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及其组成的十字立交桥和站台.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462133
  • 上传时间:2018-02-17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563.6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18296.6

    申请日:

    2015.06.11

    公开号:

    CN104890740A

    公开日:

    2015.09.0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D 31/04申请日:20150611|||公开

    IPC分类号:

    B62D31/04; B62D63/02; E01D15/10; E04H1/12

    主分类号:

    B62D31/04

    申请人:

    张宝宇

    发明人:

    张宝宇; 王继宇

    地址:

    277400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东鹿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代理人:

    张世静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十字立交桥,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及其组成的十字立交桥和站台,适用于交通工具领域。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车体,车体分为两端的头部车体和多节中部车体,头部车体和中部车体都由多根横梁和竖梁拼合焊接组成,头部车体和中部车体都包括多层车厢,每层车厢内部设双向多路车道,车道两侧设与车道隔开的座椅休息区;所述车体的底部内凹设移动轮,车体两侧面设车门和车窗,上下层车厢间设互相连通座椅休息区的楼梯;头部车体的第一层车厢与路面间设吊桥坡道,吊桥坡道用电机带动传动轴,传动轴卷扬钢丝绳吊起吊桥坡道的一端,头部车体设吊桥坡道的车厢设斜柱支撑起上层结构,以平衡上层重量对移动轮的压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是,车体(1)分为两端的头部车体(13)和多节中部车体(14),
    头部车体(13)和中部车体(14)都由多根横梁(12)和竖梁(11)拼合焊接组成,头部车体(13)和中部车体(14)都包括多层车厢,每层车厢内部设双向多路车道,车道两侧设与车道隔开的座椅休息区(7);
    所述车体(1)的底部内凹设移动轮(3),车体(1)两边侧面设车门(8)和车窗(18),上下层车厢间设互相连通座椅休息区(7)的楼梯(6);
    头部车体的第一层车厢(5)与路面间设吊桥坡道(2),吊桥坡道(2)可悬吊起与第一层车厢(5)平行;
    第一层车厢设斜柱(16)支撑各上层车厢重量,头部车体和中部车体(1)的各层车厢间设吊桥坡道(2),吊桥坡道(2)可悬吊起与上一层车厢平行;
    头部车体与中部车体中间采用挂销((20)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其特征是,所述车体(1)的车厢为矮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其特征是,所述车体(1)的车厢为矮型。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其特征是,所述车厢的层高不低于1.8m,不高于4.5m.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其特征是,所述移动轮(3)采用设置在车体顶部的发电机组驱动。

    5.
      一种利用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组成的十字立交桥,其特征是,包括成对的移动马路式公交车,成对的移动马路式公交车一端相接,移动马路式公交车上第一层车厢的吊桥坡道悬吊起与第一层车厢相平,四列移动马路式公交车一端相接的吊桥坡道互相连接组成可行驶的车道,其余各层车厢相互连接组成车道。

    6.
      一种用于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站台,其特征是,站台为多层楼结构,每层的楼面延伸出扶梯与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各层车门相对接,站台设置在十字路口路面外处。

    说明书

    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及其组成的十字立交桥和站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十字立交桥,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及其组成的十字立交桥和站台,适用于交通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人口和私家车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公路显得很拥挤,经常出现堵车现象。公交车车辆车次少,而且由于等车时间长,候车人聚集的多,车来了也挤不上去,这个问题越来越显得严重。地铁、高架桥等设有独立于常规道路的交通系统,能够合理的安排车流量来控制通行,虽然能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但对日益严重的路口车辆拥堵现象,还是无法得到解决。将传统的立交桥搬来建造在城市的交叉路口,不但其造价特高,而且占地之大也是个问题,对路口周围原建筑的拆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费时费力,很不方便,而本发明还能作为人车共乘的马路式公交车使用。
    专利“移动立交桥的转移装置(201420095050.8)和立交桥式公交车(201420828968.9)”公开了一种立交桥的转移系统及其应用的立交桥式公交车,利用本装置,能否实现立交桥公交车与立交桥的结合使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实现城市交通不在拥挤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及其组成的十字立交桥和站台,解决当前交通拥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包括车体,其特征是,车体分为两端的头部车体和多节中部车体,头部车体和中部车体都由多根横梁和竖梁拼合焊接组成,头部车体和中部车体都包括多层车厢,每层车厢内部设双向多路车道,车道两侧设与车道隔开的座椅休息区;所述车体的底部内凹设移动轮,车体两侧面设车门和车窗,上下层车厢间设互相连通座椅休息区的楼梯;头部车体的第一层车厢与路面间设吊桥坡道,吊桥坡道用电机带动传动轴,传动轴卷扬钢丝绳吊起吊桥坡道的一端,头部车体设吊桥坡道的车厢设斜柱支撑起上层结构,以平衡上层重量对移动轮的压力;
    第一层车厢设斜柱支撑各上层车厢重量,以均衡移动轮的平均受力,
    吊桥坡道可悬吊起与第一层车厢平行;头部车体和中部车体的各层车厢间设吊桥坡道,吊桥坡道可悬吊起与上一层车厢平行;头部车体与中部车体中间采用挂销相连。
    车体的车厢为矮层或高层,所述第一层车厢的层高2.5m至4.5m,便于立交桥式公交车的通过,所述移动轮采用设置在车体顶部的发电机组驱动。
    利用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组成的十字立交桥,包括成列的移动马路式公交车,成列的移动马路式公交车一端相接,移动马路式公交车上第一层车厢的吊桥坡道悬吊起与第一层车厢相平,两移动马路式公交车一端相接的吊桥坡道互相连接组成可行驶的车道,其余各层车厢相互连接贯通组成车道。
    用于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站台,站台为多层楼结构,每层的楼面延伸出扶梯与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各层打开车门相对接,还设有直升电梯用于乘客上下,站台设置在十字路口的马路外处。
    本专利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立体交通装置,实现人车共乘。本交通工具着眼于未来,能够替代大量的私家车或公交运输车辆。实现较少的设备投入解决目前难以破解的交通拥堵问题。特别是可分的各节车厢,能够互相替换,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侧面示意视图,
    图2是本发明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侧面剖切示意视图,
    图3是本发明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俯视示意视图,
    图4是本发明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头部车体侧面剖切示意视图,
    图5是本发明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中部车体侧面剖切示意视图,
    图6是本发明高型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中间位置的剖面示意视图,
    图7是本发明矮型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中间位置的剖面示意视图,
    图8是本发明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组成的十字立交桥的俯视示意视图。
    图9是本发明站台的立体示意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立体示意视图。
    附图标记:1、车体,2、吊桥坡道,3、移动轮,4、电机,5、第一层车厢,6、楼梯,7、座椅休息区,8、车门,9、站台,10、扶梯,11、竖梁,12、横梁,13、头部车体,14、中部车体,15、直升电梯.16、斜柱,17、立交桥式公交车,18、车窗,19、钢丝绳,20、挂销,21、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多辆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组合成完整的十字立交桥。
    对本发明的应用
    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由多节车厢组成,前后端为头部车体,中部为多节中部车体,两端的头部车体与中部车体采用挂销相连,中部车体间采用挂销相连,以上多节车体组成完整的移动马路式公交车。
    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车体是由横梁和竖梁焊接而成的,车体用铁皮封闭,车体表面安装车窗及车门。车体的底部内凹设移动轮系统,即移动立交桥的转移装置(201420095050.8)。
    车体的各车厢之间相互贯通, 每层车厢内部设有用于人上下的楼梯和车上下的吊桥坡道。车厢下方的移动轮占用和路面一样宽的整个路面,在不影响本发明通行的情况下,利用好路面空间。车厢两侧是独立于中间车道的座椅休息区,座椅休息区设座椅用于乘客休息。
    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前后头部车体设连接第一层车厢和地面的吊桥坡道,吊桥坡道都能吊起与第一层车厢相平,吊桥坡道的底部还可以设大小轮组成的轮组,以降低汽车在上下吊桥坡道时承受的冲击力。各层车厢间的吊桥坡道也可以吊起与上一层车厢相平,避免影响下一层车厢的汽车通过。
    本发明的十字立交桥是由四列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对头停下,车厢内部相互贯通,以组成十字立交桥,方便各种车辆的过往。其中相对的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吊桥坡道可以在吊起后组成平的车道用于车辆过往。
    移动马路式公交车运行的道路上的公交站点设多层的站台,站台设自动伸出的扶梯,扶梯可对接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各层的车门,避免乘客在底层车门拥堵,加快乘客的上下车速度。站台设有直升电梯,方便残疾人和现有车辆上下车通行。
    利用立交桥式公交车可以在移动马路式公交车上穿行而过的特点,立交桥式公交车在停车时停在十字立交桥的前面或是错时停车,一辆车乘坐远些,另一辆车乘坐近些,两种车辆取长补短,才能更好的解决交通拥堵。
    本发明不用对路口周围原建筑进行拆动就能替代地铁、公交车、立交桥,多列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组成的十字立交桥在十字路口对头停下,而人车借助十字路口边上建造的V型站台楼平台上下车,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内的人车借助组成的十字立交桥平台转换到要去方向的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内。
    实施例1  车体选用高型车厢的车体
    高型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在路口停车时,纵向马路上正常行驶的各种车辆通过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纵向第一层车厢,横向行驶的车从第二层移动马路通过,横向和纵向行驶需要左右转弯的车从第三层移动马路通过上下十字立交桥,需要乘本发明的车留在第二三层移动马路上;乘坐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乘客在第一层车厢和上层车厢上转换到另一马路式公交车上,需要上下车的乘客在车厢两边上下。
    当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内的人车转换好车时,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向反方向运行,到达下一个十字路口组成下一座十字立交桥,移动马路式公交车正常行驶在马路上时,马路上的各种车辆可以通过吊桥坡道自由过往第一层车厢到现有马路上,移动马路式公交车还可以通过控制吊桥坡道,加快车辆通行速度,合理分配疏导车的流量,防止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
    实施例2  车体选用矮型车厢的车体
    矮型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在路口停车时,纵向马路上正常行驶的各种车辆通过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纵向第一层车厢,横向行驶的车从第二层移动马路通过,横向和纵向行驶需要左右转弯的车待直行的车通过后再通过上下十字立交桥,需要乘本发明的车留在第一二层移动马路上;乘坐移动马路式公交车的乘客在第一层车厢和上层车厢上转换到另一马路式公交车上,需要上下车的乘客在车厢两侧上下车。
    当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内的人车转换好车时,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向反方向运行,到达下一个十字路口组成下一座十字立交桥,移动马路式公交车正常行驶在马路上时,马路上的各种车辆可以通过吊桥坡道自由过往第一层车厢到现有马路上,移动马路式公交车还可以通过控制吊桥坡道,加快车辆通行速度,合理分配疏导车的流量,防止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
    由于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及其组成的十字公交车和站台可以根据路段上车的流量建造更加高大的马路式公交车,可以减少人民开车出行和多种公交车辆的上路,他就可以减少公共资源的浪费和重复的建造,集千车于一车,使用方便快捷,节能环保。

    关 键  词:
    移动 马路 公交车 及其 组成 十字 立交桥 站台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移动马路式公交车及其组成的十字立交桥和站台.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6213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