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冲洗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机构,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排水冲洗机构, 用于如马桶之类 的卫浴领域, 起到排水冲洗的作用。背景技术
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 为了缩小马桶的体积, 使马桶的造型更加美观, 就必须在尽 可能小的体积内实现足够大的冲洗能力。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 ZL 201010252463.9 公开了一种冲洗机构, 包括箱体 ; 在箱 底上环绕一轴线开有出水口 ; 一根导杆, 顺着所述轴线相对于箱体轴向固定 ; 可沿所述轴 线方向同时在柱状内表面和导杆上密封滑动的第一活塞 ; 环绕所述导杆安装在上腔室中的 第一活塞加载弹簧 ; 可沿所述轴线方向在导杆上密封滑动的第二活塞, 所述第二活塞位于 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箱底之间 ; 环绕所述导杆安装的第二活塞加载弹簧 ; 控制阀 ; 所述第 一活塞的下端具有环形突起, 在所述第一活塞向下滑动时, 所述环形突起能使所述第二活 塞密封组件的大密封圈预压弯曲变形, 所述第二活塞密封组件的大密封圈因预压弯曲变形 优先于所述第二活塞密封组件的小密封圈实现密封, 从而使得所述环状外下腔室内的水能 够顺利从出水口排出。
采用上述发明专利所述的结构, 虽然能实现所需的效果, 但上述技术方案对排水 阀零件要求较高, 对安装位置也要求较严格, 结构本身体积也相对较大, 组装及维修相对复 杂。因此, 对冲刷系统与坐便器的配合设计带来较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降低冲洗机构的体积与位置要 求, 以实现整个坐便器或者其他卫生洁具设计的个性化与小型化, 各个组件的安装及换修 更加容易的排水冲洗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排水冲洗机构, 包括箱体、 第一活塞、 用于安装第一活塞的固定杆、 主蓄能弹 簧、 排水阀 ; 所述的第一活塞安装在箱体内, 并将箱体分隔分为上箱体、 下箱体 ; 下箱体是 第一活塞与箱体形成的位于箱体下部的存水空间 ; 所述的主蓄能弹簧安装在第一活塞上, 对第一活塞产生指向下箱体方向的力 ; 进水管通至下箱体 ; 下箱体的底面上设有排水阀安 装口, 排水阀通过排水阀安装口安装于下箱体外部, 排水阀至少设有一排水口, 用于连接冲 水管路 ; 排水阀与排水控制组件相连, 用于控制排水阀的开启与关闭。
作为优选, 所述的排水阀包含排水阀主体、 止水密封件、 排水活塞 ; 排水阀主体为 开有入口与出口的中空结构, 止水密封件位于排水阀入口的上方, 与排水阀主体的入口接 触时形成密封结构 ; 排水活塞位于排水阀入口的下方, 与排水阀主体之间形成背压腔 ; 所 述的排水活塞带有推杆, 用于推动止水密封件。
作为优选, 所述的排水阀主体为柱状, 止水密封件与排水活塞的轴线平行于排水阀主体的轴线或素线。
作为优选, 所述的止水密封件沿运动方向设有连杆, 连杆上带有轴用挡圈, 用于实 现水密封件在轴线方向上运动, 并且不与排水阀脱离。
作为优选, 所述的止水密封件通过转轴或凸筋与排水阀主体或者下箱体相连, 止 水密封件进行翻转运动, 并且不会与排水阀脱离。
作为优选, 所述的排水阀主体设有向内伸展的限位导槽, 呈漏斗状 ; 排水活塞的推 杆套装在限位导槽内 ; 当排水活塞向上运动到与限位导槽接触时, 则停止继续向上运动。
作为优选, 所述的止水密封件与排水阀主体间安装有排水弹簧, 排水弹簧向止水 密封件持续施加弹力, 使止水密封件趋于开启状态。
作为优选, 所述的排水活塞与排水阀主体间或与排水活塞间安装有复位部件, 当 排水活塞向上运动时, 复位部件处于拉伸或者压缩状态, 向排水活塞施加复位的弹力。
作为优选, 所述的排水控制组件包含背压腔进水管、 排水密封件, 所述的背压腔进 水管一端与排水阀上的背压腔相通, 一端与压力水源相连 ; 所述的排水密封件安装在背压 腔进水管中, 位于背压腔进水管与压力水源相连的一端处, 用于控制压力水源的进入。
作为优选, 下箱体开有压力水源接口, 背压腔进水管通过压力水源接口与下箱体 相通。
作为优选, 排水活塞上开有泄压孔, 使背压腔与排水阀的出口相通。
一种坐便器, 安装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排水冲洗机构。
作为优选, 所述的排水冲洗机构的排水阀连接有冲水管路, 冲水管路与坐便器间 设置有真空断路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
1、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 排水阀安装位置可以不在中间轴线上, 并且可以 单独装于水箱外部, 使排水阀安装及换修更加容易, 并且使冲刷机构体积减小 ;
2、 可以使用两个体积减小后的冲刷机构装于坐便器后部的 S 弯管两侧, 使坐便器 尺寸减小, 拓宽了整个坐便器的外观造型的设计空间 ;
3、 装配有本发明所述的排水冲洗机构的坐便器, 洗净面刷洗及便池部喷射两个部 分的用水可以由两个排水冲洗机构分别控制, 如此可充分发挥各部分水的洗刷效果, 坐便 器冲刷功能更容易保证并且更加节水。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
图 3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排水阀的剖视示意图 ;
图 4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排水阀的进水初始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
图 5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排水阀的排水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
图 6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排水阀的排水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
图 7 是本发明应用于坐便器的示意图 ;
图中 : 1 是第一活塞, 2 是固定杆, 3 是主蓄能弹簧, 4 是排水阀, 5 是上箱体, 6 是下 箱体, 7 是进水管, 8 是排水口, 9 是冲水管路, 10 是排水控制组件, 11 是排水阀主体, 12 是止水密封件, 13 是排水活塞, 14 是背压腔, 15 是限位导槽, 16 是复位部件, 17 是排水弹簧, 18 是背压腔进水管, 19 是排水密封件, 20 是压力水源接口, 21 是泄压孔, 22 是进止水控制组 件, 23 是补水通道, 24 是行程开关, 25 是行程开关复位弹簧, 26 是进水接头, 27 是止水密封 件复位部件, 28 是排水冲洗机构, 29 是真空断路器, 30 是坐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排水冲洗机构, 包括箱体、 第一活塞 1、 用于安装第一活塞 1 的固定杆 2、 主蓄 能弹簧 3、 排水阀 4 ; 所述的第一活塞 1 安装在箱体内, 并将箱体分隔分为上箱体 5、 下箱体 6; 下箱体 6 是第一活塞 1 与箱体形成的位于箱体下部的存水空间 ; 所述的主蓄能弹簧 3 安 装在第一活塞 1 上, 对第一活塞 1 产生指向下箱体 6 方向的力 ; 主蓄能弹簧 3 在进水时受压 或者受拉积蓄能量, 在排水时使第一活塞 1 向下运动排水。进水管 7 穿过第一活塞 1, 通至 下箱体 6 ; 下箱体 6 的底面上设有排水阀 4 安装口, 排水阀 4 通过排水阀 4 安装口安装于下 箱体 6 外部, 排水阀 4 至少设有一排水口 8, 用于连接冲水管路 9 ; 排水阀 4 与排水控制组件 10 相连, 用于控制排水阀 4 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的排水阀 4 包含排水阀主体 11、 止水密封件 12、 排水活塞 13 ; 排水阀主体 11 为开有入口与出口的中空结构, 止水密封件 12 位于排水阀 4 入口的上方, 与排水阀主体 11 的入口接触时形成密封结构 ; 排水活塞 13 位于排水阀 4 入口的下方, 与排水阀主体 11 之间 形成背压腔 14 ; 所述的排水活塞 13 带有推杆, 用于推动止水密封件 12。所述的排水阀主体 11 为柱状, 止水密封件 12 与排水活塞 13 的轴线平行于排水阀主体 11 的轴线或素线。
为了防止止水密封件 12 的脱落, 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
一、 所述的止水密封件 12 沿运动方向设有连杆, 连杆上带有轴用挡圈, 止水密封 件 12 在连杆轴线方向上运动, 并且不会与排水阀 4 脱离。
二、 所述的止水密封件 12 通过转轴或凸筋与排水阀主体 11 或者下箱体 6 相连, 止 水密封件 12 进行翻转运动, 并且不会与排水阀 4 脱离。
同时, 实现止水密封件 12 沿着排水阀主体 11 的轴线滑动或者可以绕固定的轴线 翻转, 以使排水阀主体 11 的入口进水或者关水。
为了防止排水活塞 13 过分运动, 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
所述的排水阀主体 11 设有向内伸展的限位导槽 15, 呈漏斗状 ; 排水活塞 13 的推 杆套装在限位导槽 15 内 ; 当排水活塞 13 向上运动到与限位导槽 15 接触时, 则停止继续向 上运动。
进一步的, 所述的排水活塞 13 与排水阀主体 11 间安装有复位部件 16, 当排水活 塞 13 向上运动时, 复位部件 16 处于拉伸或压缩状态, 向排水活塞 13 施加复位的弹力。同 时所述的复位部件 16 也起到限定排水活塞 13 的位移, 防止排水活塞 13 过分运动, 从而造 成排水活塞 13 自身的损坏, 或是引起止水密封件 12 的损坏。复位部件 16 为弹簧或者类似 橡胶的弹性体元件。
所述的止水密封件 12 与排水阀主体 11 间安装有排水弹簧 17, 排水弹簧 17 向止水 密封件 12 持续施加弹力, 使止水密封件 12 趋于开启状态。
所述的排水控制组件 10 包含背压腔进水管 18、 排水密封件 19, 所述的背压腔进水
管 18 一端与排水主体上的背压腔 14 相通, 一端与压力水源相连 ; 所述的排水密封件 19 安 装在背压腔进水管 18 中, 位于背压腔进水管 18 与压力水源相连的一端处, 用于控制压力水 源的进入。排水控制组件 10 开启时, 使排水阀 4 的控制口与水箱内或者外部的压力水源连 通, 从而开启排水阀 4。
下箱体 6 开有压力水源接口 20, 背压腔进水管 18 通过压力水源接口 20 与下箱体 6 相通。
排水活塞 13 上开有泄压孔 21, 使背压腔 14 与排水阀 4 的出口相通。
实施例一 :
如附图 1、 2 所示, 外部水源连接至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上的进水接头 26。 一部分水 经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的补水通道 23 口通过补水管对坐便器进行补水, 另一部分水经进止 水控制组件 22 的内部腔体通过进水管 7 进入下箱体 6。
初次使用时时, 排水阀 4 的入口自然关闭。此时水压作用在排水阀 4 止水密封件 12 上, 止水密封件 12 密封住排水阀 4 的入口, 水积蓄在箱体内。 由于水压的作用, 第一活塞 1 克服主蓄能弹簧 3 的压力向上运动。当第一活塞 1 运动到预先设定的位置时, 第一活塞 1 推动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上的行程开关 24, 封闭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的进水通道, 冲洗机构进 水停止。此时弹簧积蓄能量, 水箱内部积蓄压力水待用。
当要排水时, 开启排水控制组件 10, 本实施例中, 排水控制组件 10 通过拉动提拉 头进行操作。排水控制组件也可以是任意已知的可以实现开关水的阀。水箱内的压力水通 过排水控制组件 10 内的通道进入排水阀 4 的背压腔 14。由于背压腔 14 的泄压孔 21 较小, 背压腔 14 中水的压强与水箱内水压强基本一致。排水活塞 13 两侧的压力不一致, 排水活 塞 13 趋于向上运动。在排水活塞 13 与排水弹簧 17 的作用下, 止水密封件 12 被打开至最 大高度。由于止水密封件 12 与排水阀 4 之间设有限位结构, 止水密封件 12 不至于脱离排 水阀 4。冲洗机构全速排水。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限位结构为轴用挡圈, 也可以是卡扣或者 头部直径稍大的螺钉。
第一活塞 1 向下运动, 当第一活塞 1 运动到预设位置时, 第一活塞 1 与进止水控制 组件 22 里的行程开关 24 分离, 行程开关 24 在行程开关复位弹簧 25 的推力下复位, 外界水 开始进入水箱。由于进水流量小于排水流量, 第一活塞 1 继续下行。
当排水控制组件 10 关闭后, 在复位部件 16(本实施例中, 复位部件 16 为橡胶件) 的作用下, 排水阀 4 背压腔 14 水逐渐被排出, 排水活塞 13 复位。当第一活塞 1 下行至接触 到止水密封件 12 时, 第一活塞 1 与止水密封件 12 同步向下运动直至止水密封件 12 将排水 阀 4 的入口关闭。此后第一活塞 1 在水压作用下, 改变运动方向, 向上运动。当第一活塞 1 运动到预先设定的位置时, 第一活塞 1 推动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上的行程开关 24, 封闭进止 水控制组件 22 的进水通道, 冲洗机构进水停止。此时主弹簧积蓄能量, 水箱内部积蓄压力 水待用。
综上所述的过程, 形成一个冲洗机构的工作循环。
实施例二 :
本实施例的排水阀 4 与实施例一不同, 其余基本相同。
如附图 1、 2、 3 所示, 外部水源连接至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上的进水接头 26。 一部分 水经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的补水通道 23 通过补水管对坐便器进行补水, 另一部分水经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的内部腔体通过进水导管进入下箱体 6。
初次使用时, 排水阀 4 入口自然关闭。 此时水压作用在排水阀 4 止水密封件 12 上, 止水密封件 12 密封住排水阀 4 的入口, 水积蓄在箱体内。由于水压的作用, 第一活塞 1 克 服主蓄能弹簧 3 的压力向上运动。当第一活塞 1 运动到预先设定的位置时, 第一活塞 1 推 动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上的行程开关 24, 封闭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的进水通道, 冲洗机构进水 停止。此时弹簧积蓄能量, 水箱内部积蓄压力水待用。
当要排水时, 开启排水控制组件 10, 水箱内的压力水通过排水控制组件 10 内的通 道进入排水阀 4 的背压腔 14。由于背压腔 14 的泄压孔 21 较小, 背压腔 14 中水的压强与水 箱内水压强基本一致。由于排水活塞 13 的面积大于进水阀入口的面积, 在水压作用下, 排 水活塞 13 向上运动推开止水密封件 12。冲洗机构排水。
第一活塞 1 向下运动, 当第一活塞 1 组件运动到预设位置时, 第一活塞 1 与进止水 控制组件 22 里的行程开关 24 分离, 行程开关 24 在行程开关复位弹簧 25 的推力下复位, 外 界水开始进入水箱。由于排水阀 4 处于开启状态, 进水流量小于排水流量, 第一活塞 1 继续 下行。
在排水控制组件 10 关闭后, 排水阀背压腔 14 压强降低, 排水活塞 13 趋于复位。 优 选的, 在复位部件 16(本实施例中, 复位部件 16 为拉伸弹簧加弹性橡胶件) 的作用下, 排水 阀背压腔 14 水逐渐被排出, 排水活塞复位。止水密封件 12 在水压的作用下, 随之向下运动 并将排水阀 4 入口关闭。排水阀 4 入口关闭后, 第一活塞 1 在水压作用下, 改为向上运动。 当第一活塞 1 运动到预先设定的位置时, 第一活塞 1 推动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上的行程开关 24, 封闭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的进水通道, 冲洗机构进水停止。此时主弹簧积蓄能量, 水箱内 部积蓄压力水待用。 如此形成冲洗机构的一个工作循环。
实施例三 :
本实施例的止水密封件 12 与实施例一不同, 其余基本相同。
(此处所示的止水密封件 12 是围绕一固定轴旋转运动的) 。
如图 1、 2、 4、 5 所示, 外部水源连接至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上的进水接头 26。 一部分 水经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的补水通道 23 通过补水管对坐便器进行补水, 另一部分水经进止 水控制组件 22 的内部腔体通过进水导管进入下箱体 6。
初次使用时, 排水阀 4 入口自然关闭。 此时水压作用在排水阀 4 止水密封件 12 上, 止水密封件 12 密封住排水阀 4 的入口, 水积蓄在箱体内。由于水压的作用, 第一活塞 1 克 服主蓄能弹簧 3 的压力向上运动。当第一活塞 1 运动到预先设定的位置时, 第一活塞 1 推 动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上的行程开关 24, 封闭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的进水通道, 冲洗机构进水 停止。此时弹簧积蓄能量, 水箱内部积蓄压力水待用。
当要排水时, 开启排水控制组件 10, 水箱内的压力水通过排水控制组件 10 内的通 道进入排水阀 4 的背压腔 14。由于背压腔 14 的泄压孔 21 较小, 背压腔 14 中水的压强与 水箱内水压强基本一致。排水活塞两侧的力不一致, 排水活塞趋于向上运动。如图 4、 5所 示, 在排水活塞 13 及排水弹簧 17(优选设有排水弹簧) 作用下, 止水密封件 12 绕一轴线旋 转翻开, 冲洗机构排水。在排水弹簧 17 的作用下, 止水密封件 12 被打开至最大角度。由于 止水密封件 12 与下箱体 6(或者排水阀主体 11) 之间设有限位结构, 止水密封件 12 翻开至
预设的最大角度 (例如 5~89 度) 。冲洗机构全速排水。此处所示的限位结构为一设在下箱 体 6 上转轴孔附近的凸筋或者其他类似结构。
第一活塞 1 向下运动, 当第一活塞 1 组件运动到预设位置时, 第一活塞 1 与进止水 控制组件 22 里的行程开关 24 分离, 行程开关 24 在行程开关复位弹簧 25 的推力下复位, 外 界水开始进入水箱。由于排水阀 4 处于开启状态, 进水流量小于排水流量, 第一活塞 1 继续 下行。
当排水控制组件 10 关闭后, 在复位部件 16 (本实施例中, 复位部件 16 为弹性橡胶 件) 的作用下, 排水阀 4 背压腔 14 水逐渐被排出, 排水活塞 13 复位。当第一活塞 1 下行至 接触到止水密封件 12 时, 第一活塞 1 推动止水密封件 12 绕轴线旋转直至止水密封件 12 将 排水阀 4 的入口关闭。此后第一活塞 1 在水压作用下, 改为向上运动。当第一活塞 1 运动 到预先设定的位置时, 第一活塞 1 推动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上的行程开关 24, 封闭进止水控 制组件 22 的进水通道, 冲洗机构进水停止。此时主弹簧积蓄能量, 水箱内部积蓄压力水待 用。
如此形成冲洗机构的一个工作循环。
实施例四 : 本实施例的排水阀 4 与实施例二不同, 其余基本相同。
如图 1、 2、 6 所示, 外部水源连接至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上的进水接头 26。 一部分水 经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的补水通道 23 通过补水管对坐便器进行补水, 另一部分水经进止水 控制组件 22 的内部腔体通过进水导管进入下箱体 6。
初次使用时, 排水阀 4 入口自然关闭。 此时水压作用在排水阀 4 止水密封件 12 上, 止水密封件 12 密封住排水阀 4 的入口, 水积蓄在箱体内。由于水压的作用, 第一活塞 1 克 服主蓄能弹簧 3 的压力向上运动。当第一活塞 1 运动到预先设定的位置时, 第一活塞 1 推 动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上的行程开关 24, 封闭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的进水通道, 冲洗机构进水 停止。此时弹簧积蓄能量, 水箱内部积蓄压力水待用。
当要排水时, 开启排水控制组件 10, 水箱内的压力水通过排水控制组件 10 内的通 道进入排水阀 4 的背压腔 14。由于背压腔 14 的泄压孔 21 较小, 背压腔 14 中水的压强与水 箱内水压强基本一致。由于排水活塞 13 的面积大于进水阀入口的面积, 在水压作用下, 排 水活塞 13 向上运动推开止水密封件 12。冲洗机构排水。
第一活塞 1 向下运动, 当第一活塞 1 组件运动到预设位置时, 第一活塞 1 与进止水 控制组件 22 里的行程开关 24 分离, 行程开关 24 在行程开关复位弹簧 25 的推力下复位, 外 界水开始进入水箱。由于排水阀 4 处于开启状态, 进水流量小于排水流量, 第一活塞 1 继续 下行。
在排水控制组件 10 关闭后, 如图 6 所示, 排水阀背压腔压强降低, 排水活塞两侧压 力不一致。优选的, 在复位部件 (本实施例中, 复位部件为弹性橡胶件) 和压力差的作用下, 排水活塞复位。在本实施例中, 还设有使止水密封件关闭的复位部件 27。止水密封件 12 在 复位部件 27 和水压的作用下, 随着排水活塞运动直至将排水阀 4 的入口关闭。 本实施例中, 复位部件 16 为安装在止水密封件 12 上表面的扭转弹簧或者弹性橡胶件。排水阀 4 入口关 闭后, 第一活塞 1 在水压作用下, 改为向上运动。当第一活塞 1 运动到预先设定的位置时, 第一活塞 1 推动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上的行程开关 24, 封闭进止水控制组件 22 的进水通道,
冲洗机构进水停止。此时主弹簧积蓄能量, 水箱内部积蓄压力水待用。
上述实施例中的行程开关 24 并不是必须的。也可以将进水管 7 直接与水源连通。 当第一活塞 1 运动到指定位置时, 第一活塞 1 停止运动。下箱体 6 的内部压力与水源压力 相同, 冲洗机构停止进水。在排水过程中, 第一活塞 1 一旦离开指定位置, 冲洗机构即开始 进水。冲洗机构的进水流量小于排水流量。冲洗机构除了行程开关 24 外的其他部件仍如 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情形动作。
本发明所述的排水冲洗机构可以应用在坐便器上, 从而提供一种坐便器, 安装有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排水冲洗机构。如图 7 所示, 所述的排水冲洗机构 28 的排水阀 4 连接有 冲水管路 9, 冲水管路 9 与坐便器 30 间设置有真空断路器 29。该真空断路器 29 用于防止 在供水管道产生负压时, 污水对供水管道的污染。
当喷射虹吸式坐便器使用两个以上排水冲洗机构时, 使得坐便器用于洗净面冲洗 的冲洗口以及喷射口可以分别由不同的冲洗机构提供冲洗水。如此, 可以有效的控制冲洗 口与喷射口的冲洗水比例, 并保证冲洗口与喷射口冲洗水的压力。 从而, 有利于提高和保证 坐便器的冲洗效能。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 而并非用作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发 明的技术实质, 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 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