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多芯光纤.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4638965
  • 上传时间:2018-10-23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426.9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80002289.5

    申请日:

    2011.01.26

    公开号:

    CN102449515A

    公开日:

    2012.05.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B 6/04申请日:20110126|||公开

    IPC分类号:

    G02B6/04

    主分类号:

    G02B6/04

    申请人: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永岛拓志; 樽稔树; 佐佐木隆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10.02.18 JP 2010-03377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代理人:

    顾红霞;何胜勇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所公开的多芯光纤(1A)使各根芯线能被识别,即使多根芯线在横截面中对称地设置也是如此,并且该多芯光纤设有七根芯线(10至16)、视觉识别用标记(20)、以及将芯线(10至16)和视觉识别用标记(20)包围的共用的包层(30)。芯线(10至16)和视觉识别用标记(20)沿光纤轴线方向延伸。各根芯线(10至16)的折射率均比包层(30)的折射率高。视觉识别用标记(20)的折射率与包层(30)的折射率不同。在与光纤轴线垂直的横截面中,芯线(10至16)布置为具有六重旋转对称性和线对称性。视觉识别用标记(20)设置在破坏这种对称性的位置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芯光纤, 其具有多根芯线、 视觉识别用标记以及将所述多根芯线和所述视觉 识别用标记包围的共用的包层, 其中, 所述多根芯线和所述视觉识别用标记沿光纤轴线方向延伸, 所述视觉识别用标记的折射率与所述包层的折射率不相同, 在与光纤轴线垂直的横截面中, 所述多根芯线对称地布置, 并且所述视觉识别用标记 布置在破坏这种对称性的位置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芯光纤, 其中, 所述视觉识别用标记的至少一部分的折射率比所述包层的折射率高。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多芯光纤, 其中, 所述视觉识别用标记的归一化频率与所述多根芯线中每一根芯线的归一化频率相差 5%或更多。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多芯光纤, 其中, 在所述视觉识别用标记的外周设置有外周部分, 所述外周部分的折射率比所述包层的 折射率低。

    说明书


    多芯光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沿光纤轴线方向延伸并用于光传输的多根芯线被共用包层覆盖的多芯光纤。 背景技术 因为多根芯线中的每根芯线均用作光学上独立的光波导, 所以多芯光纤能够传输 大量信息。 通常, 在多芯光纤的与光纤轴线垂直的横截面中, 两根或更多根芯线以对称的方 式 ( 旋转对称或线对称 )( 非专利文献 1) 布置。对称地布置多根芯线使得可以在多芯光纤 的横截面中高密度地布置芯线并且可以控制芯线之间的串扰。
         图 1 是用于比较例的多芯光纤 2 的横截面。在多芯光纤 2 中, 沿光纤轴线方向延 伸的七根芯线 10 至 16 被共用的包层 30 围绕。芯线 10 设置在多芯光纤 2 的横截面中心, 六根芯线 11 至 16 以相等的间隔设置在圆的圆周上从而使得芯线 10 位于该圆的圆心。也 就是说, 七根芯线 10 至 16 以具有六重旋转对称性的方式布置。
         对于两根或更多根芯线在横截面中对称地设置的情况, 具有对称关系的芯线不能 被识别。在多芯光纤 2 中, 不能识别六根芯线 11 至 16 中的各根芯线。即使六根芯线 11 至 16 在芯径或折射率方面不相同, 也难以识别六根芯线 11 至 16 中的每根芯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如下的多芯光纤, 在该多芯光纤中, 即使两根或更多根芯线 在多芯光纤的横截面中对称地设置, 也能容易地识别各根芯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提供一种多芯光纤, 所述多芯光纤具有多根芯线、 视觉识别用 标记以及将所述多根芯线和所述视觉识别用标记包围的共用的包层, 其中, 所述多根芯线 和所述视觉识别用标记沿光纤轴线方向延伸, 所述视觉识别用标记的折射率与所述包层的 折射率不相同, 在与光纤轴线垂直的横截面中, 所述多根芯线对称地布置, 并且所述视觉识 别用标记布置在破坏这种对称性的位置处。
         在本发明的多芯光纤中, 优选的是, 所述视觉识别用标记的至少一部分的折射率 比所述包层的折射率高。优选地, 所述视觉识别用标记的归一化频率与所述多根芯线中每 一根芯线的归一化频率相差 5%或更多。另外, 优选的是, 在所述视觉识别用标记的外周设 置有外周部分, 所述外周部分的折射率比所述包层的折射率低。
         在本发明的多芯光纤中, 因为所述多根芯线和所述视觉识别用标记的布置方式在 整体上是不对称的, 因此, 即使在所述多根芯线于横截面中对称地布置的情况下, 也容易区 别各根芯线。
         附图说明
         图 1 是用于比较例的多芯光纤的与光纤轴线垂直的横截面。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 1 中的多芯光纤的与光纤轴线垂直的横截面。图 3 是实施例 1 的变型例中的多芯光纤的与光纤轴线垂直的横截面。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例 2 中的多芯光纤的与光纤轴线垂直的横截面。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 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附图是出于解释实施例的 目的, 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 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从而 可以避免重复的描述。附图中的尺寸比例未必精确。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 1 中的多芯光纤 1A 的与光纤轴线垂直的横截面。多芯光纤 1A 具有七根芯线 10 至 16、 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以及将七根芯线 10 至 16 和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包围的共用的包层 30。芯线 10 至 16 和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沿光纤轴线方向延伸。芯线 10 至 16 每一者的折射率比包层 30 的折射率高。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的折射率与包层 30 的 折射率不相同。芯线 10 至 16 和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各自的横截面是圆形的。
         芯线 10 至 16、 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和包层 30 各自由作为主要成分的石英玻璃制成 并且在必要时添加有用于调节折射率的添加剂。例如, 芯线 10 至 16 和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均是二氧化锗 (GeO2) 掺杂的石英玻璃, 而包层 30 是纯石英玻璃。或者例如, 芯线 10 至 16 和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均是纯石英玻璃, 而包层 30 是氟 (F) 掺杂的石英玻璃。芯线 10 至 16 的芯径是否相同并不重要。另外, 芯线 10 至 16 的折射率是否相同也不重要。 在与光纤轴线垂直的横截面中, 芯线 10 设置在中心, 六根芯线 11 至 16 以相等的 间隔设置在圆的圆周上从而使得芯线 10 设置在该圆的圆心。也就是说, 七根芯线 10 至 16 以具有六重旋转对称性和线对称性的方式布置。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设置在破坏这种对称 性的位置处。芯线 11 至 16 和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的整体布置方式是不对称的。
         为了使芯线 10 至 16 和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的整体布置方式呈非对称的, 例如可以 将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设置为使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与芯线 10 至 16 中的任意两根芯线的距 离均不同即可。或者, 如多芯光纤 1B( 如图 3 所示 ) 的横截面中一样, 可以将视觉识别用标 记 20 设置在芯线 13 和芯线 15 的连接线的延长线上。通过采用这种布置方式, 使多芯光纤 1A 的横截面结构失去对称性, 从而可以通过观察该横截面并检测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的位 置来容易地区别芯线 10 至 16。
         为了确保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的可见性, 优选的是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的至少一些 区域的折射率比包层 30 的折射率高。这样, 光能够透过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传播, 从而使得 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的可见性增加。此外, 为了抑制芯线 10 至 16 与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之 间的串扰, 优选的是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的归一化频率与芯线 10 至 16 中任意一根的归一化 频率都相差 5%或更多。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例 2 中的多芯光纤 1C 的与光纤轴线垂直的横截面。多芯光纤 1C 具有七根芯线 10 至 16、 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将芯线 10 至 16 和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包围 的共用的包层 30、 以及设置在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外周上的外周部分 21。多芯光纤 1C 的结 构与实施例 1 的多芯光纤 1A 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多芯光纤 1C 还包括外周部分 21。
         外周部分 21 形成在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的外周并具有比包层 30 的折射率低的折 射率。例如, 包层 30 是纯石英玻璃, 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是二氧化锗掺杂的石英玻璃, 并且 外周部分 21 是氟掺杂的石英玻璃。这样, 多芯光纤 1C 能够产生与多芯光纤 1A 的效果相同
         的效果, 而且还能够抑制芯线 10 至 16 与视觉识别用标记 20 之间的串扰。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并且可能存在多种变型。 例如, 芯线可以是利用光子带 隙而不是芯线与包层之间的折射率的差异来传输光的芯线。另外, 芯线的数量可以是任意 的, 而不是七根。 横截面中的芯线布置方式的对称性可以具有四重对称性, 而不是六重对称 性。可以设置多个视觉识别用标记, 而不是仅设置一个视觉识别用标记。
         < 工业实用性 >
         采用本发明的多芯光纤, 可以在将多芯光纤布线或将多芯光纤彼此连接时, 容易 并正确地识别多根芯线。
         < 现有技术 >
         < 非专利文献 >
         非专利文献 1 : Katsunori Imamura, Kazunori Mukasa, Yu Mimura, Takeshi Yagi, “Multi-core holey fibers for the long-distance( > 100km)ultra large capacity transmission( 用 于 长 距 离 ( > 100km) 超 大 容 量 传 输 的 多 芯 多 孔 纤 维 )” , OSA/OFC/ NFOEC2009, OTuC3。

    关 键  词:
    光纤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多芯光纤.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63896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