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无机颜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铁红的氧化物,特别是天然铁红的制取方法。 铁红,在化学工业中用作触煤和生产其它含铁产品的原料,特别是油漆的基本原料,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本发明人于一九八九年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一项申请号为89107330的《天然铁红的制取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将全铁在30%以上的赤铁矿石采集分选出来,经水冲洗再粉碎成粉末,并对水溶盐高于2%的粉末进一步水洗,进行过滤,对过滤后的滤饼在105-700℃温度下干燥1-1.5小时,对干燥后的滤饼再次粉碎即成天然铁红(Fe2O3、SiO2、H2O)产品。上述工艺虽然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铁红的生产方法,而且经济效益显著,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无法将含铁品位较低的铁矿加工成高品位的天然铁红。
本发明的目地在于提供一种将品位较低的铁矿直接加工成高品位天然铁红的生产工艺,同时对其它如锌、锰、钙等污染铁红的有害元素,进行了有效地控制,并在颜色上采用微粉碎机进行表面调色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工艺过程为:将Fe2O3含量≥77%(即全铁含量≥55%)的原料矿石,经去掉泥沙和其它有机物及水分后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矿粉经振动筛过筛后,再经磨矿机把1毫米以下的筛下物磨至粒度为0-0.074毫米的磨粉,再将0-0.074毫米粒度的磨粉至少经过两次经磁选,把具有弱磁性的赤铁矿石采用强磁选机选出,其中给矿浓度为20-50%,磁场强度在14000奥斯特,将强磁选后的精选矿粉经离心机分选出精矿,经浓缩机浓缩,而后进行干燥,其干燥温度在105-200℃之间,回转干燥温度在300-800℃之间,干燥时间为1-3小时。干燥后的精品由皮带输送机送至磨矿机进行磨粉,其粒度在320目以下余量≤0.2%,然后按品位等级进行表面调色,经检测合格后,在45-60℃温度下进行包装即为高品位天然铁红产品。
由上所述,利用自然资源的铁矿开发天然铁红为国家节省大量硫酸、烧碱等化工原料和能源,缩减了大量的合成工时,将制取铁红的工艺简化,并使铁红成本降低40%左右。利用本工艺可生产出高品位(90%)的天然铁红,主要技术指标达到GB1863-80中的H102以上,其中抗氧化性防腐性能都优于人工合成的铁红和低品位天然铁红。
下面钭结合工艺流程图对本发明工艺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将原料矿开采后要去掉泥、沙和其它有机物及水分,其具体指标参看表1。
2、破碎:采用颚式破碎机及圆锥破碎机进行粗破、中破至13-0厘米,在破碎过程中不能带进杂质和脏物,破碎后最好放进贮罐。
3、将破碎后的矿石经振动筛筛去出物为0-1毫米粒度,出料口为6毫米,1-6毫米为粗精矿原料,经分析后,全铁品位达到新要求的品位,需要重新破碎。
4、把1毫米以下的筛下物矿经磨矿机磨至0-0.075毫米范围内,大于0.075毫米的矿料通过螺旋分级机返回到磨矿机中重新磨碎。
5、强磁选:首先确定给矿浓度在20-50%之间及上述的0-0.075毫米粒度的矿粉,因为粒度对选矿很重要,不同的选矿粒度,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在生产前必须根据原料的具体情况,确定正确的选矿粒度。选矿的粒度,要根据脉石在矿物中能与三氧化二铁分开的粒度来决定。磁场强度也要根据具体矿源的比磁化系数来决定一般赤铁矿的比磁化系数小,所显示的磁性很弱,因此必须要用较强的磁性,才能保证选入,本工艺选用14000奥斯特(平方厘米/克)。
6、将通过强磁选的矿粉通过φ800×600毫米的离心机进行分选,其选矿的转速为300-600转/分。
7、经离心机选出的精矿,经过浓缩机浓缩,而后进行干燥,干燥温度在105-200℃之间,回转干燥器温度在300-800℃之间,时间为1.5小时。干燥后的精品由皮带输送机送到磨机进行磨粉工艺。磨粉后,经检测后进行表面调色工艺,而后在50℃左右下进行包装,即为高品位(90%)天然铁红。
实例一
将除杂后的全铁在55%以上、粒度200-0毫米的原矿经颚式破碎机两次破碎粒度为13-0毫米,经振动筛和磨矿机细磨,将通过高堰式螺旋分级机粒度为0-0.74毫米(大于0.74毫米粒度的原矿返回重新过磨矿机)的原矿经φ150或φ200的水力旋流器后进行强磁粗选(φ1000仿琼斯),再通过φ1000仿琼斯强磁精选,然后再经φ800×600的离心机离心选,将精选后的精矿通过φ6000中心传动的浓缩机浓缩,采用内滤式过滤机过滤,然后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150℃,时间为2小时,干燥后经磨粉机(320目筛余量≤0.2%),经细磨调色后在50℃温度下进行包装。经实例一生产出的两批样品,第一批样品经一一七厂检测参数报告单见表2,第二批样品经东北工学院检测参数报告单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