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网报警警情处理方法和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联网报警警情处理方法和系统.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8967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1.21 CN 102789675 A *CN102789675A* (21)申请号 201210205426.1 (22)申请日 2012.06.20 G08B 21/18(2006.01) (71)申请人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 (中国) 有限公司 地址 518034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 特区报业大厦 1306 房 申请人 武汉恒亿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王志伟 杨正平 田志勇 胡志雄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44305 代理人 陈江雄 (54) 发明名称 一种联网报警警情处。
2、理方法和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网报警警情处理方法和系 统, 该方法包括 : 将顺序接收的警情信息按照各 自的优先级别推送到与其优先级匹配的警情队列 中, 根据各警情队列的优先级别按照高优先级别 的警情队列优先于次优先级别的警情队列依序推 送给接处警客户端进行后续处理, 通过对原本顺 序处理的警情进行根据其优先级的方式进行处 理, 明显提高了联网报警系统的智能化和科学化, 提高了对警情的响应速度, 能够有效利用接处警 客户端的资源, 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灵活的警情优 先级判定规则和友好的处警调度指南, 使得联网 报警系统更加人性化。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
3、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联网报警警情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步骤 : 将顺序接收的警情信息按照各自的优先级别推送到与其优先级匹配的警情队列中 ; 根据各警情队列的优先级别按照高优先级别的警情队列优先于次优先级别的警情队 列依序推送给接处警客户端进行后续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联网报警警情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警情队列为 2-N 个, 其中, N 为大于 2 的自然数, 所述警情队列预设有优先级标识, 用于接处警客户端识别该 队列。
4、的优先级。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联网报警警情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将顺序接收的 警情信息按照各自的优先级别推送到与其优先级匹配的警情队列之前, 包括步骤 : 根据预定的规则判断各接收的警情信息的优先级别, 在确定警情信息的优先级别后, 在各警情信息上加上优先级标签。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联网报警警情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的规则包括 : a、 根据警情信息中的特定码所标示的紧急程度, 或者 b、 根据警情信息中的特定码所标示的重要程度, 或者 c、 同时根据 a 和 b。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联网报警警情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续处理包括。
5、 步骤 : 根据警情信息的优先级标签所识别出的优先级别建立出警指南匹配规则, 并将该出 警指南匹配规则发送给后端。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联网报警警情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警指南匹配规 则包括出警人员待命点出动配置、 出动人数配置、 出警装备配置。 7. 一种联网报警警情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警情信息优先级判断模块, 用于根据预定的规则判断各顺序接收的警情信息的优先级 别 ; 以及 接处警客户端, 用于接收根据各警情队列的优先级别按照高优先级别的警情队列优先 于次优先级别的警情队列, 并进行后续处理。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联网报警警情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
6、于, 包括存储模块, 用于存 储各优先级不同的警情队列, 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有 2-N 个警情队列, 其中, N 为大于 2 的自 然数。 9.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联网报警警情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出警指南模块, 用于根据警情信息优先级别确定出警规则。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联网报警警情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警规则包括出 警人员待命点出动配置、 出动人数配置、 出警装备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89675 A 2 1/5 页 3 一种联网报警警情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安防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联网报警警情处理方。
7、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活品质和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保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 意识越来越强, 并不断地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而现代网络、 移动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通过监控、 报警系统做到预防或消除不法份子的侵犯, 解决突发事件, 以将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而在监控、 报警等系统中对于警情的响应速度, 成为了一个非常 重要的指标, 它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 更重要的是, 它决定了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否做到以 最快的速度处理险情、 解决危机。 0003 如图 1 所示, 在现有的联网报警系统中, 由于警情的产生存在着先后顺序, 在传统 的接处警过程中基。
8、本是由接警主机 (服务器)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警情推送到接处警客户 端依次处理。 而在实际开展报警运营业务时并不是所有的警情都要按照先后顺序需要得到 及时处理, 有些一般警情或者可以忽略的警情占用系统资源会导致重要的警情得不到及时 有效的处理, 直接影响到了整个联网报警系统的运行效率低下, 同时紧急处理的警情得不 到及时处理, 还会使警情进一步恶化, 严重威胁人身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 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 或 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而学习。 0005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网报警警情处理方法, 包括步 骤 : 000。
9、6 将顺序接收的警情信息按照各自的优先级别推送到与其优先级匹配的警情队列 中 ; 0007 根据各警情队列的优先级别按照高优先级别的警情队列优先于次优先级别的警 情队列依序推送给接处警客户端进行后续处理。 0008 进一步地, 警情队列为 2-N 个, 其中, N 为大于 2 的自然数, 所述警情队列预设有优 先级标识, 用于接处警客户端识别该队列的优先级。 0009 进一步地, 将顺序接收的警情信息按照各自的优先级别推送到与其优先级匹配的 警情队列之前, 包括步骤 : 根据预定的规则判断各接收的警情信息的优先级别, 在确定警情 信息的优先级别后, 在各警情信息上加上优先级标签。 0010 其。
10、中, 预定的规则包括 : 0011 a、 根据警情信息中的特定码所标示的紧急程度, 或者 0012 b、 根据警情信息中的特定码所标示的重要程度, 或者 0013 c、 同时根据 a 和 b。 0014 进一步地, 后续处理包括步骤 : 根据警情信息的优先级标签所识别出的优先级别 说 明 书 CN 102789675 A 3 2/5 页 4 建立出警指南匹配规则, 并将该出警指南匹配规则发送给后端。 0015 其中, 出警指南匹配规则包括出警人员待命点出动配置、 出动人数配置、 出警装备 配置。 001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联网报警警情处理系统, 该系统包括如下模块 : 0017 警情信息优先级。
11、判断模块, 用于根据预定的规则判断各顺序接收的警情信息的优 先级别 ; 以及 0018 接处警客户端, 用于接收根据各警情队列的优先级别按照高优先级别的警情队列 优先于次优先级别的警情队列, 并进行后续处理。 0019 进一步地, 该联网报警警情处理系统还包括存储模块, 用于存储各优先级不同的 警情队列, 该存储模块存储有 2-N 个警情队列, 其中, N 为大于 2 的自然数。 0020 进一步地, 该联网报警警情处理系统, 还包括出警指南模块, 用于根据警情信息优 先级别确定出警规则。 0021 其中, 出警规则包括出警人员待命点出动配置、 出动人数配置、 出警装备配置。 0022 通过以。
12、上技术方案, 本发明明显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对原本顺序处理的警情进行 根据其优先级的方式进行处理, 明显提高了联网报警系统的智能化和科学化, 提高了对警 情的响应速度, 能够有效利用接处警客户端的资源, 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灵活的警情优先级 判定规则和友好的处警调度指南, 使得联网报警系统更加人性化。 0023 通过阅读说明书,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更好地了解这些技术方案的特征和内 容。 附图说明 0024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发明, 本发明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 更加明显, 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发明的解释说明, 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意义 上的限制, 在附图中 : 00。
13、25 图 1 为现有的联网报警警情处理方法和系统的示意图 ; 0026 图 2 为本发明的联网报警警情处理方法和系统的示意图 ; 0027 图 3 为本发明的联网报警警情处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9 如图 3 所示, 本发明联网报警警情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0030 1) 、 接警主机 (服务器) 将顺序接收的警情信息按照各自的优先级别推送到与其优 先级匹配的警情队列中 ; 0031 2) 、 根据各警情队列的优先级别按照高优先级别的警情队列优先于次优先级别的 警情队列依序推送给接处警客户端进行后续处理。 003。
14、2 其中, 所述警情队列为 2-N 个, 警情队列预设有优先级标识, 主要用于接处警客户 端识别该队列的优先级。一般情况下, 在将顺序接收的警情信息按照各自的优先级别推送 到与其优先级匹配的警情队列之前, 首先要根据预定的规则判断各接收的警情信息的优先 级别, 在确定警情信息的优先级别后, 在各警情信息上加上优先级标签。 说 明 书 CN 102789675 A 4 3/5 页 5 0033 需要说明的是 : 所述的预定规则一般包括 : 0034 a、 根据警情信息中的特定码所标示的紧急程度, 或者 ; 0035 b、 根据警情信息中的特定码所标示的重要程度, 或者 ; 0036 c、 同时根。
15、据 a 和 b。 0037 所述接处警客户端收到按照优先级别推送来的警情列队之后进行后续处理, 包括 步骤 : 根据警情信息的优先级标签所识别出的优先级别建立出警指南匹配规则, 并将该出 警指南匹配规则发送给后端, 而出警指南匹配规则包括出警人员待命点出动配置、 出动人 数配置、 出警装备配置等。 0038 关于警情队列的说明 : 可以参考图 2, 首先系统要开辟内存区, 建立警情队列或者 将警情队列初始化, 并对警情队列的优先级进行标识, 一般情况下定义优先级值越小, 其优 先级别越高, 下表为一个供参考的警情队列的示例 : 0039 警情队列名称 优先级 说明 Queen1 1 紧急且重要。
16、的警情 Queen2 2 紧急不重要的警情 Queen3 3 重要不紧急的警情 Queen4 4 不重要不紧急的警情 Queen5 5 可以忽略的警情 0040 警情的优先级判定规则一般是事先协议预设的, 符合条件的警情信息将会存放到 指定优先级队列的队尾。 0041 对警情的优先级判定规则可以根据对报警码进行紧急程度分级, 将不同的报警码 发生的警情标识为不同紧急程度的报警, 如 : 0042 报警码 报警说明 紧急程度 E120 劫盗 紧急 E121 挟持 紧急 E130 窃盗 紧急 R400 布防 不紧急 E605 状态报告 忽略 0043 当然, 也可以对报警用户进行重要程度分级, 按。
17、不同行业将用户发生的警情标识 为不同重要程度的报警, 如 : 0044 说 明 书 CN 102789675 A 5 4/5 页 6 行业 重要程度 政府 重要 金融 重要 学校 重要 公园 不重要 活动中心 不重要 0045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 也可以将上述 2 种方式进行组合使用, 判定警情对应的 优先级, 可以分为 : 紧急且重要、 紧急不重要、 重要不紧急、 不重要不紧急、 可以忽略等。 0046 在接警主机判断新来的警情的优先级时, 会根据上述规则确定该新警情的优先级 别后, 将其推送到与其优先级相匹配的警情队列的对尾。 0047 在接警主机按照优先级进行警情推送时, 会根据警情。
18、队列的优先级进行处理, 按 照优先级顺序, 如果 Queen(队列) 1 中有警情, 则优先将 Queen1 中的警情推送到接处警客 户端 ; 如果 Queen1 中没警情, 则将 Queen2 中的警情推送到接处警客户端, 依此类推。 0048 关于出警指南配置规则的建立, 出警指南匹配规则一般包括出警人员待命点出动 配置、 出动人数配置、 出警装备配置。 0049 下表为不失一般性的一种出警指南匹配规则中的待命点出动配置 : 0050 0051 下表为不失一般性的一种出警指南匹配规则中的出动人数配置 : 0052 警情队列名称 优先级 人数 Queen1 1 4 Queen2 2 3 Qu。
19、een3 3 2 说 明 书 CN 102789675 A 6 5/5 页 7 Queen4 4 1 Queen5 5 1 0053 0054 下表为不失一般性的一种出警指南匹配规则中的出警装备配置 : 0055 警情信息 装备说明 警情发生在 18:00-06:00 手电筒 0056 按照出警指南匹配规则, 坐席人员可以根据警情对应的报警用户, 在进行处警调 度时快速明确对应的待命点、 出动人数、 出动装备, 进行快速指挥, 通知出警人员携带相关 装备快速出警。 005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联网报警警情处理系统, 包括 : 0058 用于根据预定的规则判断各顺序接收的警情信息的优先级别的警情。
20、信息优先级 判断模块, 用于存储各优先级不同的警情队列的存储模块, 以及接处警客户端。 所述接处警 客户端主要用于接收根据各警情队列的优先级别按照高优先级别的警情队列优先于次优 先级别的警情队列, 并进行后续处理。 0059 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有 2-N 个警情队列, 其中, N 为大于 2 的自然数, N 的具体数值根 据实际需要由系统配置或者人为设置均可。进一步地该系统还包括了出警指南模块, 用于 根据警情信息优先级别确定出警规则, 该出警规则包括出警人员待命点出动配置、 出动人 数配置、 出警装备配置等。 0060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和实质, 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发明。 举例而言, 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 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 并非 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 均包含于 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789675 A 7 1/1 页 8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89675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