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pdf(1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162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1 CN 103071627 A *CN103071627A* (21)申请号 201310007496.0 (22)申请日 2013.01.09 B07C 5/00(2006.01) (71)申请人 广东志成华科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 园区科技九路 1 号研发楼 310 室 (72)发明人 李斌 吴涛 朱国文 龚时华 朱文凯 贺松平 吴磊 宋宪振 汤瑞 尹旭生 库卫东 (74)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 有限公司 44215 代理人 雷利平 (54) 。
2、发明名称 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 (57)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 设备, 本设备由晶圆工作台、 分选工作台、 检测工 作台、 运输传送系统、 晶圆工作台推送装置、 分选 工作台推送装置、 检测工作台推送装置、 摆臂机 构、 芯片分选料库, 上述九个主要部分组成。本申 请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布局与机械结构, 通 过运输传送系统和推送装置将盘片在工作台和芯 片分选料库之间自如进出进行相应盘片的取放, 同步实现了晶粒的检测和分选, 同时运输传送系 统具有两个缓冲区位置, 能够减少待分选盘片与 分选结束后的盘片以及待检测盘片与检测结束后 的盘片之间的交换时间, 进而加。
3、快晶粒分选和检 测时间和效率。具有换片高效、 整机小巧、 结构紧 凑、 整机稳定性好、 芯片分选料库可扩容性好的特 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1627 A CN 103071627 A *CN103071627A* 1/2 页 2 1. 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 包括有机体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平台上 设置有 : 三个工作台, 分别为晶圆工作台、 分选工作台和检测工作台, 晶圆工作台和分选工作。
4、台 用于承载盘片进行晶粒分选, 检测工作台用于承载盘片进行晶粒检测 ; 摆臂机构, 通过其对晶圆工作台以及分选工作台上的盘片进行分选 ; 芯片分选料库, 其用于存放装载有盘片的卡匣 ; 运输传送系统, 其可沿 X 轴、 Y 轴和 Z 轴方向运动, 所述运输传送系统具有两个缓冲区 位置, 通过所述运输传送系统从所述芯片分选料库中对应的位置取出待分选或者待检测的 盘片放置第一缓冲区位置等候, 将位于第二缓冲区位置的经过分选或者检测的需要放回至 芯片分选料库的盘片放回至芯片分选料库中指定位置 ; 三个推送装置, 分别为晶圆工作台推送装置、 分选工作台推送装置和检测工作台推送 装置, 其用于将三个工作。
5、台上的盘片推送至运输传送系统上或者将运输传送系统上的盘片 取放至三个工作台上 ; 所述芯片分选料库设置于所述机体平台的一侧, 所述晶圆工作台、 所述分选工作台、 所 述检测工作台以及所述三个推送装置组成的分选工作区设置于所述机体平台上位于与所 述芯片分选料库相对的另一侧, 所述运输传送系统横置于所述芯片分选料库和所述分选工 作区之间, 所述晶圆工作台和所述分选工作台分别设置于所述摆臂机构的两侧, 所述检测 工作台设置于所述晶圆工作台和所述分选工作台的另一侧 ; 相对应地, 所述晶圆工作台与 所述晶圆工作台推送装置配合以实现盘片从所述运输传送系统的取放 ; 所述分选工作台与 所述分选工作台推送装。
6、置配合以实现盘片从所述运输传送系统的取放 ; 所述检测工作台与 所述检测工作台推送装置配合以实现盘片从所述运输传送系统的取放。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运输 传送系统包括 : X 轴导轨、 X 轴基座, 以及驱动所述 X 轴基座沿所述 X 轴导轨往复运动的 X 轴驱动装置 ; Y 轴导轨、 Y 轴基座, 以及驱动所述 Y 轴基座沿所述 Y 轴导轨往复运动的 Y 轴驱动装置 ; Z 轴导轨、 Z 轴基座, 以及驱动所述 Z 轴基座沿所述 Z 轴导轨往复运动的 Z 轴驱动装置, 所述 Z 轴导轨固定设置于所述 X 轴基座的竖直板上, 所述。
7、 Y 轴导轨固定设置于所述 Z 轴基 座 ; 用于夹持盘片的夹持机构和控制所述夹持机构上下移动的夹持驱动装置, 所述夹持机 构与所述 Y 轴基座连接 ; 所述 Z 轴基座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夹持 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气缸式驱动装置和第二夹持气缸式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夹持气缸式 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气缸式驱动装置均设置于所述 Y 轴基座。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X 轴 驱动装置包括 X 轴电机、 X 轴丝杆和 X 轴螺母, 所述 X 轴螺母。
8、设置在所述 X 轴基座的下方, 所述 X 轴丝杆与所述 X 轴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 X 轴电机驱动所述 X 轴基座沿所述 X 轴丝杆 移动 ; 所述 Y 轴驱动装置包括 Y 轴电机、 齿轮和齿条, 所述 Y 轴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 Y 轴基 座, 所述齿轮同轴设置于所述 Y 轴电机的输出轴, 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 Y 轴基座的内侧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71627 A 2 2/2 页 3 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 所述 Z 轴驱动装置包括 Z 轴电机、 Z 轴丝杆和 Z 轴螺母, 所述 Z 轴基座与所述 Z 轴丝杆螺纹连接, 所述 Z 轴丝杆与所述 Z 轴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 Z。
9、 轴电机驱 动所述 Z 轴基座沿所述 Z 轴丝杆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推送 装置包括 : 固定支架 ; 移送驱动装置, 其用于将被移送的盘片由工作台移送到运输传送系统或者由运输传送 系统返回移送到工作台, 所述移送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安装座、 设置于所 述安装座的移送丝杠、 驱动所述移送丝杠转动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移送丝杠螺接的滑动座 ; 夹爪机构, 其用于夹紧盘片或松开盘片, 所述由平行设置的上夹片和下夹片组成的夹 爪机构包括夹片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夹片组件夹紧或松开的夹紧驱动装置 ; 升降驱动装置, 其通过连接件固。
10、定于所述滑动座, 用于使所述夹片组件上升处于避让 位置和使所述夹片组件下降处于张夹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 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升降 驱动装置包括升降气缸座和升降气缸, 升降气缸座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气缸 座设置有升降导轨槽 ; 所述夹紧驱动装置包括夹紧气缸和夹紧气缸座, 所述夹紧气缸座设 置有升降导轨, 所述升降导轨与所述升降导轨槽滑动配合。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升降 气缸设置有位移传感器 ; 所述滑动座设置有位移传感器。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
11、选一体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移送 驱动装置还包括两根滑杆, 所述两根滑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移送丝杠的两侧, 所述滑杆的一 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座, 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芯片 分选料库为一体式固定结构的芯片分选料库。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运输传送系统设置有一组 ; 或者 : 所述运输传送系统设置有两组或者三组, 且各个运输传送系统同步作业互不干涉。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71627 A 3 1/8 页 4 一种全自动晶。
12、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晶粒分选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发光二极管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及半导体晶圆在切割成晶粒后, 会 使用晶粒分选功能的装置, 例如晶粒分选机, 进行晶粒测试和分选 (Bin) 的动作。以 LED 而言, 通常针对主波长 (peak length) 、 发光强度 (MCD) 、 光通量 (lumens) 、 色温 (color temperature) 、 工作电压 (Vf) 、 反向击穿电压 (ImA) 等几个关键参数来进行测试和分选, 此 步骤在 LED 的。
13、晶粒生产和封装成本方面有重要影响。而半导体晶粒也可依照产品的需求进 行晶粒检测和分选的动作。 0003 采用晶粒分选机处理置放于晶圆环中 LED 晶粒的分选过程中, 晶粒分选机会自动 地根据设定的测试标准把LED晶粒分装在不同的分料盒 (bin frame) 内。 而在分选过程中, 需要更换分料盒或晶圆环以继续晶粒分选的步骤。 0004 现今电子产业对于 LED 晶粒检测和分选的效率、 集成度、 单位面积的产能等的要 求越来越高, 目前市面上的检测、 分选设备大多是各自独立设置。 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 下问题 : 检测机大多是手动上料, 影响生产效率。在检测机检测完成后, 还需将检测盘安装 。
14、在盘片上, 再放入卡匣由分选机分选, 其中间人工过程耗时较多, 集成度较差 ; 且检测机、 分 选机各自料库存储量有限, 不能实现资源共享。 0005 因此, 亟需提供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6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使检测与分选同 步进行, 且具有换片高效、 整机小巧、 结构紧凑、 整机稳定性好的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 设备。 0007 本申请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 包括有机体平台, 其中, 所述机体平台上设 置有 : 三个工作台, 分别为晶圆工作台、 分选工作台和检测。
15、工作台, 晶圆工作台和分选工作台 用于承载盘片进行晶粒分选, 检测工作台用于承载盘片进行晶粒检测 ; 摆臂机构, 通过其对晶圆工作台以及分选工作台上的盘片进行分选 ; 芯片分选料库, 其用于存放装载有盘片的卡匣 ; 运输传送系统, 其可沿 X 轴、 Y 轴和 Z 轴方向运动, 所述运输传送系统具有两个缓冲区 位置, 通过所述运输传送系统从所述芯片分选料库中对应的位置取出待分选或者待检测的 盘片放置第一缓冲区位置等候, 将位于第二缓冲区位置的经过分选或者检测的需要放回至 芯片分选料库的盘片放回至芯片分选料库中指定位置 ; 三个推送装置, 分别为晶圆工作台推送装置、 分选工作台推送装置和检测工作台。
16、推送 说 明 书 CN 103071627 A 4 2/8 页 5 装置, 其用于将三个工作台上的盘片推送至运输传送系统上或者将运输传送系统上的盘片 取放至三个工作台上 ; 所述芯片分选料库设置于所述机体平台的一侧, 所述晶圆工作台、 所述分选工作台、 所 述检测工作台以及所述三个推送装置组成的分选工作区设置于所述机体平台上位于与所 述芯片分选料库相对的另一侧, 所述运输传送系统横置于所述芯片分选料库和所述分选工 作区之间, 所述晶圆工作台和所述分选工作台分别设置于所述摆臂机构的两侧, 所述检测 工作台设置于所述晶圆工作台和所述分选工作台的另一侧 ; 相对应地, 所述晶圆工作台与 所述晶圆工作。
17、台推送装置配合以实现盘片从所述运输传送系统的取放 ; 所述分选工作台与 所述分选工作台推送装置配合以实现盘片从所述运输传送系统的取放 ; 所述检测工作台与 所述检测工作台推送装置配合以实现盘片从所述运输传送系统的取放。 0008 其中, 所述运输传送系统包括 : X 轴导轨、 X 轴基座, 以及驱动所述 X 轴基座沿所述 X 轴导轨往复运动的 X 轴驱动装置 ; Y 轴导轨、 Y 轴基座, 以及驱动所述 Y 轴基座沿所述 Y 轴导轨往复运动的 Y 轴驱动装置 ; Z 轴导轨、 Z 轴基座, 以及驱动所述 Z 轴基座沿所述 Z 轴导轨往复运动的 Z 轴驱动装置, 所述 Z 轴导轨固定设置于所述 。
18、X 轴基座的竖直板上, 所述 Y 轴导轨固定设置于所述 Z 轴基 座 ; 用于夹持盘片的夹持机构和控制所述夹持机构上下移动的夹持驱动装置, 所述夹持机 构与所述 Y 轴基座连接 ; 所述 Z 轴基座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0009 其中, 所述夹持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气缸式驱动装置和第二夹持气缸式驱动装 置, 所述第一夹持气缸式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气缸式驱动装置均设置于所述 Y 轴基 座。 0010 其中, 所述 X 轴驱动装置包括 X 轴电机、 X 轴丝杆和 X 轴螺母, 所述 X 轴螺母设置 在所述 X 轴基座的下方, 所述 X 轴丝杆与所述 X 轴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 X 轴电机驱。
19、动所述 X 轴基座沿所述 X 轴丝杆移动 ; 所述 Y 轴驱动装置包括 Y 轴电机、 齿轮和齿条, 所述 Y 轴电机 固定设置于所述Y轴基座, 所述齿轮同轴设置于所述Y轴电机的输出轴, 所述齿条设置于所 述 Y 轴基座的内侧面, 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 所述 Z 轴驱动装置包括 Z 轴电机、 Z 轴丝 杆和 Z 轴螺母, 所述 Z 轴基座与所述 Z 轴丝杆螺纹连接, 所述 Z 轴丝杆与所述 Z 轴螺母螺纹 连接, 所述 Z 轴电机驱动所述 Z 轴基座沿所述 Z 轴丝杆移动。 0011 其中, 所述推送装置包括 : 固定支架 ; 移送驱动装置, 其用于将被移送的盘片由工作台移送到运输传送系统。
20、或者由运输传送 系统返回移送到工作台, 所述移送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安装座、 设置于所 述安装座的移送丝杠、 驱动所述移送丝杠转动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移送丝杠螺接的滑动座 ; 夹爪机构, 其用于夹紧盘片或松开盘片, 所述由平行设置的上夹片和下夹片组成的夹 爪机构包括夹片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夹片组件夹紧或松开的夹紧驱动装置 ; 升降驱动装置, 其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滑动座, 用于使所述夹片组件上升处于避让 位置和使所述夹片组件下降处于张夹位置。 0012 其中,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气缸座和升降气缸, 升降气缸座与所述连接件 说 明 书 CN 103071627 A 5 3/8 页 6。
21、 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气缸座设置有升降导轨槽 ; 所述夹紧驱动装置包括夹紧气缸和夹紧气 缸座, 所述夹紧气缸座设置有升降导轨, 所述升降导轨与所述升降导轨槽滑动配合。 0013 其中, 所述升降气缸设置有位移传感器 ; 所述滑动座设置有位移传感器。 0014 其中, 所述移送驱动装置还包括两根滑杆, 所述两根滑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移送丝 杠的两侧, 所述滑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座, 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 0015 其中, 所述芯片分选料库为一体式固定结构的芯片分选料库。 0016 其中, 所述运输传送系统设置有一组 ; 或者 : 所述运输传送系统设置有两组或者三组, 且各个运输传。
22、送系统同步作业互不干涉。 0017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 本申请的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 本设备由晶圆工作台、 分选工作台、 检测 工作台、 运输传送系统、 晶圆工作台推送装置、 分选工作台推送装置、 检测工作台推送装置、 摆臂机构、 芯片分选料库, 上述九个主要部分组成。 本申请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布局与 机械结构, 在机体平台上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布局结构, 通过运输传送系统将盘片在晶圆工 作台、 分选工作台、 检测工作台、 推送装置及芯片分选料库之间自如进出进行相应盘片的取 放, 实现了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 同时运输传送系统具有两个缓冲区位置, 能够减少待分选 盘片与分选结束后的。
23、盘片以及待检测盘片与检测结束后的盘片之间的交换时间, 进而加快 晶粒分选和检测时间和效率。 综上, 本申请具有检测分选同步进行、 换片高效、 整机小巧、 结 构紧凑、 整机稳定性好、 芯片分选料库可扩容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8 利用附图对申请作进一步说明, 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任何限制,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 它的附图。 0019 图 1 是本申请的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2 是本申请的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的运输传送系统的结构示意 图。 0021 图 3 是图 2。
24、 中 “A” 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 4 是本申请的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的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在图 1 中包括有 : 100机体平台、 110晶圆工作台、 120分选工作台、 130运输传送系统、 140 晶圆工作台推送装置、 150分选工作台推送装置、 160摆臂机构、 170芯片分选料库、 180检测工作台、 190检测工作台推送装置 ; 在图 2 和图 3 中包括有 : 400X 轴 导 轨、 401X 轴 驱 动 装 置、 4011X 轴 电 机、 4012X 轴 丝 杆、 402X 轴基座 ; 500Y 轴 导 轨、 501Y 轴 驱 动 装 置、 。
25、5011Y 轴 电 机、 5012 齿 条、 5013齿轮、 502Y 轴基座 ; 600Z 轴导轨、 601Z 轴驱动装置、 6011Z 轴电机、 602Z 轴基座 ; 700夹持机构、 702夹持驱动装置、 7021第一夹持气缸式驱动装置、 说 明 书 CN 103071627 A 6 4/8 页 7 7022第二夹持气缸式驱动装置、 703第一卡槽、 704第二卡槽 ; 在图 4 中包括有 : 1固定支架 ; 2移送驱动装置、 21安装座、 22移送丝杠、 23滑动座、 24滑杆 ; 3升降驱动装置、 31升降气缸座、 311升降导轨槽 ; 4夹爪机构、 41夹片组件、 42夹紧气缸、 。
26、43夹紧气缸座 ; 5第一连接件 ; 6第二连接件 ; 7连接件导轨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不限 于此。 0025 实施例 1。 0026 本申请的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 包括有机体平 台 100, 所述机体平台 100 上设置有 : 三个工作台, 分别为晶圆工作台 110、 分选工作台 120 和检测工作台 180, 晶圆工作台 110和分选工作台120用于承载盘片进行晶粒分选, 检测工作台180用于承载盘片进行晶粒 检测 ; 摆臂机构160, 通过其对晶圆工作台110上的盘片以及分选工作台。
27、120上的盘片进行分 选 ; 芯片分选料库 170, 其用于存放装载有盘片的卡匣 ; 该芯片分选料库 170 中的卡匣具有 通用性, 可以用于存放分选盘片, 也可以用于存放待分选或者待检测盘片 ; 运输传送系统 130, 其可沿 X 轴、 Y 轴和 Z 轴方向运动, 所述运输传送系统 130 具有两个 缓冲区位置, 通过所述运输传送系统 130 从所述芯片分选料库 170 中对应的位置取出待分 选或者待检测的盘片放置第一缓冲区位置等候, 将位于第二缓冲区位置的经过分选或者检 测的需要放回至芯片分选料库 170 的盘片放回至芯片分选料库 170 中指定位置 ; 三个推送装置, 分别为晶圆工作台推。
28、送装置 140、 分选工作台推送装置 150 和检测工 作台推送装置 190, 其用于将三个工作台上的盘片推送至运输传送系统 130 上或者将运输 传送系统 130 上的盘片取放至三个工作台上 ; 这里晶圆工作台推送装置 140 与晶圆工作台 110 对应, 分选工作台推送装置 150 与分选工作台 120 对应, 检测工作台推送装置 190 与检 测工作台 180 对应 ; 所述芯片分选料库 170 设置于所述机体平台 100 的一侧, 所述晶圆工作台 110、 所述分 选工作台 120、 所述检测工作台 180 以及所述三个推送装置组成的分选工作区设置于所述 机体平台 100 上位于与所述。
29、芯片分选料库 170 相对的另一侧, 所述运输传送系统 130 横置 于所述芯片分选料库 170 和所述分选工作区之间, 所述晶圆工作台 110 和所述分选工作台 120 分别设置于所述摆臂机构 160 的两侧, 所述检测工作台 180 设置于所述晶圆工作台 110 和所述分选工作台 120 的另一侧 ; 相对应地, 所述晶圆工作台 110 与所述晶圆工作台推送 装置 140 配合以实现盘片从所述运输传送系统 130 的取放 ; 所述分选工作台 120 与所述分 说 明 书 CN 103071627 A 7 5/8 页 8 选工作台推送装置 150 配合以实现盘片从所述运输传送系统 130 的。
30、取放 ; 所述检测工作台 180 与所述检测工作台推送装置 190 配合以实现盘片从所述运输传送系统 130 的取放。 0027 另, 本实施例中的晶圆工作台 110、 分选工作台 120、 检测工作台 180 位于同一直 线, 且晶圆工作台 110 设置于检测工作台 180 和分选工作台 120 的中间。 0028 本设备由晶圆工作台110、 分选工作台120、 检测工作台180、 运输传送系统130、 晶 圆工作台推送装置140、 分选工作台推送装置150、 检测工作台推送装置190、 摆臂机构160、 芯片分选料库170, 上述九个主要部分组成。 本申请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布局与机械结。
31、 构, 在机体平台上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布局结构, 通过运输传送系统 130 将盘片在晶圆工作 台 110、 分选工作台 120、 检测工作台 180、 推送装置及芯片分选料库 170 之间自如进出进行 相应盘片的取放, 实现了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 同时运输传送系统 130 具有两个缓冲区位 置, 能够减少待分选盘片与分选结束后的盘片以及待检测盘片与检测结束后的盘片之间的 交换时间, 进而加快晶粒分选和检测时间和效率。综上, 本申请具有检测分选同步进行、 换 片高效、 整机小巧、 结构紧凑、 整机稳定性好、 芯片分选料库可扩容性好的特点。 0029 具体的, 所述芯片分选料库170为一体式固定结构。
32、的芯片分选料库170。 芯片分选 料库170横置于机体平台100的顶侧, 且其长度介于两个推送装置之间, 同时采用一体式固 定结构的料库方便扩容, 而且稳定性较好, 能够减少相应的驱动机构, 仅通过运输传送系统 130 即可完成从芯片分选料库 170 中的取放。 0030 具体的, 所述运输传送系统 130 设置有一组 ; 或者 : 所述运输传送系统 130 设置有 两组或者三组, 且各个运输传送系统 130 同步作业互不干涉。 0031 应用本申请的方法包括 : 步骤一, 将晶圆盘片放置在晶圆工作台 110 上, 将分选盘片放置在分选工作台 120 上, 通过摆臂机构 160 进行分选 ; 。
33、或者将晶圆盘片放置在检测工作台 180 上, 通过探针进行检 测 ; 在此同时, 运输传送系统130从芯片分选料库170中取出下次待分选或者待检测的盘片 放至第一缓冲区位置等候 ; 步骤二, 待分选或者检测结束后, 将盘片通过其所对应配合的推送装置推送至运输传 送系统 130 中的第二缓冲区位置 ; 与此同时, 通过推送装置将等候在第一缓冲区位置的盘 片取出, 放置在工作台上, 继续进行分选或者检测 ; 在此同时, 运输传送系统 130 将位于第 二缓冲区位置的经过分选或者检测的需要放回至芯片分选料库 170 的盘片放回至芯片分 选料库 170 中指定位置 ; 并通过运输传送系统 130 从芯。
34、片分选料库 170 取出下次待分选或 者待检测的盘片放至第一缓冲区位置等候 ; 如此重复直至完成分选或者检测作业。 0032 采用上述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 使得晶粒的检测分选能够同步进行, 具 有芯片分选效率高、 能够减少等待时间的优点。 0033 本申请从整体布局而言, 结构简单, 而且推送装置及运输传送系统 130 能够模块 化生产, 使得整体机体的安装较为简易, 例如 : 推送装置即可以与晶圆工作台 110 搭配使 用, 也可以与分选工作台120搭配使用, 同时还可以与检测工作台180搭配使用 ; 再者, 运输 传送系统 130 可以兼顾晶圆工作台 110、 分选工作台 120、。
35、 检测工作台 180 三个工作台与芯 片分选料库 170 之间的取放, 节约成本且能够满足市场化大规模的生产。 0034 实施例 2 本申请的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二,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 说 明 书 CN 103071627 A 8 6/8 页 9 术方案与实施例 1 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 采用实施例 1 中的解释, 在此不再进 行赘述。 003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 的区别在于, 所述运输传送系统 130 包括 : X 轴导轨 400、 X 轴基座 402, 以及驱动所述 X 轴基座 402 沿所述 X 轴导轨 400 往复运动 的 X 轴驱动装置 4。
36、01 ; Y 轴导轨 500、 Y 轴基座 502, 以及驱动所述 Y 轴基座 502 沿所述 Y 轴导轨 500 往复运动 的 Y 轴驱动装置 501 ; Z 轴导轨 600、 Z 轴基座 602, 以及驱动所述 Z 轴基座 602 沿所述 Z 轴导轨 600 往复运动 的 Z 轴驱动装置 601, 所述 Z 轴导轨 600 固定设置于所述 X 轴基座 402 的竖直板上, 所述 Y 轴导轨 500 固定设置于所述 Z 轴基座 602 ; 用于夹持盘片的夹持机构700和控制所述夹持机构700上下移动的夹持驱动装置702, 所述夹持机构 700 与所述 Y 轴基座 502 连接 ; 所述 Z 。
37、轴基座 602 设置有第一卡槽 703 和第二卡槽 704。第一卡槽 703 即为第一缓冲 区位置, 第二卡槽 704 即为第二缓冲区位置。 0036 具体的, 所述夹持驱动装置702包括第一夹持气缸式驱动装置7021和第二夹持气 缸式驱动装置 7022, 所述第一夹持气缸式驱动装置 7021 和所述第二夹持气缸式驱动装置 7022 均设置于所述 Y 轴基座 502。 0037 具体的, 所述 X 轴驱动装置 401 包括 X 轴电机 4011、 X 轴丝杆 4012 和 X 轴螺母, 所述 X 轴螺母设置在所述 X 轴基座 402 的下方, 所述 X 轴丝杆 4012 与所述 X 轴螺母螺纹。
38、连 接, 所述 X 轴电机 4011 驱动所述 X 轴基座 402 沿所述 X 轴丝杆 4012 移动 ; 所述 Y 轴驱动装 置 501 包括 Y 轴电机 5011、 齿轮 5013 和齿条 5012, 所述 Y 轴电机 5011 固定设置于所述 Y 轴基座502, 所述齿轮5013同轴设置于所述Y轴电机5011的输出轴, 所述齿条5012设置于 所述 Y 轴基座 502 的内侧面, 所述齿轮 5013 与所述齿条 5012 啮合 ; 所述 Z 轴驱动装置 601 包括 Z 轴电机 6011、 Z 轴丝杆和 Z 轴螺母, 所述 Z 轴基座 602 与所述 Z 轴丝杆螺纹连接, 所 述 Z 轴。
39、丝杆与所述 Z 轴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 Z 轴电机 6011 驱动所述 Z 轴基座 602 沿所述 Z 轴丝杆移动。 0038 本实施例的运输传送系统130的工作过程 : 首先在X轴电机4011和Z轴电机6011 驱动下运动至芯片分选料库170, 使运输传送系统130的第一卡槽703对准待分选盘片所在 的卡匣设置的卡槽 ; 然后, Y 轴电机 5011 驱动夹持机构 700 前进至夹持位置, 然后夹持机构 700 夹紧盘片, Y 轴电机 5011 驱动夹持机构 700 后退, 将盘片移送至第一卡槽 703 的位置, 当盘片运动到位后, 夹持机构 700 松开, 并在 Y 轴电机 5011 驱动。
40、下继续运动至一安全位置 (此位置处于夹持机构 700 的夹爪边缘与盘片的边缘有 5mm 左右的间距, 便于夹持机构 700 的升降) , 然后第一夹持气缸式驱动装置 7021 和第二夹持气缸式驱动装置 7022 驱动夹持机 构 700 上升至取放平台上方以完成避让动作, 便于布置在工作台一侧的推送装置将盘片自 运输传送系统 130 的第一卡槽 703 装载至工作台上。当盘片分选或者检测结束后, 推送装 置首先将盘片自工作台卸载至运输传送系统130的第二卡槽704, 然后运输传送系统130在 X轴电机4011和Z轴电机6011的驱动下运动至与第二卡槽704与该盘片入库卡槽相对齐, 然后运输传送系。
41、统 130 的夹持机构 700 在 Y 轴电机 5011 的驱动下运动至上述安全位置, 并 在第一夹持气缸式驱动装置 7021 和第二夹持气缸式驱动装置 7022 驱动下使夹持机构 700 说 明 书 CN 103071627 A 9 7/8 页 10 与第二卡槽 704 对齐, 然后 Y 轴电机 5011 驱动夹持机构 700 前进至夹持位置,(此位置处夹 爪与盘片有5mm左右的重叠) , 夹持机构700的夹爪夹紧, Y轴电机5011继续工作, 直至将盘 片送入卡匣内, 最后夹持机构 700 的夹爪松开并在 Y 轴电机 5011 驱动下后退, 以完成盘片 的入库动作 ; 与此同时, 在X轴电。
42、机4011和Z轴电机6011驱动下运动至芯片分选料库170, 使运输传送系统130的第二卡槽704对准下一次待分选或者待检测的盘片所在的卡匣设置 的卡槽 ; 然后, Y 轴电机 5011 驱动夹持机构 700 前进至夹持位置, 然后夹持机构 700 夹紧下 一次待分选或者待检测的盘片, Y 轴电机 5011 驱动夹持机构 700 后退, 将下一次待分选或 者待检测的盘片移送至第一卡槽 703 的缓冲位置等候。 0039 实施例 3 本申请的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三,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 术方案与实施例 1 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 采用实施例 1 中的解释, 在。
43、此不再进 行赘述。 004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 的区别在于, 所述推送装置包括 : 固定支架 1 ; 移送驱动装置 2, 其用于将被移送的盘片由工作台移送到运输传送系统 130 或者由运 输传送系统 130 返回移送到工作台, 所述移送驱动装置 2 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 1 的安 装座 21、 设置于所述安装座 21 的移送丝杠 22、 驱动所述移送丝杠 22 转动的电机以及与所 述移送丝杠 22 螺接的滑动座 23 ; 夹爪机构 4, 其用于夹紧盘片或松开盘片, 所述由平行设置的上夹片和下夹片组成的夹 爪机构 4 包括夹片组件 41 和用于驱动所述夹片组件 41 夹紧或松开的夹紧驱动装。
44、置 ; 升降驱动装置 3, 其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滑动座 23, 用于使所述夹片组件 41 上升处 于避让位置和使所述夹片组件 41 下降处于张夹位置。 0041 具体的,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 3 包括升降气缸座 31 和升降气缸, 升降气缸座 31 与所 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气缸座 31 设置有升降导轨槽 311 ; 所述夹紧驱动装置包括夹 紧气缸42和夹紧气缸座43, 所述夹紧气缸座43设置有升降导轨, 所述升降导轨与所述升降 导轨槽 311 滑动配合。 0042 具体的, 所述升降气缸设置有位移传感器 ; 所述滑动座 23 设置有位移传感器。升 降气缸设置的位移传感器, 用于控制夹。
45、片组件 41 上升处于上极限的避让位置和使夹片组 件 41 下降处于下极限的张夹位置 ; 滑动座 23 设置的位移传感器, 用于控制滑动座 23 在工 作台和运输传送系统 130 之间往复移动。 0043 具体的, 所述移送驱动装置 2 还包括两根滑杆 24, 所述两根滑杆 24 分别设置于所 述移送丝杠 22 的两侧, 所述滑杆 24 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座 21, 所述滑杆 24 的另一端与 所述滑动座 23 滑动连接。 0044 本实施例中, 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 5 和第二连接件 6, 第一连接件 5 的一端固定 于滑动座23, 第一连接件5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6的一端固接, 第二连接。
46、件6的另一端固 定于升降气缸座 31。 0045 本实施例的推送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 当需要更换盘片时, 升降驱动装置3驱动夹片组件41下降至靠近供晶工作台的下极限 位, 然后夹紧气缸42驱动夹片组件41张开, 推送装置将工作台需要更换的盘片移送至夹片 说 明 书 CN 103071627 A 10 8/8 页 11 组件 41 中, 此时夹紧气缸 42 驱动夹片组件 41 闭合而将盘片夹紧, 接着移送驱动装置 2 驱 动滑动座 23 使夹片组件 41 由工作台移送至运输传送系统 130, 夹紧气缸 42 再驱动夹片组 件 41 张开, 使盘片被移送至运输传送系统 130, 最后移送驱动装置。
47、 2 使滑动座 23 再返回至 工作台, 且夹紧气缸 42 使夹片组件 41 闭合, 升降驱动装置 3 使夹片组件 41 上升至上极限 避让位置 ; 当不需要更换盘片时, 夹片组件 41 上升至上极限避让位置而不会影响供晶工作 台的工作。该推送装置结构简单, 可快速、 精确地更换盘片, 实现自动化控制, 故障率低, 且 当不需要更换盘片时, 夹片组件 41 上升至上极限避让位置而不会影响供晶工作台的工作。 0046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本申请保 护范围的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详细地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 当理解, 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 质和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071627 A 11 1/4 页 12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71627 A 12 2/4 页 13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71627 A 13 3/4 页 14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71627 A 14 4/4 页 15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71627 A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