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1579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7 CN 104215798 A (21)申请号 201410459106.8 (22)申请日 2014.09.10 G01R 1/04(2006.01) G01R 31/02(2006.01) (71)申请人 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523576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莆心湖浦 龙工业区莆田路 7 号 (72)发明人 李垂猛 邵继铭 汪谢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连平 (54) 发明名称 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
2、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 置, 包括上架、 下架和支撑杆, 所述上架设置有 DC 测试模块和 AC 测试模块, 所述下架设置有治具升 降机构和治具阻挡装置, 所述上架和所述支撑杆 之间设置有测试托盘机构, 所述测试托盘机构设 置有固定连接块和连接块, 所述测试托盘机构一 端通过所述固定连接块与所述上架连接, 所述测 试托盘机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支撑杆 连接。 本发明通过带线式自动通电测试装置, 自动 进行充电器的DC和AC通电测试, 测试托盘机构解 决了人为的因素导致的充电器测试晃动接触不良 导致的漏测问题, 稳定通电测试, 提高了带线式充 电器自动通电测试的工作效率和自动化, 使带。
3、线 式充电器的品质更稳定。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15798 A CN 104215798 A 1/1 页 2 1. 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 包括 : 上架、 下架和支撑杆,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 架设置有DC测试模块和AC测试模块, 所述下架设置有治具升降机构和治具阻挡装置, 所述 上架和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测试托盘机构, 所述测试托盘机构设置有固定连接块和连接 块, 所述测试托盘机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
4、连接块与所述上架连接, 所述测试托盘机构另一 端通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支撑杆连接。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治具升降 机构包括升降气缸、 气缸顶杆、 导杆和治具托台, 所述升降气缸设置于所述下架的下方, 所 述气缸顶杆的活动端与所述治具托台连接, 所述导杆设置于所述治具托台, 所述治具托台 还设置有定位销。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测试托盘 机构包括托盘手指、 固定连接块、 气缸、 连接块、 第一转轴、 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 所述第一 转抽分别与所述固定连接块和所述气缸的固定端连接, 。
5、所述第二转抽分别与所述连接块和 所述托盘手指连接, 所述第三转抽分别与所述托盘手指和所述气缸的活动端连接。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治具阻挡 装置包括顶动气缸、 顶动块、 气缸升降杆、 第一固定连接块、 第四转轴、 第五转轴、 第二固定 连接块和阻挡轮, 所述顶动气缸通过第一固定连接块与所述下架连接, 所述气缸升降杆与 所述顶动块连接, 所述顶动块与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块通过所述第四转轴连接, 所述阻挡轮 与所述顶动块通过第五转轴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块与所述下架固定连接。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 其特征。
6、在于 : 所述 DC 测试模 块包括 DC 测试探针和第一端子, 所述 DC 测试探针与所述 DC 测试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端 子与外部电连接。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AC 测试模 块包括 AC 测试探针和第二端子, 所述 AC 测试探针与所述 AC 测试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二端 子与外部电连接。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测试托盘 机构设置有 2 件, 所述测试托盘机构对称的设置在所述上架两侧。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治。
7、具升降 机构和所述治具阻挡装置均设置有 2 件。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DC 测试模 块和所述 AC 测试模块均设置有 4 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15798 A 2 1/3 页 3 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充电器测试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充电器的生产包括通电测试流程, 目前的通电测试流程一般采用人工手动式的进 行测试, 为了保证充电器的质量既要对AC直流插脚进行交流通电测试, 又要对DC插头进行 直流通电测试, 在这个过程中,。
8、 经常有漏测的现象, 甚至在交流 AC 测试中人员容易发生触 电事故, 要实现自动生产面临很大的困难, 尤其是带线式的充电器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线体 容易散开, 在搬运过程中极其容易缠绕到机械设备中造成生产中断, 并且导致出现设备故 障, 致使带线式充电器的质量下降, 自动生产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而提供一种带线式充电器自动测试铆 合镭雕生产线的下料机构。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带线式充电器自动测试铆合镭雕生产线的下料机构, 包括搬运机构和脱 PIN 辅助 机构, 所述搬运机构包括 X 轴系统、 Y。
9、 轴系统、 Z 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 足, 而提供一种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 该装置解决了手工进行通电测试时漏测 的现象, 以及在手动交流 AC 测试中人员容易触电的问题, 而且提高了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 电测试的工作效率, 使得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的品质更稳定。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7 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 包括 : 上架、 下架和支撑杆, 所述上架设置有 DC 测试模块和 AC 测试模块, 所述下架设置有治具升降机构和治具阻挡装置, 所述上架和所述 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测试托盘机构, 所述测试托盘机构设置有固定。
10、连接块和连接块, 所述测 试托盘机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连接块与所述上架连接, 所述测试托盘机构另一端通过所述 连接块与所述支撑杆连接。 0008 所述治具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 气缸顶杆、 导杆和治具托台, 所述升降气缸设置 于所述下架的下方, 所述气缸顶杆的活动端与所述治具托台连接, 所述导杆设置于所述治 具托台, 所述治具托台还设置有定位销。 0009 所述测试托盘机构包括托盘手指、 固定连接块、 气缸、 连接块、 第一转轴、 第二转轴 和第三转轴, 所述第一转抽分别与所述固定连接块和所述气缸的固定端连接, 所述第二转 抽分别与所述连接块和所述托盘手指连接, 所述第三转抽分别与所述托盘手指和。
11、所述气缸 的活动端连接。 0010 所述治具阻挡装置包括顶动气缸、 顶动块、 气缸升降杆、 第一固 定连接块、 第四转 轴、 第五转轴、 第二固定连接块和阻挡轮, 所述顶动气缸通过第一固定连接块与所述下架连 说 明 书 CN 104215798 A 3 2/3 页 4 接, 所述气缸升降杆与所述顶动块连接, 所述顶动块与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块通过所述第四 转轴连接, 所述阻挡轮与所述顶动块通过第五转轴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块与所述下架 固定连接。 0011 所述 DC 测试模块包括 DC 测试探针和第一端子, 所述 DC 测试探针与所述 DC 测试 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端子与外部电连接。 00。
12、12 所述 AC 测试模块包括 AC 测试探针和第二端子, 所述 AC 测试探针与所述 AC 测试 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二端子与外部电连接。 0013 所述测试托盘机构设置有 2 件, 所述测试托盘机构对称的设置在所述上架两侧。 0014 所述治具升降机构和所述治具阻挡装置均设置有 2 件。 0015 所述 DC 测试模块和所述 AC 测试模块均设置有 4 件。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通过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 自动化的分别进 行 DC 和 AC 通电测试, 测试托盘机构解决了人为的因素导致的充电器测试晃动接触不良导 致的漏测问题, 稳定测试DC和AC通电测试, 防止人员触。
13、电事故, 保证了人身安全, 提高了带 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的工作效率和自动化, 使得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的品质更 稳定。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本发明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 2 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3 为本发明的治具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4 为本发明的治具阻挡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 图 5 为本发明的测试托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 1 至图 5 中包括 : 下架 610 ; 上架 611 ; 支撑杆 612。 0023 DC 测试模块 620 ; DC 测试探针 621 ; 第一端子 622。 0024 AC 测。
14、试模块 630 ; AC 测试探针 631 ; 第二端子 632。 0025 测试托盘机构 640 ; 托盘手指 641 ; 固定连接块 642 ; 气缸 643 ; 连接块 644 ; 第一转 轴 645 ; 第二转轴 646 ; 第三转轴 647。 0026 治具阻挡装置 650 ; 顶动气缸 651 ; 顶动块 652 ; 气缸升降杆 653 ; 第一固定连接块 654 ; 第四转轴 655 ; 第五转轴 656 ; 第二固定连接块 657 ; 阻挡轮 658。 0027 治具升降机构 660 ; 升降气缸 661 ; 导杆 662 ; 治具托台 663 ; 定位销 665 ; 气缸顶杆。
15、 666。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但本发明 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0029 参考图 1 和图 2, 带线式充电器自动通电测试装置, 包括 : 上架 611、 下架 610 和支 撑杆 612, 所述上架 611 安装有 DC 测试模块 620 和 AC 测试模块 630, 所述下架 610 安装有 治具升降机构660和治具阻挡装置650, 所述上架611和所述支撑杆612之间设置有测试托 盘机构 640。 说 明 书 CN 104215798 A 4 3/3 页 5 0030 如图 3 所示 : 所述治具升降机构 660 包。
16、括升降气缸 661、 气缸顶 杆 666、 导杆 662 和治具托台 663, 所述升降气缸 661 设置于所述下架 610 的下方, 所述气缸顶杆 666 的活动 端与所述治具托台 663 连接, 所述导杆 662 设置于所述治具托台 663, 所述治具托台 663 还 设置有定位销 665。 0031 如图 5 所示 : 所述测试托盘机构 640 包括 : 托盘手指 641、 固定连接块 642、 气缸 643、 连接块 644、 第一转轴 645、 第二转轴 646 和第三转轴 647, 所述气缸 643 通过第一转抽 645 与所述固定连接块 642 连接, 所述托盘手指 641 通过。
17、第二转抽 646 与所述连接块 644 连接, 所述气缸 643 的活动端通过第三转抽 647 与所述托盘手指 641 连接, 所述固定连接块 642 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架 611 上, 所述连接块 644 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 612 上, 所述测试 托盘机构 640 设置有 2 件, 所述测试托盘机构 640 对称的设置在所述上架 611 两侧。 0032 如图 2 和图 4 所示 : 所述治具阻挡装置 650 包括 : 顶动气缸 651、 顶动块 652、 气缸 升降杆 653、 第一固定连接块 654、 第四转轴 655、 第五转轴 656、 第二固定连接块 657 和阻挡 轮 658,。
18、 所述顶动气缸 651 通过第一固定连接块 654 与所述下架 610 连接, 所述气缸升降杆 653与所述顶动块652连接, 所述顶动块652与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块657通过所述第四转轴 655 连接, 所述阻挡轮 658 与所述顶动块 652 通过第五转轴 656 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连接块 657 与所述下架 610 固定连接。 0033 如图 5 所示 : 所述 DC 测试模块 620 包括 DC 测试探针 621 和第一端子 622, 所述 DC 测试探针 621 与所述 DC 测试模块 620 电连接, 所 述第一端子 622 与外部电连接。所述 AC 测试模块 630 包括 AC 。
19、测试探针 631 和第二端子 632, 所述 AC 测试探针 631 与所述 AC 测试 模块 630 电连接, 所述第二端子 632 与外部电连接。 0034 具体工作时, 先将治具升降机构 660 的治具托台 663 下降到底位, 测试托盘机构 640的托盘手指641向外张开。 载有带线式充电器的治具被传送到本发明的装置中, 治具阻 挡装置 650 的阻挡轮 658 翘起, 治具托台 663 在升降气缸 661 的推动下上升, 载有带线式充 电器的治具落入定位销665中进行定位, 当治具上升到指定位置时, 测试托盘机构640的托 盘手指 641 向内抓紧, 托住治具, DC 测试探针 62。
20、1 与产品的 DC 插脚接触, AC 测试探针 631 插入治具的 DC 测试接触孔中, 同步进行通电测试。治具托台 663 在升降气缸 661 的拉动下 降, 回到原始位置, 留出载有产品治具通过的通道, 当此测试位正在测试时, 其他载有产品 的治具可以流到下一同样的工位进行测试。 0035 做完通电测试后, 治具托台663上升接住载有产品的治具, 测试托盘机构640的托 盘手指 641 向外张开, 治具托台 663 下降到底部, 阻挡轮 658 下降, 让测试完成的载有产品 的治具传送到其他工位。如此完成一次循环。 0036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 例, 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施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 等效组合。 说 明 书 CN 104215798 A 5 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15798 A 6 2/3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15798 A 7 3/3 页 8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15798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