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程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程序.pdf(2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9113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 CN 102991131 A *CN102991131A* (21)申请号 201210337328.3 (22)申请日 2012.09.12 197982/2011 2011.09.12 JP B41J 2/01(2006.01) B41J 29/38(2006.01) (71)申请人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东京都 (72)发明人 酒井宽文 山下充裕 吉田世新 小泽博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代理人 周春燕 陈海红 (54) 发明名称 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2、以及液体喷射装 置的控制程序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够更切实地检测处于墨喷射装 置内的墨的沉降状态的产生有无的液体喷射装置 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程序。作 为能够喷射沉降性墨的墨喷射装置的打印机 1 具 备 : 作为对斑片 T1(T2、 T3) 投射光的第 1 投光单 元的 LED10, 所述斑片 T1(T2、 T3) 作为在印刷介 质通过沉降性墨进行印刷而成的被测定部 ; 作为 对从 LED10 投射并透射过斑片 T1(T2、 T3) 的光进 行受光的第 1 受光单元的受光传感器 11 ; 作为基 于从该受光传感器 11 输出的受光信号判断斑片 T1(T2、 T3) 是否具。
3、有预定的遮蔽度的遮蔽度判断 单元的控制部 13。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6 页 附图 10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6 页 附图 10 页 1/1 页 2 1. 一种液体喷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喷射含有成分历时性地沉降的液体, 具备 : 第 1 投光单元, 其对印刷介质的被测定部投射光 ; 第1受光单元, 其对从前述第1投光单元投射并透射过前述被测定部的光进行受光 ; 以 及 遮蔽度判断单元, 其基于前述第 1 受光单元判断前述被测定部的遮蔽度。 2. 根据权利要求 1 。
4、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前述第 1 投光单元配置于与压印盘表面相比更从前述印刷介质离开的一侧。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具有 : 滑架移动单元, 其使安装液体喷射头的滑架在与前述印刷介质的距离变化的方向移 动 ; 以及 遮光部, 其使从前述第 1 投光单元出射的光以外的光入射到前述第 1 受光单元的情况 减少 ; 其中, 前述第 1 受光单元安装于前述滑架。 4.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具有沉降消除单元, 其消除处于从储存前述液体的液体箱到喷射前述液体的液体喷射 头为止的液体流路内的前述液体。
5、的沉降状态 ; 其中, 根据前述遮蔽度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 驱动前述沉降消除单元。 5. 根据权利要求 14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具备 : 第 2 投光单元, 其对前述被测定部从印刷面侧投射光 ; 第2受光单元, 其对从前述第2投光单元投射并由前述被测定部反射的光进行受光 ; 以 及 光泽度判断单元, 其基于前述第 2 受光单元判断前述被测定部的光泽度。 6. 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含有成分历 时性地沉降的液体, 该控制方法包括 : 被测定部印刷步骤, 通过前述液体在印刷介质印刷被测定部 ; 以及 遮蔽度判断步骤, 对印刷了。
6、前述液体的前述被测定部投射光, 基于该投射的光之中透 射过前述被测定部的光, 判断前述被测定部的遮蔽度。 7. 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程序, 其特征在于, 该液体喷射装置喷射含有成分历时性 地沉降的液体, 该控制程序使计算机实现 : 被测定部印刷功能, 其通过前述液体在印刷介质印刷被测定部 ; 以及 遮蔽度判断功能, 其对印刷了前述液体的前述被测定部投射光, 基于该投射的光之中 透射过前述被测定部的光, 判断前述被测定部的遮蔽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91131 A 2 1/16 页 3 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程序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射装。
7、置、 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程 序。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例如, 如专利文献 1 所公开, 已知有能够喷射含有历时性地沉降的成分的 墨的墨喷射装置。 在这样的墨喷射装置中, 为了预测墨箱内的墨的成分是否成为沉降状态, 印刷斑片, 通过光学传感器对印刷了该斑片的部分进行测色, 基于其结果预测墨是否产生 了沉降状态。 0003 【专利文献 1】 日本特开 2005-161660 号公报 0004 然而, 有时即使测色的结果表示墨未产生沉降状态, 但处于墨喷射装置内的墨也 发生了沉降。也就是说, 测色的结果有时会不正确地反映沉降状态产生的有无。 发明内容 0005 因。
8、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更切实地检测处于液体喷射装置内的、 含有成 分历时性地沉降的液体的沉降状态的产生有无的液体喷射装置。 0006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 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 其喷射含有成分历时性地沉降的 液体, 具备 : 第 1 投光单元, 其对印刷介质的被测定部投射光 ; 第 1 受光单元, 其对从第 1 投 光单元投射并透射过被测定部的光进行受光 ; 以及遮蔽度判断单元, 其基于第 1 受光单元 判断被测定部的遮蔽度。 0007 通过这样构成液体喷射装置, 能够判断被测定部是否具有预定的遮蔽度。 0008 除了上述发明之外, 第 1 投光单元还配置于与压印盘表面相比更从印刷介。
9、质离开 的一侧。 0009 通过这样构成液体喷射装置, 能够防止在压印盘上输送的印刷介质与第 1 投光单 元接触的情况。 0010 除了上述发明之外, 还具有 : 滑架移动单元, 其使安装液体喷射头的滑架在与印刷 介质的距离变化的方向移动 ; 以及遮光部, 其使从第 1 投光单元出射的光以外的光入射到 第 1 受光单元的情况减少 ; 其中, 第 1 受光单元安装于滑架。 0011 通过在液体喷射装置中在第 1 受光单元具备遮光部, 能够防止从第 1 投光单元出 射的光以外的光 (环境光) 入射到第 1 受光单元, 能够使遮蔽度的测定精度提高。另外, 通过 具备滑架移动单元并将第 1 受光单元安。
10、装于滑架, 能够缩短第 1 受光单元与第 1 投光单元 的距离, 能够使环境光更难以入射到第 1 受光单元。 0012 除了上述发明之外, 还具有沉降消除单元, 其消除处于从储存液体的液体箱到喷 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为止的液体流路内的液体的沉降状态 ; 其中, 根据遮蔽度判断单元的 判断结果, 驱动沉降消除单元。 0013 通过这样构成液体喷射装置, 在含有成分历时性地沉降的液体产生沉降状态的情 说 明 书 CN 102991131 A 3 2/16 页 4 况下, 能够消除沉降状态。 0014 除了上述发明之外, 还具备 : 第 2 投光单元, 其对被测定部从印刷面侧投射光 ; 第 2 受光单。
11、元, 其对从第 2 投光单元投射并由被测定部反射的光进行受光 ; 以及光泽度判断单 元, 其基于第 2 受光单元判断被测定部的光泽度。 0015 通过这样构成液体喷射装置, 能够基于光泽度进行含有成分历时性地沉降的液体 是否产生沉降状态的判断。 0016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 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该液体喷射装置能够 喷射含有成分历时性地沉降的液体, 该控制方法包括 : 被测定部印刷步骤, 通过液体在印刷 介质印刷被测定部 ; 以及遮蔽度判断步骤, 对印刷了液体的被测定部投射光, 基于该投射的 光之中透射过被测定部的光, 判断被测定部的遮蔽度。 0017 通过这样控制液体喷射装置,。
12、 能够判断被测定部是否具有预定的遮蔽度, 且在不 具有预定的遮蔽度的情况下, 进行消除沉降状态的工作。 因此, 在液体产生沉降状态的情况 下, 能够消除沉降状态。 0018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 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程序, 该液体喷射装置喷射 含有成分历时性地沉降的液体, 该控制程序使计算机实现 : 被测定部印刷功能, 其通过液体 在印刷介质印刷被测定部 ; 以及遮蔽度判断功能, 其对印刷了液体的被测定部投射光, 基于 该投射的光之中透射过被测定部的光, 判断被测定部的遮蔽度。 0019 通过这样构成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程序, 能够判断被测定部是否具有预定的遮蔽 度, 且在不具有预定的遮蔽。
13、度的情况下, 进行消除沉降状态的工作。因此, 在液体产生沉降 状态的情况下, 能够消除沉降状态。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整体概略的结构的概略结构图。 0021 图 2 是表示图 1 所示的打印机的电结构的电路方框图。 0022 图 3 是表示图 1 所示的打印机中具备的纸间隙调整机构的结构的图。 0023 图 4 是表示图 1 所示的打印机中具备的搅拌机构的结构的图。 0024 图 5 是用于说明印刷了斑片的部分的遮蔽度的测定工作的图。 0025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打印机的遮蔽度的测定工作和沉降消除工作的概略的流程 图。 0026 图 7 是表示以。
14、使得环境光不入射于受光传感器的方式具备的遮光部的其他结构 的图。 0027 图 8 是表示打印机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 0028 图 9 是用于说明印刷了斑片的部分的光泽度的测定工作的图。 0029 图 10 是表示打印机的光泽度的测定工作和沉降消除工作的概略的流程图。 0030 符号说明 0031 1打印机 (液体喷射装置) , 2墨箱 (液体箱) , 6墨吸引机构 (沉降消除单元) , 7搅拌机构 (沉降消除单元) , 8滑架, 9纸间隙调整机构 (滑架移动单元) , 10LED (第 1 投光单元) , 11受光传感器 (第 1 受光单元) , 13控制部 (遮蔽度判断单元、 光泽度。
15、判断单 元) , 23墨喷射头 (液体喷射头) , 26墨供给管 (液体流路) , 33压印盘, 60遮光部, 70 说 明 书 CN 102991131 A 4 3/16 页 5 LED(第 2 投光单元) , 71受光传感器 (第 2 受光单元) , S10、 S60、 S110被测定部印刷步 骤, S30、 S80、 S130遮蔽度测定步骤, S40、 S90、 S140遮蔽度判断步骤, S50、 S100、 S150 沉降消除步骤, P印刷用纸 (印刷介质) , T1、 T2、 T3斑片 (被测定部) 。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第 1 实施方式 0033 以下, 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6、的一例, 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另外, 关于液体喷射装 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程序, 与液体喷射装置的结构以及工作一并进行说 明。 0034 (打印机 1 的整体结构) 0035 图 1 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 (以下, 简称为打印机) 1 的概略结构的图。另外, 图 2 是说明图 1 所示的打印机 1 的电结构的概略 的电路方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 打印机 1 可以设置带状的印刷用纸 P 卷绕而成的用纸卷 R 作为印刷介质。也就是说, 打印机 1 构成为能够对从用纸卷 R 抽出的带状的印刷用纸 P 印刷 (记录) 文字和 / 或图形等的打印机。在以。
17、下的说明中, 将图 1 所示的箭头 X 方向设为 前方 (前侧) , 将箭头 Y 方向设为上方 (上侧) , 另外, 将从前方朝向后方的右手侧设为右方 (右 侧) , 将左手侧设为左方 (左侧) 来进行说明。另外, 图 1 是从右方观察打印机 1 时的图。 0036 打印机1具备 : 储存作为液体的墨的墨箱2 ; 收置带状的印刷用纸P卷绕而成的用 纸卷 R 的用纸收置部 3 ; 将从收置于用纸收置部 3 的用纸卷 R 抽出的印刷用纸 P 向前方输 送的输送机构 4 ; 对印刷用纸 P 喷射储存于墨箱 2 的墨, 进行文字和 / 或图像等的印刷的印 刷机构 5 ; 墨吸引机构 6 ; 搅拌机构 。
18、7 (参照图 4) ; 作为使滑架 8 向与印刷用纸 P 之间的距离 变化的方向移动的滑架移动单元的纸间隙调整机构 9(参照图 3 的上部 (A) 以及下部 (B) ) ; 作为第 1 投光单元的 LED(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 10 ; 作为第 1 受光单元的 受光传感器 11 ; 框架 12(参照图 3) ; 和进行打印机 1 的工作的控制并且作为遮蔽度判断单 元而构成的控制部 13(参照图 2) 等。框架 12 配置于打印机 1 的外装框体 21 的内侧, 用纸 收置部3、 输送机构4、 印刷机构5、 墨吸引机构6以及纸间隙调整机构9等对于框架12而安 。
19、装。 0037 墨箱 2 具备多个或一个, 至少在一个墨箱中, 储存有作为含有成分历时性地沉降 的液体的墨 (以下, 记载为沉降性墨) 。也就是说, 打印机 1 构成为通过沉降性墨而进行印刷 的打印机。 作为沉降性墨, 例如能够使用作为含有成分含有比溶剂比重大的颜料的、 所谓颜 料性的墨, 和/或作为含有成分含有铝等金属和/或珍珠颜料或云母颜料的微粉末、 能够使 印刷部产生光泽的光泽墨等。 作为沉降性墨的含有成分, 通过例如使用苯乙烯、 乙烯基甲苯 等乙烯单体的中空树脂微粒、 或使用二氧化钛和 / 或氧化铝等, 能够构成白色的沉降性墨。 0038 在用纸收置部 3, 具备辊马达 14(参照图 。
20、2) , 用纸卷 R 通过该辊马达 14 而旋转。 辊马达 14 构成为可以在将卷绕于用纸卷 R 的印刷用纸 P 向前方送出的方向 (正转方向) 旋 转。 0039 输送机构 4 具备相互前后配置的送纸辊 15 和送纸辊 16, 其分别通过送纸马达 17 (参照图 2) 旋转驱动。在送纸辊 15 和送纸辊 16 的上侧, 具备使印刷用纸 P 相对于各送纸 辊 15、 16 压接并从动旋转的从动辊 18、 19。 说 明 书 CN 102991131 A 5 4/16 页 6 0040 在送纸马达 17, 具备检测其旋转量的光学式的旋转编码器 20(参照图 2) 。因此, 若送纸马达 17 被旋。
21、转驱动, 则随着其旋转输出 Hi-Low 的脉冲信号即编码器信号。基于该 编码器信号能够检测送纸马达 17 的旋转量和旋转速度。也就是说, 基于从旋转编码器 20 输出的编码器信号, 能够检测印刷用纸 P 的输送量和输送速度。 0041 在印刷用纸 P 夹入于送纸辊 15 与从动辊 18 之间以及送纸辊 16 与从动辊 19 之间 的状态下, 若通过送纸马达 17 旋转驱动送纸辊 15 以及送纸辊 16, 并且通过辊马达 14 使用 纸卷 R 向正转方向旋转, 则印刷用纸 P 通过印刷机构 5 的下侧而向前方输送。向前方输送 的印刷用纸 P, 从形成于外装框体 21 的排出口 22 排出到打印。
22、机 1 的外部。 0042 印刷机构5具备 : 作为液体喷射头的墨喷射头 (以下, 简记为喷头) 23 ; 安装喷头23 的滑架 8 ; 引导滑架 8 向主扫描方向 (左右方向) 的移动的导向轴 24(以下, 简记为导向轴) ; 经图示省略的同步带使滑架 8 向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滑架马达 25(参照图 2) ; 储存墨的墨箱 2 ; 和构成从墨箱 2 对喷头 23 供给墨的墨供给流路的墨供给管 26 等。在具备多个墨箱 2 的 情况下, 按每个墨箱 2 具备墨供给管 26, 按每个墨箱 2 分别具备喷头 23 的墨喷射嘴。 0043 滑架8, 受滑架马达25的驱动力而沿导向轴24在主扫描方向往复。
23、移动, 头23也与 滑架 8 一体地在主扫描方向移动。通过头 23 向主扫描方向的移动和印刷用纸 P 由输送机 构 4 引起的从后方向前方的移动, 使头 23 移动至印刷用纸 P 的预定位置。然后, 对印刷用 纸 P 喷射墨而进行印刷。 0044 在印刷机构 5, 具备检测滑架 8 的位置和移动速度的光学式的线性编码器 27。线 性编码器 27 具有 : 与导向轴 24 平行地配设的线性标尺 28 和用于读取线性标尺 28 的编码 器传感器 29 等。编码器传感器 29, 安装于滑架 8, 具备夹着线性标尺 28 而配置的 LED30 和 受光传感器 31。 0045 若滑架马达25被驱动而滑。
24、架8在主扫描方向移动, 则从LED30向受光传感器31投 射的光, 通过线性标尺28进行屏蔽和通过。 因此, 从受光传感器31, 输出与所投射的光的遮 蔽和通过对应的 Hi-Low 的脉冲信号即编码器信号, 基于该编码器信号, 能够检测滑架 8 的 移动位置和移动速度。 另外, 通过从预定的基准位置起对编码器信号的脉冲数进行计数, 能 够获知滑架 8 的当前位置距预定的基准位置的距离。 0046 从用纸收置部 3 到排出口 22, 具备支持印刷用纸 P 的下表面的导向板 32。从用纸 收置部 3 抽出的印刷用纸 P, 边在导向板 32 的上表面被导向边从后方向前方输送, 并从排 出口 22 排。
25、纸。配置于送纸辊 15 与送纸辊 16 之间的导向板 32, 作为从下侧支持印刷用纸 P 的、 通过头 23 进行印刷的范围的压印盘 33 而起作用。另外, 在导向板 32 的送纸辊 16 的前 侧, 形成有使从 LED 10 射出的光通过至导向板 32 的上侧的孔部 47。另外, 在导向板 32 上 输送的印刷用纸 P, 在孔部 47 的上侧被输送。 0047 墨吸引机构 6 具有盖 34、 吸引泵 35(参照图 2) 、 废液箱 36 等。若在通过盖 34 封 闭头 23 的墨喷射嘴的状态下, 使吸引泵 35 工作, 则盖 34 内成为负压, 能够将头 23 的喷嘴 内以及墨供给管 26 。
26、内的墨向盖 34 侧排出。排出到盖 34 的废墨, 经由废液管 34A 储存于废 液箱 36。墨吸引机构 6 配置于印刷区域的左 (或右) 侧的印刷区域外。因此, 在墨的排出工 作时, 使滑架 8 移动, 使得头 23 配置于墨吸引机构 6 的上方。 0048 如图 4 所示, 对于储存沉降性墨的墨箱 2 的墨供给管 26 具备搅拌机构 7, 搅拌机 构 7 构成为可以搅拌处于墨供给管 26 内的墨。搅拌机构 7 具有墨供给管 26、 分别连接于 说 明 书 CN 102991131 A 6 5/16 页 7 墨供给管 26 的上游侧 (墨箱 2 侧的端部) 和下游侧 (头 23 侧的端部) 。
27、的墨回流管 37、 和送液 泵 38。另外, 在墨供给管 26 与墨回流管 37 的连接部分别具备阀 39、 40。阀 39、 40 构成为 能够通过电磁机构使阀瓣变位的电磁阀。 0049 阀 39 能够选择性地使阀瓣变位到墨供给位置和搅拌位置。所谓墨供给位置, 是将 墨箱 2 与墨供给管 26 连通并截断墨回流管 37 与墨供给管 26 的连通的位置。所谓搅拌位 置, 是使墨供给管 26 与墨回流管 37 连通的位置。 0050 另外, 阀 40 也能够选择性地使阀瓣变位到墨供给位置和搅拌位置。所谓阀 40 的 阀瓣的墨供给位置, 是将墨供给管 26 与头 23 连通并截断墨回流管 37 与。
28、墨供给管 26 的连 通的位置。所谓搅拌位置, 是使墨供给管 26 与墨回流管 37 连通的位置。 0051 因此, 在阀 39、 40 的各阀瓣变位到墨供给位置时, 墨箱 2 与头 23 经由墨供给管 26 连通, 能够将墨箱 2 内的墨供给至头 23。相对于此, 在阀 39、 40 的各阀瓣变位到搅拌位置 时, 墨供给管 26 与墨回流管 37 经由阀 39、 40 连通。因此, 若在阀 39、 40 的各阀瓣变位到搅 拌位置的状态下驱动送液泵 38, 则能够使处于墨供给管 26 以及墨回流管 37 内的墨在墨供 给管 26 和墨回流管 37 内循环。墨通过在墨供给管 26 和墨回流管 3。
29、7 内循环而被搅拌。 0052 纸间隙调整机构 9 如图 3 所示, 具有凸轮 41、 凸轮从动件 42、 升降马达 43 (参照图 2) 。凸轮 41 在安装于导向轴 24 的两端 44、 44 的状态下, 配置于框架 12 的左右侧壁 45、 45 的外侧。凸轮从动件 42 设置为在各侧壁 45 的外侧的成为导向轴 24 的下方的位置朝向外 侧突出。并且, 导向轴 24 经由凸轮 41 而被凸轮从动件 42 支撑。在侧壁 45、 45, 形成上下 方向长的长孔 46, 导向轴 24 的两端穿通于长孔 46。长孔 46 允许导向轴 24 的上下方向的 移动, 关于前后方向则限制移动。另外, 。
30、导向轴 24 经由省略图示的齿轮列与升降马达 43 连 接, 通过升降马达 43 的旋转, 导向轴 24 能够绕导向轴 24 的长轴自转。 0053 因此, 若通过升降马达 43 使导向轴 24 旋转, 则通过凸轮 41 和凸轮从动件 42 的作 用, 导向轴 24 在上下方向移动。即, 能够使滑架 8 在上下方向移动。通过使滑架 8 在上下 方向移动, 能够调整头 23 的喷嘴形成面与印刷用纸 P 之间的间隔 (纸间隙) 。另外, 不通过 这样的方式, 而通过使导向板32以及压印盘33在上下方向移动的结构, 也可以进行纸间隙 调整。 0054 LED10, 以与导向板 32(压印盘 33) 。
31、支持所输送的印刷用纸 P 的面 (压印盘表面) 相 比不向上侧 (输送印刷用纸 P 的一侧) 突出的方式, 配置于在导向板 32 形成的孔部 47 内。 另外, LED10 比头 23 靠前方配置。LED10, 例如, 使用能够出射遍及可见光范围的大致全部 范围的光的白色光二极管。 0055 受光传感器 11, 与 LED10 同样地配置于比头 23 靠前方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 安装于滑架 8 的前面侧。安装于滑架 8 的受光传感器 11, 在滑架 8 通过纸间隙调整机构 9 上下移动时, 与滑架8一体地在上下方向移动。 受光传感器11包括 : 包括能够对入射的光按 每一波长进行分光的棱镜。
32、等的分光部和对分光后的波长范围的光进行受光的光电晶体管 等光电传感器。也就是说, 根据从受光传感器 11 输出的受光信号, 能够关于入射到受光传 感器 11 的光按每一波长范围获得受光量的信息。另外, 作为使用棱镜的替代, 也可以设定 为使用过滤器对所入射的光进行分光的结构。例如, 也可以设定为通过过滤器使 RGB(红、 绿、 蓝) 的可见光透射、 关于这些光的每一种获得受光量的信息的结构。 0056 LED10 和受光传感器 11, 在滑架 8 配置于预定位置时, 配置于相互相对的位置。这 说 明 书 CN 102991131 A 7 6/16 页 8 样, 通过配置 LED10 和受光传感。
33、器 11, 如下文所述, 能够使用 LED10 和受光传感器 11, 测定 在印刷用纸 P 印刷的斑片 T1(参照图 5) 部分 (印刷用纸 P 的印刷了斑片 T1 的部分) 的遮蔽 度。进行滑架 8 的移动以及印刷用纸 P 的输送, 使得在印刷用纸 P 印刷斑片 T1, 该斑片 T1 部分配置于 LED10 与受光传感器 11 之间。并且, 使从 LED10 出射的光透过斑片 T1 部分, 由 受光传感器 11 对该透射光进行受光, 基于受光传感器 11 的受光信号, 测定斑片 T1 部分的 遮蔽度。打印机 1, 基于该遮蔽度, 判断处于墨供给管 26 内的墨是否产生沉降状态。另外, 所谓沉。
34、降状态, 指墨中含有的含有成分沉降, 在墨的上层侧和下层侧含有成分的浓度不同 的状态。并且, 打印机 1, 在判断为墨产生沉降状态的情况下, 进行搅拌机构 (参照图 4) 的驱 动, 进行处于墨供给管 26 内的墨的搅拌。 0057 (打印机 1 的电结构) 0058 接下来, 参照图 2 说明图 1 所示的打印机 1 的电控制所关联部分的结构的概略。 0059 打印机 1 具有 : 接收从个人计算机 48 输出的图像形成数据等的接口 49、 控制部 13、 辊马达 14、 驱动该辊马达 14 的辊马达驱动器 50、 送纸马达 17、 驱动该送纸马达 17 的送 纸马达驱动器 51、 头 23。
35、、 对该头 23 进行驱动控制的头驱动器 52、 滑架马达 25、 驱动该滑架 马达25的滑架马达驱动器53、 升降马达43、 驱动该升降马达43的升降马达驱动器54、 送液 泵 38、 驱动该送液泵 38 的送液泵驱动器 55、 LED10、 受光传感器 11、 旋转编码器 20、 线性编 码器 27 和阀 39、 40 等。 0060 控制部13具备 : 负责打印机1的各种工作控制的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单元) 56 ; 存储有与打印机 1 的各种工作有关的处理程序等的 ROM(ReadOnly Memory, 只读存储器) 57 ; 存储从主。
36、计算机48经由接口49输入的图像形成数据等、 另外作为 工作用的存储器起作用的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随机存取存储器) 58 ; 存储与打印机 1 相关的各信息的 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 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59 等。另外, 关于控制部 13 或 CPU56, 也可以构成为利用主计 算机 48。 0061 (打印机 1 的印刷工作等) 0062 关于具有上述的结构的打印机 1 的印刷工作、 遮蔽度的测定工作和沉降消除工作 进行说明。另外, 打印机 1 的印刷工作、。
37、 遮蔽度的测定工作和沉降消除工作, 按照预先存储 于 ROM57 的程序由控制部 13 执行。 0063 (印刷工作) 0064 若在设置了印刷用纸P的状态下按下省略图示的印刷开始按钮, 则由控制部13驱 动控制辊马达 14、 送纸马达 17、 头 23、 滑架马达 25, 基于从主计算机 48 输出的图像形成数 据, 对印刷用纸 P 进行印刷工作。 0065 在打印机 1 中, 在印刷工作之前, 进行印刷头 23 的喷嘴形成面与印刷用纸 P 的间 隔即纸间隙的调整, 使得从头 23 朝向印刷用纸 P 飞翔的墨滴的飞翔距离与印刷用纸 P 的厚 度无关地成为规定的距离。纸间隙的调整, 例如能够如。
38、下进行。按印刷用纸 P 的每一种类 将印刷用纸P的纸厚预先存储于ROM57。 并且, 基于与从打印机1的省略图示的触摸面板等 的输入部输入的印刷用纸 P 的种类对应的纸厚, 进行升降马达 43 的驱动, 使滑架 8 升降到 与印刷用纸 P 的纸厚对应的预定位置。 0066 若纸间隙的调整结束, 则通过控制部 13 驱动辊马达 14、 送纸马达 17, 将印刷用纸 说 明 书 CN 102991131 A 8 7/16 页 9 P 向前方 (副扫描方向) 输送。另一方面, 通过滑架马达 25 的驱动使头 23 在左右方向 (主扫 描方向) 往复移动。印刷用纸 P 的输送和头 23 的往复移动交替。
39、且断续地进行, 通过基于图 像形成数据驱动头 23 而在预定的定时喷射墨, 在印刷用纸 P 上形成图像。 0067 (遮蔽度的测定工作、 沉降消除工作) 0068 接下来, 关于打印机1的工作之中遮蔽度的测定工作和沉降消除工作, 参照图5以 及图 6 所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0069 遮蔽度的测定工作, 主要在通过沉降性墨进行印刷的情况下执行。若打印机 1 没 有进行使用沉降性墨的印刷工作的期间达到长期间, 则残留于墨供给管26内或墨箱2内的 沉降性墨产生沉降状态的可能性高。若使用产生了沉降状态的墨进行印刷, 则无法获得预 定的遮蔽度的印刷质量。 在没有以预定的遮蔽度进行印刷的情况下, 例如,。
40、 存在会从印刷部 透视出印刷用纸 P 的底色等问题。另外, 在印刷用纸 P 由透明材质形成的情况下, 存在会从 印刷部透视出印刷用纸 P 的另一侧等问题。 0070 因此, 在通过沉降性墨进行印刷的情况下, 在印刷工作开始之前, 如以下所说明, 通过沉降性墨印刷作为被测定部的斑片, 进行印刷了该斑片的部分的遮蔽度的测定。 然后, 基于其测定结果判断沉降性墨是否产生沉降状态, 在判断为产生沉降状态的情况下执行用 于沉降消除的工作。 0071 在遮蔽度的测定时, 首先, 对于印刷用纸 P, 通过沉降性墨印刷斑片 T1(参照图 5) (步骤 S10) 。斑片 T1 的印刷 (步骤 S10) , 能够。
41、通过打印机 1 执行上述的印刷工作而进行。在 墨的喷射开始初期, 头 23 内的墨被喷射, 之后, 墨供给管 26 内的墨被喷射。如后所述, 根据 斑片 T1 部分的遮蔽度判断墨供给管 26 内残留的沉降性墨是否产生沉降状态。因此, 需要 以通过墨供给管 26 内的墨形成斑片 T1 的方式进行斑片 T1 的印刷。因此, 印刷的斑片 T1, 设定为通过墨供给管 26 内的墨形成斑片 T1 的至少一部分的大小。另外, 在斑片 T1 的印刷 时, 使阀 39、 40 的阀瓣分别变位到墨供给位置。 0072 接着, 控制部 13 进行滑架 8 的移动和印刷用纸 P 的输送, 使得斑片 T1 的通过墨 。
42、供给管 26 内的墨印刷的部分配置于从 LED10 朝向受光传感器 11 投射的光的光路内 (步骤 S20) 。然后, 从 LED10 出射光, 由受光传感器 11 对透射过了印刷用纸 P 以及斑片 T1 的光进 行受光, 基于从受光传感器 11 输出的受光信号测定斑片 T1 的遮蔽度 (步骤 30) 。作为遮蔽 度判断单元而构成的控制部 13, 基于从 LED10 出射的光的每一波长范围的光量和由受光传 感器11接受的每一波长的光的光量求取遮蔽度, 并且基于该遮蔽度, 判断斑片T1部分是否 具有预定的遮蔽度。从 LED10 出射的光的每一波长范围的光量是预先已知的值, 由受光传 感器11接受。
43、的每一波长范围的光的光量, 能够根据从受光传感器11输出的受光信号求得。 0073 所谓遮蔽度, 指预定的波长范围的透射率的积分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 将作为可见 光范围从 380nm 至 700nm 的波长范围中, 关于 1nm 间隔的各波长的透射率的积分值称为遮 蔽度。也就是说, 380nm 至 700nm 的范围中的遮蔽度取 0 至 32000 的值。因此, 在施加了斑 片 T1 的部分, 380nm 至 700nm 的波长范围的光完全被遮光的情况下的遮蔽度为 “0” , 相反, 该光全部 (100%) 透射的情况下的遮蔽度为 “32000” 。另外, 在将受光传感器 11 构成为使用 。
44、过滤器将从 LED10 出射的光分光为 RGB(红、 绿、 蓝) 的可见光并取得关于各色光的受光量 的信息的情况下, 将关于各色光的透射率的积分值称为遮蔽度。 0074 在处于墨供给管 26 内的沉降性墨产生沉降状态的情况下, 与不产生沉降状态的 说 明 书 CN 102991131 A 9 8/16 页 10 情况相比遮蔽度变高或变低。也就是说, 在处于沉降状态的墨的上层的含有成分浓度稀的 部分的墨被喷射的情况下, 遮蔽度变低, 相反, 在下层的含有成分浓度浓的部分的墨被喷射 的情况下, 遮蔽度变高。因此, 将用未产生沉降状态的沉降性墨进行斑片 T1 的印刷的情况 下的遮蔽度作为预定的值而预。
45、先存储于ROM57。 并且, 通过对该预定的遮蔽度与所测定的遮 蔽度进行比较, 能够判断沉降性墨是否产生沉降状态。 0075 将利用未产生沉降状态的沉降性墨所印刷的斑片 T1 部分的遮蔽度例如设定为 15000 以上 25000 以下, 在所测定的遮蔽度比该范围低或高的情况下, 执行搅拌工作。在所 测定的遮蔽度小于 15000 的情况下, 能够推断为沉降性墨的含有成分沉降, 且上层的含有 成分的浓度稀的部分的墨从头 23 喷射出。另外, 在所测定的遮蔽度超过 25000 的情况下, 能够推断为沉降性墨的含有成分沉降, 且下层的含有成分的浓度浓的部分的墨从头 23 喷 射出。 另外, 测定遮蔽度。
46、的波长范围、 测定透射率的波长范围的间隔、 上述预定的范围, 是用 于说明的示例, 实际上, 可根据印刷用纸P的颜色和/或遮光性、 印刷物的用途、 含有成分等 适宜地确定。 0076 进行遮蔽度的测定 (步骤 30) , 在该测定的遮蔽度比预定的值低的情况或高的情况 下, 即在遮蔽度不正常的情况下 (步骤 S40 中否) , 执行搅拌墨供给管 26 内的沉降性墨的搅 拌工作 (步骤 S50) 。该搅拌工作 (步骤 S50) , 使阀 39、 40 的阀瓣变位到搅拌位置, 并且驱动 送液泵 38。若驱动送液泵 38, 则能够在墨供给管 26 与墨回流管 37 之间使沉降性墨循环, 进行处于墨供给。
47、管 26 内的沉降性墨的搅拌。由此, 能够消除处于墨供给管 26 内的沉降性 墨的含有成分的沉降。 搅拌工作 (步骤S50) , 例如执行在墨供给管26与墨回流管37之间使 墨循环 10 次左右的期间。 0077 另外, 在所测定的遮蔽度不正常的情况下 (步骤S40中否) , 也可以替代进行搅拌工 作 (步骤 S50) , 而将墨供给管 26 内的沉降性墨处于沉降状态的情况通过进行消息显示或警 告音的发音等的通知单元通知给使用者。通过进行这种通知, 使用者能够采取对打印机 1 指示墨的搅拌工作等措施。 0078 在搅拌工作 (步骤 S50) 结束后, 利用与印刷了斑片 T1 的沉降性墨相同的墨。
48、进行斑 片 T2 的印刷 (步骤 S60) , 然后进行滑架 8 的移动和印刷用纸 P 的输送 (步骤 S70) 以及斑片 T2 部分 (印刷用纸 P 的印刷了斑片 T2 的部分) 的遮蔽度的测定 (步骤 S80) 。斑片 T2 的印 刷 (步骤 S60) 、 滑架 8 的移动和印刷用纸 P 的输送 (步骤 S70) 以及斑片 T2 部分的遮蔽度的 测定 (步骤 S80) , 是与前次的斑片 T1 的印刷 (步骤 S10) 、 滑架 8 的移动和印刷用纸 P 的输送 (步骤 S20) 以及斑片 T1 部分的遮蔽度的测定 (步骤 30) 相同的工作。斑片 T2 的印刷 (步骤 S60) , 在与。
49、前次的斑片 T1 不同的位置进行。在斑片 T2 的印刷 (步骤 S60) 时, 使阀 39、 40 的 阀瓣分别变位到墨供给位置。 0079 在搅拌工作 (步骤 S50) 结束后, 通过进行斑片 T2 的印刷 (步骤 S60) 以及斑片 T2 部 分的遮蔽度的测定 (步骤 S80) , 能够判断通过搅拌工作 (步骤 S50) 是否消除了墨供给管 26 内的墨的沉降状态。在所测定的遮蔽度比预定的值低的情况下或高的情况下, 即在遮蔽度 不正常的情况下 (步骤 S90 中否) , 通过搅拌工作的执行 (步骤 S50) 未消除处于墨供给管 26 内的墨的沉降状态的可能性高。 0080 因此, 在此情况下 (步骤 S90 中否) , 进行吸引工作的执行 (步骤 S100) 。吸引工作, 使头 23 移动到配置墨吸引机构 6 的印刷区域外而进行。然后, 通过盖 34 封闭头 23, 驱动吸 说 明 书 CN 10299113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