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物秸秆制肥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作物秸秆制肥法.pdf(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310423790.X (22)申请日 2013.09.17 C05F 17/00(2006.01) C05F 11/08(2006.01) (71)申请人 李少洋 地址 116033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 街道营日路 12 号 (72)发明人 李少洋 (54) 发明名称 一种作物秸秆制肥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作物秸秆制肥法, 其特征 在于, 主要包括作物秸秆60%、 厩肥10%、 细土30%, 其具体制备方法为作物秸秆喷洒发酵培养液, 在 水中侵泡 24-36h ; 在发酵池内底层先铺一层池 塘淤泥层, 厚度在。
2、 10-20cm, 铺垫第一层作物秸秆 60%、 喷洒少量的石灰水, 铺垫第二层细土 30% 和 第三层厩肥 10%, 外层用泥无透气封盖, 5-10 天翻 堆一次, 喷洒发酵培养液, 外层用泥封盖 5-10 天 即可。 其优点合理利用废弃的秸秆, 减少了沤肥周 期和翻堆次数, 此方法流失的营养元素极少, 发挥 了作物秸秆成分最大作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4671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46713 A 1/1 页 2 1.一种作。
3、物秸秆制肥法, 其特征在于, 主要包括作物秸秆60%、 厩肥10%、 细土30%, 其具 体制备方法如下 : (1) 作物秸秆喷洒发酵培养液, 在水中侵泡 24-36h ; (2) 在发酵池内底层先铺一层池塘淤泥层, 厚度在 10-20cm ; (3) 铺垫第一层作物秸秆 60%、 喷洒少量的石灰水 ; (4) 铺垫第二层细土 30% 和第三层厩肥 10%, 外层用泥无透气封盖 ; (5) 5-10 天翻堆一次, 喷洒发酵培养液, 外层用泥封盖 5-10 天即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作物秸秆制肥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酵培养液各组 份为酵母菌 3%5%、 乳酸菌 1%2%,。
4、 蛋白质 0.5%1% 和水, 在无氧条件下培养 35 天, 温 度在 354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46713 A 2 1/1 页 3 一种作物秸秆制肥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沤肥方法, 具体涉及到的是一种作物秸秆制肥法。 技术背景 0002 作物秸秆富含氮、 磷、 钾、 钙、 镁和有机质等, 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 源, 特别适合沤肥, 而且肥料的营养全面, 是在农村便宜又效果好的有机肥材料。目前传统 的沤肥方法时间较长, 且翻堆的次数较频繁, 采用菌种发酵的方法成本又比较高且流失的 营养元素较多。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作物秸秆制肥。
5、法, 解决了上述的不足之处, 减少了沤肥周期 和翻堆次数。 0004 一种作物秸秆制肥法, 其特征在于, 主要包括作物秸秆 60%、 厩肥 10%、 细土 30%, 其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 (1) 作物秸秆喷洒发酵培养液, 在水中侵泡 24-36h ; (2) 在发酵池内底层先铺一层池塘淤泥层, 厚度在 10-20cm ; (3) 铺垫第一层作物秸秆 60%、 喷洒少量的石灰水 ; (4) 铺垫第二层细土 30% 和第三层厩肥 10%, 外层用泥无透气封盖 ; (5) 5-10 天翻堆一次, 喷洒发酵培养液, 外层用泥封盖 5-10 天即可。 0005 所述的发酵培养液各组份为酵母菌 3%5。
6、%、 乳酸菌 1%2%, 蛋白质 0.5%1% 和 水, 在无氧条件下培养 35 天, 温度在 3540。 0006 本发明的优点 : 合理利用废弃的秸秆, 减少了沤肥周期和翻堆次数, 此方法流失的 营养元素极少, 发挥了作物秸秆成分最大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实施例 1: 取酵母菌3%、 乳酸菌1%, 蛋白质0.5%和水, 在无氧条件下培养5天, 保持温度在35 40, 制得发酵培养液。5000kg 作物秸秆喷洒 10kg 的发酵培养液, 在水中侵泡 24-36h ; 在 发酵池内底层先铺一层池塘淤泥层, 厚度在 10-20cm ; 铺垫第一层作物秸秆 5000kg、 喷洒 100kg 的石灰水 ; 铺垫第二层细土 2500 和第三层厩肥 1000kg, 外层用泥无透气封盖 ; 5-10 天翻堆一次, 喷洒发酵培养液 100kg, 外层用泥封盖 5-10 天即可。 说 明 书 CN 104446713 A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