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浮法玻璃流道.pdf

  • 上传人:n****g
  • 文档编号:4494381
  • 上传时间:2018-10-17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533.7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96764.0

    申请日:

    2013.03.25

    公开号:

    CN103130398A

    公开日:

    2013.06.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3B 7/07申请日:20130325|||公开

    IPC分类号:

    C03B7/07

    主分类号:

    C03B7/07

    申请人: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施敖荣; 李兆廷; 李震; 向小芬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万春街道纬二次路3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法玻璃流道,包括入口段、调节段、均化段和出口段,入口段、调节段、均化段和出口段顺次相连接,各段均由底部、侧壁、碹顶组成,并在相邻的两段之间设有便于温度独立控制,避免相互干扰的分隔砖;在调节段设有安全闸板,在出口段设有流量调节闸板;在入口段、调节段、均化段和出口段均设有独立的加热及冷却装置;调节段的底部的横向截面为中间拱起、两侧渐降的拱形底面;在所述入口段、调节段、均化段和出口段的各段的碹顶砖上设有1~2个排气孔。本发明可独立控制流道的各段玻璃液温度并避免相互干扰,有效提高玻璃液温度的控制精度,确保流道横截面上玻璃液的温度均匀性,减少二次玻璃缺陷的产生。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浮法玻璃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段、调节段、均化段和出口段,所述入口段、调节段、均化段和出口段顺次相互连接,所述各段均由底部、侧壁、碹顶组成,并在碹顶的相邻两段之间设有便于温度独立控制,避免相互干扰的分隔砖;在调节段设有安全闸板,在出口段设有流量调节闸板;所述的入口段、调节段、均化段和出口段均设有独立的加热装置、冷却装置、温度监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调节段的底部的横向截面为中间拱起、两侧渐降的拱形底面;在所述入口段、调节段、均化段和出口段的各段的碹顶砖上设有1~2个排气孔。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燃气无焰燃烧器或电极加热元件。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无焰燃烧器或电极加热元件的设置间距为150~300mm。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装置包括分别设在流道底部、侧壁和碹顶的热电偶。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PID控制器。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流道,其特征在于:在均化段还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有搅拌棒为1~2排,每排2~6根,搅拌棒的转速为10~45转/分钟,搅拌棒下端与流道底的间隔距离为30~50mm。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段的流道底部高于均化段,所述均化段与出口段的流道底部是以斜坡上升方式连接的。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浮法玻璃流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法玻璃流道。
    背景技术
    在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流道的作用是将熔化澄清好的玻璃液稳定地提供给成型设备(锡槽),在此输送玻璃液的过程中不仅要求玻璃液温度和成分均匀,而且不允许产生二次玻璃缺陷,特别是用浮法生产平板显示用超薄玻璃基板(厚度0.3~1.0mm)时要求就更苛刻了,否则就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平板显示用玻璃基板。
    随着一窑多线的出现,浮法玻璃流道的数量增加,如图2所示,一窑多线流道2的长度也相应变长,如果采用传统的流道是很难生产出优质的浮法玻璃基板的。在图1中,因为传统的一窑一线浮法玻璃的一窑一线流道1短,且流道结构简单,既没有温度控制装置也没有玻璃液搅拌装置,也就无法控制流道内玻璃液的温度和成分的均匀性。传统的浮法玻璃流道都是密闭结构,浮法玻璃流道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有部分挥发的硫酸盐冷凝在流道顶部的碹砖上,该冷凝物若掉落在流道内玻璃液中将很难消除,因为流道温度在1100℃左右,不足以熔化该冷凝物,掉落在玻璃液中的冷凝物最终将以夹杂物出现在产品中,使玻璃基板变成不合格品,从而使合格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190970.9公开了“一种浮法玻璃熔窑”,该专利中提到的流道也是一种碹型全封闭结构。中国申请号201120302053.0公开了“浮法玻璃流道吸扫装置”,该专利采用抽风机定期对盖板砖附近、流量调节闸板进行吸扫,但是在吸扫过程中,冷凝物一旦受到外界影响就会有部分掉落在流道内玻璃液中。传统的浮法玻璃流道的底部都是平底结构,不利于玻璃液很好的流动,在流量调节闸板前玻璃液易产生回流而卷入外界空气产生气泡,该气泡随玻璃液流动进入成型设备后也无法消除,最终也表现为玻璃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浮法玻璃流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法玻璃流道,包括入口段、调节段、均化段和出口段,入口段、调节段、均化段和出口段顺次相互连接,各段均由底部、侧壁、碹顶组成,并在碹顶的相邻两段之间设有便于温度独立控制,避免相互干扰的分隔砖;在调节段设有安全闸板,在出口段设有流量调节闸板;在入口段、调节段、均化段和出口段均设有独立的加热及冷却装置;调节段的底部的横向截面为中间拱起、两侧渐降的拱形底面;在入口段、调节段、均化段和出口段的各段的碹顶砖上设有1~2个排气孔。
    作为优选,加热装置为燃气无焰燃烧器或电极加热元件。
    作为优选,燃气无焰燃烧器或电极加热元件的设置间距为150~300mm。
    作为优选,温度监测装置包括分别设在流道底部、侧壁和碹顶的热电偶。控制装置为PID控制器。控制装置通过各段设在流道底部、侧壁和碹顶热电偶所测得的温度的加权平均值,控制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来调节加热量和冷却量的大小,从而有效提高玻璃液温度的控制精度,使得流道内玻璃液温度的控制精度可高达±0.5℃。
    作为优选,在均化段还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搅拌棒为1~2排,每排2~6根,搅拌棒的转速为10~45转/分钟,搅拌棒下端与流道底的间隔距离为30~50mm。搅拌装置通过对玻璃液的强制搅拌对流提高了玻璃液成分和温度的均匀性。
    作为优选,出口段的流道底部高于均化段,均化段与出口段的流道底部是以斜坡上升方式连接的。采用斜坡上升连接方式有利于玻璃液很好的流动,避免在流量调节闸板前玻璃液产生回流而卷入空气形成气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的浮法玻璃流道相比,流道是由包括入口段、调节段、均化段和出口段的多段构成的,各段之间设有分隔砖,可独立控制各段温度,避免相互干扰;另外,在各段均设有独立的加热、冷却装置、温度监测和控制装置、搅拌装置以及在碹顶砖上设有排气孔,从而有效提高玻璃液温度的控制精度,确保流道横截面上玻璃液的温度均匀性,避免燃烧废气中的颗粒和挥发冷凝物对玻璃液造成污染,减少二次玻璃缺陷的产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一窑一线浮法玻璃流道示意图。
    图2为一窑多线浮法玻璃流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浮法玻璃流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浮法玻璃流道实施例的温度控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浮法玻璃流道实施例的碹顶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窑一线流道,2‑一窑多线流道,3‑入口段,4‑调节段,5‑均化段,6‑出口段,7‑底部热电偶,8‑流道侧壁,9‑流道碹顶,10‑安全闸板,11‑流量调节闸板,12‑加热装置,13‑流道底部,14‑侧壁热电偶,15‑碹顶热电偶,16‑分隔砖,17‑冷却装置,18‑搅拌装置,19‑斜坡,20‑拱形底,21‑平底,22‑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3是一种适于一窑多线的浮法玻璃流道,由入口段3、调节段4、均化段5和出口段6,入口段3、调节段4、均化段5和出口段6顺次相连接构成,流道的总长度可达6~20米,每段均由底部13、侧壁8、碹顶9组成,其中在调节段4设有安全闸板10,在出口段6设有流量调节闸板11。
    由于加热和冷却都在玻璃液的上方,在入口段、调节段、均化段和出口段的碹顶相邻两段之间设有分隔砖16,使得各段的温度独立控制,避免相互干扰。
    为确保温度均匀,在上述各段均设有加热装置、冷却装置、温度监测装置和控制装置。
    在流道的各段设有的温度监测装置由底部热电偶7、侧壁热电偶14、和碹顶热电偶15组成。控制装置采用了PID控制器。通过PID控制器依据底部热电偶7、侧壁热电偶14、和碹顶热电偶15所测得的温度的加权平均值来控制调节加热或冷却装置的加热量和冷却量的大小,从而有效提高玻璃液温度的控制精度,使得玻璃液温度的控制精度可高达±0.5℃。
    加热装置12是在侧壁上安装的气体燃烧器或加热电极,加热装置12通过火焰加热或电加热对靠近流道侧壁的两侧玻璃液加热。为避免不完全燃烧气氛与玻璃液表面反应,加热装置12采用了燃气和空气预混后无焰燃烧的方式,或直接采用电极加热。燃烧器或电极的数量根据流道的长度确定,其间距为150~300mm。
    在各段的侧壁设有冷却装置17,其通过向流道内吹入经过过滤的冷却空气,来降低流道中间玻璃液的温度。
    通过加热装置对边部玻璃液的加热和冷却装置对中部玻璃液的冷却的共同作用,从而保证了流道横断面上玻璃液温度的均匀性。
    在均化段5还设有搅拌装置18,其通过对玻璃液的强制搅拌对流提高了玻璃液成分和温度的均匀性。具体做法是在均化段按每排设2~6根搅拌棒,可设置一到二排搅拌棒。搅拌棒的转速可以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通过变频控制,搅拌棒的转速控制在10~45转/分钟,搅拌棒下端距离流道底的间距为30~50mm。接触玻璃液的搅拌棒的材质是在钼棒上包覆铂铑白金,其余部分为不锈钢材质。
    均化段5连接出口段6的流道底部是呈上升的斜坡19,其有利于玻璃液很好的流动,避免在流量调节闸板前玻璃液产生回流而卷入外界空气产生气泡。
    在图4中,调节段4的流道底部13是中间拱起、两侧渐降的拱形底20,而入口段3、均化段5和出口段6的底部都是平底21(图5)。由于拱形底20的流道中部的玻璃液深度小于两侧玻璃液的深度,这样流道中部玻璃液散热快于两侧的玻璃液,改善了流道中部玻璃液温度高而两侧玻璃液温度低的现象,有助于提高玻璃液温度的均匀性。
    在图5中,在各段的碹顶砖上设有排气孔22。在本实施例中,各段设置1~2个排气孔22,燃烧废气和挥发物可以通过排气孔22及时排出流道,挥发物不会在流道碹顶砖上凝结,避免燃烧废气中的颗粒和挥发冷凝物掉落在玻璃液中对玻璃液造成污染,减少二次玻璃缺陷的产生。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作为一种浮法玻璃流道,构造简单、易于实现,有利于提高浮法玻璃流道内玻璃液温度的控制精度及温度和成分的均匀性、减少夹杂物和气泡等二次玻璃缺陷的产生,有利于一窑多线生产优质超薄浮法玻璃基板。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玻璃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浮法玻璃流道.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49438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