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图像指标.pdf

  • 上传人:大师****2
  • 文档编号:4540149
  • 上传时间:2018-10-18
  • 格式:PDF
  • 页数:19
  • 大小:5.51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02912.1

    申请日:

    2014.08.15

    公开号:

    CN104156924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T 5/00申请日:20140815|||公开

    IPC分类号:

    G06T5/00

    主分类号:

    G06T5/00

    申请人:

    松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政达; 蔡彰哲; 黄资峰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县

    优先权:

    2014.06.05 TW 10311959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史新宏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图像指标,包括多个第一标头区块、多个第二标头区块以及多个数据区块以形成指标矩阵。每一第一以及每一第二标头区块分别具有标头微图像单元,而每一数据区块分别具有数据微图像单元。第二标头区块与数据区块形成阵列区域。第一标头区块的虚拟中心形成第一虚拟线,第二标头区块的虚拟中心形成第二虚拟线,并且第一与第二虚拟线间的夹角小于90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图像指标,包括多个第一标头区块、多个第二标头区块以及多个数据区块以形成一指标矩阵,每一该些第一标头区块以及该些第二标头区块分别具有一标头微图像单元,而每一该些数据区块分别具有一数据微图像单元,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标头区块与该些数据区块形成一阵列区域,且该些第一标头区块的一虚拟中心形成一第一虚拟线,该些第二标头区块的该些虚拟中心形成一第二虚拟线,并且该第一虚拟线与该第二虚拟线间的一夹角小于90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指标,其中该些第二标头区块斜向排列于该阵列区域内。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指标,其中该些第一标头区块设置于该阵列区域的一侧,与该阵列区域形成该指标矩阵。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指标,其中该些第二标头区块内的该些标头微图像单元,其中之一选择性地设置于其所属的该第二标头区块的该虚拟中心或偏离该第二标头区块的该虚拟中心,而其余该些标头微图像单元位于所属的该些第二标头区块的该虚拟中心。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指标,其中多个该些图像指标并合为一图像指标结构,当该些第一标头区块与该些第二标头区块在该图像指标结构中的一排列模式不随该图像指标结构的倒置而改变时,每一该图像指标中的一个该标头微图像单元偏离其所属的该第二标头区块的该虚拟中心,且偏离该虚拟中心的该标头微图像单元所属的该第二标头区块距离相邻的两个该第一标头区块不等距,而其余该些标头微图像单元位于所属的该些第二标头区块以及该些第一标头区块的该虚拟中心。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指标,其中每一该数据微图像单元所属的该数据区块被分为一第一虚拟区域、一第二虚拟区域、一第三虚拟区域以及一第四虚拟区域,且该数据微图像单元选择性地设置于该数据区块的该第一虚拟区域、该第二虚拟区域、该第三虚拟区域或该第四虚拟区域,藉以使所属的该数据区块对应于一位数值。

    7.
      一种图像指标,包括:
    一线状区域,包括多个区块,每一该些区块具有一标头微图像单元;以 及
    一阵列区域,与该线状区域形成一指标矩阵,该指标矩阵的维度为MxN,M与N为正整数而分别大于2,该阵列区域由平行于该线状区域的多个子线状阵列区域组成,每一该子线状阵列区域具有多个该些区块并且包括至少一该标头微图像单元以及多个数据微图像单元,分别依照一排列顺序设置于该些区块,该指标矩阵内的所有该些子线状阵列区域的该排列顺序不完全一致,每一该些数据微图像单元选择性地分别设置于该区块的多个虚拟区域之一,该些标头微图像单元呈现一标头信息,而该些数据微图像单元呈现一指标数据,
    其中多个该些图像指标并合为一图像指标结构,而该些数据微图像单元在该图像指标结构的每一行与每一列中的一连续排列数目不超过N-1与M-1;每一该阵列区域的一个该标头微图像单元选择性地设置于其所属的该区块的一虚拟中心或偏离其所属的该区块的该虚拟中心,而其余该些标头微图像单元位于所属的该区块的该虚拟中心。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指标,其中当该些标头微图像单元所属的该些区块在该图像指标结构中的一排列模式不随该图像指标结构的倒置而改变时,每一该图像指标中的一个该标头微图像单元偏离其所属的该区块的该虚拟中心,且偏离该虚拟中心的该标头微图像单元所属的该区块距离相邻的两个该线状区域不等距,而其余该些标头微图像单元位于所属的该些区块的该虚拟中心。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指标,其中在每一该阵列区域中,该些标头微图像单元所属的该些区块位于该阵列区域的一斜线上,而该斜线外的每一其它该些区块具有该数据微图像单元。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指标,其中该斜线为该阵列区域的一对角线。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指标,其中该斜线上的一个该区块相邻于该线状区域。

    12.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指标,其中每一该数据微图像单元所属的该区块被分为一第一虚拟区域、一第二虚拟区域、一第三虚拟区域以及一第四虚拟区域,且该数据微图像单元选择性地设置于该区块的该第一虚拟区域、该第二虚拟区域、该第三虚拟区域或该第四虚拟区域,藉以使所属的该区块 对应于一位数值。

    13.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指标,其中每一该数据微图像单元所属的该区块被分为一第一虚拟区域至一第八虚拟区域,且该数据微图像单元选择性地设置于该区块的该第一虚拟区域至该第八虚拟区域其中之一,藉以使所属的该区块对应于一位数值。

    14.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指标,其中每一该图像指标中最少包括M+N-1个该些标头微图像单元。

    说明书

    图像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可利用图像识别(pattern/image recognition)进行读取的图像指标,并且该图像指标对应于一指标数据。
    背景技术
    随着印刷技术以及电子科技的进步,在肉眼可见的文字信息或图片信息中隐藏图像指标的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图1A是依照已知技术所绘示的图像指标与主要信息并存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图像指标(graphical indicator)102形成在一物体表面100上。图像指标102由许多微图像单元(graphical micro-units)组合而成,由于微图像单元相当微小,故容易在视觉上被忽略,或被人眼解读为底色。图像指标102与主要信息(main information)104(如图1的文字图案“APPLE”)利用例如印刷等方式,共同形成在例如纸张等物体表面100上。图像指标102对应一指标数据且不影响人眼对主要信息104的接收。
    图1B是依照已知技术所绘示的电子系统的示意图,电子系统110具有光学装置112、处理装置114及输出装置116以进行图像识别程序读取该图像指标102。光学装置112、处理装置114、及输出装置116彼此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光学装置112读取物体表面以取得一放大影像,接着处理装置114自放大影像中取出图像指标102再转换为数字数据,并取得对应该数字数据的额外信息。最后,输出装置116接收此额外信息,并以预定形式将此额外信息输出。因此,藉由图像指标102的设计,可让例如书页等常见的物体表面上承载更多的额外信息。
    图1C是依照已知技术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的示意图。如图1C所示,一个图像指标102(虚线所围绕的区域)由一表头区域212以及内容数据区域214按照预定规则排列形成。详言之,一个图像指标102的表头区域212可协助用以区分每一个图像指标102,而内容数据区域214则利用微图像单元216承载不同的指标数据。更详细而言,以图1C为例,表头区域212内含的表头信 息为电子系统110放大影像上对图像指标102定向定位的重要参考。一般而言,表头区域212内的微图像单元216数量占图像指标102内可设置的微图像单元216总数的比例越高,代表其所承载的表头信息越详细,而电子系统110越能够较佳地对图像指标102定向定位并且进行识别。然而,若在图像指标102中过度扩张表头区域212来承载表头信息,则反而降低图像指标102承载指标数据的能力。另一方面,若内容数据区域214内的微图像单元216过于密集地排列,或是内容数据区域214内的部份微图像单元216距离表头区域212太远,也都会使得图像指标102在图像识别中的识别率下降。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图像指标,其不过度扩张表头区域212在图像指标102内所占比例,并且能合适地安排内容数据区域214内的微图像单元216,进而提升图像识别时的识别率,仍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指标,可提升图像指标在图像识别过程中的识别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图像指标,包括多个第一标头区块、多个第二标头区块以及多个数据区块以形成指标矩阵。每一第一标头区块以及每一第二标头区块分别具有标头微图像单元。每一数据区块分别具有数据微图像单元。第二标头区块与数据区块形成阵列区域。第一标头区块的虚拟中心形成第一虚拟线,第二标头区块的虚拟中心形成第二虚拟线,并且第一虚拟线与第二虚拟线间的夹角小于90度。
    本发明提出一种图像指标,包括线状区域与阵列区域。线状区域包括多个区块,且每一区块具有一标头微图像单元。阵列区域与线状区域形成一指标矩阵,且指标矩阵的维度为M乘N(MxN),M与N为正整数而分别大于2。阵列区域由平行于线状区域的多个子线状阵列区域组成,每一子线状阵列区域具有多个区块,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标头微图像单元以及多个数据微图像单元分别依照一排列顺序设置于所述区块。指标矩阵内的所有子线状阵列区域的排列顺序不完全一致,每一数据微图像单元选择性地分别设置于区块的多个虚拟区域之一,且标头微图像单元呈现标头信息,数据微图像单元呈现指标数据。多个图像指标并合为图像指标结构,而数据微图像单元在图像指标结构的每一行与每一列中的连续排列数目不超过N-1与M-1。每一阵列区域 的一个标头微图像单元选择性地设置于其所属的区块的虚拟中心或偏离其所属的区块的虚拟中心,而其余标头微图像单元位于所属区块的虚拟中心。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中,图像指标为一指标矩阵,并且包括多个标头微图像单元与多个数据微图像单元。藉由精确地在指标矩阵中设置标头微图像单元以及数据微图像单元,而使得图像指标在图像识别时,具有较佳的识别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依照已知技术所绘示的图像指标与主要信息并存的示意图。
    图1B是依照已知技术所绘示的电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1C是依照已知技术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的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的示意图。
    图2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数据区块的示意图。
    图2C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结构的示意图。
    图3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的示意图。
    图3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结构的示意图。
    图4A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的示意图。
    图4B与4C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结构的示意图。
    图5A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的示意图。
    图5B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数据区块的示意图。
    图6A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的示意图。
    图6B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数据区块的示意图。
    图6C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0:物体表面
    110:电子系统
    112:光学装置
    114:处理装置
    116:输出装置
    104:主要信息
    212:表头区域
    214:内容数据区域
    216:微图像单元
    20、20A、20B、30、40、40’、70、102:图像指标
    I、IA、IB:图像指标结构
    L1、L2:距离
    220、720:线状区域
    240:阵列区域
    242、742:子线状阵列区域
    260A、260B、360A、360B、460B、460B’:区块
    280、780:指标矩阵
    262、362:虚拟区域
    262A、362A、462A:第一虚拟区域
    262B、362B、462B:第二虚拟区域
    262C、362C、462C:第三虚拟区域
    262D、362D、462D:第四虚拟区域
    362E:第五虚拟区域
    362F:第六虚拟区域
    362G:第七虚拟区域
    362H:第八虚拟区域
    A、A’:标头微图像单元
    B:数据微图像单元
    P:虚拟中心
    M、N:矩阵维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A,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指标20包括线状区域220与阵列区域240。线状区域220 包括多个区块260A,且每一区块260A具有一个标头微图像单元A。阵列区域240与线状区域220具有区块260A与260B而形成指标矩阵280,且指标矩阵280的维度为MxN,M与N为正整数而分别大于2。在本实施例中,M为5且N为4,但本发明不限于此。阵列区域240由平行于线状区域220的多个子线状阵列区域242组成,每一子线状阵列区域242具有多个区块260A与260B,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标头微图像单元A以及多个数据微图像单元B分别依照一排列顺序设置于所述区块260A与260B。每一数据微图像单元B选择性地分别设置于区块260B的多个虚拟区域262之一,且标头微图像单元A呈现标头信息,数据微图像单元B呈现指标数据。值得注意的是,指标矩阵280内的所有子线状阵列区域242的排列顺序不完全一致。
    更详细而言,区块260A与260B中皆分别具有一个微图像单元A或B。在图2A中,区块260B中绘示有多个数据微图像单元B,仅是用以表明数据微图像单元B可能的摆放位置,而非用以标示单一区块260B含有多个数据微图像单元B。多个区块260B藉由数据微图像单元B在其内部的摆放位置,来代表对应的一组位数值,而区块260A则藉由标头微图像单元A呈现标头信息。在对图像指标20进行图像识别时,标头信息可协助如图1B中的电子系统110进行定位以及定向。一个标头微图像单元A’可以选择性地设置于其所属的区块260A的虚拟中心P或偏离区块260A的虚拟中心P,藉以更佳地协助电子系统110进行定位以及定向。
    图2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数据区块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A与2B,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区块260B还被分为第一虚拟区域262A、第二虚拟区域262B、第三虚拟区域262C以及第四虚拟区域262D。数据微图像单元B选择性地设置于区块260B的第一虚拟区域262A、第二虚拟区域262B、第三虚拟区域262C或第四虚拟区域262D,藉以使区块260B对应于位数值00、01、10或11。更进一步来说,图2B中的实施例即是说明区块260B是依据数据微图像单元B以及虚拟中心P的相对位置来分别代表不同的位数值,而将图像指标20内所有区块260B所代表的位数值进行组合即可得到图像指标20的指标数据。
    重新参照图2A,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指标20为5行4列(M=5,N=4)的指标矩阵280。换言之,M与N为正整数而分别大于2。指标矩阵280由线状区域220与阵列区域240所组成,而阵列区域240由平行于线状区域220 的多个子线状阵列区域242组成。线状区域220具有4个区块260A,而子线状阵列区域242各具有1个区块260A以及3个区块260B,并且标头微图像单元A以及多个数据微图像单元B分别依照一排列顺序而设置于区块260A以及260B内。在图2A中,图像指标20内的所有子线状阵列区域242的排列顺序不完全一致。更详细而言,在阵列区域240中,标头微图像单元A所属的区块260A位于阵列区域240的斜线上,而斜线外的每一其它区块260B则具有数据微图像单元B。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斜线为阵列区域240的对角线。在此图像指标20中,最少包括8(即M+N-1)个标头微图像单元A。
    图2C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结构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A~图2C,图像指标结构I是由多个图像指标20所拼合而成。多个图像指标20并合为图像指标结构I,而数据微图像单元B在图像指标结构I的每一行与每一列中的连续排列数目不超过3个(即不超过N-1=3与M-1=4)。因此,对图像指标结构I上进行图像识别时,电子系统可以在获得放大影像后,很容易地利用图像指标结构I中的多个标头微图像单元A进行定位或定向,进而大幅地提高对图像指标结构I的识别率。
    更详细而言,参照图2A~2C,若将线状区域220内的区块260A皆视为第一标头区块,而阵列区域240内设置标头微图像单元A、A’的区块260A皆视为第二标头区块,则第一标头区块是设置于阵列区域240的一侧,并且横向地排列于指标矩阵280的线状区域220,而第二标头区块斜向地排列于指标矩阵280的阵列区域240。明显地,第一标头区块的虚拟中心P所形成的第一虚拟线与第二标头区块的虚拟中心P所形成的第二虚拟线间会呈现一夹角,并且所述夹角小于90度(参照图2C)。
    值得注意的是,在图2C中的图像指标结构I不论是否倒置,标头微图像单元A所属的多个区块260A皆排列而呈现出多个Z字型。换言之,标头微图像单元A所属的多个区块260A纵使在图像指标结构I倒置时,其排列模式仍旧不变。针对前述图像指标结构I,若电子系统在图像指标结构I倒置的情况下进行识别并试图读取指标数据,便会因无法利用标头微图像单元A进行正确的定位或正确的定向而造成识别错误。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此时每一阵列区域240内的一个标头微图像单元A’偏离其所属的区块260A的虚拟中心P。在图2A~2C中,区块260A中绘示有 多个标头微图像单元A’,仅是用以表明标头微图像单元A’可能的摆放位置,而非用以标示单一区块260A含有多个标头微图像单元A’。前述标头微图像单元A’所属的区块260A距离相邻的线状区域220不等距(L1不等于L2),而其余标头微图像单元A位于所属区块260A的虚拟中心P。藉此,通过偏移一个标头微图像单元A’,电子系统可以判断标头微图像单元A’与相邻线状区域220内多个标头微图像单元A的相对位置关系而进一步地对图像指标结构I进行定向。在本实施例中,偏离虚拟中心P的标头微图像单元A’所属的区块260A距离相邻的线状区域220(或者是相邻的线状区域220的区块260A)并不等距。值得注意的是,若标头微图像单元A、A’所属的多个区块260A在图像指标结构I倒置时,其排列模式会相对地改变,则阵列区域240内的一个标头微图像单元A’可以是选择性地设置在其所属区块260A的虚拟中心P或者是偏离其所属区块260A的虚拟中心P。
    重新参照图2A,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区块260A具有偏离虚拟中心P的标头微图像单元A’时,所述区块260A也可以对应至一个位数值。更详细而言,若对图像指标20进行图像识别时,电子系统可以根据区块260A的标头微图像单元A’与虚拟中心P的相对位置关系来进一步推算区块260A所代表的位数值。换言之,利用区块260A中的标头微图像单元A’,图像指标20的指标数据承载量可更进一步地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纵使图像指标结构不需要藉由偏移虚拟中心P的标头微图像单元A’来协助定向,标头微图像单元A’仍旧可以用于提升图像指标20的指标数据承载量。
    图3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的示意图。图3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结构的示意图。请参照3A与图3B,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指标20A为4行4列(M=4,N=4)的指标矩阵280。类似地,图像指标20A的指标矩阵280由线状区域220以及阵列区域240所构成,而阵列区域240由平行于线状区域220的多个子线状阵列区域242组成。线状区域220具有4个标头微图像单元A,而子线状阵列区域242各具有1个标头微图像单元A以及3个数据微图像单元B并分别依照一排列顺序设置于多个区块260A与260B中。图像指标20A内的所有子线状阵列区域242的排列顺序不完全一致。更详细而言,在阵列区域240中,标头微图像单元A所属的区块260A位于阵列区域240的斜线上,而斜线外的每一其它区块260B则具有数据微图像单元B。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斜线上的一个区 块260A相邻于线状区域220。在此图像指标20A中,最少包括7个(M+N-1)标头微图像单元A。
    类似于图2A~2C中的图像指标20,若将图像指标20A的线状区域220内的区块260A皆视为第一标头区块,而阵列区域240内设置标头微图像单元A、A’的区块260A皆视为第二标头区块,则第一标头区块横向地排列于指标矩阵280的线状区域220,而第二标头区块斜向地排列于指标矩阵280的阵列区域240。此时,第一标头区块的虚拟中心P所形成的第一虚拟线与第二标头区块的虚拟中心P所形成的第二虚拟线间会呈现一夹角,并且所述夹角小于90度(参照图3B)。与图像指标20不同的地方在于,图像指标20A的第二标头区块并不是排列于阵列区域240的对角线上。
    由图3B可知,图像指标结构IA中,数据微图像单元B不论是在图像指标结构IA的每一行与每一列中的连续排列数目,仍旧维持在3(即不超过N-1=M-1=3)以下。此外,类似于图2C,图像指标结构IA不论是否倒置,标头微图像单元A所属的多个区块260A皆呈现相同的排列模式。因此,每一阵列区域240内的一个标头微图像单元A’偏离其所属的区块260A的虚拟中心P,藉以使电子系统在识别时可以判断区块260A与相邻线状区域220的相对位置关系而进一步地对图像指标结构IA进行定向。
    图像指标的设计形式并不限于此图2A~2C以及图3A~3B的实施例,还可以有其它设计形式。图4A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的示意图。图4B与图4C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结构的示意图。与图2A中的图像指标20相比,图4A中的图像指标20B,其3个子线状阵列区域242中,有2个子线状阵列区域242在标头微图像单元A与数据微图像单元B的排列顺序上一致,而另有1个子线状阵列区域242在标头微图像单元A与数据微图像单元B的排列顺序上不同。明显地,在阵列区域240中,标头微图像单元A所属的区块260A的散布位置并不能以阵列区域240上的一条斜直线划过。请参照图4B与图4C,与前述图像指标结构I、IA的不同之处在于,标头微图像单元A所属的多个区块260A在图像指标结构IB的正置(图4B)与倒置(图4C)时所呈现的排列模式并不相同。在此情况下,阵列区域240内的标头微图像单元A并不一定需要进行偏移,而电子系统可以直接通过图像指标20B的标头微图像单元A进行定位与定向。
    通过不同的数据微图像单元B设计,图像指标的指标数据承载量同样也 可以获得有效地提升。图5A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的示意图。图5B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数据区块的示意图。参照图5A与图4B,图像指标30具有标头微图像单元A与数据微图像单元B,分别设置于区块360A与360B中。数据微图像单元B,选择性地分别设置于数据区块360B的多个虚拟区域362之一。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每一区块360B还被分为第一虚拟区域362A、第二虚拟区域362B、第三虚拟区域362C、第四虚拟区域362D、第五虚拟区域362E、第六虚拟区域362F、第七虚拟区域362G与第八虚拟区域362H。换言之,数据微图像单元B可选择的设置位置,例如是以绕圆的方式环绕虚拟中心P。数据微图像单元B选择性地设置于区块360B的第一虚拟区域至第八虚拟区域362A~362H其中之一,藉以使区块360B对应于位数值000、001、010、011、100、101、110与111的其中之一。
    详细而言,区块360B的设计仍旧是利用数据微图像单元B与虚拟中心P的相对位置关系来表示区块360B所代表的位数值。然而在本实施例中,位数值的有效位数相比于图2B的实施例中的位数值是上升了1位。换言之,即是在不增加区块360B在图像指标30中的密度而有效地提升了图像指标30的指标数据承载量。
    图6A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的示意图。图6B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数据区块的示意图。参照图6A与图6B,图像指标40的区块460B与460B’皆被分为第一虚拟区域462A、第二虚拟区域462B、第三虚拟区域462C以及第四虚拟区域462D。然而,对区块460B’而言,区块460B’还依据数据微图像单元B与其所属区块460B’的虚拟中心P间的距离与数据微图像单元B所处的虚拟区域462A~462D而对应至位数值。以图6B为例,纵使数据微图像单元B皆设置于第一虚拟区域462A,然而数据微图像单元B与虚拟中心P的远近关系,仍就可以使区块460B’分别代表为位数据000与001。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区块460B’内的数据微图像单元B有可能被设置于较靠近区块460B’边缘的位置上,为了避免连续两个区块460B’被设置在同一行上而使得数据微图像单元B因邻近于区块460B’边缘而被错误地归属于相邻的区块460B’,区块460B与区块460B’必须交错地设置。图6C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的示意图。类似于图6A,图像指标40’中包括在每一区块行上交错设置的区块460B与区块460B’。图像指标40’与图像指标40的主要差异在于标头微图像单元的设置方式。
    图7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图像指标的示意图。请参照图7,与图2A的实施例相比,图像指标70同样为4行4列(M=4,N=4)的指标矩阵780,但指标矩阵780中的线状区域720与多个子线状阵列区域742在排列方向不同于线状区域220与多个子线状阵列区域242。除此之外,图像指标70的其余详细设定,请参照前述图像指标20、20A~20B、30、40、40’的详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图像指标为一指标矩阵,并且包括多个标头微图像单元与多个数据微图像单元。藉由精确地在指标矩阵中设置标头微图像单元与数据微图像单元,使得图像指标在进行图像识别时,具有较佳的识别率。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应当可以做出少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准。

    关 键  词:
    图像 指标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图像指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54014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