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磁性α-烯烃聚合物的催化剂 本发明涉及α-烯烃聚合催化剂,特别是关于以纳米级磁性材料为载体制备磁性α-烯烃聚合物的催化剂。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磁性材料被广泛用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近年来,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磁性材料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信息、航空等领域。现今典型的磁性材料有两大类:一类是烧结磁铁,它有较强的磁性能,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质硬而脆,易粉碎,不易制造形状复杂的产品等,给其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另一类是复合型高分子磁性材料,它是将磁性物质填充于高分子基材中(如橡胶、热塑料、树脂等),这类高分子磁性材料在许多方面优于烧结磁体。其做成的材料质量轻,适合异型微型制品,可一次成型。但在它的实际使用中,存在磁粉与高分子基材相容性差的缺点,对非极性的聚烯烃树脂而言则相容性更差。此外将大量磁粉填充于高分子基材中,会使产品的机械性能变差,造成对设备严重磨损。
在制备磁性高分子材料方面,人们已作过了不少的探索。文献A.Warshawsky andD.a.Upson,J.Polym.Sci.Polym.Chem.Ed.27,2963-2995(1989)中介绍了将贵重金属的盐类接在带有功能基团的高分子表面上,然后将其还原为零价,接着将过渡族金属用氧化还原的方法,敷在高分子表面,制备出直径在0.5~20μm的磁性高分子微球。文献J.Jee,M.Senna,Colloid Polym.Sci.273,76~82(1995)中介绍了以单分散的聚苯乙烯为种子、苯乙烯为单体,在Fe3O4磁流体存在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制备出核壳形的聚苯乙烯、壳为Fe2O3的磁性高分子微球。文献N.Yanase,H.Noguchi,H.Asakura.and T SuzutaJ.Appl.Polym.Sci.,50,765-776(1993)介绍了在磁流体存在的条件下,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以无机物为核,聚合物为壳的磁性高分子微球。以上三种高分子磁性材料,均存在磁性物质含量少,合成材料磁性弱的缺点,难以满足人们地要求。
以往在α-烯烃聚合过程中通常使用TiCl4与烷基铝为催化活性组分,以氧化物(如SiO2、Al2O3、MgO)或金属盐[如MgCl2、Mg(OH)2、Mg(OH)Cl、MgCO3、MgSO4]为载体的催化剂。文献US5036147介绍了将TiCl4负载于SiO2上,用于烯烃聚合的过程。用活性组份负载于氧化物或金属盐的方法,虽然在催化剂的形态、流动性、活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其制得的聚合物均是不带磁性的。
为克服上述文献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α-烯烃聚合用的催化剂,使制得的α-烯烃聚合物具有强的磁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制备磁性α-烯烃聚合物的催化剂,包含活性组份以重量百分比计:钛的卤化物4.0~11.3%和烷基铝6.7~11.7%,活性组份负载于粒径为1~300纳米的磁性材料载体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α-烯烃为乙烯、丙烯、丁烯-1。钛的卤化物为四氯化钛、三氯化钛。烷基铝为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一氯二乙基铝、倍半(AlEt1.5Cl1.5)。磁性材料粒径优选范围为10~100纳米,磁性材料为Fe3O4、CrxFe3-xO4,x为0.01~2.5。催化剂中活性组份钛的卤化物优选范围为6.0~8.0%(重量),烷基铝优选范围为8.0~10.0%(重量)。
本发明由于采用粒径为1~300纳米磁性材料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使磁性载体颗粒表面成为聚烯烃的生长点,使载体高度均匀分散,克服了磁性载体与聚烯烃相容性差的弱点,改善了材料的加于性能、力学性能及磁性能,聚合后即获得了具有强磁性高分子材料。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1】
Fe3O4磁粉的制备
配制一定浓度的Fe2+、Fe3+溶液,按某一体积比(控制一定的摩尔比)混合,鼓氮以防止Fe2+的氧化,高速搅拌下以浓NaOH缓慢滴定至一定PH值,定温下保温熟化一段时间,停止搅拌。
离心沉降,倒去清液,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以丙酮洗涤两次,在恒温干燥箱中真空干燥6小时,保持真空度冷却至室温,取出,迅速磨细,在高真空度下继续干燥约3小时,取出,保存于氮气保护的干燥器中,此磁粉无须进一步处理即可直接用作催化剂载体。
CrxFe3-xO4磁粉的制备
配制一定浓度的Fe2+、Fe3+和Cr3+溶液,并以一定的摩尔比混合,其他操作步骤及后处理步骤同上。
磁粉表面羟基含量的测定
在100毫升三颈瓶中,加入经精确称量的约1克已处理好的磁粉,氮气置换5次,注射入30毫升无水石油醚,磁力搅拌下加入过量的三乙基铝,用排水量气量法得生成的乙烷气体的体积。(至无气体生成后,再加入三乙基铝不再有气体生成,说明前面加入的三乙基铝确为过量)。根据下式进行计算:COH=PVRTW]]>
COH:磁粉表面羟基含量(mmol/g)
P:大气压(帕)
V:反应产生的乙烷气体的体积(ml)
T:开氏温度
W:磁粉重量(g)
R:8.314
催化剂的制备
在100毫升三颈瓶中加入约12克磁粉,氮气置换五次,加入40毫升无水石油醚,搅拌下加有机铝,预处理约30分钟,用无水石油醚洗涤,除去过量的有机铝,加入钛的卤化物,反应一小时,以无水石油醚洗涤数次,至洗涤液中无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鉴定)。
抽真空并加热至约60℃,以除去石油醚,得到催化剂干粉,分装在已称好并用氮气置换过的玻璃瓶中,减量法可知催化剂的重量。【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催化剂,催化剂中含有活性组份四氯化钛11.3%(重量),三乙基铝6.7%(重量),占催化剂总重量82%的载体Fe3O4,载体的粒径为18.5纳米。
聚合在常压下进行,整个反应过程要求严格除水、除氧。乙烯气体以一定的流量不断通入反应器,以保持聚合体系的乙烯单体浓度相对稳定。通气五分钟后(以赶去反应器中的空气),用针筒注入70毫升的石油醚,启动搅拌器,使乙烯气体在溶剂中达到饱和,然后加入催化剂2.5克,在50℃温度下反应,在反应到一定时间后停止搅拌。
将反应混合物上层清液(溶剂石油醚及未反应的三乙基铝)倒出,聚合物用水洗,抽滤,50℃下真空于燥至恒重,即得均聚物聚乙烯2.4克。经测定聚合物中含有磁粉Fe3O485.4%(重量),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为12.2克聚乙烯/克钛·小时,聚乙烯聚合物的饱和磁化强度为47.7emu/g。【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催化剂,催化剂中含有活性组份TiCl4 11.3%(重量)、三异丁基铝11.7%(重量),占催化剂总重量23%(重量)的载体Fe3O4,载体粒径为36.2纳米。
按照实施例2的步骤制备聚合物,聚合反应是在40℃温度、0.106MPa压力条件下进行的,催化剂加入量为2.8克。反应结束后聚乙烯中含有磁粉Fe3O4 82.1%(重量),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为15.6克聚乙烯/克钛·小时,聚乙烯的饱和磁化强度为45.8emu/g。【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催化剂,催化剂中含有活性组份TiCl4 11.9%(重量)、一氯二乙基铝6.7%(重量),占催化剂总重量18.6%(重量)的载体Fe3O4,载体Fe3O4的粒径为25纳米。
按照实施例2的步骤制备聚合物,聚合反应是在40℃温度、0.106MPa压力条件下进行的,催化剂加入量为2.8克。反应结束后聚乙烯中含有磁粉Fe3O4 90.3%(重量),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为7.7克聚乙烯/克钛·小时,聚乙烯的饱和磁化强度为52.2emu/g。【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催化剂,催化剂中含有活性组份TiCl4 11.3%(重量)、倍半7.4%(重量),占催化剂总重量18.7%(重量)的载体Fe3O4,载体Fe3O4的粒径为10纳米。
按照实施例2的步骤制备聚合物,聚合反应是在40℃温度、1.06MPa压力条件下进行的,催化剂加入量为2.8克。反应结束后聚乙烯中含有磁粉Fe3O4 93.0%(重量),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为5.4克聚乙烯/克钛·小时,聚乙烯的饱和磁化强度为52.6emu/g。【实施例6】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催化剂,催化剂中含有活性组份TiCl4 10.0%(重量)、三乙基铝6.0%(重量),占催化剂总重量16.0%(重量)的载体CrxFe3-xO4,其中x=0.05。
按照实施例2的步骤制备聚合物,聚合反应是在40℃温度、0.106MPa压力条件下进行的,催化剂加入量为3克。反应结束后聚乙烯中含有磁粉CrxFe3-xO4 72.3%(重量),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为30.96克聚乙烯/克钛·小时,聚乙烯的饱和磁化强度为37.6em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