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方法.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9969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27 CN 103999690 A (21)申请号 201410198783.9 (22)申请日 2014.05.13 A01G 1/04(2006.01) (71)申请人 陈洪佳 地址 535319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 张黄镇新桥村委会芋子坪村 10 号 (72)发明人 陈洪佳 (54) 发明名称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57) 摘要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方法主要是按下面的步骤 进行 : 一、 栽培所需的原料和环境 : 蚕虫、 培养基、 培养箱 ; 二、 在养殖蚕虫后期在喂食的桑叶上喷 洒早草菌种使蚕虫。
2、吞食进入体内 ; 三、 采用能调 节温度的透明培养箱并在底部铺上一层细砂作为 培养基, 细砂厚度 8 厘米, 细砂和培养箱都要经过 高温灭菌 ; 四、 把将要结包的成熟蚕虫进行零下 低温急冻死后干燥变硬、 并用酒精灭菌 ; 五、 将灭 菌后的蚕虫头朝上垂直植于细砂培养基中, 头部 离培养基表面2厘米 ; 六、 保持培养基的湿度为2% 质量的水分、 温度为 1518 摄氏度、 遮光培养 15 天 ; 七、 在培养基的表面伸出菌棒时增大光照和 温度至 2025 摄氏度, 这时菌棒生长加速 ; 八、 在 菌棒变作橙色并停止生长时采收, 清理干净砂子、 干燥即成药用蛹虫草。 (51)Int.Cl. 权。
3、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99690 A CN 103999690 A 1/1 页 2 1.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其特征是按下面的栽培步骤进行 : 一、 栽培所需的原料和 环境 : 蚕虫、 菌种、 培养基 ; 二、 在养殖蚕虫将要成熟期在食用的桑叶上喷涂虫草菌种、 使蚕 虫吞食进入体内 ; 三、 采用能调节温度的透明培养箱并在箱底部铺上一层细砂作为培养基, 细砂厚度为 8 厘米, 培养箱和细砂要经过高温灭菌 ; 四、 把将要结包的成熟蚕早零下低温急 冻死亡后干燥。
4、变硬, 并用酒精进行灭菌 ; 五、 将灭菌后的蚕虫头朝上垂直植于细砂培养基 中, 头部离培养基表面 2 厘米 ; 六、 保持砂层培养基的湿度为 2% 质量的水分、 培养箱的温度 为1518摄氏度、 遮光培养15天 ; 七、 在培养基的表面出现菌棒伸出时增大光照和增加温度 2025 摄氏度, 使菌棒加速增长 ; 八、 在菌棒变作橙红色并停止生长时采收, 清理干净砂子、 干燥即成药用蛹虫草。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99690 A 2 1/3 页 3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利用人工栽培珍贵中药材蛹虫草的方法, 属于农业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
5、 蛹虫草是一种菌类与动物幼虫尸体组成的复合体。冬季幼虫蛰居土中, 土中的菌 类趁机进入幼虫体内, 吸取虫体营养与虫体共生, 菌类发展到充满虫体, 最终迫使蛹虫死 去。到了夏季, 蛹虫体内菌类生长加速, 从幼虫体内伸出幼苗, 钻出土壤, 形似小草, 其实这 不是小草, 也是一种菌类, 土壤中的幼虫尸体成为这种菌的营养基, 因此, 蛹虫草又有一个 双重的名称 : 冬虫夏草。 中国人发现蛹虫草是一种珍贵的药材, 入肺肾两经, 既能补肺阴、 又 能补肾阳, 主治肾虚、 阳痿遗精、 腰膝酸痛、 病后虚弱、 免疫力低下等、 是唯一能平衡、 调节阴 阳的中药。 蛹虫草除了含有蛋白质、 氨基酸、 维生素等营养。
6、物质外还含有钙、 铁、 锰、 锌、 晒等 微量元素, 还含有虫草酸、 虫草素、 虫草多糖、 SOD 等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增强肌体免疫力、 抗 疲劳、 抗衰老、 益寿美容等功效。 0003 由于蛹虫草的珍贵药材功效, 野生蛹虫草的生长速度跟不上人们采挖的速度, 野 生蛹虫草的资源越来越稀少, 价格也不断攀升, 成为更为珍稀的中药材。 为了填补野生蛹虫 草的稀缺, 人们不断的研究能代替野生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但是真正的野生蛹虫草的 基料为蝙蝠蛾科幼虫体, 而且这种幼虫体在土中吸食草根长大, 人们很难模仿这种环境在 土中培养如此多幼虫。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能用人工方法栽培出能与野生蛹虫草。
7、具有相似或相同的药效成分的蛹虫草, 本人发明了一种人工栽培蛹虫草的方法, 这种方法比一般的人工栽培方法更简单容易, 使 用的原料容易获得, 栽培的环境投资也不大, 培育出的蛹虫草达到与野生蛹虫草相似的药 效, 是值得投资的药材生产项目。 0005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方法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 一、 栽 培所需的原料和环境 : 蚕虫、 菌种、 培养基、 培养箱 ; 二、 在养殖蚕虫将要成熟期在食用的桑 叶上喷涂虫草菌种, 使蚕虫吞食菌种进入体内 ; 三、 、 采用能调节温度的透明培养箱并在培 箱底部铺上一层细砂作为培养基, 细砂厚度为 8 厘米, 培养箱和细砂要经过高温灭菌。
8、 ; 四、 把将要结包的成熟蚕虫进行零下低温急冻死亡后干燥至变硬、 并用酒精进行灭菌 ; 五、 将灭 菌后的蚕虫头朝上垂直植于细砂培养基中, 头部离培养基表面 2 厘米 ; 六、 保持砂层培养基 的湿度为2%质量的水分、 培养箱内温度1518摄氏度、 遮光培养15天 ; 七、 在培养基的表面 出现菌棒伸出时增大光照和增高温度至 2025 摄氏度, 使菌棒加速增长 ; 八、 在菌棒变作橙 红色并停止长高时采收、 清理干净砂子、 干燥即成药用蛹虫草。 0006 蛹虫草是蛾类幼虫体与菌类的共同体, 菌类以幼虫体作为营养基, 并不象一般的 蘑菇菌类以一些复杂的植物残渣作为营养基, 幼虫体内已经有够的营。
9、养供应菌类的生长。 说 明 书 CN 103999690 A 3 2/3 页 4 如果我们在培养基中增加一营养料, 这些营养料也可能会使虫草菌能加速生长或生长的更 粗肥, 但这样的虫草菌类药类有效成分会大大地削弱, 因为菌类从幼虫体的体外获得了更 多的生长营养代替了从虫体中获得的营养, 这就改变了蛹虫草的药用性质。如果我们以干 净的细砂作为培养基, 细砂只提供蛹虫草体生长的支持体和水分、 温度, 几乎不提供营养, 让幼虫体内的菌类主要以虫体作为营养供应体, 使栽培的蛹虫草成为药效更好的药材。我 们利用细砂的原因还在于细砂灭菌后再生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 不必要在培育的过程中进 行多次定期的灭菌程。
10、序, 以免伤害虫草菌体, 影响虫草的正常生长。 0007 我们发明的蛹虫草的栽培方法是利用蚕虫作为虫体原料, 蚕虫是蚕蛾科的幼虫 体, 一个蚕蛾可以产卵子上百个, 能产生上百条蚕幼虫, 不但符合蛹虫草的蛾科幼虫的原料 要求并且符合人工栽培的大量快速的要求。 我们利用蚕虫体作为原料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是蚕虫在成熟结包时停止进食, 并把体内的粪便排尽, 这个特点使蚕虫体在培养的过程中 不会因体内粪便中的大量的细菌和微生物的存在而腐烂。 0008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方法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虫草菌种的接种问题。 虫草菌 种应当接种在蚕虫的体内并能遍布全身, 这样才能培育出虫草混合体。如果我们把虫草菌。
11、 种混合水雾喷洒在蚕虫食用的桑叶上, 我们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蚕虫会把菌种吞食到肚子 里, 并慢慢地遍布全身。 但是我们并不能象野生虫草的形成一样等待菌类把幼虫害死, 这样 会浪费我们大量的时间, 我们必须在蚕虫停止进食排完大便后就将其弄死, 但也不能破坏 蚕虫的身体, 要保持身体的完整性。 我们采取了零下温度的急冻法把蚕虫弄死, 这样还不会 感染更多的杂菌。冻死的蚕虫还要进一步进行酒精消毒和稍为干燥的处理, 使蚕虫体成为 一条硬化的条体。 0009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的有益效果是 :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利用蚕虫作为原料虫体, 原 料来源充足, 易于接入虫草菌种和易于消灭杂菌 ; 还使用细砂作为培。
12、养基, 虫草菌以虫体作 营养料, 使培育的蛹虫草的性质更接近于野生的虫草, 药效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方法是按下面的栽培方法实施进行。 0011 一、 栽培所需的原料和环境 : 蚕虫、 菌种、 培养基、 培养箱 ; 蚕虫为蛾类一幼蚕虫, 菌种为冬虫草菌种、 培养基为干净的砂、 培养箱为透明的玻璃箱体可调温的培养箱。 0012 二、 在蚕虫将要结包成熟前在桑叶上喷涂虫草菌种使蚕虫吞食入体内。 0013 三、 采用能调节温度的培养箱并在箱底铺上一层厚度为 8 厘米的细砂作为培养 基, 培养箱和培养基都要经过高温灭菌, 培养箱要有一定的遮光设施。 0014 四、 把排完粪便。
13、的成熟蚕虫进行零下低温急冻死后干燥变硬并用酒精进行灭菌, 干燥不能采用高温烘烤, 只能采用干燥剂干燥。 0015 五, 把干燥灭菌后的蚕虫头朝上垂直植入培养基的砂层中, 头部离培养基表面 2 厘米。栽植的密度以相邻间隔 5 毫米为宜。 0016 六、 每天定期喷洒水分, 保持砂层湿度为 2% 为宜, 培养箱内温度为 1518 摄氏度, 遮光培育 15 日, 喷洒的水要经过高温灭菌。 0017 七、 在培养基的表面出现菌棒突头时, 增加光照和增高温度至 2025 摄氏度, 使菌 棒加速生长。 说 明 书 CN 103999690 A 4 3/3 页 5 0018 八、 在菌棒变作橙红色并停止长高时采收、 清理干净砂子、 干燥即成药用蛹虫草。 说 明 书 CN 103999690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