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注入碳纳米管电极材料螺旋缠绕式电气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注入碳纳米管电极材料螺旋缠绕式电气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及装置.pdf(3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3426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N 102934267 A *CN102934267A* (21)申请号 201180012269.6 (22)申请日 2011.03.02 61/309,828 2010.03.02 US H01M 4/60(2006.01) B23K 35/00(2006.01) (71)申请人 应用奈米结构公司 地址 美国马里兰州 (72)发明人 寇瑞亚当佛雷斯雀 图夏尔K夏 劳伦斯P黑泽尔 哈利C马莱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01 代理人 李志东 (54。
2、) 发明名称 具注入碳纳米管电极材料螺旋缠绕式电气装 置及其制造方法及装置 (57) 摘要 本文揭露了具有电极的电气装置, 其中电极 含有注入至基材的碳纳米管。所述电气装置含有 至少一第一电极材料与第二电极材料, 所述第一 电极材料含有注入至第一基材的第一多个碳纳米 管, 且所述第二电极材料含有注入至第二基材的 第二多个碳纳米管。所述第一电极材料与所述第 二电极材料是沿着中心轴缠绕为螺旋型态。所述 电气装置可为超级电容器, 其也含有与所述第一 电极材料及所述第二电极材料接触的至少一电解 质、 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材料与所述第二电 极材料之间的第一分隔材料。本文也揭露了用于 产生所述电气装置的。
3、方法与设备。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2.09.03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US2011/026819 2011.03.02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1/109480 EN 2011.09.09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23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23 页 附图 7 页 1/4 页 2 1. 一种电气装置, 包含 : 第一电极材料, 其包含注入至第一基材中的第多个碳纳米管 ; 以及 第二电极材料, 其包含注入至第二基。
4、材中的第二多个碳纳米管 ;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材料与所述第二电极材料是沿着中心轴而缠绕为螺旋型态。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气装置, 还包含 : 电解质, 其与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及所述第二电极材料接触 ; 以及 第一分隔材料, 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材料与所述第二电极材料之间 ; 其中所述第一分隔材料可让所述电解质的离子通过。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电气装置, 其中所述电气装置包含超级电容器。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电气装置, 其中所述电解质包含无机电解质。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电气装置, 其中所述电解质包含有机电解质。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电气装置, 还包。
5、含 : 绝缘材料 ; 其中所述绝缘材料并不与所述第一分隔材料相邻。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电气装置, 还包含 : 第二分隔材料 ; 其中所述第二分隔材料并不与所述第一分隔材料相邻。 8.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电气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材料的边缘与所 述第二电极材料的边缘偏离于彼此。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气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包含多个连续 纤维。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电气装置, 其中所述连续纤维是选自由碳纤维、 金属纤维、 以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气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包含选自金 属片材。
6、、 金属薄片、 金属薄膜、 石墨片材、 石墨薄膜、 连续纤维编织片材、 连续纤维非编织片 材、 连续纤维夹层、 连续纤维毡、 连续纤维条带、 连续纤维窄带、 以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中 的形式。 1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气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在被注入碳 纳米管之前是具导电性的。 1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气装置, 还包含 : 绝缘材料, 其涂布于所述螺旋型态的最外表面。 1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气装置, 还包含 : 第一电极端子, 其与所述第一电极材料接触 ; 以及 第二电极端子, 其与所述第二电极材料接触。 1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气装置。
7、, 其中所述碳纳米管是实质上垂直于其所注入的 所述基材的表面。 16. 一种方法, 包含 : 提供第一电极材料, 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包含注入至第一基材的第一多个碳纳米管 ; 提供第二电极材料, 所述第二电极材料包含注入至第二基材的第二多个碳纳米管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34267 A 2 2/4 页 3 形成层状结构, 所述层状结构包含所述第一电极材料与所述第二电极材料 ; 以及 将所述层状结构沿着中心轴缠绕为螺旋型态。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层状结构还包含第一分隔材料, 所述第一 分隔材料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材料与所述第二电极材料之间 ; 其中所述第一。
8、分隔材料可让电解质的离子通过。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方法, 还包含 : 使所述层状结构暴露于电解质。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方法, 其中使所述层状结构暴露于电解质是在缠绕之前进 行。 20. 根据权利要求 19 所述的方法, 其中形成所述层状结构是在所述电解质的贮槽中进 行。 21. 根据权利要求 19 所述的方法, 还包含 : 在缠绕之前先以绝缘材料密封所述层状结构。 22. 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方法, 其中使所述层状结构暴露于电解质是在缠绕之后进 行。 23.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层状结构还包含绝缘材料 ; 其中所述绝缘材料不与所述第一。
9、分隔材料相邻。 24.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层状结构还包含第二分隔材料 ; 其中所述第二分隔材料不与所述第一分隔材料相邻。 25.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具可绕卷维度。 26.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包含多个连续纤 维。 27. 根据权利要求 26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连续纤维是选自由碳纤维、 金属纤维、 及其 组合所组成的群组。 28.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包含选自金属片 材、 金属薄片、 金属薄膜、 石墨片材、 石墨薄膜、 连续纤维编织片材。
10、、 连续纤维非编织片材、 连 续纤维夹层、 连续纤维毡、 连续纤维条带、 连续纤维窄带、 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中的形式。 29.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材料与所述第二电极材料是由连 续碳纳米管注入程序所提供, 所述程序在运作上是耦接于形成层状结构的程序以及缠绕所 述层状结构的程序。 30.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方法, 还包含 : 于所述螺旋型态的最外表面上方施加绝缘材料。 31. 一种方法, 包含 : 提供具可卷绕维度的第一基材于第一展卷机上, 以及提供具可卷绕维度的第二基材于 第二展卷机上 ; 传送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通过碳纳米管成长反应器, 以对其注。
11、入碳纳米管, 藉以形成第一电极材料与第二电极材料, 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包含注入至所述第一基材的第 一多个碳纳米管, 且所述第二电极材料包含注入至所述第二基材的第二多个碳纳米管 ; 形成层状结构, 所述层状结构包含所述第一电极材料与所述第二电极材料 ; 以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34267 A 3 3/4 页 4 使所述层状结构沿着中心轴缠绕为螺旋型态。 32. 根据权利要求 3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层状结构还包含第一分隔材料, 其配置在 所述第一电极材料与所述第二电极材料之间 ; 其中所述第一分隔材料可让电解质的离子通过。 33. 根据权利要求 32 所述的方法, 还包含 : 。
12、使所述层状结构暴露于电解质。 34. 根据权利要求 33 所述的方法, 其中使所述层状结构暴露于电解质是在缠绕之前进 行。 35. 根据权利要求 34 所述的方法, 其中形成所述层状结构是在所述电解质的贮槽中进 行。 36. 根据权利要求 34 所述的方法, 还包含 : 在缠绕之前先以绝缘材料密封所述层状结构。 37. 根据权利要求 33 所述的方法, 其中使所述层状材料暴露于电解质是在缠绕之后进 行。 38. 根据权利要求 32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层状结构还更包含绝缘材料 ; 其中所述绝缘材料不与所述第一分隔材料相邻。 39. 根据权利要求 32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层状结构还包含第二。
13、分隔材料 ; 其中所述第二分隔材料不与所述第一分隔材料相邻。 40. 根据权利要求 3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包含多个连续纤 维。 41. 根据权利要求 40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连续纤维是选自由碳纤维、 金属纤维、 及其 组合所组成的群组。 42. 根据权利要求 3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包含选自金属片 材、 金属薄片、 金属薄膜、 石墨片材、 石墨薄膜、 连续纤维编织片材、 连续纤维非编织片材、 连 续纤维夹层、 连续纤维毡、 连续纤维条带、 连续纤维窄带、 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中的形式。 43. 根据权利要求 31 所述的方法, 还包含 。
14、: 于所述螺旋型态的最外表面上方施加绝缘材料。 44. 根据权利要求 31 所述的方法, 还包含 : 施加触媒性纳米粒子至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 45. 一种设备, 包含 : 碳纳米管成长反应器 ; 第一展卷机与第二展卷机, 其位于所述碳纳米管成长反应器的上游 ; 其中所述第一展卷机与所述第二展卷机在运作上是耦接至所述碳纳米管成长反应器, 以连续传送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通过所述碳纳米管成长反应器, 并对其注入碳纳米管 ; 第三展卷机, 其位于所述碳纳米管成长反应器的下游 ; 其中所述第三展卷机在运作上是耦接至所述碳纳米管成长反应器的输出, 以形成层状 结构, 所述层状结构包含所述第一基材、。
15、 所述第二基材、 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 二基材之间的所述第三展卷机的输出物 ; 以及 收卷机, 其可运作以使所述层状结构沿中心轴缠绕为螺旋型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34267 A 4 4/4 页 5 46. 根据权利要求 45 所述的设备, 还包含 : 电解质施用站, 其位于所述第三展卷机的下游。 47. 根据权利要求 45 所述的设备, 还包含 : 触媒施用站, 其位于所述碳纳米管成长反应器的上游。 48. 根据权利要求 45 所述的设备, 还包含 : 密封站, 其位于所述收卷机的上游。 49. 根据权利要求 45 所述的设备, 还包含 : 第四展卷机, 其位于所述。
16、碳纳米管成长反应器的下游且在运作上耦接至所述碳纳米管 成长反应器的输出与所述第三展卷机的输出, 以形成层状结构, 所述层状结构包含所述第 一基材、 所述第二基材、 所述第三展卷机的输出物、 以及所述第四展卷机的输出物 ; 其中所述第三展卷机的输出物是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之间 ; 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基材是配置在所述第三展卷机的输出物与所述第四展卷机的输出物之 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34267 A 5 1/23 页 6 具注入碳纳米管电极材料螺旋缠绕式电气装置及其制造方 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相关申请的交互参照 0002 本发明主张 35 U.S.C.119 。
17、下在 2010 年 3 月 2 日申请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号 61/309,828 的优先权, 其系通过引用形式而整体并入本文。 0003 本发明一般是关于能量存储, 且更特别是关于利用碳纳米管的能量存储。 背景技术 0004 电容器是用于累积与存储电荷的电气组件。 电容器在至少两个层面上是不同于电 池的。第一, 在一电容器中, 电荷的存储是基于物理性电荷分离而非电池的化学性电荷分 离。第二, 电容器的充电与放电速率要比在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快速许多。 0005 在传统电容器中, 是由两个传导板来维持电荷分离, 这两个传导板是由一介电材 料予以分隔。 当存在一施加电位时, 在介电材料中即建立一。
18、电场, 且在传导板之间会产生一 机械力。在传导板上所维持的电荷与传导板之间电位差的比例即称为电容值, 其量测单位 为法拉第 (Farads)。 0006 传统电容器的各种修改方式也已经被开发出来。 电解质电容器使用含有离子的液 体作为它的其中一个传导板。 这类电解质电容器一般会显现出比传统电容器高出许多的电 容值。 然而, 其用途在某程度上会受到需求的限制, 其限制为各传导板需维持处于一极化电 压状态。 0007 超级电容器 ( 亦被公知为电双层电容器、 电化学双层电容器、 超级电容器 (supercondensor)、 超电容器、 或虚拟电容器 ) 可显现出较高的电容值。超级电容器与传 统电。
19、容器及电解质电容器明显不同处在于, 在超级电容器中并无明显的传导板的物理分 隔。取而代的, 超级电容器是通过在传导板之间包含一微乎其微的薄的物理阻障 ( 小于 100m)来维持电荷分隔。 当超级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时, 所述物理阻障可有效地维持电荷 分隔, 其足以让电荷载子充分通过, 以允许快速充电与放电速率。 0008 目前许多传统的超级电容器系使用活性碳粒子来用作高表面积基材, 以固持来自 分散在其中的电解质中的电荷载子。虽然活性碳粒子具有高表面积, 但部分电荷载子则太 大, 以致于无法通过活性碳粒子的多孔性内部及利用其高表面积。图 1 显示含有活性碳粒 子 105 的说明先前技术的超级电容。
20、器 100 的示意图。超级电容器 100 含有传导层 101 与 102, 其分别连接至正端子 103 与负端子 104。传导层 101 与 102 各含有活性碳粒子 105 以 及一电解质, 电解质含有与活性碳粒子 105 掺合的正离子 106 与负离子 107。正离子 106 与 负离子 107 可存在于活性碳粒子 105 的内部或外部附近。传导层 101 与 102 是通过一分隔 材料层 108 而彼此物理分隔, 所述分隔材料层 108 可让电解质的正离子 106 与负离子 107 通过。如图 1 所示, 超级电容器 100 是处于一放电状态。 0009 部分高性能材料(包含碳纳米管)因。
21、其高可接入表面积而已经被提出用作超级电 容器中活性碳粒子的替代物。在此方面, 碳纳米管则因其导电性而更为有利。虽然碳纳米 说 明 书 CN 102934267 A 6 2/23 页 7 管具有用于增进超级电容器性能的显著能力, 但目前仅在将小量的碳纳米管随机分散于超 级电容器的电解质媒介中有成功的研究成果。因此, 现有制造技术仅能产生含有小型碳纳 米管的超级电容器, 其电气存储能力低。 0010 鉴于前述, 在本领域中, 含有大量碳纳米管的超级电容器因其增加的提升电气存 储能力而有明显益处。 提供用于直接制备这类超级电容器的方法与设备在本领域中也具有 可观帮助。基于类似理由, 其它电气装置亦可。
22、因其中内含碳纳米管而有所帮助。本发明满 足了这些需求, 并且同时提供相关优点。 发明内容 0011 在部分具体实施例中, 本文所述的电气装置包含第一电极材料与第二电极材料, 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包含注入至第一基材中的第一多个碳纳米管, 且所述第二电极材料包含 注入至第二基材中的第二多个碳纳米管。 所述第一电极材料与所述第二电极材料是沿着中 心轴而缠绕为螺旋型态。 0012 在部分具体实施例中, 本文所述的方法包含 : 提供第一电极材料, 所述第一电极材 料包含注入至第一基材的第一多个碳纳米管 ; 提供第二电极材料, 所述第二电极材料包含 注入至第二基材的第二多个碳纳米管 ; 形成层状结构, 所述层。
23、状结构包含所述第一电极材 料与所述第二电极材料 ; 以及将所述层状结构沿着中心轴缠绕为螺旋型态。 0013 在其它具体实施例中, 本文所述的方法包含 : 提供具可卷绕维度的第一基材于第 一展卷机上, 以及提供具可卷绕维度的第二基材于第二展卷机上 ; 传送所述第一基材与所 述第二基材通过碳纳米管成长反应器, 以对其注入碳纳米管, 藉以形成第一电极材料与第 二电极材料, 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包含注入至所述第一基材的第一多个碳纳米管, 且所述第 二电极材料包含注入至所述第二基材的第二多个碳纳米管 ; 形成层状结构, 所述层状结构 包含所述第一电极材料与所述第二电极材料 ; 以及使所述层状结构沿着中心轴缠。
24、绕为螺旋 型态。 0014 在部分具体实施例中, 本文所述的设备包含 : 碳纳米管成长反应器、 第一展卷机、 位于所述碳纳米管成长反应器的上游处的第二展卷机、 位于所述碳纳米管成长反应器的下 游处的第三展卷机、 以及收卷机。所述第一展卷机与所述第二展卷机在运作上是耦接至所 述碳纳米管成长反应器, 以连续传送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通过所述碳纳米管成长反应器, 并对其注入碳纳米管。所述第三展卷机在运作上是耦接至所述碳纳米管成长反应器的输 出, 以形成层状结构, 所述层状结构包含所述第一基材、 所述第二基材、 以及配置在所述第 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之间的所述第三展卷机的输出物。 所述收卷机可运作以使所述。
25、层状 结构沿中心轴缠绕为螺旋型态。 0015 前述内容已广泛列出本发明的特征, 因而可更加了解下文中的详细说明。下文中 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与优势, 其形成权利要求中的请求标的。 附图说明 0016 为能更完整了解本发明以及其优点, 现将参照下列说明并结合如附图式来描述本 发明的一特定具体实施例, 其中 : 0017 图 1 显示含有活性碳粒子的说明先前技术的超级电容器的示意图 ; 说 明 书 CN 102934267 A 7 3/23 页 8 0018 图 2 显示说明的二维阿基米得螺旋, 其绘示在螺旋的相邻臂部之间的实质规则间 隔 ; 0019 图 3A 显示本发明电气装置的部分具体实施。
26、例的说明层状结构的示意图 ; 图 3B 显 示含有图 3A 的层状结构的说明电气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所述层状结构是沿中心轴而缠绕 为螺旋型态 ; 图3C显示图3A的层状结构的示意图, 其说明所注入的碳纳米管 ; 图3D显示含 有一绝缘材料的本发明电气装置的部分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层状结构的示意图 ; 图 3E 显示 含有图 3D 的层状结构的说明电气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所述层状结构是沿中心轴而缠绕为 螺旋型态 ; 图 3F 显示含有第二分隔材料的本发明电气装置的部分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层状 结构的示意图 ; 图3G显示含有图3F的层状结构的说明电气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所述层状结 构是沿中心轴而缠绕为螺。
27、旋型态 ; 图3H显示图3G的电气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所述螺旋型态 的最外表面涂布有绝缘材料 ; 0020 图 4A 显示一说明、 部分缠绕的螺旋型态的示意图,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材料的边缘 与所述第二电极材料的边缘彼此偏离 ; 图4B显示一示意图, 其中图4A的螺旋型态是放置在 一说明外壳中 ; 0021 图 5 显示一压币样品超级电容器结构的示意图 ; 0022 图 6 显示本发明超级电容器的说明循环伏安图 (cyclic voltammogram)。 0023 图 7 显示用于制备本文叙述的电气装置的部分具体实施例的说明设备的示意图 ; 以及 0024 图 8 显示说明用于制备本发明的电气。
28、装置的其它具体实施例的说明设备的示意 图, 其中电气隔离是在未以绝缘材料来密封所述螺旋型态下达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本发明是部分与含有一层状结构的电气装置有关, 所述层状结构具有由注入至一 基材的碳纳米管 ( 亦即注入有碳纳米管的基材、 或注入有碳纳米管的基材材料 ) 所形成的 电极材料, 其中所述层状结构是沿着中心轴而缠绕为螺旋型态。本发明也部分关于用于制 造这类电气装置的方法。此外, 本发明也部分关于用于制造这类电气装置的设备。 0026 如前文所述, 超级电容器一般会显现出比传统电容器或电解质电容器更高出许多 的电容值。因此, 超级电容器在能量存储应用 ( 例如太阳能收集、 水力。
29、发电能量收集、 以及 风力发电厂能量收集 ) 上已经得到许多显著关注。超级电容器的快速充电与放电循环使其 非常适用于这些目的与其它目的, 因为超级电容器在电网需求低时可直接承受过剩能量, 而在电网需求高时可快速释放其存储能量。此外, 超级电容器可不衰减地充电与放电达数 百数千次, 使其在此方面即明显优于电池。 此外, 超级电容器的快速充电与放电循环及其充 电 / 放电稳定性系使其特别适用于需要快速充电与放电的多次循环的应用, 例如复合式油 电车。 0027 随着对于上述与其它应用的渐高兴趣, 需要有比目前可得的超级电容器更高能量 存储限制的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中的电容值与电极表面积 ( 例如。
30、传导板的面积 ) 成比 例。在含有活性碳粒子的传统超级电容器中, 存在有可为一既定大小的电极增加多少有效 电极表面积的内在限制。 亦即, 在达到一渐近电容值之前, 传统超级电容器中所使用的活性 碳粒子仅可被制造的如此小。 此外, 活性碳粒子中的有限孔隙大小也减少了其有效表面积, 说 明 书 CN 102934267 A 8 4/23 页 9 且对于部分较大的电解质而言是有问题的。 因为碳纳米管可提供比活性碳更高出许多的每 单位重量下有效表面积, 这些实体提供了可大幅增加超级电容器的电容值的潜能。尽管其 承诺如此, 但仍难以将碳纳米管放置在超级电容器及其它电气装置中, 在能够可靠地有利 利用其超。
31、高有效表面积的状态中。 0028 本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描述了含有以注入至一基材中的碳纳米管所制成的电极 材料的超级电容器与其它电气装置。 用于以碳纳米管注入连续纤维的连续处理程序系于共 同拥有、 待审的美国专利申请号 12/611,073、 12/611,101、 与 12/611,103( 皆于 2009 年 11 月 2 日申请 ) 以及 12/938,328(2010 年 11 月 2 日申请 ) 中, 其每一篇都通过引用形式而整 体并入本文。这类注入碳纳米管的纤维的纤维材料一般可不受限制而加以变化, 可包含例 如玻璃纤维、 碳纤维、 金属纤维、 陶瓷纤维、 以及有机纤维 ( 例如酰胺纤。
32、维 )。这类注入碳纳 米管的纤维可从市售的连续个别纤维或连续纤维形式 ( 例如纤维纱束、 窄带、 薄膜、 编织与 未编织的纤维、 毡、 夹层与条带 ) 而直接制备为可卷绕长度。碳纳米管的长度、 直径、 以及在 纤维材料上的覆盖密度可通过应用以上参考方法而轻易改变。此外, 这些方法可直接适用 于其它连续长度、 非纤维基材 ( 例如片材、 薄片以及薄膜 ) 以对其注入碳纳米管。关于注入 碳纳米管的纤维的其它细节以及其生产方法更详细说明于后。 0029 在本发明中, 将了解到指称一基材或基材材料包含了注入有碳纳米管的纤维性与 非纤维性材料两种。虽然在本文中的特定具体实施例会参阅到共同拥有及待审中、 。
33、描述注 入碳纳米管的纤维的专利申请案, 但将可理解到任何类似的连续长度基材 ( 例如纤维性或 非纤维性、 具有可卷绕维度的基材 ) 系可通过以上参考方法的惯常修饰而以类似方式被注 入碳纳米管。 0030 根据碳纳米管的成长条件, 注入到连续纤维与类似基材中的碳纳米管可定向为使 得其实质上垂直或实质上平行于纤维材料或基材的表面。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 可通 过使碳纳米管以实质上垂直的方向来实现更高的有效电极表面积。 这在碳纳米管以实质不 成束状态存在以至于让其外部表面完全暴露时系特别为真。 上述用于制备注入碳纳米管的 纤维以及类似基材的方法对于在一实质不成束状态下达成实质垂直的碳纳米管方向是特。
34、 别熟练的, 藉此可提供具有高有效表面积的注入碳纳米管的纤维与类似基材, 以用作本发 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电极材料的使用。然而, 在基材上碳纳米管的任何方向 ( 包含与基材表 面间呈一实质平行方向 ) 都可用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 其皆仍落于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 中。 0031 在本发明的超级电容器的具体实施例中, 不只是以碳纳米管来取代活性碳粒子, 而且碳纳米管也变得基本上与电极本身难以区别。在含有活性碳粒子的传统超级电容器 中, 存在有与活性碳粒子接触的电极板 ( 见图 1)。然而, 在传统的超级电容器中, 活性碳粒 子并未注入至电极板。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 碳纳米管是强烈注入至一基材, 因而。
35、使碳 纳米管与电极本身难以区别。 此特征代表在超级电容器与其它电气装置设计中的一项新典 范。 0032 此外, 本发明的电气装置具有一层状结构, 所述层状结构含有第一电极材料与第 二电极材料, 各含有基材与注入至基材的多个碳纳米管, 其系于电气装置中缠绕为一螺旋 型态(例如阿基米得螺旋或类似的螺旋结构)。 在部分具体实施例中, 层状结构的螺旋型态 是沿着一中心轴而缠绕, 使得在螺旋的相邻臂部之间存在一实质规则间隔, 例如在阿基米 说 明 书 CN 102934267 A 9 5/23 页 10 得螺旋中所见者。图 2 显示了一种说明二维阿基米得螺旋, 其显示在所述螺旋的相邻臂部 之间具有实质规。
36、则间隔。如下文所述, 在螺旋型态中的电极材料的相邻层之间的实质规则 间隔系可通过一中间层来提供, 例如一绝缘材料层或一分隔材料层。 0033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螺旋型态也可有利地使具有非常大有效表面积的电极材料 被封装在具有最小体积的电气装置中。根据包含例如在基材材料上的碳纳米管的长度、 直 径与覆盖密度等因素而定, 可产生出具有比传统上由活性碳粒子所能达到有效表面积更高 出许多的电极材料。 如先前所述, 在上述用于产生注入有碳纳米管的纤维的方法中, 所有的 这些参数都可直接变化。因此, 可使用这些参数来调整本发明电气装置的电气特性。 0034 在本文中, 用语 螺旋型态 是指沿着一中心轴缠绕。
37、的一种非螺旋 (non-helical) 层状结构。在各个具体实施例中, 本发明的电气装置的螺旋型态大致是一种在三个维度方 向中延伸的阿基米得螺旋。沿着中心轴缠绕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式进行。 0035 在本文中, 用语 基材 或 基材材料 是指可具有注入的碳纳米管的任何物质 ; 用 语 连续基材 是指具有可卷绕长度的基材。 0036 如本文中所使用, 用语 纤维 、纤维材料 、 或 长丝纤维 (filament) 是等同地 指具有纤维状成分作为基础结构特征的基材。如本文中所使用, 用语 连续纤维 是指纤 维的可卷绕长度, 例如个别的长丝纤维、 纺丝、 粗纱、 纱束、 窄带、 条带、 编织与未编。
38、织的纤维 ( 例如纤维片材 )、 夹层、 毡等等。 0037 在本文中, 用语 可卷绕长度 或 可卷绕维度 是等同地指一基材具有至少一个 维度 ( 不限于长度 )、 藉其使所述基材在被注入碳纳米粒子前后存储于一滚动条或心轴上。 具有可卷绕长度或可卷绕维度的基材具有至少一个维度, 其代表为碳纳米管注入的基材使 用批次或连续处理。 0038 如本文中所使用, 用语 注入 (infused) 是指被接合 (being bonded), 而用语 注 入 (infusion) 是指接合程序。因此, 用语 注入碳纳米管的基材 是指一种具有接合碳纳 米管的基材。此外, 用语 注入碳纳米管的纤维 是指一种具有。
39、接合碳纳米管的纤维材料。 这种碳纳米管对一基材或纤维材料的接合 (bonding) 可涉及机械式附接、 共价键结、 离子 键结、 pi-pi 交互作用 (pi- 堆栈交互作用 )、 及 / 或以凡得瓦力媒介的物理吸附。在部分具 体实施例中, 碳纳米管可直接接合至基材或纤维材料。 在其它具体实施例中, 碳纳米管可经 由一阻障涂层及 / 或用以媒介碳纳米管成长的触媒性纳米粒子而间接接合至基材或纤维 材料。 碳纳米管被注入至基材或纤维材料的特定方式可被称为接合动机(bonding motif)。 0039 虽然纳米粒子在形状上不需为球形, 如本文中所使用, 用语 纳米粒子 是指所具 直径在等效球体直。
40、径上是介于约 0.1nm 至约 100nm 之间的粒子。如本文中所使用, 用语 触 媒性纳米粒子 是指一种具有触媒活性以媒介碳纳米管成长的纳米粒子。 0040 如本文中所使用, 用语 过渡金属 是指在周期表的 D 区元素中的任何元素或元素 的合金 ( 第 III 族至第 XII 族 ), 以及用语 过渡金属盐类 是指任何过渡金属化合物, 例 如, 过渡金属氧化物、 碳化物、 氮化物等等。形成适合于合成碳纳米管的触媒性纳米粒子的 说明过渡金属包括, 例如, 镍、 铁、 钴、 钼、 铜、 铂、 金、 银、 其合金、 其盐类及其混合物。 0041 如本文中所使用, 用语 上浆剂 或 上浆 (sizi。
41、ng) 共同指用于制造纤维材料作 为涂层 (coating) 的材料, 以保护纤维材料的完整、 提供纤维材料及基质材料间增强的界 面间交互作用、 及 / 或改变及 / 或增强纤维材料的特定物理性质。 说 明 书 CN 102934267 A 10 6/23 页 11 0042 如本文中所使用, 用语 在长度上为均匀 是指碳纳米管具有总碳纳米管长度 ( 对 于范围从约1微米到约500微米的碳纳米管长度而言)的正或负约20或更少的容许偏差 的长度的状况。在非常短的碳纳米管长度 ( 例如, 约 1 微米到约 4 微米 ), 容许偏差可以是 正或负约 1 微米, 也就是有点超过总碳纳米管长度的约 20。
42、。 0043 如本文中所使用, 用语 在密度分布上为均匀 是指在基材或纤维材料上的碳纳米 管覆盖密度, 在以碳纳米管覆盖的基材或纤维材料表面积上, 具有正或负约 10的容许偏 差的状况。 0044 如本文中所使用, 用语 连续制程 是指以实质上不间断的方式操作的多阶段制 程。 0045 在部分具体实施例中, 此处所描述的电气装置包括第一电极材料, 包含第一多个 注入到第一基材的碳纳米管, 以及第二电极材料, 包含第二多个注入到第二基材的碳纳米 管。所述第一电极材料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材料是沿着中心轴而缠绕为螺旋型态。电气装置 的各种具体实施例是显示在图 3A 至 3H、 4A 及 4B 中, 在以。
43、下更详尽地讨论。 0046 在部分具体实施例中, 电气装置形成一超级电容器。 在这些具体实施例中, 电气装 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及所述第二电极材料接触的电解质, 以及可让电解质的离子 通透并且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及所述第二电极材料间的第一分隔材料。 0047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注入到基材的碳纳米管的类型, 一般而言可以改变而无限 制。在许多具体实施例中, 注入到基材的碳纳米管可以是例如许多碳簇 (fullerene) 家族 的圆柱形碳同素异形体的任何一个, 包括单壁碳纳米管、 双壁碳纳米管、 多壁碳纳米管及其 任何组合。在部分具体实施例中, 碳纳米管可以是以类似碳簇的结构而覆盖。以另。
44、一种说 法, 在这些具体实施例中, 碳纳米管具有封闭的末端。 然而, 在其它具体实施例中, 碳纳米管 可保持开端式。在部分具体实施例中, 封闭的碳纳米管末端可通过以适当的氧化剂 ( 例如, 硝酸 / 硫酸 ) 处理而打开。在部分具体实施例中, 碳纳米管可包覆其它的材料 ( 例如, 金属 纳米粒子)。 在部分具体实施例中, 碳纳米管可在被注入到基材后共价地官能化。 在部分具 体实施例中, 可使用电浆制程以促进碳纳米管的官能化。 0048 碳纳米管可以是金属的、 半金属的或半导体的, 取决于它们的对掌性而定。 对于指 定碳纳米管的对掌性的已建立的命名系统, 是熟习所述项技艺者所认识, 并且通过双重。
45、指 数 (n, m) 而区别, 其中 n 及 m 是描述当形成管状结构时六角形石磨的切割及包装的整数。 除了对掌性的外, 碳纳米管的直径也会影响它的导电性及导热性的相关性质。在碳纳米管 的合成中, 碳纳米管的直径可利用一指定大小的触媒性纳米粒子而控制。 典型地, 碳纳米管 的直径是大约催化其形成的触媒性纳米粒子的直径。因此, 碳纳米管的性质在某一方面可 例如通过调整用于它们的合成的触媒性纳米粒子的大小而控制。利用非限制性的例子, 具 有约 1 纳米直径的触媒性纳米粒子, 可用于注入到具有单壁碳纳米管的基材中。较大的触 媒性纳米粒子可用于制备主要的多壁碳纳米管, 由于多壁碳纳米管的多纳米管层, 。
46、多壁碳 纳米管具有较大的直径, 或制备单壁及多壁碳纳米管的混合物。由于可在个别纳米管层之 间发生的壁间反应以及再分布电流非均匀性, 多壁碳纳米管典型地比单壁碳纳米管具有更 复杂的传导特性。相反地, 在单壁碳纳米管的不同部分间则无电流的变化。 0049 一般而言,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注入到的基材中的碳纳米管可以是任何的长度。 较长的碳纳米管一般而言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是较有利的, 因为它们可提供具有较高 说 明 书 CN 102934267 A 11 7/23 页 12 有效表面积的电极材料。在许多具体实施例中, 碳纳米管可具有范围在约 1 微米至约 1000 微米之间或在约 1 微米至约 5。
47、00 微米之间的长度。在部分具体实施例中, 碳纳米管可具有 范围在约 100 微米至约 500 微米之间的长度。在其它具体实施例中, 碳纳米管可具有范围 在约 1 微米至约 50 微米之间或在约 10 微米至约 25 微米之间的长度。在部分具体实施例 中, 碳纳米管可具有实质上均匀的长度。 0050 在部分具体实施例中, 碳纳米管的平均长度范围在约1微米至约500微米之间, 包 括约 1 微米、 约 2 微米、 约 3 微米、 约 4 微米、 约 5 微米、 约 6 微米、 约 7 微米、 约 8 微米、 约 9 微米、 约 10 微米、 约 15 微米、 约 20 微米、 约 25 微米、 。
48、约 30 微米、 约 35 微米、 约 40 微米、 约 45 微米、 约 50 微米、 约 60 微米、 约 70 微米、 约 80 微米、 约 90 微米、 约 100 微米、 约 150 微 米、 约 200 微米、 约 250 微米、 约 300 微米、 约 350 微米、 约 400 微米、 约 450 微米、 约 500 微 米, 以及在这些之间的所有数值及次范围。 在部分具体实施例中, 碳纳米管的平均长度是少 于约 1 微米, 例如包括约 0.5 微米, 以及在这些之间的所有数值及次范围。在部分具体实施 例中, 碳纳米管的平均长度范围在约 1 微米至约 10 微米之间, 例如包括。
49、约 1 微米、 约 2 微 米、 约 3 微米、 约 4 微米、 约 5 微米、 约 6 微米、 约 7 微米、 约 8 微米、 约 9 微米、 约 10 微米, 以 及在这些之间的所有数值及次范围。在其它具体实施例中, 碳纳米管的平均长度是大于约 500 微米, 例如包括约 510 微米、 约 520 微米、 约 550 微米、 约 600 微米、 约 700 微米, 以及在 这些之间的所有数值及次范围。 0051 碳纳米管的平均长度可以是决定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注入到的基材中的碳纳米管 的重量百分比的一个因素。一般而言, 在上述参考的共同申请中的专利申请案中描述的注 入碳纳米管的纤维, 比其它方法获得者, 具有更高的碳纳米管负载 (loading) 百分比。例 如, 注入碳纳米管的纤维可包含在约 1至约 30, 或甚至约 40至 50重量之间的注入 的碳纳米管。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 注入到基材的碳纳米管的重量百分比可在相当的 范围上改变。所选择的碳纳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