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铝合金格栅安装结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格栅安装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铝合
金格栅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加工制造
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更高的追求。外幕墙大跨度铝合金格
栅装饰大气肃穆,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铝合金格栅都是采用铝角码
与不锈钢螺丝的连接。由于此种连接方式受限于外界因素较多,工程
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大跨度铝合金格栅体型很大,因此安全问题尤为
严峻。
具体表现为,目前国内外对于铝合金格栅一般采用的均为铝方
管,格栅规格尺寸较小。在安装时通常是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也就
是采用铝角码作为固定铝合金格栅的部件。因此如果铝合金格栅截面
尺寸较小的话,安全稍不留意就会造成露钉,影响美观。常规的处理
方式即打磨与补钉修色,铝合金材料伤害的同时,饰面效果质量也得
不到有效保证。国内经过改进后的工艺无非也就是局部采用铝焊接的
方式,也无法完全克服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施工成本将会大幅增
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连接稳固性
和安全性的大跨度铝合金格栅安装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大跨度铝合金格栅安装结构,其包括:
第一挂码件,其截面呈“U”字形,第一挂码件横向设置且开口
朝外安装,第一挂码件的底部固定连接墙体;
转轴,其放置于第一挂码件内;
第二挂码件,其截面呈弧形,第二挂码件相切于转轴设置,且相
切点通过紧固件连接转轴,第二挂码件上还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长
孔,紧固件在长孔内来回滑动;
铝合金格栅,其通过紧固件连接于转轴和第二挂码件上。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二挂码件的两端具有折弯部,折弯部平行于
第一挂码件的两侧壁。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二挂码件与第一挂码件之间的对接处设置有
弹簧。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二挂码件与第一挂码件之间的对接处通过曲
轴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的转轴内沿其轴向开设有空腔。
进一步地,上述的空腔内设置有泡沫材料。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一挂码件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弧面,其与转轴
接触。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一挂码件的底部呈弧面。
进一步地,上述的每相邻两根转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U字形的第一挂
码件和第一挂码件内的转轴,同时将铝合金格栅通过弧形的第二挂码
件固定连接在转轴上,使用过程中,如因墙体形变或外部施力造成铝
合金格栅出现位移时,第二挂码件和转轴可以通过可转动的特性迅速
地将铝合金格栅去适应这种变化,并且也可以轻易地将铝合金格栅位
置调整回来。
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铝合金格栅的自适应特性,
可以有效防止漏钉等安全问题,并且U形的第一挂码件和转轴的结合
也可以保证连接的稳固性,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跨度铝合金格栅连
接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大跨度铝合金格栅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大跨度铝合金格栅安装结构中所涉及的相邻的两
根转轴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标号说明:
标号
部件名称
1
墙体
2
第一挂码件
21
弧面
3
第二挂码件
31
长孔
32
折弯部
33
弹簧
34
曲轴
4
转轴
41
紧固件
42
空腔
43
泡沫材料
5
铝合金格栅
6
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大跨度铝合
金格栅安装结构的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其包括:第一挂码件2,其
截面呈“U”字形,第一挂码件2横向设置且开口朝外安装,第一挂
码件2的底部通过膨胀螺栓等固定连接墙体1;转轴4,其放置于第
一挂码件2内;第二挂码件3,其截面呈弧形,第二挂码件3相切于
转轴4设置,且相切点通过紧固件41(可为螺栓等)连接转轴4,第
二挂码件3上还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长孔31,紧固件41在长孔31
内来回滑动;铝合金格栅5,其通过紧固件41连接于转轴4和第二挂
码件3上。
利用U字形的第一挂码件和第一挂码件内的转轴,同时将铝合金
格栅通过弧形的第二挂码件固定连接在转轴上,使用过程中,如因墙
体形变或外部施力造成铝合金格栅出现位移时,第二挂码件和转轴可
以通过可转动的特性迅速地将铝合金格栅去适应这种变化,并且也可
以轻易地将铝合金格栅位置调整回来。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
铝合金格栅的自适应特性,可以有效防止漏钉等安全问题,并且U形
的第一挂码件和转轴的结合也可以保证连接的稳固性,从而可以有效
地提高大跨度铝合金格栅连接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如图1-2所示,上述的第二挂码件3的两端具有折弯部32,折弯
部32平行于第一挂码件2的两侧壁,可以形成第一挂码件2和第二
挂码件3之间沿着垂直方向的连接处,使得上下两端和左右均得到固
定,获得更为稳固的连接效果。折弯部32所形成的对接处设置有弹
簧33,可以形成第一挂码件2和第二挂码件3之间的浮动连接,便于
在铝合金格栅位移之后自动完成复位。
如图1-2所示,上述的第二挂码件3与第一挂码件2之间的对接
处通过曲轴34连接,此处采用曲轴区别于其传统的作用,主要是为
了保持第二挂码件3和第一挂码件2的准确对位,因为形变过程中,
第二挂码件和第一挂码件之间难免会出现对位不准的情况,这样就会
对搪瓷钢板适应形变和位移造成影响,曲轴可以利用其自身多弯折且
可适应扭力的特点,逐步地将第二挂码件和第一挂码件之间的对位调
整到准确的位置上。
如图1所示,上述的转轴4内沿其轴向开设有空腔41,且该空腔
41内设置有泡沫材料42,设置空腔可以使得转轴4也可以适应一定
的形变,而泡沫材料42也可以适应形变并将转轴4复位成原先的形
状和位置。
如图1所示,上述的第一挂码件2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弧面21,其
与转轴4接触,同样在转轴4出现形变时适应这种形变。作为可替代
的方式,也可以将第一挂码件2的底部设置呈弧面。
如图3所示,上述的每相邻两根转轴4之间通过联轴器6进行连
接,可以保持相邻的铝合金格栅之间形变与复位时的同步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
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