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一种智能定位导航系统.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4597600
  • 上传时间:2018-10-21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557.2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81373.X

    申请日:

    2014.11.24

    公开号:

    CN104501806A

    公开日:

    2015.04.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C 21/08申请日:20141124|||公开

    IPC分类号:

    G01C21/08; G01S19/45(2010.01)I

    主分类号:

    G01C21/08

    申请人:

    李青花

    发明人:

    李青花

    地址:

    315177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葑水港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智能定位导航系统包括:组合定位单元和智能测距单元;其中,所述组合定位单元包括:定位分处理器;GPS定位模块,用于实现GPS信号的接收和GPS中断位置定位数据的输出;电磁阻抗效应感应器,用于获取车辆当前所处位置的三维地磁向量参数;非水平度感应器,用于获取车辆当前三维加速度向量参数;总线接口以及I/O接口;所述智能测距单元包括自启动单元、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回波信号检测单元、智能切换单元、测距分处理器以及低光照盲区辅助测距单元。本系统可以基于多参数综合处理,有效的修正和补充当前盲区定位数据,有效的减小了特高频微波测距的误差,拓展了测距类型和范围,提高了距离测量精度,定位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智能定位导航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组合定位单元和智能测距单元;其中,
    所述组合定位单元包括:
    定位分处理器;
    GPS定位模块,用于实现GPS信号的接收和GPS中断位置定位数据的输出;
    电磁阻抗效应感应器,用于获取车辆当前所处位置的三维地磁向量参数;
    非水平度感应器,用于获取车辆当前三维加速度向量参数;
    总线接口以及I/O接口;
    所述智能测距单元包括自启动单元、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回波信号检测单元、智能切换单元、测距分处理器以及低光照盲区辅助测距单元;
    其中测距分处理器的启动信号输出端连接于自启动单元,自启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探测信号输出至回波信号检测单元,回波信号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测距分处理器,低光照盲区辅助测距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测距分处理器,在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和回波信号检测单元之间连接智能切换单元,当测距分处理器向自启动单元发出启动信号时,所述智能切换单元从智能测距单元中断开对回波信号检测单元的连接,当测距分处理器停止向自启动单元发出启动信号时,所述智能切换单元接通所述回波信号检测单元在所述智能测距单元中的连接。

    2.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所述定位分处理器包括:
    GPS定位数据接收与解调单元,用于通过数据通信接口访问GPS定位模块,获取GPS中断位置定位数据,并从接收到的GPS中断位置定位数据中解调出车辆当前位置信息、当前定位状态、当前第一车辆速度参数和当前时刻,所述车辆当前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纬度和行进方向;
    行驶状态分析单元,用于采集电磁阻抗效应感应器的输出数据以及非水平度感应器的输出数据;对采集得到电磁阻抗效应感应器输出数据和非水平度感应器输出数据进行行驶状态分析,分析得出车辆当前的运动行驶状态,得到车辆行驶方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和运动行驶状态角,所述运动行驶状态角包含俯冲上仰角,车身倾斜角和行进方向偏移角;
    行进方向偏移角校正单元,用于对行进方向偏移角进行校正处理;
    车载现场总线数据通信单元,用于通过车载现场总线接口对车载现场总线数据进行采集与解调,从整车车载现场总线网络报文中解调得到的当前第三车辆速度参数,对整车车载现场总线网络车载现场总线报文进行接收和转存,以及将运动行驶状态角通过车载现场总线接口发送给整车车载现场总线,然后传输至云通信单元;
    速度实时匹配单元,用于对GPS定位数据接收与解调单元提供的当前第一车辆速度、通过外部I/O接口从云通信单元获取的外部参考的当前第二车辆速度参数和车载现场总线数据通信单元从整车车载现场总线网络报文中解调得到的当前第三车辆速度参数,进行速度实时匹配计算得到车辆当前状态的误差最小速度值;
    速度解调单元,用于根据车辆行驶方向夹角对误差最小速度值进行速度解调获得车辆当前状态的误差最小速度值在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运动速度向量;
    定位更新运算单元,以GPS定位数据接收与解调单元提供的车辆当前位置信息作为车辆初始位置参考,对误差最小速度值在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运动速度向量进行定位更新运算得到车辆在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位移向量;
    综合实时位置确定单元,对车辆在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位移向量进行位置修正处理,获得最终的车辆位置定位信息,再将最终的车辆位置定位信息重组并通过外部I/O接口发送给云通信单元。

    3.
      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所述行进方向偏移角校正单元具体包括角运动检测模块、阈值设定模块、行进状态判断模块、行进360度判断模块、以及行进方向偏移角更新模块。

    4.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所述自启动单元包括正负管制电路和宽频带变压器,正负管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测距分处理器的启动信号输出端,正负管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宽频带变压器,该正负管制电路基于测距分处理器输入的启动信号将电压源的电压变为驱动脉冲电压而施加于宽频带变压器上。

    5.
      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所述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两端同时连接于宽频带变压器输出级的两端和智能切换单元,所述智能切换单元的控制端连接于正负管制电路的输出端,当该正负管制电路输出第一信号时,所述智能 切换单元控制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输出端与回波信号检测单元间相断开,当该正负管制电路输出第二信号时,所述智能切换单元控制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输出端与回波信号检测单元相连接;只有当所述测距分处理器向所述正负管制电路输入启动信号时,所述正负管制电路才产生所述第一信号,当所述测距分处理器停止向所述正负管制电路输入启动信号时,所述正负管制电路产生所述第二信号。

    6.
      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所述低光照盲区辅助测距单元包括:
    样本提取模块,选择前后车灯作为待提取的样本;
    图像消噪模块,采用非线性滤波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消噪;
    图像边缘锐化模块,采用拉氏锐化将所采集的图像中的外沿具体化;
    车灯提取判断模块,判断最适合本车道内前方车辆的车灯提取;
    前后景分离模块,按照图像的灰度特性把图像分成背景和目标两个部分;
    背景噪点去除模块,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以去除背景中的噪点;
    兴趣区域选择模块,在对汽前后车灯进行样本提取和配对时,利用图像的特点和总结的先验知识,选取感兴趣的区域;
    匹配模块,提取和配对车灯;
    目标车辆标识模块,用于清除非感兴趣的区域,求取连通域并提取其中心点,提取和配对车灯,在此基础上用矩形框标识出目标车辆;
    辅助测距模块,计算得到前方障碍物与本车的距离;并将计算结果发送至测距分处理器。

    说明书

    一种智能定位导航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导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定位导航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的汽车车载定位监控和导航系统,其核心部件通常包括:定位模块(采用GPS模块或北斗定位模块)、数据通信模块(采用GPRS或3G)和数据处理模块及系统平台。并且,目前几乎所有的车载定位监控和导航系统中,定位模块是必不可少的。定位模块是位置数据最基本来源。
    但是,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采用GPS模块或是北斗定位导航模块在GPS信号衰落很大或是无法接收到GPS信号时,都将无法实现定位导航的功能;当接收GPS数量较少时,还会导致定位数据不准确,存在随机偏差等问题,也即是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采用GPS模块或是北斗定位导航模块的定位导航系统均存在定位盲区的问题。
    随着陀螺仪的广泛应用,为了解决现有定位导航系统存在定位盲区的问题,各种基于陀螺仪惯性导航,或者GPS/北斗与陀螺仪组合导航的车载定位监控和导航系统相继出现,但是,现有技术中,上述方案实现成本较高,误差也比较大,从而导致导航定位不精确。
    另外,为了降低安全事故,现有的车载导航系统一般会安装测距单元,以便当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进行报警,但是目前的测距装置一般采用激光、超声波或红外技术,受环境变化较为明显,而且,采用上述技术的测距装置还存在监控盲区,尤其是低光照情况下,这样就会出现系统漏报或误报,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一种智能定位导航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组合定位单元和智能测距单元;其中,
    所述组合定位单元包括:
    定位分处理器;
    GPS定位模块,用于实现GPS信号的接收和GPS中断位置定位数据的输出;
    电磁阻抗效应感应器,用于获取车辆当前所处位置的三维地磁向量参数;
    非水平度感应器,用于获取车辆当前三维加速度向量参数;
    总线接口以及I/O接口;
    所述智能测距单元包括自启动单元、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回波信号检测单元、智能切换单元、测距分处理器以及低光照盲区辅助测距单元;
    其中测距分处理器的启动信号输出端连接于自启动单元,自启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探测信号输出至回波信号检测单元,回波信号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测距分处理器,低光照盲区辅助测距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测距分处理器,在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和回波信号检测单元之间连接智能切换单元,当测距分处理器向自启动单元发出启动信号时,所述智能切换单元从智能测距单元中断开对回波信号检测单元的连接,当测距分处理器停止向自启动单元发出启动信号时,所述智能切换单元接通所述回波信号检测单元在所述智能测距单元中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分处理器包括:
    GPS定位数据接收与解调单元,用于通过数据通信接口访问GPS定位模块,获取GPS中断位置定位数据,并从接收到的GPS中断位置定位数据中解调出车辆当前位置信息、当前定位状态、当前第一车辆速度参数和当前时刻,所述车辆当前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纬度和行进方向;
    行驶状态分析单元,用于采集电磁阻抗效应感应器的输出数据以及非水平度感应器的输出数据;对采集得到电磁阻抗效应感应器输出数据和非水平度感应器输出数据进行行驶状态分析,分析得出车辆当前的运动行驶状态,得到车辆行驶方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和运动行驶状态角,所述运动行驶状态角包含俯冲上仰角,车身倾斜角和行进方向偏移角;
    行进方向偏移角校正单元,用于对行进方向偏移角进行校正处理;
    车载现场总线数据通信单元,用于通过车载现场总线接口对车载现场总线数据进行采集与解调,从整车车载现场总线网络报文中解调得到的当前第三车 辆速度参数,对整车车载现场总线网络车载现场总线报文进行接收和转存,以及将运动行驶状态角通过车载现场总线接口发送给整车车载现场总线,然后传输至云通信单元;
    速度实时匹配单元,用于对GPS定位数据接收与解调单元提供的当前第一车辆速度、通过外部I/O接口从云通信单元获取的外部参考的当前第二车辆速度参数和车载现场总线数据通信单元从整车车载现场总线网络报文中解调得到的当前第三车辆速度参数,进行速度实时匹配计算得到车辆当前状态的误差最小速度值;
    速度解调单元,用于根据车辆行驶方向夹角对误差最小速度值进行速度解调获得车辆当前状态的误差最小速度值在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运动速度向量;
    定位更新运算单元,以GPS定位数据接收与解调单元提供的车辆当前位置信息作为车辆初始位置参考,对误差最小速度值在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运动速度向量进行定位更新运算得到车辆在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位移向量;
    综合实时位置确定单元,对车辆在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位移向量进行位置修正处理,获得最终的车辆位置定位信息,再将最终的车辆位置定位信息重组并通过外部I/O接口发送给云通信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行进方向偏移角校正单元具体包括角运动检测模块、阈值设定模块、行进状态判断模块、行进360度判断模块、以及行进方向偏移角更新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自启动单元包括正负管制电路和宽频带变压器,正负管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测距分处理器的启动信号输出端,正负管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宽频带变压器,该正负管制电路基于测距分处理器输入的启动信号将电压源的电压变为驱动脉冲电压而施加于宽频带变压器上。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两端同时连接于宽频带变压器输出级的两端和智能切换单元,所述智能切换单元的控制端连接于正负管制电路的输出端,当该正负管制电路输出第一信号时,所述智能切换单元控制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输出端与回波信号检测单元间相断开,当该正负管制电路输出第二信号时,所述智能切换单元控制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输出端与回波信号检测单元相连接;只有当所述测距分处理器向所述正负管制电 路输入启动信号时,所述正负管制电路才产生所述第一信号,当所述测距分处理器停止向所述正负管制电路输入启动信号时,所述正负管制电路产生所述第二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低光照盲区辅助测距单元包括:
    样本提取模块,选择前后车灯作为待提取的样本;
    图像消噪模块,采用非线性滤波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消噪;
    图像边缘锐化模块,采用拉氏锐化将所采集的图像中的外沿具体化;
    车灯提取判断模块,判断最适合本车道内前方车辆的车灯提取;
    前后景分离模块,按照图像的灰度特性把图像分成背景和目标两个部分;
    背景噪点去除模块,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以去除背景中的噪点;
    兴趣区域选择模块,在对汽前后车灯进行样本提取和配对时,利用图像的特点和总结的先验知识,选取感兴趣的区域;
    匹配模块,提取和配对车灯;
    目标车辆标识模块,用于清除非感兴趣的区域,求取连通域并提取其中心点,提取和配对车灯,在此基础上用矩形框标识出目标车辆;
    辅助测距模块,计算得到前方障碍物与本车的距离;并将计算结果发送至测距分处理器。
    本发明的智能定位导航系统可以基于多参数综合处理,有效的修正和补充当前盲区定位数据,有效的减小了特高频微波测距的误差,拓展了测距类型和范围,提高了距离测量精度,定位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附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智能定位导航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高精度的组合定位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高精度的定位分处理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高精度的行进方向偏移角校正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高精度的智能测距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高精度的回波干扰消除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高精度的RF放大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高精度的直流变换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高精度的损耗器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高精度的低通滤波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高精度的低光照盲区辅助测距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一种智能定位导航系统,如附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组合定位单元、智能测距单元、云通信单元、以及车载显示单元,所述组合定位单元用于实现车辆的实时定位,所述智能测距单元用于实现车辆与周围目标的距离计算,所述云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组合定位单元和智能测距单元生成的数据,并上传至云服务中心,由云服务中心对导航定位数据进行地图标识,并把标识信息下发至车载显示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附图2所示,所述组合定位单元包括:
    定位分处理器;
    GPS定位模块,用于实现GPS信号的接收和GPS中断位置定位数据的输出;
    电磁阻抗效应感应器,用于获取车辆当前所处位置的三维地磁向量参数;
    非水平度感应器,用于获取车辆当前三维加速度向量参数;
    车载现场总线接口;
    定位分处理器和外部I/O接口。
    如附图3所示,所述定位分处理器包括:
    GPS定位数据接收与解调单元,用于通过数据通信接口访问GPS定位模块,获取GPS中断位置定位数据,并从接收到的GPS中断位置定位数据中解调出车辆当前位置信息、当前定位状态、当前第一车辆速度参数和当前时刻,所述车辆当前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纬度和行进方向;
    行驶状态分析单元,用于采集电磁阻抗效应感应器的输出数据以及非水平度感应器的输出数据;对采集得到电磁阻抗效应感应器输出数据和非水平度感应器输出数据进行行驶状态分析,分析得出车辆当前的运动行驶状态,得到车辆行驶方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和运动行驶状态角,所述运动行驶状态角包含俯冲上仰角,车身倾斜角和行进方向偏移角;
    行进方向偏移角校正单元,用于对行进方向偏移角进行校正处理,以增强定位的精度;
    车载现场总线数据通信单元,用于通过车载现场总线接口对车载现场总线数据进行采集与解调,从整车车载现场总线网络报文中解调得到的当前第三车辆速度参数,对整车车载现场总线网络车载现场总线报文进行接收和转存,以及将运动行驶状态角通过车载现场总线接口发送给整车车载现场总线,然后传输至云通信单元;
    速度实时匹配单元,用于对GPS定位数据接收与解调单元提供的当前第一车辆速度、通过外部I/O接口从云通信单元获取的外部参考的当前第二车辆速度参数和车载现场总线数据通信单元从整车车载现场总线网络报文中解调得到的当前第三车辆速度参数,进行速度实时匹配计算得到车辆当前状态的误差最小速度值;
    速度解调单元,用于根据车辆行驶方向夹角对误差最小速度值进行速度解调获得车辆当前状态的误差最小速度值在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运动速度向量;
    定位更新运算单元,以GPS定位数据接收与解调单元提供的车辆当前位置信息作为车辆初始位置参考,对误差最小速度值在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运动速度向量进行定位更新运算得到车辆在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位移向量;
    综合实时位置确定单元,对车辆在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位移向量进行位置 修正处理,获得最终的车辆位置定位信息,再将最终的车辆位置定位信息重组并通过外部I/O接口发送给云通信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如附图4所示,所述行进方向偏移角校正单元具体包括角运动检测模块、阈值设定模块、行进状态判断模块、行进360度判断模块、以及行进方向偏移角更新模块;其中,
    所述阈值设定模块根据角运动检测模块的信任积分时间,分别设定角运动检测模块积分的两个时间阈值,以此判断角运动检测模块积分所得行进方向与滤波后输出行进方向的信任度,同时设定一个行进方向差阈值,其中第一时间阈值小于第二时间阈值,行进方向差阈值取经验值,一般小于5°。
    所述行进状态判断模块判断车辆行进状态。
    直线行进判决条件:
    ●车辆速度大于10公里/小时,GPS输出的水平位置精度系数HDOP<2.0;
    ●连续3秒角运动检测模块行进方向积分变化小于1°;
    ●GPS行进方向变化范围小于1°。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说明车辆处于直线行进的状态,然后由行进360度判断模块进行角度判断。
    如果车辆不满足上述直线行进条件,则认为车辆处于转弯行进状态,则由行进方向偏移角更新模块进行方向更新。
    所述行进360度判断模块用于在车辆为直线状态下,判断行进方向是否跨越360°。
    如果GPS输出的行进方向在360°左右,即假设滤波后连续三秒内行进方向输出为:359°、358.5°、0.5°,即车辆行进方向从358.5°跨越360°到0.5°,则需把行进方向输出转化到同一定义域,即0.5°等价于360°加0.5°,此连续三秒的输出可视为359°、358.5°、360.5°,把此三点的行进方向值取平均值,如果得到的平均值大于360°,则需减去360作为所需要的平均值,利用得到的平均值再加上此三点中的第二点的角运动检测模块输出值作为最后输出的行进方向,对车辆当时的行进方向进行更新,角运动检测模块积分时间重新设为零。
    如果GPS输出的行进方向没有跨越360°,GPS行进方向的信任度较高,但 由于GPS存在延迟,可以先对GPS输出的行进方向信息与惯性器件数据进行Kalman滤波处理,然后取连续三点的Kalman滤波行进方向平均值;加上此三点中的第二点的角运动检测模块输出值作为最后输出的行进方向,对车辆当时的行进方向进行更新,同样将角运动检测模块积分时间重新设为零。
    行进方向偏移角更新模块用于在车辆状态不是直线的情况下,根据角运动检测模块连续积分时间与时间阈值之间的关系对车辆行进方向进行更新。
    若角运动检测模块当前已经连续积分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一个时间阈值,则用当前角运动检测模块积分输出对行进方向进行更新,并将角运动检测模块的积分时间加1,当角运动检测模块连续积分时间处于两个时间阈值之间时,再进一步进行判断,如果最近连续五点的角运动检测模块积分得到的行进方向差与滤波后输出行进方向差的差值小于或等于行进方向差阈值,则用滤波输出对行进方向进行更新,将角运动检测模块积分时间设为零,若大于此行进方向差阈值则继续用角运动检测模块积分输出对当前行进方向进行更新,并将角运动检测模块的积分时间加1;当角运动检测模块连续积分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个时间阈值时,用GPS的滤波输出对当前行进方向进行更新,将角运动检测模块积分时间重新设为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组合定位单元具体实现过程包含下列步骤:
    S1、从GPS定位模块读取得到车辆当前位置信息,当前定位状态,当前第一车辆速度参数和当前时刻,所述车辆当前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纬度和行进方向;
    获取云通信单元提供的外部参考的当前第二车辆速度参数;
    从整车车载现场总线网络报文中解调到当前第三车辆速度参数;
    S2、通过速度实时匹配算法,综合上述三种车辆速度参数,并计算得出一个车辆当前状态的误差最小速度值;
    S3、通过电磁阻抗效应感应器获取车辆当前所处位置的三维地磁向量参数;通过非水平度感应器获取车辆当前三维加速度向量参数;
    S4、利用车辆当前所处位置的三维地磁向量参数和车辆当前三维加速度向量参数,通过行驶状态分析算法分析出车辆当前的运动行驶状态,得到车辆行驶方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和运动行驶状态角,所述运动行驶状态角包含俯冲上 仰角,车身倾斜角和行进方向偏移角;
    通过外部I/O接口和车载现场总线接口将运动行驶状态发送给整车车载现场总线,随后发送至云通信单元;
    S5、根据步骤S4中得到的车辆行驶方向夹角,通过速度解调算法对步骤S2中得到的车辆当前状态的误差最小速度值进行解调,获得车辆当前状态的误差最小速度值在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运动速度向量;
    S6、根据步骤S5得到的运动速度向量,并以步骤S1得到的车辆当前位置信息作为车辆初始位置参考,通过定位更新运算得到车辆在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位移向量;
    S7、对步骤S6得到的车辆在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位移向量进行位置修正处理,获得最终的车辆位置定位信息,再将最终的车辆位置定位信息重组并通过外部I/O接口发送给云通信单元。
    其中,所述步骤S7中的位置修正处理过程如下:将步骤S1中得到的车辆当前位置信息作为初始位置参考,并结合步骤S1中得到当前定位状态,通过位置修正算法对步骤S6中得到的车辆在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位移向量进行位置修正,获得最终的车辆位置定位信息,并将所述最终的车辆位置定位信息作为下一个处理周期位置修正算法的初始位置参考。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组合定位单元基于分立感应器进行运动行驶状态分析,并可以基于多参数综合处理,有效的修正和补充当前盲区定位数据,并且实时校正偏移角度值,定位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通过云通信单元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中心,对实时导航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附图5所示,所述智能测距单元包括自启动单元、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回波信号检测单元、智能切换单元、测距分处理器以及低光照盲区辅助测距单元;
    其中测距分处理器的启动信号输出端连接于自启动单元,自启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探测信号输出至回波信号检测单元,回波信号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测距分处理器,低光照盲区辅助测距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测距分处理器,在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和回波信号检测单元之间连接智能切换单元,当测距分处理器向自启动单 元发出启动信号时,所述智能切换单元从智能测距单元中断开对回波信号检测单元的连接,当测距分处理器停止向自启动单元发出启动信号时,所述智能切换单元接通所述回波信号检测单元在所述智能测距单元中的连接。
    其中所述自启动单元包括正负管制电路和宽频带变压器,正负管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测距分处理器的启动信号输出端,正负管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宽频带变压器,该正负管制电路基于测距分处理器输入的启动信号将电压源的电压变为驱动脉冲电压而施加于宽频带变压器上,所述正负管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宽频带变压器之间连接有隔直电容。
    所述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两端同时连接于宽频带变压器输出级的两端和智能切换单元,所述智能切换单元的控制端连接于正负管制电路的输出端,当该正负管制电路输出第一信号时,所述智能切换单元控制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输出端与回波信号检测单元间相断开,当该正负管制电路输出第二信号时,所述智能切换单元控制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输出端与回波信号检测单元相连接;只有当所述测距分处理器向所述正负管制电路输入启动信号时,所述正负管制电路才产生所述第一信号,当所述测距分处理器停止向所述正负管制电路输入启动信号时,所述正负管制电路产生所述第二信号。
    所述正负管制电路、宽频带变压器和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低电平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正负管制电路由PNP三极管Q1-B、NPN三极管Q1-A与Q2和电阻R12、R16、R17、R18、R19、R20、R21、R22组成,三极管Q1-B的发射极连接电压源VCC,三极管Q1-B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2连接于三极管Q1-A的集电极,且于三极管Q1-B的集电极和电阻R12间引出正负管制电路的输出端,电阻R18、R16、R17、R19依次串联组成分压电路,电阻R18一个引脚接电压源VCC,另一个引脚同时接电阻R16和三极管Q1-B的基极,三极管Q1-A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6的另一个引脚同时连接于电阻R17、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电阻R22,电阻R22的另一个引脚连接电压源VCC,电阻R17的另一个引脚连接电阻R19和三极管Q1-A的基极,电阻R19另一个引脚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于电阻R20和R21,电阻R21的另一个引脚接地,电阻R20的另一个引脚作为正负管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宽 频带变压器输入级的一端连接于正负管制电路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地。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两端进一步并联有温度补偿电容和吸收二极管,所述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作为其输出端而连接于智能切换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智能切换单元的第1脚是使能引脚、第3引脚接地、第4脚连接于回波信号检测单元、第5脚连接于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第6脚悬空配置,当对第1脚施加高电平时,第5脚便连接于悬空的第6脚使得此时智能切换单元处于断开状态,当对第1脚输入非高电平时,第5脚便自动连接于第4脚使得此时智能切换单元处于闭合状态。所述智能切换单元的第1脚连接于正负管制电路的输出端,当该正负管制电路输出驱动脉冲高电平时,智能切换单元的第5脚连接于悬空的第6脚,使得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驱动脉冲信号不能到达回波信号检测单元;当正负管制电路输出低电平信号时,智能切换单元的第5脚连接于第4脚,使得特高频微波收发单元的探测信号到达回波信号检测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回波信号检测单元包括回波干扰消除单元和双阈值比较器,所述双阈值比较器将经回波干扰消除后的特高频微波返回幅度信号处理为标准的方波信号,并输出至所述测距分处理器;所述测距分处理器采用8位测距分处理器,具有中断加定时计数模式,通过计算特高频微波发射信号和返回信号之间的时间延迟来实现距离测量。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如附图6所示,所述回波干扰消除单元由RF放大单元、直流变换单元、损耗器单元和低通滤波单元组成;所述RF放大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依次与直流变换单元、损耗器单元和低通滤波单元串联在一起;各单元的具体结构为:
    所述RF放大单元负责将接收的信号放大和滤波后,直至噪声电平时模数转换器可以量化分层;RF放大单元通过三级放大完成35分贝的增益,其中,RF放大单元的第一级增益采用1.2V的电压完成15分贝的增益,RF放大单元的第二级增益采用2.5V的电压完成10分贝的增益,RF放大单元的第三级增益采用2.5V的电压完成10分贝。
    如附图7所示,所述RF放大单元由依次串联的输入匹配电路、第一级放大 电路、第二级放大电路、第三级放大电路和差分至单路单元组成;输入匹配电路由电感L4、电感L5、电容C8、电容C9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由二极管D3、二极管D4、三极管M1、三极管M2、电感L6、电感L7、电容C10和第一外接电源VDD1组成;第二级放大电路由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M3、三极管M4、三极管M5、三极管M6、三极管M7、电容C11、电容C12和第二外接电源VDD2组成;第三级放大电路由电阻R6、电阻R7、三极管M8、三极管M9、三极管M10、电容C13组成;差分至单路单元由相互耦合的初级电感L8和次级电感L9组成;
    各电路的结构依次如下:
    所述输入匹配电路由电感L4、电感L5、电容C8和电容C9组成;其中,电容C8的信号输入端与电感L4的一端相连接,电感L4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4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9;电容C8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感L5的一端相连接,电感L5的另一端与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级放大电路由二极管D3、二极管D4、三极管M1、三极管M2、电感L6、电感L7、电容C10和第一外接电源VDD1组成;其中,匹配电路的输出端,电感L5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三极管M2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三极管M1的集电极之间串联有电感L6;三极管M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M2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M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4正极与三极管M2发射极之间的节点与电感L7的一端相连接,电感L7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感L6之间的节点与第一外接电源VDD1相连接;电感L6与三极管M1的集电极之间的节点与电容C10的一端相连接;
    第二级放大电路由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M3、三极管M4、三极管M5、三极管M6、三极管M7、电容C11、电容C12和第二外接电源VDD2组成;其中,电容C10的另一端与三极管M4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M4的发射极与三极管M6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M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M3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M3的基极与三极管M5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M5的发射极与三极管M6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M4集电极与三极管M3发射极之间的节点与三极管M6的基极之间串联有电容C11;三极管M4发射极与三极管M6发射极之间的节点与三极管M7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M7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M7的基极接0.8V;三极管 M3集电极与三极管M5集电极之间依次串联有电阻R4和电阻R5;电阻R4和电阻R5之间的节点与第二外接电源VDD2相连接;三极管M3集电极与电阻R4之间的节点与电容C12的一端相连接;
    第三级放大电路由电阻R6、电阻R7、三极管M8、三极管M9、三极管M10、电容C13组成;其中,电容C1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M8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M8的发射极与三极管M9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M8发射极与三极管M9发射极之间的节点与三极管M10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M10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M10的基极接0.8V;三极管M8的集电极与三极管M9的集电极之间依次串联有电阻R6和电阻R7;电阻R6和电阻R7之间的节点同电阻R4和电阻R5之间的节点相连接;三极管M5集电极与电阻R5之间的节点与三极管M9的基极之间串联有电容C13;
    差分至单路单元T1由相互耦合的初级电感L8和次级电感L9组成,实现差分信号到单端信号的转变;其中,初级电感L8的一端与三极管M8的集电极相连接,初级电感L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M9的集电极相连接,次级电感L9的一端接地,次级电感L9的另一端为RF放大单元的输出端,即经过第三级放大电路处理的信号通过互感耦合进入次级电感L9后与直流变换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如附图8所示,所述直流变换单元主要完成对干扰的幅度限制,即在CMOS电路中采用二极管将干扰信号恢复在±300mV以内;所述直流变换单元由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组成,其中二极管D1的负极接地,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1与二极管D2之间的节点分别与RF放大单元的输出端和损耗器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损耗器单元为损耗系数为29.5dB的π型损耗器,负责将经直流变换单元恢复后的信号由600mVp-p的信号幅度损耗处理为20mVp-p的信号幅度以满足ADC的输入范围要求注:为了降低射频通道的放大增益,选用ADC的分层能力为1mV,分辨率为6bit,对应的输入范围为±32mV;如附图9所示,所述损耗器单元由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组成,其中电阻R1的一端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2的输出端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与电阻R2之间的节点与直流变换单元相连接,电阻R2与电阻R3之间的节点与低通滤波单元相连接;
    所述低通滤波单元负责抑制直流变换单元产生的、频率在2.2GHz以上的干扰谐波;所述低通滤波单元的过渡带比为1.33,结构上为椭圆函数型,带内起伏≤1dB@1.7GHz,带外抑制≥-60dB@2.2GHz;如附图10所示,所述低通滤波单元由七个电容和三个电感组成,即电容C1、C2、C3、C4、C5、C6、C7和电感L1、L2、L3组成,其中电感L1与电容C1并联构成第一个谐振单元,电感L2与电容C2并联构成第二个谐振单元,电感L3与电容C3并联构成第三个谐振单元;所述第一个谐振单元、第二个谐振单元和第三个谐振单元依次串联在一起;所述第一个谐振单元的信号接入端、第一个谐振单元与第二个谐振单元的节点、第二个谐振单元与第三个谐振单元的节点、第三个谐振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依次与电容C4、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4、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的另一端并连在一起;C1、C2和L1构成低通滤波单元的输入与R2和R3构成损耗器单元的输出相连;C6、C7和L3构成低通滤波单元的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低光照盲区辅助测距单元用于执行特高频微波测距盲区的辅助测距,如附图11所示,所述低光照盲区辅助测距单元具体包括:
    样本提取模块,用于从车辆的颜色、灰度和形状样本中选择前后车灯作为待提取的样本;
    图像消噪模块,采用非线性滤波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消噪;
    图像边缘锐化模块,采用拉氏锐化将所采集的图像中的外沿具体化;
    车灯提取判断模块,判断单阈值最适合本车道内前方车辆的车灯提取;
    前后景分离模块,按照图像的灰度特性把图像分成背景和目标两个部分;
    背景噪点去除模块,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以去除背景中的小噪点;
    兴趣区域选择模块,在对汽前后车灯进行样本提取和配对时,利用图像的特点和总结的先验知识,选取感兴趣的区域;
    匹配模块,用于从前方车辆的几何样本、亮度样本和颜色样本中选用几何样本,使用其面积的规律以及车灯位置大致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事实来提取和配对车灯;
    目标车辆标识模块,用于清除非感兴趣的区域,求取连通域并提取其中心 点,提取和配对车灯,在此基础上用矩形框标识出目标车辆;
    辅助测距模块,计算得到前方障碍物与本车的距离;并将计算结果发送至测距分处理器。
    所述测距分处理器综合特高频微波测距结果和辅助测距结果,得到本车辆周围目标的实时距离,并将结果传送至云通信单元,由云通信单元发送至云服务中心,以便形成车辆之间的相互定位图。
    通过本发明的智能测距单元,能够极大的减小甚至抑制特高频微波信号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有效的减小了特高频微波测距的误差,拓展了测距类型和范围,提高了距离测量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关 键  词:
    一种 智能 定位 导航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智能定位导航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59760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