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加强型双腹板木搁栅.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459528
  • 上传时间:2018-02-17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80.6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39036.6

    申请日:

    2015.11.04

    公开号:

    CN105178507A

    公开日:

    2015.12.2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C 3/14申请日:20151104|||公开

    IPC分类号:

    E04C3/14

    主分类号:

    E04C3/14

    申请人:

    沈阳建筑大学

    发明人:

    张延年; 汪青杰; 郑怡

    地址:

    110168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8

    代理人:

    李福义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强型双腹板木搁栅,主要由木翼缘、双腹板、双腹板加强横板和双腹板加强斜板等组成,双腹板之间,上下靠近木翼缘处设置双腹板加强横板;双腹板加强斜板与双腹板垂直,构成连续的“W”形。本发明的效果和优点是承载力高、施工方便、经济效果好、大幅降低造价、整体性好、传力明确、构造简单、安全可靠、节约材料、施工方便、质均且重量轻,能够在很大的跨度上支撑大的荷载而不弯曲下沉,并且能够减少由于收缩、起翘、弯曲、扭曲和开裂引起的问题,避免由此而导致的地板不平。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加强型双腹板木搁栅,包括木翼缘(1)、双腹板(2)、双腹板加强横板(3)和双腹板加强斜板(4),其特征在于:木翼缘(1)上开设两个沟槽,双腹板(2)插入所述沟槽连接,相邻双腹板(2)之间,上下靠近木翼缘(1)处设置双腹板加强横板(3);双腹板(2)之间以及上下两个双腹板加强横板(3)之间设置双腹板加强斜板(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双腹板木搁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腹板(2)插入木翼缘(1)的沟槽内通过胶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双腹板木搁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双腹板(2)的腹板间距为木翼缘(1)宽度的1/2到1/3。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双腹板木搁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腹板加强斜板(4)与双腹板(2)垂直,与双腹板加强横板(3)的夹角为30°~60°,构成连续的“W”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双腹板木搁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腹板加强横板(3)和双腹板加强斜板(4)均与双腹板(2)为胶连接,双腹板加强横板(3)与木翼缘(1)为胶连接。

    说明书

    加强型双腹板木搁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强型双腹板木搁栅。
    背景技术
    据统计,建筑业消耗了地球上大约50%的能源、42%的水资源、50%的材料和48%的耕地。造成生态失衡,产生了全球24%的空气污染、50%的温室效应、40%的水源污染和50%的氯氟烃等。
    绿色建筑在我国治理环境污染、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只注重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而忽略了木结构绿色建筑。钢材、水泥、塑料的不可再生不可持续性已经非常明显。现在发达国家已经公认木建筑以及利用农业废弃物加工的建材,是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然而我国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于新型木建筑的广泛应用还存在着很多误区。
    为此,有必要针对木结构绿色建筑及其工业化进行系统性的研发,使我国建筑产业真正实现全过程的绿色、可循环、可持续。
    古老而又现代的木结构建筑,开始逐渐回到建筑业的中心舞台,主要是木结构建筑具有巨大可持续发展等优势:①绿色: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木材,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850公斤。而生产一立方米钢材排放二氧化碳12吨,一立方米混凝土排放二氧化碳3吨。另外,木结构建筑室内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芬多精和被称为空气维他命的负离子,有益人民身心健康。②节能:木结构房屋的保温节能性能优于任何其他结构形式。木材的隔热值比混凝土高16倍,比钢材高400倍,比铝材高1600倍。③环保:木材是天然可生长材料,钢材对水的污染比木材大120倍。④抗震性能:木结构具有优越的柔韧性,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即使强烈的地震使整个建筑脱离其基础,其结构也经常完整无损。木结构韧性大,对于瞬间冲击荷载和周期性疲劳破坏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在所有结构中具有最佳的抗震性,这一点在许多大震中已得到充分证明。⑤耐久性:木材是一种稳定、寿命长、耐久性强的材料。我国众多古代木建筑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霜雪雨,依然屹立。国外大量木结构住宅,已经使用了几百年,仍发挥着较好的使用功能。⑥耐火性能:经阻燃处理的木结构具有炭化效应,其低传导性可有效阻止火焰向内蔓延,从而保证整个木结构在很长时间内不受破坏。⑦设计灵活、使用率高:与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相比,木结构的连接形式最为多样,空间布局最为灵活,使用率最高。⑧施工:木结构的施工工期最短,且不受气候影响,任何时间都可以施工。
    木结构建筑不仅具有巨大可持续发展优势,且具有巨大工业化优势:①装配化率高:混凝土结构很难超过80%,而木结构可达到100%。②标准化、通用化率高:木结构材料单一,标准化、通用化程度比混凝土结构高。③车间自动化水平高:木结构可加工性强,车间构件生产的自动化率远高于混凝土结构。④加工成本低:木结构构件无需模具、浇筑及养护,加工省时、省工、省钱。⑤加工精度高:木结构加工过程均采用机床程控操作,加工精度高。⑥运输成本低:木结构不仅质量轻,且外形更规整,无大量的外露钢筋。⑦装配速度快:装配混凝土结构仍需要大量的湿作业,与之相比,木结构施工工期能缩短几倍。⑧工人要求低:混凝土结构装配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大量精准操作、灌浆与现浇。尤其大量的钢筋连接,操作难度大。而木结构的安装操作显著简化。⑨大部品总成装配:由于木结构质量轻,更规整,因此可以采用大部品总成装配,工业化程度更高。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现代木结构绿色建筑工业化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工字形木搁栅的整体性能和侧向刚度,提出了采用双腹板的设计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各项性能指标,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加强处理,开发一种整体性好、传力明确、构造简单、安全可靠、节约材料和施工方便的加强型双腹板木搁栅。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加强型双腹板木搁栅包括木翼缘、双腹板、双腹板加强横板和双腹板加强斜板,木翼缘上开设两个沟槽,双腹板插入所述沟槽连接,相邻双腹板之间,上下靠近木翼缘处设置双腹板加强横板;双腹板之间以及上下两个双腹板加强横板之间设置双腹板加强斜板。
    所述的双腹板插入木翼缘的沟槽内通过胶连接。
    所述的相邻双腹板的腹板间距为木翼缘宽度的1/2到1/3。
    所述的双腹板加强斜板与双腹板垂直,与双腹板加强横板的夹角为30°~60°,构成连续的“W”形。
    所述的双腹板加强横板和双腹板加强斜板均与双腹板为胶连接,双腹板加强横板与木翼缘为胶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效果和优点是承载力高、施工方便、经济效果好、大幅降低造价、整体性好、传力明确、构造简单、安全可靠、节约材料和施工方便质均而且重量轻,能够在很大的跨度上支撑大的荷载而不弯曲下沉,并且能够减少由于收缩、起翘、弯曲、扭曲和开裂引起的问题,避免由此而导致的地板不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加强型双腹板木搁栅端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加强型双腹板木搁栅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加强型双腹板木搁栅B-B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木翼缘;2为双腹板;3为双腹板加强横板;4为双腹板加强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加强型双腹板木搁栅包括木翼缘1、双腹板2、双腹板加强横板3和双腹板加强斜板4。木翼缘1上开设两个沟槽,插入双腹板2,木翼缘1与双腹板2为胶连接;双腹板2的腹板间距为木翼缘1宽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双腹板2之间,上下靠近木翼缘1处设置双腹板加强横板3;双腹板2之间以及上下两个双腹板加强横板3之间设置双腹板加强斜板4,双腹板加强斜板4与双腹板2垂直,与双腹板加强横板3的夹角为30°~60°,构成连续的“W”形;双腹板加强横板3和双腹板加强斜板4均与双腹板2为胶连接,双腹板加强横板3与木翼缘1为胶连接。

    关 键  词:
    加强型 腹板 木搁栅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加强型双腹板木搁栅.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5952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