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六类以上电缆的改进结构.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4503934
  • 上传时间:2018-10-17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496.6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35287.9

    申请日:

    2012.12.10

    公开号:

    CN103065719A

    公开日:

    2013.04.2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1B 11/12申请公布日:201304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B 11/12申请日:20121210|||公开

    IPC分类号:

    H01B11/12

    主分类号:

    H01B11/12

    申请人: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江南; 王国强; 竺永宏; 顾建坤; 陈静; 周柯庆

    地址:

    31519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科技园区环镇北路3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代理人:

    张向飞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通讯线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六类以上电缆的改进结构,由内而外包括内层、复数组对绞线、层纸以及外层,每一组对绞线包括相互对绞扭成螺旋状的两根芯线组,每根芯线组包括导体以及分别包覆导体外侧的绝缘层,在内层内设置有隔离支架,从圆心到隔离支架外侧的支撑距离大于等于从圆心到对绞线外缘距离。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隔离支架对外层进行支撑,使得间隙之间的变化距离变得更加稳定,从而保证了传输的稳定性,使得性能大幅提升,另外隔离支架使得导体周围的空气间隙最大化,这样提供了稳定的阻抗性能,提高了衰减性能,保证了电缆的高传输性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六类以上电缆的改进结构,由内而外包括内层(1)、复数组对绞线(2)、层纸(3)以及外层(4),每一组对绞线(2)包括相互对绞扭成螺旋状的两根芯线组,所述的每根芯线组包括导体(5)以及分别包覆导体(5)外侧的绝缘层(6),其特征在于,在内层(1)内设置有隔离支架(7),从圆心到隔离支架(7)外侧的支撑距离(S)大于等于从圆心到对绞线外缘距离(D)。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类以上电缆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支架(7)与外层(4)之间形成与对绞线(2)组数目相同的容置空间(7a),每个容置空间(7a)内放置一组对绞线(2)并使对绞线(2)组之间相互隔离并固定定位。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六类以上电缆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绞线(2)组数为4组。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六类以上电缆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支架(7)呈十字形。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六类以上电缆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5)为实心铜线或者镀锡的铜线,或者由许多的细铜线绞成一股。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六类以上电缆的改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讯线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六类以上电缆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电缆是我国出口产品的第二大支柱产品,一根大的电缆由多根或者多对小的对绞线以一定的螺旋距离绞合而成,电缆的总类可分为3类、4类、5类、5E类(也称超五类)、六类以及6a类(也称超六类)等,数据电缆的高性能又与三个重要参数有关分别为阻抗、衰减以及串音指标的好差相关,尤其是6类以上的电缆对其性能要求最高,现有方式中生产六类电缆时为了达到良好的传输效果,在每对绞线上都要包覆铝锡箔纸,这样不仅整个制造工艺麻烦,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另一种方式是如图1所示,在每对绞线之间增加一个隔离支架,将每对绞线隔开,可以看出该种结构主要是仅仅通过每对绞线的外缘对外部绝缘层进行支撑,存在着传输稳定性差,会导致诸如阻抗、衰减以及串音等指标的劣化,严重制约着数据电缆工作频率以及数据传输速度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六类电缆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传输稳定性好,性能大幅提升的六类以上电缆的改进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六类以上电缆的改进结构,由内而外包括内层、复数组对绞线、层纸以及外层,每一组对绞线包括相互对绞扭成螺旋状的两根芯线组,所述的每根芯线组包括导体以及分别包覆导体外侧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在内层内设置有隔离支架,从圆心到隔离支架外侧的支撑距离大于等于从圆心到对绞线外缘距离。
    本发明最大的改进之处是相对于原来的技术增加了隔离支架的长度,通过隔离支架对外层进行支撑,而不是以前的通过对绞线对外层进行支撑,这样由于隔离支架的强度更大,使得间隙之间的变化距离变得更加稳定,从而保证了传输的稳定性,使得性能大幅提升。
    在上述的一种六类以上电缆的改进结构中,所述的隔离支架与外层之间形成与对绞线组数目相同的容置空间,每个容置空间内放置一组对绞线并使对绞线组之间相互隔离并固定定位。
    在上述的一种六类以上电缆的改进结构中,所述的对绞线组数为4组。
    在上述的一种六类以上电缆的改进结构中,所述的隔离支架呈十字形。这里通过隔离支架将对绞线组彼此分隔开,消除了对绞线组间嵌套的可能,并使线组‑线组之间距离被最大化,提高了串扰性能,隔离支架呈十字形使得导体周围的空气间隙最大化,这样提供了稳定的阻抗性能,提高了衰减性能。
    在上述的一种六类以上电缆的改进结构中,所述的导体为实心铜线或者镀锡的铜线,或者由许多的细铜线绞成一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隔离支架对外层进行支撑,使得间隙之间的变化距离变得更加稳定,从而保证了传输的稳定性,使得性能大幅提升,另外隔离支架使得导体周围的空气间隙最大化,这样提供了稳定的阻抗性能,提高了衰减性能,保证了电缆的高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六类以上电缆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中,内层1;对绞线2;层纸3;外层4;导体5;绝缘层6;隔离支架7;容置空间7a;支撑距离S;圆心到对绞线外缘距离D;铝锡箔纸8。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电缆主要通过对绞线2对外层4进行支撑,隔离支架7只起到单一的分隔作用,同时可以看出隔离支架7与外层4之间是具有较大的间隙距离,而电缆的高性能主要取决于电容的变化稳定,电容又是由变化距离决定的,如果距离变化较大,则相对电容变化也较大,传输的稳定性也较差。如图2所示,本六类以上电缆的改进结构,由内而外包括内层1、复数组对绞线2、层纸3以及外层4,每一组对绞线2包括相互对绞扭成螺旋状的两根芯线组,对绞线2组数为4组,每根芯线组包括导体5以及分别包覆导体5外侧的绝缘层6,导体5为实心铜线或者镀锡的铜线,或者由许多的细铜线绞成一股,在内层1内设置有隔离支架7,从圆心到隔离支架7外侧的支撑距离S大于等于从圆心到对绞线外缘距离D,这里本发明最大的改进之处是相对于原来的技术增加了隔离支架7的长度,由于从圆心到隔离支架7外侧的支撑距离S大于等于从圆心到对绞线外缘距离D,这样要么通过隔离支架7对外层4进行支撑,要么使得隔离支架7和对绞线2同时对外层4进行支撑,隔离支架7不仅起到隔离作用,还起到支撑作用,由于隔离支架7的强度更大,使得间隙之间的变化距离变得更加稳定,从而保证了传输的稳定性,使得性能大幅提升;另外由于性能达到要求可以省去铝锡箔纸,减少了制造成本,制造工艺也简单。
    另外为了方便对对绞线2进行固定和定位,隔离支架7与外层4之间形成与对绞线2组数目相同的容置空间7a,每个容置空间7a内放置一组对绞线2并使对绞线2组之间相互隔离并固定定位,并且隔离支架7呈十字形这里通过隔离支架7将对绞线2组彼此分隔开,消除了对绞线2组间嵌套的可能,并使线组‑线组之间距离被最大化,提高了串扰性能,隔离支架7呈十字形使得导体5周围的空气间隙最大化,这样提供了稳定的阻抗性能,提高了衰减性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以上 电缆 改进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六类以上电缆的改进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50393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