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扳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简易扳手.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101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15 CN 103101013 A *CN103101013A* (21)申请号 201110355335.1 (22)申请日 2011.11.10 B25B 13/46(2006.01) B25B 23/00(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塔比诺机电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湖街 328 号国华大厦 B601-31 室 (72)发明人 杨保强 (54) 发明名称 一种简易扳手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扳手, 包括握持部, 与 所述握持部连接的固定套, 以及与所述。
2、固定套活 动连接的旋转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套与旋 转套通过一个转轴连接。 本发明的简易扳手, 使用 了单向旋拧结构, 使得旋拧紧固件时不需要将旋 转套从紧固件中取出, 直接调整扳手角度后继续 拧动, 从而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结构简单, 操作 方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1013 A CN 103101013 A *CN103101013A* 1/1 页 2 1. 一种简易扳手, 包括握持部, 与所。
3、述握持部连接的固定套, 以及与所述固定套活动连 接的旋转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套与旋转套通过一个转轴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简易扳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套为 U 形, 其侧面沿垂直径 向方向设置有孔, 所述孔周壁设置有螺纹, 孔中设置有向内伸缩的弹性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 1、 2 所述的简易扳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握持部端部设置有螺纹与所 述孔相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简易扳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旋转套为柱形台阶状, 下台阶为 内六角形, 所述旋转套上台阶周壁设置周向旋转的锯齿, 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可抵靠在所述 锯齿上棘舌。 权 利 要 。
4、求 书 CN 103101013 A 2 1/2 页 3 一种简易扳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紧或松螺母的简易扳手。 背景技术 0002 在目前产品生产过程中, 螺丝作为一种紧固件在生产中应用非常普遍。普通的扳 手在使用时, 扳手旋动一定角度后, 需要将扳手从螺丝中取出, 调整角度后再套螺丝在螺丝 上再旋拧, 效率低下, 对所拧螺丝造成的摩擦大, 而且在操作空间狭小时, 人工操作更加困 难, 生产效率更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的简易扳手。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简易扳手, 包括握持部, 与所述握持部连接的。
5、固定套, 以及与所述固定套活动连接的旋转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套与旋转套通过一个转轴连 接。 0005 优选的, 所述固定套为 U 形, 其侧面沿垂直径向方向设置有孔, 所述孔周壁设置有 螺纹, 孔中设置有向内伸缩的弹性装置。 0006 优选的, 所述握持部端部设置有螺纹与所述孔相配合。 0007 优选的, 所述旋转套为柱形台阶状, 下台阶为内六角形, 所述旋转套上台阶周壁设 置周向旋转的锯齿, 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可抵靠在所述锯齿上棘舌。 0008 本发明的简易扳手, 使用了单向旋拧结构, 使得旋拧紧固件时不需要将旋转套从 紧固件中取出, 直接调整扳手角度后继续拧动, 从而大大提高了加工。
6、效率, 结构简单, 操作 方便。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简易扳手的示意图 ; 0010 图 2 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简易扳手的固定套剖视示意图 ; 0011 图 3 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简易扳手的握持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3 如图 1、 2、 3 所示,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简易扳手 1, 包括固定套 2, 固定套 2 内设 一凹槽 3, 旋转套 4 通过一个转轴 5 活动连接在固定套 2 上, 固定套 2 侧面沿垂直径向方向 设置有孔 6, 孔 6 周壁设置有螺纹 7, 孔 6 中设置有向内伸缩的弹。
7、性装置 8, 弹性装置 8 上设 置有棘舌13, 握持部9端部设置有螺纹10与螺纹7相配合, 旋转套4为柱形台阶状, 下台阶 为内六角形 11, 上台阶周壁设置周向旋转的锯齿 12, 棘舌 13 抵靠在锯齿 12 上。 0014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 说 明 书 CN 103101013 A 3 2/2 页 4 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 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因 此, 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 CN 103101013 A 4 1/1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01013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