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pdf

  • 上传人:111****11
  • 文档编号:453345
  • 上传时间:2018-02-17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469.6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44518.X

    申请日:

    2008.04.02

    公开号:

    CN101250945A

    公开日:

    2008.08.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G 23/02申请日:20080402授权公告日:20100609终止日期:2016040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3/02; G01N3/00

    主分类号:

    E04G23/02

    申请人:

    四川省建科工程技术公司

    发明人:

    张 瀑; 鲁兆红

    地址:

    610081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四川省建科工程技术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梁 田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对需要进行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楼板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加载部位和加载力的大小;b.根据步骤a计算的加载力大小确定撑杆、预应力拉索的长度;c.分别将撑杆一端固定于步骤a确定的加载部位处,将预应力拉索的两端固定在楼板周边构件上;d.将预应力拉索横向张拉,使张拉后的将预应力拉索作用于撑杆凸出于楼板的末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楼板的带载加固、卸载加固及现场加荷试验的方法,该方法便于操作和实施,能显著提高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及加载试验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对需要进行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楼板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加载部位和加载力的大小;
    b、根据步骤a计算的加载力大小确定撑杆、预应力拉索的长度;
    c、分别将撑杆一端固定于步骤a确定的加载部位处,将预应力拉索的两端固定在楼板周边构件上;
    d、将预应力拉索横向张拉,使张拉后的预应力拉索作用于撑杆凸出于楼板的末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拉索为钢绳或钢绞线或钢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的撑杆凸出于楼板的末端设有与预应力拉索分布方向一致的凹槽;所述步骤d中预应力拉索横向张拉后设置于凹槽内作用于撑杆。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与楼板底面或顶面垂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部位均匀分布于楼板上;所述预应力拉索排列成格子型网状;所述撑杆均设置于预应力拉索交会处且撑杆凸出的末端受交会的预应力拉索共同作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由若干小撑杆构成,各小撑杆与楼板固定的末端分散分布,各小撑杆凸出的末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或为一体结构,预应力拉索作用于各小撑杆凸出的末端。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中的撑杆、预应力拉索及将撑杆、预应力拉索固定于楼板上的构件或连接件与楼板为可拆卸连接,该方法应用于楼板的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时,在完成卸载或加荷试验后,预应力拉索和撑杆均可卸除。

    8.
       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对需要进行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楼板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加载部位和加载力的大小;
    b、根据步骤a计算的加载力大小确定撑杆、预应力拉索的长度;
    c、分别将撑杆一端固定于步骤a确定的加载部位处,将预应力拉索的两端固定在楼板周边构件上;
    d、步骤c所述撑杆具有调节其凸出于楼板长度的长度调节装置,撑杆凸出于楼板的末端设有与预应力拉索分布方向一致的凹槽,将预应力拉索置于撑杆末端的凹槽内后调节撑杆的长度至步骤b中计算确定的长度。

    说明书

    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中,楼板是最基本的构件之一,它量大面广,是承受外加荷载的第一道关口,楼板的承载力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一方面在建筑物的改造与加固中,由于加固所针对的对象是已建设完成的建筑结构,因此,结构在加固前必然处于受力状态,由于结构存在的初始荷载使结构构件产生初始应力或初始变形,该结构构件的初始应力的高低或初始变形的程度是否消除或消除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加固效果。在《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中,强调了在“验算结构构件承载力时,应考虑原结构在加固时的实际受力状况,包括加固部分应变滞后的特点,以及加固部分与原结构共同工作程度”。因此,在加固前对结构进行卸载或采用可以带载加固的方法是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在缺少设计与施工资料时,为了了解楼板的实际承载能力,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是对楼板进行荷载试验。
    现有的加固技术中,一般采用卸除楼板上的外加荷载在仅保留板自重的条件下进行加固;如果卸除外加荷载难度较大或成本较高时,则采用千斤顶多点顶撑系统进行卸载。这种方法对板卸载程度难以有效控制,而且顶撑系统有可能影响到下部楼层楼板,从而导致须对下层楼板增设支撑,增加了支撑的工作量及施工的难度。
    当需要通过荷载试验了解楼板的实际承载能力时,现有的方法主要有堆载、和加水两种方法,其加载的成本较高、周期较长,制约了荷载试验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楼板的带载加固、卸载加固及现场加荷试验的方法,该方法便于操作和实施,能显著提高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及加载试验的效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对需要进行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楼板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加载部位和加载力的大小;b、根据步骤a计算的加载力大小确定撑杆、预应力拉索的长度;c、分别将撑杆一端固定于步骤a确定的加载部位处,将预应力拉索的两端固定在楼板周边构件上;d、将预应力拉索横向张拉,使张拉后的将预应力拉索作用于撑杆凸出于楼板的末端。
    本发明用于楼板的带载加固、卸载加固及现场加荷试验的方法相对于采用满堂架顶撑系统或千斤顶多点顶撑系统,其结构简单、对后续施工基本无影响;相对于采用楼板表面上加设一层钢丝网的加固方法,本发明由于在预应力拉索中施加了预加力,是一种主动的加固方法,预应力拉索作用于撑杆后,使得撑杆对楼板产生一个方向由撑杆凸出的末端指向撑杆固定端的作用力;同时由于本发明的结构中增设了撑杆,在竖直方向上所提供的卸载或加固作用力远大于采用在楼板表面上加设一层钢丝网的加固结构,而且可以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整撑杆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或是通过加力工具改变预应力拉索预应力的大小,调整撑杆在竖直方向上的卸载或加固作用力。本发明方法所述的加载部位位于楼板的底面或顶面,当加载部位位于楼板的底面时,该方法为用于楼板的带载加固、卸载加固的方法;当加载部位位于楼板的顶面时,该方法为用于现场加荷试验的方法,用于现场加荷试验时,通过加力设备或工具增大预应力拉索的应力,可增大撑杆在竖直方向上对楼板的作用力,即起到增大了楼板荷载的作用。本发明方法的步骤c可以先将撑杆的一端固定于楼板的加载部位,也可以先将预应力拉索的两端固定在楼板周边构件上,其施工顺序可以交换,该方法所述构件可以固定于楼板周边,或是楼板周边的梁上,或是固定于楼板周边的墙上。
    所述预应力拉索为钢绳或钢绞线或钢棒。
    所述步骤c的撑杆凸出于楼板的末端设有与预应力拉索分布方向一致的凹槽;所述步骤d中预应力拉索横向张拉后设置于凹槽内作用于撑杆。
    所述撑杆与楼板底面或顶面垂直。
    所述加载部位均匀分布于楼板上;所述预应力拉索排列成格子型网状;所述撑杆均设置于预应力拉索交会处且撑杆凸出的末端受交会的预应力拉索共同作用。
    所述撑杆由若干小撑杆构成,各小撑杆与楼板固定的末端分散分布,各小撑杆凸出的末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或为一体结构,预应力拉索作用于各小撑杆凸出的末端。
    所述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中的撑杆、预应力拉索及将撑杆、预应力拉索固定于楼板上的构件或连接件与楼板为可拆卸连接,该方法应用于楼板的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时,当加固或加荷试验完成后,撑杆与预应力索均可拆除。
    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对需要进行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楼板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加载部位和加载力的大小;b、根据步骤a计算的加载力大小确定撑杆、预应力拉索的长度;c、分别将撑杆一端固定于步骤a确定的加载部位处,将预应力拉索的两端固定在楼板周边构件上;d、步骤c所述撑杆具有调节其凸出于楼板长度的长度调节装置,撑杆凸出于楼板的末端设有与预应力拉索分布方向一致的凹槽,将预应力拉索置于撑杆末端的凹槽内后调节撑杆的长度至步骤b中计算确定的长度。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用于建筑领域中加载、加固、卸载的便于操作和实施、对后续施工基本无影响且对楼板竖直方向上的卸载或加固作用效果显著;本发明由于在钢绳或钢绞线中施加了预加力,是一种主动的加固方法,同时由于本发明的结构中增设了撑杆,在竖直方向上所提供的卸载或加固作用力远大于采用在楼板表面上加设一层钢丝网的加固结构,而且可以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整撑杆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调整钢绳或钢绞线在竖直方向上的卸载或加固作用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对需要进行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楼板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加载部位和加载力的大小;b、根据步骤a计算的加载力大小确定撑杆、预应力拉索的长度;c、分别将撑杆一端固定于步骤a确定的加载部位处,将预应力拉索的两端固定在楼板周边构件上,该步骤所用的撑杆与楼板底面或顶面垂直,撑杆凸出于楼板的末端设有与预应力拉索分布方向一致的凹槽;d、将预应力拉索横向张拉,使张拉后的预应力拉索设置于撑杆凸出于楼板的末端的凹槽内作用于撑杆。
    本方法的所述加载部位均匀分布于楼板上;所述预应力拉索排列成格子型网状;所述撑杆均设置于预应力拉索交会处且撑杆凸出的末端受交会的预应力拉索共同作用。本实施例的预应力拉索为钢绳、钢绞线、钢棒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方法所述的加载部位位于楼板的底面或顶面,当加载部位位于楼板的底面时,该方法为用于楼板的带载加固、卸载加固的方法;当加载部位位于楼板的顶面时,该方法为用于现场加荷试验的方法。参加图1所示,图1中加载部位位于楼板的底面,图1的结构为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施工后所具有的用于楼板的带载加固、卸载加固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各部件与楼板可以是永久性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本装置的部件即撑杆、预应力拉索及将撑杆、预应力拉索固定于楼板上的构件或连接件,本装置应用于楼板的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时,当加固或试验完成后,撑杆与预应力索均可拆除,根据施工需要,可选用该装置永久性设置或是在施工后拆除。
    实施例2: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撑杆不是单独的一根与楼板底面或顶面垂直的柱状支撑物构成,而是由三根小撑杆构成,三根小撑杆与楼板固定的末端均匀的分散分布,形成一稳定的三角支架,三根小撑杆凸出的末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或为一体结构,预应力拉索2作用于各小撑杆凸出的末端。该结构可以加强撑杆与楼板底面或顶面的连接关系的稳固性。显然,本实施例的小撑杆可以不仅限于三根,可以为两根或是更多,本实施例其他各方法步骤及施工后所具有的用于楼板的带载加固、卸载加固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对需要进行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楼板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加载部位和加载力的大小;b、根据步骤a计算的加载力大小确定撑杆、预应力拉索的长度;c、分别将撑杆一端固定于步骤a确定的加载部位处,将预应力拉索的两端固定在楼板周边构件上;d、步骤c所述撑杆具有调节其凸出于楼板长度的长度调节装置,撑杆凸出于楼板的末端设有与预应力拉索分布方向一致的凹槽,将预应力拉索置于撑杆末端的凹槽内后调节撑杆的长度至步骤b中计算确定的长度。
    本实施例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撑杆其长度可自行调节固定,因此本方法不需要对预应力拉索进行横向张拉,而直接将预应力拉索置于撑杆末端的凹槽内再调节撑杆的长度至计算确定的长度即可,此时同样使得预应力拉索具备设定大小的预加作用力。本实施例的方法其他步骤及设置可以参照实施例1和实施例2实施。

    关 键  词:
    建筑 域中 楼板 加固 卸载 试验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建筑领域中楼板带载加固、卸载加固或加荷试验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5334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