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4539692
  • 上传时间:2018-10-18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2.54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56877.4

    申请日:

    2014.07.22

    公开号:

    CN104091242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IPC(主分类):G06Q 10/06申请公布日:2014100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Q 10/06申请日:20140722|||公开

    IPC分类号:

    G06Q10/06(2012.01)I

    主分类号:

    G06Q10/06

    申请人:

    中国人民大学

    发明人:

    丁子涵; 薛四新

    地址:

    100872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所述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包括:电子档案身份证单元、二维码扫描验证单元和数据库管理单元。本发明首先设计电子档案身份证元数据信息,然后利用扫描枪获取电子档案身份证二维码信息,并通过二维码扫描验证单元纠错译码出原始二维码信息,最后将信息传输到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添加操作日志记录,实现电子档案身份证的统一综合管理。根据本发明,可以有效实现电子档案身份证的前端控制和生命周期管理,且系统易于维护、鲁棒性强,对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包括:
    电子档案身份证单元,用于设计电子档案身份证元数据信息;
    二维码扫描验证单元,用于纠错译码出具有唯一标识的二维码信息;
    数据库管理单元,实现电子档案身份证的综合管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所述的电子档案身份证包括下述中的数据信息:电子档案身份证编号、文件标题、形成单位、形成时间、存放位置、类别、密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所述的二维码扫描验证单元包括:
    二维码扫描,利用二维码扫描枪获取二维码信息;
    二维码验证,用于纠错译码出原始的二维码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所述的二维码类别是PDF417码或QR码或汉信码。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所述的数据库管理单元是SQL SERVER或MYSQL或A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

    6.
      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01,设计电子档案身份证元数据;
    步骤S102,二维码扫描;
    步骤S103,二维码验证;
    步骤S104,添加操作日志记录;
    步骤S105,电子档案身份证统一综合管理。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S101中,结合电子档案身份证元数据信息,设计二维码中存储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编号、文件标题、形成单位、形成时间、存放位置、类别、密级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S102中,利用二维码扫描枪获取电子档案身份证的二维码信息,之后进行二维码验证,纠错译码出原始二维码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S104中,操作日志包括下述信息:身份证编号、保管期限、操作日期、操作人员、操作行为、操作原因、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S105中,数据库管理单元获取电子档案身份证信息,并实现所有电子档案身份证信息的统一综合管理。

    说明书

    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档案馆电子档案管理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其快捷、方便的特点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加速推动传统社会向智能社会迈进。二维码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具有信息量大、容错率高、稳定性好、成本低廉等特点,凭借其较强的纠错能力和较高的防伪度,现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跨媒介服务的关键入口。人们只需要通过“扫一扫”的简单操作,便可以立即读取二维条码内的信息,或通过诸如手机等智能终端直接与互联网相连,实现从线下媒介快速进入线上网络,进而获取更多信息,因而备受广大用户的青睐,成为推广信息社会建设的重要工具。如今,二维码已成为移动互联网市场众多产品的标配,成为网络浏览、下载、购物、支付等各项应用的入口,渗透至用户餐厅、地铁、电视、社交等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所。
    二维码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广泛应用,给我国档案事业和档案管理工作在推进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带来了诸多潜在的应用前景。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障碍出现在异构系统中档案信息流转和长期保存阶段,具体表现在电子 文件在流转过程中,同一份文件的信息被不同机构或部门重复录入,进行辅助归档和档案移交时,也需通过手工录入的方式将案卷和文件的信息输入数据库,这样容易出现数据录入不完整或录入错误数据等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电子文件容易修改且修改后不易留下痕迹,处于异构系统环境下的电子档案在传递过程中难以保存其原始文件格式,以及在信息系统因技术升级而导致电子档案文件格式的转换,从而无法确保电子档案的凭证价值的可靠性和合法性。
    针对此类问题,如果将二维条码技术引入电子文件管理中,不仅可以采集每份电子文件自身的基本信息编码生成二维码,在电子文件流转过程中,只需要使用条码扫描器识读文件的二维条码,就可以将该文件的相关信息保存到数据库,避免了大量的人工录入工作,有效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此外,还可以将二维码技术与现有档案管理系统和数字化管理标准实现对接,赋予每一份电子档案唯一的二维码标签,忠实记录电子文件的内容特征和文件形成、处理和利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关键信息,结合二维码查阅软件,实现对每份档案身份的识别与其流转过程的追溯,从而保障档案凭证的合法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实现电子档案的生命周期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通过设计电子档案身份证元数据信息,然后利用扫描枪获取电子档案身份证二维码信息,并通过二维码扫描验证单元纠错译码出原始二维码信息,最后将信息传输到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添加操作日志记录,实现电子档案身份证的统一综合管理。根据本发明,可以有效实现电子档案身份证 的前端控制和生命周期管理,且系统易于维护、鲁棒性强,对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包括:电子档案身份证单元、二维码扫描验证单元和数据库管理单元。
    其中,所述的电子档案身份证单元用于设计电子档案身份证元数据信息。
    优选的,所述的电子档案身份证包括下述中的数据信息:电子档案身份证编号、文件标题、形成单位、形成时间、存放位置、类别、密级。
    优选的,所述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编号包括下述信息:国家代码、档案馆代码、档案形成单位代码、档案门类代码、电子档案形成年度、顺序号。
    其中,所述的二维码扫描验证单元,用于获取原始的电子档案身份证二维码信息。
    优选的,二维码扫描验证单元包含二维码扫描,利用二维码扫描枪获取二维码信息。
    优选的,二维码扫描验证单元包含二维码验证,用于纠错译码出原始的二维码信息。
    优选的,二维码编码类别采用下述中的一种:PDF417码或QR码或汉信码。
    优选的,二维码扫描枪以无线连接的方式与数据库管理单元通信。
    可选的,二维码扫描枪以有线连接的方式与数据库管理单元通信。
    其中,所述的数据库管理单元,实现电子档案身份证的统一综合管理。
    优选的,所述的数据库管理单元包含下述中的一种数据库:SQL SERVER或MYSQL或ACESS数据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S101,设计电子档案身份证元数据;步骤S102,二维码扫描;步骤S103,二维码验证;步骤S104,添加操作日志记录;步骤S105,电子档案身份证统一综合管理。
    其中,所述步骤S101中,结合电子档案身份证元数据信息,设计二维码中存储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编号、文件标题、形成单位、形成时间、存放位置、类别、密级信息,并形成原始的二维码。
    其中,所述步骤S102中,利用二维码扫描枪获取电子档案身份证的二维码信息,二维码具有较高的容错率,即使表面破损,也能纠错译码出原始二维码信息。
    其中,所述步骤S103中,根据二维码编码原理,纠错译码出原始二维码信息。
    优选的,获取电子档案身份证二维码信息后,以无线方式传输到数据库管理系统单元中。
    可选的,获取电子档案身份证二维码信息后,以有线方式传输到数据库管理系统单元中。
    其中,所述步骤S104中,数据库管理系统获取电子档案身份证二维码信息后,添加操作日志记录,包括身份证编号、保管期限、操作日期、操作人员、操作行为、操作原因、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其中,所述步骤S105中,数据库管理单元获取电子档案身份证信息后,添加电子档案身份证的操作日志记录,并对所有的电子档案身份证信息实现统一综合管理。
    优选的,数据库的数据字典中添加电子档案身份证的操作日志字段,包括身份证编号、保管期限、操作日期、操作人员、操作行为、操作原因、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可以实现电子档案身份证的前端控制和生命周期管理,且系统易于维护、鲁棒性强,对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基本结构框图;
    图2显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编号设计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示意图;
    图4显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子档案身份证操作方法流程图;
    图5显示了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电子档案身份证操作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本发明通过设计电子档案身份证元数据信息,利用扫描枪获取电子档案身份证二维码信息,并通过二维码扫描验证单元纠错译码出原始二维码信息,最后将信息传输到数据库管理系统,同时添加操作日志记录,实现电子档案身份证的统一综合管理。本发明可以有效实现电子档案身份证的前端控制和生命周期管理,且系统易于维护、鲁棒性强,对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基本结构框图。
    如图1所述,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包括电子档案身份证单元1、二维码扫描验证单元2和数据库管理单元3。
    电子档案身份证单元1用于电子档案身份证的设计,其中电子档案身份证由电子档案身份证编号、文件标题、形成单位、形成时间、存放位置、类别、密级组成。
    二维码扫描验证单元2包含二维码扫描和二维码验证,其中二维码扫描利用二维码扫描枪获取二维码信息,二维码验证用于纠错译码出原始的二维码信息。
    数据库管理单元3包含数据库管理系统,其中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电子档案身份证信息的统一综合管理,包括电子档案身份证原始信息和操作日志记录信息。
    图2显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编号设计示意图。
    如图2所示,电子档案身份证编号具有28位标准编码,采取分层设计思想,编码总长固定,编码方式简单,具有核心语义信息,电子档案身份证编号设计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国家代码、档案馆代码、档案形成单位代码、档案门类代码、电子档案形成年度、顺序号。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将对以上六部分分别进行具体阐述。
    国家代码(2位):采用《国家及下属地区名称代码第1部分:国家代码》(ISO 3166-1-2006)定义的国家代码,便于识别、维护。图2中,中国大陆的国家代码为CN。
    档案馆代码(6位):依据《编制全国档案馆名称代码实施细则》(国档发〔1987〕4号)对档案馆所赋予的代码,便于识别、维护。图2中,421031代表鞍山市档案馆。
    档案形成单位代码(4位):各级档案部门为属管辖范围内的全部档案移交单位统一分配的编号。档案形成单位代码编制规则由《档号编制规则》(DA/T 13-1994)定义,便于识别、维护。图2中电子档案形成单位编号为X043,代表鞍山市公安局。
    电子档案门类代码(2位):电子档案门类代码是档案馆赋予档案门类的代码,由每一门类拼音首字母组成。档案门类代码编码规则由表1《档案门类代码编码方案》定义。图2中电子档案类型WS为文书档案门类。
    表1:档案门类代码编码方案

    档案门类档案门类代码文书档案WS照片档案ZP录音档案LY录像档案LX专业档案ZY科技档案KJ

    电子档案形成日期(8位):电子档案形成的具体日期,采用结构化标准编码格式,年月日顺排,年4位数字标识、月和日2位数字标识,不足位数补0。图2中电子档案形成日期为2011年10月12日,且标识为20111012。
    电子档案生成序号(6位):按照年、月或日的固定计算周期,对归档的电子档案进行流水排序。图2中,按日为计算周期,000001代表鞍山市档案馆在2011年10月12日归档的第一份电子档案。
    图3显示了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电子档案身份证左上角包含中国档案图标,中间最上边两行文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档案身份证,右下角为与电子档案身份证元数据信息一一对应的二维码,该二维码采用QR码。此外,本发明电子档案身份证由电子档案身份证编号、文件标题、形成单位、形成时间、存放位置、类别、密级组成。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电子档案身份证编号为:
    CN421031X043WS20111012000001
    该编号具有28位标准编码,采用分层设计思想,思路清晰,语义明确。第1~2位编号代表国家代码CN,即中国;第3~8位代表档案馆代码421031,即鞍山市档案馆;第9~12位代表电子档案形成单位代码X043,即鞍山市公安局;第13~14位代表电子档案门类代码WS,即文书档案门类;第15~22位代表电子档案形成日期20111012,即2011年10月12日;第23~28位代表电子档案生成序号000001,即鞍山市档案馆在2011年10月12日归档的第000001份电子档案。
    文件标题为出入境管理档案,代表档案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
    形成单位为鞍山市公安局,代表该电子档案由鞍山市公安局制作。
    形成时间为2011年10月12日,代表形成电子档案的时间。
    存放位置为鞍山市档案馆,代表电子档案具体存放位置。
    类别为政务类,代表与行政日常事务管理有关的电子档案。
    密级为公开,代表档案可公开面向大众群体,不存在保密限制。
    图4显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子档案身份证操作方法流程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步骤S101,设计电子档案身份证元数据。
    电子档案身份证元数据由电子档案身份证编号、文件标题、形成单位、形成时间、存放位置、类别、密级组成。根据电子档案基本信息,并根据表2中的数据字典,设计完成电子档案身份证元数据,并编码生成二维码。
    表2 电子档案身份证数据字典
    序号字段名中文名类型长度允许空主键1ID_NO身份证编号INT4 2REC_NAME文件标题NTEXT32 3FORM_CORP形成单位NTEXT32 4FORM_DATE形成时间DATET IME8 5RESV_POS存放位置NTEXT32 6CATEGORY类别NTEXT16 7SECU_LEVL密级NTEXT8 

    如表2所示,表中第一行“序号”为本发明电子档案身份证数据字典的顺序号,取值范围为1~7;“字段名”用英文表示,且每一行内字段名与“中文名”一一对应,“类型”INT代表整型数据,取值范围为-2^31到(2^31-1),NTEXT代表长度可变的UNICODE数据,DATETIME代表日期时间,支持的日期范围从1753年1月1日到9999年12月31日,时间部分的精确度为3.33毫秒,第一行中“长度”的单位为字节,且列中的数字代表该字段能够包含的最大字节数,“允许空”中带有“√”表示此字段的描述或取值可以为空,ID_NO即身份证编号作为本发明电子档案身份证数据字典的主键值,能唯一的标识表中的每一行记录。
    步骤S102,二维码扫描。
    利用二维码扫描枪获取电子档案身份证的二维码信息,二维码具有较高的容错率,即使表面破损,也能纠错译码出原始二维码信息。
    步骤S103,二维码验证。
    根据二维码编码原理,纠错译码出原始二维码信息,并以无线方式传输到数据库管理系统单元中。
    步骤S104,添加操作日志记录。
    数据库管理系统获取电子档案身份证二维码信息后,添加操作日志记录,包括身份证编号、保管期限、操作日期、操作人员、操作行为、操作原因、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步骤S105,电子档案身份证统一综合管理。
    数据库管理单元获取电子档案身份证信息后,添加电子档案身份证的操作日志记录,并对所有的电子档案身份证信息实现统一综合管理。
    数据库的数据字典中,电子档案身份证的操作日志字段包括身份证编号、、保管期限、操作日期、操作人员、操作行为、操作原因、审核人员、审核日期,具体定义如表3所示。
    表3 电子档案身份证操作日志数据字典
    序号字段名中文名类型长度允许空主键1ID_NO身份证编号INT4 2FORM_CORP保管期限DATE3 3FORM_DATE操作日期DATETIME8 4RESV_POS操作人员NTEXT4 5CATEGORY审核人员NTEXT4 6FORM_DATE审核日期DATETIME8  

    如表3所示,表中第一行“序号”为本发明数据库操作日志记录中数据字典的顺序号,取值范围为1~6;“字段名”用英文表示,且每一行内字段名与“中文名”一一对应,“类型”INT代表整型数据,取值范围为-2^31到(2^31-1),DATE代表日期值,支持的日期范围从0001-01-01到9999-12-31,NTEXT代表长度可变的UNICODE数据,DATETIME代表日期时间,支持的日期范围从1753年1月1日到9999年12月31日,时间部分的精确度为3.33毫秒,第一行中“长度”的单位为字节,且列中的数字代表该字段能够包含的最大字节数,“允许空”中带有“√”表示此字段的描述或取值可以为空,ID_NO即身份证编号作为本发明电子档案身份证数据字典的主键值,能唯一的标识表中的每一行记录。
    图5显示了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电子档案身份证操作方法流程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S101,设计鞍山市出入境管理电子档案身份证。
    电子档案身份证元数据由电子档案身份证编号、文件标题、形成单位、形成时间、存放位置、类别、密级组成。
    本具体实施例中,电子档案身份证中文件标题为出入境管理档案,形成单位为鞍山市公安局,形成时间为2011年10月12日,存放位置为鞍山市档案馆,类别为政务类,密级为公开,电子档案身份证编号为CN421031X043WS20111012000001。
    设计完成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电子档案身份证之后,根据QR码编码规则,并根据上表2中的数据字典格式,生成电子档案身份证元数据二维码信 息。
    步骤S102,二维码扫描。
    利用二维码扫描枪获取电子档案身份证的二维码信息,二维码具有较高的容错率,即使表面破损,也能纠错译码出原始二维码信息。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扫描枪采用霍尼韦尔MS1690二维码扫描枪,利用该扫描枪扫描鞍山市出入境管理电子档案身份证上的二维码信息。
    步骤S103,二维码验证。
    根据二维码QR码编码原理,纠错译码出原始二维码信息,并以无线方式传输到数据库管理系统单元中。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二维码验证管理系统接收二维码扫描枪发送过来的二维码信息,并进行纠错译码工作,解析出二维码包含的元数据信息,具体如下:
    形成单位为鞍山市公安局,形成时间为2011年10月12日,存放位置为鞍山市档案馆,类别为政务类,密级为公开,电子档案身份证编号为CN421031X043WS20111012000001。
    获取电子档案身份证原始二维码信息后,二维码扫描枪以无线的方式传输到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中,进行日志记录操作。
    步骤S104,添加操作日志记录。
    数据库管理系统获取电子档案身份证二维码信息后,添加操作日志记录,包括身份证编号、保管期限、操作日期、操作人员、操作行为(比如著录、修改、删除)、操作原因、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该鞍山市出入境管理电子档案身份证编号为 CN421031X043WS20111012000001,保管期限为10年,操作日期为2012年03月14日,操作人员为张三,操作行为为著录,审核人员为李四,审核时间为2012年04月01日。
    步骤S105,电子档案身份证统一综合管理。
    数据库管理单元获取电子档案身份证信息后,添加电子档案身份证的操作日志记录,并对所有的电子档案身份证信息实现统一综合管理。
    二维码扫描验证单元将电子档案身份证元数据信息传输到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库按照预定义的数据字典,将该鞍山市出入境管理电子档案身份证信息添加到数据库,同时添加操作日志记录,通过数据库表链接,将操作日志记录中的身份证编号和电子档案身份证内的身份证编号一一对应,进而实现所有电子档案身份证信息的统一综合管理。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关 键  词:
    一种 基于 二维码 技术 电子 档案 身份证 管理 系统 操作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及操作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53969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