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平板显示屏权值时间片间隔消隐扫描时间序列调制方法.pdf

  • 上传人:大师****2
  • 文档编号:4569487
  • 上传时间:2018-10-20
  • 格式:PDF
  • 页数:19
  • 大小:899.8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67073.1

    申请日:

    2009.06.05

    公开号:

    CN101567164A

    公开日:

    2009.10.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9G3/32

    主分类号:

    G09G3/3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发明人:

    王瑞光; 丁铁夫; 郑喜凤; 肖传武; 陈 宇

    地址:

    130033吉林省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王淑秋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显示屏权值时间片间隔消隐扫描时间序列调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权值时间片在单位时间内对显示屏进行多次扫描,从而形成有灰度级层次的视频图像;每个LED的导通时间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对于任意一个LED像素的灰度值R[MSB:LSB],都有一个加权时间和与之相对应,表示为TR[MSB:LSB]=∑D[i]*2i-k;其中i-k的值大于等于零时的D[i]占有的时间为一个基准时间片,LSB=0,C为MSB与LSB的差值,7≤C≤15,0≤k≤9;在行扫描周期TS/L时间中扫描n个权值时间片T′CLK时,在各个权值时间片T′CLK间插入n-1个消隐时间间隔T时间片消隐。本发明提高了显示屏闪动频率,提高了图像的动态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平板显示屏权值时间片间隔消隐扫描时间序列调制方法,利用权值时间片D[i]在单位时间内对显示屏进行多次反复扫描,从而形成有灰度级层次的视频图像;每个LED的导通时间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对于任意一个LED像素的灰度值R[MSB:LSB],都有唯一的一个加权时间TR[MSB:LSB]和与之相对应,表示为TR[MSB:LSB]=Σi=LSBMSBD[i]*2i-k;]]>其中i-k的值大于等于零时的D[i]占有的时间为一个基准时间片,LSB=0,C为MSB与LSB的差值,7≤C≤15,0≤k≤9;其特征在于在行扫描周期TS/L时间中扫描n个权值时间片T’CLK时,在各个权值时间片T’CLK间插入n-1个消隐时间间隔T时间片消隐,表达式为
    TS/L=n×T’CLK+(n-1)×T时间片消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屏权值时间片间隔消隐扫描时间序列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n-1个消隐时间间隔T时间片消隐的总时间不超过扫描权值时间片T’CLK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显示屏权值时间片间隔消隐扫描时间序列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n-1个消隐时间间隔T时间片消隐的总时间等于扫描权值时间片T’CLK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屏权值时间片间隔消隐扫描时间序列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k的数值,将扫描面积为L×V的基本驱动点阵的扫描帧周期Ts分为k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内对基本驱动点阵完成一次扫描过程;新的行扫描周期TL′=Ts/(L·k),在新的行扫描周期完成ns′的调制;L为基本驱动点阵的扫描行数,V为基本驱动点阵的扫描列数,显示的灰度级为ns,k为大于1小于ns的正整数,ns能被k整除,ns=k·ns′,ns′为正整数;每完成一个阶段的扫描过程后,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扫描,直至完成k个阶段的扫描过程。

    说明书

    平板显示屏权值时间片间隔消隐扫描时间序列调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显示屏扫描时间序列调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平板显示屏权值时间片间隔消隐扫描时间序列调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两种控制LED亮度的方法。一种是改变流过LED的电流;另一种方法是利用人眼的视觉惰性,用脉宽调制方法来实现灰度控制,也就是周期性改变光脉冲宽度(即占空比),只要这个重复点亮的周期足够短(即刷新频率足够高),人眼是感觉不到发光象素在抖动。由于脉宽调制更适合于数字控制,目前几乎所有的LED屏都是采用脉宽调制来控制灰度等级的。
    目前采用的利用权值时间片进行灰度级扫描的控制方法,是利用权值时间片D[i]在单位时间内对显示屏幕进行多次反复扫描(又称刷新),从而形成有灰度级层次的视频图像;每个LED的导通时间采用了加权求和的方法,对于任意一个LED像素的灰度值R[MSB:LSB],都有唯一的一个加权时间TR[MSB:LSB]和与之相对应,表示为TR[MSB:LSB]=Σi=LSBMSBD[i]*2i-k;]]>其中i-k的值大于等于零时的D[i]占有的时间为一个基准时间片,一般LSB=0。该方法又称为权值时间片扫描方法,(一般情况下,视频显示单基色数据为8bit,即256灰度级,而目前LED显示可以控制的灰度级一般要大于256灰度,即8bit;这里的背景技术假定LED显示可以控制的灰度级的上限为65536,16bit;实际上还可以更大。i这里表示权时间片的最小时间片,例如显示数据为8bit,LED显示可以控制的灰度级为16bit时,i最小为7,最大为15;一共有8个大的时间单位,为D7到D15,如果k=0的情况下,D7对应的时间片为256,D15对应的时间片为32768,总的时间片和为65535,这是一个特例)为保证单基色灰度级至少为256且单基色灰度级为最高能达到65536,可取7≤C≤15;C为MSB与LSB的差值;k为常数,为使图像表现的更加细腻,可取0≤k≤9。当i-k的值小于0时,每个权值时间片各自占有一个基准时间片,只是在这个基准时间片里LED显示时间只有一个基准时间片的2i-k倍,有一部分或大部分时间被消隐了。
    这种方法虽然提高了显示屏的刷新频率,但是当i-k的值小于等于0时,在基准时间片里LED显示时间只有一个基准时间片的2i-k倍,有一部分或大部分时间被消隐了,而在连续用完整时间片进行扫描时像素持续点亮,因而在用不同的权值时间片扫描时出现闪动现象,显示的图像动态稳定性较差。
    另外,中国专利公报还公开了“一种平板显示屏行列时间片分布重组扫描调制方法”(专利号:200510016793.7;公开日:2006.11.22),该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选择k的数值,将扫描面积为L×V的基本驱动点阵的扫描周期分为k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内对基本驱动点阵完成一次扫描过程,新的行扫描周期TL′=Ts/(L·k),在新的行扫描周期完成ns′的调制;其中Ts为扫描面积为L×V的基本驱动点阵的帧周期,L为基本驱动点阵的扫描行数,V为基本驱动点阵的扫描列数,显示的灰度级为ns,k为大于1小于ns的正整数,ns能被k整除,ns=k·ns′,ns′为正整数;每完成一个阶段的扫描过程后,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扫描,直至完成k个阶段的扫描过程。
    时间片分布重组扫描调制方法虽然增加了显示器刷新的速度,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仍存在刷新频率不足的情况,显示的图像动态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刷新频率高、显示的图像动态稳定性好的平板显示屏权值时间片间隔消隐扫描时间序列调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平板显示屏权值时间片间隔消隐扫描时间序列调制方法,利用权值时间片D[i]在单位时间内对显示屏进行多次反复扫描,从而形成有灰度级层次的视频图像;每个LED的导通时间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对于任意一个LED像素的灰度值R[MSB:LSB],都有唯一的一个加权时间TR[MSB:LSB]和与之相对应,表示为TR[MSB:LSB]=Σi=LSBMSBD[i]*2i-k;]]>其中i-k的值大于等于零时的D[i]占有的时间为一个基准时间片,LSB=0,C为MSB与LSB的差值,7≤C≤15,0≤k≤9;其特征在于在行扫描周期TS/L时间中扫描n个权值时间片T’CLK时,在各个权值时间片T’CLK间插入n-1个消隐时间间隔T时间片消隐,表达式为
    TS/L=n×T’CLK+(n-1)×T时间片消隐    (1)
    式(1)还可以表示为
    或者TS/L=T’S/L+(n-1)×T时间片消隐
    或者TS=T’S+(n-1)×T时间片消隐×L
    为了保持一定的亮度,n-1个消隐时间间隔T时间片消隐的总时间不超过扫描权值时间片T’CLK
    n-1个消隐时间间隔T时间片消隐的总时间可以等于扫描时间片T’CLK,即(n-1)×T时间片消隐=T’CLK
    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在各扫描时间片T’CLK之间插入消隐时间间隔T时间片消隐,提高了显示屏闪动频率,提高了图像的动态稳定性。特别是由于n-1个时间片消隐的总时间不超过经过消隐分配后的扫描时间片T’CLK,因而在基本不降低亮度和提高扫描速率的条件下,使得显示器的最大闪动频率提高了(n-1)倍。
    本发明还可以选择k的数值,将扫描面积为L×V的基本驱动点阵的扫描帧周期Ts分为k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内对基本驱动点阵完成一次扫描过程;新的行扫描周期TL′=Ts/(L·k),在新的行扫描周期完成ns′的调制;L为基本驱动点阵的扫描行数,V为基本驱动点阵的扫描列数,显示的灰度级为ns,k为大于1小于ns的正整数,ns能被k整除,ns=k·ns′,ns′为正整数;每完成一个阶段的扫描过程后,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扫描,直至完成k个阶段的扫描过程。
    本发明由于利用权值时间片完成灰度级控制,并且利用行列时间片重组方法将扫描面积为L×V的基本驱动点阵的扫描帧周期Ts分为k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内对基本驱动点阵完成一次扫描过程,不仅提高了显示屏闪动频率,提高了图像的动态稳定性,还对同行(列)扫描垂直方向的运动边缘畸变缺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图2、图3为背景技术的采用权值时间片进行扫描灰度级控制方法控制过程示意图。
    图4为背景技术的采用标准权值时间片行列时间片分布进行扫描灰度级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平板显示屏伪帧间隔消隐扫描时间序列调制方法的实施例1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平板显示屏伪帧间隔消隐扫描时间序列调制方法的实施例2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平板显示屏伪帧间隔消隐扫描时间序列调制方法的实施例3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平板显示屏伪帧间隔消隐扫描时间序列调制方法的实施例4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背景技术的采用标准权值时间片进行扫描灰度级控制方法控制的过程为:显示数据在0到255之间,权值时间片序列数目M表示时间片从1到8共8个时间序列,消隐基本控制时间Tq=TCLK/128=TL/128M=TS/128ML;该行的四个相邻点显示数据分别为0,1,51,255,这些数值的二进制代码为00000000B,00000001B,00110011B,11111111B;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在第1个时间片的显示值分别为0,1,1,1;从图中可以看到在第1个时间片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TCLK/128,TCLK/128,TCLK/128。在第二个时间片(M=2),显示数据仍然分别为0,1,51,255,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在第2个时间片的显示值分别为0,0,1,1;第2个时间序列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2TCLK/128,2TCLK/128。在第3个时间片(M=3),显示数据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仅有最后一个点的输出数值保持为1,显示值分别为0,0,0,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0,4TCLK/128。而在第5个时间片(M=5),显示数据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又成为0,0,1,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16TCLK/128,16TCLK/128。可以看到,根据显示数据,第一点没有显示时间,第二点显示时间为1个D0权值时间片,第三点显示时间为D0、D1、D4、D5权值时间片,第四点为全部8个权值时间片,因此最后这四个相邻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TCLK/128,51TCLK/128,255TCLK/128;对应显示数据为0,1,51,255。
    如图2所示,背景技术的采用混合分布式权值时间片间隔消隐灰度级控制方法(SW=2)控制的过程为:显示数据在0到255之间,权值时间片数目M表示时间片从1到9共9个时间序列,消隐基本控制时间Tq=TCLK/64=TL/64M=TS/64ML;该行的四个相邻点显示数据分别为0,1,51,255,这些数值的二进制代码为00000000B,00000001B,00110011B,11111111B;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在第1个时间片的显示值分别为0,1,1,1;从图中可以看到在第1个时间片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TCLK/64,TCLK/64,TCLK/64。在第2个时间片(M=2),显示数据仍然分别为0,1,51,255,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在第2个时间片的显示值分别为0,0,1,1;第2个时间序列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2TCLK/64,2TCLK/64。在第3个时间片(M=3),显示数据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仅有最后一个点的输出数值保持为1,显示值分别为0,0,0,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0,4TCLK/64。而在第5个时间片(M=5),显示数据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又成为0,0,1,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16TCLK/64,16TCLK/64。在第6个时间片(M=6),显示数据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仍为0,0,1,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32TCLK/64,32TCLK/64。在第7个时间片(M=7),是D6的完整时间片,此时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为0,0,0,1,实际显示时间为0,0,0,TCLK。关键的是在第8个时间片(M=8)和第9个时间片(M=9),是D7的重复扫描序列;此时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为0,0,0,1,实际显示时间为0,0,0,2×TCLK;可以看到,根据显示数据,第一点没有显示时间,第二点显示时间为1个D0权值时间片,第三点显示时间为D0、D1、D4、D5权值时间片,第四点为全部9个权值时间片,因此最后这四个相邻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TCLK/64,51TCLK/64,255TCLK/64;对应显示数据为0,1,51,255。
    如图3所示,背景技术的采用混合分布式权值时间片间隔消隐灰度级控制方法(SW=3)控制的过程为:显示数据在0到255之间,权值时间片数目M表示时间片从1到12共12个时间序列,消隐基本控制时间Tq=TCLK/32=TL/32M=TS/32ML;该行的四个相邻点显示数据分别为0,1,51,255,这些数值的二进制代码为00000000B,00000001B,00110011B,11111111B;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在第1个时间片的显示值分别为0,1,1,1;从图中可以看到在第1个时间片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TCLK/32,TCLK/32,TCLK/32。在第2个时间片(M=2),显示数据仍然分别为0,1,51,255,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在第2个时间片的显示值分别为0,0,1,1;第2个时间序列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2TCLK/32,2TCLK/32。在第3个时间片(M=3),显示数据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仅有最后一个点的输出数值保持为1,显示值分别为0,0,0,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0,4TCLK/32。而在第5个时间片(M=5),显示数据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又成为0,0,1,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16TCLK/32,16TCLK/332。关键的是在第7个时间片(M=7)和第8个时间片(M=8),是D6的重复扫描序列;此时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为0,0,0,1,实际显示时间为0,0,0,2×TCLK;在第9、10、11、12个时间序列(M=9、10、11、12),是D7的重复扫描序列;此时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为0,0,0,1,实际显示时间为0,0,0,4×TCLK;可以看到,根据显示数据,第一点没有显示时间,第二点显示时间为1个D0权值时间片,第三点显示时间为D0、D1、D4、D5权值时间片,第四点为全部12个权值时间片,因此最后这四个相邻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TCLK/32,51TCLK/32,255TCLK/32;对应显示数据为0,1,51,255。
    如图4所示,对标准权值时间片扫描灰度级控制进行行列时间片分布k=2,M=2·M′时完成行列时间片分布重组,新的行扫描周期TL′=Ts/(2L),其工作过程如下:
    其中,显示数据在0到255之间,由于权值时间片序列数目M=2·M’=8,消隐基本控制时间Tq=TCLK/128=TL/128M=TS/128ML;除了帧周期没有变化以外,出现以下调整:新的行扫描周期TL’=Ts/(L·k)=Ts/2L=4×TCLK,帧周期则可以表示为Ts=L×TL=2×L×TL’;该行的四个相邻点显示数据分别为0,1,51,255,这些数值的二进制代码为00000000B,00000001B,00110011B,11111111B;这些数值分布在新的行扫描中;在M=2·M’的条件下,时间片扫描被分成2个阶段,在规定的帧周期内,新的行扫描周期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在第一阶段新行的第一个时间片(M=1),显示数据分别为0,1,51,255,这些数值代表了这几个像素点的灰度级数据;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在第1个时间片的显示值分别为0,1,1,1;从图中可以看到在第1个时间片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TCLK/128,TCLK/128,TCLK/128。在第一阶段新行的第二个时间片(M=2),显示数据仍然分别为0,1,51,255,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在第2个时间片的显示值分别为0,0,1,1;第2个时间序列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2TCLK/128,2TCLK/128。在第一阶段新行的最后一个时间片(M=4),显示数据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仅有最后一个点的输出数值保持为1,显示值分别为0,0,0,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0,8TCLK/128。此时第一阶段新行在该行的时间片扫描结束,开始转入下一个扫描行的第一阶段时间片扫描;当全部的扫描行的第一阶段时间片扫描结束以后,第二阶段时间片扫描在本行重新开始;在第二阶段新行的第一个时间片(M=5),显示数据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又成为0,0,1,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16TCLK/128,16TCLK/128。在第二阶段新行的第二个时间片(M=6),显示数据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仍为0,0,1,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32TCLK/128,32TCLK/128。不过在第二阶段新行的下一个时间片(M=7),权值比较器输出后,仅有最后一个点的输出数值保持为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0,64TCLK/128。第二阶段最后一个时间片(M=8)的情况也类似,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0,TCLK。此时第二阶段新行在该行的时间片扫描结束,开始转入下一个扫描行的第二阶段时间片扫描;当全部的扫描行的时间片扫描结束以后,最后这四个相邻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TCLK/128,51TCLK/128,255TCLK/128;对应显示数据为0,1,51,255。完成了显示屏的灰度级显示。
    同时,新的行扫描周期TL’=Ts/(L·2),行扫描频率fL’=1/TL’=2·L·fs,提高了2倍,对同行(列)扫描垂直方向的运动边缘畸变缺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实施例1:
    图5所示为标准权值时间片间隔消隐灰度级控制的过程。其控制的过程为:显示数据在0到255之间,由于TS/L=n×T’CLK+(n-1)×T时间片消隐;权值时间片序列数目M表示时间片从1到8共8个时间序列T’CLK,行周期TL=8×T’CLK+7×T时间片间消隐;T’CLK=7×T时间片消隐;消隐基本控制时间Tq=TCLK′/128=(TL-7×T时间片间消隐)/128M=(TS-7×T时间片间消隐×L)/128ML;该行的四个相邻点显示数据分别为0,1,51,255,这些数值的二进制代码为00000000B,00000001B,00110011B,11111111B;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在第1个时间片的显示值分别为0,1,1,1;从图中可以看到在第1个时间片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T’CLK/128,T’CLK/128,T’CLK/128。在第二个时间片(M=2),显示数据仍然分别为0,1,51,255,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在第2个时间片的显示值分别为0,0,1,1;第2个时间序列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2T’CLK/128,2T’CLK/128。在第3个时间片(M=3),显示数据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仅有最后一个点的输出数值保持为1,显示值分别为0,0,0,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0,4T’CLK/128。而在第5个时间片(M=5),显示数据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又成为0,0,1,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16T’CLK/128,16T’CLK/128。可以看到,根据显示数据,第一点没有显示时间,第二点显示时间为1个D0权值时间片,第三点显示时间为D0、D1、D4、D5权值时间片,第四点为全部8个权值时间片,因此最后这四个相邻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T’CLK/128,51T’CLK/128,255T’CLK/128;对应显示数据为0,1,51,255。
    实施例2:
    图6所示为混合分布式权值时间片间隔消隐灰度级(SW=2)控制的过程。这样其控制的过程为:显示数据在0到255之间,由于TS/L=n ×T’CLK+(n-1)×T时间片消隐;权值时间片序列数目M表示时间片从1到9共9个时间序列T’CLK,行周期TL=9×T’CLK+8×T时间片间消隐;T’CLK=8×T时间片消隐;消隐基本控制时间Tq=TCLK′/64=(TL-8×T时间片间消隐)/64M=(TS-8×T时间片间消隐×L)/64ML;该行的四个相邻点显示数据分别为0,1,51,255,这些数值的二进制代码为00000000B,00000001B,00110011B,11111111B;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在第1个时间片的显示值分别为0,1,1,1;从图中可以看到在第1个时间片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T’CLK/64,T’CLK/64,T’CLK/64。在第2个时间片(M=2),显示数据仍然分别为0,1,51,255,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在第2个时间片的显示值分别为0,0,1,1;第2个时间序列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2T’CLK/64,2T’CLK/64。在第3个时间片(M=3),显示数据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仅有最后一个点的输出数值保持为1,显示值分别为0,0,0,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0,4T’CLK/64。而在第5个时间片(M=5),显示数据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又成为0,0,1,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16T’CLK/64,16T’CLK/64。在第6个时间片(M=6),显示数据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仍为0,0,1,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32T’CLK/64,32T’CLK/64。在第7个时间片(M=7),是D6的完整时间片,此时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为0,0,0,1,实际显示时间为0,0,0,T’CLK。关键的是在第8个时间片(M=8)和第9个时间片(M=9),是D7的重复扫描序列;此时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为0,0,0,1,实际显示时间为0,0,0,2×T’CLK;可以看到,根据显示数据,第一点没有显示时间,第二点显示时间为1个D0权值时间片,第三点显示时间为D0、D1、D4、D5权值时间片,第四点为全部9个权值时间片,因此最后这四个相邻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T’CLK/64,51T’CLK/64,255T’CLK/64;对应显示数据为0,1,51,255。
    实施例3:
    图7所示为混合分布式权值时间片间隔消隐灰度级(SW=3)控制的过程。这样其控制的过程为:显示数据在0到255之间,由于TS/L=n×T’CLK+(n-1)×T时间片消隐;权值时间片序列数目M表示时间片从1到12共12个时间序列T’CLK,行周期TL=12×T’CLK′+11×T时间片间消隐;T’CLK=11×T时间片消隐;消隐基本控制时间TQ=TCLK′/32=(TL-11×T时间片间消隐)/32M=(TS-11×T时间片间消隐×L)/32ML;该行的四个相邻点显示数据分别为0,1,51,255,这些数值的二进制代码为00000000B,00000001B,00110011B,11111111B;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在第1个时间片的显示值分别为0,1,1,1;从图中可以看到在第1个时间片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T’CLK/32,T’CLK/32,T’CLK/32。在第2个时间片(M=2),显示数据仍然分别为0,1,51,255,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在第2个时间片的显示值分别为0,0,1,1;第2个时间序列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2T’CLK/32,2T’CLK/32。在第3个时间片(M=3),显示数据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仅有最后一个点的输出数值保持为1,显示值分别为0,0,0,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0,4T’CLK/32。而在第5个时间片(M’=5),显示数据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又成为0,0,1,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16T’CLK/32,16T’CLK/32。关键的是在第7个时间片(M=7)和第8个时间片(M=8),是D6的重复扫描序列;此时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为0,0,0,1,实际显示时间为0,0,0,2×T’CLK;在第9、10、11、12个时间序列(M=9、10、11、12),是D7的重复扫描序列;此时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为0,0,0,1,实际显示时间为0,0,0,4×T’CLK;可以看到,根据显示数据,第一点没有显示时间,第二点显示时间为1个D0权值时间片,第三点显示时间为D0、D1、D4、D5权值时间片,第四点为全部12个权值时间片,因此最后这四个相邻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TCLK/32,51T’CLK/32,255T’CLK/32;对应显示数据为0,1,51,255。
    实施例4:
    图8所示为行列时间片分布重组的标准权值时间片间隔消隐灰度级扫描控制方法(k=2)控制的过程。显示数据在0到255之间,权值时间片序列数目M=2·M’=8,除了帧周期没有变化以外,出现以下调整:新的行扫描周期TL”=Ts/(L·k)=Ts/2L=4×TCLK,帧周期则可以表示为Ts=L×TL=2×L×TL”;由于Ts/L=n×T’CLK+(n-1)×T时间片消隐;权值时间片序列数目M表示时间片从1到8共8个时间序列T’CLK,原行周期TL=8×T’CLK+7×T时间片间消稳,新行周期TL”=(8×T’CLK′+7×T时间片间消隐)/2;这里令T’CLK=7×T时间片消隐;消隐基本控制时间Tq=TCLK′/128=(TL-7×T时间片间消隐)/128M=(TS-7×T时间片间消隐×L)/128ML;该行的四个相邻点显示数据分别为0,1,51,255,这些数值的二进制代码为00000000B,00000001B,00110011B,11111111B;这些数值分布在新的行扫描中;在M=2·M’的条件下,时间片扫描被分成2个阶段,在规定的帧周期内,新的行扫描周期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在第一阶段新行的第一个时间片(M=1),显示数据分别为0,1,51,255,这些数值代表了这几个像素点的灰度级数据;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在第1个时间片的显示值分别为0,1,1,1;从图中可以看到在第1个时间片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T’CLK/128,T’CLK/128,T’CLK/128。在第一阶段新行的第二个时间片(M=2),显示数据仍然分别为0,1,51,255,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在第2个时间片的显示值分别为0,0,1,1;第2个时间序列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2T’CLK/128,2T’CLK/128。在第一阶段新行的最后一个时间片(M=4),显示数据在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仅有最后一个点的输出数值保持为1,显示值分别为0,0,0,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0,8T’CLK/128。此时第一阶段新行在该行的时间片扫描结束,开始转入下一个扫描行的第一阶段时间片扫描;当全部的扫描行的第一阶段时间片扫描结束以后,第二阶段时间片扫描在本行重新开始;在第二阶段新行的第一个时间片(M=5),显示数据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又成为0,0,1,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16T’CLK/128,16T’CLK/128。在第二阶段新行的第二个时间片(M=6),显示数据经过权值比较器输出后,显示值仍为0,0,1,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32T’CLK/128,32T’CLK/128。不过在第二阶段新行的下一个时间片(M=7),权值比较器输出后,仅有最后一个点的输出数值保持为1,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0,64T’CLK/128。第二阶段最后一个时间片(M=8)的情况也类似,各个象素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0,0,T’CLK。此时第二阶段新行在该行的时间片扫描结束,开始转入下一个扫描行的第二阶段时间片扫描;当全部的扫描行的时间片扫描结束以后,最后这四个相邻点的实际显示时间为0,T’CLK/128,51T’CLK/128,255T’CLK/128;对应显示数据为0,1,51,255。完成了显示屏的灰度级显示。仅仅用8个权值时间片完成了255灰度级控制,而且新的行扫描周期TL’=Ts/(L·2),行扫描频率fL’=1/TL’=2·L·fs,提高了2倍,对同行(列)扫描垂直方向的运动边缘畸变缺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在行扫描周期TS/L时间中扫描n个权值时间片T’CLK时,在各个权值时间片T’CLK间插入n-1个消隐时间间隔T时间片消隐,以提高显示屏闪动频率,提高图像的动态稳定性,都在本发明意图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平板 显示屏 时间 间隔 扫描 序列 调制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平板显示屏权值时间片间隔消隐扫描时间序列调制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56948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