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pdf(1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856660.X (22)申请日 2014.12.31 G09G 3/36(2006.01) (71)申请人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 事处塘家社区观光路汇业科技园综合 楼 1 第一层 B 区 (72)发明人 戴超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4280 代理人 何青瓦 (54) 发明名称 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 路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 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 该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
2、 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 GOA 单元 以及共享的辅助反相器, 每个 GOA 单元均包括主 反相器, 该辅助反相器与每个主反相器连接形成 对应的下拉维持电路部分, 能够实现多级 GOA 电 路的下拉维持电路的共享, 从而减少 TFT 元件的 数量, 以减少 GOA 版图空间和降低电路功耗。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50505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8 CN 104505050 A 1/2 页 2 1.一种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
3、扫描驱动电路, 所述电路包括级联的 P 个 GOA 单元, 每个 GOA 单元包括上拉控制部分、 上拉部分、 下传部分、 第一下拉部分、 自举电容部分 和主反相器部分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还包括辅助反相器, 每级连接关系中的所述主反相 器部分与所述辅助反相器连接形成对应的所述 GOA 单元的下拉维持部分 ; 设定 P、 N 均为正 整数, 且 N P ; 其中, 第 N 级连接关系中, 所述主反相器部分包括 : 第五十一晶体管 (T51), 栅极与漏极均电性连接于恒压高电位 (DCH), 源极电性连接于 第四节点 (S(N) ; 第五十二晶体管 (T52), 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 (Q。
4、(N), 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四 节点 (S(N),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负电位 (VSS1) ; 第五十三晶体管 (T53), 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 (S(N), 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 恒压高电位 (DCH),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 (P(N) ; 第五十四晶体管 (T54), 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 (Q(N), 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 第二节点 (P(N),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 (K) ; 所述辅助反相器包括 : 第七十三晶体管 (T73), 栅极与第 1 级连接关系中的所述主反相器的第四节点 (S(1) 电性连接, 漏极电性连接于恒压高电位 (DCH) ; 第七十四晶体管 (T。
5、74), 栅极与最后一级连接关系中的所述主反相器的第四节点 (S(P) 电性连接, 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 (K), 源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七十三晶体 管 (T73) 的源极 ; 第七十五晶体管 (T75), 栅极与第 1 级连接关系中的所述主反相器的第一节点 (Q(1) 电性连接, 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 (K), 源极电性连接于恒压低电位 (DCL) ; 第七十六晶体管 (T76), 栅极与最后一级连接关系中的所述主反相器的第一节点 (Q(P) 电性连接, 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恒压低电位 (DCL), 源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节点 (K)。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
6、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 其特征在于, 第 N 级连接关系中, 所述上拉部分包括第二十一晶体管 (T21), 所述第二十一晶体管 (T21) 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 (Q(N), 漏极电性连接于时钟信号 (CK(n), 源极电性连接于 输出端 (G(N) ; 所述下传部分包括第二十二晶体管 (T22), 所述第二十二晶体管 (T22) 的栅极电性 连接于第一节点 (Q(N), 漏极电性连接于时钟信号 (CK(M), 源极电性连接于驱动输出端 (ST(N) ; 所述自举电容部分包括一电容 (Cb), 所述电容 (Cb) 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 (Q(N), 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输出端 (G(N)。 。
7、3.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钟信号 (CK(M) 的波形占空比不大于 25/75。 4.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钟信号 (CK(M) 的波形占空比等于 25/75。 5.如权利要求 2、 3 或 4 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 路, 其特征在于, 当 P 3 时, 所述时钟信号 (CK(M) 包含四组时钟信号 : 第一时钟信号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505050 A 2 2/2 页 3 (CK(1)、 第二时钟信号 (CK(2)、 第三时。
8、钟信号 (CK(3)、 第四时钟信号 (CK(4)。 6.如权利要求 2、 3 或 4 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 路, 其特征在于, 当 P 5 时, 所述时钟信号 (CK(M) 包含八组时钟信号 : 第一时钟信号 (CK(1)、 第二时钟信号 (CK(2)、 第三时钟信号 (CK(3)、 第四时钟信号 (CK(4)、 第五时钟 信号 (CK(5)、 第六时钟信号 (CK(6)、 第七时钟信号 (CK(7)、 第八时钟信号 (CK(8)。 7.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扫描驱动电路的第一级联关系中的所述第一节。
9、点 (Q(1) 的信号输出第一波形呈 “凸” 字形, 最后一级的级联关系中的所述第一节点 (Q(P) 的信号输出第二波形均呈 “凸” 字形, 并根据所述第一波形和第二波形交叠部分对应的信号控制所述辅助反相器。 8.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驱动电路采用的级传方式是第 N-2 级传给第 N 级。 9.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驱动电路的第一级连接关系中, 第十一晶体管 (T11) 的栅极和漏极电性连接于电 路的启动信号端 (STV)。 10.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氧化物。
10、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描驱动电路的最后一级连接关系中, 第四十一晶体管 (T41) 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电路 的启动信号端 (STV)。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505050 A 3 1/7 页 4 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 扫描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GOA(Gate Drive On Array), 是利用薄膜晶体管(thin filP transistor, TFT)液 晶显示器阵列 (Array) 制程将栅极驱动器制作在薄膜晶体管阵列。
11、基板上, 以实现逐行扫描 的驱动方式。 0003 通常, GOA电路主要由上拉部分(Pull-up part)、 上拉控制部分(Pull-up control part)、 下传部分 (Transfer part)、 下拉部分 (Pull-down part)、 下拉维持电路部分 (Pull-down Holding part)、 以及负责电位抬升的上升部分 (Boost part) 组成, 上升部分 一般由一自举电容构成。 0004 上拉部分主要负责将输入的时钟信号 (Clock) 输出至薄膜晶体管的栅极, 作为液 晶显示器的驱动信号。上拉控制部分主要负责控制上拉部分的打开, 一般是由上级 。
12、GOA 电 路传递来的信号作用。下拉部分主要负责在输出扫描信号后, 快速地将扫描信号 ( 亦即薄 膜晶体管的栅极的电位 ) 拉低为低电平。下拉维持电路部分则主要负责将扫描信号和上拉 部分的信号保持在关闭状态 ( 即设定的负电位 )。上升部分则主要负责对上拉部分的电位 进行二次抬升, 确保上拉部分的正常输出。 0005 而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 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一般是多 级相同的GOA电路进行级联连接, 每一级GOA电路的下拉维持电路都相同, 但是由于下拉维 持电路包含较多的 TFT 元件, 这样会增加 GOA 版图空间, 而且也会增加电路功耗。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
13、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 动电路, 能够实现多级 GOA 电路的下拉维持电路的共享, 从而减少 TFT 元件的数量, 以减少 GOA 版图空间和降低电路功耗。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 提供一种用于氧化物半导 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 所述电路包括级联的 P 个 GOA 单元, 每个 GOA 单元包括上 拉控制部分、 上拉部分、 下传部分、 第一下拉部分、 自举电容部分和主反相器部分 ; 所述电路 还包括辅助反相器, 每级连接关系中的所述主反相器部分与所述辅助反相器连接形成对应 的所述 GOA 单元的下拉维持部分。
14、 ; 设定 P、 N 均为正整数, 且 N P ; 其中, 第 N 级连接关系 中, 所述主反相器部分包括 : 第五十一晶体管 (T51), 栅极与漏极均电性连接于恒压高电位 (DCH),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 (S(N) ; 第五十二晶体管 (T52), 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 点 (Q(N), 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 (S(N),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负电位 (VSS1) ; 第 五十三晶体管 (T53), 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 (S(N), 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恒压高 电位 (DCH),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 (P(N) ; 第五十四晶体管 (T54), 栅极电性连接于所 说 明。
15、 书 CN 104505050 A 4 2/7 页 5 述第一节点 (Q(N), 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 (P(N),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 (K) ; 所述辅助反相器包括 : 第七十三晶体管 (T73), 栅极与第 1 级连接关系中的所述主反相器的 第四节点 (S(1) 电性连接, 漏极电性连接于恒压高电位 (DCH) ; 第七十四晶体管 (T74), 栅 极与最后一级连接关系中的所述主反相器的第四节点 (S(P) 电性连接, 漏极电性连接于 所述第三节点 (K), 源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七十三晶体管 (T73) 的源极 ; 第七十五晶体管 (T75), 栅极与第1级连接关系中的所述主反。
16、相器的第一节点(Q(1)电性连接, 漏极电性连 接于所述第三节点 (K), 源极电性连接于恒压低电位 (DCL) ; 第七十六晶体管 (T76), 栅极与 最后一级连接关系中的所述主反相器的第一节点 (Q(P) 电性连接, 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 恒压低电位 (DCL), 源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节点 (K)。 0008 其中, 第 N 级连接关系中, 所述上拉部分包括第二十一晶体管 (T21), 所述第 二十一晶体管 (T21) 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 (Q(N), 漏极电性连接于时钟信号 (CK(n), 源极电性连接于输出端 (G(N) ; 所述下传部分包括第二十二晶体管 (T22), 所 述第。
17、二十二晶体管 (T22) 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 (Q(N), 漏极电性连接于时钟信号 (CK(P), 源极电性连接于驱动输出端 (ST(N) ; 所述自举电容部分包括一电容 (Cb), 所述 电容 (Cb) 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 (Q(N), 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输出端 (G(N)。 0009 其中, 所述时钟信号 (CK(P) 的波形占空比不大于 25/75。 0010 其中, 所述时钟信号 (CK(P) 的波形占空比等于 25/75。 0011 其中, 当 P 3 时, 所述时钟信号 (CK(P) 包含四组时钟信号 : 第一时钟信号 (CK(1)、 第二时钟信号 (CK(2)、 第三时。
18、钟信号 (CK(3)、 第四时钟信号 (CK(4)。 0012 其中, 当 P 5 时, 所述时钟信号 (CK(P) 包含八组时钟信号 : 第一时钟信号 (CK(1)、 第二时钟信号 (CK(2)、 第三时钟信号 (CK(3)、 第四时钟信号 (CK(4)、 第五时钟 信号 (CK(5)、 第六时钟信号 (CK(6)、 第七时钟信号 (CK(7)、 第八时钟信号 (CK(8)。 0013 其中, 在所述扫描驱动电路的第一级联关系中的所述第一节点 (Q(1) 的信号输 出第一波形呈 “凸” 字形, 最后一级的级联关系中的所述第一节点 (Q(P) 的信号输出第二 波形均呈 “凸” 字形, 并根据所。
19、述第一波形和第二波形交叠部分对应的信号控制所述辅助反 相器。 0014 其中, 所述扫描驱动电路采用的级传方式是第 N-1 级传给第 N 级。 0015 其中, 所述扫描驱动电路的第一级连接关系中, 第十一晶体管 (T11) 的栅极和漏 极电性连接于电路的启动信号端 (STV)。 0016 其中, 所述扫描驱动电路的最后一级连接关系中, 第四十一晶体管 (T41) 的栅极 电性连接于电路的启动信号端 (STV)。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 动电路, 该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的下拉维持电路部分具有主反相 器, 还包括一。
20、个公共的辅助反相器, 该辅助反相器能够与每个主反相器连接形成对应的下 拉维持电路部分, 能够实现多级 GOA 电路的下拉维持电路的共享, 从而减少 TFT 元件的数 量, 以减少 GOA 版图空间和降低电路功耗。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为现有技术中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第 N 级 GOA 单元 说 明 书 CN 104505050 A 5 3/7 页 6 的电路图 ; 0019 图 2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 的下拉维持电路的电路图 ; 0020 图3为具有图2所示的下拉维持电路的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 电路的波形。
21、设置和关键节点的输出波形图 ; 0021 图 4 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 的下拉维持电路的电路图 ; 0022 图5为具有图4所示的下拉维持电路的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 电路的波形设置和关键节点的输出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24 请参阅图 1, 为现有技术中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第 N 级 GOA 单元的电路图。该 GOA 单元 10 包括上拉控制部分 100、 上拉部分 200、 下传部分 300、 第 一下拉部分 400、 自举电容部分 500 和下拉维持电。
22、路部分 600。 0025 上述各部分的组成以及具体的连接方式如下 : 0026 该上拉控制部分100包括第十一晶体管T11, 该第十一晶体管T11的栅极电性连接 于该第 N 级 GOA 单元的前两级 GOA 单元第 N-2 级 GOA 单元的驱动输出端 ST(N-2), 漏级电性 连接于该第 N 级 GOA 单元的前两级 GOA 单元第 N-2 级 GOA 单元的输出端 G(N-2), 源极电性 连接于第一节点 Q(N)。 0027 该上拉部分200包括第二十一晶体管T21, 该第二十一晶体管T21的栅极电性连接 于第一节点 Q(N), 漏极电性连接于时钟信号 CK(P), 源极电性连接于输。
23、出端 G(N)。 0028 该下传部分300包括第二十二晶体管T22, 该第二十二晶体管T22的栅极电性连接 于第一节点 Q(N), 漏极电性连接于时钟信号 CK(P), 源极电性连接于驱动输出端 ST(N)。 0029 该第一下拉部分400包括一第四十一晶体管T41, 该第四十一晶体管T41的栅极电 性连接于该第 N 级 GOA 单元的下两级 GOA 单元第 N+2 级 GOA 单元的输出端 G(N+2), 漏极电 性连接于第一节点 Q(N),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负电位 VSS2。 0030 该自举电容部分 500 包括一电容 Cb, 该电容 Cb 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 Q(N), 另一。
24、端电性连接于输出端 G(N)。 0031 该下拉维持部分600包括第五十一晶体管T51, 该第五十一晶体管T51的栅极与漏 极均电性连接于恒压高电位 DCH,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 S(N)。 0032 第五十二晶体管T52, 该第五十二晶体管T52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N), 漏 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 S(N),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负电位 VSS1。 0033 第五十三晶体管T53, 该第五十三晶体管T53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S(N), 漏 极电性连接于恒压高电位 DCH,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 P(N)。 0034 第五十四晶体管T54, 该第五十四晶体管T54的栅极电性连接。
25、于第一节点Q(N), 漏 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 P(N), 源极电性连接第三节点 K(N)。 0035 第七十一晶体管 T71, 该第七十一晶体管 T71 的栅极与漏极均电性连接于恒压高 电位 DCH,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七十三晶体管 T73 的栅极。 说 明 书 CN 104505050 A 6 4/7 页 7 0036 第七十二晶体管T72, 该第七十二晶体管T72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N), 漏 极电性连接于第七十三晶体管 T73 的栅极, 源极电性连接于恒压低电位 DCL。 0037 第七十三晶体管 T73, 该第七十三晶体管 T73 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七十一晶体管 T71 的源极。
26、, 漏极电性连接于恒压高电位 DCH,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 K(N)。 0038 第七十四晶体管T74, 该第七十四晶体管T74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N), 漏 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 K(N), 源极电性连接于恒压低电位 DCL。 0039 第四十二晶体管T42, 该第四十二晶体管T42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P(N), 漏 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 Q(N),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负电位 VSS2。 0040 第三十二晶体管T32, 该第三十二晶体管T32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P(N), 漏 极电性连接于输出端 G(N),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负电位 VSS1。 0041 请参阅图 2,。
27、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 动电路的下拉维持电路的电路图, 其中, 该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 为铟镓锌氧化物 (IndiuP GalliuP Zinc Oxide, IGZO) 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 包括 级联的 P 个 GOA 单元。设 P、 N 为正整数, 且 N P, 则第 N 级 GOA 单元包括上拉控制部分 100、 上拉部分 200、 下传部分 300、 第一下拉部分 400、 自举电容部分 500 和下拉维持电路部 分 600。 0042 上述各部分的组成以及具体的连接方式如下 : 0043 该上拉控制部分100包括第十一。
28、晶体管T11, 该第十一晶体管T11的栅极电性连接 于该第 N 级 GOA 单元的前两级 GOA 单元第 N-2 级 GOA 单元的驱动输出端 ST(N-2), 漏级电性 连接于该第 N 级 GOA 单元的前两级 GOA 单元第 N-2 级 GOA 单元的输出端 G(N-2), 源极电性 连接于第一节点 Q(N)。 0044 该上拉部分200包括第二十一晶体管T21, 该第二十一晶体管T21的栅极电性连接 于第一节点 Q(N), 漏极电性连接于时钟信号 CK(P), 源极电性连接于输出端 G(N)。 0045 该下传部分300包括第二十二晶体管T22, 该第二十二晶体管T22的栅极电性连接 于。
29、第一节点 Q(N), 漏极电性连接于时钟信号 CK(P), 源极电性连接于驱动输出端 ST(N)。 0046 该第一下拉部分400包括一第四十一晶体管T41, 该第四十一晶体管T41的栅极电 性连接于该第 N 级 GOA 单元的下两级 GOA 单元第 N+2 级 GOA 单元的输出端 G(N+2), 漏极电 性连接于第一节点 Q(N),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负电位 VSS2。 0047 该自举电容部分 500 包括一电容 Cb, 该电容 Cb 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 Q(N), 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输出端 G(N)。 0048 该下拉维持部分 600 包括主反相器 600a、 第三十二晶体管 T3。
30、2 以及第四十二晶体 管 T42。其中, 该主反相器 600a 包括 : 0049 第五十一晶体管 (T51), 栅极与漏极均电性连接于恒压高电位 (DCH), 源极电性连 接于第四节点 (S(N)。 0050 第五十二晶体管 (T52), 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 (Q(N), 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 第四节点 (S(N),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负电位 (VSS1)。 0051 第五十三晶体管 (T53), 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 (S(N), 漏极电性连接于 所述恒压高电位 (DCH),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 (P(N)。 0052 第五十四晶体管 (T54), 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 。
31、(Q(N), 漏极电性连接于 说 明 书 CN 104505050 A 7 5/7 页 8 所述第二节点 (P(N),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 (K)。 0053 第四十二晶体管T42, 该第四十二晶体管T42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P(N), 漏 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 Q(N),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负电位 VSS2 ; 0054 第三十二晶体管T32, 该第三十二晶体管T32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P(N), 漏 极电性连接于输出端 G(N),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负电位 VSS1。 0055 进一步地, GOA 单元还包括辅助反相器 700, 每级连接关系中的主反相器部分 600a 与该辅助。
32、反相器 700 连接形成对应的 GOA 单元的下拉维持部分 600。即, 多级的 GOA 单元的 下拉维持部分 600 共用同一个辅助反相器 700。 0056 具体地, 该辅助反相器 700 包括 : 0057 第七十三晶体管 (T73), 栅极与第 1 级连接关系中的该主反相器的第四节点 (S(1) 电性连接, 漏极电性连接于恒压高电位 (DCH)。 0058 第七十四晶体管 (T74), 栅极与最后一级连接关系中的该主反相器的第四节点 (S(P) 电性连接, 漏极电性连接于该第三节点 (K), 源极电性连接于该第七十三晶体管 (T73) 的源极。 0059 第七十五晶体管 (T75), 。
33、栅极与第 1 级连接关系中的该主反相器的第一节点 (Q(1) 电性连接, 漏极电性连接于该第三节点 (K), 源极电性连接于恒压低电位 (DCL)。 0060 第七十六晶体管 (T76), 栅极与最后一级连接关系中的该主反相器的第一节点 (Q(P) 电性连接, 漏极电性连接于该恒压低电位 (DCL), 源极电性连接该第三节点 (K)。 0061 其中, 该第一负电位 VSS1、 二负电位 VSS2 与恒压低电位 DCL 的关系为 : 恒压低电 位 DCL 第二负电位 VSS2 第一负电位 VSS1。 0062 该扫描驱动电路采用的级传方式是第 N-2 级传给第 N 级。 0063 该扫描驱动电。
34、路的第一级连接关系中, 第十一晶体管 T11 的栅极与漏极电性连接 于电路的启动信号端 STV。 0064 该扫描驱动电路的第二级连接关系中, 第十一晶体管 T11 的栅极与漏极均电性连 接于电路的启动信号端 STV。 0065 该扫描驱动电路的倒数第二级连接关系中, 第四十一晶体管 T41 的栅极电性连接 于电路的启动信号端 STV。 0066 该扫描驱动电路的最后一级连接关系中, 第四十一晶体管 T41 的栅极电性连接于 电路的启动信号端 STV。 0067 在本实施方式中, P 3, 即, 三级 GOA 单元连接。在每一级连接关系中, 同级别的 主反相器 600a 与辅助反相器 700 。
35、连接共同形成对应的下拉维持电路 600, 且在三级连接关 系中, 形成三级的下拉维持电路共需要晶体管的数量为 22 个。但是, 如图 1 所示的现有技 术中的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 其每一级连接关系中的下拉维持电 路 600 均相同, 都具有 8 个晶体管, 则形成三级的下拉维持电路共需要晶体管的数量为 24 个。因此, 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 在形成三级连接关系时, 相应地减少了 2 个晶体管。 0068 进一步地, 在本实施方式中, 第一下拉部分 400 只有第四十一晶体管 T41 负责下 拉第一节点 Q(N), 且第四十一晶体管 T41 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 N+2 级 。
36、GOA 单元的输出端 G(N+2), T41 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负电位 VSS2。该时钟信号 CK(M) 包含四组时钟信号 : 第 一时钟信号CK(1)、 第二时钟信号CK(2)、 第三时钟信号CK(3)、 第四时钟信号CK(4), 而且时 说 明 书 CN 104505050 A 8 6/7 页 9 钟信号 CK(M) 的占空比设置需要不大于 25/75, 以确保第一节点 Q(N) 呈 “凸” 字形, 优选的, 该时钟信号 CK(P) 的波形占空比为 25/75。 0069 上述驱动扫描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 0070 该下拉维持电路部分600中, 第五十一晶体管T51、 第五十二晶体管T。
37、52、 第五十三 晶体管T53、 第五十四晶体管T54四个晶体管构成的主反相器600a, 作用是控制第三十二晶 体管 T32 和第四十二晶体管 T42 两个晶体管。该辅助反相器 700 的作用是在作用期间提供 给主反相器 600a 低电位, 在非作用期间提供给主反相器 600a 一个适当的高电位来降低第 五十四晶体管 T54 的漏电, 以确保主反相器 600a 在非作用期间能够产生较高的电位。 0071 具体地, 在该辅助反相器 700 的作用期间, 辅助反相器 700 经恒压高电位 DCH 与恒 压低电位DCL高/低电压驱动后, 第五十二晶体管T52被下拉至第一负电位VSS1, 第七十四 晶。
38、体管 T74、 第七十二晶体管 T72 在第一节点 Q(N) 为高电位时开启并下拉恒压高电位 DCH, 导致第三节点 K(N) 为更低电位, 第二节点 P(N) 也被下拉到一更低电位, 即辅助反相器 700 在作用期间给主反相器 600a 提供了低电位, 因而可以杜绝第三十二晶体管 T32、 第四十二 晶体管T42因阈值电压较低或趋近于0V的物理特性所引发的漏电情况发生, 确保该下拉维 持电路部分 600 能够在作用期间正常拉低。 0072 在该辅助反相器700的非作用期间, 第五十二晶体管T52、 第五十四晶体管T54、 第 七十二晶体管 T72、 第七十四晶体管 T74 均截止关闭。由于第。
39、五十四晶体管 T54 的栅极电 性连接于第一节点 Q(N), 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 K(N), 该第五十四晶体管 T54 的栅极为 负电位, 源极为正电位, 这样 Vgs 是一个相对来说非常负值的电位, 可以将第五十四晶体管 T54 关闭得很好, 减少它的漏电, 即辅助反相器在非作用期间给主反相器提供了一个适当的 高电位来降低第五十四晶体管 T54 的漏电, 确保该下拉维持电路部分 600 在非作用期间处 于较高的电位, 有效维持第一节点Q(N)和输出端G(N)处于低电位。 此外, 在第三节点K(N) 为高电位时, 还存在电阻分压的功能, 可以将第二节点 P(N) 的电位推得更高, 因而可以。
40、稳 定第二节点 P(N) 的电位。 0073 请同时参阅图 3,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 扫描驱动电路的波形设置和关键节点的输出波形图。其中, STV 是电路的启动信号 ; CK(1)-CK(4) 是电路的时钟信号, 可以看出这里示意的时钟信号波形的占空比为 25/75, 可 以确保第一节点的 Q(N) 的信号输出波形呈 “凸” 字形。其它为电路关键节点产生的输出信 号波形。 由图可知 : 在扫描驱动电路的第一级联关系中的第一节点(Q(N)的信号输出第一 波形呈 “凸” 字形, 最后一级的级联关系中的所述第一节点 (Q(N+2) 的信号输出第二波形 均呈 “凸” 字。
41、形, 并且第一波形和第二波形交叠部分的对应的输出端 G(N) 正常输出。在非 作用期间, 第一级联关系中的第一节点 (Q(N) 的信号输出第一波形处于低电位, 最后一级 的级联关系中的所述第一节点 (Q(N+2) 的信号输出第二波形也处于低电位, 此时, 输出端 G(N) 处于低电位。 0074 请参阅图 4, 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 动电路的下拉维持电路的电路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 P5, 即, 五级GOA单元连接。 在每一级 连接关系中, 同级别的主反相器600a与辅助反相器700连接共同形成对应的下拉维持电路 600, 且在三级连接关系中, 形成三级的。
42、下拉维持电路共需要晶体管的数量为 34 个。但是, 如图 1 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 其每一级连接 说 明 书 CN 104505050 A 9 7/7 页 10 关系中的下拉维持电路600均相同, 都具有8个晶体管, 则形成三级的下拉维持电路共需要 晶体管的数量为 40 个。因此, 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 在形成三级连接关系时, 相应地减少了 6 个晶体管。 0075 进一步地, 该时钟信号 CK(M) 包含八组时钟信号 : 第一时钟信号 (CK(1)、 第二时 钟信号 (CK(2)、 第三时钟信号 (CK(3)、 第四时钟信号 (CK(4)、 第五时钟信。
43、号 (CK(5)、 第六时钟信号 (CK(6)、 第七时钟信号 (CK(7)、 第八时钟信号 (CK(8)。同样地, 时钟信号 CK(M) 的占空比设置需要不大于 25/75, 以确保第一节点 Q(N) 呈 “凸” 字形, 优选的, 该时钟 信号 CK(P) 的波形占空比为 25/75。除此之外, 图 4 与图 2 中具有相同标号部分的组成、 连 接关系、 功用与操作原理相同, 在此不再赘述。 0076 请同时参阅图 5,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 扫描驱动电路的波形设置和关键节点的输出波形图。其中, STV 是电路的启动信号 ; CK(1)-CK(4) 是电路的时钟。
44、信号, 可以看出这里示意的时钟信号波形的占空比为 25/75, 可 以确保第一节点的 Q(N) 的信号输出波形呈 “凸” 字形。其它为电路关键节点产生的输出信 号波形。 由图可知 : 在扫描驱动电路的第一级联关系中的第一节点(Q(N)的信号输出第一 波形呈 “凸” 字形, 最后一级的级联关系中的所述第一节点 (Q(N+2) 的信号输出第二波形 均呈 “凸” 字形, 并且第一波形和第二波形交叠部分的对应的输出端 G(N) 正常输出。在非 作用期间, 第一级联关系中的第一节点 (Q(N) 的信号输出第一波形处于低电位, 最后一级 的级联关系中的所述第一节点 (Q(N+4) 的信号输出第二波形也处于。
45、低电位, 此时, 输出端 G(N) 处于低电位。 007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 该用于氧化物 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扫描驱动电路的下拉维持电路部分具有主反相器, 还包括一个公共的 辅助反相器, 该辅助反相器能够与每个主反相器连接形成对应的下拉维持电路部分, 能够 实现多级 GOA 电路的下拉维持电路的共享, 从而减少 TFT 元件的数量, 以减少 GOA 版图空间 和降低电路功耗。 007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 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4505050 A 10 1/5 页 11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505050 A 11 2/5 页 12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505050 A 12 3/5 页 13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505050 A 13 4/5 页 14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505050 A 14 5/5 页 15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505050 A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