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抽油泵内壁探视仪及其探视方法.pdf

  • 上传人:Y948****062
  • 文档编号:4499990
  • 上传时间:2018-10-17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47.4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69767.8

    申请日:

    2011.11.09

    公开号:

    CN103104457A

    公开日:

    2013.05.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4B 51/00申请公布日:20130515|||公开

    IPC分类号:

    F04B51/00

    主分类号:

    F04B51/00

    申请人:

    何丽

    发明人:

    何丽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油泵内壁探视仪,主要由中空管体(1)、以及安装在中空管体(1)上的摄像装置(2)构成,所述摄像装置(2)通过信号线(6)与监视器(3)相连。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探视仪的探视方法。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提高了抽油泵修复工作效率;开创了抽油泵修理行业对抽油泵泵筒内壁直观质量检测的先河,改变了以往凭经验进行抽油泵泵筒检测、修复的历史,大大提高了抽油泵的修复、检验质量和旧泵修复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抽油泵内壁探视仪,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中空管体(1)、以及安装在中空管体(1)上的摄像装置(2)构成,所述摄像装置(2)通过信号线(6)与监视器(3)相连。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泵内壁探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体(1)的前端安装有照明装置(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泵内壁探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2)为广角微型摄像头。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泵内壁探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体(1)上安装有电池(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泵内壁探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6)连接有射频发射器(7),监视器(3)连接有与射频发射器(7)相应的射频接收器(8)。
    基于上述探视仪的探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将抽油泵泵筒水平放置在工作台上;
    (b)然后,手持探测杆,从泵筒端部边旋转边缓慢推进;
    (c)摄像头采集泵筒内壁图像,通过信号线传输视频信号至无线视频发射一接收器,在监视器上形成连续视频画面;
    (d)根据图像,检测人员准确诊断泵筒内壁是否有拉、擦伤痕。

    说明书

    说明书抽油泵内壁探视仪及其探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油泵内壁探视仪及其探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国内外原油生产中,机械采油占据了首要地位,而在机械采油中又以抽油泵为主。抽油泵是一种最基本、最可靠、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抽油工具。据统计,抽油泵在机械采油井中所占的比例在90%以上,抽油泵设备对整个原油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抽油装置特别是井下装置的故障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巨大的。因此,及时而准确地监测和判断抽油泵的工作状况,并对发生的故障进行有效及时的处理,不仅会大大降低原油的生产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油田的科学管理水平。
    传统的抽油泵井监测和诊断方式多数依赖人工作业完成,即通过巡井的方式,手工采集油井工作的关键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或根据经验判断油井的工作状况。这种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油田发展的迫切需求。当前,油井数据的采集、监测和诊断已成为实现数字化油田“降本增效”提高管理水平的重大改革目标,通过建立油田生产监测诊断系统,实现抽油井数据的实时分析传送和信息网络的无缝链接,逐步形成生产管控一体化的信息网络,已成为油田井网监测和生产调度管理的理想解决方案。
    井下工具是油田企业钻完修井作业顺利进行重要保证之一。油田生产企业的井下工具管理有其独特性:生产作业环境复杂多变,井下工具的使用状况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钻完修井作业的有效实施依赖于井下工具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井下工具种类多、分布广,其中有大量的移动井下工具,管理的信息量大;井下工具价值比较昂贵,帮助企业进行井下工具的检测及修复,改变以往只靠人工经验检测的现状,最大限度的加强井下工具在油田生产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井下工具使用效率,可以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按照行业标准SY/T5872‑93《抽油泵检修规程》中的技术要求,泵筒内、外壁拉、擦伤痕迹宽度大于1mm,深度大于0.3mm,或有明显腐蚀、镀层脱落现象必须报废。由于缺少检测仪器,抽油泵的修复及报废一直无法按标准要求的技术程序进行。实际工作中,只能依据肉眼观察和经验来判断,缺乏科学性、准确性,特别是由于抽油泵泵筒长度大都在六米以上,清洗时遗留在泵筒内壁的死油和结垢,凭肉眼端部观察很难与划伤、脱皮区分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抽油泵内壁探视仪,该抽油泵内壁探视仪操作简单、方便,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提高了抽油泵修复工作效率;开创了抽油泵修理行业对抽油泵泵筒内壁直观质量检测的先河,改变了以往凭经验进行抽油泵泵筒检测、修复的历史,大大提高了抽油泵的修复、检验质量和旧泵修复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探视仪的探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抽油泵内壁探视仪,主要由中空管体、以及安装在中空管体上的摄像装置构成,所述摄像装置通过信号线与监视器相连。
    所述中空管体的前端安装有照明装置。
    所述摄像装置为广角微型摄像头。
    所述中空管体上安装有电池。
    所述信号线连接有射频发射器,监视器连接有与射频发射器相应的射频接收器。
    基于上述探视仪的探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将抽油泵泵筒水平放置在工作台上;
    (b)然后,手持探测杆,从泵筒端部边旋转边缓慢推进;
    (c)摄像头采集泵筒内壁图像,通过信号线传输视频信号至无线视频发射‑接收器,在监视器上形成连续视频画面;
    (d)根据图像,检测人员准确诊断泵筒内壁是否有拉、擦伤痕。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方便,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提高了抽油泵修复工作效率;开创了抽油泵修理行业对抽油泵泵筒内壁直观质量检测的先河,改变了以往凭经验进行抽油泵泵筒检测、修复的历史,大大提高了抽油泵的修复、检验质量和旧泵修复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抽油泵内壁探视仪,主要由中空管体1、以及安装在中空管体1上的摄像装置2构成,所述摄像装置2通过信号线6与监视器3相连。
    所述中空管体1的前端安装有照明装置4。
    所述摄像装置2为广角微型摄像头。
    所述中空管体1上安装有电池5。
    所述信号线6连接有射频发射器7,监视器3连接有与射频发射器7相应的射频接收器8。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抽油泵泵筒水平放置在工作台上,操作人员手持探测杆,从泵筒端部边旋转边缓慢推进,摄像头采集泵筒内壁图像,通过信号线传输视频信号至无线视频发射‑接收器,在监视器上形成连续视频画面,根据图像,检测人员可准确诊断泵筒内壁是否有拉、擦伤痕等缺陷,避免了与油污、结垢的混淆。
    抽油泵泵筒内壁探视仪的操作简单、方便,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提高了抽油泵修复工作效率。它的投入使用,开创了抽油泵修理行业对抽油泵泵筒内壁直观质量检测的先河,改变了以往凭经验进行抽油泵泵筒检测、修复的历史,大大提高了抽油泵的修复、检验质量和旧泵修复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抽油泵 内壁 探视 及其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抽油泵内壁探视仪及其探视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49999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