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摆动去毛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车轮摆动去毛刺装置.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205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1 CN 103072057 A *CN103072057A* (21)申请号 201210453386.2 (22)申请日 2012.11.14 B24B 9/00(2006.01) (71)申请人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066318 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龙海道 185 号 (72)发明人 薛博文 郭建东 刘伟东 刘鸣华 李文东 (54) 发明名称 一种车轮摆动去毛刺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轮摆动去毛刺装置, 由 机架、 电机、 摆杆机构、 升降机构、 摆杆旋转机构、 伺服。
2、电动杆、 齿轮、 毛刷以及夹具系统等组成, 固 定在机架上的升降机构实现整套装置的升降, 并 实施毛刷对轮幅一定的压力 ; 伺服电动杆和两个 齿轮, 时刻调整两个摆杆机构的位置, 使得毛刷与 轮毂的轮辐部位处于最佳的相对平行状态 ; 两个 摆杆机构上的毛刷自转的同时, 摆杆旋转机构带 动它们沿着轮毂背腔圆周方向的公转 ; 本发明能 够将接触到的各种造型轮毂的各个窗口, 各个部 位, 在各个方向的毛刺均匀地去除, 所有边角能够 被有效均匀的钝化, 特别适用于轮辐有一定斜度 的轮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3、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2057 A CN 103072057 A *CN103072057A* 1/1 页 2 1. 一 种 车 轮 摆 动 去 毛 刺 装 置,包 括 机 架 (1) 、导 向 杆 (2) 、升 降 气 缸 (3) 、 耳托 (4) 、 托板 (5) 、 导向套 (6) 、 轴承座 (7) 、 间隔套 (8) 、 轴承 (9) 、 旋转轴 (10) 、 摆杆固定座 (11) 、 齿轮座 (12) 、 摆杆 (13) 、 齿轮 (14) 、 销轴 (15) 、 销轴 (16) 、 齿轮 (17) 、 摆杆 。
4、(18) 、 齿轮座 (19) 、 侧托板 (20) 、 夹紧气缸 (21) 、 仿形卡爪 (22) 、 中 间板 (23) 、 电机 (24) 、 大带轮 (25) 、 垫块 (26) 、 小带轮 (27) 、 轴承座 (28) 、 轴承 (29) 、 压盖 (30) 、 轴 (31) 、 毛刷 (32) 、 升降气缸 (33) 、 防尘罩 (34) 、 毛刷 (35) 、 轴 (36) 、 压盖 (37) 、 轴承 (38) 、 轴承座 (39) 、 小带轮 (40) 、 垫块 (41) 、 大带轮 (42) 、 电机 (43) 、 销轴 (44) 、 耳座 (45) 、 伺服电动杆 (4。
5、6) 以及电机 (47) , 其特征在于 : 3 根导 向杆 (2) 和升降气缸 (3) 的缸体都固定在机架 (1) 的底板上 ; 3 个导向套 (6) 、 电机 (47) 以及耳托 (4) 都固定在托板 (5) 的下方, 升降气缸 (3) 的缸杆与耳托 (4) 的底部相连 ; 旋 转轴 (10) 通过固定在托板 (5) 上方的轴承座 (7) 以及间隔套 (8) 和轴承 (9) 在竖直 方向固定旋转, 旋转轴 (10) 下方与电机 (47) 连接, 上方与摆杆固定座 (11)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车轮摆动去毛刺装置, 其特征是 : 摆杆 (13) 和摆杆 (18) 分别与。
6、齿轮座 (12) 和齿轮座 (19) 相固定 ; 齿轮 (14) 和齿轮 (17) 分别与齿轮 座 (12) 和齿轮座 (19) 相固定 ; 固定后的齿轮座 (12) 、 摆杆 (13) 、 齿轮 (14) 、 齿轮 (17) 、 摆杆 (18) 、 齿轮座 (19) 用销轴 (15) 和销轴 (16) 与摆杆固定座 (11) 连接 ; 伺 服电动杆 (46) 通过销轴 (44) 和耳座 (45) 实现与摆杆 (13) 和摆杆 (18) 的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车轮摆动去毛刺装置, 其特征是 : 车轮由 3 个圆周方向 均布的仿形卡爪 (22) 固定, 其中2个固定 ; 另。
7、一个与夹紧气缸 (21) 的缸杆连接, 该仿形卡爪 (22) 可以沿着中间板 (23) 上的槽滑动 ; 夹紧气缸 (21) 的缸体通过侧托板 (20) 与机架 (1) 连接 ; 升降气缸 (33) 的缸体固定在机架 (1) 的顶部, 缸杆与防尘罩 (34) 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车轮摆动去毛刺装置, 其特征是 : 电机 (24) 通过垫块 (26) 固定在摆杆 (13) 下方 ; 轴承座 (28) 固定在摆杆 (13) 的上方, 并通过两个轴承 (29) 和压盖 (30) 实现上端固定有毛刷 (32) 和下端固定有小带轮 (27) 的轴 (31) 旋转 ; 此部分组成摆杆系。
8、 1。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车轮摆动去毛刺装置, 其特征是 : 电机 (43) 通过垫块 (41) 固定在摆杆 (18) 的下方, 并带动大带轮 (42) 旋转 ; 轴承座 (39) 固定在摆杆 (18) 的上方, 并通过两个轴承 (38) 和压盖 (37) 实现上端固定有毛刷 (35) 和下端固 定有小带轮 (40) 的轴 (36) 旋转 ; 此部分组成摆杆系 2。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72057 A 2 1/5 页 3 一种车轮摆动去毛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处理装置, 具体地说是一种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汽车车轮的生产过程中。
9、, 有效地去除机加工后所产生的背腔及边角部位毛刺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序, 去除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后续的表面处理效果。传统的去毛刺方 法是, 用一个大的圆盘毛刷直接对背腔进行刷毛刺,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以下一系列问题 : 毛刷以一定的角速度旋转, 不同半径处的线速度不一样, 最外边缘的线速度较高, 越靠近 中心位置的线速度越低, 这使得靠近法兰的边角位置毛刺处理效果不好。为了防止毛刷 基板碰触到车轮法兰盘, 毛刷的刷毛必须做的很长, 从而毛刺不是被 “刷” 掉的, 而是用刷毛 “刮” 掉的 ; 另外刷毛刺时是先将刷毛压倒再旋转的, 由于压力的存在, 导致刷毛断裂严重, 加快了其报废速度。 毛刷刷。
10、毛的最高点一般都在最外沿, 由于刷毛过长, 在转动过程中被 甩起, 这就导致了经常刷到轮辋部位。毛刷运动轨迹单一。对于造型复杂、 窗口较多且 长而窄的轮型, 在刷毛刺时间一定的情况下, 单一的毛刷运动轨迹, 根本不能有效的处理造 型复杂、 窗口较多且长而窄轮型的毛刺。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 往往使得毛刺机刷完毛刺之 后, 还需要人工打磨, 这样不仅效率低, 而且打磨产生的粉尘对人体危害非常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轮去毛刺装置, 它能有效的去除各种造型复杂车轮 的轮辐以及各个边角部位的毛刺。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车轮摆动去毛刺装置。
11、, 包括机架、 导向杆、 升降气缸、 耳托、 托板、 导向套、 轴承座、 间隔套、 轴承、 旋转轴、 摆杆固定 座、 齿轮座、 摆杆、 齿轮、 销轴、 销轴、 齿轮、 摆杆、 齿轮座、 侧托板、 夹紧气 缸、 仿形卡爪、 中间板、 电机、 大带轮、 垫块、 小带轮、 轴承座、 轴承、 压盖、 轴 、 毛刷、 升降气缸、 防尘罩、 毛刷、 轴、 压盖、 轴承、 轴承座、 小带轮、 垫块 、 大带轮、 电机、 销轴、 耳座、 伺服电动杆以及电机。 说 明 书 CN 103072057 A 3 2/5 页 4 0005 3 根导向杆和升降气缸的缸体都固定在机架的底板上 ; 3 个导向套、 电机以及 。
12、耳托都固定在托板的下方, 升降气缸的缸杆与耳托的底部相连 ; 旋转轴通过固定在托 板上方的轴承座以及间隔套和轴承实现在竖直方向固定旋转, 其下方与电机连接, 上方与摆杆固定座连接。 0006 摆杆和摆杆分别与齿轮座和齿轮座相固定 ; 齿轮和齿轮分别与齿 轮座和齿轮座相固定 ; 固定后的齿轮座、 摆杆、 齿轮、 齿轮、 摆杆、 齿轮座 , 用销轴和销轴与摆杆固定座连接, 并通过键防止齿轮与齿轮固定座的相对转动。 伺服 电动杆通过销轴和耳座实现与摆杆和摆杆的连接。 0007 车轮的固定是由 3 个圆周方向均布的仿形卡爪实现的, 其中 2 个固定, 另 1 个与夹 紧气缸的缸杆连接, 可以沿着中间板。
13、上的槽滑动 ; 夹紧气缸的缸体通过侧托板与机架连接。 升降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的顶部, 缸杆与防尘罩连接。 0008 电机通过垫块固定在摆杆的下方, 并带动大带轮旋转 ; 轴承座固定在 摆杆的上方, 并通过两个轴承和压盖实现上端固定有毛刷和下端固定有小带轮 的轴旋转 ; 此部分组成摆杆系 1。 0009 电机通过垫块固定在摆杆的下方, 并带动大带轮旋转 ; 轴承座固定在 摆杆的上方, 并通过两个轴承和压盖实现上端固定有毛刷和下端固定有小带轮 的轴旋转 ; 此部分组成摆杆系 2。 0010 实际使用时先将车轮放在中间板上, 夹紧气缸和 3 个仿形卡爪使其固定, 此时升 降气缸使得防尘罩落下将车轮。
14、罩住 ; 抬升气缸通过 3 个导向杆和 3 个导向套使得摆杆 系 1 和摆杆系 2 以及使其旋转的电机、 轴承座、 间隔套、 轴承、 旋转轴, 使其调整 角度的伺服电动杆及摆杆固定座、 齿轮座、 摆杆、 齿轮、 销轴、 销轴、 齿轮、 摆 说 明 书 CN 103072057 A 4 3/5 页 5 杆、 齿轮座等抬升, 接触到轮辐后并实施对轮辐刷毛刺时一定的压力 ; 如果轮辐的倾 斜角度变化不大, 可以将毛刷的大小做成与轮辐的长度一致的尺寸。两个毛刷各自旋转的 同时, 电机使其沿着车轮圆周方向公转, 这样就不存在传统大圆盘毛刷与轮幅上各部位 相对线速度不均匀而导致的刷毛刺不彻底的情况 ; 两。
15、个自转毛刷都能够在各自最大线速度 下, 接触到所能刷到的所有部位, 使得各种造型复杂车轮的各个窗口, 各个部位, 在各个方 向的毛刺均匀地去除, 所有边角都可以被有效均匀的钝化。 0011 对于轮辐的倾斜角度为 90 度, 即轮辐相对较平的车轮, 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 简化, 直接将摆杆系角度调整机构去掉, 将两个摆杆系上的所有零件固定在同一个底板上, 此时夹角实际为 180 度 ; 两个毛刷同样也能实现自转和公转的功能。 0012 本发明在使用中能够极大的提高车轮刷毛刺质量, 特别是轮辐与轮辋交接处的边 角毛刺, 能够极大程度的节省人力 ; 同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 性能安全稳定的特点。 附。
16、图说明 0013 图 1 是本发明一种车轮摆动去毛刺装置的主视图。 0014 图 2 是本发明一种车轮摆动去毛刺装置的夹具俯视图。 0015 图 3 是本发明一种车轮摆动去毛刺装置的 K 向局部视图。 0016 图 4 是本发明一种车轮摆动去毛刺装置的摆杆系 1(R 局部) 的放大图。 0017 图 5 是本发明一种车轮摆动去毛刺装置的摆杆系 2(S 局部) 的放大图。 0018 图 6 是本发明一种车轮摆动去毛刺装置的 A 区左视放大图。 0019 图中, 1 机架、 2 导向杆、 3 升降气缸、 4 耳托、 5 托板、 6 导向套、 7 轴承座、 8 间隔套、 9 轴承、 10 旋转轴、 。
17、11 摆杆固定座、 12 齿轮座、 13 摆杆、 14 齿轮、 15 销轴、 16 销轴、 17 齿轮、 18 摆杆、 19 齿轮座 、 20 侧托板、 21 夹紧气缸、 22 仿形卡爪、 23 中间板、 24 电机、 25 大带轮 、 26 垫块、 27 小带轮、 28 轴承座、 29 轴承、 30 压盖、 31 轴、 32 毛刷、 33 升降气缸、 34 防尘罩、 35 毛刷、 36 轴、 37 压盖、 38 轴承 、 39 轴承座、 40 小带轮、 41 垫块、 42 大带轮、 43 电机、 44 销轴、 45 耳座、 46 伺服电动杆、 47 电机。 说 明 书 CN 10307205。
18、7 A 5 4/5 页 6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和工作情况。 0021 一种车轮摆动去毛刺装置, 包括机架 1、 导向杆 2、 升降气缸3、 耳托 4、 托板 5、 导 向套 6、 轴承座7、 间隔套 8、 轴承9、 旋转轴10、 摆杆固定座 11、 齿轮座12、 摆杆 13、 齿轮14、 销轴15、 销轴16、 齿轮17、 摆杆18、 齿轮座19、 侧托板20、 夹紧气 缸 21、 仿形卡爪 22、 中间板 23、 电机24、 大带轮25、 垫块26、 小带轮27、 轴承座 28、 轴承29、 压盖30、 轴31、 毛刷32、 升降气缸33、。
19、 防尘罩 34、 毛刷35、 轴 36、 压盖37、 轴承38、 轴承座39、 小带轮40、 垫块41、 大带轮42、 电机43、 销 轴44、 耳座 45、 伺服电动杆 46 以及电机47。 0022 3 根导向杆 2 和升降气缸3 的缸体都固定在机架 1 的底板上 ; 3 个导向套 6、 电 机47 以及耳托 4 都固定在托板 5 的下方, 升降气缸3 的缸杆与耳托 4 的底部相连 ; 旋 转轴10 通过固定在托板 5 上方的轴承座7 以及间隔套 8 和轴承9 实现在竖直方向 固定旋转, 其下方与电机47 连接, 上方与摆杆固定座 11 连接。 0023 摆杆13 和摆杆18 分别与齿轮座。
20、12 和齿轮座19 相固定 ; 齿轮14 和 齿轮17 分别与齿轮座12 和齿轮座19 相固定 ; 固定后的齿轮座12、 摆杆13、 齿 轮14、 齿轮17、 摆杆18、 齿轮座19 用销轴15 和销轴16 与摆杆固定座 11 连 接, 并通过键防止齿轮与齿轮固定座的相对转动。伺服电动杆 46 通过销轴44 和耳座 45 实现与摆杆13 和摆杆18 的连接。 0024 车轮的固定是由 3 个圆周方向均布的仿形卡爪 22 实现的, 其中 2 个固定, 另 1 个 与夹紧气缸 21 的缸杆连接, 可以沿着中间板 23 上的槽滑动 ; 夹紧气缸 21 的缸体通过侧托 板 20 与机架 1 连接。升降。
21、气缸33 的缸体固定在机架 1 的顶部, 缸杆与防尘罩 34 连接。 说 明 书 CN 103072057 A 6 5/5 页 7 0025 电机24 通过垫块26 固定在摆杆13 的下方, 并带动大带轮25 旋转 ; 轴 承座28 固定在摆杆13 的上方, 并通过两个轴承29 和压盖30 实现上端固定有毛 刷32 和下端固定有小带轮27 的轴31 旋转。 0026 电机43 通过垫块41 固定在摆杆18 的下方, 并带动大带轮42 旋转 ; 轴 承座39 固定在摆杆18 的上方, 并通过两个轴承38 和压盖37 实现上端固定有毛 刷35 和下端固定有小带轮40 的轴36 旋转。 0027 通。
22、过伺服电动杆46以及齿轮14和齿轮17实现摆杆13和摆杆18的同步 动作, 从而可以使毛刷32 和毛刷35 能够时刻处于与轮辐相对平行的位置 ; 毛刷32 和毛刷35 各自旋转的同时, 电机47 带动两个摆杆机构沿着车轮背腔圆周方向公转。 0028 工作过程中, 先将车轮正面朝上放在中间板上, 夹紧气缸和 3 个仿形卡爪使其固 定, 此时升降气缸使得防尘罩落下将车轮罩住 ; 抬升气缸通过 3 个导向杆和 3 个导向 套使得摆杆系 1 和摆杆系 2, 及使其旋转的结构和调整夹角的结构上升, 接触到轮辐后并实 施对轮辐刷毛刺时一定的压力 ; 如果轮辐的倾斜角度变化不大, 可以将毛刷的大小做成与 轮。
23、辐的长度一致的尺寸。 两个毛刷各自旋转的同时, 电机使其沿着车轮圆周方向公转, 这 样就不存在传统大圆盘毛刷与轮幅上各部位相对线速度不均匀而导致的刷毛刺不彻底的 情况 ; 两个自转毛刷都能够在各自最大线速度下, 接触到所能刷到的所有部位, 使得各种造 型复杂车轮的各个窗口, 各个部位, 在各个方向的毛刺均匀地去除, 所有边角都可以被有效 均匀的钝化。 0029 对于轮辐的倾斜角度为 90 度, 即轮辐相对较平的车轮, 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 简化, 直接将摆杆系角度调整机构去掉, 将两个摆杆系上的所有零件固定在同一个底板上, 此时夹角实际为 180 度 ; 两个毛刷同样也能实现自转和公转的功能。 0030 说 明 书 CN 103072057 A 7 1/5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72057 A 8 2/5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72057 A 9 3/5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72057 A 10 4/5 页 11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72057 A 11 5/5 页 12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72057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