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排水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排水构件.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9956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20 CN 102499563 A *CN102499563A* (21)申请号 201110443979.6 (22)申请日 2011.12.27 A47G 23/00(2006.01) A47G 23/03(2006.01) (71)申请人 陈梓平 地址 515644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彩塘镇金 晔里益民路一巷 2 号 (72)发明人 陈梓平 赵之杰 (54) 发明名称 平面排水构件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排水构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排水构件上表面水平, 其上设置有虹吸孔, 使 得所述排水。
2、构件上的水或液体能够吸入所述虹吸 孔进而被排出 ; 本发明排水面为水平面, 适合放 置活动物品且具有排水效果好、 表面平整、 美观大 方、 方便实用的优点, 可广泛应用于茶盘、 灶台等 冲泡饮品之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平面排水构件 (6),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排水构件 (6) 上表面水平, 其上设置有虹 吸孔 (7), 使得所述排水构件上 (6) 的水或液体能够吸入所述虹吸孔 (7) 进而被排出。 2。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平面排水构件 (6),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虹吸孔 (7) 最小内径为 2.5 10.0 毫米。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平面排水构件 (6),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虹吸孔 (7) 的深度为 5.0 20.0 毫米。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平面排水构件 (6),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虹吸孔 (7) 为上部内径 小、 下部内径大的喇叭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排水构件(6),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虹吸孔(7)内侧面与所述 排水构件上表面之间为圆角过渡。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平面排水构件 (6),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虹吸孔 (7) 有多个。 。
4、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排水构件(6),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虹吸孔(7)围绕所述排水 构件中心点均匀分布。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排水构件(6),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虹吸孔(7)围绕所述排水 构件中心点呈环形分布。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排水构件(6),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虹吸孔(7)围绕所述排水 构件中心点呈放射状分布。 10. 如权利要求 7、 8 或 9 所述的平面排水构件 (6),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虹吸孔 (7) 最小 内径随该虹吸孔中心点到所述排水构件中心点的距离变大而逐渐变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99563 A 2 1/3 页 3 平面排水构件 。
5、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构件, 具体地说是一种平面排水构件。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排水装置形形式式, 但在结构上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 第一类是将排 水面设置成中央低、 四周高的漏斗式或类似的结构, 然后在中央低部设置排水孔与集水箱 或集水装置连通, 使需要排出的水从四周自动流向中央低部并通过排水孔排出 ; 第二类则 刚好相反, 即 : 将排水面设置成中央高、 四周低的锥体或者类似的结构, 然后在锥体的下边 沿即低部设置集水槽, 使需要排出的水从中央高处自动流向四周并通过排水槽排出 ; 还有 一类是将排水面设置成斜面并在斜面低部设置集水槽, 其结构实质上仍属于上述第二类。
6、。 上述结构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排水面为斜面以方便水从高处自动流向低处, 该结构存 在排水面无法放置物品的局限性, 因为斜面容易使放置其上的物品滑落, 因此, 对于需要在 排水面上放置物品, 如放置茶杯、 茶壶等情况, 上述结构是不适用的。 0003 公告号为CN 201238967Y, 公告日为2009年5月20日的实用新型专利还公开了一 种茶盘排水装置, 该装置将茶盘上表面设置成利于排水的斜面, 斜面低部边缘设置凸缘用 于阻挡茶水, 防止茶水向外泄漏或溢漏。 该装置则存在茶盘表面不平整、 不美观以及凸缘容 易阻挡到取放茶杯等局限性。 发明内容 0004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本发明。
7、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面排水构件, 该排水构件 上表面为水平面, 适合放置活动物品且具有排水效果好、 表面平整、 美观大方、 方便实用的 优点。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平面排水构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排水构件上表面水平, 其上设置有虹吸孔, 使得所述排水构件上的水或液体能够吸入 所述虹吸孔进而被排出。 0006 优选的, 所述虹吸孔最小内径为 2.5 10.0 毫米。 0007 优选的, 所述虹吸孔的深度为 5.0 20.0 毫米。 0008 优选的, 所述虹吸孔为上部内径小、 下部内径大的喇叭状结构。 0009 优选的, 所述虹吸孔内侧面与所述排水构件上。
8、表面之间为圆角过渡。 0010 优选的, 所述虹吸孔有多个。 0011 优选的, 所述虹吸孔围绕所述排水构件中心点均匀分布。 0012 优选的, 所述虹吸孔围绕所述排水构件中心点呈环形分布。 0013 优选的, 所述虹吸孔围绕所述排水构件中心点呈放射状分布。 0014 优选的, 所述虹吸孔最小内径随该虹吸孔中心点到所述排水构件中心点的距离变 大而逐渐变小。 001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 排水构件上的水积聚到一定量时能自动通过 说 明 书 CN 102499563 A 3 2/3 页 4 虹吸孔形成水柱排出。 多次的对比试验显示 : 在虹吸孔最小内径2.5毫米时, 排水构件上 的水。
9、通过虹吸孔排出时能形成水柱而不会断流, 当虹吸孔深度 5.0 毫米时, 水排水时产 生的虹吸效果更佳 ; 当虹吸孔最小内径 10 毫米、 深度 20.0 毫米时, 无法形成明显虹吸效 果。而且, 当水以水柱形式排出时, 受到重力加速度的作用, 水柱向下产生的虹吸力进一步 提高积聚于排水构件上的水的排出量和排出速度, 使排水构件上的水不因积聚过多而溢出 排水台或桌面 ; 此外, 虹吸孔上部为圆角孔, 根据物理学上的浸润原理, 圆角孔使得排水构 件上的水更容易浸润积聚在虹吸孔中 ; 另外, 喇叭状的虹吸孔在水形成水柱排出时, 能产生 更大的虹吸力, 从而使得积聚于排水构件上的水排得更干净、 更彻底。
10、 ; 虹吸孔围绕排水构件 中心点均匀分布、 呈环形分布或者呈放射状分布而虹吸孔最小内径随该虹吸孔中心点到排 水构件中心点的距离变大而逐渐变小使得排水效果更好, 效率更高, 因为排水构件中心区 域所需排水量最大。 最后, 由于排水构件为水平台面, 不仅表面平整、 美观大方, 而且适合放 置茶杯、 茶壶以及饰品等物品, 方便实用。 0016 当虹吸孔为圆形孔时, 所述最小内径是孔最小截面直径, 当虹吸孔为方形孔时, 最 小内径是孔的最小截面宽度, 当虹吸孔为椭圆形孔时, 最小内径为孔的最小截面短轴长, 当 虹吸孔为不规则形状孔时, 最小内径为孔的最小截面的窄边或窄处距离。 附图说明 0017 图 。
11、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 2 是本发明虹吸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3 是本发明虹吸孔一分布示意图。 0020 图 4 是本发明虹吸孔又一分布示意图。 0021 图 5 是本发明虹吸孔另一分布示意图。 0022 图 6 是本发明应用于无边围茶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4 如图1所示的平面排水构件6, 该排水构件6上表面水平, 其上设置有最小内径为 4 毫米、 深度为 10 毫米的虹吸孔 7, 使得排水构件 6 上的水或液体能够吸入虹吸孔 7 进而被 排出 , 图示虹吸孔 7 共 12 个, 围绕排水构。
12、件 6 中心点呈环形分布。 0025 如图 2 所示的虹吸孔 7, 其轴截面上部最小内径比下部内径稍小, 使得虹吸孔 7 呈 喇叭状结构, 虹吸孔 7 内侧面与排水构件 6 上表面之间为圆角过渡, 其圆角 R=0.2 毫米。 0026 如图 3、 4 所示, 分布于排水构件 6 上的虹吸孔呈放射状分布, 且虹吸孔最小内径 随该虹吸孔中心点到排水构件中心点的距离变大而逐渐变小, 即 : 虹吸孔距离排水构件中 心越远, 其最小内径越小。图 3 所示的虹吸孔呈线性放射状的 “米字形” 分布, 相同数量的 虹吸孔均匀分布在排水构件中心点向四周放射的每一条射线上 ; 图 4 所示的虹吸孔呈环状 放射状分。
13、布, 虹吸孔分布在排水构件中心点向四周放射的同心圆上, 且距离排水构件中心 点越远, 虹吸孔的数量越多。图中虹吸孔 7a 的最小内径 =5.5mm, 虹吸孔 7b 的最小内径 =4.5mm, 虹吸孔 7c 的最小内径 =3.5mm, 虹吸孔 7d 的最小内径 =2.5m。 0027 如图 5 所示, 分布于排水构件 6 上的虹吸孔 7e 呈队列式均匀分布。特别地, 当虹 说 明 书 CN 102499563 A 4 3/3 页 5 吸孔 7e 以较小的间距均匀排列时, 其形成类似过滤网的结构。图示虹吸孔 7e 为方形孔, 该 方形孔中上部狭窄处长宽均为3.5毫米, 下部宽阔处长宽均为4.0毫米。
14、, 其内侧面与排水构 件上表面为圆角过渡。 0028 如图 6 所示的无边围茶盘 4, 包括有排水台 5、 茶盘边沿 3、 设于排水台 5 与茶盘边 沿 3 之间的防溢沟 2、 与外置集水桶相接的排水出口 1、 排水构件 6 以及设于排水构件下方 的集水装置。其中, 排水台 5 为水平玻璃面板, 与茶盘边沿 3 平面齐高, 排水构件 6 设于排 水台 5 中部, 排水构件 6 安装后其上表面与排水台 5 上表面形成水平台面 ; 排水构件 6 上设 有内径为 4 毫米、 深度为 10 毫米的虹吸孔 7n, 图示虹吸孔共 12 个, 虹吸孔 7 围绕排水构件 6 中心点呈环形均匀分布 ; 排水构件。
15、 6 下方设有集水装置, 该集水装置用于收集来自排水构 件 6 上并通过虹吸孔吸入的水, 并通过排水出口 1 排出到外置集水桶。 0029 本发明装置不但可以应用于茶盘, 也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冲泡饮品的用具, 例如 冲泡咖啡、 牛奶等用具。 0030 当然, 上述只是公开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任何采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等 同的变化和修饰, 均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2499563 A 5 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99563 A 6 2/3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99563 A 7 3/3 页 8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99563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