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溶剂结晶法制取精萘工艺。 萘是煤焦油中含量最高的双环化合物,是有机合成工业中最重要的原料之一,是生产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炸药、H-酸、β-萘酚、苯酐等精细化工产品必需原料。目前国内大部分焦化厂只生产工业萘或压榨萘,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产品,杂质较多,给分离精制增加困难。因此精萘十分紧缺,一直供不应求。
目前,国内精萘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有区域熔融法、分步熔融结晶(箱法)及化学法等。
区域熔融工艺的特点是:精萘纯度高、处理量大,基本上没有环境污染。但是,技术复杂、设备一次投资相当大。精萘机的操作条件控制要求相当严格。各段温度梯度控制精度要求在05℃以内。目前采用该技术常由电脑控制系统。相应地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很高,操作程序不易掌握。
熔融分步结晶法最初为法国Proabd公司专利,六十年代先后在英国和捷克建厂投入生产。但此后未在国际上进一步推广。其主要原因是设备庞大,操作周期长。
化学法萘精制工艺已生产多年,面临淘汰。主要原因是工艺流程太长,萘的回收率较低。仅洗涤过程中,纯萘的损失量约5%。生产需要较大量的浓硫酸和烧碱,而且一般不能回收利用,所以,环境污染严重,工人操作条件比较恶劣,设备腐蚀严重,生产成本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足以克服上述缺点的溶剂结晶法制取精萘工艺,它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周期短,产品质量稳定,无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用原料选择焦化厂、煤气厂的废萘渣或焦油渣(又称黑渣),经蒸馏截取210~230℃时的馏分;也可直接采用工业萘或水萘。将回收的馏分或工业萘、水萘置入反应釜内,再加入有机溶剂,其用量与原料用量的重量比为2.5~3.5∶1,加温至70~80℃,使全部原料溶解,然后逐渐降温至30~15℃,重新结晶,再进入离心机分离。将分离出的溶剂回收再用,分离出的精萘干燥后即成产品。其中有机溶剂应优先选用在70~80℃时萘的溶解度高,在室温时萘的溶解度低地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或苯类溶剂。其浓度分别是甲醇75~95%,乙醇75~95%,也可用78%的甲醇和22%轻柴油混合液作溶剂。
由于萘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温度过高,使溶剂大量挥发,增加生产成本,故加温时控制在70~80℃为佳。随着温度的降低,萘的溶解度变小,萘可结晶出来。温度越低,结晶出来的精萘越多,但温度过低,需要多增设致冷制备。因此,结晶温度控制在室温,一般夏季为25~30℃,冬季不低于15℃。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用萘渣或焦油渣进行蒸馏,当温度上升到210℃时进行回收,控制温度升至230℃时止,回收温度在210~230℃期间的馏分主要是工业萘,以回收的工业萘加入反应釜,再加入浓度80~85%的乙醇(或同类溶剂),其用量为工业萘∶乙醇=1∶3~3.5,加温至70~80℃使全部工业萘溶解。然后逐渐降温至20~15℃,重新结晶,再进入离心机分离。分离出的精萘放入干燥箱干燥,冷却后包装成产品;分离出的溶剂回收再用。
实施例2:直接采用工业萘或水萘加入反应釜,再按重量比为1∶2.5~3的用量加入浓度为75~80%的乙醇或同类溶剂,加温至70~75℃使全部原料溶解,然后逐渐降温至25~20℃,重新结晶,再进入离心机分离,分离出的精萘放入干燥箱干燥,冷却后包装成产品,分离出的溶剂回收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