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9

着色隐形眼镜.pdf

  • 上传人:r5
  • 文档编号:4616663
  • 上传时间:2018-10-22
  • 格式:PDF
  • 页数:29
  • 大小:13.76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04726.6

    申请日:

    2013.02.18

    公开号:

    CN104246580A

    公开日:

    2014.12.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C 7/04申请日:20130218|||公开

    IPC分类号:

    G02C7/04

    主分类号:

    G02C7/04

    申请人:

    目立康奈克特株式会社

    发明人:

    横田知章

    地址:

    日本国爱知县名古屋市中区葵三丁目21番19号

    优先权:

    2012.02.20 JP 2012-03347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代理人:

    龚敏;王刚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课题】提出了能够对隐形眼镜戴用者的瞳孔赋予自然的外观、同时使本来的颜色和质感客观地发生变化的设计,其目的在于提供没有对隐形眼镜本身的各种物性带来不良影响、抑制制造成本增加的着色隐形眼镜。【解决手段】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是具有透明的中央视觉区域、和包围在其周围的着色区域的着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上述着色区域形成基本上由作为海部分的连续的透明部、和作为岛部分的不连续的着色不透明部构成的海岛结构,上述着色不透明部具有鳞形状,具有在镜片的径向上70~600μm、在镜片的周向上40~300μm的尺寸。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着色隐形眼镜,是具有透明的中央视觉区域、和包围在其周围的着色区域的着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着色区域形成基本上由作为海部分的连续的透明部、和作为岛部分的不连续的着色不透明部构成的海岛结构,
    所述着色不透明部具有鳞形状,具有在镜片的径向上70~600μm、在镜片的周向上40~300μm的尺寸。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不透明部的鳞形状朝向镜片的中心排列,并且与镜片的外周方向相比在镜片的中心方向具有大曲率。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着色隐形眼镜,其中,所述着色不透明部的尺寸朝向镜片的中心方向逐渐减小。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隐形眼镜,其中,所述着色不透明部的个数朝向镜片的中心方向逐渐减少。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隐形眼镜,其中,所述中央视觉区域的直径为7~11mm。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隐形眼镜,其中,从所述着色区域的周围边缘朝向镜片的中心方向在宽度1~3.5mm的环状范围内,多个所述着色不透明部在镜片的中心方向和镜片的外周方向相互连接。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包围在所述着色区域周围的透明周边区域。

    说明书

    说明书着色隐形眼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赋予非常自然的外观、并且改变戴用者的瞳孔的外观的具有彩色图案的着色隐形眼镜。
    背景技术
    着色隐形眼镜与其说是用于矫正视力,到不如说是为了美妆,以软性隐形眼镜作为主流进行销售(也具有一部分作为眼镜的虹膜和角膜存在外观上异常的患者以美容为目的的人造眼使用的例子,其也销售硬性隐形眼镜)。
    以往,着色隐形眼镜在不以视力矫正为目的的情况下,不是药事法的限制对象。因此,收到了认为是由于制品的完成度、销售/使用指导不合适等引起的健康损害的报道,作为行政部门的应对,巩固在药事法的范围内进行限制的方针,2009年11月4日以后作为“医疗设备”成为限制的对象。美妆用的着色隐形眼镜使瞳孔的颜色或质感客观地发生变化。特别是为了改变虹膜的颜色深的日本人的瞳孔的颜色,需要使用不透明的着色剂等直到隔着镜片使后面的虹膜的颜色不可见的程度,鉴于这样的情况,带来诱发从镜片的着色剂溶出、或者着色部分中的隐形眼镜表面变得粗糙,或镜片原材料的透氧性收到阻碍等不良影响,推测这是损害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为隐形眼镜的着色方法,大致划分为:使用染料将镜片均匀地着色的方法;和在透明(也包括着色较薄的镜片)镜片的表面或内部部分地印刷图案的方法,关于改变戴用者的瞳孔的外观的着色隐形眼镜,主 要采用后一种方法。例如有:在镜片成形模具表面的形成虹膜部分的部位被覆带颜色的单体成分,在形成膜后,填充镜片用单体成分并进行聚合,从模具中取出时,形成着色隐形眼镜的方法(专利文献1);着色部分埋入镜片原材料的内部的隐形眼镜(专利文献2)等。这些方法在抑制着色剂的溶出并确保镜片表面的平滑性的方面作为着色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是有力的。
    除了这些制法之外,在考虑到视觉效果的设计方面的提案也很多。例如有:在模具表面设置至少二个不同的设计,在隐形眼镜的成形以及固化中转印到与模具表面接触的镜片的表面上(专利文献3);二个着色部分由不同的色相构成,具有带呈锯齿状的边界区域而相接的图形(专利文献4);具有阴影比不同的二个子图案、和主观的子图案由一系列的放射状的断续的线状花纹构成的图案(专利文献5);具有由三个部分构成的虹膜部分,通过适当设定各部分的范围,在多个部位产生重叠的区域,呈现非常自然的外观(专利文献6);具有角膜边缘环和纤维状点状图案,强调使用者的虹膜的清晰度(专利文献7);带颜色的区域由具有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线形等形状的组合构成,具有沿半径方向缓慢地变化的颜色(专利文献8)等。
    看起来自然的虹膜的结构即使象日本人那样为深色,也不会是单一颜色,包含多种颜色和不同形状的图案。对于使用者而言当然喜欢呈现其自然的外观,因此,下工夫研究上述各种设计。从形状的方面考察上述设计时,基本上大致分为具有一定的(覆盖使用者的虹膜区域那样的)宽度的平面、连续或断续的线、具有圆/椭圆/三角形等形状的点这三种。平面设计在改变戴用者的瞳孔的外观的功能方面优良,但阻碍镜片原材料的所谓的透氧性的可能高,因此,也不一定能说是优选的,线或点难以改变深色的瞳孔的外观上的颜色。
    另外,在线或点的情况下,也有时通过镜片戴到眼镜里时的、与戴用者的虹膜的关系(重叠)难以预测外观,为了形成期望的设计,需要一定程度的反复试验,从而寻求着色隐形眼镜的最佳设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346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150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4-26571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平4-50597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0-6614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表2002-507001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表2007-537492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表2004-5336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是对隐形眼镜戴用者的瞳孔赋予自然的外观、并且能够使戴用者的瞳孔的颜色和质感客观地发生变化的设计,其目的在于提供没有对隐形眼镜本身的各种物性带来不良影响、抑制制造成本增加的着色隐形眼镜。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具有透明的中央视觉区域、和包围在其周围的着色区域的着色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上述着色区域基本上形成由海部分的连续的透明部、和岛部分的不连续的着色不透明部构成的海岛结构,上述着色不透明部具有鳞形状,具有在镜片的径向上70~600μm、镜片的周向上40~300μm的尺寸。通过着色不透明部,镜片戴用者本来的瞳孔的颜色和图案,由观察者观察时能够观察到变化。另外,如果使各鳞状图 案比镜片戴用者本来的瞳孔配置更宽,则使虹膜部分更加明显,具有使瞳孔看起来更大的效果。例如,眼睛的外径为12mm的戴用者戴用着色不透明部的外径为13mm的着色隐形眼镜时,不仅瞳孔看起来大,也有时实现眼睛看起来水灵的美颜效果。
    另外,例如在制造含水性的软性隐形眼镜作为着色隐形眼镜时,制造时与使用时的镜片尺寸因含水而膨胀变大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着色区域也具有海岛结构,因此,不可能发生伴随膨胀的变形等。细节如后所述,但如果通过所谓干模法制造镜片,则在制造时和使用时(含水时)镜片尺寸大大不同。通常,在着色不透明部含有不含水的成分等,因此,透明部与不透明部的含水率不一定一致,有时通过其影响发生变形。此时,即使使平均的含水率一致,也有时在颜色深的部分与浅的部分含水率部分地不同。本发明中,是能够应对这样的状况的设计。
    上述着色不透明部的鳞形状,其特征在于,朝向镜片的中心进行排列,并且与镜片的外周方向相比在镜片的中心方向具有大曲率。鳞的形状如后所述,是使二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变圆、使各边适当弯曲的形状,将其底边侧朝向镜片的外周方向排列。另外,由二等边部分形成的弯曲(以下也称为“顶端侧”)朝向镜片的中心,与在底边侧形成的弯曲(也包括直线状。以下也称为“后端侧”)相比具有大曲率。通过使着色不透明部形成为这样的排列以及形状,能够使虹膜图案表现出更自然的外观。
    上述着色区域也有时形成完全的海岛结构,但岛部分的着色不透明部也可以一部分连接。更具体而言,在从着色区域的周围边缘朝向镜片中心方向宽度1~3.5mm的环状范围内、更优选1.5~3.0mm的环状范围内,多个鳞状的岛部分可以在镜片的中心方向和镜片的外周方向相互连接。这是由于,配置更多个着色不透明部,适当遮盖位于镜片的背后的巩膜部分,通过着色区域改变瞳孔的颜色和图案,另外,能够使瞳孔 看起来大。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增大岛部分的着色不透明部的尺寸,即使没有连接岛部分,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优选上述着色不透明部以沿镜片的中心方向其尺寸变小、或其个数减少的方式来设计。着色不透明部的尺寸和个数二者可以独立地进行变更,镜片的中心侧与外周侧相比无需严格地以尺寸小或个数少的方式进行着色。仅作为设计的倾向理解即可,可以适当调节。由此,能够使虹膜在隐形眼镜的曲面上以更自然的外观显示。以往的点状图案中关于具有个数减少的密度梯度没有提案(参照例如专利文献7等),也没有发现缩小点自身的尺寸的提案。本发明中,考虑到自然的虹膜是位于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薄膜状的膜,为了将其设计成镜片的曲面而使虹膜部分更加显眼,以优选具有远近感(3D效果)的思想为基础。
    另外,中央视觉区域优选确保直径为7~11mm。这是由于,不会因不透明部妨碍视野。
    另外,环状着色区域的外径为11~14mm,优选为12~13.8mm,更优选为12.5~13.5mm。着色不透明部可以覆盖虹膜或略宽于虹膜的区域,因此,在其外侧可以具有透明的部分。这是由于,特别是软性隐形眼镜具有角膜至巩膜的尺寸,可以制作宽范围的着色区域至必要以上,眼睛看起来过大时在外观上也不优选。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具有形成为鳞状的着色不透明部,因此,与以往的平面、线、点的任意一种设计都不同,即使为深色的瞳孔,对于观察者而言能够有效地提供与本来的瞳孔的颜色不同的感觉。并且,其外观接近极其自然的瞳孔,因此,也不会赋予不舒适感。另外,如果配置鳞形状大于瞳孔的直径,则能够使瞳孔看起来大。
    另外,针对特别是通过干模制造含水性软性隐形眼镜的方法而言,采用本发明的设计,也能够抑制含水时的镜片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的设计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3是作为比较例1用点表示设计的图。
    图4是作为比较例2用曲线表示设计的图。
    图5是作为比较例3用粗细不同的线的组合表示设计的图。
    图6是作为比较例4用环表示设计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的设计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的设计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的设计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的设计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的设计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的设计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的设计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的设计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的设计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的设计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通过特定形状的着色不透明部,即使是具有深色瞳孔的人也能够使其感到外观上的变化,并且反映到自然的瞳孔中,因此,其具有第三者难以认出其是由于戴用镜片而引起的特征。以下,参照附图的同时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除了用于美妆的所谓的被称为“美瞳(カラコン)”的镜片之外,也包括用于矫正视力的镜片。这样的镜片的材质可以为包含水且具有柔软性的含水性软性隐形眼镜、硅水凝胶软性隐形眼镜、非含水性软性隐形眼镜、透氧性硬性隐形眼镜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特定形状的设计也可以应用于上述任意类型的镜片材质,对于作为近年来的着色隐形眼镜市场的主流的含水性软性隐形眼镜而言更优选。各镜片材质为公知的单体的聚合物,例如作为含水性软性隐形眼镜,可以列举: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烷撑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烷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甘油(甲基)丙烯酸酯、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等高分子聚合物,另外,非含水性软性隐形眼镜的原材料可以列举:提供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高分子聚合物的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等的聚合物,作为硅水凝胶软性隐形眼镜和透氧性硬性隐形眼镜的原材料,可以列举:含硅的(甲基)丙烯酸烷酯等单体或含硅的高分子单体等与上述含水性软性隐形眼镜的单体的聚合物。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没有特别限定隐形眼镜的构成单体。但是,在选择构成着色不透明部的原材料时,除了着色成分以外还可以配合单体成分。作为配合的单体成分,优选选择性地使用应用了其着色的隐形眼镜的构成单体成分和亲和性高的、例如与构成单体相同的单体。更具体而言,作为着色隐形眼镜的原材料,如果选择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作为主成分的高分子聚合物,则作为构成着色不透明部的原材料也优选配合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由此,相对于隐形眼镜本身而言的着色成分更加强固地结合,能够有效地防止着色剂的溶出等,同时防止成形后的镜片的变形。特别是在含水性软性隐形眼镜的情况下,由于含有水而膨胀,因此,在因制造方法而使着色不透明部与隐形眼镜本身之间的膨胀率存在大偏差时,可能成为变形的主要原因。在这一方面,本发明这样的着 色图形由于着色不透明部彼此分离,因此,避免变形的主要原因的效果高,适于含水性软性隐形眼镜的着色。
    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与已知的着色隐形眼镜同样地具有透明的中央视觉区域、和包围在其周围的着色区域。基本上对没有进入戴用者的视野的部分实施着色,以掩盖自己的虹膜的颜色的方式形成着色区域。以往的着色区域如上所述,由平面、线、点中的任意一种或它们的组合构成。本发明中,着色区域形成基本上由海部分的连续的透明部、和岛部分的不连续的着色不透明部构成的海岛结构,包括在通过上述点进行的着色的分类中。通过点形成虹膜区域时的最大的课题在于,与其他分类比较,遮盖效果低,但本发明中通过具有特定的设计、形状,克服了该课题,制作比以往已知的着色隐形眼镜看起来更自然的外观。
    本发明的着色区域中的“海部分的连续的透明部”占着色区域的20%~70%,优选为45%~65%,最优选为50%~60%。因此,残余部分成为“岛部分的不连续的着色不透明部”,但该海岛结构没有完全排除例如岛部分之间一部分连接的状态、或岛部分之间一部分连接、在其之间存在透明的湖部(或者川部)的情况。着色不透明部优选基本上形成一个一个独立的岛,但在岛部分的密度高的区域,它们可以发生接触,或者一部分重合。
    作为着色不透明部接触的例子,示于图1和图8等。如这些图所示,在从着色区域的周围边缘朝向镜片的中心方向宽度1~3.5mm、优选宽度1.5~3.0mm的环状范围内,多个鳞状的着色不透明部在其顶端侧和后端侧彼此连接,形成多珠串接。这样的连结的鳞状的岛部分由3~20个、优选10个以下构成。特别是在着色区域的周围边缘部,由于使瞳孔看起来大,因此是必须的,着色不透明部形成朝向中心的程粗,因此,作为岛部分独立时看起来更自然。
    关于着色不透明部的配置,可以如上述图1等所示是串联排列配置的设计,也可以如图16所示以后列的鳞形状的顶端侧位于前列相邻的鳞形状的中间的方式配置。当然,这些示出了配置的一例,不进行限定。可以适当选择使前列与后列的位置关系随机变化、与前后左右存在的其他不透明部的至少一个接触进行配置等各种配置。
    “透明部”的可见光线(380nm~750nm)透过率为80%~100%,是无色透明或有色透明的。另一方面,“不透明部”的透过率为0%~50%,根据要改变虹膜颜色的对象者(例如日本人、欧美人、男女等)、想显示出的虹膜的颜色(例如绿、蓝)的不同,适当调节。例如,如果以虹膜的颜色深的日本人为对象,则优选使着色不透明部的透过率大约为0~30%,使想要显示出的虹膜颜色更加清楚。
    本发明的着色不透明部的尺寸具有径向为70~600μm、优选100~400μm、周向为40~300μm、优选70~250μm的尺寸。另外,其形状如上所述,是使二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变圆、使各边适当弯曲的形状。另外,构成朝向镜片的中心二等边部分形成的曲率大的圆弧(顶端侧),构成朝向镜片的外周底边部分形成的曲率更小的圆弧(后端侧)。
    具体而言为如图1所示的着色不透明部(2)。着色隐形眼镜(1)的着色不透明部(2)描绘出后端侧的圆弧(3)平缓的曲线。该圆弧(3)的曲率(曲率半径的倒数)在圆孤与镜片中心的距离的倒数的3倍以内,优选2倍以内,更优选0.3~1.5倍,最优选0.5~1.2倍。通常,在由平面和线形成着色区域的情况下,边界线容易变得清楚,如本发明所示,在采用类似于点的图案的情况下,边界容易变得不清楚。因此,通过形成为这样的圆弧状,各着色不透明部即使没有连接,也能够使边界区域变清晰的效果显著。
    特别是位于最外周(距镜片的中心最远的部位)的着色不透明部形成瞳孔的外侧的轮廓(表示外边缘的线)。关于该着色不透明部,其后端 侧的形状不是必须的,但为如上所述的圆弧状时,进一步提高强调轮廓的效果,因此,能够使瞳孔看起来大,能够使虹膜的质感提高至通过以往的平面、线显示出的虹膜的同等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为图1所示的圆弧以外的形状、例如弦(直线)(13)(参照图7、图8)、用直线连接圆弧上的几个点的形状(23)等(参照图10)。这是由于,即使为这些形状,着色不透明部的尺寸只要在上述的范围内,则也具有与圆弧同等的效果。
    另一方面,作为位于最外周以外的部位的着色不透明部的后端侧的形状,除了图1所示的圆弧(3)和图7所示的直线状的形状(13)之外,也可以为包住在该着色不透明部的后列存在的着色不透明部的顶端侧的形状(33)(参照图9)。这是由于,不是位于最外周的着色不透明部的后端侧的形状没有形成虹膜的轮廓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也不一定排除上述形状的着色不透明部位于最外周。这是由于,根据着色不透明部的尺寸、配置,能够充分地形成虹膜图案的轮廓。
    图1中,着色不透明部(2)的顶端侧的圆弧(5)的曲率大于后端侧的圆弧(3)的曲率(小曲率半径)的方式呈现弯曲状。这是由于,通过形成这样的形状,与以往的单纯的圆/椭圆/三角形等形状比较,容易以向镜片中心集中的方式来显示,能够使镜片戴用者的虹膜看起来更自然。镜片为球面,使在其上绘制的图形更加具有立体感使适合的。不仅限于特别是如图所示的曲线,也可以为用直线连结圆弧上的几个点的的形状(参照图10)。另外,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使在最外周以外的部位由不同的色相构成的子图案(例如,放射状的断续的线图案等)重合。
    总之,本发明的“镜片的中心方向大于镜片的外周方向的曲率的鳞状”的“曲率”所指的是,宏观上看出弯曲状即可,并不需要微观上也整体上构成弯曲状。是包括通过“多个曲线”和/或“多个直线”的组合来整体上显示出曲线的含义。
    上述形状的着色不透明部优选朝向镜片的中心方向逐渐变小。以顶端侧大于后端侧的曲率进行设计,因此,能够以从周边向瞳孔吸引人的关注的方式来显示,但通过尺寸缓慢减小,其效果进一步增大(参照例如图1、图7等)。另外,如果是朝向镜片的中心,则面积当然减小,可以配置多个小着色不透明部,因此,也具有容易改变虹膜的质感的的效果。另外,由于最终与中央视觉区域连接,因此,在其迁移部分具有明确的变化时,有可能损害自然的外观,优选具有这样的适当的梯度来连接着色区域与中央视觉区域。
    另外,着色不透明部的个数可以朝向镜片的中心方向逐渐减少。特别是在各个着色不透明部的尺寸相同时,需要随着朝向镜片中心面积减小相对应(参照例如图8)。这样减少的技术是如上所述的以往公知的设计,在点状图案的着色方法中当然也可以采用。
    在图1中例示的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1)的中心部形成透明的(包括整体上较薄着色后的透明的)中央视觉区域(7)。中央视觉区域的可见光线透过率为着色区域(8)的透明部(9)的同等以上,允许光进入瞳孔,其尺寸为直径7~11mm,优选7~10mm。这是为了确保足够的视野。包围该中央视觉区域(7)的着色区域(8)在半径方向的宽度为1.0~3.5mm的范围、优选1.5~3.0mm的范围内形成为圆环状。为了使瞳孔看起来大,着色区域向镜片外周方向进一步扩大形成。
    另外,可以以包围上述着色区域(8)的方式具有透明周边区域(10)。通过与镜片尺寸的关系适当形成。透明周边区域的可见光线透过率与中央视觉区域同等,为无色或有色透明。
    图11中例示的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是着色区域(28)的范围窄、朝向中央视觉区域(27)使着色不透明部的个数急剧减少的例子。该设计以环显著的方式表现,直接利用戴用者的虹膜图案的同时,具有使眼睛看起来更大的效果。
    图12中,是以着色区域(37)形成二重环的方式示出、着色不透明部分散于其之间的例子。该例子中,着色不透明部的个数朝向中央视觉区域(36)逐渐减少,同时在与中央视觉区域的边界部分再次增加个数,同时整齐地排列成环状。该设计具有使瞳孔看起来大的效果。
    图13是着色区域(38)的内侧的轮廓看起来呈锯齿状的设计,图14是使着色区域(39)显示出心型的图案的设计。这些是用于与看起来自然相比所谓的美妆的设计。
    图15是在着色区域(41)中包括表示对例如复曲面镜片必要的压载轴和圆柱轴的标识(43)的设计。该例中,这些标识在着色区域中难以分辨,因此,具有除了医师等特定人观察到之外,第三者难以区分的效果。这是由于,由这些标识得到的信息对于使用者或第三者而言无需特别识别。
    图16是关于着色区域(48)的着色不透明部以后列的鳞形状的顶端侧位于前列的相邻的鳞形状的中间的方式配置的例子。与排列成直线状并且放射状的例子比较,任意排列的感觉具有从第三者来看作为更自然的设计反应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着色部分通过镜片原材料夹持时的利用双面模具的制造方法,例如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的工序。
    (I)在形成隐形眼镜的一个面的模具A、与能够形成厚度比隐形眼镜制品薄的半制品的模具B之间填充隐形眼镜形成用单体组合物(50)并进行聚合的工序。
    (II)取下模具B,以在隐形眼镜半制品(51)的露出面上形成着色不透明部的方式涂布着色用组合物(52),在隐形眼镜半制品上固定的工序。
    (III)在形成隐形眼镜的另一个面的模具C、与具有涂布了着色用组合物的隐形眼镜半制品的模具A之间进一步填充上述隐形眼镜形成用单体组合物(50)并进行聚合的工序。
    (IV)打开模具A和模具C,取出聚合后的着色隐形眼镜(61)的工序。
    上述(I)的工序中,模具A优选为形成隐形眼镜的内面侧的模具。这是由于,内面侧为与角膜接触的一侧,能够确保着色不透明部没有确实地在表面露出、最差也没有在角膜侧露出。另外,与模具B组合形成的空间的厚度必须比实际的隐形眼镜制品薄。这是由于,用镜片原材料夹持着色部分。
    模具B在工序(II)中取下,聚合后的隐形眼镜半制品需要在模具A中选择性地残存。为了确保该选择性,优选用不同的树脂使模具A和模具B成形,或者对模具A或模具B的任意一种实施容易吸附或容易剥离隐形眼镜半制品的处理(例如,涂布表面活性剂,或等离子体处理等)。或者,可以使用日本特许第4695797号这样的装置,或对一个模具加热或冷却,使其在模具A中选择性地残存。
    工序(II)中,涂布着色用组合物,该方法可以适当采用各种方法,例如有:丝网印刷、移印、喷墨印刷等。选择何种涂布方法根据着色用组合物的物性或镜片原材料的物性等来确定。关于向隐形眼镜半制品上的固定方法,也有各种(加热、干燥、电子射线照射等)方法。另外,着色用组合物的涂布不限于1次,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将不同的颜色和图案涂布2次以上。
    工序(III)中,在具有固定了着色用组合物的隐形眼镜半制品的模具A与模具C之间填充上述隐形眼镜形成用单体组合物,使中间夹有着色用组合物的着色隐形眼镜聚合。在制造作为着色隐形眼镜的含水性的软性隐形眼镜的方法中,存在隐形眼镜形成用单体组合物中含有聚合性单体以外的溶剂等的情况(通称为湿模)、和不包含溶剂等的情况(通常 称为干模)。湿模由于该溶剂在水合后与水置换,因此,在聚合后和水合后的状态下尺寸变化少,但干模在水合后达到尺寸膨胀的状态。因此,由模具A和模具C形成的隐形眼镜形状的空间必须考虑水合后的尺寸。
    工序(IV)中,打开模具A和模具C,取出聚合后的着色隐形眼镜,根据需要,进行水合处理和表面亲水化处理等。本发明是设计着色隐形眼镜的设计的发明,因此,制造方法限于简易地表示,适当确定各工序中的聚合温度、时间、各组合物中的单体的种类/组成比、着色剂的种类等。
    另外,作为隐形眼镜的规格,存在着内面侧的曲率半径(BC)、中心厚度(CT)、度数(PW)、直径(DIA)、镜片边缘的形状等。PW根据折射率、BC和外面侧的曲率半径(FC)确定,但由于角膜的曲率半径的范围窄,为7.5~8.2mm,因此,预先确定BC的规格数,比FC的规格数少。特别是也存在软性隐形眼镜的BC仅1种的情况。另外具有如下所谓的单面模具制法:上述(I)的工序中使用内面侧的形成用模具代替模具A,上述(III)的工序中使用形成比隐形眼镜制品厚的半制品的模具D代替使用模具C,根据需要,切削FC侧,制造期望的PW的镜片。这样的方法具有优点:无需预先准备各PW的模具C,也能与定做对应,存货管理容易等。着色隐形眼镜总的来说受流行左右,因此,也根据生产规模和设计数而不同,但作为存货有时不能面向备货品质丰富。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单面模具制法是适合的。
    另外,着色部分在镜片的表面显现时的利用双面模具的制造方法,包括例如以下的工序。
    (I)在形成隐形眼镜的一个面的模具A上涂布着色用组合物,在模具表面固定的工序。
    (II)在形成隐形眼镜的另一个面的模具C与模具A之间填充隐形眼镜形成用单体组合物并进行聚合的工序。
    (III)打开模具A和模具C,取出聚合后的着色隐形眼镜的工序。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与用镜片原材料夹持着色部分的情况比较,工序数、模具的个数少。因此,在成本方面非常有利,但仅仅通过埋入着色部分,在表面也能显现,因此,有时在安全性方面具有若干的课题。基本上着色部分的材料也使用确认了对眼睛的安全性的化合物,因此,在化学上可以放心,但着色不透明部与透明部或中央视觉区域的镜片原材料的硬度容易产生差异,因此,有可能变成物理刺激性的。另外,也考虑到着色不透明部发生剥落的风险。
    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基本上通过如上所述的模具聚合法制造,例如,在通过切削加工法制造镜片后,通过激光加工等研削表面以形成规定形状的图案后,在该部分上固定着色剂组合物的方法也是可能的,不限于模具聚合法。
    另外,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除了如上所述的含水性软性隐形眼镜以外,也可以通过非含水性软性隐形眼镜、硅水凝胶软性隐形眼镜以及透氧性硬性隐形眼镜等来制造,不一定限定镜片原材料的种类。
    实施例1
    以下,为了更具体地明确本发明,示出几个例子。
    除了图1(实施例1)所示的设计图案之外,通过图3(比较例1)所示的点(20)、图4(比较例2)所示的曲线(25)、图5(比较例3)所示的棒状(30)、图6(比较例4)所示的环状(35)的各设计,制作着色隐形眼镜,被验者单眼戴用,使用镜子,比较与裸眼的另一只眼的外观上的不同。另外,变更戴用眼,同样操作两眼均进行评价。
    着色隐形眼镜如下制作。
    在聚丙烯(PP)制的凹模B中装入隐形眼镜形成用单体组合物(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以下称为2-HEMA)59w/w%、甘油甲基丙烯酸酯(以下称为GMA)30w/w%、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以下称为 EDMA)0.5w/w%、光聚合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0.5w/w%、甘油:10w/w%)23μl,与等离子体处理后的PP制的凸模A嵌合,在氮气气氛下,照射5分钟光(波长:365nm、1mW/cm2),使隐形眼镜形成用单体组合物聚合。
    将两模具分离,结果,根据对凸模A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的效果,隐形眼镜半制品在凸模A上附着。凸模A与凹模B在组合两模具的空间内,形成前面曲率半径6.6mm、后面曲率半径6.6mm、中心厚度0.024mm、外径10.92mm的隐形眼镜半制品。
    为了使隐形眼镜半制品的露出表面为图1的设计图案,将着色剂组合物(2-HEMA:30w/w%、氧化铁:40w/w%、氧化钛:20w/w%、增粘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0w/w%)进行移印以达到厚度10μm,在送风器中约25℃下放置10分钟。干燥涂布后的着色剂组合物的表面并进行固定。
    在PP制的凹模C中填充上述隐形眼镜形成用单体组合物35μl,在送风器中放置,与固定有着色剂组合物的隐形眼镜半制品附着的凸模A嵌合,在氮气气氛下,照射5分钟光(波长:365nm、3mW/cm2)。通过该照射隐形眼镜形成用单体组合物发生聚合。接着,将凹模C与凸模A分离时,聚合物在凸模A上附着。
    将聚合物附着的凸模A在精制水5ml中浸渍时,聚合物发生膨胀,从模具A上取下。在新的精制水5ml中将膨胀后的聚合物在室温下浸渍10分钟。反复进行上述精制水的交换5次,除去聚合物内的溶出性成分。接着,在装有含氯化钠0.9w/v%和乙二胺四乙酸三钠0.03w/v%的精制水1ml的PP制容器内加入聚合物,用多层膜密封,在121℃下高压釜灭菌20分钟。冷却后,剥离多层膜,检查聚合物。以PW:-3.00D、CT:0.11mm、直径:14.2mm得到在镜片内部形成有图1的鳞图案的 着色隐形眼镜。该镜片以中央视觉区域的直径为8.0mm、着色区域为半径方向的宽度2.5mm形成为圆环状。
    关于比较例1~比较例4的设计,通过上述同样的制造方法形成着色区域。单眼戴用这5种各着色隐形眼镜,戴用者用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瞳孔是否看起来自然大,与裸眼的另一只眼进行比较。室内戴用15分钟后比较。变更戴用眼,同样进行操作,两眼均进行确认。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没必要再次重申,但在各隐形眼镜的戴用前进行溶出物试验等化学分析、细胞毒性试验、家兔眼戴用试验等各种试验,充分地确认了安全性。
    根据被验者的评价基准为:
    评价点2:黑色的瞳孔看起来自然(没有戴用着色镜片)地变大。
    评价点1:黑色的瞳孔略微不自然(有时戴用着色镜片),但看起来变大。
    评价点0:黑色的瞳孔不自然(戴用着色镜片),或者没有看起来变大。
    将其结果示于表1。
    【表1】

    由表1的结果可知如下事项。
    用于实施例1的图1的鳞图案看起来自然地大。
    另一方面,用于比较例1的图3的点图案形成在与白眼球的边界部点图案深的黑色与白眼球的白色混合存在的不清楚的边界,看起来略微不自然。用于比较例2的图4的曲线图案,与白眼球的边界部看起自然,但镜片中央侧的图案深的黑色与虹膜的黑色的对比度的差别清楚,赋予戴用着色隐形眼镜的感觉,显得不自然。用于比较例3的图5的棒和辐条图案,在与白眼球的边界部直线状的棒和辐条图案深的黑色与白眼球的白色混合存在的清晰的边界深深地陷入内部,看起来不自然。用于比较例4的图6的环图案的与白眼球的边界部看起自然,但镜片中央侧深的黑色与虹膜的黑色的对比度的差别清晰,赋予戴用着色隐形眼镜的感觉,显得不自然。
    实施例2
    除了将图1的设计图案变成图7~图10所示的设计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各着色隐形眼镜。图7~图10的设计均是关于着色不透明部的形状对后端侧的曲率进行各种变更的例子,为直线状(13)(图7、图8)、朝向镜片的中心方向弯曲的形状(33)(图9)、用直线连结圆弧上的2点的形状(23)(图10)。需要说明的是,图7与图8的不同点在于,图7是着色不透明部的尺寸朝向镜片的中心方向逐渐变小的例子,相对于此,图8中,是不改变尺寸的例子。关于这些各镜片,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2。
    【表2】

    如表2所示可知,本发明的着色隐形眼镜使瞳孔看起来大并且自然。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将PP制的凹模C与凸模A嵌合,进行聚合。在凹模C中填充上述隐形眼镜形成用单体组合物60μl。另外,以该凹模C中形成的聚合物比实施例1的镜片厚的方式进行设计。将凹模C与凸模A分离时,聚合物在凸模A上附着。将该凹模固定于隐形眼镜制造用车床的轴上,以300RPM旋转,用金刚石刀切削聚合物,精加工成隐形眼镜形状。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精加工成隐形眼镜形状的聚合物附着的凸模A在精制水5ml中浸渍,实施同样的处理,检查聚合物。以PW:-3.00D、CT:0.11mm、直径:14.2mm得到在镜片内部形成有图1的鳞图案的着色隐形眼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往技术的延续来制造赋予非常自然的外观、具有能够改变戴用者的瞳孔的外观上的颜色的图案的着色隐形眼镜,因此,不必导入新的设备、和抑制成本上升,能够应对消费者的广泛需求。
    符号的说明
    1、61   …着色隐形眼镜
    2          …着色不透明部
    7、27、36  …中央视觉区域
    8、28、37、38、39、41、48 …着色区域
    10         …透明周边区域
    50         …隐形眼镜形成用单体组合物
    51         …隐形眼镜半制品

    关 键  词:
    着色 隐形眼镜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着色隐形眼镜.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61666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