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架桥机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车辆,特别涉及一种架设铁路混凝土T型梁的铁路架桥机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提速的要求,32米T型混凝土桥梁(通桥2201型)被广泛应用,其架桥施工所需设备为铁路架桥机。现有铁路架桥机车辆结构仍然延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技术,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车辆车体底架一位端落在一台5D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上,二位端通过一组小底架落在两台2D轴铸钢三大件式转向架上。因5D轴转向架构架跨距大,当车辆通过曲线时中部轮对产生较大的偏移量,造成较大的横向力;二是5D轴转向架端为了保持作业时车体的稳定而采用旁承承载的结构型式,使这种铁路架桥机车辆动力学性能差,曲线通过能力低,运营速度低,不适应铁路提速的要求,且通过小曲线时经常出现掉道的现象;三是在新建和旧线改造提速线路时采用的32米T型桥梁(通桥2201型),该梁裸梁重148t,前方站配碴后重达160t,使现有架桥机车辆在架设该种梁片时前5D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的轴重最大能达到40t以上,超过了该型车轴的额定载荷40t,存在极大的不安全因素。因此改进铁路架桥机车辆结构,提高架桥机车辆的商业运营速度、降低架桥机施工作业时前转向架轴重,提高架桥机的安全性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综上所述,现有架桥机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商业运营速度等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了一种铁路架桥机之车辆,它用于架设各种梁跨的铁路混凝土T型梁,其动力学性能良好,曲线通过能力高,商业运营速度高,能满足铁路运输提速的要求,同时减小作业工况下的前转向架轴重,提高架桥机的安全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铁路架桥机之车辆,它包括车体底架、小底架、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底架有两个,分别为小底架I和小底架II,所述的小底架I上通过心盘与车体底架联接,所述的小桥架I下通过心盘与两台二E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联接,所述的小桥架II上通过心盘与车体底架联接,所述的小桥架II下通过心盘与两台三E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联接。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车体底架与小底架I之间旁承结构为间隙旁承,车体底架与小底架II之间旁承结构为可调间隙旁承。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小底架II与三E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之间旁承结构为可调间隙旁承,所述的小底架I与二E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之间旁承结构为弹性旁承。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车体底架为无中梁结构,由侧梁、牵引梁、枕梁、横梁组成,所述的侧梁为两根平行设置的鱼腹箱型梁,由与其垂直设置的枕梁、横梁联接成一体,枕梁与横梁平行设置于两侧梁之间,牵引梁平行于侧梁并固定联接于枕梁上。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小底架I由一根纵梁、垂直设置于其中部的中横梁及设置于两端的两根端横梁组焊而成,所述的纵梁为鱼腹型箱梁结构。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小底架II由一根纵梁、垂直设置于其中部的中横梁及设置于两端的两根端横梁组焊而成,所述的纵梁为凹底型箱梁结构。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可调间隙旁承装置由旁承体、旁承盒、旁承活动垫块、调节丝杆、锁紧螺母等组成,所述的旁承体置于旁承盒内且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为斜面,其下设置有可在旁承盒内移动的、上表面为与旁承体下表面贴合的旁承活动垫块,所述的旁承活动垫块的移动由一端伸出旁承盒外、另一端穿过其中体内并与其螺纹联接的调节丝杆控制,调节丝杆由锁紧螺母锁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两个小底架的结构型式,所有的转向架均通过小底架与车体底架联接,且采用两组三E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代替了原有5D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避免因5D轴转向架构架跨距大,车辆通过曲线时中部轮对产生较大的偏移量,产生较大的横向力,造成通过小曲线时经常出现掉道的现象;且比原有架桥机车辆增加了一个轮对,减小了作业工况下的前转向架轴重,使前转向架最大轴重减小到33.4t。大大减小了因轴重超过额定载荷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为避免因转向架均通过小桥架联接增加了车辆整体高度的问题,本发明的车体底架采用双鱼腹箱型侧梁承载的无中梁结构,小底架I主要承载部件纵梁采用鱼腹型箱梁结构,小底架II主要承载部件纵梁采用凹底型箱梁结构,优化车辆的钢结构型式,在满足了钢结构强度要求的情况下,保证了架桥机的作业净空,避免了结构改变对车辆整体高度的影响。
本发明在车体底架与小底架II之间设置可调间隙旁承、小底架II与三E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之间设置可调间隙旁承,可调间隙旁承通过拧动调节丝杆来推动旁承活动块移动以此调整旁承体的高度,通过调整锁紧螺母来锁定旁承活动块的位置。在架桥机车辆挂运时通过调整旁承活动块位置将旁承体调整至最低位并锁定,此时旁承间隙为挂运状态要求,在架桥机车辆作业时通过调整旁承活动块位置将旁承体调整至与上旁承贴合并锁定,此时旁承与心盘共同承载,既避免了作业时车体因为旁承间隙产生晃动的现象,提高了架桥机的安全稳定行,又提高了架桥机车辆的动力学性能。这种结构能同时满足作业和挂运工况的要求,解决了原架桥机车辆为满足作业时的稳定性要求采用旁承承载而大大降低车辆的动力学性能,严重制约了其商业运营速度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架桥机车辆的动力学性能,提高了商业运营速度、降低了架桥机施工作业时前转向架轴重,提高架桥机的安全性,符合铁路高速发展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车体底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小底架I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小底架II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可调间隙旁承结构示意图;
图6为传统铁路架桥机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车体底架,2-小底架I,3-小底架II,4-二E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5-三E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6-间隙旁承,7-可调间隙旁承,8-弹性旁承,101-侧梁,102-牵引梁,103-枕梁,104-横梁,201-纵梁I,202-中横梁I,203-端横梁I,303-纵梁II,304-中横梁II,305-端横梁II,701-旁承体,702-旁承盒,703-旁承活动垫块,704-调节丝杆,705-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及其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铁路架桥机之车辆,如图1至图5所示,它包括车体底架1、小底架、转向架,小底架有两个,分别为小底架I 2和小底架II 3,小底架I 2上通过心盘与车体底架1联接,车体底架1为无中梁结构,由侧梁101、牵引梁102、枕梁103、横梁104组成,侧梁101为两根平行设置的鱼腹箱型梁,由与其垂直设置的枕梁103、横梁104联接成一体,枕梁103与横梁104平行设置于两侧梁101之间,牵引梁102平行于侧梁101并固定联接于枕梁103上。小底架I 2由一根纵梁I 201、垂直设置于其中部的中横梁I 202及设置于两端的两根端横梁I 203组焊而成,纵梁I 201为鱼腹型箱梁结构。小底架II 3由一根纵梁II 303、垂直设置于其中部的中横梁II 304及设置于两端的两根端横梁II 305组焊而成,纵梁II 303为凹底型箱梁结构。小桥架I 2下通过心盘与两台二E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4联接,小桥架II 3上通过心盘与车体底架12联接,小桥架II 3下通过心盘与两台三E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5联接。车体底架1与小底架I 2之间旁承结构为间隙旁承6,车体底架1与小底架II 3之间旁承结构为可调间隙旁承7,小底架II 3与三E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5之间旁承结构为可调间隙旁承7。可调间隙旁承7由旁承体701、旁承盒702、旁承活动垫块703、调节丝杆704、锁紧螺母705等组成,旁承体701置于旁承盒702内且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为斜面,其下设置有可在旁承盒702内移动的、上表面为与旁承体701下表面贴合的旁承活动垫块703,旁承活动垫块703的移动由一端伸出旁承盒702外、另一端穿过其中体内并与其螺纹联接的调节丝杆704控制,调节丝杆704由锁紧螺母705锁紧。小底架I 2与二E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4之间旁承结构为弹性旁承8。
本发明发明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采用了车体底架通过两个小底架与二E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三E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相联接的方式,即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