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筷子.pdf

  • 上传人:Y0****01
  • 文档编号:4604403
  • 上传时间:2018-10-22
  • 格式:PDF
  • 页数:15
  • 大小:2.61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80075645.6

    申请日:

    2011.12.20

    公开号:

    CN104023596A

    公开日:

    2014.09.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7G 21/10申请日:20111220|||公开

    IPC分类号:

    A47G21/10

    主分类号:

    A47G21/10

    申请人:

    泽明创新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泽明

    地址:

    中国香港新界深井海云轩第二座27楼A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代理人:

    吴大建;刘华联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筷子,包括上筷子部件(10)和下筷子部件(20)。下筷子部件具有第一突出物(51,61)和第二突出物(54,64),其中第一和第二突出物两者从下筷子部件(20)的背面处突出,使得在筷子的持用状态中,第一突出物(51,61)与使用者的无名指(41)的第一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并且第二突出物与使用者的食指(44)的第三指节的指腹相接触。通过共存在下筷子部件(20)上的两个突出物,使用者的手可以稳定地夹持住并使用筷子。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筷子,包括:
    上筷子部件,和
    下筷子部件,其具有第一突出物和第二突出物,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突出物均从所述下筷子部件的背面突出,使得在筷子的持用状态中,所述第一突出物与使用者的无名指的第一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并且所述第二突出物与使用者的食指的第三指节的指腹相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物和/或第二突出物为杆或板的形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还提供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突出物和第二突出物的连接元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与使用者的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到所述连接元件的顶端的距离L1以及从所述第一突出物和第二突出物的中间点到所述下筷子部件的远端的距离L2满足下面关系式:L1×(10~15)>L2。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突出物与所述连接元件一起形成半环状结构体。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半环状结构体的顶部上延伸有扩展部分,其中在筷子的持用状态中,所述扩展部分阻挡了中指的第二指节过于接近所述下筷子部件。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部分是四分之一球体,所述四分之一球体的上边缘从所述下筷子部件的上面突出,并且所述四分之一球体的下边缘与所述半环状结构体合为一体。

    9.  筷子,包括:
    上筷子部件,和
    下筷子部件,其具有半环体,所述半环体的两个端部安装在所述 下筷子部件的背面上,并且所述半环体的圆周从所述下筷子部件的背面中突出。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半环体的顶部上延伸有四分之一球体,所述四分之一球体的上边缘从所述下筷子部件的上面突出,并且所述四分之一球体的下边缘与所述半环体合为一体。

    11.  筷子,包括:
    上筷子部件,和
    下筷子部件,其具有从所述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处突出的凸起,在筷子的持用状态中,所述凸起的自由端部与使用者的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到所述凸起的自由端部的距离L1’以及从所述凸起的中间点到所述下筷子部件的远端的距离L2’满足下面关系式:L1’×(10~15)>L2’。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杆或板的形式。

    说明书

    说明书筷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筷子,更具体地涉及带有用于更好地持筷的结构的筷子。
    背景技术
    中国人使用筷子作为进食餐具已经有三千年了。图1显示了一双通常使用的筷子,其包括杆状的上筷子部件10和杆状的下筷子部件20。通常来说,筷子的用于夹取食物的端部称为远端18、28,而另一端部称为后端19、29。与使用者的拇指相接触的表面称为前面11、21,处于顶侧的表面称为上面12、22,与无名指和食指相接触的表面称为背面13、23(见图2,其为图1所示筷子的后视图),而处于底侧的面称为底面(未示出)。然而,筷子的横截面形状不限于正方形或矩形。其也可为其他形状,例如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在这些情况中,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理解的那样,可以类似地认为这种筷子也具有如上所述的面。
    图1和图2显示了持用筷子的正确姿势。在筷子的持用状态中,无名指36的第一关节的附近区域和食指38的第三指节的基部接触下筷子部件的背面,而拇指的第二指节按压下筷子部件的前面。这样,通过这三个手指部位可以稳固地夹持住下筷子部件。尽管下筷子部件相对于这三个手指部位保持不动,但是上筷子部件是可动的。拇指的第一指节和食指的第三指节按压上筷子部件,并且食指的第一指节和中指的第一指节可向上或向下拨动上筷子部件,使得上筷子部件可相对于下筷子部件打开和闭合,以便夹取和放下食物。
    众所周知,即使对于成年人来说,以正确的姿势持用筷子也是很困难的。目前,一些筷子设有一个可与手的特定部位相接触的突出物,以方便使用者以正确的方式持用筷子。图3显示了手的一些部位,现 有技术中的筷子上的突出物可与其中的部位1、4相接触。例如,JP09-044078公开了一个布置在下筷子部件上的突出物,其用于与无名指的第一关节的附近区域、即图3所示的手的部位1相接触。此外,WO2011/015033公开了一个设置在下筷子部件上的突出物,其用于与食指的第三指节的指腹、即图3所示的手的部位4接触。
    这些设计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持筷的稳定性,但是仍具有一些问题。例如,当仅有一个突出物时,手的持用位置容易从正确的位置处移开。在图4中显示了这样的问题,其为下筷子部件的俯视图。这里,附图标记41、44和40分别表示无名指的第一关节、食指的第三指节以及拇指的第二指节的横截面。如图4所示,当仅有一个突出物54时,手指关节41和指节44会移入到不正确的位置,使得该单体突出物54将处于这两个手指部分的中间,而不是与手指关节41或指节44接触。因此,突出物54不能以正确和稳定的方式与使用者的手相接触,结果不能引导手处于正确的持筷姿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用手容易地以稳定并可靠的方式持用的筷子。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筷子,其包括上筷子部件,以及带有第一突出物和第二突出物的下筷子部件。其中,第一和第二突出物均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突出,使得在筷子的持用状态中,第一突出物可与使用者的无名指的第一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并且第二突出物可与使用者的食指的第三指节的指腹相接触。
    第一突出物和/或第二突出物可为杆或板的形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布置有连接元件以连接第一突出物和第二突出物。优选地,连接元件与使用者的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突出物以及连接元件一起形成了一个半环状结构体。有益地是,该半环状结构体被扩展以形成四分之一球体结构体,其中在筷子的持用状态中,该四分之一球体结构体阻挡了中指的第二指节过于靠近下筷子部件。
    为了方便筷子的持用,可设置第一突出物和第二突出物,使得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到连接元件的顶端的距离L1和从第一突出物和第二突出物的中部到下筷子部件的远端的距离L2满足下面关系:L1×(10~15)>L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筷子,其包括上筷子部件和带有半环体的下筷子部件。该半环体的两个端部均安装在下筷子部件的背面上,并且该半环体的圆周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处突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四分之一球体在半环体的顶部上扩展。该四分之一球体的上边缘从下筷子部件的上面处突出,并且下边缘与半环体合为一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筷子,其包括:上筷子部件和带有其背面突出的凸起的下筷子部件。在筷子的持用状态中,所述凸起的自由端部与使用者的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
    为了方便筷子的持用,可将凸起的位置设置为使得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到凸起的自由端部的距离L1’和从凸起的中间点到下筷子部件的远端的距离L2’满足下面关系:L1’×(10~15)>L2’。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起可为杆或板的形式。
    附图说明
    图1和2分别是显示了持用筷子的正确姿势的主视图和后视图。
    图3显示了可与筷子的整体式突出物相接触的手上的部位。
    图4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图5和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有两个突出物的实施方案。
    图7-10显示了如图5所示的实施方案的一些变体。
    图11-2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方案,其中提供了用于连接两个突出物的连接元件。
    图23-2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实施方案。
    图26-27显示了用于设有突出物/凸起的下筷子部件的尺寸关系。
    图28-3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下筷子部件的一些变体。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并通过一些特定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讨论。应注意的是,所示的实施例和附图针对的是用于右手使用者的筷子及突出物。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地设计出适合于左手使用者的变体,并且这些变体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中。
    本发明展示了布置在下筷子部件上的用于帮助使用者以正确的姿势持用筷子的突出物的结构等。这些突出物将接触手上的部位或一些部位。在本文中,用语“接触”意味着在筷子的持用状态中,突出物与使用者的手上的一些部位相触碰,以及被保持在离使用者的手上的一些部位非常接近的距离处(即,宽松地接触)。
    图5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其是下筷子部件的俯视图,其中,附图标记41、44和40分别代表了无名指的第一关节、食指的第三指节和拇指的第二指节的横截面。如图所示,两个突出物即第一突出物51和第二突出物54并存于下筷子部件上,并且两者都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上突出。这两个突出物可与下筷子部件形成为一体,或者为单独的部件并通过传统方式安装在下筷子部件上。在筷子的持用状态中,第一突出物51与无名指的第一关节41的附近区域接触,而第二突出物54与食指的第三指节44的指腹相接触。这意味着这两个突出物51和54分别与如图3所示的手的部位1和4相接触。这样,手指无法从接触点处显著地移开,防止关节41和指节44过于接近,并且因此可以获得稳定和可靠的持用姿势。
    图6显示了由手指关节/指节41、44和40所施加的力。由箭头示意性地显示的三个力非常稳定地夹住了下筷子部件。在这种情况下,手指关节41和指节44将不会移动得离下筷子部件的远端28太远或太近。因此,可以牢固的方式持用筷子。
    图7显示了上筷子部件和下筷子部件的后部透视图。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突出物分别为杆151和杆100的形式。这两个杆151、100布置在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并且同时存在。杆100和151的一个端部安装在下筷子部件的背面上,而另一端部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部上 伸出。
    图8到图10显示了图7的一些其他变体。具体地说,图8和图9显示了杆151可以斜向上或斜向下地设置;换句话说,杆151可以不同的角度从下筷子部件中伸出。图10显示了可将突出物151实施为其他的形状,例如板。这些变体也可施用到杆100上。当然,也可将两个突出物实施为除杆或板以外的形状,只要它们可起到第一和第二突出物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中,可在第一和第二突出物之间布置连接元件,以连接这两个突出物,如图11到14所示。
    图11显示了连接元件62,其与第一突出物61和第二突出物64合为一体,因此在整体上形成为一块矩形板。该板状结构可在作为图11的后部透视图的图12中更好地观察到。
    除了板状结构之外,连接元件62和两个突出物可在整体上形成一个半环体。在本文中,用语“半环体”是指在其本身和下筷子部件之间形成了中空部分的结构体,并且其并不必须为半圆形的。在图13和图14中显示了这种实施例。在图13中,两个突出物61、64和连接元件62一起整体上形成一个半环体,这里,该半环体的形状为矩形。在图14中,两个突出物61、64和连接元件62一起整体上形成另一个半环体,这里,该半环体的形状为半圆形。这些半环体也可被描述为“大致U形的结构体”。除了矩形或半圆状的形状,也可将半环体设计为其他形状,例如多边形。
    图15显示了如图14所示的半环体实施方案的后部透视图。半环体的两个端部121和122安装在下筷子部件的背面上,并且其圆周部分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上突出。半环体的一端127用作第一突出物,其另一端129用作第二突出物。图16是图15的一种变体,这里,半环体和下筷子部件之间的空间被填充,使得整体上形成了一块板115。
    连接元件具有下述优点。第一,连接元件可阻止如图17所示的问题,即无名指的第一关节41会容易地移入错误的位置中。在这种错误的位置中,无名指的第一关节41过于接近食指44的第三指节,并且过于接近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导致不能稳定地持用下筷子部件。 因此,在图11、13和14中的连接元件62可阻止无名指的第一关节41过于接近该错误的位置。第二,连接元件62可任选地接触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如图18所示,连接元件62的区域63可接触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例如图3中的手的部位2。通过接触在现有的筷子结构中未考虑的部位2,连接元件62可提供额外的支撑功能,因此促进形成正确的持用姿势。此外,通过设置连接元件,可以提高突出物的刚性和稳定性,并且能得到美观的外观。
    通过在半环体上加设扩展部分,可以增大半环体的表面积。该半环体和该扩展部分可合并成一个部分。图19显示了这样的实施例,其中在半环体204的顶部上加设了一个半圆形的扩展部分205。然而,半环体和扩展部分并不限于半圆形。例如,这两者均可为如图13所示的矩形。在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扩展部分在半环体上形成了四分之一球体200,如图20所示。该四分之一球体200可被看做结合成一体的多个半环体。该球体可以实施成四分之一正球体、四分之一椭球体、多面体(如图31)或其他类似的形状。如图所示,四分之一球体200的上边缘208从下筷子部件的上面中突出。四分之一球体200的远端201和后端202各自用作第一突出物51和第二突出物54。图21显示了该四分之一球体200的区域211可与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即图3所示的手的部位2相接触,保持该关节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为一定的距离215。图22显示了该四分之一球体的实施方案的俯视图,其中该四分之一球体200的区域231、232、233和234可分别与无名指的第一关节的附近区域(图3中的部位1)、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图3中的部位2)、中指的第三指节的指腹(图3中的部位3)和食指的第三指节的指腹(图3中的部位4)相接触。而且,区域236会阻挡中指的第二指节过于接近下筷子部件,即防止图3中的部位6过于接近下筷子部件。这样,使用者能够以正确的姿势非常稳定地夹持住筷子。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改善持筷性能的相对简单的结构。具体地说,下筷子部件设有可与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图3中的部位2)相接触的凸起。图23和图24显示了关于这一 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杆500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处突出,并且杆500的自由端部502与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图24)。这样,使用者的手也可稳定地持用筷子。
    该凸起可如图23和图24中所示地存在。作为替代,凸起可与如上文提及的第一和/或第二突出物合为一体,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连接元件62可用作凸起,并且与第一和第二突出物合为一体。在图18或图21中,连接元件62上的区域63、211与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图15、16、20和22显示了更多的实施例,其中区域128、118、209和232分别与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在这些情况中,可将区域63、211或区域128、118、209和232认为是凸起。
    图25显示了另一实施方案。图25所示的筷子和图23所示的筷子的差异仅在于,板510而不是杆500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处突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板510可起到与杆500相同的作用。
    对于具有用于与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的凸起的实施方案来说,该实施方案可选地具有特定的尺寸。图26显示了用于下筷子部件的实施方案的俯视图。在该图中,由附图标记701表示的距离L1为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到连接元件62的顶端65的距离,由附图标记702表示的距离L2为从突出物61和64之间的中间点66到下筷子部件的远端28的距离。它们的尺寸可选择为使得L1乘以十五的结果大于L2,即L1×15>L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L1乘以十的结果大于L2,即L1×10>L2。类似地,在图27中,由附图标记711表示的距离L1’是从下筷子部件的背面到凸起502的自由端的距离,由附图标记712表示的距离L2’是从凸起502的中间点到下筷子部件的远端28的距离。它们的尺寸可选择为使得L1’乘以十五的结果大于L2’,即L1’×15>L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L1’乘以十的结果大于L2’,即L1’×10>L2’。通过在上述范围中选择这些尺寸,突出物或凸起的长度即可长得足以与大多数使用者的无名指的第二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因此阻止了该第二关节过于接近下筷子部件。
    L1和L2(或L1’和L2’)可分别选择下面尺寸:
    成人尺寸:2.1cm和15.5cm;
    少年尺寸:2cm和13.5cm;
    儿童尺寸:1.8cm和12cm;以及
    婴儿尺寸:1.6cm和11cm。
    任何一个如上所述的突出物还可设置扩展部分。以下提供了两个实施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8和29所示,扩展部分222从四分之一球体的远端延伸。扩展部分222从四分之一球体的远端向下延伸,增大了与无名指的第一关节的附近区域相接触的面积。因此,可以更加稳定地持用下筷子部件。也可将扩展部分222结合到其他实施方案、例如半环体的实施方案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图30显示了在四分之一球体的实施方案下面扩展的额外的四分之一球体,这样便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半球体。该半球体的表面从下筷子部件的后面突出。除了在四分之一球体实施方案中的由四分之一球体200接触的部位外,该半球体还可与手的部位5(见图3)相接触。这进一步提高了持用筷子的稳定性。
    而且,该实施方案可如下地改进,使得例如如图28和图29所示地使四分之一球体的部位221变平,以便与无名指的形状相匹配。
    图31显示了四分之一球体实施方案的另一变体。在该变体中,多面体207从布置在下筷子部件上的多边形半环体206的顶部中延伸出来。多面体207为狭长的,并且用作图20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的四分之一球体。在本文中,用语“多面体”应理解为属于用语“四分之一球体”的范围内。
    上文提及的所有突出物和凸起都安装在下筷子部件的背面上。安装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将突出物与下筷子部件合为一体并因此使用注射成型,或通过粘结剂将突出物粘合到下筷子部件上。作为替代,可在突出物上制作筷子插入孔,以用于插入下筷子部件。此外也可以使用用户适配器。这种适配器具有用于插入下筷子部件20的孔,可将上述突出物安装到该适配器的背面上。例如在US2011/0169286A1 中公开了这种适配器。
    而且,也可在筷子上布置其它额外的特征。例如,可添加用于姆指和/或其他手指的突出物,或者用于连接两个筷子的铰链。在WO2011/015033或WO2003/015589可发现这方面的实施例。
    尽管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可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征/部件/结构进行修正和改变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特别是,除非造成冲突,否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公开的特征均能与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公开的特征相结合。本发明意在覆盖了其所有的修正和变体。

    关 键  词:
    筷子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筷子.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60440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