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半导体发光元件用测定装置.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4667065
  • 上传时间:2018-10-26
  • 格式:PDF
  • 页数:15
  • 大小:2.55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68969.1

    申请日:

    2012.03.27

    公开号:

    CN104094091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G01J 1/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日本先锋公司变更后:日本先锋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日本神奈川县变更后:日本东京都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前:先锋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先锋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J 1/00申请日:20120327|||公开

    IPC分类号:

    G01J1/00; G01J3/00; G01M11/00; H01L33/00

    主分类号:

    G01J1/00

    申请人:

    日本先锋公司; 先锋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望月学; 藤森昭一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李辉;黄纶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同时测定各角度的光的波长和发光量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用测定装置。LED用测定装置(3)具有接收LED(101)半导体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光电探测器(105)、可改变LED(101)与光电探测器(105)之间的距离的距离变更机构、以及可测定LED(101)所发射的光之中的一方向的光的波长或强度的测定部(120),其中,即使通过距离变更机构而改变LED(101)与光电探测器(105)之间的距离,测定部(120)也会接收光电探测器(105)所接收的光的最外周线的光。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用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受光部,其接收半导体发光元件发射的光;
    距离变更机构,其可改变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与所述受光部之间的距离;以及
    测定部,其可测定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之中一方向的光的波长或强度,
    所述测定部具有让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射入的入射面,
    即使通过所述距离变更机构而改变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与所述受光部之间的距离,所述测定部也会接收所述受光部所接收的光的最外周线的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用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即使通过所述距离变更机构而改变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与所述受光部之间的距离,所述测定部也不会使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与所述入射面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所述入射面会随着通过所述距离变更机构而改变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与所述受光部之间的距离而旋转。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用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部可以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为中心等距离地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用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部沿引导入射至所述入射面的光的方向,旋转到使入射光折射的角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用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部配置于所述受光部所接收的光的范围外。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用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是呈晶圆状的LED。

    说明书

    说明书半导体发光元件用测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装置,其测定来自LED等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为测定与发光中心轴所成角度所对应的光强度即配光强度的分布(配光强度分布),而每次测定一个地方的技术。 
    此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为测定配光强度分布,同时测定多个地方的技术。 
    并且,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测定发光总量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5-1071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8-1144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17266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8-761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4中任一记载的方法都不能同时测定各角度的光的波长分布和发光量。 
    然而,存在同时测定各角度的光的波长(或光强度)以及至该角度为止的发光量的需求。 
    解决问题所需的手段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同时测定各角度的光的波长以及至该角度为止的发光量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用测定装置。 
    本发明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用测定装置具有:受光部,其接收半导体发光元件发射 的光;距离变更机构,其可改变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与所述受光部之间的距离;以及测定部,其可测定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之中一方向的光的波长或强度,其中,所述测定部具有让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射入的入射面,即使通过所述距离变更机构而改变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与所述受光部之间的距离,所述测定部也会接收所述受光部所接收的光的最外周线的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LED的发光状况的说明图。 
    图2是关于配光强度分布E的说明图。 
    图3是实施方式中用于进行LED检查的发光元件用测定装置的受光模块的说明图。 
    图4是LED用测定装置3的示意说明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中配光强度E(θ)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 
    图6是关于在导光部其自身倾斜时入射面的角度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LED的发光状况的说明图。 
    如图1(a)所示,LED(Light Emitting Diode)101由发光面1011发出光。将此LED101的发光面1011的法线称为发光中心轴LCA。此外,将包含发光面1011的平面上的一方向当作基准轴(X轴)时,从该平面上的X轴逆时针旋转的角度定义为φ。 
    另外,在将φ固定的情况下,将与发光中心轴LCA所成的角度定义为θ。 
    从LED101的发光面1011发射的光的强度会因与发光中心轴LCA所成的角度θ等而不同(参照图2)。 
    然而,存在测定LED101的发光状况的需要。所谓的发光状况是指例如,发光量、波长、光强度的分布(即配光强度分布)的情况等。 
    通过了解该发光状况可判断此LED101是否适合各种使用。 
    并且,在测定LED101的发光状况时,需要尽可能地高速测定。 
    LED101的光的强度在不同的θ以及φ上会呈现不同的值。 
    由此,为了以视觉方式表现光的强度,使用如图1(b)的图进行说明。 
    在图1(b)中,X轴与Y轴的交点部分以θ=0°表示。 
    并且,圆上的各点分别表示θ=90°的各个φ的位置。 
    此外,图1(c)是φ的值为固定的位置的剖面图。 
    如此,在图1中,将距离LED101相同距离且与发光中心轴LCA所成的角度θ的位置上的光的强度定义为配光强度E(θ)。 
    并且,对应于各个θ而图示的该配光强度E(θ)为配光强度分布E。作为配光强度分布E的具体例子将在图2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假设在距离LED101够远的位置进行测定,则LED101可被视为是一个点。 
    在之后的说明中若无特别记载,皆假设LED101为一个点。这是因为LED101与一般的光电探测器105相比极为渺小,因此可以做这样的假设。 
    图2是关于配光强度分布E的说明图。 
    图2(a)与图1(c)为相同的图。 
    如图2(a)所示,所谓配光强度分布E是在自LED101的距离r为固定的位置上,在固定的φ角度下各θ的光的强度。 
    此外,LED101一般因其制作工艺的误差等具有因LED101而异的配光强度分布E。 
    该不同的LED101可能存在图2(b)的cos型LED101及图2(c)的环型LED101。 
    cos型及环型LED101仅为一例,并非限定具有此两种特性的LED101为测定对象。不过,一般LED101大多具有光的波峰为cos型的LED101与在θ=30°具有光的强度的波峰的环型LED101之间的特性。也就是说,作为检查对象的一般LED101大多在θ为0°~30°的范围内具有光强度的波峰。 
    图3是实施方式中用于进行LED101检查的发光元件用测定装置3的受光模块1的说明图。 
    更具体地说,图3是能够同时测定到LED101的规定角度为止的发光总量和该规定角度的光的波长(光的强度(配光强度E(θ))的装置即测定装置3的受光模块1的说明图。 
    图3的受光模块1用于得到数据,而该数据用于进行LED101的测定及检查。 
    以下,说明图3的受光模块1的构造。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受光模块1具有承载台102b(试样设置台)、光电探测器105、保持座107、信号线111、放大器113、通信线115和探针109。 
    此外,受光模块1具有测定部120。 
    该测定部120具有导光部117、光纤119以及分光器121。 
    导光部117具有入射面117a,在该入射面117a接收来自LED101的光并使光射入到导光部117的内部。 
    从该入射面117a射入的光被引导在与导光部117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此外,向导光部117的长度方向引导光的方法将在图6中进行说明。 
    光纤119将该导光部117所引导的光引导至分光器121。 
    分光器121至少对光的强度或光的波长中的一个进行测定。 
    另外,所有这些构造并不是受光模块1必须的构造,只要至少具有光电探测器105和导光部117即可。 
    多个LED101配置于水平设置的承载台102b上。 
    保持部107隔开间隔地配置于与承载台102b相对的位置。 
    在保持部107的内部配置有光电探测器105。 
    LED101、承载台102b以及光电探测器105相互平行地配置。 
    探针109在受光状况测定和电气特性测定时与LED101的电极接触,并施加电压至LED101上。 
    可以在承载台102b及LED101固定的状态下移动探针109,使探针109与LED101接触。与此相反,也可以在探针109固定的状态下移动承载台102b和LED101,使探针109与LED101接触。 
    此外,探针109与电气特性计测部125连接。 
    探针109与LED101的发光面1011大致平行,在与LED101的法线成直角的方向上放射状地延伸。 
    保持部107具有圆筒状的侧面部107b。 
    侧面部107b具有圆筒状,具有沿θ=0°的方向延伸的形状。 
    遮挡部107a和侧面部107b的中心具有θ=0°的方向,与LED101的发光面1011 的发光中心轴相同。 
    侧面部107b的内周面所形成的中空空间内配置有光电探测器105。 
    在遮挡部107a的中心部内形成有圆形开口部107c,该圆形开口部107c形成有圆柱形的中空部。由于该圆形开口部107c的存在,因此光电探测器105可接收从LED101发射的光。 
    配置于承载台102b上的膜片102c配设有多个LED10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膜片102c上配置多个LED101的目的在于高速(同时)且高精度地得到规定角度为止的发光总量以及在该规定角度的光的波长(强度)。 
    光电探测器105(保持部107)可往接近LED101的方向G以及远离LED101的方向F移动。 
    但是,也可以不移动光电探测器105而移动LED101(承载台102b)。 
    移动该光电探测器105或LED101而改变光电探测器105与LED101之间的距离的机构称为距离变更机构。 
    导光部117的入射面117a通过保持部而与测定对象的LED101保持相等距离。 
    此外,该保持部可旋转的保持导光部117。 
    具体而言,保持部可使导光部117往θ=90°侧方向A移动,也可使导光部117往θ=0°侧方向B移动。 
    另外,保持部可使导光部117沿顺时针方向C方向旋转,也可使导光部117沿逆时针方向D旋转。 
    该保持部虽未图示,但只要是能使入射面117a与测定对象的LED101保持相等距离并能旋转地保持入射面117a的机构即可。 
    此外,在图3中,导光部117配置于与光电探测器105所接收的光的最外周线L不同的位置上,然而如下文所述,较佳地,导光部117配置于最外周线L上。 
    如图3所示,在膜片102c上配置有多个LED101。在如此配置有多个LED101的情况下,会要求尽可能地高速连续测定该多个LED101。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光电探测器105的移动,还通过移动、旋转导光部117,从而能够同时测定规定角度为止的发光总量和规定角度的光的波长(光的强度(配光强度E(θ))。 
    因此,可连续并高速地进行LED101的各项测定。 
    图4是LED101用测定装置3的示意说明图。 
    LED101的测定装置3除了受光模块1以外,还具有电气特性计测部125、存储部161、输出部163以及运算部151。 
    此外,受光模块1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承载台102b(试样设置台)、光电探测器105、保持座107、信号线111、放大器113、通信线115、光纤119和分光器121。 
    然而,所有这些构造并不是LED101的测定装置3必须的构造,只要至少具有光电探测器105、光纤119和分光器121即可。 
    电气特性计测部125具有HV单元153、ESD单元155、切换单元157以及定位单元159。 
    光电探测器105接收从LED101发射的光。 
    并且,将根据光电探测器105所接收光的全部强度的总和而输出的电气信号(受光光量信息)作为模拟信号,向放大器113输出。 
    利用该光电探测器105所输出的受光光量信息可计算配光强度分布。 
    放大器113放大该受光光量信息并将其转换为后述的运算部151可检测出的电压值。 
    此外,光纤119连接于分光器121,该分光器121可测定被引导的光的波长及光的强度(配光强度E(θ))。 
    而且,分光器121向运算部151输出光的波长及配光强度E(θ)的信息。 
    探针109具有物理性接触LED101的表面、并施加用于使LED101发光的电压的功能。 
    另外,探针109由定位单元159来定位并固定。 
    若承载台102b是移动形式的物体,则该定位单元159具有将探针109的顶端位置保持在固定位置的功能。相反,若探针109是移动形式的物体,则该定位单元159具有使探针109的顶端位置移动至承载LED101的承载台102b上的规定位置并保持在该位置的功能。 
    HV单元153具有施加额定电压、并检测出LED101相对于该额定电压的各种特性的作用。 
    通常,在施加有来自该HV单元153的电压的状态下,光电探测器105对LED101发出的光进行测定。 
    HV单元153检测出的各种特性信息输出至运算部151。 
    ESD单元155为用于在一瞬间施加高电压至LED101,使其静电放电,并进行其是否遭受静电破坏等检查的单元。 
    ESD单元155检测出的静电破坏信息输出至运算部151。 
    切换单元157进行HV单元153与ESD单元155之间的切换。 
    即,通过该切换单元157,改变经由探针109施加至LED101的电压。而且,根据该改变,LED101的检查项目分别变更为检测在额定电压的各种特性,或是检测是否有遭受静电破坏。 
    运算部151接收由放大器113输出的电压、来自分光器121的光的波长和配光强度的信息、HV单元153所检测出的各种电气特性信息、以及ESD单元155所检测出的静电破坏信息的输入。 
    并且,运算部151根据这些输入对LED101的特性进行分析和分类。 
    图5是本实施方式中配光强度E(θ)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 
    如图5(a)所示,将光电探测器105与LED101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A,且在θ=θC的位置测定光的波长及配光强度E(θC)。 
    并且,图5(b)表示通过距离变更机构而使光电探测器105移动至LED101侧。 
    在这种情况下,将光电探测器105与LED101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B,且在θ=θD的位置测定光的波长及配光强度E(θD)。 
    此外,无论光电探测器105的距离如何,保持部保持导光部117以使入射面117a与LED101之间的距离固定。 
    在此,对入射面117a与LED101之间的距离保持固定的理由进行说明。由于配光强度E(θ)是距LED101相同距离的点上的光的强度,因此必须在距LED101相同距离处测定光的强度。然而,只要能修正距离也未必一定要使入射面117a与LED101之间的距离固定。 
    此外,保持部使导光部117保持在不对光电探测器105的受光产生影响的位置上。 
    具体而言,在图5(a)中移动导光部117以使θC=θA。在图5(b)中移动导光部117以使θD=θB。 
    即,使导光部117移动至最外周线L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可一边测定发光量一边测定该θA或θB处的光的波长(或者光 的强度)。 
    另外,虽然怀疑导光部117的存在是否会对光电探测器105的测定结果产生不良影响而产生疑问,然而由于导光部117(特别是顶端)较细,因此几乎不会对光电探测器105的受光产生影响。 
    此外,导光部117也随保持部而旋转。对于具体的旋转角度将用图6进行说明。 
    图6是关于在导光部117其自身倾斜时入射面117a的角度的说明图。 
    图6所示的是导光部117相对于水平只倾斜θ4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为使射入至入射面117a的光在导光部117的延伸方向(导光方向)上前进,则必须满足以下数式: 
    Sin(90°-θ3+θ2-θ4)=nsin(θ2)。 
    在此,n是导光部117相对于空气的相对折射率。 
    只要选择能满足该数式的入射面117a的角度即θ2、入射面117a相对于LED101的法线的角度即θ3以及导光部117相对于水平而倾斜的角度即θ4,则由导光部117引导的光能够在导光部117的延伸方向上笔直地传播。 
    并且,通过由导光部117引导的光笔直地引导,从而能够可靠地将入射光引导至分光器121。 
    也就是,可以更高的精度来测定从LED101发射的、θ3处的光的波长(强度)。 
    较佳地,对入射面117a进行APC(Angle Physical Contact)研磨。 
    在此,所谓的APC研磨是一种实施斜凸球面状的研磨面的研磨方法。通过该APC研磨可抑制反射的衰减。 
    <实施方式的结构及其效果> 
    LED101用测定装置3具有接收LED101半导体发光元件所发射的光的光电探测器105、可改变LED101与光电探测器105之间的距离的距离变更机构、以及可测定LED101所发射的光之中的一方向的光的波长或强度的测定部120。 
    即使通过距离变更机构而改变LED101与光电探测器105之间的距离,测定部120也会接收光电探测器105所接收的光的最外周线的光。 
    由于具有这样的结构,因此可以同时测定各角度的光的波长和到该角度位置的发光量。 
    测定部120具有入射面117a,LED101所发射的光射入该入射面117a。即使通过 距离变更机构而改变LED101与光电探测器105之间的距离,测定部120也会使LED101与入射面117a之间的距离不发生变化。入射面117a随着由距离变更机构改变LED101与光电探测器105之间的距离而旋转。 
    由于具有这样的结构,可以更可靠地测定各角度的光的波长。 
    测定部120能够以LED101为中心等距离地移动。 
    由于具有这样的结构,因此可以容易地得到相等距离的光的强度即配光强度E(θ)。 
    测定部120沿引导入射至入射面117a的光的方向,旋转到使入射光折射的角度。 
    由于具有这样的结构,因此测定部120能够以更高的精度来测定光的强度(配光强度E(θ))和/或光的波长。 
    测定部120配置于光电探测器105所接收的光的范围外。 
    由于具有这样的结构,因此测定部120能够进行测定而不会对光电探测器105进行的测定产生影响。 
    LED101是呈晶圆状的LED101。 
    由于具有这样的结构,因此可高速并连续地进行测定。 
    <定义等> 
    本发明中的距离变更机构可以向光电探测器105侧移动,也可以向LED101侧移动。 
    此外,实施方式中的光电探测器105是本发明中受光部的一例。即,本发明中的受光部只要是可测定光的强度的机构即可。 
    另外,LED101是本发明中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的一例。即,所谓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只要是发光的元件即可。在此,光不限定于可见光,例如,也可以是红外线、紫外线等。 
    本发明中的发光中心轴LCA指的是在半导体发光元件发光时成为光的中心的轴。 
    本发明中的运算部的一例是实施方式中的运算部151。 
    符号说明 
    1    受光模块 
    3    测定装置 
    101  LED(半导体发光元件) 
    102b 承载台 
    105  光电探测器(受光部) 
    151  运算部 。

    关 键  词:
    半导体 发光 元件 测定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半导体发光元件用测定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66706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