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筷子.pdf(1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2359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03 CN 104023596 A (21)申请号 201180075645.6 (22)申请日 2011.12.20 A47G 21/10(2006.01) (71)申请人 泽明创新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香港新界深井海云轩第二座 27 楼 A 室 (72)发明人 胡泽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72 代理人 吴大建 刘华联 (54) 发明名称 筷子 (57) 摘要 一种筷子, 包括上筷子部件 (10) 和下筷子部 件 (20)。下筷子部件具有第一突出物 (51,61) 。
2、和 第二突出物 (54,64), 其中第一和第二突出物两 者从下筷子部件 (20) 的背面处突出, 使得在筷子 的持用状态中, 第一突出物 (51,61) 与使用者的 无名指 (41) 的第一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 并且 第二突出物与使用者的食指 (44) 的第三指节的 指腹相接触。 通过共存在下筷子部件(20)上的两 个突出物, 使用者的手可以稳定地夹持住并使用 筷子。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6.19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CN2011/002141 2011.12.20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091134 EN 20。
3、13.06.27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7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23596 A CN 104023596 A 1/1 页 2 1. 筷子, 包括 : 上筷子部件, 和 下筷子部件, 其具有第一突出物和第二突出物,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突出物均从所述 下筷子部件的背面突出, 使得在筷子的持用状态中, 所述第一突出物与使用者的无名指的 第一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 并且所述第二突出物与使用者的食指的第三指节的指腹相接 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4、述的筷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出物和/或第二突出物为杆或 板的形式。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筷子, 其特征在于, 还提供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突出物和第 二突出物的连接元件。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筷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元件与使用者的无名指的第二 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筷子, 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到所述连接元 件的顶端的距离 L1 以及从所述第一突出物和第二突出物的中间点到所述下筷子部件的远 端的距离 L2 满足下面关系式 : L1(10 15)L2。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筷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和第二突。
5、出物与所述连接元件 一起形成半环状结构体。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筷子,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半环状结构体的顶部上延伸有扩 展部分, 其中在筷子的持用状态中, 所述扩展部分阻挡了中指的第二指节过于接近所述下 筷子部件。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筷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展部分是四分之一球体, 所述四分 之一球体的上边缘从所述下筷子部件的上面突出, 并且所述四分之一球体的下边缘与所述 半环状结构体合为一体。 9. 筷子, 包括 : 上筷子部件, 和 下筷子部件, 其具有半环体, 所述半环体的两个端部安装在所述下筷子部件的背面上, 并且所述半环体的圆周从所述下筷子部件的背面中突出。。
6、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筷子,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半环体的顶部上延伸有四分之一 球体, 所述四分之一球体的上边缘从所述下筷子部件的上面突出, 并且所述四分之一球体 的下边缘与所述半环体合为一体。 11. 筷子, 包括 : 上筷子部件, 和 下筷子部件, 其具有从所述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处突出的凸起, 在筷子的持用状态中, 所 述凸起的自由端部与使用者的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筷子, 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到所述凸起 的自由端部的距离 L1 以及从所述凸起的中间点到所述下筷子部件的远端的距离 L2 满足 下面关系式 : L1 (。
7、10 15)L2 。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筷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为杆或板的形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23596 A 2 1/6 页 3 筷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筷子, 更具体地涉及带有用于更好地持筷的结构的筷子。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人使用筷子作为进食餐具已经有三千年了。图 1 显示了一双通常使用的筷 子, 其包括杆状的上筷子部件 10 和杆状的下筷子部件 20。通常来说, 筷子的用于夹取食物 的端部称为远端 18、 28, 而另一端部称为后端 19、 29。与使用者的拇指相接触的表面称为 前面 11、 21, 处于顶侧的表面称为上面 12。
8、、 22, 与无名指和食指相接触的表面称为背面 13、 23( 见图 2, 其为图 1 所示筷子的后视图 ), 而处于底侧的面称为底面 ( 未示出 )。然而, 筷 子的横截面形状不限于正方形或矩形。 其也可为其他形状, 例如多边形、 圆形、 椭圆形等 ; 在 这些情况中, 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理解的那样, 可以类似地认为这种筷子也具有如上所 述的面。 0003 图 1 和图 2 显示了持用筷子的正确姿势。在筷子的持用状态中, 无名指 36 的第一 关节的附近区域和食指 38 的第三指节的基部接触下筷子部件的背面, 而拇指的第二指节 按压下筷子部件的前面。这样, 通过这三个手指部位可以稳固地夹持。
9、住下筷子部件。尽管 下筷子部件相对于这三个手指部位保持不动, 但是上筷子部件是可动的。拇指的第一指节 和食指的第三指节按压上筷子部件, 并且食指的第一指节和中指的第一指节可向上或向下 拨动上筷子部件, 使得上筷子部件可相对于下筷子部件打开和闭合, 以便夹取和放下食物。 0004 众所周知, 即使对于成年人来说, 以正确的姿势持用筷子也是很困难的。目前, 一 些筷子设有一个可与手的特定部位相接触的突出物, 以方便使用者以正确的方式持用筷 子。图 3 显示了手的一些部位, 现有技术中的筷子上的突出物可与其中的部位 1、 4 相接触。 例如, JP09-044078 公开了一个布置在下筷子部件上的突。
10、出物, 其用于与无名指的第一关节 的附近区域、 即图 3 所示的手的部位 1 相接触。此外, WO2011/015033 公开了一个设置在下 筷子部件上的突出物, 其用于与食指的第三指节的指腹、 即图 3 所示的手的部位 4 接触。 0005 这些设计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持筷的稳定性, 但是仍具有一些问题。 例如, 当 仅有一个突出物时, 手的持用位置容易从正确的位置处移开。在图 4 中显示了这样的问题, 其为下筷子部件的俯视图。这里, 附图标记 41、 44 和 40 分别表示无名指的第一关节、 食指 的第三指节以及拇指的第二指节的横截面。如图 4 所示, 当仅有一个突出物 54 时, 手。
11、指关 节 41 和指节 44 会移入到不正确的位置, 使得该单体突出物 54 将处于这两个手指部分的中 间, 而不是与手指关节 41 或指节 44 接触。因此, 突出物 54 不能以正确和稳定的方式与使 用者的手相接触, 结果不能引导手处于正确的持筷姿势。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用手容易地以稳定并可靠的方式持用的筷子。 0007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筷子, 其包括上筷子部件, 以及带有第一突出物 和第二突出物的下筷子部件。 其中, 第一和第二突出物均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突出, 使得在 说 明 书 CN 104023596 A 3 2/6 页 4 筷子的持用状态。
12、中, 第一突出物可与使用者的无名指的第一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 并且 第二突出物可与使用者的食指的第三指节的指腹相接触。 0008 第一突出物和 / 或第二突出物可为杆或板的形式。 0009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布置有连接元件以连接第一突出物和第二突出物。 优选地, 连 接元件与使用者的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 第一和第二突 出物以及连接元件一起形成了一个半环状结构体。有益地是, 该半环状结构体被扩展以形 成四分之一球体结构体, 其中在筷子的持用状态中, 该四分之一球体结构体阻挡了中指的 第二指节过于靠近下筷子部件。 0010 为了方便筷子的持用, 可设置第一突出物和。
13、第二突出物, 使得从下筷子部件的背 面到连接元件的顶端的距离 L1 和从第一突出物和第二突出物的中部到下筷子部件的远端 的距离 L2 满足下面关系 : L1(10 15)L2。 001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筷子, 其包括上筷子部件和带有半环体的下 筷子部件。该半环体的两个端部均安装在下筷子部件的背面上, 并且该半环体的圆周从下 筷子部件的背面处突出。 0012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四分之一球体在半环体的顶部上扩展。该四分之一球体的上 边缘从下筷子部件的上面处突出, 并且下边缘与半环体合为一体。 001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筷子, 其包括 : 上筷子部件和带有其背。
14、面突出 的凸起的下筷子部件。在筷子的持用状态中, 所述凸起的自由端部与使用者的无名指的第 二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 0014 为了方便筷子的持用, 可将凸起的位置设置为使得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到凸起的 自由端部的距离 L1 和从凸起的中间点到下筷子部件的远端的距离 L2 满足下面关系 : L1 (10 15)L2 。 0015 在一个实施例中, 凸起可为杆或板的形式。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和 2 分别是显示了持用筷子的正确姿势的主视图和后视图。 0017 图 3 显示了可与筷子的整体式突出物相接触的手上的部位。 0018 图 4 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19 图 5 和 6 显示了。
15、根据本发明的设有两个突出物的实施方案。 0020 图 7-10 显示了如图 5 所示的实施方案的一些变体。 0021 图 11-22 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方案, 其中提供了用于连接两个突出 物的连接元件。 0022 图 23-25 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实施方案。 0023 图 26-27 显示了用于设有突出物 / 凸起的下筷子部件的尺寸关系。 0024 图 28-31 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下筷子部件的一些变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并通过一些特定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讨论。应注意的 是, 所示的实施例和附图针对的是用于右手使用者的筷子及突出物。 然而, 本。
16、领域的技术人 说 明 书 CN 104023596 A 4 3/6 页 5 员可容易地设计出适合于左手使用者的变体, 并且这些变体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中。 0026 本发明展示了布置在下筷子部件上的用于帮助使用者以正确的姿势持用筷子的 突出物的结构等。这些突出物将接触手上的部位或一些部位。在本文中, 用语 “接触” 意味 着在筷子的持用状态中, 突出物与使用者的手上的一些部位相触碰, 以及被保持在离使用 者的手上的一些部位非常接近的距离处 ( 即, 宽松地接触 )。 0027 图 5 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 其是下筷子部件的俯视图, 其中, 附图标记 41、 44 和 40 分别代表了无名。
17、指的第一关节、 食指的第三指节和拇指的第二指节的横截面。 如图所示, 两个突出物即第一突出物51和第二突出物54并存于下筷子部件上, 并且两者都 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上突出。这两个突出物可与下筷子部件形成为一体, 或者为单独的部 件并通过传统方式安装在下筷子部件上。在筷子的持用状态中, 第一突出物 51 与无名指的 第一关节 41 的附近区域接触, 而第二突出物 54 与食指的第三指节 44 的指腹相接触。这意 味着这两个突出物 51 和 54 分别与如图 3 所示的手的部位 1 和 4 相接触。这样, 手指无法 从接触点处显著地移开, 防止关节41和指节44过于接近, 并且因此可以获得稳定和可。
18、靠的 持用姿势。 0028 图 6 显示了由手指关节 / 指节 41、 44 和 40 所施加的力。由箭头示意性地显示的 三个力非常稳定地夹住了下筷子部件。在这种情况下, 手指关节 41 和指节 44 将不会移动 得离下筷子部件的远端 28 太远或太近。因此, 可以牢固的方式持用筷子。 0029 图 7 显示了上筷子部件和下筷子部件的后部透视图。在该实施例中, 第一和第二 突出物分别为杆 151 和杆 100 的形式。这两个杆 151、 100 布置在下筷子部件的背面, 并且 同时存在。杆 100 和 151 的一个端部安装在下筷子部件的背面上, 而另一端部从下筷子部 件的背部上伸出。 003。
19、0 图 8 到图 10 显示了图 7 的一些其他变体。具体地说, 图 8 和图 9 显示了杆 151 可 以斜向上或斜向下地设置 ; 换句话说, 杆151可以不同的角度从下筷子部件中伸出。 图10显 示了可将突出物 151 实施为其他的形状, 例如板。这些变体也可施用到杆 100 上。当然, 也 可将两个突出物实施为除杆或板以外的形状, 只要它们可起到第一和第二突出物的功能。 0031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中, 可在第一和第二突出物之间布置连接元件, 以连接 这两个突出物, 如图 11 到 14 所示。 0032 图 11 显示了连接元件 62, 其与第一突出物 61 和第二突出物 64 合。
20、为一体, 因此在 整体上形成为一块矩形板。该板状结构可在作为图 11 的后部透视图的图 12 中更好地观察 到。 0033 除了板状结构之外, 连接元件 62 和两个突出物可在整体上形成一个半环体。在本 文中, 用语 “半环体” 是指在其本身和下筷子部件之间形成了中空部分的结构体, 并且其并 不必须为半圆形的。在图 13 和图 14 中显示了这种实施例。在图 13 中, 两个突出物 61、 64 和连接元件 62 一起整体上形成一个半环体, 这里, 该半环体的形状为矩形。在图 14 中, 两 个突出物 61、 64 和连接元件 62 一起整体上形成另一个半环体, 这里, 该半环体的形状为半 圆。
21、形。这些半环体也可被描述为 “大致 U 形的结构体” 。除了矩形或半圆状的形状, 也可将 半环体设计为其他形状, 例如多边形。 0034 图 15 显示了如图 14 所示的半环体实施方案的后部透视图。半环体的两个端部 121和122安装在下筷子部件的背面上, 并且其圆周部分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上突出。 半环 说 明 书 CN 104023596 A 5 4/6 页 6 体的一端 127 用作第一突出物, 其另一端 129 用作第二突出物。图 16 是图 15 的一种变体, 这里, 半环体和下筷子部件之间的空间被填充, 使得整体上形成了一块板 115。 0035 连接元件具有下述优点。第一, 连接。
22、元件可阻止如图 17 所示的问题, 即无名指的 第一关节 41 会容易地移入错误的位置中。在这种错误的位置中, 无名指的第一关节 41 过 于接近食指 44 的第三指节, 并且过于接近下筷子部件的背面, 导致不能稳定地持用下筷子 部件。因此, 在图 11、 13 和 14 中的连接元件 62 可阻止无名指的第一关节 41 过于接近该错 误的位置。第二, 连接元件 62 可任选地接触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如图 18 所示, 连接元件 62 的区域 63 可接触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 例如图 3 中的手的部位 2。通 过接触在现有的筷子结构中未考虑的部位 2, 连接元件 62 可提供额。
23、外的支撑功能, 因此促 进形成正确的持用姿势。此外, 通过设置连接元件, 可以提高突出物的刚性和稳定性, 并且 能得到美观的外观。 0036 通过在半环体上加设扩展部分, 可以增大半环体的表面积。该半环体和该扩展部 分可合并成一个部分。图 19 显示了这样的实施例, 其中在半环体 204 的顶部上加设了一个 半圆形的扩展部分 205。然而, 半环体和扩展部分并不限于半圆形。例如, 这两者均可为如 图13所示的矩形。 在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 扩展部分在半环体上形成了四分之一球体200, 如图20所示。 该四分之一球体200可被看做结合成一体的多个半环体。 该球体可以实施成 四分之一正球体、 四分。
24、之一椭球体、 多面体 ( 如图 31) 或其他类似的形状。如图所示, 四分 之一球体 200 的上边缘 208 从下筷子部件的上面中突出。四分之一球体 200 的远端 201 和 后端 202 各自用作第一突出物 51 和第二突出物 54。图 21 显示了该四分之一球体 200 的区 域 211 可与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 即图 3 所示的手的部位 2 相接触, 保持该关节与 下筷子部件的背面为一定的距离 215。图 22 显示了该四分之一球体的实施方案的俯视图, 其中该四分之一球体 200 的区域 231、 232、 233 和 234 可分别与无名指的第一关节的附近区 域 ( 图 3。
25、 中的部位 1)、 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 ( 图 3 中的部位 2)、 中指的第三指节 的指腹 ( 图 3 中的部位 3) 和食指的第三指节的指腹 ( 图 3 中的部位 4) 相接触。而且, 区 域 236 会阻挡中指的第二指节过于接近下筷子部件, 即防止图 3 中的部位 6 过于接近下筷 子部件。这样, 使用者能够以正确的姿势非常稳定地夹持住筷子。 0037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出了一种用于改善持筷性能的相对简单的结构。具体地 说, 下筷子部件设有可与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 ( 图 3 中的部位 2) 相接触的凸起。 图 23 和图 24 显示了关于这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 其。
26、中杆 500 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处突 出, 并且杆 500 的自由端部 502 与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 ( 图 24)。这样, 使 用者的手也可稳定地持用筷子。 0038 该凸起可如图 23 和图 24 中所示地存在。作为替代, 凸起可与如上文提及的第一 和 / 或第二突出物合为一体, 但并不限于此。例如, 连接元件 62 可用作凸起, 并且与第一和 第二突出物合为一体。在图 18 或图 21 中, 连接元件 62 上的区域 63、 211 与无名指的第二 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图 15、 16、 20 和 22 显示了更多的实施例, 其中区域 128、 118、 209 和 23。
27、2 分别与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在这些情况中, 可将区域 63、 211 或区 域 128、 118、 209 和 232 认为是凸起。 0039 图 25 显示了另一实施方案。图 25 所示的筷子和图 23 所示的筷子的差异仅在于, 板 510 而不是杆 500 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处突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 板 说 明 书 CN 104023596 A 6 5/6 页 7 510 可起到与杆 500 相同的作用。 0040 对于具有用于与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的凸起的实施方案来说, 该 实施方案可选地具有特定的尺寸。 图26显示了用于下筷子部件的实施方案的。
28、俯视图。 在该 图中, 由附图标记 701 表示的距离 L1 为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到连接元件 62 的顶端 65 的距 离, 由附图标记 702 表示的距离 L2 为从突出物 61 和 64 之间的中间点 66 到下筷子部件的 远端 28 的距离。它们的尺寸可选择为使得 L1 乘以十五的结果大于 L2, 即 L115L2。在 另一个实施例中, L1 乘以十的结果大于 L2, 即 L110L2。类似地, 在图 27 中, 由附图标记 711 表示的距离 L1 是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到凸起 502 的自由端的距离, 由附图标记 712 表 示的距离 L2 是从凸起 502 的中间点到下筷子部件的远端。
29、 28 的距离。它们的尺寸可选择 为使得 L1 乘以十五的结果大于 L2 , 即 L1 15L2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L1 乘以十的 结果大于 L2 , 即 L1 10L2 。通过在上述范围中选择这些尺寸, 突出物或凸起的长度即 可长得足以与大多数使用者的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 因此阻止了该第二关 节过于接近下筷子部件。 0041 L1 和 L2( 或 L1 和 L2 ) 可分别选择下面尺寸 : 0042 成人尺寸 : 2.1cm 和 15.5cm ; 0043 少年尺寸 : 2cm 和 13.5cm ; 0044 儿童尺寸 : 1.8cm 和 12cm ; 以及 0045 婴儿。
30、尺寸 : 1.6cm 和 11cm。 0046 任何一个如上所述的突出物还可设置扩展部分。以下提供了两个实施例。 0047 在一个实施例中, 如图 28 和 29 所示, 扩展部分 222 从四分之一球体的远端延伸。 扩展部分 222 从四分之一球体的远端向下延伸, 增大了与无名指的第一关节的附近区域相 接触的面积。因此, 可以更加稳定地持用下筷子部件。也可将扩展部分 222 结合到其他实 施方案、 例如半环体的实施方案中。 0048 在另一个实施例, 图 30 显示了在四分之一球体的实施方案下面扩展的额外的四 分之一球体, 这样便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半球体。该半球体的表面从下筷子部件的后面突 。
31、出。除了在四分之一球体实施方案中的由四分之一球体 200 接触的部位外, 该半球体还可 与手的部位 5( 见图 3) 相接触。这进一步提高了持用筷子的稳定性。 0049 而且, 该实施方案可如下地改进, 使得例如如图28和图29所示地使四分之一球体 的部位 221 变平, 以便与无名指的形状相匹配。 0050 图 31 显示了四分之一球体实施方案的另一变体。在该变体中, 多面体 207 从布置 在下筷子部件上的多边形半环体 206 的顶部中延伸出来。多面体 207 为狭长的, 并且用作 图 20 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的四分之一球体。在本文中, 用语 “多面体” 应理解为属于用语 “四 分之一球体”。
32、 的范围内。 0051 上文提及的所有突出物和凸起都安装在下筷子部件的背面上。 安装方法可包括但 不限于 : 将突出物与下筷子部件合为一体并因此使用注射成型, 或通过粘结剂将突出物粘 合到下筷子部件上。作为替代, 可在突出物上制作筷子插入孔, 以用于插入下筷子部件。此 外也可以使用用户适配器。这种适配器具有用于插入下筷子部件 20 的孔, 可将上述突出物 安装到该适配器的背面上。例如在 US2011/0169286A1 中公开了这种适配器。 0052 而且, 也可在筷子上布置其它额外的特征。例如, 可添加用于姆指和 / 或其他手指 说 明 书 CN 104023596 A 7 6/6 页 8 。
33、的突出物, 或者用于连接两个筷子的铰链。在 WO2011/015033 或 WO2003/015589 可发现这 方面的实施例。 0053 尽管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可以清楚, 可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征 / 部件 / 结构进行修正和改变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 范围。 特别是, 除非造成冲突, 否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公开的特征均能与在其他实施方案中 公开的特征相结合。本发明意在覆盖了其所有的修正和变体。 说 明 书 CN 104023596 A 8 1/7 页 9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3596 A 9 2/。
34、7 页 10 图 5 图 6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3596 A 10 3/7 页 11 图 9 图 10 图 11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3596 A 11 4/7 页 12 图 13 图 14 图 15 图 1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3596 A 12 5/7 页 13 图 17 图 18 图 19 图 2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3596 A 13 6/7 页 14 图 21 图 22 图 23 图 24 图 25 图 2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3596 A 14 7/7 页 15 图 27 图 28 图 29 图 30 图 3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3596 A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