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真空输送带.pdf

  • 上传人:r5
  • 文档编号:4619845
  • 上传时间:2018-10-22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1.41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88329.6

    申请日:

    2011.11.30

    公开号:

    CN102491054A

    公开日:

    2012.06.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5G 15/46申请公布日:201206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G 15/46申请日:20111130|||公开

    IPC分类号:

    B65G15/46; B65G23/44; B65G23/26

    主分类号:

    B65G15/46

    申请人:

    济南德佳玻璃机器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丽荣

    地址:

    250032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黄岗路47-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李桂存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输送带,包括:同步带机构,在其同步带上阵列有真空吸盘结构;驱动装置,输出连接所述同步带机构的主动带轮,以驱动所述同步带机构;通道部件,设置于所述同步带机构的带圈内,并在该通道部件上设有用于连接真空源的进风口和用于输出真空;以及支撑部件,连接于所述通道部件上,并与带面滑动配合,且在该支撑部件上形成有用于连通所述通道部件与真空吸盘结构的管腔。依据本发明的真空输送带结构相对简单,且能够实现牵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真空输送带,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同步带机构, 在其同步带上阵列有真空吸盘结构 ; 驱动装置, 输出连接所述同步带机构的主动带轮, 以驱动所述同步带机构 ; 通道部件, 设置于所述同步带机构的带圈内, 并在该通道部件上设有用于连接真空源 的进风口和用于输出真空 ; 以及 支撑部件, 连接于所述通道部件上, 并与带面滑动配合, 且在该支撑部件上形成有用于 连通所述通道部件与真空吸盘结构的管腔。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真空输送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带机构配有张紧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真空输送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紧装置设置在所述同步带 机构的从动带轮侧, 且包括与机架配合的形成移动副的滑板, 通过调节螺栓反向支撑所述 滑板的立板。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真空输送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部件为一横截面为矩形 的矩管。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4 所述的真空输送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为一紧固于所述 通道部件上且宽度小于所述同步带机构带宽的垫板, 进而, 在垫板朝向带面的部位形成有 用于分散气流的矩形腔 ; 相应地, 再带面上与矩形腔配合的宽度范围内为工作区域, 以阵列 所述真空吸盘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真空输送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带与所述垫板配合的区 域为一槽, 使两者形成三面配合。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真空输送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的槽深为 2~6 毫米。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真空输送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矩形腔有多个, 沿同步带机构 连心线方向阵列, 且矩形腔通过条形孔与所述通道部件连通。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真空输送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有两个, 对称地分布在 同步带连心线方向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真空输送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 减速机 构以及连接该减速机构与所述同步带机构的一个同步带机构。

    说明书


    真空输送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广泛用在玻璃、 食品、 重型输送等行业的真空牵引输送带。背景技术 如玻璃等物品的传送方式有很多种, 但大部分都不能实现牵引, 若要实现牵引就 需增加一套真空吸盘系统及吸盘导向系统, 加工和装配都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因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 且能够实现牵引的真空输送带。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真空输送带, 包括 : 同步带机构, 在其同步带上阵列有真空吸盘结构 ; 驱动装置, 输出连接所述同步带机构的主动带轮, 以驱动所述同步带机构 ; 通道部件, 设置于所述同步带机构的带圈内, 并在该通道部件上设有用于连接真空源 的进风口和用于输出真空 ; 以及 支撑部件, 连接于所述通道部件上, 并与带面滑动配合, 且在该支撑部件上形成有用于 连通所述通道部件与真空吸盘结构的管腔。
         依据上述结构的真空输送带, 通过在同步带上构造真空吸盘结构, 并在带圈内构 造真空吸盘结构的气路, 整体结构被限定在带圈内, 结构紧凑。 且气路的构造要求相对比较 简单, 成本低, 且维护环节少, 后期的维护量小。
         由于大面积的在同步带上构造真空吸盘结构, 从而, 可以满足如玻璃板的拖动。
         上述真空输送带, 所述同步带机构配有张紧装置。
         上述真空输送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紧装置设置在所述同步带机构的从动带轮 侧, 且包括与机架配合的形成移动副的滑板, 通过调节螺栓反向支撑所述滑板的立板。
         上述真空输送带, 所述通道部件为一横截面为矩形的矩管。
         上述真空输送带, 所述支撑部件为一紧固于所述通道部件上且宽度小于所述同步 带机构带宽的垫板, 进而, 在垫板朝向带面的部位形成有用于分散气流的矩形腔 ; 相应地, 再带面上与矩形腔配合的宽度范围内为工作区域, 以阵列所述真空吸盘结构。
         上述真空输送带, 所述同步带与所述垫板配合的区域为一槽, 使两者形成三面配 合。
         上述真空输送带, 所述槽的槽深为 2~6 毫米。
         上述真空输送带, 所述矩形腔有多个, 沿同步带机构连心线方向阵列, 且矩形腔通 过条形孔与所述通道部件连通。
         上述真空输送带, 所述进风口有两个, 对称地分布在同步带连心线方向上。
         上述真空输送带,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 减速机构以及连接该减速机构与所述 同步带机构的一个同步带机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其中 : 图 1 为依据本发明的一种真空输送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使用条件下的俯视状态) 。
         图 2 为相应于图 1 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使用条件下的主视状态) 。
         图 3 为矩管与垫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 : 1、 电机, 2、 连接板, 3、 同步带轮, 4、 平键, 5、 螺钉, 6、 弹垫, 7、 平垫, 8、 大垫 圈, 9、 同步带, 10、 同步带轮, 11、 大垫圈, 12、 轴挡, 13、 轴, 14、 平键, 15、 隔套, 16、 球轴承, 17、 轴承座, 18、 平键, 19、 球轴承, 20、 轴挡, 21、 孔挡, 22、 隔套, 23、 同步带轮, 24、 进风口, 25、 螺钉, 26、 弹垫, 27、 平垫, 28、 吸盘同步带, 29、 立板, 30、 螺栓, 31、 滑板, 32、 螺母, 33、 横 板, 34、 螺钉, 35、 弹垫, 36、 平垫, 37、 轴挡, 38、 球轴承, 39、 从动轴, 40、 同步带轮, 41、 平键, 42、 轴承座, 43、 孔挡, 44、 轴挡, 45、 隔套, 46、 端板, 47、 连接板, 48、 玻璃, 49、 隔板, 50、 矩管, 51、 垫板, 52、 螺钉, 53、 薄板, 54、 条形孔, 55、 矩形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附图 1 至 3, 主体为一同步带机构, 带圈采用阵列有洗盘结构的吸盘同步 带 28, 进而涉及真空源的引入。如附图 3 所示的矩管 50 与垫板 51 的配合结构, 其中矩管 50 的横截面为矩形, 构造气流通道, 然后开有外接外孔, 以配接管路, 如附图 1 中箭头所指 的进气口, 这里的进指的是想真空装置进。经过验证, 真空度要求在绝压 600mbar 以上均可 以满足要求, 所使用的真空装置, 可以采用成本较高的单机真空泵, 最好采用成本较低的满 足上述风压的风机, 如罗茨风机或者双段式风机。
         矩管 50 的垫板 51 侧开有连接孔, 该连接孔为条形结构, 为满足强度要求, 条形孔 可以有多个, 间隔分开, 减少对矩管整体强度的负面影响。
         矩管是为了满足支撑可靠性的选择, 还可以选择其他的结构形式, 仅从气流导通 的角度看, 对所说的通道部件要求并不高, 管形件均可使用。 对于不同形式的通道部件条件 下的垫板选择, 可以将垫板依附于别的构建上, 如构成机架的支架上, 也可以满足要求, 只 是配管相对麻烦。
         进而, 在主动带轮侧, 即图 1 中的同步带轮 10, 其轴承座 17 与矩管 50 左端焊接, 矩 管 50 右端与立板 29、 横板 33 及端板 46 焊接, 形成对矩管在带圈内的固定。参见说明书附 图 3, 矩管 50 相应与和同样开有长条孔的垫板 51 焊接或者其他连接方式连接为一体, 构成 气密封连接。 垫板 51 的同步带侧有两个凹槽, 凹槽内用螺钉 52 分别固定有两块薄板 53, 减 小流阻损失, 方便固定。
         矩管被图 2 所示的隔板 49 隔成多段, 有利于真空度的均匀性, 保证拖动的平稳性。 加以对应的, 每个隔段可以配有一个进风口 24。那么对应的, 进风口匹配隔段个数, 也需要 配有多个。图 1 所示结构是两个进风口的情形, 根据需要, 若对应的同步带传动机构比较 长, 为了均匀性的考虑, 可以设置多个隔段。
         垫板构成支撑部件对带圈进行支撑, 在保证气密封滑动配合的同时满足对带圈的 可靠支撑, 减小带圈的引重力发生比较大的变形, 保证真空吸盘结构的可靠工作。
         垫板采用耐磨材料制作, 比如聚四氟乙烯板, 对应地, 可以采用可拆连接件与所述矩管 50 连接, 方便垫板的更换。
         进一步地, 所述垫板 51 宽度小于所配合同步带机构带宽, 进而, 在垫板 51 朝向带 面的部位形成有用于分散气流的矩形腔 55 ; 相应地, 再带面上与矩形腔 55 配合的宽度范围 内为工作区域, 以阵列所述真空吸盘结构。从而, 可以形成更佳的分散性能, 保证拖动的稳 定性。
         较佳地, 所述所述垫板 51 与所配合同步带配合的区域为一槽, 使两者形成三面配 合。这种结构不仅通过所述槽形成垫板的可靠定位, 防止洗盘同步带 28 跑偏、 跳带, 而且构 造出比较好的动密封结构。
         关于槽深的选择, 基于定位与动密封的结构特点, 深度为 2~6mm, 优选 5mm, 太深会 减小带的强度, 太浅则不利于定位与动密封结构的形成。
         带圈可能因为长期使用会发生不可恢复的形变, 带圈变送, 不利于真空吸盘结构 的正常工作, 因此, 上述用于工作的同步带机构须配有张紧装置。本方案中优选机械张紧, 结构可靠性好, 不容易发生变动。
         如图 1 右端所示, 轴承座 42 的上下与两个滑板 31 焊接而成一体。滑板 31 与横板 33 之间通过螺栓 30、 螺母 32 以及固定在横板长槽内的螺钉 34、 弹垫 35、 平垫 36 相连。螺 栓 30 反向支撑在立板 29 上, 通过螺栓的调节就可以调整上述同步带传动机构的中心距, 从 而, 满足该同步带传动机构的张紧要求。 电机 1 通过连接板 2 固定在机架上, 用于驱动的同步带轮 3 通过平键 4、 螺钉 5、 弹 垫 6、 平垫 7、 大垫圈 8 固定在电机 1 的轴上, 同步带轮 10 通过大垫圈 11、 轴挡 12、 、 平键 14 固定在轴 13 的上端, 同步带轮 3 和同步带轮同步带轮 10 之间通过同步带 9 传动, 采用同步 传动, 以减小失步对玻璃等物件传动的不利影响。
         轴 13 通过轴承座 17 内的球轴承 16 和球轴承 19 支撑, 通过轴 13 上的轴台和轴挡 20、 孔挡 21 定位。
         同步带轮 23 通过平键 18 固定在轴 13 上, 通过隔套 22 定位。
         同步带轮 40 通过平键 41 固定在从动轴 39 上, 从动轴 39 通过轴承座 42 内的两个 球轴承 38 支撑, 同步带轮 40 通过隔套 45 定位。两个球轴承 38 分别通过从动轴 39 上的轴 台和孔挡 43、 轴挡 44 定位。
         同步带轮 40 和同步带轮 23 之间通过吸盘同步带 28 传动。吸盘同步带 28 的前面 用来牵引玻璃 48。
         矩管 50 通过连接板 47 固定在机架上, 矩管 50 的下面圆孔处接进风口 24, 进风口 处接风机出风口。
         因此具体操作如下 : 当电机气动后通过同步带 9 带动轴 13, 从而实现吸盘同步带 28 的传动, 同时启动风机到抽气状态, 在吸盘同步带 28 和玻璃 48 之间形成负压空间, 从而 吸住玻璃。从而实现玻璃的牵引输送。
         当吸盘同步带 28 出现松动时会直接影响到玻璃 48 的吸附力, 通过松开螺钉 34, 通 过调整螺栓 30、 螺母 32 即可实现滑板 31 和横板 33 之间的相对滑动, 即实现轴承座 42 与矩 管 50 之间的距离, 达到张紧吸盘同步带 28 的目的, 保证玻璃的完全吸附。
         依据上述结构的真空输送带适合于玻璃、 钢板等平板材料的牵引输送。根据输送 材料的面积不同, 可单组使用, 亦可多组并排使用。
        

    关 键  词:
    真空 输送带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真空输送带.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61984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