看并控制当前智能振动棒 1 的使用模式, 以解决的振动棒无显示界面, 无法清楚显示具体的工作模式的问题, 给用户提 供良好的体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 可通过智能终端 2 的数据输入单元 205 输入温度数据 以及振动强弱数据, 人为控制智能振动棒 1 的表面温度以及振动强度, 以提高用户的使用 感受, 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以实现很好的人机互动。 0051 本发明是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 在不脱离 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 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换和等同替代。 另外, 针对特定情形或具 体情况, 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修改, 而不脱离本发。
39、明的范围。因此, 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 的具体实施例, 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4020803 A 9 1/6 页 10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0803 A 10 2/6 页 1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0803 A 11 3/6 页 12 图 4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0803 A 12 4/6 页 13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0803 A 13 5/6 页 14 图 9 图 10 图 11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0803 A 14 6/6 页 15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0803 A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