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燃煤矸石山生态治理专用的土工格室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燃煤矸石山生态治理专用的土工格室结构.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960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0 CN 104196039 A (21)申请号 201410458904.9 (22)申请日 2014.09.10 E02D 17/20(2006.01) (71)申请人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家园绣菊园 7 号 (72)发明人 赵平 范天立 马亚云 黄琴焕 刘玲 位蓓蕾 李咏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代理人 张文祎 (54) 发明名称 一种自燃煤矸石山生态治理专用的土工格室 结构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燃煤矸石山生态。
2、治理专用 的土工格室结构, 通过特制的土工格室产品实现 了土工格室技术与植物纤维毯技术的优势互补、 组合施工工艺创新, 通过土工格室在高陡边坡上 形成的蜂巢骨架实现厚客土层基础稳固, 通过植 物纤维毯在客土表层形成的雀巢骨架实现植物种 子与表土流失防护, 通过土工格室外向面尖状突 起结构弱化与纤维毯的刚性接触, 从而部分消除 纤维毯与表层土壤的间隙, 同时尖状突起穿插透 过纤维毯可实现纤维毯与土工格室的结合, 防止 顺坡向错动下滑。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
3、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96039 A CN 104196039 A 1/1 页 2 1. 一种自燃煤矸石山生态治理专用的土工格室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土工格室结构 包括沿边坡铺设的土工格室(1)以及覆盖在所述土工格室(1)上的纤维毯(2), 所述土工格 室(1)包括至少第一土工格室片材(3), 所述第一土工格室片材(3)的下部至少部分为锯齿 形, 中部开有根孔(4), 所述第一土工格室片材(3)的上部间隔设有尖状突起(5), 至少部分 所述尖状突起 (5) 位于所述土工格室 (1) 中相邻第一土工格室片材 (3) 的连接处, 且所述 尖状突起 (5) 刺入所述纤维毯。
4、 (2) 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工格室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在锯齿形第一土工格室片材(3) 的下部中, 相邻两个锯齿间的夹角 () 为 30 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工格室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相邻第一土工格室片材(3) 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者铆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土工格室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土工格室片材 (3) 的连 接处均设有尖状突起 (5)。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土工格室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土工格室结构还包括第二 土工格室片材, 所述第二土工格室片材的下部至少部分为锯齿形, 中部开有根孔, 所述第二 土工格室片材的。
5、上部为平滑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土工格室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土工格室结构还包括第三 土工格室片材, 所述第三土工格室片材的上部和下部均为平滑结构, 中部开有根孔。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96039 A 2 1/3 页 3 一种自燃煤矸石山生态治理专用的土工格室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坡生态防护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燃煤矸石山生态治理专用 的土工格室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在自燃煤矸石山生态治理工程中用黄土覆盖煤矸石山体表面是一种简单经济且 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 煤矸石山的休止角较大, 覆盖的松散黄土层处于非稳定状态, 极易 流失。其。
6、技术关键是采用压实工艺增加土壤密度和稳定性, 虽然有利于防火灭火却不利于 植物的生长, 没有植被覆盖保护, 黄土层仍然会产生侵蚀沟失效。 用土工格室技术可以有效 地解决覆盖黄土层厚度和基础稳定性。 0003 土工格室是由高强度的 HDPE 或 PP 共聚料宽带, 经过强力焊接或铆接而形成的一 片网状格室结构。它伸缩自如, 运输时可缩叠起来, 使用时张开并又充填土石或混凝土料, 构成具有强大侧向限制和大刚度的结构体。它可用来做为垫层, 处理软弱地基增大地基的 承载能力, 也可铺设在坡面上构成坡面防护结构, 还可以用来建造支挡结构等。 但普通的土 工格室用于矸石山这样高陡边坡生态治理时, 外开口的。
7、种子和表土易流失, 且格室外侧的 网格平面不利于采取其它水土保持措施。 0004 此外, 目前普通的土工格室用于高陡边坡生态防护时, 虽然土工格室的侧向限制 力保障了坡面加厚客土层的基本稳固, 但是, 在施工完成初期, 外开口的表层种子和土壤易 受风雨侵蚀流失, 产生片状秃斑和鱼鳞坑状凹穴。 并且, 植物根、 茎木质化程度较低, 枝叶覆 盖度不高时水土流失会加剧, 使生态护坡效果大打折扣。 并且, 格室外侧的网格平面不利于 采取其它水土保持措施。 0005 另一方面, 植物纤维毯可以显著降低坡面的表层土壤侵蚀强度, 改善坡面景观, 促 进植被恢复, 在 25 度以上陡坡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70以。
8、上。在原理上, 该技术是本着叶落 归根、 秸秆还田的理念, 充分利用植物枯落物的持水能力和有机质与微生物对土壤的活化 能力来改善植物种苗的生存条件, 保墒衡温。但是, 植物纤维毯力学强度较低, 无法承受厚 客土层在坡面沉降的下坠力, 导致植物纤维毯易于破损。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自燃煤矸石山生态治理专用的土工格室结构, 在取得更 好的生态防护效果的同时, 还能够有效解决植物纤维毯易于破损的难题。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燃煤矸石山生态治理专用的土工格室结 构, 所述土工格室结构包括沿边坡铺设的土工格室以及覆盖在所述土工格室上的纤维毯, 所述土工格室包。
9、括至少第一土工格室片材, 所述第一土工格室片材的下部至少部分为锯齿 形, 所述第一土工格室片材的中部开有根孔, 所述第一土工格室片材的上部间隔设有尖状 突起, 至少部分所述尖状突起位于所述土工格室中相邻第一土工格室片材的连接处, 且所 述尖状突起刺入所述纤维毯内。 说 明 书 CN 104196039 A 3 2/3 页 4 0008 优选地, 在锯齿形第一土工格室片材的下部中, 相邻两个锯齿间的夹角为 30 60。 0009 优选地, 所述相邻第一土工格室片材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者铆接。 0010 优选地, 所述相邻第一土工格室片材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者铆接。 0011 优选地, 在所述。
10、土工格室片材的连接处均设有尖状突起。 0012 优选地, 所述土工格室结构还包括第二土工格室片材, 所述第二土工格室片材的 下部至少部分为锯齿形, 中部开有根孔, 所述第二土工格室片材的上部为平滑结构。 0013 优选地, 所述土工格室结构还包括第三土工格室片材, 所述第三土工格室片材的 上部和下部均为平滑结构, 中部开有根孔。 0014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优点是 : 0015 本发明通过特制的土工格室产品实现了土工格室技术与植物纤维毯技术的优势 互补、 组合施工工艺创新, 通过土工格室在高陡边坡上形成的蜂巢骨架实现厚客土层基础 稳固, 通过植物纤维毯在客土表层形成的雀巢骨架实现植物。
11、种子与表土流失防护, 通过土 工格室外向面尖状突起结构弱化与纤维毯的刚性接触, 从而部分消除纤维毯与表层土壤的 间隙, 同时尖状突起穿插透过纤维毯可实现纤维毯与土工格室的结合, 防止顺坡向错动下 滑。 附图说明 0016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 0017 图 1 为第一土工格室片材的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2 为采用第一土工格室片材的土工格室示意图 ; 0019 图 3 为自燃煤矸石山生态治理专用的土工格室结构示意图 ; 0020 其中, 1土工格室 ;。
12、 2纤维毯 ; 3第一土工格室片材 ; 4根孔 ; 5尖状突起 ; 锯齿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2 实施例 1 002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燃煤矸石山生态治理专用的土工格室结构, 所述土工格室结 构包括沿边坡铺设的土工格室 1 以及覆盖在所述土工格室 1 上的纤维毯 2。本发明将土工 格室生态护坡技术与纤维毯生态护坡技术的优势互补组合, 成功创造出一种上表面为仿植 物枯落层的半封闭格室, 既可稳固厚层客土也可保持表层种子及土层不流失的高陡岩质边 坡厚层客土植被防护技术。 0024 具体地, 所述土工格室 1 包括。
13、至少第一土工格室片材 3, 所述相邻第一土工格室片 材 3 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者铆接, 使得所有土工格室片材形成了一个整体结构。所述 第一土工格室片材 3 的下部至少部分为锯齿形, 并且在锯齿形第一土工格室片材 3 的下部 中, 相邻两个锯齿间的夹角 为 30 60。这种结构可以适应较粗糙的坡面且易于增 加格室底面的抗滑力, 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所述第一土工格室片材 3 的中部开有根孔 4, 说 明 书 CN 104196039 A 4 3/3 页 5 种植植物的根系通过根孔 4 使得所有土工格室 1 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有效地增大了采用土 工格室 1 护坡的稳定性。 0025 进一步, 。
14、所述第一土工格室片材 3 的上部间隔设有尖状突起 5, 所述尖状突起 5 位 于所述土工格室 1 中相邻第一土工格室片材 3 的连接处, 且所述尖状突起 5 刺入所述纤维 毯 2 内。所述尖状突起 5 可局部穿透纤维毯 2, 使得土工格室 1 易于抓握纤维毯 2, 避免在 纤维毯 2 与客土表面产生阻隔间隙, 有效保障种子着床、 植物生根发芽, 从而提高存活率。 0026 本发明的技术关键点在于土工格室片材的中部有根孔 4, 而一个侧边为锯齿状结 构, 另一侧为尖状突起 5, 由此组合而成的土工格室 1 下部为锯齿状结合面易于增加坡面抗 滑力, 上部为尖状突起 5 结合面易于抓握纤维毯。 00。
15、27 实施例 2 002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 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土工格室片材在所有连接处均 设有尖状突起 5,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 1 相同。 0029 实施例 3 003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 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土工格室结构还包括第 二土工格室片材, 所述第二土工格室片材的下部至少部分为锯齿形, 中部开有根孔, 所述第 二土工格室片材的上部为平滑结构,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 1 相同。 0031 实施例 4 003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 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土工格室结构还包括第 三土工格室片材, 所述第三土工格室片材的上部和下部均为平滑结构, 中部开有根孔, 其余 结构与实施例 1 相同。 0033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 :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 尽 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 依然 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 而不脱离本发 明技术方案的精神, 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CN 104196039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96039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