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型识别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车型识别器.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型识别器。使用本发明能够安装在不同高度的基体上,调节方便,并且能够适应高温、低温、高湿环境,自动降低车型识别器内温度和湿度,确保光幕传感器正常使用,同时还能避免重量大的大型车辆通过时地基不稳造成光幕传感器不能有效稳定识别的问题,车辆来临时,能够检测车辆与车型识别器之间的距离,自动启动车型识别器中的光幕传感器和双压电薄膜传感器,对车辆进行识别。 。
CN201410809245.9
2014.12.22
CN104599507A
2015.05.06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8G 1/017申请公布日:201505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8G 1/017申请日:20141222|||公开
G08G1/017
贵州中南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吴树森; 郭俊; 陈兰; 黄印林; 梁林亮; 陈然
550000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区金阳科技产业园标准厂房辅助用房B588室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付雷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型识别器。使用本发明能够安装在不同高度的基体上,调节方便,并且能够适应高温、低温、高湿环境,自动降低车型识别器内温度和湿度,确保光幕传感器正常使用,同时还能避免重量大的大型车辆通过时地基不稳造成光幕传感器不能有效稳定识别的问题,车辆来临时,能够检测车辆与车型识别器之间的距离,自动启动车型识别器中的光幕传感器和双压电薄膜传感器,对车辆进行识别。
1. 一种车型识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光幕传感器(2)、底 座(3)、支撑杆(4)、控制器(5)、双压电薄膜传感器(6)、驱动装置(7)、 滑块(8)、盖板(9)、风扇(10)、温湿度传感器(11)、电源(12)、距离传感 器(15)、发声装置(16)和2个加热器(14);其中,双压电薄膜传感器(6) 设置在车道上;所述外壳(1)为圆柱体,距离传感器(15)、发声装置(16) 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外表面上;所述底座(3)包括上底板(31)和下底板 (32),上底板(31)和下底板(32)均为圆形,下底板(32)直径大于上底板 (31),上底板(31)中央部分设有圆形凸台,上底板(31)和下底板(32)之 间设有橡胶垫圈(17);所述底座(3)安装在外壳(1)的底部,所述支撑杆(4) 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支撑杆(4)的底部穿过上底板(31)的凸台固定安 装在下底板(32)上;温湿度传感器(11)安装在外壳(1)的内壁上;风扇(10) 固定安装在外壳(1)上端,圆环形的盖板(9)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顶端, 所述盖板(9)中设有丝网(13);电源(12)、驱动装置(7)、加热器(14)和 控制器(5)固定安装在支撑杆(4)上,2个加热器分别位于光幕传感器(2) 的上下两端;所述支撑杆(4)轴向上设有导槽,滑块(8)设置在导槽上,光 幕传感器(2)固定安装在滑块(8)上;控制器(5)分别与光幕传感器(2)、 驱动装置(7)、电源(12)、温湿度传感器(11)、距离传感器(15)和双压电 薄膜传感器(6)连接;风扇(10)、加热器(14)、发声装置(16)与电源(12) 连接;滑块(8)与驱动装置(7)连接。
一种车型识别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型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型识别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公路收费系统都是先对车辆进行分类,再按车型种类收取不同的通 行费。通常的办法是采用车型识别仪对车进行分类,然后自动采集通过的车辆 的车型信息并提供数据给收费系统,最后按着收费标准进行收费。 车型分类系统必须具备客货分离功能,其中红外测量光幕做车辆分离和扫 描车辆外形轮廓,双压电薄膜传感器测量轮胎数量、轴数、车辆行进方向,然 后采用轮数、轴数、车型轮廓特征等多特征多信息融合等方式分类车辆类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型识别器,能够安装在不同高度的基体上, 调节方便,并且能够适应高温、低温、高湿环境,自动降低车型识别器内温度 和湿度,确保光幕传感器正常使用,同时还能避免重量大的大型车辆通过时地 基不稳造成光幕传感器不能有效稳定识别的问题,车辆来临时,能够检测车辆 与车型识别器之间的距离,自动启动车型识别器中的光幕传感器和双压电薄膜 传感器,对车辆进行识别。 本发明的车型识别器,包括:外壳、光幕传感器、底座、支撑杆、控制器、 双压电薄膜传感器、驱动装置、滑块、盖板、风扇、温湿度传感器、电源、距 离传感器、发声装置和2个加热器;其中,双压电薄膜传感器设置在车道上; 所述外壳为圆柱体,距离传感器、发声装置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外表面上;所述 底座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上底板和下底板均为圆形,下底板直径大于上底板, 上底板中央部分设有圆形凸台,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设有橡胶垫圈;所述底座 安装在外壳的底部,所述支撑杆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支撑杆的底部穿过上底板 的凸台固定安装在下底板上,底座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底部,支撑杆安装在外壳 的内部,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外壳的内壁上; 风扇固定安装在外壳上端,圆环形的盖板固定安装在外壳的顶端,所述盖板中 设有丝网;电源、驱动装置、加热器和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支撑杆上,2个加热器 分别位于光幕传感器的上下两端;所述支撑杆轴向上设有导槽,滑块设置在导 槽上,光幕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滑块上;控制器分别与光幕传感器、驱动装置、 电源、温湿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双压电薄膜传感器连接;风扇、加热器、 发声装置与电源连接;滑块与驱动装置连接。 有益效果: 能够根据安装基体的高度,适应性地调节光幕传感器的高度,能够适应各 种地形,并且,能够在高温、低温、高湿恶劣环境下使用,能自动控制装有光 幕传感器的车型识别器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光幕传感器的正常稳定使用, 适应性广;在安装光幕传感器的外壳的底部设有梯形的底座,并在梯形底座内 部设有橡胶垫圈,有利于减少大型重量大车辆行驶带来的震动,有利于光幕传 感器可靠稳定地工作,同时,上底板上设有凸起圆台,加大了支撑杆与底座之 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支撑杆的支撑力度;同时,可以在车辆来临时才启 动车型识别器中的光幕传感器和双压电薄膜传感器,对车辆进行识别,节能, 并且,距离传感器还可以检测车辆或人或其他物体与车型识别器之间的距离, 并发出警报,可有效防止有物体挂碰到车型识别器,具有防撞、防盗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盖板和风扇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光幕传感器,3-底座,31-上底板,32-下底板,4-支撑杆, 5-控制器,6-双压电薄膜传感器,7-驱动装置,8-滑块,9-盖板,10-风扇,11- 温湿度传感器,12-电源,13-丝网,14-加热器,15-距离传感器,16-发声装置, 17-橡胶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型识别器,如图1所示,其俯视图如图2所示,包括 外壳1、光幕传感器2、底座3、支撑杆4、控制器5、双压电薄膜传感器6、驱 动装置7、滑块8、盖板9、风扇10、温湿度传感器11、电源12、距离传感器 15、发声装置16和2个加热器14;其中,双压电薄膜传感器6设置在车道上; 所述外壳1为圆柱体,距离传感器15、发声装置16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外表面 上;所述底座3包括上底板31和下底板32,上底板31和下底板32均为圆形, 下底板32直径大于上底板31,上底板31中央部分设有圆形凸台,上底板31和 下底板32之间设有橡胶垫圈17;所述底座3安装在外壳1的底部,所述支撑杆 4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支撑杆4的底部穿过上底板31的凸台固定安装在下底 板32上;温湿度传感器11安装在外壳1的内壁上;风扇10固定安装在外壳1 上端,圆环形的盖板9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顶端,所述盖板9中设有丝网13, 放置异物掉落在风扇里;电源12、驱动装置7、加热器14和控制器5固定安装 在支撑杆4上,2个加热器分别位于光幕传感器2的上下两端;所述支撑杆4轴 向上设有导槽,滑块8设置在导槽上,光幕传感器2固定安装在滑块8上;控 制器5分别与光幕传感器2、驱动装置7、电源12、温湿度传感器11、距离传 感器15和双压电薄膜传感器6连接;风扇10、加热器14、发声装置16与电源 12连接;滑块8与驱动装置7连接。 安装车型识别器时,根据安装基体的高度,通过控制器5向驱动装置7发 送信号,驱动装置7控制滑块8沿支撑杆4的导槽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光幕传 感器2沿支撑杆4上下移动,调节光幕传感器2的高低位置。 温湿度传感器11检测外壳1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并将测得温度值、湿度值 发送给控制器5,控制器5将测得温度值与预设的温度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比较, 将测得的湿度值与预设的湿度最大值进行比较,如果测得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 最大值,则控制器5导通风扇10与电源12之间的线路,风扇10启动,降低外 壳1内的温度;如果测得温度小于预设的温度最小值,则控制器5导通加热器 14与电源12之间的线路,加热器14启动,增加外壳1内的温度;如果测得湿 度大于预设的湿度最大值,则控制器5导通加热器14与电源12之间的线路, 加热器14启动,降低外壳1内的湿度,确保光幕传感器在合适的温度、湿度内 使用。 所述距离传感器15检测预检车辆与车型识别器壳体1的之间的距离,并将 检测获得的距离数值传送给控制器5,控制器对距离传感器测得的距离与设定的 阈值进行比较,当测得距离小于设定的阈值时,控制机5发送信号给发声装置 16和双压电薄膜传感器6,发声装置16启动,发出声音提示车辆即将入检,同 时,控制器5控制双压电薄膜传感器6、光幕传感器2处于导通状态,进入检测 状态,双压电薄膜传感器6用于检测车辆的轮、车轴数量,光幕传感器2用于 检测车辆的外形轮廓。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